CN102055152A - 电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电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152A
CN102055152A CN2010105158333A CN201010515833A CN102055152A CN 102055152 A CN102055152 A CN 102055152A CN 2010105158333 A CN2010105158333 A CN 2010105158333A CN 201010515833 A CN201010515833 A CN 201010515833A CN 102055152 A CN102055152 A CN 102055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main body
box main
retainer
coupl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58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152B (zh
Inventor
松井俊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5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1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6Multiple connections subassemb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盒。竖直汇流条安装在盒主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竖直汇流条的连接端子突入设置至所述盒主体的第二表面的连接器装配部分的装配周壁中。保持器设置在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之外,所述保持器将所述竖直汇流条保持为不可与所述第一表面脱离接合。

Description

电接线盒
根据美国法典第35篇第119条的规定,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1月5日提交的日本申请No.2009-254454的优先权,并特别在此将其整体作为整体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到车辆等的电接线盒,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设置有电子元件安装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电气元件安装部传导的汇流条的电接线盒。
背景技术
诸如继电器盒、保险丝盒这样的电接线盒通常用于车辆等场合中,用于改善电线的效率及保养性能。诸如继电器、保险丝等电气部件和诸如汇流条等的传导部件适于安装在电接线盒的盒主体中。从而来自电池等的电能供应至车辆电气部件。
对于诸如继电器盒等设置在电池附近、供应相对较大电流的电接线盒而言,其采用相对较宽的汇流条来作为传导部件。为了在防止电接线盒尺寸变大的同时安装较宽的汇流条,通常采用竖直汇流条,所述竖直汇流条以垂直于盒主体的第一表面(安装表面)的方式而被容纳,用于诸如继电器和保险丝这样的电气元件的安装部分设置至所述第一表面。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H10-322855中就披露了这样的竖直汇流条。对于该竖直汇流条,安装至电气元件安装部的电气元件连接至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缘部分的连接部分,且外部连接器端子连接至设置于第二端缘部分的连接部分,外部连接器端子容纳在设置为朝着盒主体的第二表面(后表面)开口的连接器装配周壁中。
然而,为了采用竖直汇流条以连接电气元件和外部电线,需要为连接器外壳部分的周壁设置朝着盒主体的第二表面(后表面)开口的切口,然后将竖直汇流条穿过所述切口而插入,并将其安装至盒主体。因此,连接器外壳部分的周壁在周向上被所述切口分隔,所述周壁易于被所述连接器展开。因此,恶化了连接器的装配稳定性,且同时恶化了周壁的防尘和防水性能。
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H10-322855也披露了这样的技术方案:连接器外壳部分的周壁由保持件从外侧包围,从而防止周壁展开。然而在设置所述保持件的情况下,便增加了元件以及组装过程的数目。此外,与连接器直接接触的周壁保持展开,然后根据周壁及保持件的尺寸精度可能会在周壁以及保持件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对强度的提高和确保装配稳定性方面造成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电接线盒,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器外壳部分的强度和装配稳定性,同时通过竖直汇流条保持电气元件和外部电线之间的连接器连接。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接线盒,其中,电气元件安装至盒主体的第一表面,连接器装配部分设置在朝着所述盒主体的第二表面开口的装配周壁中,所述连接器装配部分具有形成为竖直汇流条的突出连接端子。在所述电接线盒中,所述竖直汇流条安装至所述盒主体的第一表面;整体设置至所述竖直汇流条的连接端子贯穿所述盒主体,且突入所述装配周壁;电气元件连接部分整体设置至所述盒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的竖直汇流条;保持器设置为在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之外的位置将所述竖直汇流条保持为不可从所述盒主体的第一表面脱离接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竖直汇流条从电接线盒的、与设置连接器装配部分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插入。因此,无须为连接器装配部分的装配周壁设置切口来插入竖直汇流条。从而,连接器装配部分的装配周壁能够沿着整个周边连续设置。因此由于保持了装配周壁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装配稳定性。
即使是对于SRS连接器等这些尤其需要高装配稳定性的连接器而言,也能够在例如通过竖直汇流条而能够获得大流量电流传输的情况下连接至电接线盒。而且,沿着整个周边连续设置装配周壁还提高了防水效果。从而,在连接器自身中,还可以去除或是简化掉连接至连接器装配部分的防水功能件,从而能够简化连接器的结构。
而且,还能够防止竖直汇流条发生脱离,并被保持器牢固保持。因此,设置至竖直汇流条的连接端子能够以稳定定位的状态被保持在装配周壁中,从而能够以更容易及更稳定的方式对连接器进行连接。尤其是,由于电气元件连接部分能够在不受限的情况下保持到位,从而能够有利地确保由电气元件连接部分所施加的接触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汇流条插入凹槽设置为朝着所述盒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开口,所述竖直汇流条插入并组装至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向外部加宽的渐缩表面设置至构成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的壁的开口部分;构成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的所述壁的开口部分由所述保持器封闭;以及挤压部分设置至所述保持器,所述挤压部分从所述开口部分中的渐缩表面进入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并与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端面叠置.
根据该方面,将竖直汇流条插入到汇流条插入凹槽中防止了竖直汇流条的横向不稳定性。此外,设置至保持器的挤压突出防止了竖直汇流条的纵向不稳定性。因此,能够提高竖直汇流条的定位及保持力,从而增强连接端子和电气元件连接部分的排列精度。
尤其是,向构成汇流条插入凹槽的两个壁的开口部分设置渐缩表面允许竖直汇流条更易于插入到两个壁之间。由于所述保持器的挤压突出从所述渐缩表面进入汇流条插入凹槽并挤压竖直汇流条,因此所述竖直汇流条能够轻易插入,并有效地防止了在汇流条插入凹槽中的不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用于安装所述电气元件的窗口设置至所述保持器,且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位于用于安装的该窗口中。
根据该实施例,就空间方面而言,通过使用用于安装保持器的窗口,能够更为有效地设置电气元件安装部分。而且,所述保持器在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之外的位置保持竖直汇流条。从而,电气元件连接部分可以具有例如端部分叉的形状。电气元件连接部分可以在确保围绕间隙的状态下设置在用于安装的窗口中,因此能够有利的确保电气元件连接部分的接触压力。而且,由于电气元件连接部分整体地设置至竖直汇流条,因此能够仅通过改变竖直汇流条的形状,便可以设定用于安装的窗口中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获得设计上的高度灵活性,且提高了用于电气元件连接部分的竖直排列的调节灵活性。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其中之一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与所述保持器接触的接触部分在这样的一侧设置至所述竖直汇流条:所述一侧在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所述接触部分防止从盒主体脱离的脱离方向上的移位。
根据本发明,当连接器连接至连接端子时,相对于作用在竖直汇流条上的外力而言,由所述接触部分提供的保持器的保持力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施加在竖直汇流条上。因此,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竖直汇流条在连接器连接中的不稳定性,从而能够更为顺利地执行连接器的连接操作。
根据本发明,所述竖直汇流条从与连接器装配部分相反的一侧安装至电接线盒。从而,连接器装配部分的装配周壁能够沿着整个周边连续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看后附的本发明的多个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并参考所示的多幅附图,在下文中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整个所述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接线盒的主视图;
图2为设置至图1所示电接线盒的连接器连接部分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的后视图;
图4为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的IV-IV剖面图;
图5为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的V-V剖面图;
图6为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设置至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竖直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8为设置至图2所示连接器连接部分的保持器的主视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来描述本发明详情,且其仅意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阐述性讨论,且用于提供本发明所述原理及概念方面的最有用和意于理解的说明。就此而言,并不希望对无助于本发明基本理解的结构性细节做过多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说明书及其附图的基础上,能够很清楚地认识到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形式如何。
下面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首先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接线盒10。本发明所述的该电接线盒10可安装在诸如摩托车之类的任何适宜的交通工具上,且具有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任何适宜材料形成的纵向盒主体12。该盒主体12设置有在纵向方向上线性排列的多个保险丝联接部分14和继电器联接部分16。作为电气元件的保险丝18和继电器(未在图中示出)分别从作为盒主体12的第一表面的前表面20侧安装。熔线联接部分(fusible link attachment portion)22设置至所述盒主体12的第一纵向端部,且通过诸如螺栓此类的任何适宜方式来固定作为电气元件的多熔线(multi-fusible link)24。
而且,连接器连接部分26设置至所述盒主体12的大致纵向中间部分。具体而言,向所述盒主体12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部分28设置至所述盒主体12的大致纵向中央部分。在所述盒主体12的中心侧上的端部(图1中所示的上端部),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一部分设置至所述突出部分28。所述盒主体12的外周壁30呈弯曲形,其在所述突出部分28的突出基端部分32和突出前端部分34处基本延伸四分之一圆周。
图2示出了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前表面20侧。图3示出了作为所述盒主体12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前表面20相反的后表面36侧。图2示出了下文所述的移除保持器66后的状态。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设置有在所述前表面20上开口的、成对的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的每个汇流条插入凹槽基本上均为朝所述前表面20侧开口的、大体呈正方C形的有底隙缝。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设置具有彼此朝向的正方C形开口。如图4和图5所示,渐缩表面42设置至壁部40a和40b的开放部41,所述壁部40a和40b构成每个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所述渐缩表面42朝着所述前表面20侧加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的凹槽宽度略大于下文所述的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厚度。从而,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能够在不受压的情况下分别插入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然而,可以调整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凹槽宽度,以被挤压装配。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设置有元件插入孔44,该元件插入孔44大致呈纵向矩形,且在所述前表面20上开口。所述元件插入孔44设置至每个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所述元件插入孔44在正交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的正方C形的开口方向(图2中的竖直方向)的方向上相邻设置。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的每个汇流条插入凹槽的第一外侧表面朝着所述元件插入孔44的第一纵向端部分开口。换言之,如下文中图6所示,所述元件插入孔44具有已知的保险丝联接部分14的形状,其开口侧端部沿着正交于开口方向的方向被切去并移除,所述保险丝联接部分14设置在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附近。然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的每个汇流条插入凹槽连接至所述元件插入孔44的所述第一纵向端部。
端部分叉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48设置至所述元件插入孔44的、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相反的第二纵向端部,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48形成在从所述电接线盒10的后表面36插入且固定的竖直汇流条46上。
如图3所示,连接器装配部分50设置至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后表面36侧。所述连接器装配部分50具有朝所述后表面36开口的装配周壁52。所述装配周壁52从所述电接线盒10突出至所述后表面36侧,且为沿着整个周边连续设置的周壁。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SRS连接器54(参看图5)安装至所述连接器装配部分50,从而所述装配周壁52沿着所述SRS连接器54围绕整个周边。
在所述装配周壁52中,面向所述电接线盒10的外周壁30的外表面56a和56b通过加强肋58连接至所述外周壁30,从而增强了所述装配周壁52的强度。如图3所示,接合件60设置至所述装配周壁52内的大体中间部分,所述接合件60沿着与所述装配周壁52相同的方向突出。所述接合件60锁定所述SRS连接器54。端子插入孔62设置为朝着夹持所述装配周壁52内的所述接合件60的两侧开放,所述端子插入孔62贯穿所述电接线盒10的前侧和后侧,并连接至所述汇流条凹槽38a和38b。而且,如图4所示,导向肋63设置至所述装配周壁52的内表面,所述导向肋63沿着所述装配周壁52的突出方向延伸。所述导向肋63沿着插入和移除方向对所述SRS连接器54进行定位和导向。
如图6所示,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分别插入至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然后由保持器66覆盖。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如图7所示。由于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具有对称形状,因此在下文中以竖直汇流条64a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竖直汇流条64a由弯曲导电金属板整体形成,且设置有正方C形主体部分68。端部分叉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整体设置至所述主体部分68的第一端部,当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容纳至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中时,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突出到所述前表面20侧(附图7中向上方向)。而且,销形连接端子72整体设置至与所述主体部分68的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相反的端部,所述连接端子72在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相反的方向上突出。接触部分74整体设置至在所述竖直汇流条64a的竖直方向(附图7中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72相反的一侧,所述接触部分74在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接触部分74设置至所述主体部分68的弯曲部分,且从具有L形横截面的主体部分68突出。
如图8所示,所述保持器66基本呈平面矩形,且由诸如具有预定厚度的合成树脂等任何适当材料形成。所述保持器66从所述前表面20放置在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之上。用于安装的成对窗口76贯穿与设置至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元件插入孔44相重叠的位置。所述用于安装的窗孔76与所述保险丝联接部分14的开口部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6所示,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从所述前表面20分别插入到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然后,所述保持器66从所述前表面20放置在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之上。尽管在图中未示出,所述保持器66以诸如利用接合机构、胶水等任何适当方式固定在这样的状态下:使得所述保持器66放置在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之上。
这样,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分别容纳并组装至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连接端子72穿过所述端子插入孔62而贯穿所述盒主体12,且突入所述装配周壁52中。而且,所述保持器66的用于安装的窗孔76与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元件插入孔44叠置,从而提供保险丝腔。然后,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定位在所述用于安装的窗孔76中,且设置于沿着所述元件插入孔44的纵向方向与所述竖直汇流条46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48相反的端部上。从而成对的保险丝联接部分14a设置至所述连接器连接部分26。
而且,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的开口部分41被所述保持器66覆盖。然后,分别容纳在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的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接触部分74与所述保持器66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沿脱离接合方向(图4、5中的向上方向)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移位,因此,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被分别保持在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且防止朝着所述前表面20侧脱离接合。在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和保持器66之间设置有一小间隔,从而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不与保持器66相接触。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肋形挤压突出78整体设置至所述保持器66。当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被覆盖时,所述挤压突出78穿过所述开口部分41内的渐缩表面42之间的间隔进入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然后与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接触部分74的突出端面80叠置。从而,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能够以不可脱离接合方式分别保持在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
如图5所示,SRS连接器54插入设置至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连接部分26的后表面36的连接器连接部分50的装配周壁52中,然后连接至突入所述装配周壁52中的连接端子72。同时,保险丝18分别安装至设置于所述前表面20的保险丝联接部分14a。然后,每个保险丝18的成对端子82与设置在所述保险丝联接部分14a中的所述竖直汇流条46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48以及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相连。从而,SRS连接器54通过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电连接至保险丝18。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设置为在所述盒主体12的前表面12侧上开口,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从所述前表面20插入。因此,无须将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设置为在所述盒主体12的后表面36侧上开口。从而,可以使得设置至所述后表面36的所述装配周壁52沿着整个周边连续设置,且不被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所分隔。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连接器被沿其整个周壁所围绕,从而提高了装配周壁52的强度,并改善了SRS连接器54的装配稳定性。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分28设置至易于发生弯曲变形的盒主体12的纵向中间部分,从而防止所述盒主体12的纵向中间部分的弯曲。由于所述装配周壁52设置至所述突出部分28的角部,从而防止所述装配周壁52由于盒主体12的弯曲而发生变形。
由于所述连接器装配稳定性的改善,即使是需要较高装配稳定性的SRS连接器54也能够连接至设置于电接线盒10的连接器装配部分50。由于例如不再需要防水连接器,因此与SRS连接器54在电接线盒10外侧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SRS连接器54本身的结构。由于SRS连接器54沿整个周壁被装配周壁52所围绕,因此能够进一步获得优良的防水效果。
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由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的壁部40a和40b所夹持,因此降低了横向不稳定性。而且,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被保持器66挤压,因此降低了纵向不稳定性。从而,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分别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中,从而能够获得优良的端子排列精度。尤其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的开口部分41通过渐缩表面42得以加宽,因此易于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插入。而且,所述保持器66的挤压突出78进入加宽的开口部分41,并挤压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因此,有效地降低了竖直汇流条64a和64b在加宽开放部分41中的不稳定性。
此外,所述保持器66与所述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接触部分74相接触,因此不与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接触。从而,防止了端部分叉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被所述保持器66所限制,进而当插入保险丝18时能够准确设定接触压力。而且,调整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从所述主体部分80的突出尺寸就能够容易地调整电气元件连接部分70的竖直排列。
由于接触部分74突出至与SRS连接器54相连的连接端子72相反的一侧,因此当装配SRS连接器时,保持器66的保持力相对于外力进一步有效地作用在竖直汇流条64a和64b上。而且,调整接触部分74从主体部分68的突出尺寸能够调整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竖直排列。
上述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细节。例如,连接器连接部分的数量以及所设置的汇流条插入凹槽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可以设置任意适宜数量。因此,可以向电接线盒设置多个连接器连接部分,并可以使得多个连接器与之相连。而且,装配至连接器装配部分的连接器并不限于SRS连接器,而是可为任意适宜的连接器。另外,连接器连接部分的位置不限于盒主体的中间部分,而是可为任意适宜位置,且上述实施例中的突出部分28并非必要。
而且,装配周壁无须在沿整个周边具有恒定高度。例如,所述装配周壁可以仅在突出基端部分连续设置至整个周边。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加强肋58并非必要。
而且,设置至所述保持器的用于安装元件的窗口并非必要。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例如可以设置在保持器之外的电气元件安装部分中。此外,所述保持器的挤压突出并非必要。当设置所述挤压突出时,所述挤压突出可挤压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之外的整个部分或一部分。
例如图9所示,保持凹槽84可以在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相叠置的位置设置至所述保持器66,所述保持凹槽84的凹槽宽度基本与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38a和38b相同且朝其开口。然后,所述前表面20侧上的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端部可插至保持凹槽84。从而,能够防止竖直汇流条64a和64b的不稳定性。
需要注意到是,上述实例仅用于说明,并非意于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虽然参考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采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和解释,并非进行限制。在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且在不偏离本发明各方面范围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尽管参考特定结构、材料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发明并非意于限于所述细节,而是可以扩展至所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等同功能的结构、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不同的修改和调整。

Claims (8)

1.一种电接线盒,其中,电气元件安装至盒主体的第一表面,连接器装配部分设置为朝着所述盒主体的第二表面开口,所述电接线盒包括:
从所述盒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安装的竖直汇流条;
与所述竖直汇流条整体形成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连接器装配部分中,且贯穿所述盒主体;
电气元件连接部分,在所述盒主体的第一表面的一侧上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与所述竖直汇流条整体形成;以及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构造为将所述竖直汇流条固定保持至所述盒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从而所述保持器不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
汇流条插入凹槽设置为朝着所述盒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开放,所述竖直汇流条插入并组装至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
向外部加宽的渐缩表面设置至构成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的壁的开口部分;构成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的所述壁的开口部分构成由所述保持器封闭;以及
所述保持器包括挤压突出,所述挤压部分从所述开口部分中的渐缩表面进入所述汇流条插入凹槽,并与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端面叠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气元件的窗口,且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位于用于安装的该窗口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气元件的窗口,且所述电气元件连接部分位于用于安装的该窗口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竖直汇流条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在这样的一侧上与所述保持器相接触:所述一侧在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所述接触部分防止从所述盒主体脱离的脱离方向上的移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竖直汇流条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在这样的一侧上与所述保持器相接触:所述一侧在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所述接触部分防止与所述盒主体相脱离的脱离方向上的移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竖直汇流条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在这样的一侧上与所述保持器相接触:所述一侧在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所述接触部分防止与所述盒主体相脱离的脱离方向上的移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所述竖直汇流条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在这样的一侧上与所述保持器相接触:所述一侧在所述竖直汇流条的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触,所述接触部分防止与所述盒主体相脱离的脱离方向上的移位。
CN201010515833.3A 2009-11-05 2010-10-19 电接线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4454A JP5382526B2 (ja) 2009-11-05 2009-11-05 電気接続箱
JP2009-254454 2009-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152A true CN102055152A (zh) 2011-05-11
CN102055152B CN102055152B (zh) 2014-04-09

Family

ID=4385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58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152B (zh) 2009-11-05 2010-10-19 电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78235B2 (zh)
JP (1) JP5382526B2 (zh)
CN (1) CN102055152B (zh)
DE (1) DE102010060070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569A (zh) * 2012-04-18 2013-10-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2582849A (zh) * 2019-09-27 2021-03-3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能够锁定的连接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6656B2 (ja) * 2011-03-04 2015-07-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502087B (zh) * 2011-06-30 2016-08-17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
JP5648981B2 (ja) * 2012-06-20 2015-01-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875154B2 (ja) * 2012-07-25 2016-03-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DE102013101823B4 (de) * 2013-02-25 2016-04-2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ontaktträger mit einem Unterteil
JP6297904B2 (ja) * 2014-04-21 2018-03-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被支持部材と支持体との係止構造
JP6418022B2 (ja) * 2015-03-19 2018-11-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628042B2 (ja) * 2016-06-08 2020-01-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ユニット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097A (ja) * 1993-06-30 1995-01-2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H0878076A (ja) * 1994-09-08 1996-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ヒューズボックス
JPH10257643A (ja) * 1997-03-14 199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CN1195913A (zh) * 1997-03-13 1998-10-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JPH10322855A (ja) * 1997-05-15 1998-12-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JP2001045630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2005253158A (ja) * 2004-03-02 2005-09-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2007209049A (ja) * 2006-01-30 2007-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22115C2 (de) * 1980-06-12 1985-10-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Sicherungs- und Verteilerkasten für Kraftfahrzeuge
JPS6013413A (ja) * 1983-07-05 1985-01-2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リングハ−ネスの相互接続装置
JPS6261856A (ja) * 1985-09-12 1987-03-18 Yazaki Corp 自動車の機能組込型配線装置
US4689718A (en) * 1986-04-04 1987-08-25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Programmable junction box
JPS63144710A (ja) * 1986-12-04 1988-06-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機能組込型配線装置
JP2601848Y2 (ja) 1992-01-10 1999-12-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JPH0955235A (ja) * 1995-08-15 1997-02-25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用配線板
US6404628B1 (en) * 2000-07-21 2002-06-1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power electronics cooling housing
JP3679362B2 (ja) * 2000-12-27 2005-08-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レー、リレーユニット及び電気接続箱
JP2002291137A (ja) * 2001-03-26 2002-10-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KR100408457B1 (ko) * 2001-05-10 2003-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칩 패키지 몰딩 장치용 클리닝 장치
JP2005080460A (ja) 2003-09-02 2005-03-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4217669B2 (ja) * 2004-08-04 2009-02-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高圧用電気接続箱
DE102005038114B4 (de) 2004-08-16 200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Elektrischer Anschlusskasten
JP2006074872A (ja) 2004-08-31 2006-03-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の電気接続箱
JP4913428B2 (ja) * 2006-03-10 2012-04-1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US7371080B1 (en) * 2007-04-10 2008-05-13 Lear Corpo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box
JP4691130B2 (ja) 2008-04-14 2011-06-01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パチンコ遊技機の入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097A (ja) * 1993-06-30 1995-01-24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JPH0878076A (ja) * 1994-09-08 1996-03-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ヒューズボックス
CN1195913A (zh) * 1997-03-13 1998-10-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盒
JPH10257643A (ja) * 1997-03-14 199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H10322855A (ja) * 1997-05-15 1998-12-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JP2001045630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2005253158A (ja) * 2004-03-02 2005-09-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2007209049A (ja) * 2006-01-30 2007-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569A (zh) * 2012-04-18 2013-10-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3378569B (zh) * 2012-04-18 2016-08-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2582849A (zh) * 2019-09-27 2021-03-3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能够锁定的连接模块
US11502430B2 (en) 2019-09-27 2022-11-15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Lockable connection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78235B2 (en) 2013-02-19
DE102010060070B4 (de) 2014-01-09
US20110100705A1 (en) 2011-05-05
DE102010060070A1 (de) 2011-05-12
JP2011101502A (ja) 2011-05-19
JP5382526B2 (ja) 2014-01-08
CN102055152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152B (zh) 电接线盒
CN106560955B (zh) 连接器
CN101390260B (zh) 连接器壳体的防水结构
WO2014014000A1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US9601742B2 (en) Busbar module unit
US20100071953A1 (en) Joint connector, joint terminal and a wiring harness with a joint connector
EP2393166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connector assemblies having cable strain relief
US20090034165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header assembly therefor
EP3660985A1 (en) Connector
US10205264B2 (en) Joint connector
CN101807768A (zh) 结合有信号连接器的电源连接器
EP205641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2725816U (zh) 用于电动动力系统的多相连接器
WO2017195546A1 (ja) 接続モジュール
US7591679B2 (en) Connector and mirror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CN102055153A (zh) 电接线盒
CN101779337B (zh) 电连接器
CN110574188B (zh) 电池模块
US20020146932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FFC
US8535094B2 (en) Elastic member and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EP2768088A1 (en) Shield connector
US9780478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US9001516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to be mounted 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507809B2 (en) Component-equipped-holder mounting structure
EP3985803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with electric wires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