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466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466A
CN102053466A CN2010105264309A CN201010526430A CN102053466A CN 102053466 A CN102053466 A CN 102053466A CN 2010105264309 A CN2010105264309 A CN 2010105264309A CN 201010526430 A CN201010526430 A CN 201010526430A CN 102053466 A CN102053466 A CN 102053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hielding part
light shielding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64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466B (zh
Inventor
望月祐孝
吉田宽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53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88Diaphragms, spatial filters, masks for removing or filtering a part of the bea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02B27/102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 G02B27/104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for use with transmissiv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5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having sequential partially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9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crossed beamsplitting surfaces, e.g. cross-dichroic cubes or X-cub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2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shaping the light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7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light modulating optical valv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能够通过简单且节省空间的构造,使得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能充分降低照明光量。凹入部分(92a、92b)起到形成缺口的作用,以遮光部件(91a、91b)的转动角度越大、缺口越加大的方式动作,由此,遮光部件(91a、91b),与通常的遮蔽相比,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大,使遮光量更加减少。另外,凹入部分(92a、92b),随着转动角度的减小,其作为缺口的作用渐渐减弱。由此,遮光部件(91a、91b)进行与通常的遮蔽同样的遮光。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照明光学系统统内具有调节光的遮蔽量的遮光部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为了调节照明装置而采用遮光部件的投影机,例如,已知下述投影机:把能够通过转动而开闭的一对遮光部件,在照明装置内的一对透镜阵列之间夹着照明光轴地对称配置,进行照明光的遮光量的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还已知下述技术:采用块状的遮光体作为这样的遮光部件,在该遮光体上设置缺口那样的凹部,来调节遮光量的变化(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1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699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7501号公报
但是,例如专利文献1、2那样,使板状的遮光部件(遮光板)开闭动作来进行遮光时,遮光量的变化有可能不平稳。另外,例如专利文献3那样,把具有缺口状凹部的块状遮光体作为遮光部件使用时,为了使遮光量的变化满足需要,必须在该遮光体上形成复杂的曲面,该遮光体的占有空间可能会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节省空间,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能充分降低照明光量的投影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投影机,具备(a)照明光学系统、和(b)光调制装置,照明光学系统具有(a1)光源、(a2)能够部分地遮蔽来自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a3)使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光调制装置被来自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c)遮光部被驱动机构驱动,绕预定的转动轴转动,从而使遮蔽区域的大小变化。(d)遮光部具有与转动时的遮蔽区域和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对应的顶端侧端部。(e)顶端侧端部具备第1区域、和在遮光部的转动时比第1区域靠光源侧的第2区域。(f)第1区域在顶端侧端部,分开地位于多个部位。(g)第2区域位于第1区域之间。另外,顶端侧端部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是在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内,在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外,该区域的有无不成为问题。
上述投影机中,在遮光部的顶端侧端部,位于第1区域之间的第2区域,在遮光部转动时,比第1区域靠光源侧,这样,顶端侧端部的、从光入射侧看的轮廓即开口边缘形状,可以随着遮光部的转动而变化。通过适当调节在顶端侧端部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位置关系,可以使随着开闭动作的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可以充分降低照明光量。另外,例如,第2区域配置在顶端侧端部中的、相对地靠近系统光轴的中央侧,第1区域配置在顶端侧端部中的、相对地远离系统光轴的周边侧。这时,对光量比较多的光束中心侧,可以调节遮光量的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具体形态中,在以遮蔽区域渐渐变大的方式使遮光部转动时,包含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并平行于转动轴的基准面与第1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和基准面与第2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差,渐渐变小。这时,遮蔽区域小时,区域间的偏移增大,遮蔽区域大时,区域间的偏移减小,所以,可实现与遮光量相应的遮光部、即开口的边缘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在遮光部位于最大遮蔽状态的情况下,顶端侧端部的从光束的中心轴方向看的形状,是直线状。这时,可以将最大遮蔽状态时的遮光量,与平板状遮蔽部件时同样地充分加大。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遮光部具有朝开状态侧凹入的凹入部分,作为该凹入部分边缘具有第2区域。这时,随着遮光部的开放,在凹入部分,可形成优先地使光通过的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遮光部具有设在夹着凹入部分的两侧、朝着离开凹入部分的方向延伸的平面部分,作为该平面部分的边缘具有第1区域。这时,利用使遮光变化的凹入部分、与标准地进行遮光的平面部分的差,可以调节随着转动动作的遮光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
(a)遮光部具备顶端部分和主体部分,上述顶端部分具有顶端侧端部,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顶端部分相连;
(b)顶端部分,是从主体部分弯折的部分;
(c)顶端部分,作为第2区域具有缺口。这时,在从主体部分弯折的顶端部分上设置缺口,从而缺口的、从光入射侧看的轮廓,随着遮光部的转动而变化,在缺口处,可形成优先使光通过的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遮光部由连续的单一部件形成。这时,遮光部的构造简单,容易用较小的空间组装。这里所说的单一部件,是指具有均匀厚度的部件,所谓均匀的厚度,并不是只包括完全相等的厚度,也包含稍有一点厚度差但大致均匀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遮光部,是将一块板状部件冲压加工形成的。这时,可比较简易地制作遮光部,并且,可以抑制投影机的零部件数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
(a)遮光部,夹着包含上述光束中心轴、且平行于转动轴的基准面,对称地配置着一对;
(b)驱动机构,将上述一对遮光部同步地驱动。这时,能够在保持着相对于系统光轴的对称性的状态,进行光的遮蔽量的增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a)照明光学系统,具有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束均匀化的一对透镜阵列;(b)遮光部配置在一对透镜阵列之间。这时,可确保转动的遮光部的空间,并且,可抑制遮光部的光量调节对照明均匀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2投影机,具备(a)照明光学系统、和(b)光调制装置,照明光学系统具有(a1)光源、(a2)可部分地遮蔽来自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a3)使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上述光调制装置,被来自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c)遮光部被驱动机构驱动,绕预定的转动轴转动,从而使遮蔽区域的大小变化;(d)遮光部位于最大遮蔽状态时,遮光部的系统光轴侧的顶端侧端部的形状,是在系统光轴方向具有凹凸的形状。另外,顶端侧端部具有凹凸,是在照明光的光路有效范围内,在照明光的光路有效范围外,凹凸的有无不成为问题。
上述投影机中,遮光部的顶端侧端部,在最大限度地进行照明光遮蔽的最大遮蔽状态,以在系统光轴方向具有凹凸的状态呈线状地延伸。因此,从光入射侧即系统光轴方向看的遮光部的顶端侧端部的轮廓,与凹凸的状态(例如凹凸范围及深度)对应地,随着遮光部的转动而变化。通过适当调节该顶端侧端部的凹凸状态,可以使随着开闭动作的遮光量的变化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可以充分降低照明光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3投影机,具备(a)照明光学系统、和(b)光调制装置,照明光学系统具有(a1)光源、(a2)可部分地遮蔽来自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a3)使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光调制装置,被来自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c)遮光部,具有:被驱动机构驱动而绕预定的第1转动轴转动的第1遮光部、和绕与第1转动轴不同的第2转动轴转动的第2遮光部;(d)第1遮光部,作为转动时的遮蔽区域和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具有第1顶端侧端部,该第1顶端侧端部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e)第2遮光部,作为转动时的遮蔽区域和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具有第2顶端侧端部,该第2顶端侧端部包含与第1部分相对向的第3部分、和与第2部分相对向的第4部分;(f)在沿着照明光束的中心轴方向,将第1顶端侧端部的形状和第2顶端侧端部的形状投影的情况下,投影的第1部分与第3部分之间的第1距离,比第2部分与第4部分之间的第2距离短;(g)随着第1遮光部和第2遮光部的转动,第1距离与第2距离的差变化。另外,第1顶端侧端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第2顶端侧端部具有第3部分和第4部分,是在照明光的光路有效范围内。
上述投影机中,第1部分和第3部分之间的第1距离,与第2部分和第4部分之间的第2距离的差,随着第1遮光部及第2遮光部的转动而变化。这时,利用第1及第2遮光部的各部配置关系等,适当调节第1距离与第2距离之差的变化程度,由此可以使随着开闭动作的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能充分降低照明光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之投影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调光装置的构造的、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调光装置的构造的、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遮光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投影机内的遮光部件的开闭动作的图。
图6(A)~(C)是表示调光装置的开闭动作时的、遮光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用遮光部件使遮光量变化的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之投影机的遮光部件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之投影机的遮光部件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之投影机的遮光部件构造的立体图。
图11(A)~(C)是表示遮光部的开闭动作时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投影机,10...照明装置,20...光源灯单元,30......均匀化光学系统,31、32...透镜阵列,80...调光装置,81...固定部件,82a、82b、182a、182b、282a、282b...遮光部,98a、98b...开闭部件,91a、91b、191a、191b、291a、291b、391a、391b...遮光部件,92a、92b、192a、192b、292a、292b...凹入部分,85...驱动机构,40...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50...光调制部,60...正交分色棱镜(cross-dichroic prism),70...投影光学系统,EG...顶端侧端部,AX1、AX2...中心轴,SA...系统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等,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机。
<1.投影机的构造概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0,具备照明装置10、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40、光调制部50、正交分色棱镜60及投影(投射)光学系统70。其中,照明装置10是含有光源灯单元20、均匀化光学系统30、及调光装置80的照明光学系统。
构成投影机100的光学单元,即照明装置10、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40、光调制部50、正交分色棱镜60及投影光学系统70大致整体收纳在作为具有遮光性的光导向设备的壳体部件11中。另外,这些光学单元或其构成要素,以对准状态,组装在设在壳体部件11的内面等上的保持部(图未示)上。
照明装置10之中,光源灯单元20,具备作为光源的灯部21a和凹透镜21b。其中,灯部21a具备作为例如高压水银灯等的发光管22a、和反射从发光管22a射出的光束并使其朝前方射出的椭圆面型的凹面镜22b。凹透镜21b的作用是把来自灯部21a的光束变成为与系统光轴SA即照明光轴大致平行的光束。但是,例如当凹面镜22b是抛物面镜时,该凹透镜21b也可以省略掉。系统光轴SA是通过光学单元内的光路的大致中心的轴。
均匀化光学系统30,具备第1及第2透镜阵列31、32、偏振变换部件34、和重叠透镜35。第1及第2透镜阵列31、32,例如分别是由在X方向及Y方向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要素透镜构成的蝇眼透镜。其中,构成第1透镜阵列31的要素透镜,把从光源灯单元20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另外,构成第2透镜阵列32的要素透镜,把来自第1透镜阵列31的各个部分光束以适当的发散角射出。偏振变换部件34,由PBS的棱镜阵列等构成,把从透镜阵列32射出的光束,变换为只有特定方向的直线偏振光,供给到下一级光学系统。重叠透镜35,把从第2透镜阵列32射出并经过了偏振变换部件34的照明光,作为整体适当地收束,这样,能够对设在光调制部50的各色液晶光阀50a、50b、50c进行重叠照明。
调光装置80,例如配设在第1透镜阵列31与第2透镜阵列32之间,通过一对遮光部件91a、91b(见图2等)对开(観音開き)状地在Y方向上开闭,调节从照明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的光量。关于调光装置80的具体构造,将在后面参照图2等说明。
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40,具备第1及第2分色镜41a、41b、反射镜42a、42b、42c、和3个向场透镜(field lens)43a、43b、43c,把从光源灯单元20射出的照明光,分离成为红(R)、绿(G)、蓝(B)三色,并且,把各色光导向后一级的液晶光阀50a、50b、50c。具体地说,首先,第1分色镜41a,反射RGB三色中的R色照明光LR,使G色及B色的照明光LG、LB透过。另外,第2分色镜41b,反射GB二色中的G色照明光LG,使B色的照明光LB透过。即,由第1分色镜41a反射的红色光LR,被导向具有向场透镜43a的第1光路OP1;透过第1分色镜41a并由第2分色镜41b反射的绿色光LG,被导向具有向场透镜43b的第2光路OP2;通过了第2分色镜41b的蓝色光LB,被导向具有向场透镜43c的第3光路OP3。各色用的向场透镜43a、43b、43c,调节入射角,使得从第2透镜阵列32射出并通过重叠透镜35入射到光调制部50的各个部分光束,在各液晶光阀50a、50b、50c的被照射区域上,相对于系统光轴SA成为适当的收束度或发散度。一对中继透镜44a、44b,配置在比第1光路OP1、第2光路OP2长的第3光路OP3上,把在入射侧的第1中继透镜44a的紧前方形成的像,几乎原样地传递到射出侧的向场透镜43c,这样,防止因光的扩散等引起光利用效率降低。
光调制部50,具备供三色的照明光LR、LG、LB分别入射的3个液晶光阀50a、50b、50c。各液晶光阀50a、50b、50c,分别具备配置在中央的液晶面板51a、51b、51c、和夹着液晶面板地配置在光路上游侧的入射侧偏振滤光器(フイルタ)52a、52b、52c、及配置在光路下游侧的射出侧偏振滤光器53a、53b、53c。分别入射到到各液晶光阀50a、50b、50c的各色光LR、LG、LB,根据作为电信号输入到各液晶光阀50a、50b、50c的驱动信号或控制信号,按像素单位被调制强度。
正交分色棱镜60,是用于合成彩色图像的光合成光学系统,在其内部,R光反射用的第1分色膜61和B光反射用的第2分色膜62,俯视看配置成X字状。该正交分色棱镜60,用第1分色膜61反射来自液晶光阀50a的红色光LR,使其朝行进方向右侧射出,使来自液晶光阀50b的绿色光LG,通过两分色膜61、62直行、射出,用第2分色膜62反射来自液晶光阀50c的蓝色光LB,使其朝行进方向左侧射出。
投影光学系统70,作为投影透镜,把由正交分色棱镜60合成的图像光,作为彩色图像投影到屏幕(图未示)上。
具有上述构造的投影机100中,照明装置10内藏着调光装置80,由此部分地遮蔽光,进行照明光量的调节。即,投影机100,通过调光装置80的开闭动作,可以使照明光量变化,例如,根据显示场合,调节照明光量,这样,可得到高的动态对比度。另外,该投影机100,如后所述,采用减光曲线平稳的调光装置80,能够通过响应良好的调光,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2.调光装置的构造等的说明>
图2和图3是说明调光装置80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表示从光路上游侧看调光装置80的状态,图3表示从光路下游侧看调光装置80的状态。调光装置80,具备固定部件81、一对遮光部82a、82b、和驱动机构85。在此,第1遮光部82a配置在系统光轴SA的+Y侧,第2遮光部82b配置在系统光轴SA的-Y侧。另外,图2和图3都表示将两遮光部82a、82b全闭,由此调光装置80最大限度地进行照明光的遮蔽的状态(最大遮蔽状态)。上述遮光部82a、82b等支承或固定在固定部件81上,固定部件81组装在作为光导向设备的壳体部件11(见图1)上。
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分别具有分别一体地形成的第1及第2开闭部件98a、98b、和用于将这些开闭部件98a、98b安装在固定部件81上的第1及第2安装部99a、99b。
第1开闭部件98a,在图2等中配置在上半部分(系统光轴SA的+Y侧),具有第1遮光部件91a和一对支承部件94a、95a。第1遮光部件91a,是经立体地加工的矩形板状部件,进行开闭动作而进入通过调光装置80的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内或退避到有效范围外。支承部件94a、95a,从第1遮光部件91a的±X方向上的两端的根部侧延伸,支承着第1遮光部件91a,并使第1遮光部件91a能够绕沿X方向延伸的第1转动轴即中心轴AX1转动。
附加于第1开闭部件98a的第1安装部99a,具有驱动齿轮86a和销状的旋转支承轴83a、84a。驱动齿轮86a固定在支承部件94a侧,接受来自驱动机构85的作用。旋转支承轴83a、84a分别支撑两支承部件94a、95a。
第2开闭部件98b,在图2等中配置在下半部分(系统光轴SA的-Y侧),具有第2遮光部件91b和一对支承部件94b、95b。第2遮光部件91b是经立体地加工的矩形板状部件,进行开闭动作而进入通过调光装置80的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内或退避到有效范围外。支承部件94b、95b,从第2遮光部件91b的±X方向的两端的根部侧分别延伸,支承着第2遮光部件91b,并使第2遮光部件91b能够绕沿X方向延伸的第2转动轴即中心轴AX2转动。
附加于第2开闭部件98b的第2安装部99b,具有驱动齿轮86b和销状的旋转支承轴83b、84b。驱动齿轮86b固定在支承部件94b侧,接受来自驱动机构85的作用。旋转支承轴83b、84b分别支撑两支承部件94b、95b。另外,安装部99a的驱动齿轮86a与安装部99b的驱动齿轮86b啮合着,同步地朝相反方向旋转。
在一对遮光部82a、82b的-X侧延伸的支承部件94a、94b,通过旋转支承轴83a、83b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分别支承在轴承部87a、87b上,该轴承部87a、87b设在固定部件81的-X侧的侧壁81a上。另外,在一对遮光部82a、82b的+X侧延伸的支承部件95a、95b,通过旋转支承轴84a、84b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分别支承在轴承部87a、87b上,该轴承部87a、87b设在固定部件81的+X侧的侧壁81b上。这样,一对遮光部82a、82b以支承在固定部件81的状态,被驱动机构85驱动,同步地进行开闭动作,将照明光适当遮蔽,能够调节从照明装置10射出的照明光量。
图4示意地表示一对遮光部件82a、82b的构成要素中的、与遮光量的调节直接相关的主要部、即一对遮光部件91a、91b。图4中,表示一定程度开状态的、遮光量为中间阶段的遮光部件91a、91b。第1及第2遮光部件91a、91b,都是对平板状的部件实施立体的凹凸加工而形成的。具体地说,第1遮光部件91a,由凹入部分92a和一对平面部分93a、93a构成。凹入部分92a配置在中央侧,即更靠近系统光轴SA一侧。一对平面部分93a、93a分开地设在凹入部分92a的两侧,远离系统光轴SA、即朝着离开凹入部分92a的±X方向延伸。即,第1遮光部件91a,利用凹入部分92a进行光束中心侧的遮光量的调节;利用平面部分93a、93a进行光束周边侧的遮光量的调节。同样地,第2遮光部件91b,由凹入部分92b和一对平面部分93b、93b构成。另外,如图5的示意图所示,一对遮光部件91a、91b,在最大遮蔽状态时,整体上大致平行于XY面地延伸,该XY面与系统光轴SA垂直。调光装置80,使得遮光部82a、82b的遮光部件91a、91b,分别绕中心轴AX1、AX2转动,增减两遮光部件91a、91b间的间隙,由此,把垂直于系统光轴SA的±Y方向,作为开闭方向,进行光路的开闭动作。中心轴AX1、AX2是夹着系统光轴SA、分别离开照明光束的一半宽度左右、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转动轴。另外,开闭方向±Y,与构成一对透镜阵列31、32的透镜要素的排列方向X、Y中的一方平行。
图2和图3中,构成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的第1及第2开闭部件98a、98b之中,例如第1开闭部件98a,包含第1遮光部件91a在内、由单一部件(例如不锈钢、铝等)形成。第1开闭部件98a,对单一部件进行冲压加工,形成为连续的均匀厚度,将凹入部分92a、平面部分93a、93a、和支承部件94a、95a以一体化的状态形成。通过该冲压加工,凹入部分92a,在最大遮蔽状态时,具有在Y方向延伸并且朝-Z方向凸起的半圆筒形状的曲面。即,凹入部分92a,是朝着将遮光部件91a从闭状态成为开状态的转动方向凹入的(即朝开状态侧凹入)的曲面形状。而配置在凹入部分92a周边的平面部分93a、93a,在X及Y方向是平坦的平面形状。
由于第1遮光部件91a如上述地形成,所以,当第1遮光部件91a位于最大遮蔽状态时,系统光轴SA侧顶端的边缘即第1顶端侧端部EG,在最大遮蔽状态中,在系统光轴SA的方向是具有凹凸的形状。换言之,如图4所示,遮光部件91a的顶端侧端部EG,由圆弧状的凹入部分92a的顶端HS即第2区域、和直线状的平面部分93a的顶端TS即第1区域形成,在第1遮光部件91a位于最大遮蔽状态时,顶端HS和顶端TS是沿着在系统光轴SA的方向具有凹凸的线LA的形状。在转动动作时,顶端侧端部EG,与照明光的遮蔽区域SS和非遮蔽区域NS的边界部对应(见图6(A))。另外,第1遮光部件91a位于最大遮蔽状态时,顶端侧端部EG的、从沿着系统光轴SA的方向看的轮廓形状(见图6(B)),是平坦的、即直线状。另外,顶端侧端部EG,是第1遮光部82a的端部(边缘部分)中的、遮光部件91a的边缘部分,在开闭动作中,能够通过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内。因此,例如与遮光部件91a相邻的支承部件94a、95a的边缘部分,一直在照明光的光路的有效范围外,虽然是第1遮光部件82a的边缘部分,但在开闭动作中不影响照明光量的调节,不包含在顶端侧端部EG内。
另一方面,如图2等所示,构成调光装置80的另一遮光部即第2遮光部82b,基于对称性,也具有与上述第1遮光部82a相同的构造。即,第2开闭部件98b是用冲压加工形成的单一部件。第2遮光部件91b与第1遮光部件91a同样地,具有形成在中央侧的凹入部分92b、和夹着凹入部分92b而配置的平面部分93b、93b,具有第2顶端侧端部EG。该第2顶端侧端部EG,包含圆弧状的顶端HS即第2区域、和夹着它的直线状顶端TS即第1区域。
另外,调光装置80中,驱动机构85,具备将动力付与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的马达85a、和传递部85b。设在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的遮光部件91a、91b,通过一对驱动齿轮86a、86b,从传递部85b接受驱动机构85的作用而能够旋转。
下面,参照图3等,说明调光装置80的动作。驱动机构85的马达85a的旋转,通过传递部85b,传递给设在一对遮光部82a、82b的一对驱动齿轮86a、86b。这时,上侧的驱动齿轮86a和下侧的驱动齿轮86b同步地朝相反方向旋转。随着一对驱动齿轮86a、86b的旋转,旋转支承轴83a、83b同步旋转,一对遮光部件91a、91b也同步旋转。这样,驱动机构85能够使第1及第2遮光部件91a、91b呈对开状地同步开闭动作。这时,一对遮光部件91a、91b,随着马达85a的正转或反转而改变其状态。
具体地说,例如图5中,如图中实线所示,遮光部件91a、91b以中心轴AX1、AX2为中心转动,由此遮光部件91a、91b大致平行于第2透镜阵列32,顶端侧端部EG、EG最接近系统光轴SA,成为最大遮蔽状态。或者,如单点划线所示,与大致平行于第2透镜阵列32的全闭时相比,遮光部件91a、91b旋转了转动角度β(大致90°),顶端侧端部EG、EG位于照明光的光路外(有效范围外),成为不遮蔽照明光的全开状态。另外,如虚线所示,作为中间阶段,与大致平行于第2透镜阵列32的全闭时相比,遮光部件91a、91b旋转了转动角度α(0°<α<β),顶端侧端部EG、EG以某种程度离开系统光轴SA,成为遮蔽一部分照明光的的状态。
如上所述,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以Y方向作为开闭方向,在顶端侧端部EG、EG,夹着系统光轴SA地相互接近或相互分开,这样,调节遮蔽的照明光的量。因此,无论哪种状态的遮光,遮光量都由遮光部件91a、91b的转动角度α、和处于该角度时顶端侧端部EG、EG的、从系统光轴SA方向看的形状轮廓决定。另外,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也可以只由第1及第2开闭部件98a、98b构成,第1及第2安装部件99a、99b另行组装。这时,第1及第2遮光部82a、82b,由单一部件形成。
图6(A)和图6(B),表示从第2透镜阵列32侧即光路下游侧、从沿系统光轴SA的方向看遮光部件91a、91b的状态。另外,图6(C)是图6(B)中的A-A剖面的侧剖面图,与图5中的遮光部件91a、91b的图示方向对应。
图6(A)和图6(B),分别与图5中虚线及实线所示遮光部件91a、91b的状态对应。即,图6(A)是从光路下游侧朝-Z方向看旋转了转动角度α时的遮光部件91a、91b的正视图。图6(B)是从光路下游侧朝-Z方向看最大遮蔽状态时的遮光部件91a、91b的正视图。另外,图6(A)和图6(B),是从光路下游侧朝-Z方向即从光射出侧看的状态,但是,从光路上游侧朝+Z方向即从光入射侧看时,顶端侧端部EG、EG的轮廓也是同样的形状。
在处于旋转了转动角度α的开状态的图6(A)的情况下,由于凹入部分92a、92b朝着成为开状态的转动方向凹入,所以顶端侧端部EG、EG中的、位于中心侧的顶端HS、HS的轮廓,是看起来是弓形状的缺口。而顶端侧端部EG、EG中的、位于周边侧的顶端TS、TS的轮廓,即使在开状态也是直线状。即,遮光部件91a、91b在全闭状态与全开状态之间的状态、即旋转了转动角度α时的、图6(A)所示非遮蔽区域NS即开口,是具有沿X方向的直线状轮廓、并在其间的中央有鼓凸的形状。而遮光部件91a、91b为全闭状态时的、图6(B)所示非遮蔽区域NS,是沿X方向的直线形缝隙状。因此,图6(A)的情况下,在靠近系统光轴SA的光束中心侧,更多的光从由于顶端HS、HS而呈缺口状的区域通过,在远离系统光轴SA的光束周边侧,从由于顶端TS、TS而呈直线状的区域,与用矩形板状部件进行的通常遮蔽同样地,光被遮蔽。即,用顶端侧端部EG、EG进行的光的遮蔽,与用矩形板状部件进行的通常遮蔽相比,遮光量减少,减少的量与缺口状的第2区域相应。另一方面,为最大遮蔽状态的图6(B)的情况下,凹入部分92a、92b的顶端HS、HS的轮廓,与平面部分93a、93b的顶端TS、TS的轮廓同样,是直线状。即,在各凹入部分92a、92b,各顶端HS和顶端TS、TS,从Z方向看是并排在一直线上的状态。因此,这时,用顶端侧端部EG、EG进行的光的遮蔽,是与用矩形板状部件进行的通常遮蔽同样的状态。
下面,用遮光部件91a、91b间的开闭方向(Y方向)的距离,说明上述图6(A)和图6(B)的情况下光通过的区域的差。首先,遮光部件91a、91b为全闭状态与全开状态之间的状态、即旋转了转动角度α的图6(A)所示状态时,设第1部分Q1与第3部分Q3之间的间隔、即开口宽度之中沿Y方向的最大距离,为第1距离DX。上述第1部分Q1,在第1遮光部件91a中包含第1顶端侧端部EG中的光束周边侧即顶端TS。上述第3部分Q3,包含与第1部分Q1相对向的第2遮光部件91b的顶端TS。另一方面,设第2部分Q2与第4部分Q4之间的间隔、即开口宽度之中沿Y方向最大的距离(即顶点PK、PK间的距离),为第2距离PX。上述第2部分Q2,包含第1顶端侧端部EG中的光束中心侧即顶端HS。上述第4部分Q4,包含与第2部分Q2相对向的第2遮光部件91b的顶端HS。这时,第1距离DX比第2距离PX短。第1距离DX比第2距离PX短的程度,相当于Y方向的凹入部分92a、92b的深度。即,第2距离PX与第1距离DX相差从平面部分93a的顶端TS的延长线到凹入部分92a的顶点PK的距离GX、和从平面部分93b的顶端TS到凹入部分92b的顶点PK的距离GX的量,即2个距离GX的量。与此相对,当遮光部件91a、91b为全闭状态、即图6(B)所示情形时,顶点PK、PK位于顶端TS的延长线上,第2距离PX和第1距离DX相等。另外,如果从包含系统光轴SA、平行于中心轴AX1、AX2的基准面SF规定,则使遮蔽区域SS渐渐增大地转动时,基准面SF和顶端HS的顶点PK的最大距离、与基准面SF和顶端TS的最大距离之差,渐渐减小。上述的用作为遮光部件91a、91b间的开口宽度的第2距离PX与第1距离DX的差表示的对遮光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由凹入部分92a、92b的顶端HS、HS的形状决定。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91a、91b具有凹入部分92a、92b,由此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而且,能够在最大遮蔽状态充分降低照明光量。
如上所述,遮光部件91a、91b中,使得凹入部分92a、92b轮廓,随着转动动作,从系统光轴SA的方向看的Y方向的凹入深度变化,由此使遮蔽区域变化,反过来看,这相当于利用遮光部件91a、91b的姿势,使对后级的第2透镜阵列32的照明光投影区域的大小、形状变化。即,可以认为:遮光部件91a、91b是使上述照明光投影区域的形状变化,调节光透过量的调节部件。
<3.用调光装置进行的遮蔽区域的变化>
图7是用于详细说明书通过调光装置80的动作,使遮光量(反过来看,是照明光的通过量)变化的概念图。图7中的一对遮光部件91a、91b以被通过顶点PK、PK的面(图6(A)的P-P剖面)切断的状态示意地示出。如图7所示,用区域D0表示照明光SL的最大区域。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遮蔽区域的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用Y方向上的等间隔PT,将照明光SL划分。
遮光部件91a、91b如图形PA0~PA4所示那样地转动,从而使照明光SL的光束的遮蔽区域变化,结果进行照明光SL的调光。另外,图形PA0,表示全开状态即转动角度β约为90°的状态。图形PA4表示全闭的状态、即转动角度大致为0°的最大遮蔽状态。图形PA1~3表示根据转动角度α(0°<α3<α2<α1<90°)的不同阶段的遮光状态。
图形PA0时,转动角度β的值约为90度,遮光部件91a、91b不遮蔽照明光SL。因此,此时,照明光SL的全部成分通过,作为照明光利用。
图形PA1~3的情况下,转动角度α的值从转动角度α1变化到转动角度α3,与之相应地,遮部件91a、91b的遮光量也变化。具体地说,例如图7中,图形PA2表示遮光部件91a、91b为中间阶段遮光状态即转动角度α2(α3<α2<α1)的状态的情况。这时,位于光束周边侧的平面部分93a、93b的顶端TS、TS间的距离D2(相当于图6(A)中的第1距离DX),是整3个间隔PT的量。而光束中心侧即凹入部分92a、92b的顶端HS、HS间的最大距离即顶点PK、PK间的距离P2(相当于图6(A)中的第2距离PX),是整5个间隔PT的量。即,各遮光部件91a、91b中的周边侧顶端TS与中心侧顶点PK的距离G2(相当于图6(A)的距离GX)分别是整1个间隔PT的量。当遮光部件91a、91b成为比图形PA2的状态更打开的图形PA1的状态时,顶端TS、TS间的距离D1及顶点PK、PK间的距离P1,都比距离D2、P2大。这时顶端TS与顶点PK的距离G1,比1个间隔PT大。即,距离G1比距离G2大。用图6(A)说明这一点时,相当于凹入部分92a的顶端HS的弓形轮廓成为更深的曲线。反之,当遮光部件91a、91b成为比图形PA2的状态更闭合的图形PA3的状态时,距离D3、P3都小于距离D2、P2。这时,距离G3比1个间隔PT小。即,距离G3比距离G2小。用图6(A)说明这一点时,相当于顶端HS的弓形轮廓成为更浅的曲线。这时,在转动动作的各阶段,具有弓形状变化的轮廓。
另外,图形PA4时,从沿系统光轴SA方向看的顶端HS的轮廓,成为直线状,顶端侧端部EG的轮廓整体是一直线状(见图6(B))。这时,距离D4与距离P4相等,成为与通常的遮蔽同样的状态。
如上所述,凹入部分92a、92b的顶端HS、HS,在全开状态和最大遮蔽状态之间,在顶端侧端部EG,起到缺口的作用,而且,以遮光部件91a、91b的转动角度越大,该缺口越大的方式进行动作。这样,遮光部件91a、91b,与顶端侧端部EG、EG为平坦状的板状部件进行的通常遮蔽相比,随着转动角度α的加大,使得系统光轴SA侧即光束中心侧的遮光量更加减少(即通过光量更加增加)。另一方面,遮光部件91a、91b,随着转动角度α的减小,顶端HS、HS的缺口作用渐渐减弱,在最大遮蔽状态,顶端侧端部EG、EG的轮廓成为一直线状。这样,遮光部件91a、91b,与顶端侧端部EG、EG为平坦状的板状部件进行的通常遮蔽同样地,进行遮蔽量充分大的遮光。如上所述,凹入部分92a、92b,以与转动角度相应的程度,影响遮光量的变化,可调节遮光量,由此,遮光部件91a、91b由一个部件构成,只要使其转动即可,构造很简单,尽管配置在透镜阵列31、32附近,也能使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而且,在最大遮蔽状态,能充分降低照明光量。另外,组装了由该遮光装置91a、91b构成的调光装置80的投影机100,可得到高的动态对比度,通过响应良好的调光,可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另外,对于转动动作中的顶端侧端部EG、EG,也可以如下认为。首先,包含分开地配置在顶端侧端部EG、EG中的周边侧2个部位的顶端TS、TS的第1区域,如图7等所示,以遮光部件91a、91b的中心轴AX1、AX2为旋转轴转动。接着,包含顶端侧端部EG、EG中的中央侧顶端HS、HS的第2区域,位于第1区域之间,以遮光部件91a、91b的中心轴AX1、AX2为旋转轴,相对于第1区域即顶端TS、TS一直位于光源灯单元20(见图1)侧而转动。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包含中央侧的顶端HS、HS的第2区域、和包含周边侧的顶端TS、TS的第1区域,在转动时,角度或位置错开。因此,如图5所示,例如在遮光部件91a中,第1假想平面VS1和第2假想平面VS2,以中心轴AX1作为交线交叉。上述第1假想平面VS1包含了第1区域所含的顶端TS和中心轴AX1。上述第2假想平面VS2包含了第2区域所含的顶端HS中的顶点PK和中心轴AX1。另外,遮光部件91a中,把垂直于系统光轴SA的面作为基准面时,第1假想平面VS1与该基准面所夹的角度,总是比第2假想平面VS2与该基准面所夹的角度小。这里,从中心轴AX1到顶端HS的距离,和从中心轴AX1到顶端TS的距离(或从中心轴AX2分别到顶端HS、TS的距离)大致相等,并且,顶端HS和顶端TS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保持着。尽管如此,在开状态,顶端HS与顶端TS在Y方向产生差,由此能够形成缺口状轮廓,在最大遮蔽状态,Y方向的差消失,由此能够成为直线状的轮廓。于是,这时,可得到随着转动动作好像遮蔽区域(或对第2透镜阵列32的照明光投影区域)的轮廓变化的效果。
另外,例如,如果遮光部件91a、91b是没有凹入部分92a、92b的平板状,顶端侧端部EG、EG的轮廓形状总是直线状时,成为在没有由第1透镜阵列31得到的光源像的部位几乎不减光、刚一过了有光源像的部位就急剧地减光的状态,不容易实现平稳的减光。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凹入部分92a、92b的边缘的顶端HS、HS,具有变化的缺口状即弓形轮廓,所以,在靠近系统光轴SA的中央侧和远离系统光轴SA的周边侧,开口宽度不同,并且,其差有变动(见图6(A)中的第1距离DX和第2距离PX)。因此,不会成文具有直线状轮廓时那样的状况,可根据遮光部件91a、91b的转动动作形成的转动角度的大小,平稳地减光。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8,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是图1所示投影机100的变形例,除了第1及第2遮光部182a、182b中的第1及第2遮光部件191a、191b的形状外,其余的构造相同,所以,图中只表示与图4对应的部分,关于调光装置、投影机的整体构造,省略其说明及图示。
图8的第1及第2遮光部182a、182b中,第1及第2遮光部件191a、191b是楼梯状或台阶状(段差状)。即,遮光部件191a、191b的凹入部分192a、192b,具有在最大遮蔽状态时在Y方向延伸并且朝-Z方向凸的中空棱柱形状,在全开状态与最大遮蔽状态之间,在顶端侧端部EG、EG形成矩形缺口。遮光部件191a、191b也同样地,可在开闭部件198a、198b的制作工序中用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这时也同样,凹入部分192a、192b,是朝着将遮光部件191a、191b设为开状态转动方向凹入的凹面。第1及第2遮光部件191a、191b的顶端侧端部EG、EG,与第1实施方式的遮光部件91a、91b同样地,具备平面部分193a、193b的顶端TS、TS即第1区域、和凹入部分192a、192b的顶端HS、HS即第2区域。因此,遮光部件191a、191b,与图4等所示遮光部件91a、91b同样地,随着转动动作,由顶端侧端部EG、EG的轮廓形成的矩形缺口的大小发生变化。这样,使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而且,在最大遮蔽状态,可以充分地降低照明光量。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9,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是图1所示投影机100的变形例,所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图9中只表示与图4对应的部分,关于该部分以外的构造,省略其说明及图示。
图9的第1及第2遮光部282a、282b中,第1及第2遮光部件291a、291b的凹入部分292a、292b,是用深冲(拉深)加工制作的,这一点与图4所示遮光部件91a、91b不同。凹入部分292a、292b,是在开闭部件298a、298b的制作工序中,对成为顶端侧端部EG的部分,不实施弯曲加工,而实施包含深冲加工的冲压加工形成的。通过该深冲加工,凹入部分292a、292b具有自由曲面形状。这时也同样地,适当地调节该自由曲面形状,在遮光部件291a、291b的顶端侧,把凹入部分292a、292b的顶端HS、HS及平面部分293a、293b的顶端TS、TS的形状,做成为与图4等所示遮光部件91a、91b的顶端HS、HS及顶端TS、TS同样的形状,从而第1及第2遮光部件291a、291b的顶端侧端部EG、EG,与第1实施方式的遮光部件91a、91b同样地,具有平面部分293a、293b的顶端TS、TS即第1区域、和凹入部分292a、292b的顶端HS、HS即第2区域。该构造可以使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可以充分降低照明光量。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0及11(A)~11(C),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是图1所示投影机100的变形例,所以,图10等中只表示一对遮光部,除其以外的构造、功能,省略其说明及图示。
如图10所示,第1及第2遮光部382a、382b,具有第1及第2开闭部件398a、398b。图10中,第1及第2开闭部件398a、398b是某种程度的开状态,遮光量是中间阶段。
第1开闭部件398a,是用板金冲压加工形成的,具有第1遮光部件391a和支承部件394a。支承部件394a,从第1遮光部件391a的根部侧侧方朝-X侧延伸,支承着第1遮光部件391a,并使第1遮光部件391a可绕在X方向延伸的中心轴AX1转动。同样地,第2开闭部件398b,是用板金冲压加工形成的,具有第1遮光部件391b和支承部件394b,第2遮光部件391b,可绕从其根部侧附近侧方朝X方向延伸的中心轴AX2转动地被支承着。
如图10等所示,第1遮光部件391a,具有在最大遮蔽状态时以向朝向光路下游侧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折的形状,具有绕中心轴AX1转动的大致平板状主体部分BB、和板状的顶端部分BP。该顶端部分BP从主体部分BB的远离中心轴AX1的顶端侧伸出,以在转动的大致切线方向具有进深的方式弯曲。同样地,第2遮光部件391b也具有主体部分BB和顶端部分BP。两遮光部件391a、391b的顶端部分BP、BP之中、在最大遮蔽状态时的光路下游侧的顶端部分,在中央侧即靠近系统光轴SA侧,分别形成了横长的圆弧状的缺口的边缘即缺口部CT、CT,由缺口部CT、CT形成了弓形状的顶端HS、HS。缺口部CT、CT,是朝着从闭状态到开状态的转动方向凹入的(即朝开状态侧凹入)的形状。另一方面,缺口部CT、CT的周边侧即远离系统光轴SA侧,没有缺口,由平坦部FT、FT形成直线状的顶端TS、TS。由这些顶端HS、HS及顶端TS、TS,形成了顶端部分BP、BP的顶端侧端部EG、EG。第1及第2遮光部件391a、391b的顶端侧端部EG、EG,与第1实施方式的遮光部件91a、91b同样地,具备顶端部分BP、BP的平坦部FT、FT的顶端TS、TS即第1区域、和缺口部CT、CT的顶端HS、HS即第2区域。另外,顶端部分BP、BP具有棱线部FP、FP,该棱线部FP、FP在顶端侧端部EG、EG的相反侧,作为顶端部分BP、BP与遮光部件391a、391b的主体部分BB、BB的边界。通过适当调节在棱线部FP、FP处的顶端部分BP、BP相对于主体部的弯曲程度、顶端部分BP、BP的进深,可调节第1及第2遮光部件391a、391b中的顶端侧端部EG、EG的位置、即顶端HS、HS及顶端TS、TS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构造,顶端侧端部EG、EG的轮廓即顶端HS、HS及顶端TS、TS的轮廓,能够具有与图4等所示第1及第2遮光部件91a、91b的顶端HS、HS及顶端TS、TS的轮廓同样的形状。这样,在遮光部件391a、391b的转动动作中,由顶端侧端部EG、EG形成的遮蔽区域(反过来看是照明光投影区域)的形状,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变化。
第1及第2遮光部件391a、391b,如图11(A)~11(C)所示,通过转动动作,成为全开状态(见图11(A))、或全闭状态(最大遮蔽状态)(见图11(C))、或中间程度开状态(见图11(B))。这时,遮光部件391a、391b由于具有上述构造,其顶端HS、HS形成的弓形状的轮廓,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6(A)等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变化。即,图11(A)所示开状态时,顶端HS、HS形成的弓形状的轮廓深。图11(B)所示中间状态时,顶端HS、HS形成的弓形状的轮廓稍变浅,遮光量随着转动角度而变化。这样,遮光量的变化平稳。另外,如图11(C)所示,全闭时,通过顶端部分BP、BP的棱线部FP、FP,遮蔽区域的整个轮廓与图6(C)所示时同样地,形成为一直线状的轮廓。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地,可以使遮光量的变化比较平稳,并且,在最大遮蔽状态,可充分降低照明光量。另外,通过适当调节顶端部分BP、BP的弯曲程度,不限于棱线部FP、FP,也可以在顶端部分BP、BP的任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为一直线状的轮廓。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用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可以如下述的变形。
首先,各实施方式中,凹入部分92a、92b、192a、192b、292a、292b的顶端HS、HS,是圆弧状或一级台阶状的凹(凸)形状,但是,顶端HS、HS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通过适当变更弯曲加工中的弯曲程度、深冲加工中的自由曲面的形状,可以制作出例如V字形的谷型、或多个圆弧状、台阶状等、与所需遮光量的变化相应的各种形状。
另外,例如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都是用弯曲加工,形成均匀的圆筒状、中空棱柱状的凹入部分92a、92b、192a、192b,但是,影响遮光量变化的因素,是顶端侧端部EG的形状,也可以用第3实施方式的深冲加工、其它各种加工方法,形成顶端侧端部EG的形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都是一对遮光部件91a、91b、191a、191b、291a、291b、391a、391b夹着系统光轴SA,形成为对称状,但是,也可以根据光源的特性等做成为非对称的形状。
另外,例如第1实施方式中,调光装置80,是一对遮光部件82a、82b对开式开闭的形式,但也可以是使一块遮光板转动的形式。
另外,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遮光部件91a、91b、191a、191b、291a、291b的全闭状态时,第1遮光部件与第2遮光部件之间也有间隙,但是,也可以做成为全闭时第1遮光部件与第2遮光部件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可根据光学设计适当选择间隙的量。同样地,第4实施方式中,在遮光部件391a、391b的全闭状态时,第1遮光部件与第2遮光部件之间没有间隙,但也可以根据光学设计适当选择间隙的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源灯单元20中的发光管22a,是采高压水银灯,但也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用偏振变换部件34,把来自光源灯单元20等的光,形成为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不使用这样的偏振变换部件34的照明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适用于具备透射型液晶光阀50a、50b、50c的投影机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具备反射型液晶光阀的投影机。这里,所谓“透射型”,是指液晶光阀使光透过的类型,所谓“反射型”,是指液晶光阀反射光的类型。
另外,作为投影机,有从观察投影面的方向进行图像投影的前面投影式投影机、和从观察投影面的方向相反侧进行图像投影的背面投影式投影机。图1等所示投影机等的构造,哪种形式都能适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用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40、液晶光阀50a、50b、50c等进行各色的光调制,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把由照明装置照明的色轮(color wheel)、和由微镜的像素构成的被照射色轮的透过光的设备(光调制部)组合起来的装置,进行彩色的光调制及合成。

Claims (12)

1.一种投影机,具备:
照明光学系统,其具有光源、能够部分地遮蔽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以及使上述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和
光调制装置,其被来自上述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
上述遮光部,被上述驱动机构驱动而绕预定的转动轴转动,由此使遮蔽区域的大小变化;
上述遮光部,具有与上述转动时的上述遮蔽区域与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对应的顶端侧端部;
上述顶端侧端部,具备第1区域、和在上述遮光部的转动时比上述第1区域靠光源侧的第2区域;
上述第1区域,在上述顶端侧端部,分开地位于多个部位;
上述第2区域,位于上述第1区域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以上述遮蔽区域渐渐变大的方式使上述遮光部转动时,包含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并平行于上述转动轴的基准面与上述第1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和上述基准面与上述第2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差,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遮光部位于最大遮蔽状态的情况下,上述顶端侧端部的从上述光束的中心轴方向看的形状,是直线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部,具有朝开状态侧凹入的凹入部分,作为该凹入部分的边缘具有上述第2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部具有设在夹着上述凹入部分的两侧、朝着离开上述凹入部分的方向延伸的平面部分,作为该平面部分的边缘具有上述第1区域。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部,具备:具有上述顶端侧端部的顶端部分、和与上述顶端部分相连续的主体部分;
上述顶端部分,是从上述主体部分弯折的部分;
上述顶端部分,作为上述第2区域具有缺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部,由连续的单一部件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部,是将一块板状部件冲压加工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夹着包含上述光束的中心轴并平行于上述转动轴的基准面对称地配置着一对;
上述驱动机构,同步地驱动一对上述遮光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光学系统,具有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束均匀化的一对透镜阵列;
上述遮光部,配置在上述一对透镜阵列之间。
11.一种投影机,具备:
照明光学系统,其具有光源、能够部分地遮蔽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以及使上述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和
光调制装置,其被来自上述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
上述遮光部,被上述驱动机构驱动而绕预定的转动轴转动,由此使遮蔽区域的大小变化;
在上述遮光部位于最大遮蔽状态的情况下,上述遮光部的系统光轴侧的顶端侧端部的形状,是在上述系统光轴方向上具有凹凸的形状。
12.一种投影机,具备:
照明光学系统,其具有光源、能够部分地遮蔽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以及使上述遮光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和
光调制装置,其被来自上述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光照明;
上述遮光部,具有:被上述驱动机构驱动而绕预定的第1转动轴转动的第1遮光部、和绕与上述第1转动轴不同的第2转动轴转动的第2遮光部;
上述第1遮光部,作为上述转动时的上述遮蔽区域和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具有第1顶端侧端部,该第1顶端侧端部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
上述第2遮光部,作为上述转动时的上述遮蔽区域和非遮蔽区域的边界部具有第2顶端侧端部,该第2顶端侧端部包含与上述第1部分相对向的第3部分、和与上述第2部分相对向的第4部分;
在沿着上述照明光束的中心轴方向,将上述第1顶端侧端部的形状和上述第2顶端侧端部的形状投影的情况下,投影的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3部分之间的第1距离,比上述第2部分与上述第4部分之间的第2距离短;
随着上述第1遮光部和上述第2遮光部的转动,上述第1距离与上述第2距离的差变化。
CN2010105264309A 2009-10-27 2010-10-27 投影机 Active CN102053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6213 2009-10-27
JP246213/2009 2009-10-27
JP297043/2009 2009-12-28
JP2009297043A JP5509845B2 (ja) 2009-10-27 2009-12-28 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466A true CN102053466A (zh) 2011-05-11
CN102053466B CN102053466B (zh) 2012-07-25

Family

ID=4389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64309A Active CN102053466B (zh) 2009-10-27 2010-10-27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01195B2 (zh)
JP (1) JP5509845B2 (zh)
CN (1) CN1020534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096A (zh) * 2013-07-12 2013-11-06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投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3184B2 (en) 2011-08-12 2017-07-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mmer and projector
JP5817350B2 (ja) * 2011-08-31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201358B2 (ja) 2013-03-22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383519B (zh) * 2013-07-12 2016-01-27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调节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投影机
JP2015114500A (ja) 2013-12-12 2015-06-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調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081582B2 (ja) * 2019-12-24 2022-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3341638B (zh) * 2020-02-18 2022-06-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齿轮驱动机构、调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698A (zh) * 2001-10-09 2007-03-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设备和投影型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JP2007286391A (ja) * 2006-04-18 2007-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装置、照明方法及び照明装置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1126891A (zh) * 2006-08-18 2008-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
JP2008145949A (ja) * 2006-12-13 2008-06-26 Nidec Copal Corp プロジェクタ用絞り装置
CN101320201A (zh) * 2007-06-05 2008-12-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1616286A (zh) * 2008-06-27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学单元及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5509B2 (ja) 2002-08-06 2008-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装置および照明光学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4158618B2 (ja) * 2003-05-15 2008-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5017501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ならびに投射型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00495197C (zh) * 2003-09-10 2009-06-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投影式显示装置
JP2007071913A (ja) 2005-09-02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A2631144C (en) * 2007-06-05 2011-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JP4661954B2 (ja) * 2008-03-10 2011-03-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298698B2 (ja) * 2008-08-20 2013-09-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698A (zh) * 2001-10-09 2007-03-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照明设备和投影型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JP2007286391A (ja) * 2006-04-18 2007-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装置、照明方法及び照明装置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1126891A (zh) * 2006-08-18 2008-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
JP2008145949A (ja) * 2006-12-13 2008-06-26 Nidec Copal Corp プロジェクタ用絞り装置
CN101320201A (zh) * 2007-06-05 2008-12-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1616286A (zh) * 2008-06-27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学单元及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096A (zh) * 2013-07-12 2013-11-06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投影机
CN103383096B (zh) * 2013-07-12 2018-09-14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比度调节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01195B2 (en) 2014-08-12
JP5509845B2 (ja) 2014-06-04
JP2011118322A (ja) 2011-06-16
CN102053466B (zh) 2012-07-25
US20110096302A1 (en)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466B (zh) 投影机
CN101840142B (zh) 调光装置以及使用该调光装置的投影机用的照明装置
US741926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831907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US7185990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JP4950376B2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467099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US8356902B2 (en) Ambient lighting for an image display
CN108957755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平视显示器及汽车
EP0166194A2 (en) Colour display
CN104969112B (zh) 平视显示装置
EP1569468B1 (en) Shutter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video display
MXPA06008135A (es) Sistema de proyeccion de imagen de color de panel unico.
CN105408804A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
CN101454719B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2955336A (zh) 投影型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47167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5507507A (ja) 干渉カラーフィルタ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付ディスプレイ
CN104076587B (zh) 投影机和照明装置
CN101937126A (zh) 投影机
JPH0643480A (ja) 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903829B (zh) 投影机
JP4165309B2 (ja) 照明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5301063A (ja) カラーホイール、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80271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jection systems using sequential color techniq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