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5470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5470A
CN102045470A CN2010105056787A CN201010505678A CN102045470A CN 102045470 A CN102045470 A CN 102045470A CN 2010105056787 A CN2010105056787 A CN 2010105056787A CN 201010505678 A CN201010505678 A CN 201010505678A CN 102045470 A CN102045470 A CN 102045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saurus
data
image
view data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5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本忠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4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图像数据写入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各存储库中。由此,提供一种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传送速度的技术。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对扫描仪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黑点(shading)校正或伽马(gamma)校正等),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与扫描仪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的技术。这种扫描仪通常包括用于存储校正前的图像数据或校正时使用的校正用数据等的存储器(例如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与SDRAM的控制有关的技术,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揭示的技术。
在包括SDRAM的以前的扫描仪中,将读取的图像数据对SDRAM的同一存储库(bank)连续写入,并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相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若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进行访问,则每次访问都会发生预先充电,存在存储器的传输速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这种问题并不限于搭载SDRAM的扫描仪,一般地,是包括具有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器的所有图像读取装置共有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2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前的问题而作,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具备的存储器的传输速度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
[应用例1]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所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所述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
根据应用例1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因此,如果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读出处理,则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能够提高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传输速度。另外,即使在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会发生切换,所以能够抑制长期从同一存储库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和读出这一状态发生。
[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从与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读出所述图像数据。
根据应用例2的图像读取装置,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因此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的存储器的访问速度。
[应用例3]
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在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指定数据量的写入已结束的情况下,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根据应用例3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有规律地对各存储库存储图像数据。
[应用例4]
根据应用例1中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存储器控制部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根据应用例4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有规律地对各存储库存储图像数据。
[应用例5]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个具有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a)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的步骤;以及(b)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以使所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并依次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及装置、图像数据的写入系统、用于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由复合机11与个人计算机12构成的图像读取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复合机11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主要以切纸传送路径22为中心进行显示。
图4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5是表示存储器50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对第1存储库510以及第5存储库55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对第2存储库520以及第6存储库56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对第3存储库530以及第7存储库57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对第4存储库540以及第8存储库58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对第1存储库510以及第5存储库55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对第2存储库520以及第6存储库56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同时进行从第1存储库510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以及从第5存储库550的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对第3存储库530以及第7存储库570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同时进行从第2存储库520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处理以及从第6存储库560的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处理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图像读取印刷系统10包括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仪/打印机复合机11(以下,简单地称作“复合机11”)和与复合机11连接的个人计算机12。复合机11能够通过读取支票和用于确认支票的发行人的认证卡或许可证,进行支票的本人确认数据的生成,或进行对支票的写入等操作。个人计算机12进行各种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
图2是表示复合机11的外观的立体图。复合机11包括:切纸(カツト紙)插入口25,成为作为切纸S的支票的插入口;切纸传送路径22,传送插入的切纸S;以及切纸排出口26,排出传送的切纸S。复合机11还包括:卷纸排出口27,排出内部收纳的卷纸(未图示);以及卡插入口41a,成为作为卡C的认证卡的插入口。另外,复合机11在内部包括能够对卷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
图3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主要以切纸传送路径22为中心进行显示。在切纸传送路径22的内部,设置有在切纸S的背面进行打印的背面打印部31和在切纸S的正面进行打印的正面打印部32。即,复合机11能够通过背面打印部31以及正面打印部32,对从切纸插入口25插入的切纸S的两面进行打印。
另外,在切纸传送路径22的切纸排出口26附近,设置读取切纸S的正面的图像的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和读取切纸S的背面的图像的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以及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由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构成。
从卡插入口41a插入的卡C通过由多个辊(roller)构成的卡传送机构(未图示),在卡传送路径41内被传送。在卡传送路径41内,设置读取卡C的正面的图像的卡图像读取传感器42。在本实施例中,卡图像读取传感器42与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或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相同,也由CIS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构成。
该复合机11能够通过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以及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读取作为切纸S的支票的正面及背面的图像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卡图像读取传感器42读取作为该支票的发行人所持有的卡C的许可证或认证卡等。这样,在复合机11中,能够通过读取支票,并读取用于确认该支票的发行人的认证卡或许可证等,容易地生成支票的本人确认数据。
图4是表示复合机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模块图。复合机11包括:上述第一及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第一及第二AFE(Analog FrontEnd,模拟前端)51、52,CPU 53,存储器500,以及利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的图像控制器55。
第一AFE 51输入从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输出的第一模拟读取信号SA1并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1输出。同样,第二AFE52输入从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输出的第二模拟读取信号SA2并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输出。
CPU 53控制复合机11整体。存储器500如后所述是由8个存储库构成的SDRAM,存储正面图像数据D1、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校正用数据(后述)。图像控制器55包括:控制各结构要素之间的接口动作的接口控制部56,进行图像数据D1、D2的对存储器500的写入处理以及从存储器500的读出处理的存储器控制部57,以及对从存储器500读出的图像数据D1、D2进行校正处理的校正处理部58。
图5是表示存储器50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存储器500包括:8个存储库510、520、530、540、550、560、570、580,行地址缓冲器502,列地址缓冲器504,数据控制部506,以及数据输入输出部508。第1存储库510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511,行解码器512,传感放大器(senseamplifier)514,数据锁存器516,以及列解码器518。同样,第2存储库520至第8存储库580也分别包括存储器单元阵列、行解码器、传感放大器、数据锁存器以及列解码器。
从地址总线提供的地址中最高的3位作为存储库地址使用,剩余的30位作为用于指定存储器单元阵列内的存储器单元的单元地址使用。由单元地址的高位构成的行地址保存在行地址缓冲器502中。另一方面,由单元地址的低位构成的列地址保存在列地址缓冲器504中。行地址缓冲器502中保存的行地址被提供给设置在各存储库中的行解码器。列地址缓冲器504中保存的列地址被提供给设置在各存储库中的列解码器。
由行地址指定的区域(行)中存储的数据被传感放大器514放大,并提供给数据锁存器516。数据控制部506对设置在通过存储库地址选择的存储库中的列解码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被选择的存储库与图像控制器55(图4)的数据收发经由与数据输入输出部508连接的数据总线进行。
图6至图12是按照时间顺序表示对8个存储库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出处理的说明图。另外,图6至图12中的粗虚线围成的框表示写入的对象。图11及图12中的粗实线围成的框表示读出的对象。另外,实际的存储器具有由庞大数目的行地址指定的区域,但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假设具有由行地址#0至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的存储器以进行说明。另外,带有交叉影线的区域表示存储有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控制器55的存储器控制部57使用第1存储库510、第2存储库520、第3存储库530和第4存储库540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1的存储目的地,使用第5存储库550、第6存储库560、第7存储库570和第8存储库580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存储目的地。另外,在各存储库中,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是由行地址#0至行地址#21指定的区域。
在各存储库的由行地址#22至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中,预先存储图像数据D1、D2的黑点校正时使用的校正用数据(白标准数据及黑标准数据)。所谓黑点校正,是为了消除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具有的各摄像元件的敏感度的偏差或光源的光量的偏差而进行的校正。另外,白标准数据是通过在光源亮灯的状态下各摄像元件读取白标准而导出,黑标准数据是通过在光源灭灯的状态下各摄像元件读取黑标准而导出。另外,该校正用数据中包含用于对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3读取的正面图像数据D1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和用于对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34读取的背面图像数据D2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二校正用数据。并且,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中包含与每个摄像元件对应的校正值。在本实施例中,8个存储库中的每个都存储相同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
如图6所示,图像控制器55的存储器控制部57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依次写入正面图像数据D1,并且对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依次写入背面图像数据D2。该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以及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分时进行。以下说明的对存储器500的写入及读出同样也分时进行。
如图7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以下同样地,如图8及图9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由4个行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即,存储器控制部57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使得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各存储库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各存储库中。
如图10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4存储库54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再次切换为第1存储库51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8存储库580的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再次切换为第5存储库550。
如图11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
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被切换为第2存储库520,并且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被切换为第6存储库560后,存储器控制部57依次读出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1。并且,进一步,存储器控制部57依次读出第5存储库550的由行地址#22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第一校正用数据(白标准数据及黑标准数据)。图像控制器55的校正处理部58使用读出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对读出的正面图像数据D1进行黑点校正,对个人计算机12传送校正后的正面图像数据D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8个存储库中的每个都存储相同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因此,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8个存储库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库都能读出第一校正用数据及第二校正用数据。具体而言,例如,存储器控制部57能够从第7存储库570中读出用于对正面图像数据D1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一校正用数据,能够从第1存储库510中读出用于对背面图像数据D2进行黑点校正的第二校正用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从不是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对象,并且不是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中,按照指定规则选择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关于该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选择方法,在后文中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2存储库52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结束后,将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3存储库530。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对第6存储库560的由行地址#7指定的区域的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结束后,将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切换为第7存储库570。
存储器控制部57在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时,依次读出第2存储库52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1。
(1)第1存储库510的由行地址#0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结束。
(2)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目的地从第2存储库520切换为第3存储库530。
另外,存储器控制部57在以下条件时依次读出第6存储库560的由行地址#22指定的区域至由行地址#23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第一校正用数据。
(3)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目的地从第6存储库560切换为第7存储库570。
校正处理部58使用读出的第一校正用数据对读出的正面图像数据D1进行黑点校正,对个人计算机12传送校正后的正面图像数据D1。以下,同样地,存储器控制部57通过时分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以及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与正面图像数据D1以及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在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
图13是表示作为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选择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1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r是否为4以下。存储库的识别编号是对各个存储库分配的编号,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1存储库510的识别编号为1,第5存储库550的识别编号为5。即,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10中判断是以第1存储库510至第4存储库540中的任一个中存储的正面图像数据D1为读出对象,还是以第5存储库550至第8存储库580中的任一个中存储的背面图像数据D2为读出对象。
在步骤S1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r为4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0:是),即,在判断为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的情况下,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正在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
在步骤S2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并非正在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20: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25中选择第5存储库550作为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正在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20: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0中判断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b是否为5。
在步骤S3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b是5的情况下(步骤S30: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2中选择第8存储库580作为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3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b不是5的情况下(步骤S30: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34中选择第(Nwb-1)存储库作为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即,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识别编号比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写入的存储库小1的存储库。
在步骤S1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r不是4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0:否),即,在判断为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的情况下,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40中判断是否正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
在步骤S4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并非正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40: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45中选择第1存储库510作为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正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的情况下(步骤S40: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0中判断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a是否为1。
在步骤S5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a是1的情况下(步骤S50:是),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2中选择第4存储库540作为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另一方面,在步骤S50中,存储器控制部57判断为作为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的识别编号Nwa不是1的情况下(步骤S50:否),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步骤S54中选择第(Nwa-1)存储库作为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对象。即,存储器控制部57选择识别编号比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写入的存储库小1的存储库。
若按照这种规则选择作为读出校正用数据的对象的存储库,则能够从不同的存储库中执行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和第一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同样,能够从不同的存储库中执行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和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背面图像数据D2以及第二校正用数据的读出在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依次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校正用数据的读出从与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以及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访问(写入处理以及读入处理)的情况发生。由于能够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访问的情况的发生,所以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能够提高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使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均匀化,因此还能减少用于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500的容量。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与读出以及校正数据的读出,因此存储器控制部57无须进行复杂的控制来管理存储器500内的访问目的地址,能够使处理高速化。
B、变形例
另外,该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B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使扫描仪与打印机一体化的复合机,但本发明对不具有打印机功能的扫描仪个体、加入了FAX等功能的复合机等这样的能够读取图像的所有装置都能适用。
B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存储器500使用SDRAM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对于包括DDR2SDRAM(Double-Data-Rate2 Synchronous 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第二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3SDRAM(Double-Data-Rate3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第三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这样的具有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器的图像取得装置也能适用。
B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合机11包括两个图像读取传感器33、34,但本发明对于包括1个图像读取传感器的复合机或3个以上图像读取传感器的复合机也能适用。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图像读取传感器使用了CIS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但也可以代替该类型传感器,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装置)型的图像读取传感器。
B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在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到指定的行地址所指定的区域为止结束之后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但存储器控制部57也可以在进行正面图像数据D1的读出的同时,进行背面图像数据D2的读出。在此情况下,如果从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D1、D2的写入及读出与校正用数据的读出,也能够抑制预先充电的发生,能够提高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
B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数据的读出始终从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进行,但也可以从由CPU 53指定的任意区域中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通过这样做,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写入与图像数据的读出从同一存储库中进行的情况下,由于依次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所以也不会发生长期从同一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与读出的状态。因此,这样做也能抑制对同一存储库内的不同行地址指定的区域通过时分访问(写入处理以及读入处理)的情况发生,能够提高存储器500的传送速度。
B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对由4个行地址指定的区域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但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在读取的图像的指定行数的数据的写入结束后,依次将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切换为下一个存储库。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在指定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但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存储器控制部57在由CPU 53指定的任意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过,如果如上述实施例这样,在指定数据量的写入结束时切换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则能不进行复杂的控制,对各存储库有规律地存储图像数据。
B7、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控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但存储器控制部57也可以任意选择并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即使这样做,由于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所以也不会发生长期从同一存储库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与读出的状态。不过,如果如上述实施例这样,存储器控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则能对各存储库有规律地存储图像数据。并且,通过使存储器控制部57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选择作为图像数据的读出对象的存储库,能够使作为读出对象的存储库与作为写入对象的存储库是不同的存储库。
B8、变形例8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500由8个存储库构成,但存储库的数目并不限定于8个。即,只要能够切换写入对象的存储库,存储库的数目可以设定为任意的数。具体而言,例如,在作为仅取入正面图像数据D1的图像读取装置,并且采用不进行根据校正用数据的校正处理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储器500包括2个以上的存储库便可。
B9、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由硬件实现,或者,可以将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由软件实现。
符号说明:
10图像读取印刷系统;11复合机;12个人计算机;22切纸传送路径;25切纸插入口;26切纸排出口;27卷纸排出口;31背面打印部;32正面打印部;33第一图像读取传感器;34第二图像读取传感器;41卡传送路径;41a卡插入口;42卡图像读取传感器;51第一AFE;52第二AFE;53CPU;55图像控制器;56接口控制部;57存储器控制部;58校正处理部;500存储器;502行地址缓冲器;504列地址缓冲器;506数据控制部;508数据输入输出部;510第1存储库;511存储器单元阵列;512行解码器;514传感放大器;516数据锁存器;518列解码器;520第2存储库;530第3存储库;540第4存储库;550第5存储库;560第6存储库;570第7存储库;580第8存储库;S切纸;C卡;D1正面图像数据;D2背面图像数据;SA1第一模拟读取信号;SA2第二模拟读取信号。

Claims (5)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读取传感器,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
存储器,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存储所读取的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及
存储器控制部,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以使所述图像数据以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的状态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控制部从与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不同的存储库中读出所述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控制部在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指定数据量的写入已结束的情况下,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控制部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切换作为所述写入对象的存储库。
5.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具有划分为多个存储库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
所述多个存储库中的每一个具有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区域;
所述方法包括:
(a)将读取对象物作为图像读取的步骤;以及
(b)一边切换作为所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存储库,一边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以使所述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被分割为比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量小的数据量从而依次存储到所述各存储库中的步骤。
CN2010105056787A 2009-10-23 2010-10-11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Pending CN102045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4720A JP2011090576A (ja) 2009-10-23 2009-10-23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画像データの書き込み方法
JP2009-244720 2009-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470A true CN102045470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55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56787A Pending CN102045470A (zh) 2009-10-23 2010-10-11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96362A1 (zh)
EP (1) EP2323099A1 (zh)
JP (1) JP2011090576A (zh)
CN (1) CN1020454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363A (zh) * 2013-01-10 2013-04-03 深圳市长江力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视频拼接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555B (zh) * 2012-06-27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页的阅读模式中进行推荐信息加载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912A (zh) * 1997-01-20 1998-07-2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存储器存取方法、图像形成、保存装置及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020085009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Shigeo Yamagata Memor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418077B1 (en) * 1997-12-17 2002-07-09 Fujitsu Limited Memory acces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se with random access memories
CN101321225A (zh) * 2007-06-06 2008-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110B1 (en) * 2001-03-16 2002-09-24 Umax Data Systems, Inc. Method of accessing sync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in scanner
EP1513072A3 (en) * 2003-09-02 2009-10-21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multibank memory scheduling
JP4586627B2 (ja) * 2005-05-18 2010-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アクセス装置、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702233B2 (ja) * 2006-09-11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US20080151670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Tomohiro Kawakubo Memory device,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ystem
JP5109388B2 (ja) 2007-02-07 2012-12-26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メモリ装置,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メモリ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912A (zh) * 1997-01-20 1998-07-2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存储器存取方法、图像形成、保存装置及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US6418077B1 (en) * 1997-12-17 2002-07-09 Fujitsu Limited Memory acces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se with random access memories
US20020085009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Shigeo Yamagata Memor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321225A (zh) * 2007-06-06 2008-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打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363A (zh) * 2013-01-10 2013-04-03 深圳市长江力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视频拼接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96362A1 (en) 2011-04-28
JP2011090576A (ja) 2011-05-06
EP2323099A1 (en)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5478B (zh) 图像读取装置、校正处理方法及用该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RU2013111841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со сдвоенным датчиком изображений
JP5137374B2 (ja) メモリマッピ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108268A5 (zh)
TW200520536A (en) Contro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multi-pixel
KR102382860B1 (ko) 이미지 센싱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2045470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方法
EP10266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with RAM
JP4964091B2 (ja) メモリ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メモリ制御装置
CN106776374A (zh) 一种基于fpga的高效数据缓冲方法
JP2011091698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画像データの補正処理方法
JP2009200968A5 (zh)
JP2005332292A (ja) 画像データ回転処理装置
JP3948152B2 (ja) 画像情報回転装置
JP4637693B2 (ja) 画像入力装置
JP200813612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15766956A (zh) 基于fpga的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JP4821720B2 (ja) メモリ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メモリアクセス制御方法、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30307036A1 (en) Storage and Accessing Methods for Parameters in Streaming AI Accelerator Chip
KR101345182B1 (ko) 메모리 제어장치 및 그의 메모리 제어방법
JP2005109856A (ja) 画像回転回路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処理装置
JP4821410B2 (ja) メモリ制御方法、メモリ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40894B2 (ja) 同期型メモリ回路
JP4165391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325838B2 (ja) 並列印刷方法および並列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50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