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365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365B
CN102043365B CN2010105155797A CN201010515579A CN102043365B CN 102043365 B CN102043365 B CN 102043365B CN 2010105155797 A CN2010105155797 A CN 2010105155797A CN 201010515579 A CN201010515579 A CN 201010515579A CN 102043365 B CN102043365 B CN 102043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earing member
band
image bearing
feed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55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3365A (zh
Inventor
白潟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4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3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5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35Handling of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215/00139Belt
    • G03G2215/00143Meandering prevention
    • G03G2215/0016Meandering prevention by mark detection, e.g. optic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5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chnical problem
    • G03G2215/0158Colour registration
    • G03G2215/0161Generation of registration ma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可旋转带;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第一图像形成装置;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第二图像形成装置;转印装置;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执行部分,用于执行校正模式中的操作,在所述校正模式中检测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与从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确定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写开始位置;和改变装置,用于基于在所述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值,改变由所述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打印机或复印机的用于形成全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诸如转印带或用于馈送记录材料的馈送带的环带,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多个调色剂图像被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或转印带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图像形成速度提高,所谓的级联式结构被广泛使用,在该结构中,图像承载部件沿环形转印带或记录材料馈送带布置,并且图像承载部件的图像形成过程被同时执行。例如,这种带的典型例子是全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中间转印带。在该例子中,颜色调色剂图像依次被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并且,所有的颜色图像被一起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这种结构使用的诸如中间转印带的环带被多个辊拉紧,并且旋转。
已知被多个辊拉紧的环带根据辊的外径精度和/或辊之间的对准精度在行进期间向横向端部偏移。换句话说,环带沿宽度方向(与行进方向垂直并与环带表面平行的方向)移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以下的结构是已知的。在例子中,拉紧环带的辊中的一个被用作转向辊(steering roller),该转向辊的轴的朝向可被诸如马达的致动器控制。转向辊的转向(steering)的量和方向被预先确定,并且,转向响应用于检测带的到极限的偏移的传感器的输出被致动,或者,转向辊的转向的量和方向基于用于检测环带关于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带位置传感器所检测的带位置的信息被确定。
在转向辊的这种带控制中,可防止到极限的偏移,但是,这种转向控制可能导致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color misregistration)或图像变形。
在这些情况下,提出基于用于检测环带关于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带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相对于图像承载部件的图像形成位置移位(日本公开专利申请Hei 3-28816)。
另一方面,近年的图像形成设备大多具有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其用于补偿各颜色图像的平均位置的可归因于设备中的温度上升等的变化。在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通过用于检测在环带上承载的图像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测量对于各颜色的测试图像的位置(日本公开专利申请2009-25626)。
因此,在形成测试图像并在实际上将测试图像转印到带上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实施位置检测,并校正图像写位置。但是,通过使带转向的结构,带的质点(给定点)的移动方向根据宽度方向上的带的位置而改变。因此,在常规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当在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操作期间在图像位置检测时的质点的移动方向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时的该质点的移动方向不同时,颜色配准(colorregistration)精度会不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对抗由于设备中的温度上升等导致的各颜色图像的平均位置的变化的校正精度被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可旋转带;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第一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关于所述带的旋转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下游;第二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和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带上或在所述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馈送方向计算装置,用于计算所述带上的预定点的移动方向;执行部分,用于执行校正模式中的操作,在所述校正模式中检测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与从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确定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写开始位置;和改变装置,用于基于在所述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改变由所述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
考虑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操作期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配准控制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中的转向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操作的框图。
图5示出普通的配准斑块图像。
图6示出实施例1中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的带馈送方向。
图7示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带单元。
图8示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转向机构。
图9示出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转向操作。
图10示出实施例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转向操作。
图11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2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3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4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5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6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7示出在其中显示转向操作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的普通带单元。
图18示出带的位置和转向辊的倾角之间的关系。
图19示出带的位置和转向辊的倾角之间的关系。
图20示出带的位置和转向辊的倾角之间的关系。
图21示出带的位置和转向辊的倾角之间的关系。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3的部分(a)是根据实施例1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的计算式的例子。
图23的部分(b)是根据实施例1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的计算式的例子。
图24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操作的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转向控制的流程图。
图27示出实施例中的带边缘传感器输出和带馈送方向的变化。
图28示出实施例2中的带馈送方向和图像写位置校正值之间的关系。
图29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操作的框图。
图30表示实施例3中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计算表的例子。
图31示出在实施例4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带单元。
图32是示出实施例4中的操作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像形成设备>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首先参照图22描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图22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60是使用电子照相类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这里示出其截面图的图像形成设备60是所谓的中间转印和级联式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沿中间转印带布置四个颜色图像形成站。考虑到对于厚纸的可用性和良好的生产率,近年来这种类型是主流的类型。
<记录材料的馈送过程>
记录材料S被容纳于记录材料容器中的提升装置62上,并且与图像形成定时关联地被片材馈送装置63送出。片材馈送装置63可以为使用利用片材馈送辊等的摩擦分离的类型或使用利用空气的分离和吸引的类型,并且,在图22的实施例中,使用后者。通过片材馈送装置63传送的记录材料S在馈送单元64的馈送路径64a上传递到对齐装置65。对齐装置65实施倾斜校正和/或定时校正,然后,记录材料S被馈送到二次转印部。二次转印部是由彼此相对的二次转换装置中的辊603和二次转印装置外面的辊66提供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压合部,并且对于通过预定压力和预定静电偏压的施加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是有效的。
<图像形成过程>
在到二次转印部的记录材料馈送过程的同时,实施图像形成过程。图像形成站613y包含感光部件608y(图像承载部件)、曝光装置611y、显影装置610y、一次转印装置607y和感光部件清洁器609y等。感光部件608y的表面通过充电装置被均匀充电,并且,通过曝光装置611y在沿图中箭头m表示的方向旋转期间被暴露于图像信息信号的图像光,并且,使用衍射装置612y形成潜像。在感光部件608y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利用显影装置610y以调色剂显影而在感光部件上被可视化成调色剂图像。然后,调色剂图像借助于预定的压力和静电偏压通过一次转印装置607y被转印到作为行进的环带的中间转印带606上。残留在感光部件608y上的少量的未转印的调色剂被感光部件清洁器609y去除并且收集,使得感光部件608y对于下一图像形成操作做好准备。上述的图像形成站613y是用于形成黄色(Y)图像的图像形成站。在本实施例(图22)中,装置还包括用于形成品红色(M)图像的图像形成站613m、用于形成青色(C)图像的图像形成站613c和用于形成黑色(Bk)图像的图像形成站613k。颜色的数量不限于四种,并且,其布置的次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次序。
将描述作为用于对环形转印带进行馈送的带馈送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0。中间转印带606被包含驱动辊604、张紧辊605和(二次转印装置中的)内辊603等的内表面保持部件支撑和拉紧,并且沿由图中箭头n表示的方向旋转。同时执行的Y、M、C和Bk图像形成设备613的图像形成过程以这种定时关系被执行,以在被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06上的先前调色剂图像上重叠图像。作为结果,最终在中间转印带606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并且,该全色调色剂图像被馈送到二次转印部。
<二次转印之后的过程>
在二次转印部中,全色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通过上述的过程馈送的记录材料S上。然后,记录材料S通过馈送部67被馈送到定影装置68。定影装置68通过由辊或带等施加的预定压力和由诸如加热器等的热源施加的热在记录材料S上熔融并定影调色剂图像。具有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600,或者通过分支馈送装置69被重新馈送到反向馈送装置601。在双面图像形成(在两面上成像)的情况下,馈送到反向馈送装置601的记录材料S在前端变换为后端的转回操作之后被重新馈送到双面打印馈送装置602中。与从片材馈送设备61馈送的随后的作业的记录材料定时相关地,片材通过与馈送单元64合并的重新馈送路径64b被馈送到二次转印部。用于背面(第二面)的图像形成过程与用于第一面的类似,因此,为了简化,其详细的描述被省略。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转向结构>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转向机构201的结构的透视图。中间转印带606是环带,并且通过包含驱动辊604、内辊603、惰辊(idler roller)621和转向辊605的多个辊被支撑和拉紧。中间转印带606以馈送速度V沿由图中箭头表示的方向被驱动。转向辊605被转向机构201支撑,该转向机构201为基本实时改变相对于另一内表面保持部件的与带拉紧表面相交的方向的平行度的转向辊倾斜装置。转向辊605用于校正作为带的倾斜行进的所谓的带偏移。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臂8紧扣支撑转向辊605的承载部622、623中的一个,并且,转向臂8通过诸如未示出的张力弹簧的推压装置接收向旋转中心4的力矩,以被通常向转向凸轮5的凸轮表面推压。转向凸轮5的凸轮相位可通过例如被安装在图8的转向马达624的轴上被控制,由此转向臂8和转向辊605可如图9~10所示的那样摆动(当转向凸轮5沿图10中的箭头方向旋转时,臂8沿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并且,当它沿相反方向旋转时,该臂沿相反的方向摆动)。在图9以及以后,为了更好地解释,仅示出中间转印带606的前端F和后侧端R。通过转向结构,承载部622可相对于转向辊605的定影侧承载部623移动,这样,轴对准被破坏。轴对准的可变范围由转向凸轮5的凸轮轮廓和从旋转中心4到转向辊605的距离确定,并且,在考虑了带偏移校正所需要的最大转向量的情况下被适当地选择。
中间转印带将通过预定的张力被拉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辊605通过推压弹簧625沿与中间转印带606的拉紧表面相交的方向被推压,因此,它还用作张力辊。惰辊621被设置在感光部件608Y~608Bk和转向辊605之间,这样,一次转印部(通过由感光部件608Y~608Bk提供的压合部形成的压合部)的带表面不由于转向操作而大大改变。图7所示的中间转印带单元200具有带边缘传感器1,其是用于检测在与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带的位置的带位置检测装置。带边缘传感器1例如通过间隙传感器检测接触带端部的臂型接触元件的倾斜量,并且,检测的量被转换成端部的移动距离(即,带偏移的量)。
<转向控制>
图1表示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配准控制,图2表示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图3是用于校正带偏移的转向机构201所进行的转向控制的流程图,图4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框图。
首先参照图3描述转向机构201的转向控制。当在图像形成模式或各种图像调整模式中指示中间转印带启动时(S800),从图4的控制器50向带驱动马达驱动器700发送驱动开始命令(S801)。然后,通过转向机构201开始带偏移控制(S802)。当带偏移控制开始时,控制器50从带边缘传感器1获得带边缘位置数据(S803),并且计算与预设的目标边缘位置的差值(S804)。控制器50通过使用带边缘传感器1(带位置检测装置)的多次检测的结果,根据预定的PID控制计算转向凸轮5的目标相位(S805)。响应目标相位,向转向凸轮驱动马达驱动器701发送驱动命令(S806)。在中间转印带的驱动操作期间通常以预定的控制间隔重复从S803到S806的操作(S807)。当图像形成或图像调整模式操作完成时,向带驱动马达驱动器发送驱动停止指令(S808),并且,中间转印带停止(S809)。这样,只要中间转印带被驱动,就防止中间转印带606的偏移。
<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
随后,在带上打印测试图像,并且,通过用于检测图像在带上的位置的图像位置检测装置来检测带上的测试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的结果,通过将参照图2描述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来校正图像承载部件上的图像写位置。图4中的控制器50具有作为用于执行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的执行部的功能。如后面描述的那样,控制器具有改变装置的功能,该改变装置用于基于这样的差改变在校正模式中确定的写开始位置,该差是在执行校正模式时由馈送方向计算装置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时由馈送方向计算装置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响应用户的指令,或者,在设备中设定的预定定时,诸如在图像形成设备安装时,在各预定的打印数量,执行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校正模式),并且,该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对于校正由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误差导致的图像写位置偏差以及校正由于机器中的温度上升等导致的图像写位置的随时间的变化是有效的。在本例子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还设定了将在下文描述的图像形成操作中的带导致颜色未配准校正操作中将使用的各颜色的基准馈送方向。当指示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开始时(S820),中间转印带驱动开始。在中间转印带被驱动期间,通常进行图3的转向控制。随后,在控制器50的控制下通过图像形成部分613y、613m、613c、613k开始形成配准斑块形式的测试图像(S822)。在图5中示出配准斑块的例子,其中,在中间转印带606上连续多次形成图像。如图6所示,通过由配准斑块传感器620读取配准斑块来实现图像的带上位置的检测,该配准斑块传感器620为带上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通过图5的图像经过配准斑块传感器620的持续时间计算颜色斑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图5所示的颜色配准斑块图像702y、702m、702c、702k在由图5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经过配准斑块传感器620,从经过时间计算图像部分的间隔。例如,图5的Lys、Lms表示斑块关于主扫描方向(与带的馈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置,并且,如图5所示,颜色斑块的相对位置关系被从其长度计算。从图5的Lym计算斑块关于副扫描方向的相对位置,该Lym为斑块的两个经过部处的平均值的相对差值。这样,计算颜色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配准斑块的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实施图3的转向控制。每隔预定的间隔,通过作为后面描述的带馈送方向计算装置的馈送方向计算部51计算此时的带的馈送方向(带上的预定点的移动方向)。控制器50从馈送方向计算部51读取并存储在从感光部件608向中间转印带606转印各配准斑块时的带馈送方向(S823)。
图5所示的配准斑块构成一组斑块,并且,通常形成并检测多个这种斑块。各组的斑块图像受各种外部干扰影响,因此,在各组的斑块之间存在各种小的差异,并且,鉴于该事实,各组的数据被平均。重复S823中的一连串的操作,直到获得预定数量的配准斑块数据。在获得预定数量的配准斑块数据之后,控制器50将由配准斑块提供的各图像的相对位置偏差进行平均,并且,计算用于校正平均位置偏差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S824)。图像写位置校正值可以是用于改变向关于带旋转方向的下游鼓(图22中的M鼓、C鼓、Bk鼓)的写位置的校正值,或者,也可以是用于改变向上游鼓(图22中的Y鼓)的写位置的校正值。同时,带馈送方向计算值(预定点的移动方向)也被平均,并且,如图6所示,计算并存储各颜色的基准馈送方向(S825)。
<带馈送方向和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
参照图11、图12、图13和图14,将相对于普通的拉紧布局,描述由转向操作提供的转向辊倾斜量与带馈送方向的变化(带上的预定点的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
图11表示环带114的普通拉紧布局,并且,环带114围绕四个辊被拉紧和伸展。由阴影线表示的辊用作转向辊113,并且,其它的辊被称为拉紧辊111和112以及驱动辊110。环带114具有高的杨氏模量,并且其膨胀和收缩是基本上可忽略不计的。在除转向辊113以外的三个辊的位置被固定的情况下,转向辊113能够采取的转向辊113的位置的范围是图11所示的满足L1+L2=常数的条件的范围,即,处于在拉紧辊111和112处具有焦点的椭圆轨迹上。其原因在于,具有高的杨氏模量的带的伸长率太小,以致于拉紧截面中的恒定的带周长长度是限制性的。
图12示出带偏移控制,其中,转向辊113通过未示出的致动器沿图中的箭头S的方向改变轴对准。更具体而言,改变的趋势在于,在作为拉紧布局的截面图的图12中,使得转向辊的前缘和后缘分别向由113F和113R所示的位置移动。但是,实际上,由于上述的椭圆轨迹C的约束条件,转向辊的前缘和后缘分别向位置113F′和113R′移动。转向辊113还用作通过诸如弹簧等的推压装置120向环带114施加希望的张力的张力辊,因此,通过推压装置120的膨胀和收缩功能进行校正。由校正提供的轴对准的改变是带馈送方向的改变。
图13和图14表示转向辊113的牵引面,并且与拉紧布局(图12)的顶视图对应。在图中,环带114沿箭头V的方向被驱动,并且,实线表示在时间t的拉紧姿势,并且,虚线表示在时间t+Δt的拉紧姿势。这里,假定在沿馈送方向布置的两个测量点M1和M2测量环带114的端部位置(馈送速度被视为每时间Δt的点M1和M2之间的距离)。图13基于这样的假设,即转向辊113仅沿S的方向(图12)倾斜,并且环带114以倾角α沿X的方向行进。此时,端部位置在测量点M1和M2处沿Y方向偏离,即,带偏移。但是,当在时间t的牵引面上的质点(给定点)Pt被追踪时,它在t+Δt的时间处于沿X方向对准的Pt+Δt。因此,质点本身不沿Y方向位移。质点的Y方向上的位移是颜色未配准。在这种情况下,转向操作没有导致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
但是,实际上,转向辊113沿S方向倾斜,并且同时被校正为椭圆轨迹,因此,如图14所示,出现倾角α的拉紧姿势和倾角β的馈送方向的两种变化。作为结果,在从t到t+Δt的持续时间中,不仅发生在测量点M1和M2处的Y方向上的位移、即带偏移,而且发生质点Pt本身的Y方向上的位移。这是源自转向操作的带馈送方向的变化和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
如图14所示,当一个拉紧表面的下游辊110和上游辊113的馈送方向矢量V1、V2如上所述变得不同时,通过矢量V1控制拉紧表面的质点的馈送方向。
V=V1.....(1).
以下描述原因。
<辊的倾角和带的馈送方向>
由辊拉紧带导致的对于带的约束力由以下的Euler式表达。如图15所示,接触终止侧的带的张力为T1、接触开始侧的张力为T2且由辊驱动力或负荷产生的周面上的力为F,当带和辊一体旋转时,从力平衡得到以下关系:
T1+F=T2.....(2).
(当辊驱动时F为正,并且当辊接受负荷时F为负)。
在作为接触角的角度θ的带张力T′由Euler式表达,该接触角为从接触开始点到接触终止点的角度:
T′=T1*eμθ.....(3)
这里,μ是带和辊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当F为负时,
T′=T1*e-μθ.....(4)
当辊和带之间的接触角为θr时,带和辊一体旋转而没有滑动的条件为:
T1*eμθr>T2(F为正)...(5)
或者,
T1*e-μθr<T2(F为负)...(6)
在图16中示出该关系。在图16中,当在与辊接触的带的张力为T2时的角度为θp时,在0~θp度的范围内张力根据Euler式改变,并且,在带和辊之间的摩擦系数μ大并且接触角θr足够大的情况下,在比θr小的θp张力等于T2。到该点的范围对于馈送带是有效的。在从θp到θr的区域中,张力是恒定的(T2),并且,这种范围是馈送驱动的裕度。
另一方面,如果μ小或者θr不足够大,那么在带和辊之间出现滑动。这种情况下的张力的分布如图17所示。接触角的范围中的张力变化不足以与驱动力或负荷平衡,因此,力没有抵消带和辊之间的滑动的结果。
参照图11的例子,将描述如式(1)所表达的通过下游辊的馈送方向矢量控制拉紧表面的馈送方向矢量V的原因。
在图16所示的缠绕在辊上的带中,存在从由Euler式确定的相对于馈送方向的接触终止部到角度θp的区域(0≤θ≤θp)。在这种区域中,张力如式(3)和(4)表达的那样改变,并且,这表示通过辊和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传输驱动力或负荷。当外部干扰力被供给下游侧的带张力T1时,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足,因此趋于在该区域中出现滑动。当出现滑动时,相对于带的移动方向的θp上游范围中的张力在Euler式的控制下再次变化以抵抗外部干扰,并且,当外部干扰消失时,之前的状态被重建。
另一方面,外部干扰被供给上游侧的张力T2,外部干扰从θp上游接触部分进入。该区域(θp≤θ≤θr)不有助于带和辊之间的驱动力或负荷的传输,因此,辊和带之间的摩擦力对于最大静摩擦力具有裕度。出于这种原因,抵抗来自上游侧的外部干扰力,在辊和带之间不出现滑动。
当如图14所示在上游馈送方向矢量V2和下游馈送方向矢量V1之间产生差别时,由于诸如树脂材料带的高杨氏模量带不能在带表面内变形,对于辊和带之间的接触部的外部干扰力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干扰力被施加到下游侧辊的区域θp≤θ≤θr,因此,可以抵抗外部干扰力维持该馈送方向矢量V1,但是,外部干扰被施加到上游辊的区域0≤θ≤θp,结果是轻微的滑动,因此,带的射出(emergent)方向不能维持V2,使得矢量V2的方向接近下游辊的V1方向。
如上所述,带的拉紧表面的馈送方向矢量由在拉紧表面的下游侧的具有θp≤θ≤θr的辊的馈送方向矢量V1控制。
带的馈送方向(行进方向)与带上的质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出于这种原因,当牵引与图像形成站相对的表面的辊是还用作张力辊的转向辊时,根据由转向控制导致的转向辊倾斜量产生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
<带位置和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
将描述相对于与馈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带的位置和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转向辊的三维倾度确定带的拉紧表面的馈送方向矢量,并因此变得指的是颜色未配准的量。如所述的那样,转向控制对转向辊倾斜量的影响被反应于转向辊的三维倾度中。但是,发现相对于与带馈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带的位置是有影响的。下文将描述这一点。
图18示出这样的状态,在该状态中转向凸轮5处于对于转向辊的倾角有影响的相位,并且中间转印带606向前侧偏移。图19是从前侧看的转向辊的姿势的示意图。图20和图21是示出这样的状态的示意图,在该状态中转向凸轮5处于与图18相同的相位,但是中间转印带606向后侧偏移。如图18、19所示,由转向凸轮5的相位确定的是转向臂8的角度
Figure BDA0000029115850000141
支撑转向辊605的承载部622、623沿倾斜角度
Figure BDA0000029115850000142
的各线被可滑动地支撑,并且被向外侧推压。通过由恒定的中间转印带606的周长,抵抗推压力确定转向辊605的位置。更特别地,带的轨迹是在前方辊和后方辊处具有焦点的椭圆,并且,转向辊在中间转印带的前侧端部605F和后侧端部605R处被支撑。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如图20、图21所示,即使转向凸轮5的相位相同,并且倾斜的约束线相同,如果带向后侧偏移则端部605F、605R的位置也不同,结果是转向辊605的三维倾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带的偏移在小的范围内时,带馈送方向的变化和颜色未配准的量可仅从由转向控制导致的转向辊倾斜量确定,但是,当带的偏移大时,优选地考虑相对于与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带的位置,以便以高的精度获得带馈送方向变化和颜色未配准量。
<带馈送方向的计算>
如上所述,可从由转向控制导致的转向辊倾斜量和带的相对于相交方向的位置计算对可归因于带馈送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有影响的带馈送方向的变化。在本实施例的转向控制中,使用带边缘传感器输出和目标带位置之间的多个偏差的滞后(hysteresis)通过PID控制确定转向辊倾斜量。另一方面,相交方向上的带的位置被表示为带边缘传感器输出和目标带位置之间的偏差。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可从带边缘传感器输出的滞后计算带馈送方向的变化。在图23的(a)的式中表达了这一点。这里,u是作为输入的带边缘传感器输出,并且,y是作为输出的带馈送方向。当前的带馈送方向y(n)由y的滞后和当前值u及其滞后确定,并且与图23的(b)的传送函数的状态空间式相当。通过预先确定图23的式(a)或(b)的所需阶次(p、q或s)和系数,可以通过带边缘传感器输出的滞后计算当前的带馈送方向。
<图像形成期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配准控制>
描述用于基于这样的差改变通过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的改变装置,该差值为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操作期间的馈送方向计算部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通过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的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
重新参照图1,描述图像形成操作期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配准控制。
当指示图像形成操作开始时(S840),启动中间转印带驱动(S841),并且开始图3的转向控制(S842)。只要中间转印带被驱动,通常实施图3的转向控制,并且,也通常实施由带馈送方向计算部51进行的馈送方向的计算。通过存储装置703对于各颜色读出作为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的操作的结果被设定的基准馈送方向和图像写位置校正值(S844)。以将在后面描述的方式基于紧接在片材上的图像形成之前的带馈送方向和基准馈送方向之间的差计算图像写位置校正值(S845),然后,图像写位置校正修改值被加到读取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上,由此校正曝光装置611的图像写定时(S846)。然后,开始一个页面的图像形成(S847)。对于每一页面图像形成实施这一系列的校正操作,直到完成连续的图像形成操作(S848、S849)。
<图像修改位置校正值的计算>
图28示出带上的给定质点Pt的轨迹,其中,从Pt指向P′+dt的箭头表示上述的带馈送方向。该箭头是在图6中的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设定的基准馈送方向。这里示出一个基准馈送方向,但是,从图6可以理解,基准馈送方向根据颜色是不同的。
在图28中,Sr是基准馈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分量,dS是当前带馈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分量S与基准馈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分量Sr之间的差。
dS=S-Sr....(7)
各颜色的差如下:
dSy=S-Sry.....(8)
dSm=S-Srm.....(9)
dSc=S-Src.....(10)
dSb=S-Srb.....(11)
Sry、Srm、Src、Srb由各颜色的基准馈送方向确定。
如果在该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那么,如图28所示,由于dS,因此出现中间转印带上的写位置偏差dY、dM、dC、dB。
dY、dM、dC、dB由dSy、dSm、dSc、dSb和感光鼓4Y、4M、4C、4B的位置确定。
dY=dSy×LY/LS.....(12)
dM=dSm×LM/LS.....(13)
dC=dSc×LC/LS.....(14)
dB=dSb×LB/LS.....(15)
这里,LS、LY、LM、LC、LB由图28所示的限定馈送方向的矢量的起始点与各感光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但是,起始点Pt可以是一次转印表面上的任意给定点。dY、dM、dC、dB的值根据起始点Pt而不同,但是,指示颜色未配准的相对值(例如,dY-dM)不依赖于Pt,并且由感光鼓之间的距离和指示馈送方向的矢量的长度LS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使这样的值作为各颜色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实现实时校正,由此可以减少关于主扫描方向(与带行进方向相交)的颜色未配准,该值消除了基于当前馈送方向和在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操作中设定的各颜色的基准馈送方向计算的(12)~(15)的偏差量。
通过这样做,可以校正可归因于在中间转印带606的移动期间通常实施的带偏移控制以及可归因于温度上升等的图像写位置校正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因此,可实施令人满意的图像形成并防止带偏移到极限两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可在图像形成期间以简单的结构校正由于装置中的温度上升等导致的各颜色的平均图像位置变化,并且可校正源自带馈送的颜色未配准,因此可提供具有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的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
〔实施例2〕
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装置与实施例1的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带边缘传感器的结构、转向控制和带馈送方向的计算部。因此,出于简化的原因,仅描述这些部分。
<带边缘传感器>
图24是关于本实施例的框图,图25是关于本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带边缘传感器1以外,还在关于带移动方向的上游侧设置带边缘传感器2。在后面将描述的转向控制中,转向辊响应带边缘传感器1的输出被切换。在带馈送方向计算部51中,从边缘传感器1和边缘传感器2的输出计算带馈送方向。
<转向控制>
首先参照图26,描述转向机构201的转向控制。当产生图像形成指令时,或者当在图像调整模式中开始中间转印带的驱动时(S900),从图24所示的控制器50向带驱动马达驱动器700供给驱动开始命令(S901)。同时,用于将转向辊倾斜量设为A的命令被供给到转向凸轮驱动马达驱动器701。转向辊倾斜量A使得带必要地向前侧偏移。控制器50开始从带边缘传感器1获得带边缘位置数据(S903)。当带向前偏移预定的前侧极限的程度时(S904),转向辊倾斜量被设为B(S905)。转向辊倾斜量B使得带必要地向后侧偏移。当带向后偏移预定的后侧极限的程度时(S906),转向辊倾斜量被设为A(S907)。只要中间转印带被驱动,通常重复这些操作(S908),并且,当产生带驱动的停止命令时(S909),带停止(S910)。
通过这种控制操作,带被控制以进行图27的上部曲线图所示的蛇行移动。在这种控制操作中,在防止带偏移到极限的同时温和地控制带,因此,可以使用简单的转向机构。
<带馈送方向的计算和位置校正修改值>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基于多个带位置检测装置、即带边缘传感器1和带边缘传感器2的检测数据更精确地计算带馈送方向。
图27的下部曲线图是示出图28所示的中间转印带的馈送方向的变化所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距离S的曲线图。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带馈送方向的变化的分量S被计算如下:
S(t+dt)=E1(t+dt)-E2(t).....(16)
这里,E1(t+dt)是在t+dt的下游边缘传感器1的输出,E2(t)是在t的上游边缘传感器2的输出。另外,dt是带被从边缘传感器2馈送到边缘传感器1的持续时间,并由带的馈送速度PS以及边缘传感器2和边缘传感器1之间的距离LS表达如下:
                 dt=LS/PS.....(17)
当例如LS=600[mm]且PS=300[mm/秒]时,
                 dt=2[秒].....(18)
通过使用计算的S,与实施例1类似地计算图像位置校正修改值。在本实施例中,式(12)~(15)中的LS、LY、LM、LC、LB可以是从两个边缘传感器和各鼓之间的位置关系获得的值。即,图28中的1被视为带边缘传感器1,2被视为带边缘传感器2。
与实施例1类似,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这样的值作为各颜色的图像写位置校正值实现实时校正,由此可以减少关于主扫描方向(与带行进方向相交)的颜色未配准,该值消除了基于当前馈送方向和在图像写位置校正模式操作中设定的各颜色的基准馈送方向计算的(12)~(15)的偏差量。
〔实施例3〕
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装置,在该装置中,仅转向控制和带馈送方向的计算部与实施例1的装置不同。因此,出于简化的原因,仅描述这些部分。
<转向控制>
本实施例的转向控制与图26所示的实施例2的转向控制类似。
<带馈送方向的计算部>
图29是关于本实施例的框图。通过控制器50向作为带馈送方向检测装置的带馈送方向的计算部51设定转向辊倾斜量,并且,带的关于与带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位置基本上实时地从带边缘传感器1被输入该计算部51。带馈送方向计算装置51基于在<辊的倾斜和带的馈送方向>和<带位置与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之间的关系>中关于实施例1描述的机制计算带馈送方向。更具体地说,在处理中,事先准备图30所示的表,并且,通过使用该表计算图1中的实际图像写位置校正值,并且,基本上实时地实施颜色未配准校正。
〔实施例4〕
描述第四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的装置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关于与带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位置检测装置和带计算部51的对于带馈送方向的计算。图3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示意图,图32是关于本实施例的框图。
在实施例3中,带边缘传感器1可连续检测在预定范围内在给定的位置的带的关于与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光断续器的检测装置1001和1002检测到极限的带偏移。检测装置1001、1002不能检测在任意点的带位置,但可检测带位置变得超出预定极限的情况。通过利用这一点,可与实施例3的图26类似地实现带转向控制。
另一方面,带的馈送方向被如下地计算。当检测装置1001、1002的输出指示带达到极限位置的情况时,控制器50实施图26的转向控制输出并且开始带的行进距离的测量。
行进距离的测量持续至下一次到达极限位置,并且被积分如下:
∫PS(t)*dt  .....(19)
这里,PS(t)是带的行进速度设定值。
每当到达极限位置,带向后偏移的情况下的行进距离Lfr和带向前偏移的情况下的行进距离Lrf被更新。并且,控制器50计算与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当前位置Xb。当前侧极限位置为Xlimf并且后侧极限位置为Xlimr时,并且当带向后侧偏移时,
Xb=(Xlimr-Xlimf)*{∫PS(t)*dt}/(Lfr+Xlimf).....(20)
并且,当带向前侧偏移时,
Xb=(Xlimf-Xlimr)*{∫PS(t)*dt}/(Lrf+Xlimr).....(20)
基本上实时地从控制器50向带馈送方向计算部51输出带位置的这种近似计算值,由此,控制器50可与实施例3类似地实现带馈送方向计算,因此,可通过便宜的用于检测到极限的带偏移的检测装置来提供具有较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颜色未配准的令人满意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可归因于设备中的温度上升等的各颜色的图像的平均位置的变化被校正,并且,可归因于带馈送的颜色未配准也被校正,因此,可以提供具有相对较小的关于主扫描方向的颜色未配准的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
虽然已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说明了本发明,但它不限于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意图在于覆盖出于改进目的提出的修改或变化或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可旋转带;
第一图像承载部件;
第一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关于所述带的旋转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下游;
第二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和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带上或在所述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带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带的关于与所述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端部位置;
执行部分,用于执行校正模式中的操作,在所述校正模式中检测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与从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确定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写开始位置;
馈送方向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带位置检测装置的多个检测结果计算所述带上的预定点的移动方向;以及
改变装置,用于基于在所述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值,改变由所述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
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可旋转带;
第一图像承载部件;
第一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关于所述带的旋转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下游;
第二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和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带上或在所述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带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作为环带的所述带的关于与所述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位置,
转向辊,用于调整所述带的关于与所述带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置,
倾斜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带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所述转向辊的倾斜,
执行部分,用于执行校正模式中的操作,在所述校正模式中检测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与从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确定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写开始位置;
馈送方向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带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计算所述带上的预定点的移动方向;以及
改变装置,用于基于在所述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值,改变由所述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
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可旋转带;
第一图像承载部件;
第一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关于所述带的旋转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下游;
第二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和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带上或在所述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第一带位置检测装置和第二带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作为环带的所述带的关于与所述带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带位置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带位置检测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带的行进方向上的相互不同的位置处;
执行部分,用于执行校正模式中的操作,在所述校正模式中检测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与从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调整调色剂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确定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将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写开始位置;
馈送方向计算装置,用于基于由所述第一带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预定点和由所述第二带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预定点之间的差值计算移动方向,以及
改变装置,用于基于在所述校正模式中的操作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与在基于输入的图像形成信号的图像形成期间所述馈送方向计算装置所计算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差值,改变由所述校正模式确定的写开始位置。
CN2010105155797A 2009-10-22 2010-10-22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043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3171 2009-10-22
JP2009243171 2009-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365A CN102043365A (zh) 2011-05-04
CN102043365B true CN102043365B (zh) 2013-04-17

Family

ID=43708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55797A Active CN102043365B (zh) 2009-10-22 2010-10-22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472821B2 (zh)
EP (1) EP2315079B1 (zh)
JP (1) JP5773612B2 (zh)
KR (1) KR101237295B1 (zh)
CN (1) CN102043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5822B2 (ja) 2010-07-08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26244A (ja) * 2011-04-22 2012-11-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57891A (ja) * 2011-09-09 2013-03-28 Fuji Xerox Co Ltd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マーク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43548B2 (ja) 2011-09-28 2016-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7609A (ja) * 2011-11-18 2013-06-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6251A (ja) * 2012-11-22 2014-06-09 Canon Inc ベルト駆動装置
JP6242217B2 (ja) * 2014-01-22 2017-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1300B2 (ja) * 2015-08-17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95659A (ja) * 2017-11-24 2019-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6028A (zh) * 2004-09-08 2006-03-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JP2009025626A (ja) * 2007-07-20 2009-02-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9946A (en) 1989-01-19 1991-02-05 Alcatel Na, Inc. Fiber optic switch
JP2001075326A (ja) * 1999-09-06 2001-03-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9178A (ja) * 2000-09-20 2002-04-05 Hitachi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78171B1 (en) 2001-08-25 2003-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color registration of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KR100413688B1 (ko) * 2001-09-04 2003-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컬러 레지스트레이션 및 화상농도 제어장치
JP2005309310A (ja) * 2004-04-26 2005-11-04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3486A (ja) * 2005-03-04 2006-09-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9106A (ja) * 2005-03-29 2006-11-09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72451B2 (ja) * 2005-10-18 2011-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70077951A (ko) 2006-01-25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컬러 레지스트레이션 보정 기능을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458301B2 (ja) * 2007-12-05 2010-04-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35399B2 (ja) 2007-12-20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6827B2 (ja) * 2007-12-25 2010-07-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516B2 (ja) * 2008-05-08 2010-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環状部材、環状部材張架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6028A (zh) * 2004-09-08 2006-03-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JP2009025626A (ja) * 2007-07-20 2009-02-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3612B2 (ja) 2015-09-02
KR20110044154A (ko) 2011-04-28
US20110097095A1 (en) 2011-04-28
EP2315079A2 (en) 2011-04-27
KR101237295B1 (ko) 2013-02-27
US8472821B2 (en) 2013-06-25
US20130336668A1 (en) 2013-12-19
EP2315079A3 (en) 2016-09-07
EP2315079B1 (en) 2017-10-04
US8855514B2 (en) 2014-10-07
JP2011107696A (ja) 2011-06-02
CN102043365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36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359210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US91951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8139877A (ja) 二重反射印刷
US6185402B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rrecting image registration and image transfer system employing this method
CN101907854A (zh) 带件驱动设备以及具有带件驱动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951468A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63025A (zh) 成像设备
JP65626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973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27493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fer unit
JP49682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444326A (zh) 成像设备
CN101279550B (zh) 转印带装置及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
CN103123449A (zh)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设备
US2020024145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316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10467B (zh) 输纸设备、输纸距离计算设备和纸张长度计算设备
CN10229829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6519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91758B2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80571C (zh) 色彩配准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034083A (zh) 带驱动装置以及包括带驱动装置的成像装置
JP20050107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280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