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603A - 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6603A CN102036603A CN200980118776.0A CN200980118776A CN102036603A CN 102036603 A CN102036603 A CN 102036603A CN 200980118776 A CN200980118776 A CN 200980118776A CN 102036603 A CN102036603 A CN 1020366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luid bag
- pressure
- pulse wave
- blood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07—Evaluating blood vessel condition, e.g. elasticity, compli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具有:卷绕在测定部位的中枢侧、用于测定脉搏波的空气袋和卷绕在末端一侧、用于测定血压的空气袋。进行加压,直至使得测定血压用的空气袋达到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并测定血压(S3)。然后,保持该空气袋的内压,测定射血中的脉搏波,并从该脉搏波提取对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所需要的特征点(S11)。当从脉搏波未能提取到特征点时,进行减压,以使测定血压用的空气袋内压变得比最高血压低(S15),测定非射血中的脉搏波,并从该脉搏波提取对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所需要的特征点(S1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和指标取得方法,特别涉及利用内置流体袋的袖带测定血压信息的装置和从该血压信息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测定血压、脉搏波等血压信息,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
过去,作为判定动脉硬化度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0-31682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的装置:通过调查从心脏射出的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以下称为PWV:pulse wave velocity),来判定动脉硬化度。动脉硬化越严重,脉搏波传播速度越快,因此,PWV成为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PWV如下所述进行计算:将测定脉搏波的袖带等装戴在上臂和下肢等至少两处以上的部位,同时测定脉搏波,根据在各个部位的脉搏波的出现时间差和装戴了测定脉搏波的袖带等的两点之间的动脉的长度来计算。PWV的值因测定部位而异。作为有代表性的PWV,可列举测定部位为上臂和脚踝时的baPWV、测定部位为颈动脉和大腿动脉时的cfPWV。
作为根据上臂的脉搏波来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技术,日本特开2007-4436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公开了具有测定血压用的袖带和测定脉搏波用的袖带的双重结构的技术。
另外,日本特开2004-11359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公开了下述技术:将从心脏射出的射血波和从肠骨动脉分支部与动脉中的硬化部位反射的反射波分离,根据各自的振幅差、振幅比、出现时间差等,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44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13593号公报
但是,为了利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测定PWV,必须如上所述在上臂和下肢等至少两个部位安装袖带等。因此,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也存在难以在家里简便测定PWV的问题。
相对于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根据上臂的脉搏波来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形成为具有测定血压用的袖带和测定脉搏波用的袖带的双重结构的装置。但是,仅根据测定脉搏波的袖带,来自末端的反射等会与之重叠,因此,有可能不能将反射波准确分离。从而,存在难以高精度地判定动脉硬化度的问题。
另外,根据不同的受检者,存在下述问题:仅根据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装置测定的对末端一侧进行射血的脉搏波,有时会不容易观察到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特征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测定的血压信息取得用于高精度地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和指标取得方法。
为了实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具有: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用于分别测定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调整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调整部、用于控制对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的运算以及第一调整部的调整的控制部;控制部进行如下运算:根据如下的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测定部位的第一脉搏波:第一状态下,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第二流体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内压压迫卷绕有第一流体袋的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根据如下的第二状态下的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第二脉搏波:第二状态下,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第二流体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内压压迫卷绕有第一流体袋的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利用从第一脉搏波提取的第一特征点和从第二脉搏波提取的第二特征点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计算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具有: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用于分别测定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调整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调整部、用于控制对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的运算和第一调整部的调整的控制部;控制部进行如下运算:根据如下的状态下的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测定部位的脉搏波:状态下,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第二流体袋压迫卷绕有第一流体袋的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通过对检测到脉搏波时的第二流体袋的内压和最高血压进行比较,辨别检测到的脉搏波是在第二流体袋的内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第一状态下所检测到的第一脉搏波还是在第二流体袋的内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压力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第二状态下所检测到的第二脉搏波;利用从第一脉搏波提取的第一特征点和从第二脉搏波提取的第二特征点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计算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外的实施方式,指标取得方法用于从血压信息测定装置所测定的脉搏波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其特征在于,上述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具有: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用于分别测定第一流体袋和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用于调整第二流体袋的内压的第一调整部;指标取得方法包括:进行控制以使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达到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的步骤;根据如下的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测定部位的第一脉搏波的步骤:第一状态下,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第二流体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内压压迫卷绕有第一流体袋的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根据第一脉搏波来计算指标的步骤;在根据第一脉搏波未计算出指标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对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进行减压的步骤;根据如下的状态下的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测定部位的脉搏波的步骤:状态下,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第二流体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压力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和根据第二脉搏波来计算指标的步骤。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可从所测定的血压信息取得用于高精度地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外观的具体示例的透视图。
图2A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测定血压信息时的测定姿势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腕带构成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说明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和脉搏波波形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射血波和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Tr与PWV的相关关系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末端一侧进行射血的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和未进行射血的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的功能模块的图。
图7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中的各空气袋内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四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的功能模块的图。
图13是表示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中的各空气袋内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15是表示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中的各空气袋内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18是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19A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测定血压信息时的测定姿势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9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腕带构成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的功能模块的图。
图21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中的各空气袋内的压力变化的图。
图23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用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进行测定操作的第四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部件和构成要素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其名称和功能也相同。
在此,“血压信息”指从生体测定所得的关于血压的信息,具体包括血压值、脉搏波波形、心跳次数等。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以下简称测定装置)1A,包括基体2和腕带9,该腕带9和基体2连接,装戴在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上,它们通过空气管10相连接。在基体2的正面,配置显示部4和操作部3,该显示部4用于显示包括测定结果的各种信息,该操作部3用于对测定装置1A赋予各种指示而进行操作。操作部3包括:用于开闭电源而进行操作的开闭31、用于指示开始测定而进行操作的开闭32。
在利用测定装置1A测定脉搏波时,如图2A所示,将腕带9卷绕在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100上。在该状态下,通过按下开闭32,来测定血压信息。
参照图2A,腕带9具有作为流体袋的空气袋,用于压迫生体。空气袋包括空气袋13A和空气袋13B,该空气袋13A为用于对作为血压信息的血压进行测定的流体袋,该空气袋13B为用于对作为血压信息的脉搏波进行测定的流体袋。如图2B所示,作为一例,空气袋13B的尺寸为20mm×200mm左右。另外,如图2B所示,与空气袋13A的空气容量相比,空气袋13B的空气容量优选为1/5以下。
测定装置1A,根据从一处测定部位所得到的作为血压信息的脉搏波波形,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作为用于进行动脉硬化度判定的指标,可列举Tpp(也表示为ΔTp)、Tr(Traveling time to reflected wave,反射波旅行时间)、AI(Augmentation Index,增强指标)。Tpp为用作为行波的射血波的峰值(最大点)的出现时间和反射波的峰值(最大点)的出现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的指标。在图3的波形中,用A点和B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Tr为用射血波的出现时间和行波从肠骨动脉的分支部反射而返回的反射波的出现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的指标。在图3的波形中,用从射血波的上升沿点到A点为止的时间间隔来表示。如图4所示,指标Tr和PWV具有相关关系。在London等人著作的文献“Hyper tension 1992 Jul;20(1):”(1992年7月20日发行)的P10~P19中有如下记载:当以上臂为测定部位、反射波为来自作为末端的脚踝的反射波时,指标Tr与测定部位为上臂和脚踝时的PWV(即baPWV)的相关关系,可获得身高、性别等个人参数。因此,可将出现时间差Tr作为用于进行动脉硬化度判定的指标。关于Tpp也一样。AI为对主要反映与动脉硬化相对应的脉搏波的反射强度的特征量所进行的指标化。脉搏波的反射强度为脉搏波的反射现象的指标,表示血液送出的容易度、血流量接受的容易度。AI为用反射波在最大点的振幅相对于作为行波的射血波在最大点的振幅的比例来表示的指标。在图3的波形中,用在B点的振幅P2相对于在A点的振幅P1的比例来表示。
为了从测定的脉搏波取得这些指标,需要从测定的脉搏波中提取射血波的峰值(图3的A点)和反射波的峰值(图3的B点)。图3的A点和B点为脉搏波波形的拐点,称其为“特征点”。作为拐点的A点和B点,可通过对测定的脉搏波波形的多次微分(例如4次微分)进行运算等而获得。
为了从测定所得的脉搏波波形取得作为拐点的上述特征点,需要取得高精度的脉搏波波形。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压迫生体用的空气袋为包括沿着测定部位的动脉方向而并列配置的两个空气袋13A、13B的双重结构。当腕带9卷绕在上臂100上时,空气袋13A配置在上臂100的末端一侧(远离心脏的一侧)。当腕带9卷绕在上臂100上时,空气袋13B配置在中枢侧(靠近心脏的一侧)。上臂100被压迫固定后,所述空气袋13A、13B膨胀、收缩。空气袋13A通过膨胀而挤压在上臂100上。动脉压的变化,与空气袋13A的内压重叠而得到检测。另外,空气袋13A通过膨胀而使得动脉的末端一侧成为射血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空气袋13B膨胀,检测在射血状态下在动脉内产生的动脉压脉搏波。即,可在使末端一侧射血的同时进行脉搏波测定。从而,可测定到高精度的脉搏波。其结果,能够从测定的脉搏波波形中高精度地取得特征点,从而可取得高精度的指标。
但是,因受检者不同,有时难以从使末端一侧射血而检测的脉搏波中发现特征点。即,当检测到如图5所示的脉搏波时,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中,提取到作为射血波的峰值的A1点。作为反射波的峰值的B1点难以发现而提取不到。但是,对于在未射血的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2”,来自末端一侧的反射波比射血状态有更多的影响,因此,和作为射血波的峰值的A2点一起,可提取到作为反射波的峰值的B2点。当受检者为同一人时,在将这些脉搏波如图5所示进行重叠时,可以认为A1点的发生时间和A2点的发生时间大致相同。同样地,可以认为B1点的发生时间和B2点的发生时间也大致相同。
参照图6,测定装置1A包括:经由空气管10而与空气袋13A相连接的空气系统20A、经由空气管10而与空气袋13B相连接的空气系统20B、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40。
空气系统20A包括:空气泵21A、空气阀22A、压力传感器23A。空气系统20B包括空气阀22B和压力传感器23B。
空气泵21A,由接到来自CPU40的指令的驱动电路26A进行驱动,将压缩气体送入空气袋13A。从而,空气袋13A得到加压。
空气阀22A、22B,由接到来自CPU40的指令的驱动电路27A、27B对其开闭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空气阀22A、22B的开闭状态,空气袋13A、13B内的压力得到控制。
压力传感器23A、23B,分别检测空气袋13A、13B内的压力,并将与该检测值相应的信号对放大器28A、28B输出。放大器28A、28B,分别将从压力传感器23A、23B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给A/D转换器29A、29B。A/D转换器29A、29B,分别将从放大器28A、28B输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并输出给CPU40。
空气袋13A和空气袋13B通过两端口阀门51而相连接。两端口阀门51与驱动电路53连接,阀门的开闭得到控制。驱动电路53与CPU40连接,按照来自CPU40的控制信号,对两端口阀门51的上述两个阀门的开闭进行控制。
CPU40,根据输入到测定装置的基体2上设置的操作部3的指令,对空气系统20A、20B和驱动电路53进行控制。另外,将测定结果输出给显示部4、存储器41。存储器41对测定结果进行存储。另外,对CPU40运行的程序进行存储。
利用图7,说明测定装置1A的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第一具体示例为用第一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例。图7所示的操作,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6中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另外,图8的(A)表示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的时间变化,图8的(B)表示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时间变化。图8的(A)、(B)中时间轴上的S3~S17,与用测定装置1A进行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一致。
参照图7,当操作开始时,首先,在CPU40进行各部的初始化(步骤S1)。接着,CPU40对空气系统20A输出控制信号,开始空气袋13A的加压,并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血压(步骤S3)。在步骤S3的血压测定,可采用通过普通的血压计进行测定的测定方法。具体地讲,CPU40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3A取得的压力信号,计算最高血压(SYS)和最低血压(DIA)。在图8的(B)的示例中,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在步骤S3的区间,增加到超过最高血压为止。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如图8的(A)所示,在上述区间保持初期的压力。
当步骤S3的血压测定结束时,CPU40对驱动电路53输出控制信号,将两端口阀门51的空气袋13A侧的阀门和空气袋13B侧的阀门双方开放(步骤S5)。从而,空气袋13A内的一部分空气向空气袋13B移动,空气袋13B得到加压。
在图8(A)的示例中,通过在上述步骤S5将两端口阀门51的上述阀门开放,空气袋13A内的一部分空气向空气袋13B移动,压力P2减少。同时,如图8的(B)所示,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急剧增加。然后,在压力P1和压力P2变成一致的时间点,即在所述空气袋13A、13B的内压达到平衡的时间点,空气从空气袋13A向空气袋13B的移动结束。在该时间点,CPU40向驱动电路53输出控制信号,将在上述步骤S5开放的两端口阀门51的上述阀门关闭(步骤S7)。在图8的(A)、图8的(B)中,表示在步骤S7的时间点压力P1和压力P2一致。
然后,CPU40向驱动电路27B输出控制信号,对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进行减压调整(步骤S9)。在此的减压调整量,优选为5.5mmHg/sec左右。另外,优选进行减压调整,使得压力P1变到适于脉搏波测定的压力(即50~150mmHg内)。另外,此时,空气袋13A的压力P2为最大压迫压力,至少保持在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从而,空气袋13A在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使动脉进行射血。该状态称为射血状态。换言之,射血状态指: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以至少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状态。然后,亦即在射血状态下,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步骤S11)。在图5的示例中,在步骤S11测定作为射血中的脉搏波的脉搏波1,并从脉搏波1提取作为特征点的A1点和B1点。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在步骤S11测定的脉搏波作为脉搏波1,将在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作为特征点1。
当在步骤S11未能从脉搏波1提取到特征点1(在步骤S13为“否”)时,CPU40进行如下控制。在此,如上所述,可认为特别是作为反射波的峰值的B1点提取不到。因此,CPU40向驱动电路27A输出控制信号,进一步对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进行减压调整(步骤S15)。另外,也可以开放空气阀22A。在步骤S15,CPU40进行减压调整,使得压力P2变得至少比最高血压低,例如变成55mmHg左右。从而,空气袋13A成为未使动脉进行射血的状态,或成为压力比上述步骤S11的时间点弱的射血状态。该状态称为非射血状态。换言之,非射血状态指: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压力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状态。在图8的(B)的示例中,空气袋13A的压力P2在步骤S15的区间减少至比最高血压低为止。然后,亦即在非射血状态下,和步骤S11一样,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步骤S17)。在图5的示例中,在步骤S17,测定作为非射血中的脉搏波的脉搏波2,并从脉搏波2提取作为特征点的A2点和B2点。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在步骤S17测定的脉搏波作为脉搏波2,将在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作为特征点2。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步骤S17,CPU40仅从脉搏波2提取在步骤S11未能提取到的特征点。在步骤S11,可认为从脉搏波1未能提取到B1点。此时,也可以在步骤S17,CPU40仅从脉搏波2提取B2点作为特征点2。当在步骤S11中特征点1全部得到提取(在步骤S13为“是”)时,上述步骤S15、S17跳过。
当在上述步骤S11提取到了特征点1时,CPU40根据特征点1来计算上述指标,当在上述步骤S11未能提取到特征点1而在步骤S17提取到了特征点2时,CPU40根据特征点2来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9-1)。然后,CPU40向驱动电路27A、27B输出控制信号,将空气阀22A、22B开放,将空气袋13A、13B的压力释放至大气压(步骤S21)。在图的8(A)、(B)的示例中,空气袋13A、13B内的压力P1、P2,在步骤S21的区间,迅速减少至大气压。
然后,CPU40进行用于将计算的最高血压(SYS)和最低血压(DIA)、测定的脉搏波等测定结果、动脉硬化度的判定结果等在基体2上设置的显示部4进行显示的处理,显示测定结果(步骤S23)。
在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当在上述步骤S17未能提取到特征点2时,可进一步对空气袋13B的内压P1进行减压调整。即,可反复进行减压调整直至所有的特征点被提取到为止。而且,此时可以在内压P1达到规定压力时结束测定操作,也可以在进行了规定次数的减压调整的时间点结束测定操作。
通过用测定装置1A实现图7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当特征点难以发现、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图5的脉搏波1中未能提取到特征点时,测定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脉搏波2)。特别是在末端一侧进行射血的状态下,来自末端的大部分反射波会被截断,因此,有时可能会提取不到相当于反射波的峰值的特征点(B1点)。但是,根据测定装置1A,此时会使末端一侧成为非射血状态来测定脉搏波,因此,特别是相当于反射波的峰值的特征点(B2点)变得容易提取。因此,可高精度地计算指标,从而可得到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
利用图9,说明测定装置1A的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第二具体示例为用第二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例。图9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6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在图9中,关于和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相同的测定操作,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因此,在图8的(A)、(B)中的时间轴上的S3~S17,和图9所示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也一致。
参照图9,在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在上述步骤S11在射血状态下测定脉搏波1并从脉搏波1提取特征点1后,进行上述步骤S15的操作,进一步对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进行减压调整。然后,在步骤S17,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脉搏波2,并从脉搏波2提取特征点2。接下来,在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和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不同,CPU40计算在上述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上述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2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9-2)。即,在计算Tpp作为指标时,CPU40计算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A1点的发生时间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A2点的发生时间的平均、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B1点的发生时间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B2点的发生时间的平均,通过它们的差分来取得Tpp。当计算AI作为指标时,CPU40计算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A1点的振幅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A2点的振幅的平均、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B1点的振幅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B2点的振幅的平均,通过它们的比例来取得AI。之后,进行上述步骤S21、S23的操作。
通过用测定装置1A实现图9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可利用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A1点、B1点)和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2)提取的特征点(A2点、B2点)的平均来计算指标。因此,可计算出更高精度的指标,从而可取得更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
利用图10,说明测定装置1A的操作的第三具体示例。第三具体示例为用第三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例。图10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6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在图10中,关于和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相同的测定操作,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因此,在图8的(A)、(B)中时间轴上的S3~S17,和图10所示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也一致。
参照图10,在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在上述步骤S11在射血状态下测定脉搏波1并从脉搏波1提取特征点1后,进行上述步骤S15的操作,进一步对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进行减压调整。然后,在上述步骤S17,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脉搏波2,并从脉搏波2提取特征点2。接下来,在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和第一、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不同,CPU40对在上述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上述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2进行比较,并判断其差分是否为容许值以上(步骤S18A)。具体地讲,判断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A1点的发生时间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A2点的发生时间的差分和/或在步骤S11从脉搏波1提取的B1点的发生时间和在步骤S17从脉搏波2提取的B2点的发生时间的差分是否为容许值以上。作为此处的容许值,例如可列举10ms左右,预先存储在CPU40中。另外,也可以为根据规定的操作(例如仅告知医师等预先指定的用户的操作方法)进行注册、更新的值。如上所述,当受检者为同一人时,可以认为A1点的发生时间和A2点的发生时间大致相同。同样地,B1点的发生时间和B2点的发生时间也可以认为是大致相同。因此,当这些发生时间的差分为容许值以上时,可以认为任何脉搏波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测定,或未能准确地提取特征点。
因此,当在步骤S18A判断特征点1和特征点2的差分为容许值以上时,或特征点1和特征点2中任何一方都未能提取到(在步骤S18A为“否”)时,CPU40进行用于在显示部4显示通知重新测定的画面的操作。然后,CPU40在通知重新测定后(步骤S18B),使测定操作回到步骤S5,重新将两端口阀门51开放。
当在上述步骤S11提取到特征点1,在上述步骤S17提取到特征点2,并且其差分在上述容许值以内(在步骤S18A为“是”)时,和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一样,CPU40计算在上述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上述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2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9-2)。另外,可以用在上述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上述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2中任何一方来计算上述指标,也可以用从在上述步骤S11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1来计算上述指标。
通过用测定装置1A进行图10所示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当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A1点、B1点)和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2)提取的特征点(A2点、B2点)的差分为容许值以上时,将进行重新测定。因此,可计算出更高精度的指标,可取得更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
利用图11,说明测定装置1A的操作的第四具体示例。第四具体示例为用第四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例。图11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6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在图11中,关于和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相同的测定操作,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因此,在图8的(A)、(B)中时间轴上的S3~S17,和图11所示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也一致。
参照图11,在第四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当在步骤S18A判断特征点1和特征点2的差分为容许值以上时,或特征点1和特征点2中任何一方都未能提取到(在步骤S18A为“否”)时,CPU40进行用于在显示部4显示通知判定结果可靠性低的画面的处理。然后,CPU40在进行完该通知的基础上(步骤S18C),继续测定操作。和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一样,CPU40计算在上述步骤S11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上述步骤S17提取的特征点2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9-2)。
通过用测定装置1A实现图11所示的第四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即使是在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A1点、B1点)和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2)提取的特征点(A2点、B2点)的差分为容许值以上时,也能够在通知可靠性低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特征点来计算指标。因此,虽然计算的指标可靠性比通过例如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所取得的指标低,但是,可不用重新进行测定,通过一次测定操作计算指标,因此,可缩短判定动脉硬化度所需的时间。
而且,如上所述,在测定装置1A中,空气袋13A和空气袋13B经由两端口阀门51而相连接。然后,当在步骤S3结束血压测定时,通过在上述步骤S5将两端口阀门51开放,使空气袋13A内的空气向空气袋13B移动。通过两端口阀门51被开放,空气袋13A内的空气为了消除压力差而快速流入空气袋13B。从而,可大幅度缩短通过泵使空气流入空气袋13B所需的时间,能够缩短整体的测定时间。因此,能够减轻受检者的负担。另外,测定所需的时间变长,动脉就会长时间受到压迫,有可能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损坏血管的特性,而通过缩短测定所需的时间,就能够缩短动脉受压迫的时间。而且,测定所需的时间变长,产生身体活动的可能性增高,而通过缩短测定所需的时间,还能够抑制身体活动产生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提高脉搏波等血压信息的测定精度。另外,也能够提高从测定结果所取得的动脉硬化指标的精度。
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不设置用于使空气流入空气袋13B的机构(空气泵、空气泵驱动电路)。从而,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低廉化。
但是,上述测定操作不仅是用图6所示的构成的测定装置,用普通构成的测定装置也可以进行。因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就利用图12所示构成的测定装置1B进行的测定操作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测定装置1B的大致外观和图1所示的测定装置1A的大致外观相同。参照图12,测定装置1B,除了图6所示的测定装置1A的构成之中的两端口阀门51和驱动电路53以外,空气系统30B中包括空气泵21B,并包括用于对空气泵21B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6B。空气泵21B由接到来自CPU40的指令的驱动电路26B进行驱动,将压缩气体送入空气袋13B内。
利用图13,说明测定装置1B的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第一具体示例表示用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第一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图13所示的操作,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12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另外,图14的(A)表示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的时间变化,图14的(B)表示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时间变化。在图14的(A)、(B)中时间轴上的S103~S121,与用测定装置1B进行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一致。
参照图13,当操作开始时,首先,在CPU40进行各部的初始化(步骤S101)。接下来,CPU40对空气系统20B输出控制信号,对空气袋13B进行加压直至达到规定压力为止(步骤S103)。在图14(A)的示例中,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在步骤S103的区间增加。然后,之后压力P1得到保持。在步骤S103,压力P1得到加压,变成适于脉搏波测定的压力(即50~150mmHg的范围)。在压力P1达到规定压力的时间点,CPU40对空气系统20A输出控制信号,对空气袋13A的压力P2加压直至变成规定压力为止,用空气袋13A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步骤S105)。在图14的(B)的示例中,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在步骤S105的区间增加。在步骤S105,CPU40进行加压,直至压力P2变得比一般的最高血压值高为止。优选加压至达到最高血压值+40mmHg左右的压力为止。从而,空气袋13A使动脉射血。然后,CPU40对空气系统20A输出控制信号,开始对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进行减压(步骤S107)。此时的减压调整量,优选为4mmHg/sec左右,慢慢地进行减压。
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过程中,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从最大压力到达最高血压为止的期间(在步骤S111为“是”),即在射血状态下,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步骤S109)。在图14的(A)、(B)中步骤S109所示的区间,测定脉搏波,提取特征点。在图5的示例中,在步骤S109测定作为射血中的脉搏波的脉搏波1,并从脉搏波1提取作为特征点的A1点和B1点。另外,为了以后的说明,将在步骤S109测定的脉搏波作为脉搏波1,将在步骤S109提取的特征点作为特征点1。
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过程中,当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达到最高血压值为止的期间未能从脉搏波1提取到特征点1(在步骤S113为“否”)时,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过程中,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变得比最高血压值低的期间,即在非射血状态下,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步骤S115)。在图14的(A)、(B)中步骤S115所示的区间,测定脉搏波,提取特征点。在图5的示例中,在步骤S115测定作为非射血中的脉搏波的脉搏波2,并从脉搏波2提取作为特征点的A2点和B2点。为了以后的说明,将在步骤S115测定的脉搏波作为脉搏波2,将在步骤S115提取的特征点作为特征点2。当在上述步骤S109特征点1全部得到提取(在步骤S113为“是”)时,上述步骤S115跳过。
CPU40从在上述步骤S109之后的空气袋13A的内压达到最高血压值的时间点附近开始,在减压过程中,测定上述脉搏波,并测定血压。血压的测定可采用通过普通的血压计进行测定的测定方法。具体地讲,CPU40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3A取得的压力信号,计算最高血压(SYS)和最低血压(DIA)。CPU40在计算最高血压值和最低血压值的时间点,或空气袋13A的内压变到比最低血压值低的时间点,结束血压的测定(步骤S117)。
当在上述步骤S109提取到了特征点1时,CPU40根据特征点1计算上述指标,当在上述步骤S109未能提取到特征点1而在步骤S115提取到了特征点2时,CPU40根据特征点2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19)。然后,CPU40向驱动电路27A、27B输出控制信号,将空气阀22A、22B开放,将空气袋13A、13B的压力释放至大气压(步骤S121)。在图14的(A)、(B)的示例中,空气袋13A、13B内的压力P1、P2,在步骤S121的区间,快速减少至大气压。
然后,CPU40进行用于将计算出的最高血压(SYS)和最低血压(DIA)、测定出的脉搏波等测定结果、动脉硬化度的判定结果等在基体2上设置的显示部4进行显示的处理,显示测定结果(步骤S123)。
通过用测定装置1B实现图13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在难以发现特征点、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图5的脉搏波1未能提取到特征点时,将测定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脉搏波2)。特别是在末端一侧进行射血的状态下,来自末端的大部分反射波都会被截断,因此,有时会提取不到相当于反射波的峰值的特征点(B1点)。但是,通过测定装置1B,在此时会使末端一侧成为非射血状态而测定脉搏波,因此,特别是相当于反射波的峰值的特征点(B2点)变得容易提取。因此,可高精度地计算指标,能够取得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
利用图15,说明测定装置1B的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第二具体示例表示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图15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12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在图15中,关于和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相同的测定操作,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
参照图15,在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当在上述步骤S107开始对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进行减压时,CPU40在减压过程中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步骤S108)。此时,CPU40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3A取得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并将测定出的脉搏波和测定时的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一起存储在存储器41的规定区域。在图14的(A)、(B)的示例中,上述步骤S108相当于步骤S109、S115的区间。
当在上述步骤S108的脉搏波的测定结束时,CPU40取得最高血压(SYS)。最高血压(SYS)可通过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3A取得的压力信号进行计算来取得,可以通过接收用在操作部3上设置的规定按钮等进行的输入来取得,也可以预先作为一般值存储在存储器41中,从存储器41取得。CPU40通过对与测定的脉搏波建立关联而存储的测定时的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和取得的最高血压进行比较,辨别所测定的脉搏波是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还是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即,最高血压用来作为辨别是射血状态还是非射血状态的阈值。另外,也可以将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比低于最高血压的最低血压(DIA)低时作为非射血状态。此时,也用最低血压作为阈值,通过和最低血压进行比较,辨别测定的脉搏波为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
然后,CPU40从测定的脉搏波提取特征点(步骤S118),并根据该特征点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19)。在此,和利用上述第一运算算法进行的运算一样,当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提取到作为特征点的A1点和B1点时,也可以利用它们来计算指标。另外,和利用上述第二运算算法进行的运算一样,也可以利用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A1点和B1点、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2提取的特征点A2点和B2点的各自的平均来计算指标。另外,和利用第三运算算法进行的运算一样,当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提取的特征点A1点和B1点、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2提取的特征点A2点和B2点的各自的差分为容许值以内时,也可以使用任何一个特征点或它们的平均值来计算指标。之后,进行上述步骤S121、S123的操作。
通过用测定装置1B实现图15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不需要进行用于使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成为规定压力的调整,以使得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成为射血状态或成为非射血状态。即,以例如4mmHg/sec左右等一定的减压调整量对压力P2进行减压,通过将在该过程中测定的脉搏波和测定时的压力P2、血压值进行比较,可判定其是射血中的脉搏波(脉搏波1)还是非射血中的脉搏波(脉搏波2)。因此,不需要繁杂的控制,就能够计算出高精度的指标,可取得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另外,不需要对压力P2进行调整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测定操作所需的时间。
另外,作为上述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的变形例,也可以用测定装置1B进行如图16所示的测定操作。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的变形例,表示利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的变形例。图16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12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另外,图17的(A)表示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的时间变化,图17的(B)表示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时间变化。在图17的(A)、(B)中时间轴上的S103~S121,与用测定装置1B进行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一致。
参照图16,在第二具体示例的变形例的测定操作中,在上述步骤S103,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为经过加压、使之成为适于脉搏波测定的压力(即50~150mmHg的范围)的状态,在之后的步骤S105,在比空气袋13A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更靠前的阶段,即在非射血状态下,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步骤S104)。在步骤S105测定的脉搏波如上所述为非射血中的脉搏波。在说明中将测定的脉搏波作为脉搏波2。在图17的(A)、(B)的示例中,在步骤S104的区间测定脉搏波2。如图17的(B)所示,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在步骤S104的区间,不进行加压,保持在初期的压力。
然后,CPU40向空气系统20A输出控制信号,对空气袋13A的压力P2进行加压,使之变成规定压力,用空气袋13A压迫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步骤S105)。如上所述,上述规定压力优选为最高血压值+40mmHg左右的压力。当压力P2达到上述规定压力后,CPU40向空气系统20A输出控制信号,开始对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进行减压(步骤S107)。在此的减压调整量优选为4mmHg/sec左右。
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过程中,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步骤S108’)。此时,CPU40根据从压力传感器23A取得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并将测定的脉搏波和测定时的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一起存储在存储器41的规定区域。另外,在步骤S108’的测定操作,由于在上述步骤S104测定了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2,所以其主要目的在于测定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1。因此,在上述步骤S108’的测定操作,在比上述步骤S108短的区间进行,优选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从最大压力达到最高血压为止的期间进行。在图17的(A)、(B)的示例中,在步骤S108’的区间进行脉搏波的测定。步骤S108’的区间,在图14的(A)、(B)的示例中相当于步骤S109的区间。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上述步骤S108在图14的(A)、(B)的示例中相当于步骤S109、S115的区间。即,如图14、图17所示,步骤S108’的测定操作在比步骤S108的测定操作短的区间进行。
在之后的减压过程中,即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达到最低血压为止的减压过程中,CPU40只进行血压测定。因此,在上述步骤S108’之后的减压过程中,CPU40增加减压调整量。优选使减压调整量在4mmHg/sec以上。当血压测定完成时(步骤S117),CPU40通过与在上述步骤S108’测定的脉搏波建立关联而存储的测定时的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和所取得的最高血压(SYS)、最低血压(DIA)进行比较,辨别所测定的脉搏波是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还是在非射血状态测定的(步骤S118’)。然后,从测定的脉搏波提取特征点(步骤S118),并根据该特征点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步骤S119)。如上所述,在上述步骤S104测定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2。因此,在上述步骤S118’,CPU40也可以从在步骤S108’测定的脉搏波中提取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1。之后,进行上述步骤S119、S121、S123的测定操作。
通过用测定装置1B实现图16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变形例的测定操作,在上述步骤S108’脉搏波的测定结束后,可进一步加快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速度。因此,能够更加缩短测定操作所需的时间。
利用图18,说明测定装置1B的操作的第三具体示例。第三具体示例表示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四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图18所示的操作也是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12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而实现。在图18中,关于和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一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图15的流程图所示的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相同的测定操作,赋予相同的步骤编号。
参照图18,在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和上述步骤S108一样,CPU40在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减压过程中测定脉搏波,并将其和测定时的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一起存储在存储器41的规定区域。然后,和上述步骤S109一样,CPU40通过对测定时的压力P2和最高血压(SYS)及最低血压(DIA)进行比较,辨别所测定的脉搏波是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还是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然后,从所测定的脉搏波提取特征点(步骤S118)。而且,在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中,和上述步骤S18A一样,CPU40对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提取的特征点1和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提取的特征点2进行比较,判断它们的差分是否在容许值以上(步骤S118-1)。在步骤S118-1,当判断特征点1和特征点2的差分在容许值以上(在步骤S118-1为“否”)时,和上述步骤S18C一样,CPU40进行用于在显示部4显示通知判定结果的可靠性低的画面的处理,在对此进行了通知的基础上(步骤S118-2),继续测定操作,和第二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一样,根据所提取的特征点,计算上述指标,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
通过用测定装置1B实现图18所示的第三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即使是在从在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1)所提取的特征点(A1点、B1点)和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2)所提取的特征点(A2点、B2点)的差分在容许值以上时,也会在通知可靠性低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特征点来计算指标。因此,不会进行重新测定,通过一次测定操作计算指标,从而可缩短判定动脉硬化度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测定装置1A和测定装置1B中,空气袋13A兼用于射血和计算血压值。然后,根据空气袋13A的内压变化,计算血压值,并根据空气袋13B的内压变化,测定脉搏波。但是,空气袋13A也可以仅用于射血,根据空气袋13B的内压变化来计算血压值。
第三实施方式
由于有时难以从在对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进行射血而抑制了反射波影响的状态下所测定的脉搏波(脉搏波1)提取特别是由来于反射波的特征点,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在不对末端一侧进行射血的非射血状态下测定脉搏波(脉搏波2),并从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提取特征点。此时,测定的是在来自心脏的射血波中合成了来自手掌部等末端的反射波的脉搏波波形。但是,从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到手掌为止的长度因受检者而异。从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到手掌为止的长度,影响射血波与反射波间的位置关系,即作为合成波的所测定的脉搏波的波形。从而,所取得的指标的精度受到影响,有时对动脉硬化度的判定也会产生影响。
作为抑制该影响的一种方法,可列举下述方法:通过操作部3等,预先输入从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到作为发生大量反射的位置的手掌为止的长度,利用该长度对测定的脉搏波进行补正。作为另外的方法,可列举将从测定部位到反射位置为止的长度固定为规定长度的方法。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C,为了将从测定部位到反射位置为止的长度固定为规定的长度,在射血波中合成来自与测定部位相距规定长度的末端的反射波,除了装戴在测定部位的测定用的空气袋以外,还具有装戴在末端的袖带。
参照图19A,测定装置1C具有腕带8,该腕带8卷绕在比测定部位更靠近末端一侧,例如手腕上。如图19B所示,腕带8包括空气袋13C。如上所述,腕带8装戴在末端一侧的手腕上,手腕的位置与包括空气袋13A和空气袋13B的腕带9相距规定的长度。装戴位置也可以由测定者来判断。优选包括连接腕带8和腕带9的上述规定长度的带子等可确定腕带8的装戴位置的构件。空气袋13C,通过膨胀而压迫手腕。
参照图20,测定装置1C除了图5所示的测定装置1A的构成以外,还包括经由空气管而与空气袋13C连接的空气系统20C。
空气系统20C包括:空气泵21C、空气阀22C、压力传感器23C。空气泵21C,通过接到来自CPU40的指令的驱动电路26C进行驱动,将压缩气体送入空气袋13C内。从而,空气袋13C得到加压。
空气阀22C,通过接到来自CPU40的指令的驱动电路27C,控制其开闭状态。通过控制空气阀22C的开闭状态,空气袋13C内的压力得到控制。
压力传感器23C,检测空气袋13C内的压力,并将与该检测值相对应的信号向放大器28C输出。放大器28C,将从压力传感器23C输出的信号放大,并向转换器29C输出。转换器29C,将从放大器28C输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并向CPU40输出。
CPU40,根据输入到在测定装置的基体2上设置的操作部3的指令,对空气系统20A、20B、20C和驱动电路53进行控制。
而且,测定装置1C优选具有用于输入从空气袋13B到空气袋13C为止的动脉长度的装置。从空气袋13B到空气袋13C为止的动脉长度,简单地讲,可视为从空气袋13B到空气袋13C为止的手臂的长度,即腕带8和腕带9之间的手臂的长度。输入该长度的装置的具体构成不限。例如,也可以是包含在操作部3内的用于输入该长度的开关。测定者利用该开关进行输入,从而可输入该长度。另外,也可以是:例如腕带8和腕带9用带子连接,设置在上述带子上的检测长度的机构。将腕带8和腕带9进行装戴后,调整长度,使该带子沿着手臂不松弛,从而可通过上述机构输入腕带8和腕带9之间的手臂的长度。
利用图21,说明用测定装置1C进行的测定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第一具体示例表示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图21所示的操作,通过受检者等将在基体2的操作部3上设置的测定按钮按下而开始。该操作通过CPU40读取存储器41中存储的程序并对图20所示的各部进行控制为实现。另外,图22的(A)表示空气袋13C内的压力P3的时间变化,图22的(B)表示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的时间变化,图22的(C)表示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的时间变化。图22的(A)、(B)、(C)中时间轴上的S3~S21,与后述的用测定装置1C进行的测定操作的各操作一致。
参照图21,通过测定装置1C,可进行和用测定装置1A进行的测定操作的第一具体示例中的步骤S1~S13同样的操作。期间,在测定装置1C中,如图22的(A)所示,空气袋13C内的压力P3保持初期的压力。
当在步骤S11从射血中的脉搏波1未能提取到特征点1(在步骤S13为“否”)时,CPU40在步骤S15进行减压调整,使空气袋13A的压力P2变得至少比最高血压低(例如变到55mmHg左右),并且向空气系统20C输出控制信号,进行加压,使空气袋13C内的压力P3变成规定压力(步骤S16)。在步骤S16,CPU40进行加压,使压力P3变得至少比最高血压高,例如变成最高血压+40mmHg左右的压力。从而,成为下述状态:空气袋13A未对测定部位附近的末端一侧的动脉进行射血,而空气袋13C在装戴于与测定部位相距规定长度的位置的腕带8的位置对动脉进行射血。然后,亦即在仅有从测定部位到末端一侧的上述规定长度的部分未被射血的状态下,在步骤S17,CPU4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23B的压力信号,测定空气袋13B内的压力P1,从而测定脉搏波,并提取特征点。之后,进行和测定装置1A同样的测定操作。
同样地,也可以用测定装置1C进行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运算算法至第四运算算法进行运算时的测定操作。
分别利用图23至图25,说明用测定装置1C进行的测定操作的第二至第四具体示例。这些流程图所示的测定操作,分别和用图9至图11所示的测定装置1A进行的测定操作的第二具体示例至第四具体示例的测定操作大致相同。在步骤S17测定非射血状态下的脉搏波2时,均为下述状态:在步骤S16进行加压,使空气袋13C内的压力P3变得至少比最高血压高,空气袋13A未对测定部位附近的末端一侧的动脉进行射血,而空气袋13C在装戴于与测定部位相距规定长度的位置的腕带8的位置对动脉进行射血。
通过用测定装置1C实现图21、图23至图25所示的测定操作,在作为非射血状态而测定脉搏波(脉搏波2)时,可调整射血波反射的位置。从而,对于在非射血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波的波形,可抑制因每个受检者而异的从测定部位到射血波反射的位置为止的长度带来的影响。因此,可更高精度地计算指标,从而可得到有利于对动脉硬化度进行判定的指标。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将上臂作为测定部位,仅在相当于与上臂相距规定长度的位置的手腕上装戴包含射血用的空气袋的腕带,但是,在测定部位不同等设想有多个末端一侧的反射位置等的情况下,也可以装戴多个分别包含射血用的空气袋的腕带。如此可更高精度地计算指标。
而且,在上述示例中,测定装置1C在测定装置1A的构成以外,还包含空气袋13C。但是,测定装置1C也可以是在测定装置1B的构成的基础上包含空气袋13C。此时,当空气袋13A内的压力P2变得比最高血压低(在步骤S111为“否”)时、在步骤S104在加压过程中测定脉搏波时,使空气袋13C内的压力P3至少高于最高血压,在与测定部位相距规定长度的位置进行射血。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技术方案范围表示,而非由上述说明表示,其意图在于包含和技术方案范围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附图标记的说明
1A、1B、1C:测定装置;2:基体;3:操作部;4:显示部;8、9:腕带;10:空气管;13A、13B、13C:空气袋;20A、20B、20C:空气系统;21A、21B、21C:空气泵;22A、22B、22C:空气阀;23A、23B、23C:压力传感器;26A、26B、26C、27A、27B、27C、53:驱动电路;28A、28B、28C:放大器;29A、29B、29C:A/D转换器;31、32:开闭;40:CPU;41:存储器;51:两端口阀门;100:上臂。
Claims (8)
1.一种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流体袋(13B)和第二流体袋(13A),
第一传感器(23B)和第二传感器(23A),用于分别测定上述第一流体袋和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
第一调整部(21A、22A、26A、27A),用于调整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和
控制部(40),用于控制特定的运算以及上述第一调整部的调整,所述特定的运算,对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运算:
根据如下的第一状态下的上述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上述测定部位的第一脉搏波:所述第一状态下,上述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上述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上述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上述第二流体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内压压迫卷绕有上述第一流体袋的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
根据如下的第二状态下的上述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第二脉搏波:所述第二状态下,上述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上述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上述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上述第二流体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内压压迫卷绕有上述第一流体袋的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
利用从上述第一脉搏波提取的第一特征点和从上述第二脉搏波提取的第二特征点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计算上述指标。
2.一种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流体袋(13B)和第二流体袋(13A),
第一传感器(23B)和第二传感器(23A),用于分别测定上述第一流体袋和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
第一调整部(21A、22A、26A、27A),用于调整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和
控制部(40),用于控制特定的运算以及上述第一调整部的调整,所述特定的运算,对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进行计算;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运算:
根据如下的状态下的上述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上述测定部位的脉搏波:所述状态下,上述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上述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上述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上述第二流体袋压迫卷绕有上述第一流体袋的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
通过对检测到上述脉搏波时的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和最高血压进行比较,辨别检测到的上述脉搏波是在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压迫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第一状态下所检测到的上述第一脉搏波还是在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压力压迫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的第二状态下所检测到的上述第二脉搏波,
利用从上述第一脉搏波提取的第一特征点和从上述第二脉搏波提取的第二特征点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点,计算上述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第一调整部进行控制,使上述第一调整部对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进行加压,以使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变得至少比最高血压高,从而处于上述第一状态,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第一调整部进行控制,使上述第一调整部在进行上述加压后对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进行减压,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运算:在从上述第一状态下检测到的上述第一脉搏波未提取到上述第一特征点的情况下,从上述减压过程的上述第二状态下检测到的上述第二脉搏波提取上述第二特征点,并利用上述第二特征点来计算上述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标包括Tr、Tpp、AI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上述Tr是射血波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和反射波的上升沿的出现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上述Tpp是射血波的峰值的出现时间和反射波的峰值的出现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上述AI是射血波的峰值处的振幅和反射波的峰值处的振幅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第三流体袋(13C),和
第二调整部(21C、22C、26C、27C),用于调整上述第三流体袋的内压;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第二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上述第二状态下卷绕在与上述测定部位相距规定长度的末端一侧的位置的上述第三流体袋的内压达到至少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并压迫与上述测定部位相距上述规定长度的末端一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入部(3),用于输入从卷绕在上述测定部位的上述第一流体袋到卷绕在比上述测定部位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的上述第三流体袋为止的、从上述测定部位连续的生体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入部(3),用于输入从作为上述测定部位的上臂到作为射血波的反射位置的手掌为止的长度。
8.一种指标取得方法,用于从血压信息测定装置(1)所测定的脉搏波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信息测定装置具有:
第一流体袋(13B)和第二流体袋(13A),
第一传感器(23B)和第二传感器(23A),用于分别测定上述第一流体袋和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
第一调整部(21A、22A、26A、27A),用于调整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
上述指标取得方法包括:
步骤(S5~S9),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达到比最高血压高的压力,
步骤(S11),根据如下的第一状态下的上述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上述测定部位的第一脉搏波:所述第一状态下,上述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上述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上述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上述第二流体袋以比最高血压高的内压压迫卷绕有上述第一流体袋的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
步骤(S11、S19-1),根据上述第一脉搏波来计算上述指标,
步骤(S15~S16),在根据上述第一脉搏波未计算出上述指标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对上述第二流体袋的内压进行减压,
步骤(S17),根据如下的状态下的上述第一流体袋的内压变化来检测上述测定部位的第二脉搏波:所述状态下,上述第一流体袋卷绕在测定部位上,上述第二流体袋卷绕在比上述第一流体袋更靠近末端一侧的位置,上述第二流体袋以至少比最高血压低的压力压迫上述测定部位的末端一侧,和
步骤(S17、S19-1),根据上述第二脉搏波来计算上述指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38385A JP5151690B2 (ja) | 2008-05-27 | 2008-05-27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指標取得方法 |
JP2008-138385 | 2008-05-27 | ||
PCT/JP2009/058341 WO2009145027A1 (ja) | 2008-05-27 | 2009-04-28 | 動脈硬化度を判定するための指標が得られる、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6603A true CN102036603A (zh) | 2011-04-27 |
CN102036603B CN102036603B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137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18776.0A Active CN102036603B (zh) | 2008-05-27 | 2009-04-28 | 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77534A1 (zh) |
JP (1) | JP5151690B2 (zh) |
CN (1) | CN102036603B (zh) |
DE (1) | DE112009001264B4 (zh) |
RU (1) | RU2502463C2 (zh) |
WO (1) | WO200914502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5227A (zh) * | 2013-11-06 | 2014-04-09 |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用于血压测量的扇形袖带 |
WO2015067174A1 (zh) * | 2013-11-06 | 2015-05-14 |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及双气囊脉搏信号检测方法 |
CN104905777A (zh) * | 2014-03-11 | 2015-09-16 | 天创聚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带心血管功能检测的血压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286817A (zh) * | 2015-11-23 | 2016-02-03 | 恬家(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脉血管硬化度测定装置及充电底座 |
CN110312469A (zh) * | 2017-02-16 | 2019-10-08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51690B2 (ja) * | 2008-05-27 | 2013-02-27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指標取得方法 |
DE102009032057A1 (de) * | 2009-07-07 | 2011-01-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Druckwellen-Aufnahme und Wiedergabe |
JP5493932B2 (ja) | 2010-02-02 | 2014-05-14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JP5418302B2 (ja) * | 2010-02-26 | 2014-02-19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JP2011177249A (ja) * | 2010-02-26 | 2011-09-15 |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の装着状態判別方法 |
JP5640527B2 (ja) * | 2010-07-28 | 2014-12-17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測定装置 |
JP5573550B2 (ja) * | 2010-09-28 | 2014-08-20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血圧情報測定方法 |
WO2012077666A1 (ja) * | 2010-12-08 | 2012-06-14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での動脈硬化度の指標の算出方法 |
JP5741087B2 (ja) * | 2011-03-11 | 2015-07-01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JP2012200410A (ja) * | 2011-03-25 | 2012-10-22 |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JP6109514B2 (ja) * | 2012-09-21 | 2017-04-05 |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 生体情報処理装置 |
JP6440535B2 (ja) * | 2015-03-10 | 2018-12-19 |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 測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635842B2 (ja) * | 2016-03-25 | 2020-01-2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血圧推定装置、血圧計、血圧推定システム、及び血圧推定方法 |
WO2017179694A1 (ja) | 2016-04-15 | 2017-10-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生体情報分析装置、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生体情報分析方法 |
JP6852446B2 (ja) * | 2017-02-16 | 2021-03-31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CN109833035B (zh) * | 2017-11-28 | 2021-12-07 | 深圳市岩尚科技有限公司 | 脉搏波血压测量装置的分类预测数据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565664A1 (ru) * | 1971-05-17 | 1977-07-25 | Киев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А.А.Богомольца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мерени кров ного давлени |
SU1602449A1 (ru) * | 1988-05-20 | 1990-10-30 | Латв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рдиологии |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труктурно-адаптивных изменений артериальных сосудов у больных гипертонической болезнью |
JP3140007B2 (ja) | 1999-05-06 | 2001-03-05 | 日本コーリン株式会社 | 下肢上肢血圧指数測定装置 |
KR100908470B1 (ko) * | 2000-11-14 | 2009-07-21 | 오므론 헬스캐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자 혈압계 |
JP3587837B2 (ja) | 2002-09-27 | 2004-11-10 | コーリンメディカル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動脈硬化度評価装置 |
US7390303B2 (en) * | 2003-09-30 | 2008-06-24 | Ehud Dafni | Assessment of vascular dilatation |
CN2724627Y (zh) * | 2004-08-17 | 2005-09-14 |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血压计及生物传感器二合一的测量装置 |
JP4595526B2 (ja) * | 2004-12-20 | 2010-12-08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血圧計 |
JP4764673B2 (ja) | 2005-08-11 | 2011-09-07 |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 血圧脈波検査用カフ |
US8197416B1 (en) * | 2005-08-19 | 2012-06-12 | Ravi Shankar | Pulsatile measurement of cardiac malfunction conditions |
DE202005017370U1 (de) * | 2005-11-07 | 2006-05-11 | Health & Life Co., Ltd., Chung-Ho | Blutdruckmessgerät mit einstellbaren Referenzwerten |
JP5151690B2 (ja) * | 2008-05-27 | 2013-02-27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指標取得方法 |
-
2008
- 2008-05-27 JP JP2008138385A patent/JP5151690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4-28 US US12/993,699 patent/US2011007753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4-28 WO PCT/JP2009/058341 patent/WO20091450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4-28 CN CN200980118776.0A patent/CN102036603B/zh active Active
- 2009-04-28 RU RU2010152566/14A patent/RU2502463C2/ru active
- 2009-04-28 DE DE112009001264.7T patent/DE112009001264B4/de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5227A (zh) * | 2013-11-06 | 2014-04-09 |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用于血压测量的扇形袖带 |
WO2015067174A1 (zh) * | 2013-11-06 | 2015-05-14 |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及双气囊脉搏信号检测方法 |
CN103705227B (zh) * | 2013-11-06 | 2016-01-06 | 康尚医疗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 用于血压测量的扇形袖带 |
CN104905777A (zh) * | 2014-03-11 | 2015-09-16 | 天创聚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带心血管功能检测的血压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286817A (zh) * | 2015-11-23 | 2016-02-03 | 恬家(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脉血管硬化度测定装置及充电底座 |
CN110312469A (zh) * | 2017-02-16 | 2019-10-08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N110312469B (zh) * | 2017-02-16 | 2022-05-03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84966A (ja) | 2009-12-10 |
RU2010152566A (ru) | 2012-07-10 |
CN102036603B (zh) | 2013-03-06 |
DE112009001264B4 (de) | 2023-10-05 |
RU2502463C2 (ru) | 2013-12-27 |
WO2009145027A1 (ja) | 2009-12-03 |
US20110077534A1 (en) | 2011-03-31 |
DE112009001264T5 (de) | 2011-06-30 |
JP5151690B2 (ja) | 2013-0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6603B (zh) | 取得用于判定动脉硬化度的指标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
US2021030769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 |
CN103140165B (zh)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
CN103251400B (zh) | 电子血压计 | |
US20110230774A1 (en) | Device for measur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blood pressure | |
CN103260503B (zh)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
US20110224558A1 (en) |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for measuring pulse wave propagation speed as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 |
US20110160599A1 (en) | Device for measur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blood pressure | |
US9532720B2 (en) |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 |
CN109414222A (zh) | 对血压测量设备的动态校准 | |
EP2499967B1 (en) | Pulse wave propagation speed measurement device and pulse wave propagation speed measurement program | |
JP2011056200A (ja) | 血管内皮機能評価装置 | |
WO2022111422A1 (zh) | 血压测量装置及其加压方法 | |
US9232899B2 (en) |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blood pressur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 |
JP2001008909A (ja) | 電子血圧計 | |
US6338718B1 (en) | Superior-and-inferior-limb blood-pressure index measuring apparatus | |
JP2018102782A (ja) | 脈波測定装置および脈波測定方法、並びに血圧測定装置 | |
US20040171945A1 (en) | Pulse wave velocity related information obtaining apparatus | |
EP1340455A1 (en) | Standard pulse-wave-propagation-velocity-related-value determining apparatus and pulse wave-propagation-velocity-related-value obtaining apparatus | |
JP2011182967A (ja)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での動脈硬化度の指標の算出方法 | |
JP2011182969A (ja)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での動脈硬化度の指標の算出方法 | |
KR102173149B1 (ko) | 실시간 혈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