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1927B - 避难用梯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避难用梯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1927B CN102031927B CN201010507896.4A CN201010507896A CN102031927B CN 102031927 B CN102031927 B CN 102031927B CN 201010507896 A CN201010507896 A CN 201010507896A CN 102031927 B CN102031927 B CN 1020319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ar
- tubular body
- basic building
- building block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避难用梯子装置,包括:伸缩式梯子主体,该伸缩式梯子主体将由彼此平行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和横条体构成的多个基本构件以可使各筒状支柱体彼此滑动的方式依次连接从而可在缩短收纳状态与伸长使用状态之间改变;伸长速度控制单元,该伸长速度控制单元在将缩短收纳状态的梯子主体处于垂直或近似垂直姿势时可对利用重力改变到伸长使用状态时的伸长速度进行控制;卡定件,该卡定件安装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并可与窗框等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卡定;延长栏杆构件,该延长栏杆构件可朝上方抽出地收容在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内;以及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能在将上述延长栏杆构件向上方抽出的状态下与筒状支柱体固定和解除固定。这种避难用梯子装置能在收纳状态下得到显著的紧凑化和简易的使用操作性,并且在伸长使用状态下能充分确保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从大楼、公寓等高层建筑或两层以上的一般住宅楼房的高处进行避难时所使用的避难用梯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对避难用梯子装置要求具有如下几点:在通常情况下要求体积小且可紧凑地收纳保管;在火灾发生等紧急情况下要求可方便地从楼房的高处向地面上展开而通过立即向下移动以确保避难路线这样的使用操作性好;以及为了在进行高处的紧急避难时给予避难者安全感而要求能确保强度的牢固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具有上述这样的要求事项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以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中的特开2004-324283号公报所示,提出了如下结构的避难用梯子装置:该避难用梯子装置在隔开规定间隔且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对支柱体(竖框)之间在上下方向将横条体横向架设固定多级以形成单位梯子主体,将多个单位梯子主体在各单位梯子主体中的一对支柱体的端部可转动地枢轴支承连结,并通过以该枢轴支承连结部的轴芯为中心转动,从而可在将多个单位梯子主体折叠成使这些各支柱体相互重叠的收纳状态与将多个单位梯子主体展开成使这些各支柱体沿楼房墙面(垂直面)呈直线状的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此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中的特开平8-13968号公报所示,还提出了如下结构的避难用梯子装置:该避难用梯子装置由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条体和以将上下相邻的横条体的两端彼此连结的方式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用销连结而可自由折叠形成的环结构的一对竖框(支柱体)构成,从而能在通过将一对竖框以使多根横条体抵接的方式折叠而缩短全长的收纳状态与将一对竖框以使多根横条体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形态呈直线状竖起的伸长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324283号公报所示结构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在确保从高处至地面上的所需长度的向下移动用避难路时,若将单位梯子主体的长度设定得较长,则虽说单位梯子主体的数量可以减少,但由于在折叠收纳状态下的最短长度必须为单位梯子主体的长度以上,因而不仅在保管时需要纵向长度较大的空间,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操作性也不好。尤其是,在使用时通过使较长的单位梯子主体转动而展开,因此在相邻建筑物等之间需要有足够供单位梯子主体转动的较大空间。因此,能设置使用上述避难用梯子装置的建筑物等本身受到限制,因而缺乏适用性。相反,若将单位梯子主体的长度设定得较短,则虽说在设置使用上的限制少且适用性广泛,但单位梯子主体的数量增多、折叠收纳状态的体积大且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依次转动多个梯子主体使其展开,因此存在使用操作性和向伸长使用状态的切换作业效率变得非常差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13968号公报所示结构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通过将环结构的竖框折叠而能得到全长显著缩短的紧凑的收纳状态,实现保管时的空间节约化,并且与前者日本专利特开2004-324283号公报所示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相比,在适用性、使用操作性以及向伸长使用状态的切换作业效率上优异。相反,由于竖框为环结构,因而不仅在强度上不够,还在伸长使用状态下,当避难者从高处依次踩着横条体向下移动时,为了支撑非常不稳定的身体姿势而用力抓住竖框以将全身重量压在竖框上,此时,竖框会以销为中心朝折叠方向转动、或根据施力情况的变化而再次呈直线状转动起立这样容易晃动。因此,当从高处紧急避难时,给避难者带来过多不安全感,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感而对竖框施加更大的力,因而出现晃动幅度增加这样的情况,会出现缺乏使用上的安全感和安全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发明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收纳状态下可得到明显紧凑化、简易使用操作性和广泛适用性并在伸长使用状态下可充分确保安全性的避难用梯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式梯子主体,该伸缩式梯子主体的基本构件由隔开规定间隔且互相平行配置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和在这一对筒状支柱体的筒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之间横向架设固定的横条体构成,通过将以上述筒状支柱体的筒部的大小依次不同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基本构件依次连接成与筒部较大的一对筒状支柱体相比筒部较小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可朝筒轴线方向滑动地嵌合在筒部较大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内,从而可在多个基本构件中的横条体依次抵接的缩短收纳状态与多个基本构件的横条体沿筒轴线方向分开适当间隔且可防脱地保持相邻的筒状支柱体的嵌合的伸长使用状态之间进行改变;伸长速度控制单元,在使具有筒部大小最大的筒状支柱体的基本构件位于最上部并使处于上述缩短收纳状态的梯子主体处于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姿势时,利用多个基本构件的重力使各筒状支柱体彼此滑动,该伸长速度控制单元可对在梯子主体从上述缩短状态改变成伸长使用状态时的伸长速度进行控制;卡定件,该卡定件安装在位于上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上从而可与包括窗框和阳台的栏杆部的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卡定;一对延长栏杆构件,这一对延长栏杆构件可朝上方抽出地收容在位于上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内;以及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将这一对延长栏杆构件在向上方抽出的状态下与一对筒状支柱体固定和解除固定。
根据具有上述这样特征结构的本发明,可起到以下列举那样的效果。
(1)由于构成梯子主体的多个基本构件是将筒部大小(直径等)不同的一对筒状支柱体依次可朝筒轴线方向滑动地连接从而可在缩短收纳状态与伸长使用状态之间改变的构件,因此在缩短收纳状态下的梯子主体的最大长度可限定在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长度加上比多个横条体抵接重合的尺寸稍长的长度以内,此外,横向宽度可限定在一对筒状支柱体的外表面间的尺寸以内,从而能实现整体上显著的紧凑化。因此,能减少缩短收纳状态下的保管空间,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容易地以紧凑的缩短收纳状态搬运到所欲设置的地方来容易地进行使用状态的准备。
(2)在准备结束后,只要将梯子主体设置在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姿势并将卡定件与包括窗框和阳台的栏杆部的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卡定这样简单的操作,就能利用多个基本构件的重力使各筒状支柱体彼此滑动而将梯子主体自动且迅速地从缩短收纳状态改变到伸长使用状态。因此,用于进行从缩短收纳状态向伸长使用状态的改变的使用操作性简单,且能非常高效地进行向规定的伸长使用状态(可进行避难的状态)的切换作业。
(3)此外,使多个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利用重力依次直线滑动从而从缩短收纳状态改变到伸长使用状态,因此从缩短收纳状态向伸长使用状态改变所需的空间只要狭小的空间即可,因此能使该避难用梯子装置的可设置使用的范围即适用性变得非常广泛。
(4)而且,在有效利用多个基本构件的重力使梯子装置伸长时能控制其伸长速度,因此能避免为防止筒状支柱体彼此不慎拔出而设置的限位突起等激烈碰撞而破损或最下部的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与地面等激烈碰撞而破损的情况,从而能实现在可安全使用装置整体的状态下的耐久性的提高。
(5)除此之外,在由多个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形成的上下方向的连续支柱体上,由于在途中完全没有折叠用的支点等,因此即使避难者在从高处依次踩着横条体向下移动时为保持非常不稳定的身体姿势而用力抓住筒状支柱体而使全身重量压在支柱体上,筒状支柱体也不会发生晃动或弯曲。因此,在从高处紧急避难时,避难者能牢牢地用力抓住支柱体以安全地向下移动进行避难。
(6)而且,由于能将收容在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内的延长栏杆构件朝上方抽出而固定于一对筒状支柱体上,因此在从建筑物的开口部或阳台等高处向梯子主体的最上部的横条体移动时,能用手抓住延长栏杆构件来移动。因此,能减轻避难开始初期的恐惧感并确保安全性。
通过以上(1)~(6)的叠加,本发明成功地提供了一种在收纳状态下可得到明显紧凑化且简易使用操作性、广泛适用性并在伸长使用状态下可充分确保安全性的避难用梯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作为上述伸长速度控制单元,较为理想的是采用绳子,该绳子的一端部固定在位于最下部的基本构件的横条体上,另一端部延伸设置到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上方部,从而可以用手把持。
此时,在将梯子主体伸长时,处在建筑物的有开口部的起居室或阳台等的避难者本人等可将绳子的一端部把持来任意控制伸长速度,与采用特别的速度控制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廉价地构成,并且在紧急使用处于长时间未使用状态的梯子装置时,不会有机构的一部分生锈等而导致工作不良的情况发生,即使在紧急使用时也能可靠地发挥出规定的速度控制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定件可与上述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的宽度尺寸对应地调整卡定宽度。
此时,通过调整成与各建筑物不同的窗框和阳台的栏杆部等的宽度相对应的卡定宽度,从而不论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的宽度大小如何始终能以可靠且牢固的卡定状态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卡定件分别设于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并且通过绕该筒状支柱体的筒轴线旋转,可在从一对筒状支柱体呈直角突出的卡定作用姿势与在一对筒状支柱体之间折叠的折叠姿势之间改变。
此时,在缩短收纳状态下,通过将卡定件改变成折叠到一对筒状支柱体之间的折叠姿势,从而能将装置整体进一步紧凑地收纳以实现保管的空间节约化,此外,在收纳保管状态下使卡定件局部突出,能防止卡定件与其他物体碰到等而使卡定件破损或变形。
而且,在本发明的避难用梯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在除位于上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之外的基本构件的横条体上安装有挺杆构件,该挺杆构件在伸长使用状态下与建筑物的墙面抵接以用于在横条体与墙面之间确保有踩脚用空间。
此时,在伸长使用状态下通过使挺杆构件与建筑物的墙面抵接,从而能在横条体与墙面之间确保有充分的踩脚用空间。因此,在依次踩着横条体向下时,能尽量避免脚踩空、踩踏面积小而脚滑,从而提高避难动作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结构和效果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可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伸长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伸长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5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横条体的结构,图5(a)是对一部分进行剖切的横剖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A-A线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防脱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卡定件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挺杆构件的结构,图9(a)是放大侧视图,图9(b)是放大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的挺杆构件的结构,图9(a)是放大俯视图,图9(b)是放大侧视图。
(符号说明)
1避难用梯子装置
2伸缩式梯子主体
3绳子(伸长速度控制单元)
4卡定件
5延长栏杆构件
6锁定机构
7a、7b、7c、……7m、7n基本构件
11a、11b、11c、……11m、11n筒状支柱体
12a、12b、12c、……12m、12n横条体
27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
38挺杆构件
C建筑物
W墙面
L卡定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包括:伸缩式梯子主体2;作为可对伸长速度进行控制的伸长速度控制单元的绳子3;卡定件4;一对延长栏杆构件5;以及延长栏杆构件5的锁定机构6。
伸缩式梯子主体2具有多个基本构件7a、7b、7c、……7m、7n(以下若无特定情况记载为基本构件7)以及防脱部10等。
基本构件7由隔开规定间隔且以平行配置的左右一对筒状支柱体11a、11b、11c、……11m、11n(以下若无特定情况记载为筒状支柱体11)以及在这一对筒状支柱体11的下端部之间横向架设固定的横条体12a、12b、12c、……12m、12n(以下若无特定情况记载为横条体12)构成。作为上述筒状支柱体11,使用拉制无缝铝管(日文:アルミ引拔パイプ)。
构成上述多个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以筒部的大小即直径依次不同的方式构成,通过以在具有直径最大的筒状支柱体11a的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上将具有直径比筒状支柱体11a依次减小的筒状支柱体11b、11c、……11m、11n的基本构件7b、7c、……7m、7n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b、11c、……11m、11n可朝筒轴线方向(上下方向)滑动地嵌合的方式从下方依次连接,从而可在如图1、图2所示的多个基本构件7的横条体12依次上下抵接重合的缩短收纳状态与如图3、图4所示的多个基本构件7的横条体12各自上下分开相当于梯子主体2一格的台阶(踏级)高度的间隔且将上下相邻的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彼此的嵌合状态保持成防止脱落的伸长使用状态之间变化。
另外,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筒状支柱体11a与其他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相比在上方较长地形成,除了横条体12a之外还在上方隔开一格的台阶高度以设置横条体12a’。此外,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的最小径的筒状支柱体11n与其他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相比在下方稍长地形成,并在该筒状支柱体11n的下端部嵌有橡胶栓状的防滑构件13。
上述基本构件7的横条体12例如如图5(a)、图5(b)所示包括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筒状支柱体11的下端部外侧嵌合的环构件16和连结两个环构件16的水平构件17,两个环构件16利用螺钉孔18和螺钉19固定于筒状支柱体11,并且在水平构件17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防滑用突起20。上述横条体12包括环构件16和水平构件17且整体由铝压铸件构成。另外,横条体12的两端的环构件16的中心之间的尺寸固定形成,水平构件17的长度在每个基本构件2上略有不同,但截面形状相同。
上述防脱部10在将基本构件7伸长至使用状态时用于防止将上下相邻的基本构件7、7的筒状支柱体11、11彼此不慎拔出。如图6所示,上述防脱部10由环状限位突起25和环状限位突起26构成,其中,上述环状限位突起25将上部的基本构件7的由拉制无缝铝管制成的筒状支柱体11的下端附近周壁部朝中空部22进行拉深(缩径)加工以相对于筒轴线呈直角形成,上述环状限位突起26将下部的基本构件7的由拉制无缝铝管制成的筒状支柱体11的靠上端的周壁部从中空部22向外侧进行扩张(扩径)加工以相对于筒轴线呈直角形成,通过使上下基本构件7、7的筒状支柱体11、11的环状限位突起25、26彼此抵接从而能防止在伸长使用状态下拔出筒状支柱体11、11。
另外,在下部的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的靠上端的周壁部处的比上述环状限位突起26更靠上部位置形成有与该环状限位突起26一样通过扩径加工而形成的环状突起26a。这些上下的环状突起26a、26通过使上下的筒状体11、11彼此在朝筒轴线方向(上下方向)相对滑动时与上部的筒状体11的内周面接触,从而在下部的筒状体11上不会出现扭绞(日文:こじれ)以起到使相对滑动直线进行的作用,藉此,即使在伸长时限位突起25、26彼此强烈碰撞也几乎不会出现破损或是变形。因此,即使反复使用装置1,也能保持可靠的防脱功能。
当如上所述构成的伸缩式梯子主体2处于缩短收纳状态时,通过使具有直径最大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的基本构件7a位于最上部并使姿势变化(倾斜)成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形态,从而利用最上部以外的多个基本构件7b、7c、……7m、7n的重力使各基本构件7b、7c、……7m、7n的筒状支柱体11b、11c、……11m、11n彼此依次朝下滑动下降以将该梯子主体2改变成伸长使用状态。此时,通常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伸长速度随着伸长的进行急速上升,若这样的话,上述限位突起25、26激烈碰撞而对梯子主体2带来很大的冲击,易于出现破损等。
上述绳子3是纤维制的、用于利用手动对上述这样的梯子主体2的伸长速度进行控制的绳子,绳子3的一端部3a卷绕固定在位于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的横条体12n上,另一端部3b侧延伸设置到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上方部,通过用手将延伸设置好的另一端部3b侧把持并调整(适当调整)向上方的上提力,从而任意且适当地控制梯子主体2的伸长速度,从而能缓解在伸长时施加于梯子主体2的冲击。
上述卡定件4分别安装在上述梯子主体2的构成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上,并可与起居室的开口部窗框或阳台的栏杆部等从建筑物的二楼地面朝上方立起的突起固定部27卡定。如图7所示,上述卡定件4由可绕筒轴线旋转地与筒状支柱体11a的外侧嵌合的上下两个环状安装构件28、固定在这些上下两个环状构件28之间的近似倒L字形的内侧构件29、固定在上述近似倒L字形的内侧构件29的上部前端的扁钢构件30、以及利用螺栓、螺母31与在长度方向上隔开固定间隔地形成于上述扁钢构件30的多个孔30a固定连结的近似倒L字形的外侧构件32构成,通过选择(改变)外侧构件32的相对于扁钢构件30的固定连结用孔30a,藉此使卡定宽度L与内侧构件29与外侧构件32的间隔即与上述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27的宽度尺寸对应而可在最大(Lmax.)260mm、最小(Lmin.)110mm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此外,通过使上述环状安装构件28绕筒状支柱体11a的筒轴线旋转,从而可使上述卡定件4在从筒状支柱体11a朝直角突出的卡定作用姿势与在一对筒状支柱体11a间翻折的折叠姿势之间改变。
上述一对延长栏杆构件5可向上方抽出地收容在梯子主体2的构成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的中空部22内。上述延长栏杆构件5被设定成比筒状支柱体11a稍长,在图1和图2所示的收容状态下,延长栏杆构件5的上端部分5a比筒状支柱体11a的上端更突出,通过用手将上述所突出的上端部分5a把持并朝上方上提,从而可进行改变到图3和图4所示的抽出状态的操作。另外,对延长栏杆构件5的上端部5a实施防滑用的滚花加工。
上述锁定机构6是用于在将上述延长栏杆构件5朝上方抽出的状态下将该延长栏杆构件5与筒状支柱体11a保持固定和解除固定的机构。如图8所示,上述锁定机构6包括:对开筒体(日文:半割り筒体)33,该对开筒体33具有形成有供上述延长栏杆构件5贯穿的中心孔33a的底板部33b和后述的锁定板的卡定突片33c,并且上述对开筒体33以同芯状态嵌合固定在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的上端部内;圆形的锁定板34,该锁定板34具有供上述延长栏杆构件5贯穿的中心孔34a且被插入上述筒体33内,并且使周缘部的径向一部分与上述卡定突片33c卡定;以及螺旋弹簧35,该螺旋弹簧35被夹在上述筒体33上端的底板部33b与上述锁定板34之间,通过将螺旋弹簧35的弹性作用力作用到锁定板34而将该锁定板34相对于筒轴线方向倾斜,从而使扭绞力作用在锁定板34的中心孔34a的内周缘与延长栏杆构件5的外周面之间以使延长栏杆构件5可在向上方抽出的状态下锁定。
此外,在上述锁定机构6中,将手经由形成于筒状支柱体11a的开孔11a1和形成于上述筒体33的周壁部的一部分的缺口部33d与锁定板34的倾斜下端部抵住,通过使锁定板34克服螺旋弹簧35的弹性作用力而上提操作至水平姿势,从而能将上述锁定板34的中心孔34a设定成与延长栏杆构件5的轴线同芯的水平状态,使中心孔34a的内周缘与延长栏杆构件5的外周面之间的扭绞力成为零来解除锁定。在上述锁定解除状态下,可将收容在筒状支柱体11a内的延长栏杆构件5朝上方抽出、或将朝上方抽出的延长栏杆构件5下降收容在筒状支柱体11a内。
而且,如图9(a)、图9(b)所示,在上述梯子主体2的除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之外的基本构件7b、7c、……7m、7n中的横条体12b、12c、……12m、12n上安装有铝制的挺杆构件38,该挺杆构件38形成为具有可从上方嵌入各横条体12b、12c、……12m、12n的安装部38a和从上述安装部38a向外方一体突出的近似勺状的突出部38b。上述铝制挺杆构件38在梯子主体2的伸长使用状态下其突出部38b的前端与建筑物C的墙面W抵接,从而可在各横条体12b、12c、……12m、12n与墙面W之间确保有踩脚用的空间。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如图1、图2所示,通常将伸缩式梯子主体2制成使多个基本构件7的横条体12依次上下抵接重叠的缩短收纳状态,并且通过将绳子3卷绕成例如很小的圆状等而使梯子主体2的最大长度控制在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长度加上比多个横条体12抵接重叠的尺寸稍长的长度以内,同时将宽度控制在一对筒状支柱体11、11的外表面之间的尺寸以内,从而使装置1整体紧凑化,能在不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在例如阳台或二楼的起居室等中保管。
当在这种紧凑的保管状态下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能将避难用梯子装置1以缩短收纳状态搬运到起居室的开口部或阳台等可确保避难路线的地方进行使用状态的准备,例如在包装或捆绑好的情况下拆开包装或解开捆绑等以准备到可伸长使用的状态。
在准备结束后,将梯子主体2放成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姿势,在将卡定件4的卡定宽度L调整成与包括窗框和阳台的栏杆部的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27的宽度尺寸相对应之后,将上述卡定件4与突出固定部27卡定。通过这样,能利用除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之外的多个基本构件7的重力使各筒状支柱体11彼此朝下滑动从而使梯子主体2自动且迅速地从缩短收纳状态改变至图3、图4所示的伸长使用状态,并将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的筒状支柱体11n下端的防滑构件13与地表面接触,能高效地确保从二楼等高处到地面的避难路线。
此外,如上所述,在有效利用多个基本构件7的重力使梯子主体2伸长时,通过用避难者等人的手将一端部3a卷绕固定在位于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的横条体12n上的绳子3的另一端部3b侧把持并调整(适当调整)向上方的上提力,藉此可对梯子主体2的伸长速度任意且适当地控制以缓解在伸长时施加到梯子主体2的冲击力,因此能避免为防止筒状支柱体11彼此不慎拔出而设置的限位突起25、26等激烈碰撞而破损、或是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的筒状支柱体11n与地面等激烈碰撞而破损的情况,从而能充分确保装置整体的耐久性。
此外,由多个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形成在上下方向呈直线状的连续支柱体,在上述连续支柱体上由于在途中完全没有折叠用的支点等,因此即使避难者在从高处依次踩着横条体12向下移动时为保持非常不稳定的身体姿势而用力抓住筒状支柱体11而使全身重量压在支柱体11上,支柱体11也不会发生晃动或弯曲。因此,在从高处紧急避难时,能使避难者用力握住支柱体11将体重牢牢地压到连续支柱体上依次向下移动,能进行安全地避难。
此外,在伸长使用状态下,安装于除了位于上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之外的基本构件7的横条体12上的挺杆构件38与建筑物的墙面W抵接,能在横条体12与墙面W之间确保有踩脚用空间,因此在依次踩着横条体12向下移动时,能尽量避免脚踩空、踩踏面积小而脚滑,能提高避难动作的安全性。
而且,在确保了避难路线之后,通过将收容在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一对筒状支柱体11a内的延长栏杆构件5朝上方抽出而通过锁定机构6固定于一对筒状支柱体11a,由于在从建筑物的开口部或阳台等高处向梯子主体2的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的横条体12a移动时能用手抓住延长栏杆构件5移动,因此也能确保避难开始初期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10~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主要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未经特别说明的地方应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的缩短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中,挺杆构件38被分别安装在梯子主体2的除最上部的基本构件7a之外的基本构件7b、7c、……7m、7n的左右一对筒状支柱体11b、11c、……11m、11n上。
如图12(a)、图12(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挺杆构件38通过对铝的挤压成形来将与筒状支柱体11的外周部嵌合的环状部分38c和从上述环状部分38c朝外侧突出的方筒状且前端为大致横向V形的突出部38d一体构成。上述挺杆构件38在横条体12的正上方位置将环状部分38c与筒状支柱体11嵌合从而通过螺钉孔和螺钉(未图示)固定安装于筒状支柱体11。另外,突出部38d的外表面被弹性树脂覆盖,在梯子主体2的伸长使用状态下通过使突出部38d与建筑物的墙面W弹性抵接,从而能尽量抑制墙面W的损伤。另外,在图中,符号40是用于保持缩短收纳状态的紧固用皮带。
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避难用梯子装置1同样使用,除了能起到所说的同样效果之外,由于还能增大左右一对挺杆构件38之间的间隔,因此避难者在用手抓住横条体12依次向下移动时,挺杆构件38不会成为阻碍。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紧急避难动作的安全性。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梯子主体2从缩短收纳状态改变成伸长使用状态时对多个基本构件7的伸长速度进行控制的伸长速度控制单元,采用了可用手任意控制的纤维制绳子3,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例如使索状体贯穿筒状支柱体11内,将上述索状体的下端部与最下部的基本构件7n卡定固定,并且将索状体的上端部与摩擦制动器等加速度控制用机构连结。
此外,作为卡定件4,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例如还能采用可与阳台的栏杆等卡定的带防脱片的钩或可卷绕于栏杆的锁等。
此外,作为多个基本构件7的筒状支柱体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圆筒状的筒状支柱体,但也可以采用方筒状的筒状支柱体。
Claims (6)
1.一种避难用梯子装置,包括:
伸缩式梯子主体,该伸缩式梯子主体的基本构件由隔开规定间隔且互相平行配置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和在这一对筒状支柱体的筒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之间横向架设固定的横条体构成,通过将以所述筒状支柱体的筒部的大小依次不同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基本构件依次连接成与筒部较大的一对筒状支柱体相比筒部较小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可朝筒轴线方向滑动地嵌合在筒部较大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内,该伸缩式梯子主体可在多个基本构件中的横条体依次抵接的缩短收纳状态与多个基本构件的横条体沿筒轴线方向分开适当间隔且防脱地保持相邻的筒状支柱体的嵌合的伸长使用状态之间改变;
伸长速度控制单元,在使具有筒部大小最大的筒状支柱体的基本构件位于最上部并使处于所述缩短收纳状态的梯子主体处于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姿势时,多个基本构件的重力使各筒状支柱体彼此滑动,该伸长速度控制单元可对梯子主体从所述缩短状态改变成伸长使用状态时的伸长速度进行控制;
卡定件,该卡定件安装在位于所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上,从而可与包括窗框和阳台的栏杆部在内的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卡定;
一对延长栏杆构件,这一对延长栏杆构件可朝上方抽出地收容在位于所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内;以及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将这一对延长栏杆构件在向上方抽出的状态下相对于一对筒状支柱体固定和解除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长速度控制单元是绳子,该绳子的一端部固定在位于最下部的基本构件的横条体上,另一端部延伸设置到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上方部,通过用手将该绳子的延伸设置好的另一端部把持并调整上提力,能控制所述梯子主体的伸长速度;
在上下相邻的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中,在上部的筒状支柱体的下端附近周壁部通过缩径加工以相对于筒轴线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有环状限位突起,且在下部的筒状支柱体的靠上端的周壁部通过扩径加工以相对于筒轴线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有环状限位突起,从而构成了防脱部,当上下相邻的基本构件伸长时,通过使在上部的筒状支柱体的下端附近周壁部形成的环状限位突起与在下部的筒状支柱体的靠上端的周壁部形成的环状限位突起彼此抵接,所述防脱部防止在所述伸长使用状态下上部的筒状支柱体和下部的筒状支柱体拔出;
在上下相邻的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中,在下部的筒状支柱体的靠上端的周壁部处的比所述环状限位突起更靠上部位置,形成有与该环状限位突起一样通过扩径加工而形成的与该环状限位突起直径相同的环状突起,当上部的筒状支柱体和下部的筒状支柱体彼此沿筒轴线方向相对滑动时,下部的筒状支柱体的上下位置处的所述环状限位突起及所述环状突起与上部的筒状支柱体的内周面接触,从而以在下部的筒状支柱体上不出现扭绞的方式使上部的筒状支柱体和下部的筒状支柱体的相对滑动直线进行,
所述延长栏杆构件的锁定机构包括:对开筒体,该对开筒体具有形成有供所述延长栏杆构件贯穿的中心孔的底板部和锁定板用的卡定突片,并且所述对开筒体以同芯状态嵌合固定在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的上端部内;圆形的锁定板,该锁定板具有供所述延长栏杆构件贯穿的中心孔,并且以周缘部的径向一部分与所述卡定突片卡定的状态被插入所述对开筒体内;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所述延长栏杆构件的外周部上被夹在对开筒体的底板部与所述锁定板之间,通过使作用有所述螺旋弹簧的弹性作用力的锁定板相对于筒轴线方向倾斜,能利用作用于锁定板的中心孔的内周缘与所述延长栏杆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扭绞力将所述延长栏杆构件在向上方抽出的状态下锁定,并且,通过使所述锁定板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而上提至水平姿势,能使所述扭绞力为零来解除对所述延长栏杆构件的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难用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件可与所述建筑物的突出固定部的宽度尺寸相对应地调整卡定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难用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件分别设于位于最上部的基本构件的一对筒状支柱体,并且,通过绕该筒状支柱体的筒轴线旋转,所述卡定件可在从一对筒状支柱体呈直角突出的卡定作用姿势与在一对筒状支柱体之间折叠的折叠姿势之间改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难用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位于所述最上部的基本构件之外的基本构件的横条体或筒状支柱体上安装有挺杆构件,该挺杆构件在伸长使用状态下与建筑物的墙面抵接,以用于在横条体与墙面之间确保有踩脚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难用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构件具有与基本构件的筒状支柱体的外侧嵌合的环状部分和从该环状部分向外方突出而作为踩脚部的突出部,使所述环状部分在横条体的正上部位置与筒状支柱体嵌合而安装成与筒状支柱体固定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难用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构件的所述环状部分和突出部通过对铝的挤压成形而一体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43888A JP5488884B2 (ja) | 2009-09-29 | 2009-09-29 | 避難用梯子装置 |
JP2009-243888 | 2009-09-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1927A CN102031927A (zh) | 2011-04-27 |
CN102031927B true CN102031927B (zh) | 2014-11-12 |
Family
ID=4388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078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1927B (zh) | 2009-09-29 | 2010-09-28 | 避难用梯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88884B2 (zh) |
CN (1) | CN10203192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31040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9 | Highnovate | Portable anchoring apparatus for building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6444B2 (ja) * | 2014-06-05 | 2018-08-22 | 株式会社高知丸高 | 伸縮式ブリッジ |
DK3374589T3 (da) * | 2015-11-28 | 2019-08-12 | Otto Martinus Nielsen | Sammenfoldelig stige |
CN106014177A (zh) * | 2016-06-13 | 2016-10-12 | 徐进 | 一种安全逃生梯 |
CN106193987B (zh) * | 2016-09-22 | 2018-02-16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脱硫塔保温专用爬梯及其使用方法 |
JP6600887B2 (ja) * | 2017-08-19 | 2019-11-06 | 特殊梯子製作所有限会社 | 伸縮可能な吊下梯子 |
CN108079447A (zh) * | 2017-12-26 | 2018-05-29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JP6598092B2 (ja) * | 2018-03-29 | 2019-10-30 | 特殊梯子製作所有限会社 | 伸縮可能な梯子 |
USD959024S1 (en) | 2020-12-04 | 2022-07-26 | Dorel Home Furnishings, Inc. | Tray for telescoping ladder |
CN114592435A (zh) * | 2022-03-11 | 2022-06-07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墩模板的模板背笼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6300U (zh) * | 1990-05-30 | 1992-02-10 | ||
CN1123870A (zh) * | 1994-11-29 | 1996-06-05 | 寺本隆 | 可伸缩的梯子 |
CN2514159Y (zh) * | 2001-12-28 | 2002-10-02 | 项良 | 作业用伸缩支撑腿 |
CN2570435Y (zh) * | 2002-09-11 | 2003-09-03 | 李�杰 | 防脱滑的延伸式梯子 |
KR20040057455A (ko) * | 2002-12-26 | 2004-07-02 | 주식회사 로템 | 순간 팽창식 비상사다리 |
WO2005106182A1 (es) * | 2004-05-03 | 2005-11-10 | Marisela Rojas Arriaga | Nueva escalera con peldaños deslizables para evacuación de edificios en caso de emergencia |
CN201034101Y (zh) * | 2007-04-12 | 2008-03-12 | 宁波双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杆的伸缩定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33400A (en) * | 1975-09-08 | 1977-03-14 | Naka Tech Lab | Slow-lowering device |
JPS5616399Y2 (zh) * | 1977-07-22 | 1981-04-16 | ||
JPS5719438Y2 (zh) * | 1978-05-08 | 1982-04-23 | ||
JPS6077700U (ja) * | 1984-05-25 | 1985-05-30 | 株式会社ナカ技術研究所 | 伸縮型避難装置 |
JPH0621652U (ja) * | 1992-06-24 | 1994-03-22 | 豊太郎 西井 | 吊るすと伸びる降下梯子 |
JP4279429B2 (ja) * | 1999-12-24 | 2009-06-17 | 株式会社ナカオ | 梯子用フック |
CN2635887Y (zh) * | 2003-08-08 | 2004-08-25 | 周泽鹏 | 带金属撑附件的软梯 |
-
2009
- 2009-09-29 JP JP2009243888A patent/JP548888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9-28 CN CN201010507896.4A patent/CN1020319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6300U (zh) * | 1990-05-30 | 1992-02-10 | ||
CN1123870A (zh) * | 1994-11-29 | 1996-06-05 | 寺本隆 | 可伸缩的梯子 |
CN2514159Y (zh) * | 2001-12-28 | 2002-10-02 | 项良 | 作业用伸缩支撑腿 |
CN2570435Y (zh) * | 2002-09-11 | 2003-09-03 | 李�杰 | 防脱滑的延伸式梯子 |
KR20040057455A (ko) * | 2002-12-26 | 2004-07-02 | 주식회사 로템 | 순간 팽창식 비상사다리 |
WO2005106182A1 (es) * | 2004-05-03 | 2005-11-10 | Marisela Rojas Arriaga | Nueva escalera con peldaños deslizables para evacuación de edificios en caso de emergencia |
CN201034101Y (zh) * | 2007-04-12 | 2008-03-12 | 宁波双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杆的伸缩定位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31040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9 | Highnovate | Portable anchoring apparatus for building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1927A (zh) | 2011-04-27 |
JP2011074749A (ja) | 2011-04-14 |
JP5488884B2 (ja) | 201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1927B (zh) | 避难用梯子装置 | |
US9593531B2 (en) | Ladder securing apparatus, ladder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04704185B (zh) | 梯子固定设备、包含梯子固定设备的梯子以及相关的方法 | |
KR100649607B1 (ko) | 자동 절첩식 텐트 | |
CA2108034C (en) | Tent and method for pitching thereof | |
US20130112500A1 (en) | Lift Unit for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 Scaffold | |
ES2396945T3 (es) | Método para mantener un mástil transportable vertical durante la erección o retracción del mismo, y conjunto de mástil | |
US9901149B2 (en) | Canopies and canopy support structures | |
CN1500171A (zh) | 在脚手架中用于人身保护的装置 | |
US7461665B2 (en) | Shading apparatus | |
CN104603375B (zh) | 伸缩式阁楼梯子 | |
RU2342286C2 (ru) | Гондола с запираемыми, развертываемыми плечами | |
GB2413148A (en) | Loft ladder assembly | |
US20160290002A1 (en) | Shelter deployment handles | |
JP6598092B2 (ja) | 伸縮可能な梯子 | |
EP2400079B1 (en) | Tilting device for tilting a panel carrier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 panel | |
KR100613879B1 (ko) | 난간 대피장치 | |
CN104994917B (zh) | 支架和升/降设备总成 | |
US7796093B1 (en) | Helicopter transportable antenna mast and stay cable system | |
CN108209319A (zh) | 一种快速原地垂直升降床围栏 | |
JP3115185U (ja) | カメラスタンド | |
KR101847569B1 (ko) | 재난대피용 줄사다리 어셈블리 | |
CN202897927U (zh) | 板材提升装置 | |
KR20090001626U (ko) | 고가 사다리용 붐 하강 안내장치 | |
WO2018104843A1 (en) | A collapsible ladder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