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1050A -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1050A
CN102031050A CN2010105007973A CN201010500797A CN102031050A CN 102031050 A CN102031050 A CN 102031050A CN 2010105007973 A CN2010105007973 A CN 2010105007973A CN 201010500797 A CN201010500797 A CN 201010500797A CN 102031050 A CN102031050 A CN 102031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dew
mould
resin
film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07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1050B (zh
Inventor
太田雅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1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1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1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10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内部部件中,作为现有的防霉涂料,一般是水性树脂或者溶剂型树脂内单纯地配合加入防霉剂,耐水性、耐药性和耐磨耗性都很不足。因此,虽然在涂覆初期有效,但随着时间变化防霉效果显著下降,且对不同种类霉菌的效果也不一样,不能完全防止微生物的繁殖。通过形成在防水性树脂中分散混入OIT、IPBC、ZPT 3种防霉剂和导电性填充物,以达到表面阻抗为106Ω/□~1012Ω/□的涂膜,能够降低作为霉菌等微生物繁殖原因的水分和灰尘,通过和防霉剂的相乘效果,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防霉性能。

Description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性和导电性的且含有防霉剂的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这种涂膜能够防止空气调节机器如空调、空气清新机等内部的送风风扇及其周边部件上发生的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的内部部件送风风扇的翼部和端板为一体化的结构(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昭64-53099)。在该结构的合成树脂中,使用了在丙烯晴·苯乙烯树脂(下称AS树脂)中混入约20%-30%左右的玻璃纤维(下称GF)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或者使用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下称ABS树脂)等。此外,其周边部位(吸入格栅、本体框架、吹出格栅、接水盘、上下叶片、左右叶片等)中也使用了ABS、PS树脂等各种树脂。作为防止霉菌的产生和繁殖的手段,有人提出过仅涂覆含有防霉剂的涂料或者添加到合成树脂中的方法。但是,从如上所述的部件的种类的多样性、较高的成形温度导致的药剂的稳定性、和能效的持续性等方面来看,几乎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做防霉处理。作为其他还有的手段,也有采取进行干燥运转使室内机内部得到干燥等增加了使用者负担的方法。
此外,虽然还存在使用耐污染性的氟化物类涂料(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平6-157943),或者使用含防水性树脂以及抗菌剂的涂层组合物(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2008-179660),但是还没有能够同时使用最合适的抗菌剂以及导电性填充物而表现出长期的效果的。另外,虽然还存在在送风风扇的表面上进行膜厚为1.4um以上的防霉涂层(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平5-248651)的技术,但并没有记载根据防霉剂的种类产生的效果,或者说虽然在培养试验中有所表现但是并没有记载实际的效果。另外,虽然有使用涂覆有氟化物树脂的成形部件的例子(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2007-84780),但并未特别明示能够长期防止霉菌的繁殖。另外,虽然还存在涂覆了具有带电防止、低摩擦性等功能的功能性涂料(如日本发明公开公报平8-247526),但并没有明确记载了结合防霉剂和防带电剂或导电剂或防水性的、对空调产生长期效果的材料。
对此类现有结构的送风风扇来说,旋转导致的静电使作为霉菌的营养源的灰尘等附着到风扇上,更进一步地,因为结露产生的水的影响,导致在送风风扇的周边部分(本体框架、吹出格栅、接水盘、上下叶片、左右叶片等)霉菌繁殖的问题。特别是在空调中,存在运转时从吹出口产生恶臭、霉菌孢子随着灰尘飞散到空气中而产生的卫生方面的问题。
此外,现有存在的防霉涂料多是丙烯树脂、醋酸乙烯树脂、丙烯硅树脂、氨甲酸脂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水性树脂或者可溶性树脂中仅配合使用防霉剂,因为耐水性、耐药性、和耐摩性等不足,因此在涂覆初期能够产生效果,但是防霉效果随着时间明显下降,并且对于不同种类的霉菌效果会有差别,存在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的问题,业界一直希望对其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所述现有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防水性树脂中添加导电性填充物配合,减少成为霉菌繁殖的水分和灰尘的附着,通过(a)N-辛基-4-异噻唑啉-3-酮(以下简称为“OIT”)、(b)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脂(以下简称为“IPBC”)和(c)吡啶硫酮锌(以下简称为“ZPT”)这三种防霉剂的配合产生的总体综合效果,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防止霉菌的生长的防霉用涂膜、以及空气调节机器等的防霉用涂膜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在防水性树脂中分散混入(a)OIT、(b)I PBC、(c)ZPT三种防霉剂和导电性填充物,形成表面阻抗为106Ω/□~1012Ω/□的涂膜。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防霉用涂膜的防水性为水接触角为80°以上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一种防霉用涂膜的涂覆方法,将上述涂膜涂覆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并干燥,形成具有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记载的涂膜。
本发明的第1方案通过在防水性树脂中分散混入(a)OIT、(b)IPBC、(c)ZPT三种防霉剂和导电性填充物,形成表面阻抗为106Ω/□~1012Ω/□的涂膜,减少了成为霉菌等微生物繁殖原因的水分和灰尘,通过与防霉剂的相乘效果,在较长时期内都能保持防霉性能。
另外,在第2方案中,通过将第1方案中记载的防霉用涂膜的防水性设为水接触角为80°以上的结构,即使在和水接触的环境中也能谋求降低水分,特别是薄膜为10um以下时,通过形成长期吸水劣化性较低的出色的涂膜,能够维持更长时期内的防霉性能。
此外,在第3方案的涂膜的处理方法为将上述涂膜涂覆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并干燥,形成具有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记载的涂膜。如果使用这种防霉处理方法,在用于空气调节机器的送风风扇中,降低了旋转产生的静电引起的成为霉菌的营养源的灰尘等的附着和结露的水分的附着,能够在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形成高平滑性薄膜的最优的涂膜,并且在较长时期内都能维持防霉性能。
还有,在导电性填充物中使用掺锑二氧化锡以确保透明性,通过设置水接触角为80°以上,当使用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前面面板或者吸入面板或者本体框架的外观可以看见的位置时,能够保持白色的外观和长期的防霉性能。
还有,本发明的防霉用涂膜在霉菌容易繁殖的高温多湿的冲绳或九州南部或者常年连续运转的食堂或者宾馆等的房间内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现有的一种丙烯水性树脂的防霉剂,即使在霉菌容易繁殖的环境中,通过形成本发明的防霉涂膜,迄今为止不是很长的时期(例如2年以上)内也能产生效果。并且,通过在较长时期内降低霉菌的繁殖和垃圾灰尘的附着,能够抑制空调送风效率的降低,减少能力的下降,对节能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该实施例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涂覆部位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结构和表示防霉性能等的结构特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比较例中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结构和表示防霉性能等的结构特性图,
图5现有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发明范围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1方案记载的防霉用涂膜为,在防水性树脂中分散混入(a)OIT、(b)IPBC、(c)ZPT三种防霉剂和导电性填充物,形成表面阻抗为106Ω/□~1012Ω/□的涂膜。
这种结构为,合成树脂基材加上密合性良好的防水性的溶剂型或者水性树脂,减少作为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原因的水分和灰尘,通过和防霉剂的相乘效果,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维持防霉性能。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通过将第1方案中记载的防水性树脂的接触角设为水接触角为80°以上的防霉用涂膜结构。通过使用水接触角为80°以上的防水性树脂,即使在和水接触的环境中也能谋求降低水分,特别是薄膜为10um以下时,通过形成长期吸水劣化性较低的出色的涂膜,能够维持更长时期内的防霉性能。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将上述涂膜涂覆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并干燥,形成具有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记载的涂膜的处理方法。
如果使用该结构的防霉处理方法,在用于空气调节机器的送风风扇中,降低了旋转产生的静电引起的成为霉菌的营养源的灰尘等的附着和结露的水分的附着,能够在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形成高平滑性薄膜的最优的涂膜,并且在较长时期内都能维持防霉性能。
还有,在导电性填充物中使用掺锑二氧化锡以确保透明性,通过设置水接触角为80°以上,当使用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前面面板或吸入面板或者本体框架的外观可以看见的位置时,能够保持白色的外观和长期的防霉性能。
(实施例1)
首先对防水性树脂进行说明。防水性树脂虽然可分为溶剂型和水性两类,但是最近由于环境问题,大部分已经由溶剂型转化为水性。因此,在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同时,专心研究作业性良好的、带电防止的、涂膜的物理特性和防霉性优异的不满10um的水性涂膜而完成的本发明。但是,溶剂型也能得到和水性大致相当的防霉性等效果。下面对水性的特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树脂既可以溶解在水性组合物中,也可以分散在水性组合物中。作为该种树脂,不管是溶解在水性组合物中,或者是可以分散的水性树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对于空气调节机器的送风风扇及其周边部件(AS+GF树脂、PS树脂、ABS树脂等)来说必须密合性良好且有防水性,可以是比如说丙烯树脂乳胶、丙烯硅树脂乳胶、氟化物树脂乳胶、氨甲酸脂树脂乳胶、聚酯树脂乳胶、硅树脂乳胶、或者是这些水溶性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在粘合剂树脂被分散在水性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分散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子通常为0.01um~1um,最好是0.01um~1um。这里的平均一次粒子是利用(Sysmac公司制造的)粒子测量仪测得的。
树脂被分散在水性组合物中,这种水分散型树脂通常能够在市场上以水性分散液的形态购得。
组合物中的树脂固态成分最好是5%~50%,如果少于5%的话就会引起密合性、涂膜强度等的下降。但是,如果超过50%的话,会对和防霉剂及导电剂等的配合发生制约,且涂覆作业性也会变差,很难控制膜厚。
下面对导电性填充剂进行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导电性填充剂只要是能够使涂膜带有导电性的物质就可以。比如举例说,可以使用掺入了非氧化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凯杰恩钕黑、纳米碳管等。掺杂了非氧化金属的金属氧化物更具体举例说可以是,掺锑二氧化锡、掺铝氧化锌、掺钙氧化锌、氧化铟、掺锑氧化钛等。在本发明中,通过配合导电性的填充剂,能够有效防止静电导致的成为霉菌营养源的灰尘等的附着。
导电性填充剂以使涂膜的表面电阻率达到106Ω/□~1012Ω/□的量进行配合。由于这样的配合量和导电性填充剂的种类有关系因此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通常是占所述树脂的固态部分的重量和该导电性填充剂的重量和的2%~10%。亦即,在含量比例不足2%的情况下,不能达到规定的表面电阻率,会附着作为霉菌营养源的灰尘引起霉菌的繁殖,另外,如果含量比例超过10%的情况下,附着性、保存稳定性及光泽度会降低。如果光泽度下降的话会引起表面的粗糙,使霉菌更容易附着。
下面对防霉剂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防霉剂对在住宅内容易繁殖的黑蛆霉菌、青霉菌、黑霉菌有很好的效果,并且,为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性能,使用了(a)OIT、(b)IPBC、(c)ZPT这3种成分。对于限定这3种成分的理由是考虑了速效性、和持续性。(a)OIT和(c)ZPT比较容易从水中溶出,因此具有速效性,(b)IPBC比较难于从水中溶出,因此具有持续性,通过该3种成分的相乘效果,能够维持防霉性。而且,这3种成分都是不仅对霉菌有效,而且也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效果也很好。特别是(a)OIT和(b)I PBC对细菌的效果很好。
配合量为,相对于所述防水性树脂(粘合性树脂)的固态部分重量,各防霉剂成分为0.3份以上、且总量为10份以下。如果(a)~(c)的各成分的含有比例过少、不足0.3份的情况下,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防霉效果。如果总量超过10份的情况下,涂膜上就会残留有粘着剂,并且,耐水性等涂膜性能会下降,不能在较长时期内维持性能。
下面对本发明的涂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涂料为,在溶剂型或者水性介质中配合加入树脂及导电性填充剂及防霉剂,通过混合进行制造。导电性填充剂和难溶于水的防霉成分分散在其中。混合机使用现有的在涂料和墨水领域内用于混合/分散的碾轮式混砂机、球磨机、高速旋转装置和三滚筒机。为了使上述材料的分散更有效地进行,可以将分散剂组合进行配合,这些颜料的平均粒径最好在1um以下。当这些作为涂料被涂覆到被涂覆物上时,特别是防霉剂中,如果粒子较大的话就会从涂膜上突出来,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产生脱落,因此防霉效果的寿命会变短。
在本发明的防水防霉涂料中,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成分以外配合使用分散助剂、颜料、染料、成膜助剂、调整剂、防沉淀剂等添加剂。
本发明的具有防水性和导电性的防霉涂料为为了形成皮膜的组合物,至少为将防水性树脂、导电性填充剂、防霉剂溶解或者分散到介质中的物质。
本发明的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的特征为,将所述具有防水性和导电性的防霉涂料涂覆并干燥形成涂膜。涂料的涂覆方法只要是能形成规定厚度的涂膜,其他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气压喷涂法、无气压喷涂法、浸渍涂装法、静电喷涂法、滚轮涂装法或刷子涂装法等涂覆方法。
涂膜的厚度(干燥后)只要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其他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考虑到表面的平滑性和膜厚的均匀性,最好是在10um以下。
涂膜的干燥虽然通过在常温下自然干燥也能完成,但从涂装品的生产效率上说最好可以进行加热干燥。例如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10分钟~30分钟。
依照上述方法形成的涂膜本身在空气调节机器和空气清新机等的内部部件的送风风扇、吸入格栅、本体框架、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密合性良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具有优秀的防霉性能。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表示该实施例所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涂覆部位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结构和表示防霉性能等的结构特性图,图4为本发明的比较例中使用的防霉用涂膜的结构和表示防霉性能等的结构特性图,图5现有的空气调节机器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
空气调节积极11的送风方向如图2所示,将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前面面板侧)201和吸入格栅301吸入,依次通过空气滤网901、热交换器401、送风风扇501、吹出格栅801后,再次向室内送风。防霉用涂膜如图2所示,在送风风扇501和其周边部件吸入格栅201(前面面板侧)、吸入格栅301、空气滤网901、本体框架601、接水盘701、吹出格栅801和前面框架121上涂覆。
实施例1~14和比较例1~18使用的是水接触角为105°的水性防水性树脂。实施例15将水接触角调整为了90°,实施例16将水接触角调整到了80°。比较例19~21和比较例22~24使用的是水接触角为70°、60°、50°的水性丙烯类乳胶树脂。实施例1~16、比较例1~24的防霉用涂膜的制造所使用的基本材料如下所示。
(1)水性防水性树脂:
丙烯硅乳胶树脂、氟化物树脂(大同涂料(有限公司)、SD-3等)
(2)比较例19~21的水性树脂:
丙烯乳胶树脂
(3)导电性填充剂:
凯杰恩黑或者掺锑二氧化锡
(4)防霉剂:
OIT、IPBC、ZPT
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使用的具有防水性和导电性的防霉涂料的完成是按如下方法实施的。首先,作为和空气调节机器以及空气清新机等内部部件的送风风扇及其周边部件上经常使用的塑料材料的AS树脂、PS树脂、ABS树脂的密合性良好的丙烯硅乳胶树脂、防水性氟化物树脂(大同涂料(有限公司)、SD-3等)作为涂膜的形成成分,在里面配合使用稀释剂(水)、成膜助剂形成固态成分占20%的水性乳胶溶液(I)。在该水性乳胶溶液(I)中,通过对导电性填充剂的凯杰恩黑色以及防腐剂OIT、IPBC、ZPT进行固态成分换算后添加规定的量,通过混合/分散调整为涂膜面的水为105°的涂料。此外,在实施例15中涂料的水接触角调整为90°,在实施例16中涂料的水接触角调整为80°。
还有,在比较例19~24中使用丙烯乳胶树脂,混入微量的防水剂将水接触角调整为,比较例19和比较例22为70°,比较例20和比较例23为60°,比较例21和比较例24为50°。
而且,通过混入导电性填充剂,实施例1~16和比较例2~14和比较例16~24的表面固有电阻率调整成105Ω/□~1012Ω/□。并且,在实施例13~14和实施例22~24中为了保持涂膜的透明性,导电材料使用了掺锑二氧化锡。
下面对涂膜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送风风扇使用了浸渍涂装的方法进行。涂膜的形成方法为,将空气调节机器的一部分的AS树脂内含有30%GF的横流风扇上浸渍所述各涂料后取出,然后高速旋转甩掉多余的涂料后进行干燥的工程,形成膜厚约2um的涂膜。
对于吸入口(前面面板侧)、吸入格栅、空气滤网、本体框架、吹出格栅和接水盘,通过专门研究的能够使全体均匀地进行薄膜涂覆的设备而完成。为了在成型品的表面和内面形成2um左右的防霉涂膜,在能够从喷嘴产生均匀的喷雾、形成均匀的喷雾环境的装置内进行喷雾涂装。而且,从涂膜的均匀性考虑能够形成10um以下的均匀膜厚。
此外,如下记载了所使用的表面电阻率计和水接触角计和防霉性能、耐变黄性相关的试验方法。
·表面电阻率(Ω/□)
使用高复位UP MCP-HT450型进行测定。
·水接触角
使用单晶片洗净/处理评价装置CA-S150型(协和界面科学有限公司制)进行测定。
·膜厚
重量法(相对横流风扇的叶片部分的表面积和内表面积之和的干燥后的涂覆量)。
·防霉性能(培养试验)
以霉菌的发生状态的风扇的翅片部分为试验片,在浅盘中观察其对霉菌发生的抵抗性。使用了在住宅内容易繁殖的黑曲霉、青霉和黑斑霉3种霉菌的混合进行的试验。试验方法按照日本国家家用电器产品公正贸易协会的防霉试验法(光晕法)的标准进行。
(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黑曲霉、青霉和黑斑霉3种的混合)以密合的方式粘贴在平板培养基上,在25℃±1℃的环境下经过7天的培养后,确认产生在试验材料周边的透明的繁殖阻止带(光晕)的有无和试验材料上的霉菌的繁殖状态。
(判断标准)
○:确认试验材料上没有霉菌的繁殖,形成了对所有的霉菌整体的1/3以上的阻止带。
△:确认试验材料上没有霉菌的繁殖,形成了对所有的霉菌整体的1/3以内的阻止带。
×:确认试验材料上1/3以内的霉菌有繁殖,没有形成阻止带。
××:确认试验材料上2/3以上的霉菌有繁殖,没有形成阻止带。
·防霉性能(监视试验)
监视试验为,设置一个一般家庭大概8叠(约12平米)的起居室内使用空调。在一年中以夏季和冬季为主大约运转8个月,观察1年后和2年后的效果。判断基准为以送风风扇的霉菌的繁殖状况进行评价。
(判断基准)
○:确认2年间没有霉菌繁殖。
△:确认1年间没有霉菌繁殖,但是确认在第2年有部分(全体的1/20以下)霉菌繁殖。
×:确认在第1年内有部分(全体的1/20以下)霉菌繁殖,确认第2年有全体霉菌的1/5~1/20的霉菌繁殖。
××:确认在第1年内全体的1/5以上霉菌繁殖。
·耐黄变(监视试验)
监视试验使用外观为象牙色(白色系)的空调,设为在一般家庭大概8叠(约12平米)的起居室内。在一年中以夏季和冬季为主大约运转8个月,确认发黄的状态。色差为使用色差计和涂装部的等级品(保管品)进行比较。而且,评价基准为利用前面框架进行评价。
○:在2年内无明显的褐色化状态(△E··3以内)。
△:在1年内无明显的褐色化状态(△E··3以内)。
×:在1年内有明显的褐色化状态(△E··7以内)。
在实施例1~16中,3种防霉剂OIT、IPBC、ZPT各成分都设为0.3份以上,且防霉剂总量为10份以下。而且,水接触角为105°、90°、80°,膜厚为约2um以下。在该结构中,在防霉性能的培养试验和监视试验中,在2年间,在风扇及风扇的周边部件(吸入格栅、本体框架、吹出格栅、接水盘、上下叶片、左右叶片等)上没有霉菌的繁殖,效果良好。
在使用水性防水性树脂的比较例1~18中,没有混入防霉剂中的1种或2种或3种的结构、防霉剂的混入量为0.3份以下的结构、防霉剂总量超过10份以上的结构、导电性填充物的混入率为10份以上的结构、导电性填充物没有混入的结构,在培养试验或监视试验中不能看出防霉性能的效果,尽管在培养试验中能确认到○△的效果,但在监视试验中判定为△或×,效果不足。
此外,在使用了丙烯乳胶树脂的水接触角为70°的比较例19和水接触角为60°的比较例20和水接触角为50°的比较例21中,和实施例5一样,即使混入了导电性填充物和3种防霉剂,水接触角降低的部分没有长期的防霉性能,在监视试验中为△或×。此外,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没有混入防霉剂,因此不能取得任何的效果。
耐黄变(监视试验)为,在使用防水性树脂的导电性填充物内使用掺锑二氧化锡的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中,在2年间的色差为△E··3的程度即可。但是,使用了丙烯系的水性树脂的比较例22为△,比较例23和比较例24判定为×,效果不足。
还有,本发明中虽然是以水性的防水性树脂进行说明的,但是也可以使用溶剂型的防水性树脂。通过密合性良好的丙烯树脂、丙烯硅树脂、氟化物树脂、氨甲酸脂树脂等的1种或2种混合能够在空气调节机器的送风风扇、吸入格栅、本体框架、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形成涂膜。作为溶剂举例来说可以是,甲苯等芳香族系的溶剂或环己烷等碳氢系溶剂、异丙醇等丙烯系溶剂。
本发明虽然对空气调节机器的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空气调节机器的内部部件,也能适用于进行送风的灰尘易于附着的部件,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防霉用涂膜,其特征在于:在防水性树脂中分散混入(a)N-辛基-4-异噻唑啉-3-酮、(b)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脂和(c)吡啶硫酮锌三种防霉剂和导电性填充物,以达到表面阻抗为106Ω/□~1012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用涂膜,其特征在于:防霉用涂膜的防水性为水接触角为80°以上的结构。
3.一种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气调节机器的吸入格栅、本体框架、送风风扇、吹出格栅、接水盘及其送风回路的周边部件上形成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霉用涂膜。
CN 201010500797 2009-10-07 2010-09-30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1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3316A JP5476908B2 (ja) 2009-10-07 2009-10-07 防かび用塗膜及びその防かび用塗膜処理方法
JP2009-233316 2009-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1050A true CN102031050A (zh) 2011-04-27
CN102031050B CN102031050B (zh) 2013-05-08

Family

ID=4388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0079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1050B (zh) 2009-10-07 2010-09-30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76908B2 (zh)
CN (1) CN102031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6925B2 (ja) * 2014-12-02 2017-10-25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テック 抗菌性コーティング剤
JP7063540B2 (ja) * 2017-03-06 2022-05-0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化粧フィルム及び装飾構造体
KR101901921B1 (ko) * 2018-01-10 2018-09-28 주식회사 유이테크 이동식 냉난방 시스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56A (zh) * 1993-10-15 1996-10-09 奥林公司 含羟基吡啶硫铜锌的无凝胶油漆
JP2000337217A (ja) * 1999-05-25 2000-12-05 Arai Pump Mfg Co Ltd マニホールド
JP2001214038A (ja) * 2000-02-03 2001-08-07 Noritake Co Ltd 導電ペースト
CN1737069A (zh) * 2004-08-18 2006-02-22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墙装饰用弹性涂料及制造方法
CN101411337A (zh) * 2008-11-05 2009-04-22 广州市未来之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抗菌剂、抗菌涂料及抗菌铝复合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9203A (en) * 1995-02-03 1999-08-17 Arch Chemicals, Inc. Discoloration prevention in pyrithione-containing coating compositions
JPH08247526A (ja) * 1995-03-10 1996-09-2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KR100730414B1 (ko) * 2005-12-29 2007-06-19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항균 및 대전방지 복합 기능성 하드코팅 조성물, 이의 코팅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드코팅 투명시트
JP2007196152A (ja) * 2006-01-27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集塵フィルタおよび集塵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
JP5121306B2 (ja) * 2007-05-25 2013-0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ファン、および送風ファンの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56A (zh) * 1993-10-15 1996-10-09 奥林公司 含羟基吡啶硫铜锌的无凝胶油漆
JP2000337217A (ja) * 1999-05-25 2000-12-05 Arai Pump Mfg Co Ltd マニホールド
JP2001214038A (ja) * 2000-02-03 2001-08-07 Noritake Co Ltd 導電ペースト
CN1737069A (zh) * 2004-08-18 2006-02-22 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墙装饰用弹性涂料及制造方法
CN101411337A (zh) * 2008-11-05 2009-04-22 广州市未来之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抗菌剂、抗菌涂料及抗菌铝复合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9960A (ja) 2011-04-21
JP5476908B2 (ja) 2014-04-23
CN102031050B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8155B (zh) 一种净味环保调湿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36901B (zh) 涂布剂组合物和抗菌/抗病毒性构件
CN108003753A (zh) 一种自清洁超疏水长效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669A (zh) 自清洁光触媒ct触媒复合涂料、涂层及制品
CN103865364A (zh) 一种聚噻吩抗静电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557A (zh) 一种阻隔性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31050B (zh) 防霉用涂膜及该防霉用涂膜的处理方法
CN104059344A (zh) 一种聚乳酸/改性氧化石墨烯抗菌塑料及制备方法
CN102898902A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调湿抗菌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80833A (zh) 一种长效抗菌墙纸湿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4593B (zh) 一种耐高温抗菌不粘涂料制备方法
CN106634290B (zh) 无甲醛环保型墙面漆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31672A (zh) 一种耐擦洗抗菌内墙乳胶漆
CN103571289A (zh) 耐擦洗内墙净味涂料的研制
CN106752590A (zh) 一种水性木器抗甲醛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JP5581266B2 (ja) 塗料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7903426A (zh) 一种抗菌型透明防爆膜
CN101423583A (zh) 无皂乳液型两亲聚合物树脂及其制备和在生产智能呼吸涂料中的应用
CN110204745A (zh) 一种氧化亚铜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42691A (zh) 一种耐指纹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418A (zh) 一种纳米级抗菌环保涂料
CN106398101A (zh) 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5270A (zh) 一种防尘自洁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247A (zh)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儿童画板漆
CN107674571A (zh) 一种纳米银水性抗菌木器涂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