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7771A -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7771A
CN102027771A CN2009801173274A CN200980117327A CN102027771A CN 102027771 A CN102027771 A CN 102027771A CN 2009801173274 A CN2009801173274 A CN 2009801173274A CN 200980117327 A CN200980117327 A CN 200980117327A CN 102027771 A CN102027771 A CN 102027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carrier
interference
received signal
signal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73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7771B (zh
Inventor
M·亚武兹
F·梅什卡蒂
S·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27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7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7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7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04W16/16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for 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从毫微微蜂窝可用的一组载波中选择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载波。毫微微节点确定该组载波的优先次序并且测量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RSS)。毫微微节点基于每个载波的RSS确定该组载波中的最小干扰载波,然后通过将最小干扰载波的RSS与该组中其它载波的RSS进行比较来定义用于毫微微蜂窝的所选载波。所选载波的RSS可以大于或等于最小干扰载波的RSS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值。该比较可以按照优先次序来执行。毫微微节点可用的该组载波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和宏蜂窝的组合可用的所有载波的子集,并且毫微微蜂窝可用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也可以是宏蜂窝可用的载波。

Description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8年5月13日递交的并且代理案号为No.081590P1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052,905的优先权,在这里通过引用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而非排它性地涉及改善通信性能。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用于向多个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随着对高速率和多媒体数据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使得实现具有增强性能的高效和鲁棒通信系统成为一种挑战。
为了补充传统移动电话网络(例如,宏蜂窝网络)的基站,例如在用户家中,可以部署小覆盖基站。这种小覆盖基站一般公知为接入点基站、家庭节点B、或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并且可以用于为移动单元提供更加鲁棒的室内无线覆盖。通常,经由数字用户线路(DSL)路由器或电缆调制解调器来将这种小覆盖基站连接到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网络。
在典型的宏蜂窝部署中,RF覆盖由蜂窝网络运营商来规划并管理以便优化宏基站之间的覆盖。在另一方面,毫微微基站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并以自组(ad-hoc)方式部署。因此,毫微微蜂窝会在宏蜂窝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上造成干扰。例如,安装在住宅窗户附件的毫微微基站会对房屋外面的不由该毫微微蜂窝服务的任意接入终端造成显著的下行链路干扰。同样,在上行链路上,由毫微微蜂窝服务的家庭接入终端会在宏蜂窝基站(例如,宏节点B)处造成干扰。
毫微微蜂窝也可能由于未规划的部署而彼此以及与宏蜂窝产生干扰。例如,在多住户公寓中,安装在两个住户的分隔墙附近的毫微微基站会对相邻住户中的毫微微基站造成显著干扰。这里,家庭接入终端观察到的最强毫微微基站(例如,在该接入终端接收的RF信号强度方面最强)可能由于该毫微微基站施加的受限制关联策略而不一定是用于该接入终端的服务基站。
因此,在移动运营商没有对毫微微基站的射频(RF)覆盖进行优化的情况下并且在这种基站的部署是ad-hoc的情况下,在通信系统中会出现干扰问题。因此,存在对改进无线网络的干扰管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宏覆盖和更小规模覆盖的通信系统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图。
图2是用于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表示图,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各种公开的实施例和方面。
图3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的简化图。
图4是包括相邻毫微微蜂窝的通信系统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图。
图5是包括毫微微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图。
图6描绘了为便于节点之间的通信而运用的若干示例部件。
图7是支持在毫微微节点中进行自主载波选择的毫微微节点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方框图。
图8是用于为毫微微节点自主选择载波的过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9是用于估计与下行链路载波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的特性的过程的简化流程图。
图10是用于如本文所教示地为毫微微节点自主选择载波的装置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方框图。
根据一般惯例,在图中示出的各个特征可以不按照比例画出。因此,为清楚起见,各个特征的尺寸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此外,为清楚起见可以简化一些图。因此,这些图可以不绘出指定装置(例如,设备)或方法的所有部件。此外,在整篇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标记相同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词语“示例性”来表示“作为例子、实例、或示例”。不必将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理解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或有利。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描述旨在作为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而非旨在表示可以实施本发明的仅有实施例。在整篇描述中使用的词语“示例性”表示“作为例子、实例、或示例”而不应一定理解为比其它示例性实施例更优或有利。本具体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面理解。显而易见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些实例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避免混淆本文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新颖性。
下面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显而易见地,本文的教示可以体现为多种形式,并且本文公开的任何具体结构、功能或者这两者仅仅是代表性的。基于本文的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独立于任何其它实施例来实施,并且这些实施例中的两个或更多实施例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给出的任意数目的实施例来实现一种装置或实施一种方法。此外,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功能或者除本文给出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外的结构和功能来实现该装置或实施该方法。
本文的教示可以结合到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和/或系统部件中。在一些方面,本文的教示可以运用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通过指定带宽、发送功率、编码、交织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中。例如,本文的教示可以应用于下列技术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中:码分多址(CDMA)系统、多载波CDMA(MC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系统、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其它多址技术。运用本文的教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设计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以及其它标准。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或一些其它技术。UTRA包括W-CDMA和低码率(LCR)。cdma2000技术包括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802.20、Flash-
Figure BPA00001255240900041
等无线电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本文的教示可以实现在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以及其它类型系统中。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
尽管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可以使用3GPP术语来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文的教示可以应用于3GPP(Rel99、Rel5、Rel6、Rel7)技术以及3GPP2(1xRTT、1xEV-DO RelO、RevA、RevB)技术和其它技术。
图1示出了网络系统100,其包括宏规模覆盖(例如,大范围蜂窝网络,如3G网络,其一般称为宏蜂窝网络)和更小规模覆盖(例如,基于住宅或基于建筑物的网络环境)。随着节点例如接入终端102A在网络中移动,接入终端102A可以在某些位置由宏接入节点104(本文也称为宏节点)来服务,该宏接入节点104提供如由宏覆盖区域106表示的宏覆盖,而接入终端102A可以在其它位置由小规模接入节点108(本文也称为小规模节点)来服务,该小规模接入节点108提供如由小规模覆盖区域110表示的更小规模覆盖。在一些方面,小规模节点108可以用于提供递增容量增长、建筑内覆盖、以及不同的服务(例如,用于更鲁棒的用户体验)。
如下面将更具体讨论的,可以将小规模接入节点108限制于:其不向某些节点(例如,室内接入终端102B)提供某些服务。因此,在宏覆盖区域106中可能出现覆盖漏洞。
覆盖漏洞的大小可以取决于宏接入节点104和小规模节点108是否正工作在相同的频率载波上。例如,当节点104和108在同信道上(例如,使用相同的频率载波)时,覆盖漏洞可以近似对应于小规模覆盖区域110。因此,在该情况中,当接入终端102B在小规模覆盖区域110内时(例如,如接入终端102B的虚线示图所示),接入终端102B可能丢失宏覆盖。
例如,小规模节点108可以是毫微微节点或微微节点(pico node)。毫微微节点可以是具有诸如家庭或公寓的有限覆盖区域的接入节点。在小于宏区域且大于毫微微区域的区域内提供覆盖的节点可以称为微微节点(例如,在商业建筑内提供覆盖)。应当注意,本文的教示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节点和系统来实现。例如,微微节点或一些其它类型的节点可以针对不同(例如,更大)的覆盖区域提供与毫微微节点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因此,如下面更全面讨论的,类似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可以是受限制的,微微节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家庭接入终端相关联,等等。
当节点104和108在相邻信道上(例如,使用不同频率载波)时,因为来自小规模节点108的相邻信道干扰而在宏覆盖区域104中出现更小的覆盖漏洞112。因此,当接入终端102A工作在相邻信道上时,接入终端102A可以在距小规模节点108更近的位置(例如,正好在更小覆盖漏洞112的外面)处获得宏覆盖。
根据系统设计参数,同信道覆盖漏洞相对较大。例如,当小规模节点108的发送功率为0dBm时,假设无空间传播损耗并且在小规模节点108和接入终端102B之间没有分隔墙的最差情况下,在40米数量级的半径中小规模节点108的干扰至少与热噪底(thermal noise floor)相同。
因此,需要在使宏覆盖区域106中的中断尽可能少而同时维持在指定更小规模环境内的充分覆盖(例如,家庭内的毫微微节点108覆盖)之间进行权衡。例如,当受限制毫微微节点108在宏覆盖区域106的边缘时,随着访问接入终端靠近毫微微节点108,该访问接入终端很可能丢失宏覆盖并丢弃呼叫。在这种情况中,用于宏蜂窝网络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将访问接入终端移动到另一载波(例如,在该另一载波上,来自毫微微节点的相邻信道干扰较小)。然而,由于有限的频谱可用于每个运营商,所以使用分别独立的载波频率不总是可行的。因此,与其它运营商关联的访问接入终端会遭受由受限制毫微微节点108在该载波上产生的覆盖漏洞。
图2示出了用于支持多个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另一表示图,在该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实现了各种所公开实施例和方面。举例而言,如在图1B中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为例如宏蜂窝102A-102G的多个蜂窝102提供通信,每个蜂窝由相应的接入点(AP)104(例如,AP 104A-104G)来进行服务。每个蜂窝还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扇区。各个接入终端(AT)102(例如,AT 102A-102K)也可互换地称为用户设备(UE),分散在整个系统中。每个AT 102可以在给定时间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AP 104进行通信,例如,这取决于该AT是否是激活的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在较大地理范围上提供服务,例如,宏蜂窝102A-102G可以覆盖相邻区域中的一些街区。
在各种应用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来指代宏节点104、毫微微节点108或微微节点。例如,宏节点104可以配置为或称为接入节点、基站、接入点、eNodeB、宏蜂窝、宏节点B(MNB)等。同样,毫微微节点108可以配置为或称为家庭节点B(HNB)、家庭eNodeB、接入点基站、毫微微蜂窝等。同样,与宏节点、毫微微节点或微微节点关联的蜂窝可以分别称为宏蜂窝、毫微微蜂窝或微微蜂窝。
如上所述,毫微微节点108可能在一些方面受限制。例如,给定毫微微节点108仅可以向有限的一组接入终端106提供服务。因此,在具有所谓受限制(或封闭)关联的部署中,给定接入终端106可以由有限的一组毫微微节点108以及宏蜂窝移动网络(例如,位于相应用户住宅内的毫微微节点)来进行服务。
与受限制毫微微节点108(也可以称为封闭用户组家庭节点B)关联的所提供的一组受限制的接入终端106可以按照需要临时或永久性扩展。在一些方面,封闭用户组(CSG)可以定义为一组接入节点(例如,毫微微节点),该组中的接入节点共享接入终端的公共接入控制列表。在一些实现中,一个区域中的所有毫微微节点(或所有受限制毫微微节点)可以工作在指定信道上,该指定信道可以称为毫微微信道。
在受限制毫微微节点和给定接入终端之间可以定义各种关系。例如,对于接入终端而言,开放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没有受限制关联的毫微微节点。受限制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以某些方式受限制(例如,针对关联和/或注册受限制)的毫微微节点。家庭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授权接入终端在该毫微微节点上进行接入和操作的毫微微节点。宾客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临时授权接入终端在该毫微微节点上进行接入和操作的毫微微节点。相异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除可能的紧急情况外(例如,911呼叫),不授权接入终端在该毫微微节点上进行接入和操作的毫微微节点。
对受限制毫微微节点而言,家庭接入终端(或家庭用户设备“HUE”)可以是指被授权接入该受限制毫微微节点的接入终端。宾客接入终端可以是指可以临时接入该受限制毫微微节点的接入终端。相异接入终端可以是指:除可能的紧急情况例如911呼叫外,不被允许接入该受限制毫微微节点的接入终端。因此,在一些方面,相异接入终端可以定义为不具有与该受限制毫微微节点进行注册的证书或许可的接入终端。当前被受限制毫微微蜂窝限制(例如,拒绝接入)的接入终端可以在本文称为访问接入终端。因此,访问接入终端可以在不允许服务时对应于相异接入终端并且在临时允许服务时对应于宾客接入终端。
图3示出了网络的覆盖图300的实例,其中定义了若干轨迹区域302(或路线区域或位置区域)。具体地,与轨迹区域302A、302B和302C关联的覆盖区域由图3中的粗线来界定。
系统经由多个蜂窝304(由六边形表示)例如宏蜂窝304A和304B来提供无线通信,每个蜂窝由相应的接入节点306(例如,接入节点306A-306C)进行服务。如在图3中所示,接入终端308(例如,接入终端308A和308B)可以在指定时间点分散在网络中的各个位置。每个接入终端308可以在给定时间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306进行通信,例如,这取决于接入终端308是否是激活的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中。
轨迹区域302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域310。在该例子中,将每个毫微微覆盖区域310(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310A-310C)描绘在宏覆盖区域304(例如,宏覆盖区域304B)内。然而,应当注意,毫微微覆盖区域310可以不完全位于宏覆盖区域304内。在实践中,可以将大量毫微微覆盖区域310定义在给定轨迹区域302或宏覆盖区域304内。同样,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微微覆盖区域(未示出)定义在给定轨迹区域302或宏覆盖区域304内。为了降低图3的复杂度,仅示出了几个接入节点306、接入终端308和毫微微节点710。
图4示出了网络400,在网络400中毫微微节点402部署在公寓建筑中。具体地,在该例子中,在公寓1中部署了毫微微节点402A,并且在公寓2中部署了毫微微节点402B。毫微微节点402A是接入终端404A的家庭毫微微节点。毫微微节点402B是接入终端404B的家庭毫微微节点。
如在图4中所示,对于毫微微节点402A和402B受限制的情况,每个接入终端404(例如,404A和404B)仅可以由其关联的(例如,家庭)毫微微节点402来进行服务。然而,在一些情况中,受限制关联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几何位置情况以及毫微微节点的中断。例如,在图4中,毫微微节点402A比毫微微节点402B更接近接入终端404B,并且从而可以在接入终端404B处提供更强的信号。因此,毫微微节点402A会过度干扰在接入终端404B处的接收。因此,这种情况会影响毫微微节点402B的覆盖半径,其中关联的接入终端404可以在在该覆盖半径中初始捕获该系统并保持连接到该系统。
图5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500,在网络环境内部署了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节点。可以用各种方式在该通信系统500内建立用于毫微微节点环境的连接性。具体地,系统500包括安装在相对较小规模网络环境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住宅530中)的多个毫微微节点510(例如,毫微微节点510A和510B)。每个毫微微节点510可以经由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其它连接方式(未示出)耦合到广域网540(例如,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550。如在本文所讨论的,每个毫微微节点510可以配置用于对关联的接入终端520(例如,接入终端520A)以及可选的其它接入终端520(例如,接入终端520B)进行服务。换而言之,接入到毫微微节点510可能是受限制的,给定接入终端520可以由一组指定(例如,家庭)毫微微节点510进行服务,而不可以由任何非指定的毫微微节点510(例如,邻居的毫微微节点510)进行服务。接入终端520在本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520(UE)。毫微微节点510在本文也可以称为家庭节点B(HNB)。
毫微微节点510的所有者可以定购移动服务,例如,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550提供的3G移动服务。此外,接入终端520能够工作在宏环境和更小规模(例如,住宅)网络环境中。换而言之,根据接入终端520的当前位置,接入终端520可以由宏蜂窝移动网络550的接入节点560来进行服务或者由一组毫微微节点510(例如,位于相应用户住宅530内的毫微微节点510A和510B)中的任何一个毫微微节点来进行服务。例如,当用户在其家外时,他可以由标准宏接入节点(例如,节点560)来进行服务,而当该用户在家中时,他由毫微微节点(例如,节点510A)来进行服务。这里,应当注意,毫微微节点510可以与现有接入终端520后向兼容。
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毫微微节点510的所有者定购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550提供的移动服务,例如3G移动服务,并且UE 520能够工作在宏蜂窝环境中和住宅小规模网络环境中。
家庭毫微微节点是这样一种基站,AT或UE被授权在该基站上工作。宾客毫微微节点是指这样一种基站,AT或UE被临时授权在该基站上工作。相异毫微微节点是这样一种基站,AT或UE不被授权在该基站上工作。
毫微微节点510可以部署在单个频率上,或者可替换地部署在多个频率上。根据具体配置,该单个频率或者该多个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宏节点(例如,节点560)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重叠。
接入终端520可以配置用于与宏网络550或毫微微节点510进行通信,但不同时与这两者进行通信。此外,由毫微微节点510服务的接入终端520可以未处于与宏网络550的软切换状态。
在一些方面,接入终端520可以配置用于只要可能连接到优选毫微微节点时就连接到优选毫微微节点(例如,接入终端520的家庭毫微微节点)。例如,当接入终端520在用户住宅530内时,期望接入终端520仅与家庭毫微微节点510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如果接入终端520工作在宏蜂窝网络550内而未驻留在其最优选的网络(例如,如在优选漫游列表中所规定的网络)上,则接入终端520可以使用更佳系统重选(BSR,Better System Reselection)来继续搜索最优选网络(例如,优选毫微微节点510),这可以包括周期性扫描可用系统以确定当前是否有更佳的系统,以及随后试图与该优选系统进行关联。利用该获取项,接入终端520可以针对具体带宽和信道限定搜索。例如,可以周期性地重复搜索最优选系统。当发现优选毫微微节点510时,接入终端520可以选择该优选毫微微节点510,以驻扎在其覆盖区域内。
本文的教示可以运用在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中。如上所述,每个终端可以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一些其它类型的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利用多个发送天线(NT)和多个接收天线(NR)用于数据通信。由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信道(NS),其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各自对应一个维度。如果利用由多个发送和接收天线建立的附加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大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范围上,使得允许通过互易原理来根据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接入点能够当多个天线在该接入点处可用时解析前向链路上的发送波束成形增益。可以将本文的教示并入一个节点(例如,设备)中,该节点采用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的各种部件。
图6描绘了为便于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运用的若干示例部件。具体地,图6示出了MIMO系统1500的无线设备1510(例如,接入点)和无线设备1550(例如,接入终端)。在接入点15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1512提供到发送(TX)数据处理器1514。
在一些方面,每个数据流通过各自的发送天线来发送。TX数据处理器15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已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已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作为非限制性例子,一些适当的方案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SPK)、多进行相移键控(M-PSK)以及多级正交幅度调制(M-QAM)。
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通过由处理器15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数据存储器1532可以存储由接入点1510的处理器1530或其它部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然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1520,其可以对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进行进一步处理。然后,TX MIMO处理器15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到NT个收发机(XCVR)1522(例如,1522A到1522T)。在一些方面,TX MIMIO处理器1520对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对发送该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加权。
每个收发机15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对该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已调制信号。然后,将来自收发机1522A到15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从相应的NT个天线1524(例如,1524A到1524T)发送出去。
在接入终端1550处,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1552(例如,1552A到1552R)进行接收,并且将来自每个天线1552的接收信号提供到各自的收发机1554(例如,1554A到1554R)。每个收发机1554对各个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将已调节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以及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已接收”符号流。
然后,接收(RX)数据处理器1560从NR个收发机1554接收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来处理NR个所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已检测”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1560对每个已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1560进行的处理与在接入点15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520和TX数据处理器1514执行的处理互逆。
处理器15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在下面进行讨论)。处理器1570生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数据存储器1572可以存储由接入终端1550的处理器1570或其它部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该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15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1580进行调制、由收发机1554A到1554R进行调节、并且通过各自的天线1522A和1552R发送回到接入点15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1538还从数据源15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接入点1510处,来自接入终端1550的已调制信号由天线1524进行接收、由收发机15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DEMOD)1540进行解调、以及由RX数据处理器1542进行处理,以解析出由接入终端15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15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加权,然后对已解析出的消息进行处理。
图6还示出了通信部件可以包括如本文所教示地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操作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如本文所教示的,编码控制部件1590可以与接入点1510的处理器1530和/或其它部件进行协作以向/从另一设备(例如,接入终端1550)发送/接收信号。类似地,编码控制部件1592可以与接入终端1550的处理器1570和/或其它部件进行协作以向/从另一设备(例如,接入点1510)发送/接收信号。应当注意,对于每个无线设备1510和1550,两个或更多所描述部件的功能可以由单个部件来提供。例如,单个处理部件可以提供编码控制部件1590和处理器1530的功能,并且单个处理部件可以提供编码控制部件1592和处理器1570的功能。
如本文所讨论的接入终端可以称为移动台、用户设备、用户单元、用户台、远程台、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在一些实现中,该节点可以由以下设备组成、可以在以下设备内实现,或者可以包括以下设备: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台、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一些其它适当处理设备。
因此,本文教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各种类型的装置组成、实现在各种类型的装置内、或者包括各种类型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和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者配置用于经由无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设备。
如上所述,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包括通信系统的接入节点(例如,接入点)。例如,该接入节点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为或者向网络(例如,广域网,比如因特网或蜂窝网)提供连接性。因此,接入节点可以使另一节点(例如,接入终端)能够接入网络或一些其它功能。此外,应当注意,一个或两个节点可以是便携的,或者在一些情况中是相对非便携的。同样,应当注意,无线节点(例如,无线设备)也能够经由合适的通信接口(例如,经由有线连接)以非无线方式发送和/或接收信息。
无线节点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基于或支持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在一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以与网络相关联。在一些方面,该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无线设备可以支持或使用本文所讨论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或标准(例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Wi-F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类似地,无线节点可以支持或使用各种相应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因此,无线节点可以包括适当的部件(例如,空中接口),以便使用上述或其它无线通信技术来建立并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包括与发射机和接收机部件相关联的无线收发机,其中该发射机和接收机部件可以包括有助于在无线介质上进行通信的各种部件(例如,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
通常,蜂窝系统工作在多个载波(即,载波频率)上。因此,系统可以部署有一定数量的载波,并且这些载波可以随着带宽需求增加而增加。如果对于所有毫微微蜂窝仅有一个可用载波,则将会存在一定量的毫微微蜂窝间干扰。对于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对毫微微蜂窝实现多载波操作。例如,可以为公寓建筑中的相邻毫微微蜂窝分配不同的频率载波以减轻干扰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HNB可以包括在一个以上载波上进行通信的能力。此外,对于HNB安装而言,专业安装通常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毫微微节点能够自主选择该毫微微节点将在具有多个可用载波的系统中使用的载波。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自主选择在其上进行操作的载波频率的装置和方法。在多载波系统中,系统运营商可以定义专用于毫微微节点的特定载波、专用于宏节点的特定载波、以及在毫微微节点和宏节点之间共享的特定载波。一些系统可以不提供专用的某些载波,并且所有载波可以在毫微微节点和宏节点之间共享。对于大部分情况,对于毫微微载波的识别和选择处理与下行链路载波频率有关。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过程可以包括上行链路载波频率。上行链路载波频率利用修饰语“上行链路”来标识。如果没有指定载波为上行链路载波或下行链路载波,则应当将该载波视为下行链路载波。
按照数学定义,如果运营商具有N个载波频率:F={f1,f2,...,fN}(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则毫微微蜂窝可以使用这些频率的某个子集(Ffemto),而宏蜂窝可以使用某个子集(Fmacro)。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我们假设Ffemto={f1,f2,...,fK}并且Fmacrocell={fM,fM+1,...,fN},其中1≤K≤N且1≤M≤N。该标记方法在没有失去一般性的情况下使得描述更加容易。因此,如果K=1则毫微微蜂窝仅能够使用一个载波,并且如果K=N则毫微微蜂窝能够使用包含所有下行链路载波的组中的所有载波。类似地,如果M=1则宏蜂窝能够使用所有可用载波,并且如果M=N则宏蜂窝仅能够使用一个可用载波(即,载波N)。当然,利用对K和M的定义,可以有专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载波、专用于宏蜂窝的载波、以及专用于共享的载波。
如果宏蜂窝工作在与毫微微蜂窝相同的载波上,则毫微微-宏干扰会对毫微微UE和宏UE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断和性能下降。针对毫微微-宏干扰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保证毫微微蜂窝使用的载波不被宏蜂窝使用。尽管该方法显著地降低了毫微微-宏干扰,但是其在频谱利用方面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早期部署期间。此外,为了该决策,需要考虑运营商的全部可用数目的载波。对于大多数具有有限载波(例如,每种空中接口技术两个或三个载波)的运营商而言,建议在毫微微蜂窝和宏蜂窝之间共享载波。然后,如果宏蜂窝UE进入毫微微蜂窝的覆盖漏洞中,则该宏蜂窝UE可以执行到另一载波频率的频率间切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假设系统参数是适当选择的,则将传统的宏蜂窝UE设计为选择最佳宏蜂窝频率来工作。为了使宏蜂窝UE的频率间切换事件数目最小化,毫微微蜂窝可以优选某个频率并且仅在家中存在来自相邻毫微微蜂窝家庭的显著干扰的情况下使用其它频率。
图7示出了可以在如本文所教示的一个或多个实现中使用的接入节点700(本文也称为毫微微节点700)的各个部件。因此,应当注意,在一些实现中,毫微微节点700可以不完全包括图7中绘出的所有部件,而在其它实现中,毫微微节点700可以运用图7中绘出的大多数或所有部件。
简而言之,毫微微节点700包括用于与其它节点(接入终端)通信的收发机710。收发机710包括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机712和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机714。
毫微微节点700还可以包括发送功率控制器740,其用于确定发射机712以及其它相邻毫微微节点(未示出)和宏节点560(图5)的发送功率。毫微微节点700包括通信控制器782,其用于管理与其它节点的通信并且用于提供如本文所教示的其它相关功能。毫微微节点700还可以包括授权控制器784,其用于管理到其它节点的接入并且用于提供如本文所教示的其它相关功能。节点检测器786可以确定特定类型的节点是否在给定覆盖区域中。
发送功率控制器740可以包括干扰监视器744,其用于监视并确定毫微微节点700对于给定一组下行链路载波在宏蜂窝或其它相邻毫微微蜂窝上造成的干扰。该干扰可以基于总的接收信号强度(RSS)、接收导频强度、或其组合。发送功率控制器740还可以包括信噪比(SNR)确定器742,其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700相关联的SNR值。
信号强度确定器720可以确定毫微微节点700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多个载波的RSS值。接收导频强度确定器730可以确定与每个载波的导频信号相关联的信号强度值。如在下面更全面描述的,路径/耦合损耗确定器760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确定HUE和宏蜂窝之间的耦合损耗。
毫微微载波确定器750可以确定什么载波信号对于毫微微节点700是可用的,并且定义这些载波的优先次序。毫微微载波选择器770可以与信号强度监视器720、接收导频强度监视器730和干扰监视器744合作以选择毫微微节点700应在其上工作的适当载波。
存储器790可以存储用于一些功能元件的操作的许多参数。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存储器790可以包括与由信号强度确定器720和接收导频强度确定器730确定的导频强度和总强度之间的已知关系或所估计关系相对应的导频/总信号强度关系732。毫微微载波列表752可以包括毫微微节点700可用的载波列表(DL和相应的UL)。毫微微载波优先次序754可以定义对于毫微微节点700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的优先次序。DL裕度列表772可以包括用于选择适当DL载波的裕度,并且UL裕度列表774可以包括用于选择适当UL载波的裕度。
图8是用于为毫微微节点自主选择载波的过程800的简化流程图。在描述自主载波选择过程800时将参照图5、7和8。
在操作方框802中,毫微微载波确定器750确定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并且将该组载波存储在存储器790的毫微微载波列表752中。在毫微微节点700出厂时可以预先定义该组载波,或者毫微微节点可以通过广域网540(例如,经由DSL配置中的回程)来下载毫微微载波列表752。此外,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广域网540来周期性地更新毫微微载波列表752。
在操作方框804中,毫微微载波确定器750确定毫微微载波列表752的优先次序,并且将其作为毫微微载波优先次序754存储在存储器中。与毫微微载波列表752相同,毫微微载波优先次序754可以预先定义、通过广域网540下载以及通过广域网540(例如,经由DSL配置中的回程)更新。利用该优先次序,可以将这些载波从最高优先到最低优先进行排序。因此,毫微微节点700可以集中在最高优先载波上,并且只有在最高优先载波上存在过多干扰时,毫微微节点700才尝试选择次高优先载波,依此类推向下到最低优先载波。该过程将尽可能多的毫微微节点集中在最高优先载波上,且不存在不可接受的干扰,从而高效地使用毫微微载波。
在操作方框806中,信号强度确定器720测量毫微微载波列表752中的每个载波频率的RSS测量值(Io),包括:
Ffemto={f1,f2,...,fK}  Iof_1,Iof_2,...,Iof_K(以dBm为单位)。
在操作方框808中,干扰监视器744找到干扰最小的载波(也称为最小干扰载波):
Iomin=min[Iof_1,Iof_2,...,Iof_K]
操作方框810示出了毫微微节点700定义循环索引并将其初始值设置为1,以及定义已选载波变量并将其初始值设置为“否”。
判断方框812示出了毫微微载波选择器770将Iof_index(即,这次循环的索引值指示的当前载波的IOf)与由数值RSS_marginindex偏移后的IOmin进行比较。或者,写成公式:
Iof_index≤(Iomin+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index)  公式1
上面算法中的参数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index≥0dB是预定的裕度,其用于调整在选择最小干扰载波的需求和将毫微微蜂窝集中在优选载波上以使对宏蜂窝用户产生的覆盖漏洞最小化的需求之间的权衡。
因此,随着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接近0dB,因为只有最小干扰载波能使公式1为真,所以毫微微蜂窝将挑选具有最小干扰量的载波。
相反,随着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接近∞dB,因为在该循环中估计出的第一个载波(即,f1)能使公式1为真,所以毫微微蜂窝将总是挑选最优选载波(即,f1)。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载波(如由下角标“index”所指示的)可以有不同的RSS_margin并且作为DL裕度列表772存储在存储器790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所有载波频率定义单个RSS_margin。
如果判断方框812得到否定判断,则不选择当前索引值的载波并且将控制转移到判断方框826。因为没有选择载波,所以判断方框826得到否定判断,操作方框828递增该索引,并且以次优选载波再次开始循环。
如果判断方框812得到肯定判断,则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以考虑与当前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的过程。其它实施例可以不考虑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如果要估计上行链路因素(如由判断方框814指示的),则将执行上行链路处理过程850。下面参照图9来讨论上行链路处理过程850。如果上行链路处理过程850指示该上行链路载波是不可接受的,则将控制转移到判断方框826,因为没有选择载波所以循环针对下一个索引和与该索引相关联的下一个载波进行重复。
对于不考虑上行链路载波的实施例以及考虑上行链路载波并发现其可接受的实施例,操作方框822示出了毫微微载波选择器770选择当前载波作为用作下行链路载波的所选载波。
操作方框824示出了已经选择了载波。因为选择了载波,所以判断方框826得到肯定判断并且载波选择过程800结束。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周期性地或在一些其它所选时间重复载波选择过程。在重复时,一些过程可以不需要重复。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可以不需要定义新的毫微微载波列表752或毫微微载波优先次序754。此外,在与3GPP2部署相关的实施例中,以上方法可以独立地应用于1xRTT载波和1xEV-DO载波。
作为载波选择过程800的操作的非限制性例子,假设运营商具有总共8个载波,并且选择4个载波包括在可用于毫微微节点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然后,假设这4个载波的优先次序是载波2、载波1、载波3和载波4。该过程测量每个载波的RSS并且确定载波3具有最小值Io,其为-80dBm。还假设为所有载波定义了单个RSS_margin,为15dBm。
在第一次循环时,载波2的Io为-70dBm,所以公式1得到否定判断。下一次循环时,载波1的Io为-60dBM,所以公式1得到肯定判断并且载波1将是所选的载波。
因此,尽管载波2是最优选的,但是因为在载波2上有过多干扰所以不选择载波2。此外,尽管载波3具有最小干扰,但是因为载波1优选于载波3所以不选择载波3。
作为其它非限制性例子,如上所述,用于毫微微蜂窝和宏蜂窝的可用频率组分别为Ffemto={f1,f2,...,fK}和Fmacrocell={fM,fM+1,...,fN},其中1≤K≤N且1≤M≤N。另一选择是参数K和M的值,其定义毫微微蜂窝和宏蜂窝的可用频率的数目。在这些例子中,重点考虑N=1、2和3的简单部署情况以及对这些参数的优选选择。
假设N=1,则运营商有一个可用载波{f1}。在该情况下,K=M=1并且所有毫微微蜂窝和宏蜂窝使用相同载波。因此,不需要执行过程800。
假设N=2,则运营商具有两个可用载波:{f1,f2}。在该情况下,假设K=2且M=1。因此,毫微微蜂窝可以使用f1和f2,宏蜂窝可以使用f1,f2。因此,可以使毫微微间干扰最小化。通过适当选择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可以强制大部分毫微微蜂窝使用载波f1,使得处于活动呼叫中的高移动性宏蜂窝UE主要使用f2并且不会经历毫微微蜂窝造成的频率覆盖漏洞。
假设N=3,则运营商具有三个可用载波:{f1,f2,f3}。在该情况下,假设K=2且M=1。因此,毫微微蜂窝可以使用{f1,f2},而宏蜂窝可以使用{f1,f2,f3}。因此,可以使毫微微间干扰最小化。此外,该选择使f3成为用于宏蜂窝的保留载波,使得高移动性宏蜂窝UE最终使用f3并且不会经历毫微微蜂窝造成的频率覆盖漏洞。因此,与N=2的情况相比,参数Femto_Frequency_RSS_margin可以更小,这样可以允许更好的毫微微间干扰管理。
图9是用于估计与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的特性的过程850的简化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估计与在过程800中估计的当前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在描述过程850时将参照图5,7,8和9。
操作方框852示出了信号强度确定器720确定与当前估计的下行链路载波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载波的信号特性。信号强度确定器可以与路径/耦合损耗确定器760、接收导频强度确定器730以及干扰监视器744进行协作以确定该上行链路载波特性。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通过确定从毫微微节点到相邻毫微微节点或附近宏节点的路径损耗,毫微微节点可以确定其对相邻毫微微节点造成干扰。可替换地,通过确定上行链路频率的RSS,毫微微节点可以确定在当前毫微微节点上有来自相邻毫微微节点的干扰。
判断方框854示出了干扰监视器确定毫微微节点在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上对相邻毫微微节点造成干扰。如果是这样,则将控制转移到判断方框858。如果不是,则将控制转移到判断方框856。
判断方框856示出了干扰监视器确定相邻毫微微节点在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上对当前毫微微节点有干扰。如果是这样,则将控制转移到判断方框858。如果不是,则将控制转移到操作方框862。
在操作方框862中,将该上行链路载波标识为可接受的并且该过程结束。
在判断方框858中,将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上的干扰与上行链路阈值(本文也称为上行链路裕度)进行比较。如果干扰大于上行链路裕度,则操作方框860示出了将该上行链路载波标识为不可接受的并且该过程结束。如果干扰小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裕度,则操作方框862示出了将该上行链路载波标识为可接受的并且该过程结束。
与下行链路裕度相同,上行链路裕度可以是单个值或者可以是一组值,该组中每个值对应于一个上行链路载波频率,并且将上行链路裕度作为上行链路裕度列表774存储在存储器790中。
本文描述的部件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参照图10,将装置1000表示为一系列相关功能块。在一些方面,这些方框的功能可以实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部件的处理系统。在一些方面,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ASIC)的至少一部分来实现这些方框的功能。如本文所讨论的,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处理器、软件、其它相关部件或其一些组合。这些方框的功能也可以用如本文所教示的一些其它方式来实现。
装置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其可以执行上面针对各个附图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优先次序确定模块1002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讨论的毫微微载波确定器。接收信号强度测量模块1004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讨论的信号强度确定器。最小干扰载波确定模块1006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讨论的毫微微载波选择器。所选载波定义模块1008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讨论的毫微微载波选择器。干扰特性确定模块1010可以对应于例如本文讨论的信号强度确定器。
应当理解,本文任何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标记来提及元件一般不限定这些元件的数量和次序。然而,本文可以使用这些标记来作为在两个或更多元件或元件实例之间进行区分的便利方法。因此,提及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不意味着仅可以使用两个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件之前。此外,除非明确声明,否则一组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以上说明中通篇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能量状态变化或者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注意,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这些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进行了整体描述。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实现为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选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存储介质形式。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作为替换,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作为替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的部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实现在软件中,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性地,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介质、磁盘存储介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学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通过磁性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通过光学技术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上面描述了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毫微微节点的载波选择方法,包括:
为该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确定优先次序;
测量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最小干扰载波;以及
根据该最小干扰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较,来定义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毫微微节点可用的该组下行链路载波是毫微微节点和宏节点的组合可用的一组所有下行链路载波的子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毫微微节点可用的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也是宏节点可用的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重复下列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优先次序,测量该接收信号强度,确定该最小干扰载波,以及定义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义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还包括:
将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针对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按照从最高优选到最低优选的优先次序来执行下列动作:比较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定裕度包括一组预定裕度,并且该组中的每个预定裕度对应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一个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
选择该当前载波还包括:
如果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表明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将干扰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对相邻节点的干扰;以及
如果该对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还包括:如果该对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
选择该当前载波还包括:
如果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将干扰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以及
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还包括: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10.一种毫微微节点,包括:
毫微微载波确定器,用于识别该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并且确定该组下行链路载波的优先次序;
信号强度确定器,用于测量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
干扰监视器,用于根据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来识别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最小干扰载波;以及
毫微微载波选择器,用于根据该最小干扰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较,来定义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该毫微微载波选择器还用于:
将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针对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该毫微微载波选择器还用于:对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按照从最高优选到最低优选的优先次序来比较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该预定裕度包括一组预定裕度,并且该组中的每个预定裕度对应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一个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
该干扰监视器还用于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以及
该毫微微载波选择器还用于:
如果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表明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将干扰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对相邻节点的干扰;以及
如果对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还包括:如果该对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
该干扰监视器还用于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以及
该毫微微载波选择器还用于:
如果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将干扰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以及
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还包括: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16.一种毫微微节点,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操作性耦合到该存储器并用于:
为该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确定优先次序;
测量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最小干扰载波;以及
根据该最小干扰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较,来定义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定义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还包括:
将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针对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18.一种毫微微节点,包括:
用于为该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确定优先次序的模块;
用于测量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模块;
用于根据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最小干扰载波的模块;以及
用于根据该最小干扰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较来定义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的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毫微微节点可用的该组下行链路载波是毫微微节点和宏节点的组合可用的一组所有下行链路载波的子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毫微微节点可用的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也是宏节点可用的载波。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用于定义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的模块还包括:
用于将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的模块;
用于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选择该当前载波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针对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的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其中,该预定裕度包括一组预定裕度,并且该组中的每个预定裕度对应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一个载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还包括用于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的模块,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
用于选择该当前载波的模块还包括:
用于如果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表明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将干扰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对相邻节点的干扰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该对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的模块;以及
用于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的模块还包括:如果该对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毫微微节点,还包括用于确定一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的模块,其中,当前上行链路载波与该当前载波相关联,并且其中:
用于选择该当前载波的模块还包括:
用于如果相邻毫微微节点的上行链路载波的干扰特性将干扰该当前上行链路载波则确定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小于上行链路阈值则选择该当前载波的模块;以及
用于针对该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的模块还包括:如果该来自相邻节点的干扰等于或大于该上行链路阈值则执行该重复。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为毫微微节点可用的一组下行链路载波确定优先次序;
测量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最小于扰载波;以及
根据该最小干扰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较,来定义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用于使该计算机定义用于该毫微微节点的所选载波的代码还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
将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一个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选择该当前载波;以及
如果该当前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最小干扰载波的偏移该预定裕度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针对该组下行链路载波中的下一个载波重复该比较和选择。
CN200980117327.4A 2008-05-13 2009-05-12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Active CN1020277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290508P 2008-05-13 2008-05-13
US61/052,905 2008-05-13
US12/463,695 2009-05-11
US12/463,695 US8737317B2 (en) 2008-05-13 2009-05-11 Autonomous carrier selection for femtocells
PCT/US2009/043670 WO2009140307A1 (en) 2008-05-13 2009-05-12 Autonomous carrier selection for femtoce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7771A true CN102027771A (zh) 2011-04-20
CN102027771B CN102027771B (zh) 2015-01-14

Family

ID=41316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7327.4A Active CN102027771B (zh) 2008-05-13 2009-05-12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7317B2 (zh)
EP (1) EP2297996B1 (zh)
JP (1) JP5373064B2 (zh)
KR (1) KR101239287B1 (zh)
CN (1) CN102027771B (zh)
AU (1) AU2009246487A1 (zh)
BR (1) BRPI0912597A2 (zh)
CA (1) CA2722510C (zh)
IL (1) IL208935A0 (zh)
MX (1) MX2010012400A (zh)
RU (1) RU2477016C2 (zh)
TW (1) TWI403200B (zh)
WO (1) WO200914030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65A (zh) * 2011-08-05 2013-02-0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干扰协调方法
CN103024754A (zh) * 2011-09-27 2013-04-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微基站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4620619A (zh) * 2012-09-13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异构网络中的频带选择
CN111065129A (zh) * 2019-12-13 2020-04-24 吴云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2867B2 (en) * 2007-11-16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voring access poi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848656B2 (en) 2007-11-16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broadcast signals to convey restricted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US9603062B2 (en) 2007-11-16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ssifying access points using pilot identifiers
US8725083B2 (en) 2008-05-13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 calib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US8718696B2 (en) * 2008-05-13 2014-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with femto cells
US8711786B2 (en) * 2008-05-1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downlink code selection for femto cells
EP2289271B1 (en) 2008-06-06 2013-07-3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ell-selective network access
KR101481021B1 (ko) * 2009-04-10 2015-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897258B2 (en) * 2009-07-15 2014-11-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US8738065B2 (en) * 2009-10-02 2014-05-27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large cel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10098027A1 (en) * 2009-10-26 2011-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plit for 1X and HRPD operations of femtocell
JP5338632B2 (ja) * 2009-11-18 2013-11-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8301139B2 (en) 2009-11-23 2012-10-30 Xilinx, Inc. Femtocell configuration using spectrum sensing
US8718101B2 (en) * 2009-12-29 2014-05-06 Acer Incorporated Pilot selec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JP5211083B2 (ja) * 2010-01-19 2013-06-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4989737B2 (ja) * 2010-01-29 2012-08-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判定プログラム、判定装置及び判定方法
US8954009B2 (en) * 2010-03-15 2015-02-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utonomous femto node carrier frequency selection
US8442541B2 (en) * 2010-03-29 2013-05-14 Ntt Docom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co-channel networks
CN102256364A (zh) * 2010-05-18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359028B1 (en) 2010-06-15 2013-01-22 Sprint Spectrum L.P.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handoffs through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call lengths
JP5696382B2 (ja) * 2010-07-06 2015-04-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リソースの割当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57069B1 (en) 2010-07-30 2013-06-04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handoff based on active set characteristics
US8873508B1 (en) 2010-10-21 2014-10-28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ing a resource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soft handoff capabilities
US8644178B1 (en) 2011-01-20 2014-02-04 Sprint Spectrum L.P.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s based on wireless coverage area characteristics
US8825044B2 (en) * 2011-03-10 2014-09-02 Sprint Spectrum L.P. Redirec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different frequency
US9008015B2 (en) * 2011-03-11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565759B1 (en) 2011-05-04 2013-10-22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ve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likelihood of roaming
JP5736055B2 (ja) * 2011-11-03 2015-06-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法
KR101892927B1 (ko) * 2012-05-21 2018-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형 기지국의 동작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소형 기지국
US9185606B1 (en) 2012-10-12 2015-11-10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ment of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s
US8965379B1 (en) 2013-01-30 2015-02-24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ing traffic channel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traffic channel utilization
US10117244B2 (en) * 2013-02-28 2018-10-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carrier selection for reduced bandwidth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6308328B2 (ja) * 2014-09-23 2018-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ライセンスバンドにおける通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20160248645A1 (en) * 2015-02-23 2016-08-25 Arris Enterprises, Inc. Summary metrics for telemetry management of devices
TWI578827B (zh) * 2015-06-04 2017-04-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Method of Main Carrier Configuration in Multi - carrier Multi - 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44873B1 (en) 2015-06-15 2016-05-1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imiting data service for a home terminal roaming near home covera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4145A (en) * 1996-08-28 1999-03-16 Telefon Akmebol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ly allocating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ellular terminal and a telephone base station
CN1513275A (zh) * 2001-05-30 2004-07-14 ����ɭ�绰�ɷ����޹�˾ 载波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750A (en) 1992-04-22 1995-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gregation method of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5396516A (en) 1993-02-22 1995-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control paremeters in a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ystem
JP2586316B2 (ja) 1993-12-22 1997-02-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クタ構成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5594782A (en) 1994-02-24 1997-01-14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oration Multiple mode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39063A (en) 1995-09-01 1998-11-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ud
SE507557C2 (sv) 1996-07-05 1998-06-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kvalitetsbestämning i ett mobil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US6405048B1 (en) 1996-08-28 2002-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ly allocating frequencies to a radio system sharing frequencies with an overlapping macro radio system
US6539226B1 (en) 1998-02-16 2003-03-25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KR20000013025A (ko) 1998-08-01 2000-03-06 윤종용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순방향 초기 송신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A2337100C (en) * 1998-08-07 2011-09-20 Immunex Corporation Polypeptides of lymphodendritic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ldcams) and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the same
CA2260653C (en) 1999-02-02 2001-04-17 Mark N. Willetts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aintaining the performance quality of 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narrow band interference
JP2001238252A (ja) 2000-02-25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US7158759B2 (en) * 2001-04-13 2007-0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339897B2 (en) 2002-02-22 2008-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ross-layer integrated collision free path routing
US7885644B2 (en) 2002-10-18 2011-02-08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landline equival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over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77920B2 (en) 2002-10-25 2009-01-13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nd integrating a radio base station into an existing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full bi-directional roaming and handover capability
JP2004207839A (ja) 2002-12-24 2004-07-22 Nec Corp 無線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管理装置、基地局及び端末
US7133686B2 (en) * 2003-01-08 2006-11-07 Vtech Telecommunica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terferes in a communication spectrum
CN1264309C (zh) 2003-06-26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无线局域网用户发送业务数据的方法
WO2005015917A2 (en) 2003-08-06 2005-02-17 Ibis Tele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nd integrating a radio base station into an existing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full bi-directional roaming and handover capability
GB2423897B (en) 2003-12-19 2009-04-22 Ibis Telecom Inc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using timeslot resource management
US7536626B2 (en) 2004-06-18 2009-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using erasure techniques
US8452316B2 (en) 2004-06-18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orthogonal multiplexing
EP1782551B1 (en) 2004-07-30 2016-10-0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ower control in a local network node (lnn)
US7385953B2 (en) 2004-10-26 2008-06-10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beacon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12379B2 (en) * 2004-10-29 2009-03-31 Hien Nguy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AP) 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US20060099987A1 (en) 2004-11-05 2006-05-11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ata fill application to support large-scale configuration changes
FI20055032A0 (fi) 2005-01-25 2005-01-25 Nokia Corp Menetelmä häiriön vähentämiseksi sisäsolussa langattomassa solukko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US7577456B2 (en) 2005-02-28 2009-08-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ing uplink relative path gain related measurements to support up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KR20060096365A (ko) 2005-03-04 2006-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mu-mimo)통신시스템의 사용자 스케줄링 방법
WO2006117838A1 (ja) 2005-04-26 2006-11-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US7653357B2 (en) 2005-08-22 2010-01-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US7525942B2 (en) * 2005-09-01 2009-04-28 Isco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 using correlation
WO2007040454A2 (en) 2005-10-04 2007-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building of neighbor lists in mobile system
US9204428B2 (en) 2005-10-26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masks sent at constant PSD
CN101300754B (zh) 2005-10-31 2012-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JP4974642B2 (ja) 2005-12-01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7268785A (ja) 2006-03-30 2007-10-18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55935B2 (ja) 2006-04-04 2011-08-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用パラメータの重複検出方法
CN101416550A (zh) 2006-04-12 2009-04-2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差异的网络指示
US20080076425A1 (en) 2006-09-22 2008-03-27 Amit Khetaw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US8942111B2 (en) 2006-08-29 2015-01-27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configuration
KR100765892B1 (ko) 2006-08-30 2007-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JP2008081250A (ja) 2006-09-27 2008-04-10 Seibu Electric & Mach Co Ltd 歯付きベルト搬送コンベヤ
JP2008098369A (ja) 2006-10-11 2008-04-24 Nomura Micro Sci Co Ltd 研磨方法
US8271040B2 (en) * 2007-02-12 2012-09-18 Ip. Access Limited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power lev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91722B2 (en) * 2007-08-10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tion of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US8121089B2 (en) 2007-08-22 2012-02-21 Cellco Partnership Femto-BTS RF access mechanism
US8219100B2 (en) * 2007-08-31 2012-07-10 Cellco Partnership Active service redirection for a private femto cell
US8181079B2 (en) 2007-09-21 2012-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20090111499A1 (en) 2007-10-24 2009-04-30 Peter Bosch Method of modifying pilot power for a home base station router based on user demand
US8792920B2 (en) * 2007-11-15 2014-07-29 Ubeeairwalk,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processing by a femtocell system
US20090135754A1 (en) * 2007-11-27 200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verhead channel power control
US8265685B2 (en) 2008-02-08 2012-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981829A (zh) * 2008-03-25 2011-02-23 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家用基站部署中的干扰的方法
WO2009120121A1 (en) 2008-03-25 2009-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power control of user equipment
US8520559B2 (en) 2008-04-02 2013-08-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routing via access terminals
US8626223B2 (en) * 2008-05-07 2014-01-07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cell signaling gating
US8718696B2 (en) 2008-05-13 2014-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with femto cells
US8725083B2 (en) 2008-05-13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 calib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US8711786B2 (en) 2008-05-1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downlink code selection for femto cells
JP5609252B2 (ja) 2009-07-31 2014-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割当て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5082B2 (ja) 2009-07-31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65154B2 (en) 2009-11-09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selection enhance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4145A (en) * 1996-08-28 1999-03-16 Telefon Akmebol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ly allocating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ellular terminal and a telephone base station
CN1513275A (zh) * 2001-05-30 2004-07-14 ����ɭ�绰�ɷ����޹�˾ 载波选择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3GPP TS 36.304 V8.1.0》", 31 March 2008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65A (zh) * 2011-08-05 2013-02-0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干扰协调方法
CN102917365B (zh) * 2011-08-05 2015-04-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干扰协调方法
CN103024754A (zh) * 2011-09-27 2013-04-0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微基站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3024754B (zh) * 2011-09-27 2015-07-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微基站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4620619A (zh) * 2012-09-13 2015-05-13 阿尔卡特朗讯 异构网络中的频带选择
CN111065129A (zh) * 2019-12-13 2020-04-24 吴云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N111065129B (zh) * 2019-12-13 2020-09-22 吴云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22510A1 (en) 2009-11-19
US8737317B2 (en) 2014-05-27
WO2009140307A1 (en) 2009-11-19
MX2010012400A (es) 2010-12-01
KR20110018355A (ko) 2011-02-23
JP2011523271A (ja) 2011-08-04
AU2009246487A1 (en) 2009-11-19
JP5373064B2 (ja) 2013-12-18
TW200952519A (en) 2009-12-16
TWI403200B (zh) 2013-07-21
CA2722510C (en) 2014-04-29
RU2010150796A (ru) 2012-06-20
CN102027771B (zh) 2015-01-14
KR101239287B1 (ko) 2013-03-07
EP2297996A1 (en) 2011-03-23
US20090285113A1 (en) 2009-11-19
BRPI0912597A2 (pt) 2017-06-20
IL208935A0 (en) 2011-01-31
EP2297996B1 (en) 2014-08-27
RU2477016C2 (ru)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7771B (zh)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JP5307235B2 (ja) フェムトセルと通信するユーザ設備のための送信電力選択
US201800345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ll cell up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mall cells
CN102027793B (zh) 用于毫微微小区的自发下行链路编码选择
JP5356412B2 (ja) 異なるノードを介したページングおよびアクセス
AU2014200402A1 (en) Autonomous downlink code selection for femto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71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71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