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129A -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129A
CN111065129A CN201911292903.0A CN201911292903A CN111065129A CN 111065129 A CN111065129 A CN 111065129A CN 201911292903 A CN201911292903 A CN 201911292903A CN 111065129 A CN111065129 A CN 111065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local
node
data
characteristic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29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5129B (zh
Inventor
吴云
夏侯淑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Luo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2929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5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5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5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发送方法,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再依据第一请求以及本地Adhoc网络节点状态属性进行特征值归集,将归一化特征值与负载数据组合发送,并利用单独的可靠信道发送其它信令数据,使得在发送端电子设备接有下行自组织网络时,能够依据该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节点特性进行数据结构自洽,并依据具体的负载数据和网络特性进行数据融合,将负载数据与网络特性数据进行二元剥离,通过不同的相互呼应的中继服务器进行数据发送,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本地适配性、可靠性以及将本地Adhoc网络节点例如权重、裕度等特性可同时传输至接收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需要借助原生的socket函数来底层实现,socket()函数用于根据指定的地址族、数据类型和协议来分配一个套接口的描述字及其所用的资源。如果协议protocol未指定(等于0),则使用缺省的连接方式。
SOCK_STREAM提供有序的、可靠的、双向的和基于连接的字节流,使用带外数据传送机制,为Internet地址族使用TCP。
SOCK_DGRAM支持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和使用固定大小(通常很小)缓冲区的数据报服务,为Internet地址族使用UDP。
SOCK_STREAM类型的套接口为全双向的字节流。对于流类套接口,在接收或发送数据前必需处于已连接状态。用connect()调用建立与另一套接口的连接,连接成功后,即可用send()和recv()传送数据。当会话结束后,调用closesocket()。带外数据根据规定用send()和recv()来接收。
实现SOCK_STREAM类型套接口的通讯协议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也不会重复。如果终端协议有缓冲区空间,且数据不能在一定时间成功发送,则认为连接中断,其后续的调用也将以WSAETIMEOUT错误返回。
SOCK_DGRAM类型套接口允许使用sendto()和recvfrom()从任意端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报。如果这样一个套接口用connect()与一个指定端口连接,则可用send()和recv()与该端口进行数据报的发送与接收。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其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即是用于进行二元化的电子数据传输,例如通过socket函数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两端之间建立数据连接,进行含有信息量的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其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技术进步,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以数据为基础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网络类型,其中,目前普遍使用的基于终端电子设备处理能力的一种网络类型为本地自组织网络。
移动自组织网络一方面,网络信息交换采用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交换机制,而不是电话交换网中的电路交换机制;另一方面,用户终端是可以移动的便携式终端,如笔记本、PDA等,用户可以随时处于移动或者静止状态。无线自组网中的每个用户终端都兼有路由器和主机两种功能。作为主机,终端可以运行各种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路由器,终端需要运行相应的路由协议,这种分布式控制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能够在部分通信网络遭到破坏后维持剩余的通信能力,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毁性。
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是一种自治、多跳网络,整个网络没有固定的基础设施,能够在不能利用或者不便利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如基站、AP)的情况下,提供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但其对外通信往往需借助一中心节点,或可以借助一中心节点或管理节点。由于终端的发射功率和无线覆盖范围有限,因此距离较远的两个终端如果要进行通信就必须借助于其它节点进行分组转发,这样节点之间构成了一种无线多跳网络。
网络中的移动终端具有路由和分组转发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移动自组织网络既可以作为单独的网络独立工作,也可以以末端子网的形式接入现有网络,如Internet网络和蜂窝网。
往往地,本地发送端可能下接一各种类型的网络,例如在典型的3GPP移动通信场景中,每一个作为发送端的AP可能下接一本地移动通信子网络,且作为该子网络的接入设备统一进行上行发送以及下行反馈;更甚地,在自组织网络中,本地发送端可能作为该自组织网络唯一或者极少数的对外传输接入点,用于管理该本地自组织网络,且控制下属的各个节点的上行数据传输以及信令传输,并接收服务器的反馈,下行传输至所管理的各个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在对本地自组织网络上行传输过程的处理中,引入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并据此对各个节点的发送负载数据与节点裕度、权重进行融合,并通过独特的二元中继结构进行组合发送。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其一,通过引入归一化的本地发送器控制发送数据的结构,获得了比现有上行处理更标准化的处理结果;其二,对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特性进行传输考量,使得本地Adhoc网络节点例如权重、裕度等特性一并传输至接收端,用以接收端在下行反馈时考虑节点特征进行适应性传输;其三,本发明引入二元中继结构,将负载数据与网络特性数据进行二元剥离,通过不同的相互呼应的中继服务器进行数据发送,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本地适配性、可靠性;其四,本发明引入独特的裕度服务器并通过向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确定其网络三阶/二阶/单阶邻接权重,明晰、准确,较之现有技术有显著进步地体现了自组织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洽度,也即通信受欢迎度,以及传输裕度;其五,限定了特定方式的归一化发送函数集及升级的接口方式,对具体的接口创建于传输进行具体设定,保证系统的可控与传输的鲁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技术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发送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
所述本地发送器用于:
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负载数据切割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发射数据归一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独立信令传输机构,独立信令传输机构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较佳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较佳地,所述设备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
较佳地,所述设备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一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
较佳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二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
较佳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在发送端建立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所述本地发送器包含如下操作步骤:
S104,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S106: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S108: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S110: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S112:构造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S114: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S118: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较佳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较佳地,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
较佳地,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较佳地,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较佳地,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在对本地自组织网络上行传输过程的处理中,引入本地发送代理,与裕度服务器、二元中继服务器结构配合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并据此对各个节点的发送负载数据与节点裕度、权重进行融合,并通过独特的二元中继结构进行组合发送。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其一,通过引入归一化的本地发送器控制发送数据的结构,获得了比现有上行处理更标准化的处理结果;其二,对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特性进行传输考量,使得本地Adhoc网络节点例如权重、裕度等特性一并传输至接收端,用以接收端在下行反馈时考虑节点特征进行适应性传输;其三,本发明引入二元中继结构,将负载数据与网络特性数据进行二元剥离,通过不同的相互呼应的中继服务器进行数据发送,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本地适配性、可靠性;其四,本发明引入独特的裕度服务器并通过向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确定其网络三阶/二阶/单阶邻接权重,明晰、准确,较之现有技术有显著进步地体现了自组织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洽度,也即通信受欢迎度,以及传输裕度,限定了特定方式的归一化发送函数集及升级的接口方式,对具体的接口创建于传输进行具体设定,保证系统的可控与传输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出的电子设备一种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示出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基本框图;
图3是本发明示出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结构示例;
图4是本发明示出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结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所请求保护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的若干实施例和有益效果,以有助于对本发明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和分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方法和相应装置,但这些关键词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关键词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网络特征值、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特征归集、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特征归集、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类似地,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特征归集、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网络特征值、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特征归集、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包括:
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
所述本地发送器用于:
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负载数据切割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发射数据归一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独立信令传输机构,独立信令传输机构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由此,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中所述插入组合可为符合条件的各个负载数据分块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进行任意顺序的组合,得到组合后的总负载数据,并依据各个负载数据分块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的组合顺序修改各个负载数据分块的传播标签,在其标签后补入其在组合为新的总负载数据中的顺序序列号,且为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补充传播标签,该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的补充传播标签除最后若干位为该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在组合为新的总负载数据中的顺序序列号外,前序数据位均置零。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一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二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说明书附图2示出了本发明示出的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基本框图。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02:在发送端建立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所述本地发送器包含如下操作步骤:
S104,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S106: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S108: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S110: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S112:构造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S114: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S118: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
较佳地,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备中所述插入组合可为符合条件的各个负载数据分块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进行任意顺序的组合,得到组合后的总负载数据,并依据各个负载数据分块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的组合顺序修改各个负载数据分块的传播标签,在其标签后补入其在组合为新的总负载数据中的顺序序列号,且为与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补充传播标签,该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的补充传播标签除最后若干位为该第一/第二网络特征值(将其当做单个负载数据分块)在组合为新的总负载数据中的顺序序列号外,前序数据位均置零。
说明书附图3是本发明示出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结构示例;
参照附图3可知,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说明书附图4是本发明示出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一种实施例的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结构示例;
参照附图4可知,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本发明提出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发送方法,通过在在发送端建立本地发送代理并由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再依据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以及本地Adhoc网络节点状态属性进行特征值归集,将归一化特征值与负载数据组合发送,并利用单独的可靠信道发送其它信令数据,使得在发送端电子设备接有下行自组织网络时,能够依据该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节点特性进行数据结构自洽,并依据具体的负载数据和网络特性进行数据融合,且引入二元中继结构,将负载数据与网络特性数据进行二元剥离,通过不同的相互呼应的中继服务器进行数据发送,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对数据发送的本地适配性、可靠性以及考虑可将本地Adhoc网络节点例如权重、裕度等特性可同时传输至接收端,用以接收端在下行反馈时考虑节点特征进行适应性传输,且限定了特定方式的归一化发送函数集及升级的接口方式,对具体的接口创建于传输进行具体设定,保证系统的可控与传输的鲁棒性。
在所有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一些特殊的数据传输、读/写功能的要求,上述方法操作过程中及其相应装置可以增加装置、模块、器件、硬件、引脚连接或存储器、处理器差异来扩展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方法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或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方法的各个步骤、装置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逻辑或物理上分开的,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方法步骤及其实现、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NV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更清晰地解释、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
所述本地发送器用于:
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
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
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器,实施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负载数据切割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发射数据归一器,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所述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独立信令传输机构,独立信令传输机构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所述设备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一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值第二计算器,用于通过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计算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5.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发送端建立本地发送代理,通过本地发送代理完成本地发送器结构归一化,其中,所述本地发送器包含如下操作步骤:
第二步,由本地发送代理向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发出第一请求,提取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存储于与发送端相连的裕度服务器,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邻近裕度表表征:
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在网络中对于直接邻接节点、一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以及二次跳转间接连接节点而言,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
第二,在假设各个节点处理能力一致的情况下通信的裕度;
第三步:第一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将发送端下属的本地自组织网络各个自组织节点进行第一网络特征值集提取,并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
第四步:第二本地自组织网络归集,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本地分析器对提取的所述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进行各个节点的第二网路特征值提取,按照节点在自组织网络中预设的编号进行归集,并将归集后的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
第五步: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负载数据切割器对实际负载数据进行分块,具体为使用基于标签传播的数据分块算法对数据子帧中的负载数据进行分块;
第六步:构造双中继结构,用于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发送的信令及数据,其中包含:
第一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一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一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一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0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一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一网络特征值后;
第二中继服务器,用于上行接收移动通信发送端本地发送器发送的第二标准数据结构,所述第二标准数据结构为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进行任意插入组合后的第二数据结构,并记录第二网络特征值与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的组合顺序,将表征负载数据在单个数据子帧负载部分中标签二元化末位为1的分块组合顺序的序列号补入传播标签尾部,并为第二网络特征值建立单独的传播标签,附属于第二网络特征值后;
第七步:使用所述本地发送器中的发射数据归一器进行数据发射归一化: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一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一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发送通道向第一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1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一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一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一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一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使用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创建由下行自组织网络通道到第二中继服务器的上行第二发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发送通道向第二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二标准数据结构,其中发射函数msg_trans2_normalization包含:
第二移动通信连通函数,用于实现与原生socket函数的互通;第二内存头部查找函数,用于查找本地第二发送服务中的发送目的地址,并通过第二目的发送函数向该目的地址发送负载数据;
第八步:通过单独的可靠信道传输除第一网络特征值与第二网络特征值之外的其它信令信息。
6.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将所述第一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特征值集{a1,a2,a3,……a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a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1,再将b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a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b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a1,a2,a3,……a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b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7.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的归一化信道有效干扰半径均值。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而非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络特征值为各个节点在本地自组织网络节点三阶邻近裕度表中预存的该节点各直接邻近节点以及所述直接邻近节点的直接邻近节点及本节点自身的权重总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将所述第二网路特征值集进行相邻元素间的按序异或运算,获得第二网络特征归集值具体包括:
首先对第二网路特征值集{c1,c2,c3,……cn}第1个元素a1以及第二个元素c2进行二元化并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1,再将d1与特征值集的下一接续元素c3二元化后结果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运算结果d2,以此类推,直至特征值集{c1,c2,c3,……cn}的所有元素均参与计算并得到第一网络特征归集值dn-1,n为本地自组织网络自组织节点个数。
10.一种电子通信系统,其包含发送端、接收端以及二元中继服务器、信令控制服务器以及裕度服务器,其中,发送端包含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电子设备。
CN201911292903.0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Active CN111065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903.0A CN11106512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903.0A CN11106512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129A true CN111065129A (zh) 2020-04-24
CN111065129B CN111065129B (zh) 2020-09-22

Family

ID=7030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2903.0A Active CN111065129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512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94A (zh) * 2006-09-07 2008-03-12 Sap股份公司 用于节点网络的占空比控制
CN101156459A (zh) * 2005-03-31 2008-04-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发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7771A (zh) * 2008-05-13 2011-04-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CN10446065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化特征关系的不完备故障诊断规则提取方法
CN106605377A (zh) * 2015-02-27 2017-04-26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号生成方法、信号生成装置以及程序
CN106921985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645417A (zh) * 2017-10-09 2018-01-30 天津理工大学 面向高速路车联网场景的自适应路由方法
US20180376391A1 (en) * 2017-06-22 2018-12-27 Nextivity, Inc. Selecting relay frequencies in a repeater
CN109495908A (zh) * 2018-12-05 2019-03-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lte无线与超低功耗物联网无线融合的网络优化方法
CN109767379A (zh) * 2018-12-12 2019-05-1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归一化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459A (zh) * 2005-03-31 2008-04-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发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41394A (zh) * 2006-09-07 2008-03-12 Sap股份公司 用于节点网络的占空比控制
CN102027771A (zh) * 2008-05-13 2011-04-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毫微微蜂窝的自主载波选择
CN10446065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化特征关系的不完备故障诊断规则提取方法
CN106605377A (zh) * 2015-02-27 2017-04-26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号生成方法、信号生成装置以及程序
CN106921985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
US20180376391A1 (en) * 2017-06-22 2018-12-27 Nextivity, Inc. Selecting relay frequencies in a repeater
CN107645417A (zh) * 2017-10-09 2018-01-30 天津理工大学 面向高速路车联网场景的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9495908A (zh) * 2018-12-05 2019-03-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lte无线与超低功耗物联网无线融合的网络优化方法
CN109767379A (zh) * 2018-12-12 2019-05-1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归一化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129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3282B1 (ko) 에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패스 엠티유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데이터 송신 노드 및 송신 방법
CN103037314B (zh) 用于在自主网络中的移动终端上群发消息的方法
EP0903906B1 (en) Device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transport-layer connections between mobile and fixed hosts
CN11158678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5515177A (ja) アクセス識別子ベース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867572B (zh) 无线优盘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125654A (zh) 一种wifi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12094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接入设备
EP243616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igher data rates on links with variable frame sizes
CN10395708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20020025817A1 (en) Route updating method for micromobility network
US20190357202A1 (en) RLC Layer Status Report Control PDU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370610A (zh) 密集网格网络中的干扰减轻
CN113179215B (zh) 组网通信方法、系统、节点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59673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65129B (zh) 一种用于数据发射归一化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N110972167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发送端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KR20080113101A (ko) Mmp 를 통한 호스트 디바이스 구성
US20010014092A1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node apparatus and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94053B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N101095301B (zh) 在通信系统中保留带宽的技术
WO2022087795A1 (zh)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81134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same sequence number to multiple GTP messages
Klemets et al. Mint-a mobile internet router
US20020075816A1 (en) Wireless transceivers using a simplified Prism II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5

Address after: 071000 room 906, 9 / F, building 1, 289 Xingye Road,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oding Longw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 Y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Address after: Room 301, 3 / F, building 3, guangyangyuan, Baoding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669 Yufeng Road,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071000

Patentee after: Baoding Luo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room 906, 9 / F, building 1, 289 Xingye Road,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ding Longw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