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6421B -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6421B
CN101996421B CN200910169692.1A CN200910169692A CN101996421B CN 101996421 B CN101996421 B CN 101996421B CN 200910169692 A CN200910169692 A CN 200910169692A CN 101996421 B CN101996421 B CN 101996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cket
mentioned
handling part
getting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6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6421A (zh
Inventor
松原广
明星秀一
池田明
薮田晶庆
江上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ignal Co Ltd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ignal Co Ltd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ignal Co Ltd,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ippon Sig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96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6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6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6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64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综合处理部(110)控制能在拒绝受理状态和可处理状态之间改变状态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此时的控制模式至少在1)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拒绝受理状态的下车优先模式和2)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车票的情况下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的上下车受理模式这两种模式间切换,控制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

Description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 
背景技术
对配置在公共汽车、有轨电车、铁道车辆等的车门口处的车载检票机进行了研究、开发(参照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33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车载检票机配置在车辆的车门口时,有如下要求:尽量不损害乘车的便利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上下车,不打扰正在乘车的乘客,抑制由配置车载检票机引起的车辆内部空间减少,尽量不减少额定乘车人数。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开发如下的检票机:尽量地缩短乘客通行方向(上下车方向)的长度,有效地利用车门口的全部宽度,尽量地扩大检票机的有效可通行宽度。 
但是,在构成增宽型并且上下车方向长度较短的检票机时,有可能出现上车的人和下车的人想同时通行的状态。特别地,在车门开启的一瞬间,有可能出现想上车的乘客和想下车的乘客想要同时通过检票机的状态。另外,从乘客的角度来看,无法在一瞬间判断在上车侧和下车侧究竟哪一方先通过更好,会出现所谓的对视的状态。在出现这种状态时,无法顺利地引导乘客上下车,反而延长了上下车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乘客之间的纠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配置在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上下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包含: 
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其能够在车票受理部拒绝受理车票的拒绝受理状态和受理车票并进行该车票的检票处理的可处理状态之间实现状态变化;以及 
车票处理部控制部,其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然后在到上述车门关闭为止的期间,执行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下的控制。 
另外,另一个发明也可以是一种车载检票机的控制方法,该车载检票机具备可以在拒绝受理状态和可处理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化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被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上下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所述车载检票机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然后在到上述车门关闭为止的期间,执行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下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在车门刚开启之后设为下车优先,先使下车的乘客下车,然后使上车的乘客上车。 
参照后面的说明和附图来明确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3是检票机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下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上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车载检票机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检票机分别控制方案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检票机;110:综合处理部;121: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2:上车用车票处理部;21: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2:上车用车票受理部;41:下车侧报告部;42:上车侧报告部;51、52:驱动部;60、62:通行门;70:通信部;900: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上下车门(例如,图1的上下车门DR)的开闭相关联工作的车载检票机,包含: 
下车用车票处理部(例如图2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例如图2的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其能够在车票受理部(例如图2的车票受理部20)拒绝受理车票的拒绝受理状态和能够受理车票并进行该车票的检票处理的可处理状态之间实现状态变化;以及 
车票处理部控制部(例如图2的综合处理部110),其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例如图4的下车优先模式处理):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 为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例如图6的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 
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车载检票机具备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被配置在车门口处。控制该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使其至少在下车优先模式和上下车受理模式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并且,在车门刚开启之后,执行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另外,该下车优先模式的执行是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进行的,所述受理待机时间是从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没有受理新的车票开始的待机时间。通过该控制可以实现合理的上下车引导,在车门刚开启之后使下车优先,先使下车的乘客全部下车之后再使上车的乘客上车。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载检票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检票机中,上述车票处理部控制部还能够进行包括: 
(3)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的上车优先模式(例如图5的上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模式切换, 
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直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之后,在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车优先模式,然后切换为上下车受理模式。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作为车票处理部的控制模式还可以实现上车优先模式的控制。并且进行如下控制:在车门刚开启之后设为下车优先模式,在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 时间之后从下车优先模式切换为上车优先模式,并且,在上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之后,切换为上下车受理模式。通过该控制能够合理地实现上下车引导。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载检票机,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检票机中,还包括: 
向上车乘客报告部(例如图1的上车侧报告部42),其向上车的乘客进行规定的报告; 
向下车乘客报告部(例如图1的下车侧报告部41),其向下车的乘客进行规定的报告;以及 
报告控制部(例如图2的综合处理部110),其在上述下车优先模式时,使上述向上车乘客报告部报告上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在上述上车优先模式时,使向下车乘客报告部报告下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在下车优先模式时,向上车乘客报告部报告处于上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在上车优先模式时,向下车乘客报告部报告处于下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其结果是,可以将现在的乘车引导情况告知想上车却无法上车的乘客、想下车却无法下车的乘客。另外,作为具体的报告内容,可以考虑例如“下车的人优先”,“请先下后上”的内容。另外,报告的方式除了用声音进行引导之外,还可以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另外,也可以通过亮灯来报告,在受理状态的情况下点亮蓝色灯,在拒绝受理的情况下点亮红色灯。这种情况下,灯成为报告部。 
下面,参照附图用应用于配置在列车的车门口处的车载检票机中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是,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图1的(a)是表示在车门DR、DR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从车内侧看车载检票机的样子的图,图1的(b)是表示在车门DR、DR完全开启的情况下从车外侧看车载检票机1的样子的图。另外,图2是表示车载检票机1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车载检票机1位于列车的车门口的车内侧,具有在车门的左右 端部附近立设有一对立起部11、12的外观,该一对立起部11、12具有开闭的通行门61、62。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立起部由下车用立起部11和上车用立起部12构成,下车用立起部11和上车用立起部12之间在车厢地板下通过线缆C连接。并且,在下车用立起部11和上车用立起部12中的一方立起部(在图1中在下车用立起部11侧)中内置装载有CPU、存储器等的成为综合控制器110的计算机基板,综合控制两个立起部11、12。 
在外观上,下车用立起部11和上车用立起部1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图1中,通行门60由尺寸不同的扇形板状物嵌套状构成,以下端为转动轴从上方倾斜来使门关闭,是所谓的伸缩式通行门,但是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的通行门。例如可以是挡板式,也可以是以上端为转动轴从下方升起横杆来阻止通行的横杆式的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通行门60的方案,但是在希望利用表示方向的显示器等来进行乘客的上下车控制的情况下,通行门60也不是必需的。 
下车用立起部11除了通行门61之外还具备:对该通行门61进行开闭驱动的驱动部51、下车侧报告部41、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以及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等。下车侧报告部41具有:红色灯41SR、蓝色灯41SB、扬声器41SP以及显示装置41DS。如下控制红色灯41SR和蓝色灯41SB:在车载检票机1的控制状态为能下车的状态(允许下车)的情况下,对蓝色灯41SB进行点亮控制,在处于不能下车的状态(禁止下车)的情况下,对红色灯41SR进行点亮控制。另外,对扬声器41SP和显示装置41DS也同样进行与能下车的状态(允许下车)和不能下车的状态(禁止下车)相应的报告控制。另外,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是用IC卡构成的车票(以下称为“IC卡车票”)的读写器,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对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控制IC卡车票的数据读写来执行离场检票处理。该离场检票处理是公知的处理,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同样,上车用立起部12除了通行门62之外,还具备对该通行门62进行开闭驱动的驱动部52、上车侧报告部42、上车用车票 处理部122以及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等。上车侧报告部42具有红色灯42SR、蓝色灯42SB、扬声器42SP以及显示装置42DS。如下控制红色灯42SR和蓝色灯42SB:在车载检票机1的控制状态为能上车的状态(允许上车)的情况下,对蓝色灯42SB进行点亮控制,在控制状态为不能上车的状态(禁止上车)的情况下,对红色灯42SR进行点亮控制。另外,对扬声器42SP和显示装置42DS也同样进行与能上车的状态(允许上车)和不能上车的状态(禁止上车)相应的报告控制。另外,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是IC卡车票的读写器,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对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控制IC卡车票的数据读写来执行入场检票处理。该入场检票处理是公知的处理,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处理部100的综合处理部110由用于对如上所述包括下车用立起部11和上车用立起部12的整个车载检票机1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构成。虽然图示了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与综合处理部110由分别的装置(计算机)构成,但是,当然也可以由一体的计算机构成。 
另外,车载检票机1具有通信部70、操作部80以及存储部900。通信部70与乘务员室的控制装置、自动运行装置等通信连接,通知车载检票机1的控制状态,并且接收车门DR、DR的开闭信号(可以是乘务员发出的开闭指示信号,也可以是与当前的车门的开闭状态有关的信号。)。根据该车门的开闭信号,车载检票机1可以实现与车门DR、DR的开闭相关联的本实施方式所特有的控制。另外,操作部80具有开关、键盘等,主要用于维护。存储部900是闪存、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以及它们的读写装置,除了车载检票机1的控制程序910以外还存储各种数据、程序。 
另外,在车票处理部120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中,控制状态分别有可处理状态和拒绝受理状态,综合处理部110控制状态的变化。可处理状态是车票受理部20能对所受理的IC卡车票执行入场检票处理和离场检票处理的状态。拒绝受理状态是如下状态:车票受理部20可以识别IC卡车票,但是不能执行 入场检票处理和离场检票处理中的任一个,不能受理IC卡车票。 
综合处理部110控制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各自的控制状态变化,实现以下处理。即,在车门DR、DR根据车门开关信号从完全关闭的状态变为完全开启的状态时,首先执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可处理状态,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使车内下车的乘客优先下车。然后,执行上车优先模式处理,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可处理状态,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使从车外上车的乘客优先上车。然后,执行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都成为可处理状态,让先受理IC卡车票的一方车票处理部执行车票的处理,在此期间,使另一方车票受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通过对这三种模式处理(控制模式)进行切换控制来使上下车乘客的流动平滑。 
当然,在车票处理部处于拒绝受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从对应的报告部报告该意思,合理地引导想要上车的乘客、想要下车的乘客。 
参照流程图详细地说明以上的处理。综合处理部110根据存储在存储部900中的程序910来执行检票机控制处理。此外,在本实例方式中,说明了检票机的通行门60的控制是所谓的常闭(normalclose)控制,但是当然也可以是常开(normal open)控制。 
图3是表示检票机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综合处理部110等待接收通信部70的车门开启信号(步骤A4)。在此期间,通行门61、62由于常闭而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如果接收到车门开启信号(步骤A4:是),则执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步骤A6)。 
图4是表示下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图。综合处理器110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拒绝受理状态(步骤B2),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可处理状态(步骤B4),并且使乘车侧报告部42进行禁止上车的意思的报告(步骤B6)。具体地说,例如,使红色灯42SR点亮,蓝色灯42SB熄灭,从扬声器42SP发出“请先下后上”的声音,还可以使显示装置42DS显示“下车优先,请稍后上车”的画面。 
另一方面,使下车侧报告部41报告允许下车的意思(步骤B8)。具体地说,例如使蓝色灯41SB点亮,红色灯41SR熄灭,从扬声器41SP发出“请顺序下车”的声音,还使显示装置41DS显示“下车优先,请顺序下车”的画面。 
然后,综合处理部110使计时器复位并重新开始(步骤B10)。然后,当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检测到刷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时(步骤B12:是),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开启(步骤B14),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进行离场检票处理(步骤B16),离场检票处理结束之后,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关闭(步骤B17)。然后,将处理转到步骤B10,使计时器复位并重新开始。 
另一方面,在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没有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步骤B12:否)、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有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的情况下(步骤B18:是),综合处理部110使上车侧报告部42报告下车优先的意思(步骤B22)。此时的报告是对虽然已经报告了禁止上车的意思(步骤B6)还想要上车的乘客进行的报告,因此优选通过如下方式强调报告内容,例如:提高音量从扬声器42SP发出“下车的乘客优先,请稍后上车”的声音,或者使显示装置42DS黑白反转地闪烁显示“下车优先”的显示画面。 
另外,在对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的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也不存在的情况下(步骤B18:否),根据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判断处于下车优先的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先决定的下车优先规定时间(步骤B24)。然后,在从最后一个下车的乘客起经过了下车优先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B24:是),下车优先模式处理结束。 
返回图3,在执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步骤A6)之后,综合处理部110执行上车优先模式处理(步骤A8)。 
图5是表示上车优先模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综合处理部110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拒绝受理状态(步骤C2),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可处理状态(步骤C4),并且使下车侧报告部41报告禁止下车的意思(步骤C6)。具体地说,例如使红色灯41SR点亮,蓝色灯41SB熄灭,从扬声器41SP发出“正在上车,请稍候” 的声音,还使显示装置41DS显示“上车优先,请稍候”的画面。 
另一方面,使上车侧报告部42报告允许上车的意思(步骤C8)。具体地说,例如使蓝色灯42SB点亮,红色灯42SR熄灭,从扬声器42SP发出“请顺序上车”的声音,还使显示装置42DS显示“上车优先,请上车”的画面。 
然后,综合处理部110使计时器复位并重新开始(步骤C10)。然后,当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检测到刷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时(步骤C12:是),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开启(步骤C14),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执行入场检票处理(步骤C16),在入场检票处理结束后,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关闭(步骤C17)。然后,将处理转到步骤C10,使计时器复位并重新开始。 
另一方面,在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没有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步骤C12:否)、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存在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的情况下(步骤C18:是),综合处理部110使下车侧报告部41报告上车优先的意思(步骤C22)。此时的报告是对虽然已经报告了禁止下车的意思(步骤C6)还想要下车的乘客进行的报告,因此优选通过如下方式强调报告内容,例如:提高音量从扬声器41SP发出“上车的乘客优先,请稍候”的声音,或者使显示装置41DS黑白反转地闪烁显示“上车优先”的显示画面。 
另外,在对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的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也不存在的情况下(步骤C18:否),根据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判断处于上车优先的时间是否达到预先决定的上车优先规定时间(步骤C24)。然后,在从最后上车的乘客起经过了上车优先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C24:是),上车优先模式处理结束。 
返回图3,在执行上车优先模式处理(步骤A8)之后,综合处理部110执行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步骤A10)。 
图6是表示上下车受理模式的流程的流程图。综合处理部110首先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可处理状态,并且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也成为可处理状态(步骤D4),使上车侧报告部42报告允许上车的意思(步骤D6),使下车侧报告部41报告允许下车的意思 (步骤D8)。 
作为此时的报告,优选例如使红色灯41SR、42SR熄灭,蓝色灯41SB、42SB点亮。并且,从扬声器41SP发出“请与上车的乘客相互礼让下车”的声音,从扬声器42SP发出“请与下车的乘客相互礼让上车”的声音。另外,使显示装置41DS显示“请礼让下车”的画面,使显示装置42DS显示“请礼让上车”的画面。 
然后,当上车用车票受理部22检测到刷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时(步骤D10:是),综合处理部110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开启(步骤D12),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成为拒绝受理状态(步骤D14),使下车侧报告部41报告暂时禁止下车(步骤D16)。 
作为此时的下车侧报告部41的报告,例如使红色灯41SR点亮,蓝色灯41SB熄灭,从扬声器41SP发出“有乘客上车,请稍候”的声音,还使显示装置41DS显示“请稍候”的画面。 
然后,在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进行入场检票处理之后(步骤D18),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关闭(步骤D19)。然后,在经过固定时间(例如3秒)之后,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变为可处理状态(步骤D20)。 
然后,当下车用车票受理部21检测出刷IC卡车票的出示输入时(步骤D22:是),综合处理部110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开启(步骤D24),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成为拒绝受理状态(步骤D26),使上车侧报告部42报告暂时禁止上车的意思(步骤D28)。 
作为此时的上车侧报告部42的报告,例如使红色灯42SR点亮,蓝色灯42SB熄灭,从扬声器42SP发出“有乘客下车,请稍候”的声音,还使显示装置42D S显示“请稍候”的画面。 
然后,在使下车用车票处理部121进行入场检票处理之后(步骤D30),驱动驱动部51、52使通行门61、62关闭(步骤D31)。然后,在经过固定时间(例如3秒)之后,使上车用车票处理部122变为可处理状态(步骤D32)。 
由此,一次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结束,但是如图3所示,通信部70重复执行上下车受理模式直到接收到车门的关闭信号为止, (步骤A12:否)。然后,在通信部70接收到车门的关闭信号的情况下(步骤A12:是),处理转到步骤A16的判断处理。在步骤A16中,综合处理部110判断是否属于到达终点后进入车库的检票机控制处理结束,重复执行步骤A4~A16的处理直到检票机控制处理结束为止(步骤A16:否)。 
根据上述车载检票机,在车门DR、DR刚开启之后,执行使下车的乘客优先的用于下车的检票处理。然后,在不存在下车的乘客的情况下,执行上车的乘客的检票处理。通过依次控制上车/下车的检票处理可以实现合理的乘客上下车引导。 
此外,上述车载检票机1按顺序进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上车优先模式处理、上下车受理模式这三个处理,但是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上车优先模式,在下车优先模式处理之后进行上下车受理模式。 
另外,说明了车载检票机1被配置在列车的车门口处的情况。因此,在例如是前后左右共计有4处车门的车辆的情况下,需要设置4台车载检票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实施方式分别构成、实现4台车载检票机,但是也可以按照例如下的方式来构成。即,也可以将综合处理部110X设置在4台车载检票机中的任意一台中或者设置为独立的控制装置,该综合处理部110X综合控制4台车载检票机。图7示出表示这种情况下的车载检票机系统10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在图7中,存储部900除了与上述控制程序910相当、控制各个检票机1A~1D的控制程序920之外,还存储检票机分别控制方案数据930。图8示出检票机分别控制方案数据930的结构例。检票机分别控制方案数据930与每个车站对应存储:开闭左右的哪一侧门,另外,与开闭的门对应的检票机的控制方案是什么。在此,控制方案包括:按顺序执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上车优先模式处理和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这三种处理的“依次控制”的控制方案;按顺序执行下车优先模式处理和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这两种处理的“下车+上下车控制”的控制方案;以及按顺序执行上车优先模式处理和上下车受理模式处理这两种处理的“上车+上下车控制”的控制方案。 
根据图8,例如在A站开启行进方向左侧的车门DR,因此1号检票机和3号检票机受“依次控制”的控制方案的控制。另外,在C站开启行进方向右侧的车门DR,因此2号检票机和4号检票机受“下车+上下车控制”的控制方案的控制。由于存在“依次控制”和“下车+上下车控制”这两种控制方案,例如可以与上下车乘客人数多的车站和上下车乘客人数少的车站相应地实现适当的检票机控制,可以防止上下车引起的停车时间变长。 
另外,在Z站,左侧的1号检票机和3号检票机受“下车+上下车控制”的控制方案的控制,右侧的2号检票机和4号检票机受“上车+上下车控制”的控制方案的控制。这是如下情况:Z站是终点站,进行折返运行,并且右侧是上车用站台,左侧是下车用站台。假设左右全部车门都开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车侧的车门和下车的车门对应地进行适当的检票处理,能够实现对乘客的顺利引导。 
上面说明了上述的车载检票机1和车载检票机系统1000被设置、应用在列车的车辆中的情况,但是也能应用于列车以外的车辆。例如路面公共汽车、LRT(Light Rail Transit:轻轨交通)等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车票说明了IC卡型的车票,但是,也可以是纸质的以往的车票,在车载检票机中设置投入口和取出口。 

Claims (5)

1.一种车载检票机,其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其能够在车票受理部拒绝受理车票的拒绝受理状态和能够受理车票并进行该车票的检票处理的可处理状态之间实现状态变化;以及
车票处理部控制部,其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执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然后在到上述车门关闭为止的期间,执行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下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检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票处理部控制部还能够进行包括:
3)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的上车优先模式的模式切换,
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之后,在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述上车优先模式,然后切换为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检票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向上车乘客报告部,其对上车的乘客进行规定的报告;
向下车乘客报告部,其对下车的乘客进行规定的报告;以及
报告控制部,其在上述下车优先模式时,使上述向上车乘客报告部报告上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在上述上车优先模式时,使上述向下车乘客报告部报告下车拒绝受理状态的意思。
4.一种车载检票机的控制方法,该车载检票机具备可以在拒绝受理状态和可处理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化的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被配置于车门口处、与该车门口的车门的开闭相关联工作,所述车载检票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至少在
1)下车优先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以及
2)上下车受理模式:其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这两者都成为可处理状态,在一方车票处理部受理了车票的情况下,在直到该车票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使另一方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控制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和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并且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进行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下的控制,然后在到上述车门关闭为止的期间,执行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下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检票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能够进行包括:
3)使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可处理状态、使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成为拒绝受理状态的上车优先模式的模式切换,
在上述车门刚开启之后到上述下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述下车优先模式,之后,在上述上车用车票处理部的车票受理待机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设为上述上车优先模式,然后切换为上述上下车受理模式。
CN200910169692.1A 2009-08-31 2009-08-31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692.1A CN101996421B (zh) 2009-08-31 2009-08-31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692.1A CN101996421B (zh) 2009-08-31 2009-08-31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421A CN101996421A (zh) 2011-03-30
CN101996421B true CN101996421B (zh) 2015-02-11

Family

ID=4378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6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6421B (zh) 2009-08-31 2009-08-31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6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774A (zh) * 2017-08-08 2019-0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乘车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5416A (ja) * 1993-10-06 1995-04-21 Toshiba Corp 自動改札装置
JPH08194848A (ja) * 1995-01-19 1996-07-30 Toshiba Corp 自動改札機制御装置
JPH09218967A (ja) * 1996-02-09 1997-08-19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車載用非接触型自動改札機
CN1474343A (zh) * 2003-08-06 2004-02-11 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及回收传送装置
JP2007133462A (ja) * 2005-11-08 2007-05-31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車載改札機
CN101694728A (zh) * 2009-10-20 2010-04-14 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rfid立体异形天线的检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5416A (ja) * 1993-10-06 1995-04-21 Toshiba Corp 自動改札装置
JPH08194848A (ja) * 1995-01-19 1996-07-30 Toshiba Corp 自動改札機制御装置
JPH09218967A (ja) * 1996-02-09 1997-08-19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車載用非接触型自動改札機
CN1474343A (zh) * 2003-08-06 2004-02-11 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及回收传送装置
JP2007133462A (ja) * 2005-11-08 2007-05-31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車載改札機
CN101694728A (zh) * 2009-10-20 2010-04-14 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rfid立体异形天线的检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6421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6605B2 (en) Elevator car with a foldable balustrad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having such an elevator car
EP1702806B1 (en) Dynamic vehicle electrical system test
WO2019003916A1 (ja) 制御装置及び点灯システム
CN101996421B (zh) 车载检票机和其控制方法
US20230242002A1 (en) Battery swap platform, battery swap station, and battery swap method
CN113401769A (zh) 电梯轿厢顶系统和用于监视电梯轿厢顶打开状态的控制系统
CN109814569A (zh) 无人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614001A (zh) 一种车载屏幕触控操作权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控制设备
JP4768303B2 (ja) パワーウインドウ装置
US20170329438A1 (en) Passenger Communication Lighting
CN107985342A (zh)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CN108501721A (zh) 一种车辆实时状态的3d模型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757904B (zh) 轨道车辆的控制电路、轨道车辆、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298352A (zh) 用于多轿厢系统紧急模式操作的电子系统架构
CN109229142B (zh) 列车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40609A (zh) 用于位置检测和限位的轿底与电梯及其停车方法
JP2008266006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点検装置及びその改修方法
JP5319944B2 (ja) 車載改札機及び車載改札機の制御方法
JP3119358U (ja) 車両運搬車
CN101068741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5641328B2 (ja) 昇降式立体駐車装置
KR101568880B1 (ko) 차량 탑재 개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3238542B (zh) 分控系统
JP7398542B1 (ja) 移動体
CN104192083B (zh) 一种轮距调整装置及轮距调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