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8981A - 镜筒单元 - Google Patents

镜筒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8981A
CN101988981A CN2010102328188A CN201010232818A CN101988981A CN 101988981 A CN101988981 A CN 101988981A CN 2010102328188 A CN2010102328188 A CN 2010102328188A CN 201010232818 A CN201010232818 A CN 201010232818A CN 101988981 A CN101988981 A CN 101988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optical axis
axis direction
lens barrel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28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8981B (zh
Inventor
片野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88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8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筒单元,该镜筒单元包括:保持件(21),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20);凸轮筒(30),其包括被构造成与保持件接合而限定保持件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凸轮槽(34)、和具有凸轮槽的一部分并且在光轴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32c);以及直进筒(40),其被构造成引导保持件的直进移动,该直进筒包括形成槽口(48)的凸缘部(45)。在从突出部位于槽口中的缩回状态向突出部位于槽口之外的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直进筒相对于凸轮筒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镜筒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单元。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4-085934号公报在其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如下的镜筒:该镜筒包括具有一对凸轮槽的凸轮筒和具有一对凸轮从动件的直进筒,其中该对凸轮槽交叉。在该镜筒中,在缩回时,各凸轮从动件与对应的凸轮槽接合,但在摄像时,后凸轮从动件与前凸轮槽接合,而前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脱离。因此,该镜筒单元能够将由凸轮从动件引导的透镜单元的移动量设定成比凸轮筒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大的值。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085934号公报所公开的镜筒单元中,由于在摄像时一个凸轮从动件从凸轮槽脱离,导致透镜的移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透镜单元的移动稳定性并且小型化的镜筒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镜筒单元包括:保持件,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凸轮筒,其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保持件接合而限定所述保持件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凸轮槽、和具有所述凸轮槽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及被构造成引导所述保持件的直进移动的直进筒,所述直进筒包括形成槽口的凸缘部。在从突出部位于槽口中的缩回状态向突出部位于槽口之外的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直进筒相对于凸轮筒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镜筒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镜筒单元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镜筒单元的凸轮筒和直进筒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凸轮筒和直进筒在摄像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凸轮筒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数字式照相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照相机包括照相机主体1和镜筒单元2。镜筒单元2是被构造成在摄像时从照相机主体1伸出并且在非摄像时缩回到照相机主体1中的可伸缩镜筒。
图2是镜筒单元2的立体图。图3是镜筒单元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镜筒单元2在摄像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镜筒单元2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
镜筒单元2是两段可伸缩式镜筒,其包括第一筒单元10、第二筒单元和第三筒单元,并且能够在摄像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改变其在由图3至图5中的点划线表示的光轴方向上的长度。镜筒单元2包括摄像透镜组,该摄像透镜组包括三组透镜,即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20和第三透镜90。第一透镜11由第一筒单元10的第一筒12保持,第二透镜20由第二筒单元的第二保持件21保持,第三透镜90由第三筒单元的第三保持件91保持。
第一筒单元10包括第一筒12、第一盖13、防护器叶片14和第一罩15。三个凸轮销16在第一筒12的外周端部以120°的等间隔沿径向突出。各凸轮销16与后述的凸轮筒30的凸轮槽33接合。防护器叶片14与镜筒单元2的操作连动,并且在图4所示的摄像状态下打开开口P和在图5所示的缩回状态下关闭开口P。
第二筒单元包括彼此卡口式联接(bayonet-coupled)的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并且凸轮筒30与第二保持件21接合。三个凸轮销22围绕第二保持件21的外周以120°的等间隔沿径向突出,并且各凸轮销22与后述的凸轮筒30的凸轮槽34接合。可与凸轮销22接合的凸轮槽34的形状限定第二保持件21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此外,由于卡口式联接,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
图6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的放大立体图,其中凸轮筒30的一部分被剖切。图7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缩回状态下的侧视图。图8是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摄像状态下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凸轮筒30包括罩31和筒体32。
罩31具有L形截面,并且被设置于凸轮筒30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前端。罩31包括:前部31a,其覆盖筒体32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前表面;以及侧部31b,其覆盖筒体32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侧面的一部分。
筒体32包括中央部32a、端部(rim)32b和突出部32c。
中央部32a的第一筒单元10侧的端部具有台阶,罩31的侧部31b被安装至该台阶。由此,侧部31b的外表面可以与筒体32的中央部32a的外表面齐平。
图9是沿圆周方向展开凸轮筒30的筒体32的内表面得到的平面图。如图9所示,筒体32的内表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三个凸轮槽33和三个凸轮槽34。另外,筒体32的内表面具有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接合槽35。
第一筒单元10的各凸轮销16与对应的凸轮槽33接合,并且凸轮槽33限制(控制)第一筒单元10相对于第二保持件21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第二保持件21的各凸轮销22与对应的凸轮槽34接合,并且凸轮槽34限定(控制)第二保持件21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由于直进筒40的转动限制和凸轮筒30的转动,第一筒单元10和第二保持件21能够在光轴方向上来回移动。凸轮槽33和凸轮槽34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它们不能彼此重叠。凸轮槽34的一部分在突出部32c中延伸。
接合槽35在筒体32的圆周方向上以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式延伸,并且部分地包括以120°的等间隔布置的倾斜槽36和基部(home section)37。接合槽35与后述的直进筒40的接合构件42接合。为了改变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与接合槽35不同,倾斜槽36相对于图9所示的圆周方向(长度方向)倾斜或者不与圆周方向(长度方向)平行。
端部32b被设置于筒体32的第三筒单元侧,并且在径向上突出得比中央部32a高,以形成台阶。凸轮槽33被设置于中央部32a的内表面,但是凸轮槽34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延伸到端部32b的一部分(并且如图9所示延伸到突出部32c)。
三个驱动销38以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32b的外周面,并且三个凸轮销39以120°的等间隔设置于端部32b的外周面。各驱动销38与转动筒60的对应的键槽61接合,并且凸轮筒30与转动筒60一起转动。各凸轮销39与固定筒70的对应的凸轮槽71接合,并且凸轮筒30跟随凸轮槽71的轨迹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三个突出部32c沿光轴方向从端部32b的端部朝向第三筒单元突出。各突出部32c可以被插入到直进筒40的对应的槽口(notch)48中和从直进筒40的对应的槽口48脱离。如图9所示,凸轮槽34的一部分形成在各突出部32c中。在图9中,突出部32c具有大致梯形形状,并且如图所示,凸轮筒30的除突出部32c之外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为L。本实施方式将凸轮筒3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或者镜筒单元2的长度)缩短了突出部32c的长度,即缩短了图9中所示的L1。
直进筒40被构造成引导第二保持件21(或透镜20)的直进移动。另外,直进筒40被构造成与凸轮筒30的操作连动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并且限定第一筒12和第二保持件21的转动。直进筒40包括:筒体4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凸缘部45,其形成于筒体41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部并且沿径向向筒体41的外侧突出;以及形成在这三个凸缘部45之间的三个槽口48。凸缘部45由这些槽口48分隔开。
筒体41被插入到凸轮筒30中。三个接合构件42突出并且以120°的等间隔布置于筒体41的外周面,并且各接合构件42与凸轮筒30的对应的接合槽35接合。由于该接合,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光轴方向上一起移动。如上所述,当直进筒40的接合构件42被具有倾斜槽36的接合槽35引导时,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
凸缘部45具有三对直进键46,所述直进键46被构造成与固定筒70接合而限制固定筒70的转动。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5在光轴方向上的厚度与上述突出部32c的长度相对应,但是它们不必彼此相等。
第三筒单元包括盖筒50、转动筒60、固定筒70和摄像器件单元80。盖筒50和转动筒60被布置在固定筒70的外侧。摄像器件单元80包括摄像器件81、第三保持件91、马达93等。
盖筒50与转动筒60和被构造成保持摄像器件81的保持件82一起被固定,并且被保持于照相机主体1。如图2所示,保持件82保持作为变焦用驱动源的马达93和被构造成传递来自马达93的动力的齿轮列94。齿轮列94与在转动筒60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的齿轮62接合,并且转动筒60沿固定筒70的外周绕光轴转动。
现在将说明镜筒单元2的缩回和伸出。
在缩回状态下,如图5和图7所示,凸轮筒30的各突出部32c进入作为直进筒40的槽口48的空间。在缩回状态下,如图9所示,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位于由虚线所示的空间(A)。换句话说,接合构件42位于基部37处,凸缘部45在凸轮筒30的圆周方向上与突出部32c相邻。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突出部32c插入到槽口48中而将镜筒单元2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缩短了L1。
如果图9中没有突出部32c,则凸轮槽34的与突出部32c对应的部分不连续,使得凸轮槽34和凸轮销22之间的接合不稳定并使得第二透镜20的移动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凸轮筒30的第三筒单元侧的端面位于突出部32c的由虚线所示的端面位置,则可以维持凸轮槽34和凸轮销22之间的稳定接合,但是凸轮筒3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变成L+L1,妨碍了小型化。
接着,将缩回状态转换至如图4和图8所示的摄像状态。在摄像状态下,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位于图9中的由实线所示的位置(B)。换句话说,接合构件42移动至接合槽35,并且凸缘部45在光轴方向上与凸轮筒30的突出部32c相邻。由此,突出部32c从槽口48的空间脱离。
接合槽35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如果在缩回状态下接合构件42位于接合槽35中,则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接合构件42在凸轮筒30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不变。由于接合构件42和凸缘部45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除非接合构件42的位置改变,否则凸缘部45的位置不改变,当接合构件42从图9中的虚线位置移动至实线位置时,凸缘部45与突出部32c碰撞。
因此,本实施方式设置与接合槽35相连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倾斜的倾斜槽36。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接合构件42通过倾斜槽36并且改变其在凸轮筒30中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在缩回状态下,具有凸轮筒30的凸轮槽34的一部分的突出部32c位于凸缘部45的槽口48的空间中。另一方面,在摄像状态下,槽口48的空间中没有突出部。在图9中,当接合构件42从图9的虚线位置向实线位置移动时,接合构件42向右侧移动了倾斜槽36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结果,凸缘部45向右侧移动了该高度。因此,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由于凸轮筒30和直进筒40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突出部32c在凸缘部45的前方移动,而不与凸缘部45碰撞。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高度与上述的L1对应。
在从缩回状态向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能够维持凸轮槽33和凸轮销16之间的接合以及凸轮槽34与凸轮销22之间的接合。因此,与凸轮销(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彼此断开接合的日本特开2004-085934号公报不同,透镜单元的移动变得稳定。
虽然本实施方式允许接合构件42和倾斜槽36之间的接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还可适用于其它的接合(例如凸轮槽与凸轮销之间的接合,或球从动件的使用)。
虽然参照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摄像设备可以适用于拍摄被摄体。

Claims (2)

1.一种镜筒单元,其包括:
保持件(21),其被构造成保持透镜(20);
凸轮筒(30),其包括:凸轮槽(34),所述凸轮槽被构造成与所述保持件接合而限定所述保持件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和突出部(32c),所述突出部具有所述凸轮槽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突出;以及
直进筒(40),其被构造成引导所述保持件的直进移动,所述直进筒包括形成槽口(48)的凸缘部(45),
所述镜筒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槽口中的缩回状态向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槽口之外的摄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直进筒相对于所述凸轮筒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筒还包括:
接合槽(35),其被构造成在与所述光轴方向垂直的圆周方向上延伸;以及
倾斜槽(36),其与所述接合槽相连,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圆周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直进筒包括被插入到所述凸轮筒中的筒体(41),所述筒体(41)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凸轮筒的所述接合槽和所述倾斜槽接合的接合构件(42),以及
在所述转换过程中,所述接合构件通过所述倾斜槽而改变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凸轮筒中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位置,由此使所述直进筒相对于所述凸轮筒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CN2010102328188A 2009-07-30 2010-07-16 镜筒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7266A JP5506271B2 (ja) 2009-07-30 2009-07-30 レンズ鏡筒
JP2009-177266 2009-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8981A true CN101988981A (zh) 2011-03-23
CN101988981B CN101988981B (zh) 2012-11-14

Family

ID=4352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281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981B (zh) 2009-07-30 2010-07-16 镜筒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18255B2 (zh)
JP (1) JP5506271B2 (zh)
CN (1) CN1019889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850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和光学设备
CN111580241A (zh) * 2019-02-18 2020-08-25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多个透镜组的镜头设备和摄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4902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3160864A (ja) 2012-02-02 2013-08-19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7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8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1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9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8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USD801409S1 (en) 2013-07-24 2017-10-31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5934A (ja) * 2002-08-27 2004-03-18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繰出カム機構及び繰出カム機構
US7373082B2 (en) * 2004-08-12 2008-05-13 Pentax Corporation Light shielding structure of a zoom lens barrel
CN101363951A (zh) * 2007-08-08 2009-02-11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筒及其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2044B2 (ja) * 2005-07-19 2011-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093999A (ja) * 2005-09-29 2007-04-12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鏡筒
JP5570098B2 (ja) * 2007-05-29 2014-08-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5934A (ja) * 2002-08-27 2004-03-18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繰出カム機構及び繰出カム機構
US7373082B2 (en) * 2004-08-12 2008-05-13 Pentax Corporation Light shielding structure of a zoom lens barrel
CN101363951A (zh) * 2007-08-08 2009-02-11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筒及其摄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850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佳能株式会社 镜筒和光学设备
CN111580241A (zh) * 2019-02-18 2020-08-25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多个透镜组的镜头设备和摄像设备
US11366281B2 (en) 2019-02-18 202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ens group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33667A (ja) 2011-02-17
US20110026143A1 (en) 2011-02-03
JP5506271B2 (ja) 2014-05-28
US8218255B2 (en) 2012-07-10
CN101988981B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981B (zh) 镜筒单元
CN102023367B (zh) 具有透镜镜筒的图像摄取设备
CN103238096B (zh) 透镜镜筒和凸轮机构
JP5765617B2 (ja) レンズ鏡胴、撮像装置、情報装置および画像入力装置
CN102147554B (zh) 镜筒及摄像设备
CN101819311A (zh) 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US8134784B2 (en) Lens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extension/retraction operation with respect to image pickup apparatus body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484851A (zh) 镜头和照相机
JP6801769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9169388A (ja) レンズ鏡胴、カメラ、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鏡胴用筒
CN104714288A (zh) 配备有用于透镜保持架的转动限制机构的光学设备
CN102023366A (zh) 具有透镜镜筒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01986181B (zh) 镜筒单元
CN101315455B (zh) 镜头镜筒和照相机
JP5862517B2 (ja) レンズ鏡筒
US9983381B2 (en)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instrument
JP2009271191A (ja) レンズ鏡筒
JP4488278B2 (ja) 鏡筒駆動機構
JP2010008745A (ja) レンズ鏡筒のカムフォロア収納構造
US6445517B1 (en) Zoom lens barrel
US20130163107A1 (en) Optical barrel and optical apparatus
JP7163244B2 (ja) 光学機器
CN105676405A (zh) 镜筒和摄像设备
JP614300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3270513A (ja) レンズ鏡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