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4822A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4822A CN101984822A CN 201010253385 CN201010253385A CN101984822A CN 101984822 A CN101984822 A CN 101984822A CN 201010253385 CN201010253385 CN 201010253385 CN 201010253385 A CN201010253385 A CN 201010253385A CN 101984822 A CN101984822 A CN 1019848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azinam
- powdery mildew
- composition
- gram
- hecta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由有效成分(A)氟啶胺和(B)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粉唑醇、叶菌唑、氟环唑、氟硅唑、氟喹唑、四氟醚唑、三唑醇、三唑酮、烯唑醇、戊菌唑、环丙唑醇中的任意一种组成,A与B的质量比为1∶100~100∶1。该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效高,适合于防治瓜果蔬菜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合于防治白粉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氟啶胺和三唑类杀菌剂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植物病害。多为外寄生性,菌丝体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叶、茎、嫩梢、芽、花和果实的表面,并产生大量由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构成的肉眼可见的白色粉状物。
白粉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为害双子叶植物尤为普遍。中国主要的白粉病有由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引起的禾谷类白粉病;由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的瓜类、豆类、麻类等多种植物的白粉病;由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引起的葡萄白粉病;由榛球针壳(Phyllactiniacorylea)引起的桑、梨、柿、核桃、栗、荔枝、番木瓜等80多种树木的白粉病;由蔷薇单丝壳(Sphaerotheca pannosa)引起的蔷薇属花卉的白粉病等。
瓜类白粉病是瓜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在白粉病的防治上,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药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同时三唑类药剂在使用剂量大时对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容易引发药害。
氟啶胺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链格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病菌非常有效。英文通用名:Fluazinam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分子式:C13H4Cl2F6N4O4氟啶胺可以防治的具体病害有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晚疫病,苹果黑星病、叶斑病,梨黑斑病、锈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燕麦冠锈病,葡萄灰霉病、霜霉病,柑橘疮痂病、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草坪斑点病等。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病原菌也有良好效果,而且氟啶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但是氟啶胺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长期单独使用也有很大的抗性风险。
将氟啶胺与其它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解决其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不同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有助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对白粉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风险低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A)氟啶胺与(B)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粉唑醇、叶菌唑、氟环唑、氟硅唑、氟喹唑、四氟醚唑、三唑醇、三唑酮、烯唑醇、戊菌唑、环丙唑醇中的任意一种,A与B质量比为1∶100~100∶1,优选比例为1∶35~35∶1。
戊唑醇(tebu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RS)-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分子式:
己唑醇(hexa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氧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
氟环唑(epoxi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RS,3RS)-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氢-1,2,4-三唑;
氟硅唑(flusilazole)的化学名称为双(4-氟苯基)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甲硅烷;
腈菌唑(myclobutani)的化学名称为2-(4-氯苯基)-2-(1H-1,2,4-三唑-1-甲基)己腈;
戊菌唑(pen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1-[2-(2,4-二氯苯基)戊基]-1H-1,2,4-三唑;
氟喹唑(fluquin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3-(2,4-二氯苯基)-6-氟-2-(1H-1,2,4-三唑-1-基)喹唑啉-1-(3H)-酮;
烯唑醇(dini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E)-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1-戊烯-3-醇;
三唑酮(triadimefon)的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
丙环唑(propi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1-(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
三唑醇(triadimenol)的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基-2-醇。
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基醚;
环丙唑醇(cypro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2RS,3RS)2-(4-氯苯基)-3-环丙基-1-(1H-1,2,4-三唑-1-基)丁-2-醇;
粉唑醇(flutriafol)的化学名称为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
叶菌唑(metconazole)的化学名称为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
三唑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基(酮基)、取代苯基和1,2,4-三唑基团化合物。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活性高、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强。
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与助剂和填料可以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A与B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5%。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除包括有效成分A与B之外,还包括助剂和其它有助于药效发挥的物质。乳油包括有机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微乳剂包括有机溶剂、乳化剂和水;水乳剂包括有机溶剂、分散剂、乳化剂和水;悬浮剂包括水、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润湿剂;可湿性粉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水分散粒剂包括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以上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例如:
有机溶剂可选择异丙醇、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环乙酮、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乙烯酮、N-辛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助溶剂可选择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丙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可选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拉开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羧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可选择农乳600号(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1601号(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农乳500号(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号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米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号(苄基二甲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号(烷基酚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号(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号(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3号(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号(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可选择丙三醇、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湿润剂可选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钙、茶枯、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月桂醇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崩解剂可选择硫酸铵、尿素、膨润土、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可选择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
填料可选择白碳黑、岭土、轻质碳酸钙、滑石、蒙脱土或凸凹棒石、浮石、碎砖、海泡石或膨润土以及非吸附性钙质土或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黄瓜、西瓜、南瓜、甜瓜、节瓜、瓠瓜、苦瓜、丝瓜、草莓、辣椒、白菜、茄子、马铃薯、葡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防治因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效与单剂相比显著提高;2、药效提高后,田间的有效成分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组合物对白粉病菌等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这可从以下毒力测定实验的结果中很清楚地看出。生物测定实例1:组合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选取生长势一致的盆栽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编号备用。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5mL。试验处理参见表1、表2、表3,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24h后进行接种浓度为3×105个孢子/mL的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喷施等量清水的黄瓜苗为空白对照。接种后将黄瓜苗放入温室中培养。10d后,按照黄瓜白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黄瓜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的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的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5%~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从表1结果可知,氟啶胺与戊唑醇的配比在100∶1~1∶100之间时,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35∶1~1∶35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80以上。
表1氟啶胺与戊唑醇复配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盆栽试验结果
从表2结果可知,氟啶胺与己唑醇复配,在配比为100∶1~1∶10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20以上,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35∶1~1∶35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70以上。
表2氟啶胺与己唑醇复配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盆栽试验结果
表3结果表明,氟啶胺与腈菌唑的配比在100∶1~1∶100之间时,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35∶1~1∶35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80以上。
表3氟啶胺与腈菌唑复配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制剂实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乳油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乳化剂、部分溶剂按比例混合,在调制釜中混合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把剩余的溶剂缓慢地加入,充分搅拌后得到均匀的油相,制成乳油产品。
实施例1、30.3%氟啶胺·腈菌唑乳油
氟啶胺30%、腈菌唑0.3%、农乳500号2%(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实施例1、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2.5%腈菌唑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150克/公顷、200克/公顷、75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黄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37%、82.39%和79.09%,组合物的防效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2、40.4%氟啶胺·戊唑醇乳油
氟啶胺0.4%、戊唑醇40%、农乳600号4%(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实施例2、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9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丝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13%、81.86%和78.61%,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丝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3、5%氟啶胺·己唑醇乳油
氟啶胺2.5%、己唑醇2.5%、农乳500号3%(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实施例3、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己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40克/公顷、200克/公顷、5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甜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52%、83.34%和79.05%,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甜瓜白粉病结果
微乳剂、水乳剂实施例
按各组分配比,将活性组分溶解在溶剂和助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得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或水相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制得微乳剂或水乳剂。
实施例4、10%氟啶胺·氟硅唑微乳剂
氟啶胺4%、氟硅唑6%、甲苯8%(溶剂)、农乳500号8%(乳化剂)、农乳600号5%(乳化剂)、农乳1600号5%(乳化剂)、月桂醇硫酸钠2%(湿润剂)、乙二醇5%(防冻剂)、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4、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00克/升氟硅唑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60克/公顷、200克/公顷、75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节瓜白粉病药后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95%、83.01%和79.16%,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节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5、20%氟啶胺·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氟啶胺5%、苯醚甲环唑15%、甲苯8%(溶剂)、农乳500号8%(乳化剂)、农乳600号5%(乳化剂)、农乳1600号5%(乳化剂)、月桂醇硫酸钠2%(湿润剂)、乙二醇5%(防冻剂)、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5、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25%苯醚甲环唑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9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苦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1%、84.20%和80.04%,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苦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6、15%氟啶胺·氟环唑水乳剂
氟啶胺10%、氟环唑5%、DMF(溶剂)5%、环己醇(溶剂)10%、甘油(防冻剂)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湿润剂)5%、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6、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黄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09%、82.95%和79.28%,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7、18%氟啶胺·戊菌唑水乳剂
氟啶胺6%、戊菌唑12%、DMF(溶剂)5%、环己醇(溶剂)10%、甘油(防冻剂)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湿润剂)5%、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7、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戊菌唑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9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瓠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45%、81.08%和79.18%,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瓠瓜白粉病结果
悬浮剂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悬浮剂。
实施例8、40%氟啶胺·粉唑醇悬浮剂
氟啶胺30%、粉唑醇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黄原胶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8、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2.5%粉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黄瓜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21%、80.79%和78.36%,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9、24%氟啶胺·四氟醚唑悬浮剂
氟啶胺20%、四氟醚唑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黄原胶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9、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四氟醚唑水乳剂分别按有效成分40克/公顷、200克/公顷、5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草莓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71%、84.09%和80.11%,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草莓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10、20%氟啶胺·己唑醇悬浮剂
氟啶胺10%、己唑醇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黄原胶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实施例10、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己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40克/公顷、200克/公顷、5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茄子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55%、83.16%和80.94%,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茄子白粉病结果
水分散粒剂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助剂和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然后加15-20%的水,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干燥设备(烘房或流化床)。
实施例11、85%氟啶胺·腈菌唑水分散粒剂
氟啶胺50%、腈菌唑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钠10%(分散剂)、硫酸铵3%(崩解剂)、高岭土(填料)至100%
实施例11、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分别按有效成分60克/公顷、200克/公顷、75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辣椒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61%、82.07%和78.66%,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辣椒白粉病结果
处理 | 用量(g·a.i./ha) | 药前 | 药后 | 药后7天防效 |
病指 | 病指 | (%) | ||
实施例11 | 60 | 3.1 | 3.7 | 91.61 |
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 | 200 | 2.9 | 7.4 | 82.07 |
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 75 | 2.7 | 8.2 | 78.66 |
清水空白对照 | / | 3.5 | 49.8 | / |
实施例12、50%氟啶胺·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氟啶胺30%、苯醚甲环唑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钠10%(分散剂)、硫酸铵3%(崩解剂)、高岭土(填料)至100%
实施例12、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分别按有效成分9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丝瓜白粉病药后8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77%、80.68%和78.13%,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丝瓜白粉病结果
可湿性粉剂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实施例13、70%氟啶胺·己唑醇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15%、己唑醇55%、月桂醇基硫酸钠4%(湿润剂)、烷基磺酸钠盐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高岭土(填料)至100%
实施例13、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250克/升己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45克/公顷、200克/公顷、5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甜瓜白粉病药后8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36%、83.21%和79.24%,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甜瓜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14、50%氟啶胺·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15%、戊唑醇35%、月桂醇基硫酸钠4%(湿润剂)、烷基磺酸钠盐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高岭土(填料)至100%,
实施例14、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10克/公顷、200克/公顷、12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葡萄白粉病药后8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36%、83.11%和79.88%,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葡萄白粉病结果
实施例15、60%氟啶胺·戊菌唑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40%、戊菌唑20%、月桂醇基硫酸钠4%(湿润剂)、烷基磺酸钠盐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高岭土(填料)至100%,
实施例15、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戊菌唑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50克/公顷、110克/公顷、60克/公顷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茄子白粉病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10%、84.06%和81.21%,组合物的防效(有效成分用量低于单剂)明显优于各单剂。
各处理防治茄子白粉病结果
Claims (5)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氟啶胺和(B)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粉唑醇、叶菌唑、氟环唑、氟硅唑、氟喹唑、四氟醚唑、三唑醇、三唑酮、烯唑醇、戊菌唑、环丙唑醇中的任意一种,A与B的质量比为1∶1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与B质量比例优选为1∶35~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A与B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在瓜果蔬菜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尤其是白粉病的防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53385 CN101984822B (zh) | 2010-08-06 | 2010-08-06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53385 CN101984822B (zh) | 2010-08-06 | 2010-08-06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4822A true CN101984822A (zh) | 2011-03-16 |
CN101984822B CN101984822B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370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53385 Active CN101984822B (zh) | 2010-08-06 | 2010-08-06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84822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9253A (zh) * | 2012-11-15 | 2013-02-13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啶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
CN104705312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戊菌唑和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4705310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戊菌唑和环丙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16204160A1 (ja) * | 2015-06-15 | 2016-12-22 |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 ダイズ病害防除用組成物及びダイズ病害の防除方法 |
WO2016203154A1 (fr) * | 2015-06-19 | 2016-12-22 | Phyteurop S.A.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du bois des plantes perennes |
CN106386822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CN108739823A (zh) * | 2018-06-21 | 2018-11-06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赤霉病和恶苗病上的应用 |
CN111296452A (zh) * | 2020-03-17 | 2020-06-19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含氟啶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
CN113424830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南京农业大学 | 含有氟啶胺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中的应用 |
WO2023218465A1 (en) * | 2022-05-12 | 2023-11-16 | Adama Makhteshim Ltd. | Fungicidal combinations of fluazinam and uses thereof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403A (ja) * | 1985-06-25 | 1987-01-06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農園芸用殺菌剤組成物 |
CN101019530A (zh) * | 2007-03-15 | 2007-08-22 | 周本新 | 含氮杂环农药微乳剂及其制作方法 |
EP2039772A2 (en) * | 2009-01-06 | 2009-03-25 | Bayer CropScience AG | Method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transgenic plants introduction |
CN102119693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2119695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啶胺和己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2010
- 2010-08-06 CN CN 201010253385 patent/CN1019848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403A (ja) * | 1985-06-25 | 1987-01-06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農園芸用殺菌剤組成物 |
CN101019530A (zh) * | 2007-03-15 | 2007-08-22 | 周本新 | 含氮杂环农药微乳剂及其制作方法 |
EP2039772A2 (en) * | 2009-01-06 | 2009-03-25 | Bayer CropScience AG | Method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transgenic plants introduction |
CN102119693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啶胺和戊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2119695A (zh) * | 2010-01-08 | 2011-07-13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啶胺和己唑醇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9253A (zh) * | 2012-11-15 | 2013-02-13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啶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
CN104705312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戊菌唑和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4705310A (zh) * | 2013-12-12 | 2015-06-17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戊菌唑和环丙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US10791737B2 (en) | 2015-06-15 | 2020-10-06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composition and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method |
WO2016204160A1 (ja) * | 2015-06-15 | 2016-12-22 |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 ダイズ病害防除用組成物及びダイズ病害の防除方法 |
US20180168156A1 (en) | 2015-06-15 | 2018-06-21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composition and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method |
US11317627B2 (en) | 2015-06-15 | 2022-05-03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composition and soybean disease control method |
WO2016203154A1 (fr) * | 2015-06-19 | 2016-12-22 | Phyteurop S.A.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du bois des plantes perennes |
FR3037479A1 (fr) * | 2015-06-19 | 2016-12-23 | Phyteurop S A |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du bois des plantes perennes |
CN106386822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CN108739823A (zh) * | 2018-06-21 | 2018-11-06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赤霉病和恶苗病上的应用 |
CN111296452A (zh) * | 2020-03-17 | 2020-06-19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含氟啶胺和氯氟醚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
CN113424830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南京农业大学 | 含有氟啶胺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中的应用 |
WO2023218465A1 (en) * | 2022-05-12 | 2023-11-16 | Adama Makhteshim Ltd. | Fungicidal combinations of fluazinam and uses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4822B (zh) | 2012-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4822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1518257A (zh) | 杀菌类农药组合物 | |
CN102204541B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177912A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258043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822255B (zh)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822251A (zh)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647433B (zh) | 基于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771480B (zh) | 一种含壬菌铜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43993A (zh) | 一种含有溴菌腈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2239855A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27937A (zh) | 一种含叶菌唑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73473A (zh) | 杀菌组合物 | |
CN101642129B (zh) | 杀菌组合物 | |
CN105638683A (zh) | 一种含噻森铜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1731231A (zh) | 一种含恶唑菌酮和三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2715169A (zh) | 一种含二氰蒽醌的农用杀菌复配组合物 | |
CN102204542A (zh) | 一种含烯肟菌酯与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55836B (zh) |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31230A (zh) |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984818B (zh) | 杀菌组合物 | |
CN101731238B (zh) |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08004B (zh) |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07919A (zh) | 一种含戊菌唑的复配组合物 | |
CN102172238B (zh) | 一种含有种菌唑与三唑类化合物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