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2251A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2251A
CN101822251A CN201010109319A CN201010109319A CN101822251A CN 101822251 A CN101822251 A CN 101822251A CN 201010109319 A CN201010109319 A CN 201010109319A CN 201010109319 A CN201010109319 A CN 201010109319A CN 101822251 A CN101822251 A CN 101822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moxate
bacterium amine
composition
volution bacterium
powdery mild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承来
曹明章
殷如龙
王新军
陈树茂
孔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9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2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2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2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苯醚菌酯(A)和螺环菌胺、恶唑菌酮中的任意一种(B),A与B的质量比为100∶1至1∶100,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该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等,用于防治谷物、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尤其是白粉病、锈病。

Description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含有苯醚菌酯和螺环菌胺或恶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植物病害。白粉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为害双子叶植物尤为普遍。中国主要的白粉病有由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引起的禾谷类白粉病;由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fuliginea)引起的瓜类、豆类、麻类等多种植物的白粉病;由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引起的葡萄白粉病;由榛球针壳(Phyllactinia corylea)引起的桑、梨、柿、核桃、栗、荔枝、番木瓜等80多种树木的白粉病;由蔷薇单丝壳(Sphaerotheca pannosa)引起的蔷薇属花卉的白粉病等。
白粉病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在白粉病的防治上,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药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药剂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加重了环境污染。
苯醚菌酯,化学名称为2-[2-(2,5-二甲基苯氧基)-苯亚甲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C20H22O4,是一种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该药剂对卵菌、子囊菌、鞭毛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都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对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等病害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用于瓜类、果树、蔬菜、小麦、烟草、花卉等作物的病害防治。
将苯醚菌酯与其它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应用,有增效作用的组合物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效,降低用药量和成本,还有助于避免病菌抗性的发生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速度,可以解决目前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的抗性和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性风险小、成本低、药效好、持效期长的杀菌组合物。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的发现苯醚菌酯和螺环菌胺或恶唑菌酮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白粉病等病害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所述恶唑菌酮属恶唑类杀菌剂,英文名称famoxadone,中文名称3-苯氨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恶唑啉-2,4-二酮,分子式C22H18N2O4
恶唑菌酮是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制,为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适宜作物如小麦、大麦、豌豆、甜菜、油菜、葡萄、马铃薯、瓜类、辣椒、番茄等。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亚纲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恶唑菌酮具有亲脂性,喷施作物叶片上后,易粘附,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所述螺环菌胺,英文名称Spiroxamine,化学名称N-乙基-N-丙基-8-叔丁基-1,4-二氧杂螺[4,5]癸烷-2-甲胺,分子式C18H35NO2
螺环菌胺为取代胺类杀菌剂,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抑制病菌C-14脱甲基化酶的合成。防治对象为小麦白粉病和各种锈病,大麦云纹病和条纹病。螺环菌胺是一种新型、内吸性的叶面杀菌剂,对白粉病特别有效。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和其他杀菌剂混配以扩大杀菌谱。使用剂量为375~750g(a.i.)/hm2
上述杀菌剂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菌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获得。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中苯醚菌酯(A)与螺环菌胺或恶唑菌酮(B)的质量比为100∶1~1∶100,A与B质量优选比为30∶1~1∶40。组合物中活性组分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这些制剂可由通用的方法制备,例如,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和/或固体载体混合,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还可以加入粘合剂、消泡剂、氧化剂、染料等。
对于悬浮剂,可使用的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拉开粉、木质素磺酸盐如木质素磺酸钠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二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脂)、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2500)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磷酸盐、茶枯粉、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水分散粒剂,可使用的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NNO4、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碳酸氢钙、轻质碳酸钙、海泡石、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陶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于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要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由子囊菌、担子菌等引起的重要病害,尤其适合于防治白粉病。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化合物特别是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现场杀灭真菌的方法,在作物和/或果实感病之前或之后,向作物和/或果实及其生长或储存的场所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与外界因素相关,例如气候,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可以减缓气候的影响。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备以下优点:一是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药效大幅提高;二是组合物药效提高,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三是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四是扩大了杀菌谱,除白粉病、锈病外,还能防治作物的霜霉病、疫病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科学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发现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或恶唑菌酮组合后对白粉病菌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例1)。
生物测定实施例1: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或恶唑菌酮复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小麦白粉病菌(采自田间,室内活体培养保存)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4-2006》。选取生长势一致的盆栽3-4叶期小麦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编号备用。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5mL。试验处理参见表1、表2、表3,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24小时后接种浓度为3×105个孢子/mL的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小麦苗为空白对照。接种后将小麦苗放入温室中培养。8天后,按照小麦白粉病的发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小麦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的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的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5%~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Figure GSA00000013759300061
Figure GSA00000013759300062
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2。
表1表明,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在配比100∶1~1∶100之间,对小麦白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30∶1~1∶40之间,增效作用更显著,共毒系数在200以上。
表1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苯醚菌酯   0.29   100   /   /
  螺环菌胺   3.71   7.82   /   /
  苯醚菌酯100∶螺环菌胺1   0.19   152.63   99.08   154.04
  苯醚菌酯70∶螺环菌胺1   0.23   126.09   98.70   127.75
  苯醚菌酯30∶螺环菌胺1   0.12   241.67   97.03   249.07
  苯醚菌酯10∶螺环菌胺1   0.15   193.33   91.62   211.02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1   0.26   111.54   53.91   206.90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10   0.83   34.94   16.19   215.72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40   1.37   21.17   10.06   210.31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70   2.18   13.30   9.12   145.94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100   2.53   11.46   8.73   131.31
从表2可以看出,苯醚菌酯与恶唑菌酮在配比100∶1~1∶100之间,对小麦白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30∶1~1∶40之间,增效作用更显著,共毒系数在200以上。
表2苯醚菌酯与恶唑菌酮复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苯醚菌酯   0.28   100   /   /
  恶唑菌酮   1.25   22.40   /   /
  苯醚菌酯100∶恶唑菌酮1   0.18   155.56   99.23   156.76
  苯醚菌酯70∶恶唑菌酮1   0.21   133.33   98.91   134.81
  苯醚菌酯30∶恶唑菌酮1   0.11   254.55   97.49   261.08
  苯醚菌酯10∶恶唑菌酮1   0.13   215.38   92.95   231.73
  苯醚菌酯1∶恶唑菌酮1   0.22   127.27   61.20   207.96
  苯醚菌酯1∶恶唑菌酮10   0.45   62.222   29.45   211.25
  苯醚菌酯1∶恶唑菌酮40   0.56   50.00   24.29   205.82
  苯醚菌酯1∶恶唑菌酮70   0.83   33.74   23.49   143.59
  苯醚菌酯1∶恶唑菌酮100   0.92   30.44   23.17   131.36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所有制剂配比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悬浮剂例
按配方比例,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或高速剪切后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1:1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苯醚菌酯7%,螺环菌胺3%,聚羧酸盐(分散剂)10%、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3%、黄原胶(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尿素(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1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苯醚菌酯5%,恶唑菌酮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0%、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3%、聚乙烯醇(增稠剂)2%、黄原胶(增稠剂)1%、氯化钠(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3:20.2%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苯醚菌酯20%,螺环菌胺0.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0%、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3%、黄原胶(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甘油(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4:40.4%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苯醚菌酯0.4%,螺环菌胺40%,聚羧酸盐(分散剂)10%、茶枯粉(润湿剂)3%、聚乙烯醇(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乙二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5:30.3%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苯醚菌酯30%,恶唑菌酮0.3%,木质素磺酸钠盐(分散剂)10%、皂角粉(润湿剂)3%、黄原胶(增稠剂)2%、聚乙烯醇(增稠剂)1%、丙二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6:20.2%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苯醚菌酯0.2%,恶唑菌酮20%,烷基萘磺酸盐(分散剂)10%、无患子粉(润湿剂)3%、聚乙烯醇(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尿素(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7:15.5%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苯醚菌酯15%,螺环菌胺0.5%,聚羧酸盐(分散剂)10%、茶枯粉(润湿剂)3%、聚乙烯醇(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丙二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8:20.5%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苯醚菌酯0.5%,恶唑菌酮20%,聚羧酸盐(分散剂)10%、茶枯粉(润湿剂)3%、聚乙烯醇(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甘油(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
可湿性粉剂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实施例9:8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60%,螺环菌胺20%,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白碳黑10%(填料),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10:8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35%,恶唑菌酮45%,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白碳黑10%(填料),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11:41%苯醚菌酯·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1%,螺环菌胺40%,烷基硫酸盐(湿润剂)3%,聚羧酸盐(分散剂)3%,白碳黑(填料)11%,膨润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12:31%苯醚菌酯·恶唑菌酮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30%,恶唑菌酮1%,烷基硫酸盐(湿润剂)3%,聚羧酸盐(分散剂)3%,高岭土(填料)11%,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水分散粒剂例
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湿润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3:3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15%,螺环菌胺15%,聚羧酸盐(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14:4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30%,恶唑菌酮10%,烷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尿素(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15:2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5%,恶唑菌酮15%,聚羧酸盐(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2%,硫酸铵(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田间应用例1: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地点湖北襄樊。试验药剂及用量见表3,每处理4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均匀喷雾,喷至叶片滴水为止,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7天后施第二次药。在第一次药前和第二次药后7天调查小麦白粉病的发病情况。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每点调查两兜,每兜调查所有叶片,以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载。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SA00000013759300121
Figure GSA00000013759300122
从表3可以看出:苯醚菌酯、螺环菌胺单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9.27%、74.10%,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5.96%,最高达到了90.96%。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复配后对小麦白粉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亩有效成分用量较单剂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田间调查发现,组合物还能兼治小麦锈病。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扩大防治谱的有益作用。
表3苯醚菌酯与螺环菌胺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供试药剂   用药量(g·a.i./ha)   药前病情指数   第2次药后7天病情指数   防效(%)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50   1.7   6.9   79.27
  20%螺环菌胺乳油   350   1.4   7.1   74.10
  制剂实施例1(1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42 0.9 2.1 88.09
  制剂实施例3(20.2%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45 1.1 2.7 87.47
  制剂实施例4(40.4%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65 0.8 2.2 85.96
  制剂实施例7(15.5%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悬浮剂) 40 1.3 2.3 90.96
  制剂实施例9(8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 45 1.9 4.7 87.36
  制剂实施例11(41%苯醚菌酯·螺环菌胺可湿性粉剂) 55 1.5 4.1 86.04
  制剂实施例13(30%苯醚菌酯·螺环菌胺水分散粒剂) 45 1.8 4.0 88.65
  CK   -   1.2   23.5   -
田间应用例2:苯醚菌酯与恶唑菌酮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地点广东肇庆。试验药剂及用量见表4,每处理4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均匀喷雾,喷至叶片滴水为止,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7天后施第二次药。在第一次药前和第二次药后7天调查黄瓜白粉病的发病情况。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每点调查两株,每株调查所有叶片,以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记载。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SA00000013759300141
从表4可以看出:苯醚菌酯、恶唑菌酮单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9.65%、76.31%,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6.18%,最高达到了92.23%。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苯醚菌酯与恶唑菌酮复配后对黄瓜白粉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亩有效成分用量较单剂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组合物还能兼治黄瓜霜霉病。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扩大防治谱的有益作用。
表4苯醚菌酯与恶唑菌酮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供试药剂 用药量(g·a.i./ha) 药前病情指数   第2次药后7天病情指数 防效(%)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50   1.1   5.4   79.65
  20%恶唑菌酮可湿性粉剂   150   0.7   4.0   76.31
  制剂实施例2(1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42 1.2 3.3 88.60
供试药剂 用药量(g·a.i./ha) 药前病情指数   第2次药后7天病情指数 防效(%)
  制剂实施例5(30.3%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45 0.9 2.8 87.10
  制剂实施例6(20.2%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60 1.5 5.0 86.18
  制剂实施例8(20.5%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悬浮剂) 55 0.6 1.4 88.26
  制剂实施例10(8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可湿性粉剂) 45 1.3 3.9 87.56
  制剂实施例12(31%苯醚菌酯·恶唑菌酮可湿性粉剂) 40 1.6 3.0 92.23
  制剂实施例15(20%苯醚菌酯·恶唑菌酮水分散粒剂) 55 0.9 2.5 88.48
  CK   -   0.8   19.3   -

Claims (6)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苯醚菌酯(A)和螺环菌胺、恶唑菌酮中的任意一种(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优选100∶1~1∶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优选30∶1~1∶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谷物、蔬菜、果树、花卉上的病害。
CN201010109319A 2010-01-27 2010-01-27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Pending CN101822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9319A CN101822251A (zh) 2010-01-27 2010-01-27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9319A CN101822251A (zh) 2010-01-27 2010-01-27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2251A true CN101822251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8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9319A Pending CN101822251A (zh) 2010-01-27 2010-01-27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225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028A (zh) * 2011-04-23 2012-01-04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苯并咪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24A (zh) * 2011-04-26 2012-01-11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21989A (zh) * 2013-02-05 2013-05-29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螺环菌胺的合成方法
CN104115854A (zh) * 2013-04-24 2014-10-29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啶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4145974A (zh) * 2011-04-26 2014-11-19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45973A (zh) * 2011-04-26 2014-11-19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5766931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螺环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00998A (zh) * 2016-05-20 2016-08-31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41403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丁香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028A (zh) * 2011-04-23 2012-01-04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苯并咪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45973A (zh) * 2011-04-26 2014-11-19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24B (zh) * 2011-04-26 2014-08-13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45974A (zh) * 2011-04-26 2014-11-19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8824A (zh) * 2011-04-26 2012-01-11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45973B (zh) * 2011-04-26 2016-08-24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21989A (zh) * 2013-02-05 2013-05-29 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螺环菌胺的合成方法
CN104115854A (zh) * 2013-04-24 2014-10-29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啶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4115854B (zh) * 2013-04-24 2018-03-30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啶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5766931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螺环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00998A (zh) * 2016-05-20 2016-08-31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41403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丁香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41403B (zh) * 2016-05-20 2018-07-17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丁香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2251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822255B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822263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53139A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7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54A (zh)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08001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80B (zh)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42129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83A (zh)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53A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97722B (zh)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8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0A (zh)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90487A (zh)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1822256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79B (zh)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66A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8138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1647447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1708004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822259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9B (zh)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08003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