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7787A -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7787A
CN101977787A CN201080001262XA CN201080001262A CN101977787A CN 101977787 A CN101977787 A CN 101977787A CN 201080001262X A CN201080001262X A CN 201080001262XA CN 201080001262 A CN201080001262 A CN 201080001262A CN 101977787 A CN101977787 A CN 101977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or element
covering part
guide
web
body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12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7787B (zh
Inventor
M·费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sto SE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91000811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9008117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filed Critical Webasto Thermosystem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77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7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5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downward before sliding to fully ope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84Water draining for non-fixed roofs or roof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本体构件(30)的枢转运动和位移运动的机构,所述机构具有可位移的滑块(40),所述滑块借助于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与设置在所述本体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1)接合。根据本发明,为简化该机构,所述可位移的滑块(4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所述第二导向元件在本体构件(30)的关闭位置上和枢转运动期间与第一导向元件(361)相互作用,并且在本体构件(30)的位移运动时与相关于本体构件(30)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2)相互作用。本发明特别地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倾斜滑动天窗的面板。

Description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可用于致动可以执行除了枢转运动之外的位移运动的交通工具本体构件(或车体构件)。所述机构例如可以是用于倾斜和滑动顶棚的覆盖部的致动机构,或者是用于使门枢转和滑动的致动机构,或者是用于覆盖活板的致动机构。迄今为止,用于倾斜或滑动顶棚的覆盖部的致动机构除了在设置在可移动覆盖部上的导轨和导向轨道上可以位移的驱动滑块之外一般具有至少一个附加的枢转杠杆。
从DE 39 30 756 C2可以获知作为倾斜和滑动顶棚的覆盖部设计的本体构件,其中,为了打开在关闭位置关闭顶棚开口的覆盖部,所述覆盖部或者通过围绕设置在前边缘附近的枢转轴枢转可以利用其后边缘在固定的交通工具顶棚(或车顶)上方而被展开到通风位置,或者在将其后边缘降低之后可以被位移到所述固定的交通工具顶棚之下的后部以便于将顶棚开口露出。为了在枢转运动到所述通风位置期间或者在滑动运动开始之前被降低到关闭位置或初始位置时将所述覆盖部与其枢转轴紧固在限定的位置上,并且为了防止太早的位移,所述覆盖部的该机构设有专用的独立于倾斜和滑动机构的锁定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用于可调节本体构件的简化的机构的目的为基础,特别是用于倾斜和滑动顶棚的覆盖部的机构。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1和21的特征部分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用于使本体构件倾斜和滑动的机构,该机构形成为倾斜和滑动机构,具有可位移的滑块,该滑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该第二导向元件与在一定运动段(优选地在关闭位置上和在枢转运动期间)内分配给本体构件的第一导向元件(腹板(web)导轨)相互作用,并且与在另一个运动段(优选地在本体构件滑动位移时)内分配给本体构件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控制槽或控制凸轮)相互作用。
因此,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仅需要两个构件用于本体构件的倾斜和滑动机构和用于锁定:第二导向元件设置其上的单个滑块以及覆盖部槽,腹板导向件和控制槽或控制凸轮作为第一导向元件设置在所述覆盖部槽上。但是,可选地,腹板导向件和控制槽还可以由多个构件形成以便于简化生产或者以便于以标准件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本体构件。在本发明的主题中,所述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与倾斜和滑动机构的导向元件一起由驱动滑块的滑动运动以没有目前所需的附加杠杆的方式直接致动。
术语“机构”或“倾斜和滑动机构”包括优选地作为驱动滑块设计的滑块以及第一和第二导向元件。
根据对于所有的示例性实施例有利的一个实施方式,至少一个锁定元件要与分配给本体构件的构件上的第一导向元件一起设置。该分配给本体构件的构件优选地由支承件形成,所述支承件优选地形成为注塑塑料部件或一块或多块板与由塑料模制的至少部分插入件的复合构件。在四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三个中的腹板导向件、锁定元件还有控制槽优选地整体形成在支承件上。通常,这种类型的支承件在每种情况下关于中心纵向平面对称地设置在本体构件的两侧上。
根据对于所有示例性实施方式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滑块优选地与从下方接合在腹板导向件周围的下第二导向元件和从上方接合在腹板导向件周围的上第二导向元件整体形成。
根据另一个——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支承件上与控制凸轮相互作用的控制槽也设计成在所述滑块上的另一个第二导向元件。所述第二导向元件可以节省成本地生产,例如在滑块生产期间以注塑塑料部件的形式生产或者作为一块或多块腹板与由塑料模制的至少部分插入件的复合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形式,某些第二导向元件在至少一个导向元件与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接合时最早从腹板导向件脱开。这在其枢转运动期间和在其滑动运动期间确保了本体构件的滑动传递和一致稳定的、明确的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改进形式(在第一、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导向元件(腹板导向件和控制槽或控制凸轮)之间在纵向上设置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了腹板导向件与控制槽之间的空间,当第二导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本体构件滑动运动时在本体构件上与第一导向元件接合时,下第二导向元件和/或上第二导向元件被定位在该空间中。但是,可选地——正如在第二示例性示例中示出的那样——也可以想到连续的腹板导向件,控制槽设置其下或形成在后部中。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驱动滑块上两个第二导向元件是足够的,所述导向元件首先(在关闭位置上或在本体构件的枢转运动期间)接合在腹板导向件周围,其下第二导向元件设置在狭槽的导向表面上用于本体构件的滑动位移。
此外优选地,所述锁定元件由至少一个、优选地由两个或更多个在纵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并且每个与导轨上的凹槽(凹部)相互作用的控制腹板形成。枢转运动与位移运动之间的转换甚至可以通过多个控制腹板更好地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前控制腹板优选地设置在前第一导向元件的前面,至少一个后控制腹板设置在后第一导向元件后面。控制腹板优选地与第一导向元件一起整体地形成在支承件上。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本体构件的示例使用参照附图的四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更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机构,所述本体构件由交通工具的倾斜和滑动顶棚的覆盖部形成,其中:
图1示出了交通工具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2示出了在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根据图1中的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剖面线II-II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3示出了将所述覆盖部倾斜到通风位置时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4示出了在所述覆盖部被在其后边缘处降低时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5示出了当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示出了在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开始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行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一步推进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完成并且覆盖部的滑动位移开始时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示出了在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根据图1中的通过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剖面线II-II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11示出了将所述覆盖部倾斜到通风位置时通过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12示出了在所述覆盖部被在其后边缘处降低时通过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13示出了当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4示出了在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开始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5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行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6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一步推进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7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更进一步推进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8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完成并且覆盖部的位移开始时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9示出了在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根据图1中的通过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剖面线II-II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20示出了将所述覆盖部倾斜到通风位置时通过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21示出了在所述覆盖部被在其后边缘处降低时通过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和导向件的示意性纵向剖面;
图22示出了当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3示出了在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开始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4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行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5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一步推进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6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完成并且覆盖部的位移开始时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7示出了在交通工具顶棚关闭时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示出;
图28示出了在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开始时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9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行时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0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进一步推进时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以及
图31示出了当覆盖部后边缘的降低运动完成并且覆盖部的位移开始时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覆盖部的机构的后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交通工具(或车辆)10具有交通工具顶棚12,在交通工具顶棚12上形成有顶棚开口18。该顶棚开口18可以通过覆盖部30(见图1)关闭或者通过倾斜到通风位置的所述覆盖部30的后边缘302或通过降低(见图4)和大致位移到交通工具顶棚12的固定顶棚区14之下的后边缘302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顶棚区设置在顶棚开口18的后面。所述覆盖部30用作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机构可移动的本体构件的一个示例。
所述覆盖部30在其前边缘301具有密封件311,在其后边缘302具有密封件312,通过这些密封件在所述覆盖部30关闭时防止水穿过顶棚开口18。
所述覆盖部30安装在顶棚框架16上,所述顶棚框架16设置在固定的交通工具顶棚12下方,围绕顶棚开口18的边沿并且在固定顶棚区14下面延伸到固定顶棚区14的后部。导轨20设置在与交通工具10的侧轨平行的顶棚开口18的两侧上的顶棚框架16上,所述覆盖部30的所述机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20上,在下文中仅对交通工具的一侧上的所述机构进行详细描述。关于交通工具顶棚的中心纵向平面对称地在交通工具的另一侧上存在相同的设置。这同样也适用于下面要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
导轨20具有上导向轨道201和下导向轨道202。在交通工具的纵向方向上在上导向轨道201的上腹板上从前到后彼此间隔设置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4和第三凹槽26。这些凹槽22、24和26用于容纳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设计成控制腹板363、364和365,它们设置在支承件上,所述支承件设计成覆盖部支承件36。在覆盖部30的关闭位置和通风位置上,所述控制腹板363和364分别与分配给它们的凹槽22和24接合(见图2和3),这样,在其枢转运动期间阻止了所述覆盖部30的位移。当将所述覆盖部30的后边缘302降低时,后控制腹板365下降穿过后凹槽26并且进入上导向轨道201(见图8和9)。在前凹槽22的前端上设有挡块28,所述挡块倾斜向下设置在上导向轨道201中,在覆盖部30的关闭方向上的位移过程中,前控制腹板363撞击所述挡块。
覆盖部支承件36通过三个固定点34,例如螺钉,连接到设置在覆盖部30上的覆盖部内板32上。覆盖部30的致动机构的主要部件也设在在覆盖部支承件36上。覆盖部30的致动机构具有两个第一导向元件361和362,在这里它们由腹板导向件361和设置在所述腹板导向件之后一段距离的控制槽362形成。第一导向元件(腹板导向件362和控制槽362)由三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致动,所述第二导向元件42、44、46设置在驱动滑块40上。设计成驱动滑块40的滑块通过滑动元件48与导轨20的下导向轨道202接合。所述滑块在导轨20的下导向轨道202中由通过以抵抗伸长或缩小的方式导向的弹性驱动索的驱动器(未示出)位移。
腹板导向件361在其下侧和上侧周围分别接合有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形成了大致与腹板导向件361的厚度对应的导向间隙43使得腹板导向件361由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以围绕覆盖部30的关闭位置和枢转运动在所有运动阶段上的滑动导向的形式包围,其中所述腹板导向件361周围有少许活动空间。
在根据图2的所述覆盖部30的关闭位置上,第二导向元件42和44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一大致水平的区段3611周围。所述区段3611向前与腹板导向件361的向前稍微倾斜下降的区段3612邻接(adjoined)。所述区段向前与第三区段3613邻接,所述第三区段3613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了稍微向下弯曲的弧。所述区段3612用于使所述覆盖部30枢转到其通风位置。在所述通风位置上,所述覆盖部30由所述腹板导向件361第三区段3613以稳定的方式支撑(见图3)。
第一区段3611向后与腹板导向件361的稍微倾斜升起的第四区段3614邻接。第四区段3614用于使所述覆盖部30的后边缘302下降(见图6-8)。
腹板导向件361的后区段3614的后端在间隙368之后邻接到控制槽362,所述控制槽362同样设置在覆盖部支承件36上,作为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像腹板导向件361一样,控制槽362优选地还可以与覆盖部支承件36整体形成。所述控制槽362在底部向前开放,并由将开口邻接到后部的稍微倾斜升起的第一区段、向上更陡地倾斜邻接的第二区段3622、在上方的大致水平延伸的第三区段3623、向前倾斜下降的邻接的第四区段3624、向前邻接第四区段并稍微倾斜下降的第五区段3625和向前邻接第五区段并大致以直角向上弯曲的第六区段3626确定边界。第一区段3621和第五区段625彼此大致平行设置。第二区段3622和第四区段3624彼此同样大致平行设置。控制槽362的区段3621-3625限定了控制槽362的接收部3627,该接收部3627在底部稍微倾斜向上开放并且用于容纳后第二导向元件46,所述后第二导向元件46与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一样,设置在滑块40上或者优选地与滑块整体形成。
所述覆盖部30在其前边缘301附近由前滑动元件367支撑在前区,所述前滑动元件设置在覆盖部支承件36上,所述前滑动元件被在导轨20的下导向轨道202中引导并且限定了所述覆盖部30的枢转轴366。
后第二导向元件46的下侧具有第一表面461,该第一表面在所述覆盖部30的关闭位置上大致是水平的并且由稍微倾斜升起的表面462邻接到后部,所述表面462由更陡地向上倾斜的另一个表面463邻接。后第二导向元件46由在所述覆盖部30的关闭位置上大致水平的表面464限制并且向上与向前倾斜下降的表面465邻接。这些表面463和465彼此大致平行设置。
后第二导向元件46的上表面464设置在下第二导向元件42的上顶面的稍下方。缓冲元件50位于驱动滑块40的面对所述覆盖部30的表面上的区域内的下第二导向元件42与后第二导向元件46之间,所述缓冲元件50例如由模制的或粘结在上面的相对软的塑料形成,所述区域关于上顶表面464被降低。所述缓冲元件50用于在后第二导向元件46在从图8到图9的过渡期间完全进入所述接收部3627时对向下运动的覆盖部30进行缓冲。正如在图9中看出的那样,控制槽362的第五区段3625的上部在这里从上方抵靠到所述缓冲元件50上。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覆盖部30的运动的完整循环过程。在根据图2的关闭位置上,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一区段3611周围。前控制腹板363位于前凹槽22中,第二控制腹板364位于导轨20的第二凹槽24中。这样,阻止了所述覆盖部30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移。
为了使所述覆盖部30在其后边缘302处倾斜到图3中图示出的通风位置上,优选地由电动驱动器(未示出)通过固定到驱动滑块40的驱动索(未示出)使驱动滑块40沿着导轨20向前运动。在通过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二区段3612时,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将所述覆盖部30移动到通风位置。在所述位置上,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三区段3613周围。尽管所述覆盖部30处于倾斜后的位置,但是前控制腹板363仍然继续要与导轨20的前凹槽22接合,具有稍微大点的整体高度的第二控制腹板364同样继续要与导轨20的第二凹槽24接合。这样,要继续阻止所述覆盖部30在纵向方向上位移。为了使覆盖部后边缘302下降到关闭位置上,驱动滑块40再次移动到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上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一区段3611的区域周围。
为了将覆盖部后边缘302向下下降到交通工具顶棚12的后固定顶棚区14的平面下方,从关闭位置开始使驱动滑块40移动到后部。在该过程中,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第四区段3614周围并且使所述覆盖部30枢转到关于枢转轴366向后向下倾斜的位置上。当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接近腹板导向件361的后端时,后第二导向元件46同时接近控制槽362。甚至在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与腹板导向件361的后端脱开之前,后第二导向元件46进入所述控制槽362,其中首先所述导向元件的倾斜表面462在控制槽的倾斜第一区段3621上滑动(图7)。
当驱动滑块40进一步移动到后部时,后第二导向元件46的上表面464抵靠到控制槽362的第五区段3625上使得所述覆盖部30现在完全并明确地由后第二导向元件46与控制槽362联合保持(图8)。同时,使下第二导向元件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44移动超出腹板导向件361的后端一定程度使得它们与腹板导向件361脱开。同时,在所述覆盖部30的下降运动期间,后控制腹板365向下穿过导轨20中后凹槽26进入其上导向轨道201。
在图9中,所述覆盖部30的后边缘302被完全降下,覆盖部在固定顶棚区14之下向后部的移动已经开始,正如从已经关于导轨20上的后凹槽26稍微位移的后控制腹板365明显看出的那样。后第二导向元件46的表面463支撑抵靠第二区段3622,其表面464支撑抵靠第三区段3623,其表面465支撑抵靠控制槽362的第四区段3624。因为在所述位置上,所有的控制腹板363、364和365已经向下通过了导轨20的凹槽22、24和26并且现在被在导轨20的上导向轨道201中可移动地引导,所以在驱动滑块40进一步向后部移动时后第二导向元件46与控制槽362相互作用使所述覆盖部30向后部移动。
在从图8到图9的过渡中,当后第二导向元件46完全进入控制槽362的接收部3627中时,为了防止该支承件36太突然地撞击驱动滑块40,在驱动滑块40的上侧上设置软的弹性缓冲元件50,在图9中,控制槽362的第五区段3625位于驱动滑块40上。
在所述覆盖部30的关闭运动期间,上述运动顺序反向进行。驱动滑块40沿着所述覆盖部30向前运送直到第一控制腹板363撞击设置在第一凹槽22的前边缘上的挡块28。这样,所述覆盖部30不能被进一步向前移动,与控制槽362的第四区段3624的倾斜表面相互作用的后第二导向元件6的倾斜表面465使该支承件36向上升起使得下第二导向元件42再次在腹板导向件361的后边缘之下通过,在驱动滑块40进一步向前移动时,与上第二导向元件44一起再次从顶部和底部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61的周围。
图10-18中图示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与根据图1-9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设置在该支承件136上的第一导向元件,即腹板导向件1361和控制槽1362是整体连续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驱动滑块140上的第二导向元件仅有下第二导向元件1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144形成。在覆盖部130的移动运动期间下第二导向元件142不仅要接合在腹板导向件1361周围而且要接合在控制槽1362中。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不同是仅设置前控制腹板1363和后控制腹板1365来作为用于紧固所述覆盖部130防止其在纵向上位移的锁定元件,所述控制腹板分别与导轨120的前凹槽122和后凹槽126相互作用。
已经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那些构件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构件的附图标记的前面加了“1”。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额外地示出了在所有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存在的但没有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示出的水道137,该水道137通过在导轨120中可移动的滑块1372上的枢转轴承1371以与所述覆盖部130一起可枢转和可纵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覆盖部130的后边缘1302下方。所述水道137的前区通过铰链1373可枢转地联接到该支承件136使得所述水道,正如从图10-12可以明显看出的那样,在所述覆盖部130从关闭位置出来(图10)进入通风位置(图11)并进入下降后的位置(图12)的同时枢转。
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样,腹板导向件1361具有第一区段13611,正如从图10中明显看出的那样,该第一区段13611在所述覆盖部130的关闭位置上大致水平设置,并且在所述位置上下第二导向元件1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144接合在第一区段13611周围。向前邻接第一区段13611并在所述覆盖部130的后边缘1302的位移运动期间被第二导向元件142和144通过的那些区段13612和13613也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腹板导向件361的第二和第三区段相同。这也适用于腹板导向件1361的第四区段13614,该区段向后邻接第一区段13611并且被第二导向元件142和144通过以实现所述覆盖部130的后边缘1302到图12中图示出的位置上的下降运动。不像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腹板导向件361,腹板导向件1361的第四区段13614的后端与向上凸起的挡块13615邻接。上第二导向元件144的后端在覆盖部后边缘1302达到根据图12和18的下降位置时抵靠所述挡块13615运动。
在图13-18中以放大比例图示了在覆盖部130的后边缘1302的下降运动期间在多个运动阶段中的运动顺序。在所述放大图中,第二导向元件142和144与腹板导向件1361和控制槽1362的相互作用变得清楚了。
从所述覆盖部130的关闭位置开始,其在图13中示出,其中下第二导向元件142的上表面1424从下方设置在腹板导向件1361的第一区段13611上,其中上导向元件144的下表面从上方设置其上,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滑动元件148被在导轨120的上导向轨道1201中引导的驱动滑块140通过驱动索(为示出)沿着导轨120被推向后部。在后部进一步移动时(图14和15),第二导向元件142和144通过向后升起的第四区段13614,这样,所述覆盖部130的后边缘1302在后固定顶棚区14的平面下方下降到越来越低的程度。
在图16-18中,从腹板导向件1361到控制槽1362的移动被控制。正如从图16明显看出的那样,由向后倾斜升起的后表面1422、其上表面1424和向前倾斜下降到后第一区段13621向后倾斜升起的控制槽1362的轮廓的表面1425、其上区段13622和其向前倾斜下降的前第三区段13623精确匹配的下第二导向元件142由上第二导向元件1424的下表面导向直到其按照图17已经进入控制槽1362。
腹板导向件1361的设置在控制槽1362上方以及挡块13615前面的过渡区域1368中具有较小的厚度,使得在下第二导向元件142已经进入控制槽1362之后,上第二导向元件144的下表面不再支撑腹板导向件1361的第四区段13614。但是,正如从图17和18中明显看出的那样,在该位置上,上第二导向元件144的窄的后表面支撑在挡块13615上。
在所述覆盖部130的后边缘的上述下降运动期间,设置在该支承件136上并以滑动元件形式设计的后控制腹板1365被同时降下。其保持与导轨120的后凹槽126接合直到下第二导向元件142的后表面1422支撑抵靠控制槽1362的后第一区段13621上(见图16和17)。当下第二导向元件142已经完全进入控制槽1362时,后控制腹板1365也下降到一定程度使得其向下通过后凹槽126进入导轨120的下导向轨道1202中(见图18)。这同样也适用于前控制腹板1363和其与导轨120的前凹槽122的相互作用(见图12)。
从图12和18中图示出的所述覆盖部130的下降位置开始,所述覆盖部大致被移动到固定顶棚区14之下的后部,这样将顶棚开口18部分地或完全地露出。接合在控制槽1362中的下第二导向元件142使所述覆盖部130在所述区域中移动。
为了将所述覆盖部130关闭,使运动顺序逆向进行。当使驱动滑块140向前移动时,前控制腹板1363撞击挡块128。在所述位置上,前控制腹板1363精确地位于前凹槽122下方,后控制腹板1365精确地位于导轨120中的后凹槽126下方。因为在所述位置上挡块128阻止了进一步的向前移动,所以下第二导向元件142的前倾斜表面1425压向控制槽1362的倾斜表面13623,这样,使所述覆盖部130在其后边缘1302处再次向上运动。下第二导向元件142一旦再次向前从控制槽1362出来,所述导向元件的上表面1424与上导向元件144的下表面结合接管所述覆盖部130的进一步的枢转运动。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机构属于特别简单的结构,因为腹板导向件1361和控制槽1362可以设计成单个部件,这样就不必要在所述的两个第一导向元件之间的间隙上进行转移。驱动滑块140也属于比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更简单的结构,因为其上仅设有两个导向元件142和144,其下第二导向元件142具有双重功能:首先与上第二导向元件144相互作用接合在腹板导向件1361周围用于覆盖部130的枢转运动,其次接合在控制槽1362中用于所述覆盖部130的移动。
在图19-26中图示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与根据图1-9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和根据图10-18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设置在所述覆盖部支承件236上的第一导向元件设计成腹板导向件2361和控制凸轮2362,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驱动滑块240上的第二导向元件由下第二导向元件242、上第二导向元件244和控制槽246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下第二导向元件2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244用于接合在腹板导向件2361周围,同时控制槽246在所述覆盖部230的移动运动期间用于与控制凸轮2362的接合。
如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样,用于紧固所述覆盖部230防止其纵向位移的锁定元件仅由分别与导轨220的前凹槽222和后凹槽226相互作用的前控制腹板2362和后控制腹板2365形成。
与第一或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那些构件相同或类似的余下构件的附图标记前放置了“2”。
在该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在从所述覆盖部230的后边缘2302的下降运动向所述覆盖部230的位移运动过渡期间,所述覆盖部230从由与腹板导向件2361相互作用的下第二导向元件2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244引导转换到所述覆盖部230由与控制槽246相互作用的控制凸轮2362引导。在图22-26中以放大比例图示了所述转换。从所述覆盖部230的关闭位置开始,在图22中图示出了所述关闭位置,其中下第二导向元件2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接合在腹板导向件2361的第一导向区段23611周围,驱动滑块240运动到后部,即运动到图中的右边,用于所述覆盖部230的后边缘2302的下降运动。
一旦根据图23的下第二导向元件2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244已经达到腹板导向件2361的第四区段23611,导向凸轮2362就进入控制槽246的向后并向上开放的导向通道,该导向通道倾斜地向前并向下延伸。所述导向通道由倾斜地向后升起的下导向表面2464和与所述导向表面2464以一定距离平行设置并且倾斜地向后升起的上导向表面2465确定边界。
导向凸轮2362具有倾斜地向前下降的第一导向表面23621、在其下侧上大致水平设置的第二导向表面23622、倾斜地向后升起的第三导向表面23623、向后邻接第三导向表面并更陡地向后升起的第四导向表面23624以及大致水平的上导向表面23625。第一导向表面23621和第四导向表面23624彼此大致平行设置。导向凸轮2362的第二下导向表面23622和上导向表面23625彼此同样大致平行设置。
当导向凸轮2362根据图23进入控制槽246时,第三导向表面23623支撑控制槽246的下导向表面2464,位于导向凸轮2362的第一导向表面23621和上导向表面23625之间的圆角边缘支撑控制槽246的上导向表面2465。
当驱动滑块240根据图24-26进一步运动到后部时,控制槽246的向下倾斜延伸的导向通道使导向凸轮2362进一步向下运动,从而同时导致所述覆盖部230的后边缘2302的进一步的下降运动。同时,在图22-26仅示出了后控制腹板2365的锁定元件也被通过导轨220的凹槽222和226进一步向下移动。
在导向凸轮2362进入控制槽246的下部的更陡地倾斜的导向通道的同时,下第二导向元件2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244停止与控制腹板2361接合,所述导向通道由前区段2466、下区段2461和后区段2463限定。当导向凸轮2362完全接合在控制槽246中时(图26),下第二导向元件242的向后倾斜升起的前表面刚好位于控制腹板2261的第四区段23614的后端之后。根据图25的位置标志着所述覆盖部230到固定的交通工具顶棚14下方后部的位移开始。在图26中,所述覆盖部230向后部已经有小量移动,正如从控制腹板2365关于导轨220中的凹槽226的后边缘的位置中可以容易看出的那样。
为了关闭,以逆序进行运动顺序。在向前运动时一旦驱动滑块240达到图25中图示出的位置,后控制腹板2365抵靠导轨220的下导向轨道2202的下导向表面上形成的挡块2203运动。这样,不可避免地使控制腹板2365向上移动到凹槽226中。因此,所述覆盖部230不再可以向前做任何进一步的移动。控制凸轮2362在控制槽246中的接合,倾斜的前导向表面沿着控制腹板2361的向下倾斜的后倾斜导向表面向下在下第二导向元件242上的滑动造成了覆盖部后边缘2302在根据图19的关闭位置的方向上升起,在驱动滑块240向前已经运动时,覆盖部后边缘2302被进一步升起进入根据图20的通风位置中。
在根据图27-31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与根据图10-18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在驱动滑块350上仅存在两个第二导向元件342和344,所述导向元件接合在导向腹板3361周围。控制槽3362由位于控制腹板3361的后端与设置在所述控制腹板3361之后一段距离处的控制凸轮33620之间的导向通道形成。
与第四导向区段33614的后端邻接,控制腹板3361具有向前并向下倾斜下降并形成了控制槽3362的前部的导向表面33624。控制槽3362的后部由控制凸轮33620的凸缘形状的下第一区段33621、邻接第一区段并向后倾斜升起的第二导向区段33622以及向上邻接第二导向区段并更陡地向后升起的第三导向区段33623形成。
下第二导向元件342在其前侧具有倾斜地向后升起的表面3425,在其上侧具有大致水平的导向表面3424,在其后端具有向前倾斜地下降的导向表面3422。
在该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第二导向元件342具有双重功能。首先,在所述覆盖部330的关闭位置上并且在其枢转运动期间,下第二导向元件342与上第二导向元件344的上导向表面3424一起接合在腹板导向件3361周围。其次,在所述覆盖部330的位移期间下第二导向元件342接合在导向槽3362中。
从图27-31中可以清楚看出下第二导向元件342与控制腹板3361和导向槽3362是连续接合的使得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不必要(以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类似的方式)转移到其他导向元件。
正如从图28和29明显看出的那样,控制腹板3361的第四区段33614被在下第二导向元件342和上第二导向元件344之间导向直到下第二导向元件342已经进入控制槽3362的导向通道一定程度使得所述导向元件的后导向表面3422支撑抵靠控制凸轮33620的导向表面33623上,使得其前导向表面3425支撑抵靠控制槽3362的前导向表面33624上。
在所述覆盖部330的后边缘已经被完全降低之后,上第二导向元件344在控制腹板3361的后端上方一定距离处,同时下第二导向元件342已经进入导向槽3362一定程度使得所述导向元件的上导向表面3424大致形成控制腹板3361的第四区段33614到后部的延伸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覆盖部330的后端被降低直到后控制腹板3365已经完全向下通过导轨320的后凹槽326,接着,当所述覆盖部330移动到后部时,后控制腹板3365被在导轨320的下导向轨道3202中导向。
为了关闭所述覆盖部330,在相反方向上的运动期间,从所述覆盖部330的滑动位移到所述覆盖部330的枢转运动的转换由导轨320的下导向轨道3202上的与后控制腹板3365相互作用的挡块3203再次控制。通过所述挡块3203,控制腹板3365被向上压入导轨320的凹槽326中。因为所述覆盖部330现在不再能够向前做进一步的移动,所以当驱动滑块340向前进一步移动(通过在控制槽3362中向前并向下滑动的下导向元件342)时,所述覆盖部被向上枢转。一旦下第二导向元件342的上导向表面3424再次从下侧接合在控制腹板3361周围,上第二导向元件344的下导向表面也再次与控制腹板3361的上导向表面接触。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附图的前面描述中没有单独提及的余下的附图标记与第一到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相对应,其中首数字由“3”构成。尽管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没有包含总体视图,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机构的前面部件(未示出)与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那些部件相对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上面描述的机构只是顶棚的一侧,在顶棚开口18或者另一个交通工具开口的两侧上优选地关于中心纵向平面对称地设有单个机构。
通过本身公知的腹板导向件与本身公知的开槽导向件的结合,本发明已经创造了特别简单的本体构件机构,尤其是倾斜和滑动顶棚,所述结合在所述覆盖部的不同运动阶段是相继有效的,所述机构可以容易地并且节省成本地生产,其由很少的部件组成,其中可以完全摒弃任何附加的展开杠杆或锁定杠杆。
所有的运动顺序是由驱动滑块在导轨中的位移直接并专门执行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机构可以使本体构件特别是倾斜和滑动顶棚的覆盖部具有特别简单的、节省成本的、耐用的、活动非常自由的、低磨损的和低噪音的运动。
附图标记列表
适用于所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10        交通工具
12        交通工具顶棚
14        固定顶棚区
16        顶棚框架
18        顶棚开口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9):
20        导轨
201       (20的)上导向轨道
202       (20的)下导向轨道
22        (20中的)前凹槽
24        (20中的)第二凹槽
26        (20中的)后凹槽
28        挡块
30        本体构件(覆盖部)
301       (30的)前边缘
302       (30的)后边缘
311       (在前部的)密封件
312       (在后部的)密封件
32        覆盖部内板
34        固定点
36        支承件(覆盖部支承件)
361       腹板导向件(第一导向元件)
3611      (361的)(第一)区段
3612      (361的)(第二)区段
3613      (361的)(第三)区段
3614      (361的)(第四)区段
362        控制槽(第一导向元件)
3621       (362的)(第一)区段
3622       (362的)(第二)区段
3623       (362的)(第三)区段
3624       (362的)(第四)区段
3625       (362的)(第五)区段
3626       (362的)(第六)区段
3627       (362上的)接收部
363        (前)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364        (第二)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365        (后)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366        枢转轴
367        (前)滑动元件
368        (361与362之间的)间隙
40         滑块(驱动滑块)
42         (下)第二导向元件
43         (42与44之间的)导向间隙
44         (上)第二导向元件
46         (后)第二导向元件
461        (46上的)(下)表面
462        (46上的)(升起)表面
463        (46上的)(更陡地升起的)表面
464        (46上的)(上)表面
465        (46上的)(前倾斜)表面
48         (40的)滑动元件
50         (40上的)缓冲元件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0-18):
120        导轨
1201       (120的)上导向轨道
1202        (120的)下导向轨道
122         (120中的)前凹槽
126         (120中的)后凹槽
128         挡块
130         本体构件(覆盖部)
1301        (130的)前边缘
1302        (130的)后边缘
1311        (在前部的)密封件
1312        (在后部的)密封件
132         覆盖部内板
134         固定点
136         支承件(覆盖部支承件)
1361        腹板导向件(第一导向元件)
13611       (1361的)(第一)区段
13612       (1361的)(第二)区段
13613       (1361的)(第三)区段
13614       (1361的)(第四)区段
13615       (1361上的)挡块
1362        控制槽(第一导向元件)
13621       (1362的)(第一)区段
13622       (1362的)(第二)区段
13623       (1362的)(第三)区段
13624       (1362的)(下)表面
13627       (1362上的)接收部
1363        (前)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1365        (后)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1366        枢转轴
1367        (前)滑动元件
1368        (1361与1362之间的)过渡区
137         水道
1371        枢转轴承
1372        滑块
1373        铰链
140         滑块(驱动滑块)
142         (下)第二导向元件
1422        (142上的)(升起的)表面
1424        (142上的)(上)表面
1425        (142上的)(前倾斜)表面
143         (142与144之间的)导向间隙
144         (上)第二导向元件
148         (140的)滑动元件
150         (140上的)缓冲元件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9-26):
220         导轨
2201        (220的)上导向轨道
2202        (220的)下导向轨道
2203        挡块
222         (220中的)前凹槽
226         (220中的)后凹槽
228         挡块
230         本体构件(覆盖部)
2301        (230的)前边缘
2302        (230的)后边缘
2311        (在前部的)密封件
2312        (在后部的)密封件
232         覆盖部内板
234         固定点
236         支撑件(覆盖部支撑件)
2361        腹板导向件(第一导向元件)
23611       (2361的)(第一)区段
23612       (2361的)(第二)区段
23613       (2361的)(第三)区段
23614       (2361的)(第四)区段
2362        控制凸轮(第一导向元件)
23621       (2362的)(第一)区段
23622       (2362的)(第二)区段
23623       (2362的)(第三)区段
23624       (2362的)(第四)区段
23625       (2362的)(第五)区段
23626       (2362的)(第六)区段
23627       (2362上的)接收部
2363        (前)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2365        (后)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2366        枢转轴
2367        (前)滑动元件
237         水道
2371        枢转轴承
2372        滑块
2373        铰链
240         滑块(驱动滑块)
242         (下)第二导向元件
243         (242与244之间的)导向间隙
244         (上)第二导向元件
246         (后)第二导向元件(控制槽)
2461        (246上的)(下)表面
2462        (246上的)(升起的后)表面
2463        (246上的)(更陡地升起的后)表面
2464        (246上的)(不是很陡地升起的后)表面
2465        (246上的)(倾斜的前)表面
2466         (246上的)(更陡的倾斜的前)表面
248          (240的)滑动元件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图27-31):
320          导轨
3201         (320的)上导向轨道
3202         (320的)下导向轨道
3203         挡块
326          (320中的)后凹槽
328          挡块
330          本体构件(覆盖部)
332          覆盖部内板
334          固定点
336          支承件(覆盖部支承件)
3361         腹板导向件(第一导向元件)
33611        (3361的)(第一)区段
33612        (3361的)(第二)区段
33613        (3361的)(第三)区段
33614        (3361的)(第四)区段
3362         控制槽(第一导向元件)
33620        控制凸轮
33621        (3362的)(第一)区段
33622        (3362的)(第二)区段
33623        (3362的)(第三)区段
33624        (3362的)(第四)区段
3365         (后)控制腹板(锁定元件)
1373         (水道的)铰链
340          滑块(驱动滑块)
342          (下)第二导向元件
3422         (342上的)(后倾斜的)表面
3424       (342上的)(上)表面
3425       (342上的)(前倾斜)表面
343        (342与344之间的)导向间隙
344        (上)第二导向元件
348        (340的)滑动元件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产生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枢转运动和滑动运动的机构,所述机构带有可位移的滑块(40;140;240;340),所述滑块借助于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与设置在所述本体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1;1361;2361;3361)接合,其中,所述可位移的滑块(40、140、240、34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所述第二导向元件在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关闭位置上和枢转运动期间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1361;2361;3361)相互作用,并且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位移运动时与分配给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2;1362;2362;3362)相互作用,其特征在于,一旦所述第二导向元件(46;142;342)中的至少一个与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的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接合,所述第二导向元件(42、44;144;242、244;344)中的至少一些就变得与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所述第一导向元件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或控制凸轮(2362)。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或分配给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构件(36;136;236;336)上设置至少一个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所述锁定元件在所述本体构件的关闭位置上以及在所述本体构件枢转运动期间阻挡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位移运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140、240、340)可以沿着导轨(20、120、220)位移,所述导轨(20、120、220)具有至少一个凹槽(22、24、26;122、126;222、226;322、326)以用于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的接合或通过。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和/或所述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至少部分地整体形成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上或形成在被设置于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上的构件(36;136;236;336)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滑块(40;140;240;340)整体形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所述第一导向元件与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或控制凸轮(2362;33620)的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之间在纵向方向上设置间隙或比所述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更薄的过渡区(1368)。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由多个控制腹板(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形成,所述控制腹板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导轨(20;120;220;320)上的凹槽(22、24、26;122、126;222、226;322、326)相互作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之后设置后控制腹板(365;1365;2365;3365)。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的前面设置至少一个前控制腹板(363、364;1363;2363;3363)。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滑动位移时,所述控制腹板(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在所述导轨(20;120;220;320)的第一导向轨道(201;1202;2202;3202)中被导向,而设置在所述滑块(40;140;240;340)上的滑动元件(48;148;248;348)在所述导轨(20;120;220)的另一个导向轨道(202;1201;2201;3201)中被导向。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40;140;240;340)的一表面上设置缓冲元件(50;150),所述表面面对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1361、1362)由腹板导向件(1361)和直接邻接所述腹板导向件后端的控制槽(1362)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元件(142、342)中的一个总是与腹板导向件(1361;3361)或与控制槽(1362;3362)连续接合。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用于交通工具的倾斜和滑动顶棚的用途。

Claims (21)

1.一种用于产生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枢转运动和滑动运动的机构,所述机构带有可位移的滑块(40;140;240;340),所述滑块借助于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与设置在所述本体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1;1361;2361;3361)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位移的滑块(40、140、240、34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所述第二导向元件在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关闭位置上和枢转运动期间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1361;2361;3361)相互作用,并且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位移运动时与分配给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2;1362;2362;3362)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中的一个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或控制凸轮(236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或分配给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构件(36;136;236;336)上设置至少一个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所述锁定元件在所述本体构件的关闭位置上以及在所述本体构件枢转运动期间阻挡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位移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140、240、340)可以沿着导轨(20、120、220)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120、220)具有至少一个凹槽(22、24、26;122、126;222、226;322、326)以用于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的接合或通过。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和/或所述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至少部分地整体形成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上或形成在被设置于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上的构件(36;136;236;336)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的关闭位置上和在所述本体构件枢转运动期间,设置在所述滑块(40;140;240;340)上并且彼此垂直间隔开的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142、144;242、244;342、344)接合在被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一第一导向元件周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体构件(30;130;330)位移时,设置在所述滑块(0;140;340)上的一第二导向元件(46;142;342)与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的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接合。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一旦所述第二导向元件(46;142;342)中的至少一个与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的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接合,所述第二导向元件(42、44;144;242、244;344)中的至少一些就变得与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所述第一导向元件脱开。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滑块(40;140;240;340)整体形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设计成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所述第一导向元件与设计成控制槽(362;1362;3362)或控制凸轮(2362;33620)的所述另一个第一导向元件之间在纵向方向上设置间隙或比所述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更薄的过渡区(1368)。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由多个控制腹板(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形成,所述控制腹板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与所述导轨(20;120;220;320)上的凹槽(22、24、26;122、126;222、226;322、326)相互作用。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之后设置后控制腹板(365;1365;2365;3365)。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的前面设置至少一个前控制腹板(363、364;1363;2363;3363)。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位移时,所述控制腹板(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在所述导轨(20;120;220;320)的第一导向轨道(201;1202;2202;3202)中被导向,而设置在所述滑块(40;140;240;340)上的滑动元件(48;148;248;348)在所述导轨(20;120;220)的另一个导向轨道(202;1201;2201;3201)中被导向。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40;140;240;340)的一表面上设置缓冲元件(50;150),所述表面面对所述本体构件(30;130;230;330)。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1361、1362)由腹板导向件(1361)和直接邻接所述腹板导向件后端的控制槽(1362)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元件(142、342)中的一个总是与腹板导向件(1361;3361)或与控制槽(1362;3362)连续接合。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机构用于交通工具的倾斜和滑动顶棚的用途。
21.一种带有可打开的覆盖部(30;130;230;330)的交通工具顶棚(12),所述覆盖部可选地关闭所述交通工具顶棚(12)上的顶棚开口(18),或者通过使覆盖部后边缘(302;1302;2302;3302)上升到通风位置或通过使覆盖部后边缘(302;1302;2302;3302)下降并且随后在设置于其后方的顶棚区(14)下方位移来至少部分地打开所述顶棚开口,
所述覆盖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
所述第一导向元件与设置在滑块(40、140、240、340)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342、344)相互作用,所述滑块可以沿着导轨(20、120、220)位移,并且
在所述覆盖部枢转运动期间,所述覆盖部借助于至少一个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2、3365)被紧固而不能相对于所述导轨(20;120;220;320)位移,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腹板导向件(361;1361;2361、3361)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导向元件(362;1362;2362;3362),所述另外的导向元件在所述覆盖部(30、130、230、330)的不同运动阶段中与所述滑块(40、140、240)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导向元件(42、44、46;142、144;242、244、246)接合,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元件(363、364、365;1363、1365;2363、2365;3363、3365)和所述第一导向元件(361、362;1361、1362;2361、2362;3361、3362)可以仅通过所述滑块(40;140;240;340)的位移而被驱动。
CN201080001262.XA 2009-02-09 2010-01-05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Active CN101977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910008117 DE102009008117A1 (de) 2009-02-09 2009-02-09 Fahrzeugdach mit einem öffnungsfähigen Deckel
DE102009008117.8 2009-02-09
DE102009035508.1 2009-07-31
DE102009035508 2009-07-31
PCT/EP2010/000012 WO2010089008A1 (de) 2009-02-09 2010-01-05 Mechanik für ein verstellbares karosseriebauteil eines fahrzeug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7787A true CN101977787A (zh) 2011-02-16
CN101977787B CN101977787B (zh) 2014-03-05

Family

ID=4166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1262.XA Active CN101977787B (zh) 2009-02-09 2010-01-05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50733B2 (zh)
EP (1) EP2234831B1 (zh)
JP (1) JP4966416B2 (zh)
CN (1) CN101977787B (zh)
WO (1) WO201008900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353A (zh) * 2011-03-14 2012-09-19 顶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滑动天窗系统
CN103303113A (zh) * 2012-03-09 2013-09-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天窗装置
CN103373203A (zh) * 2012-04-26 2013-10-30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天窗装置
CN110573380A (zh) * 2017-03-06 2019-12-13 泰佛产品服务与创新公司 机动车行李箱覆盖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8368B2 (ja) * 2010-12-06 2014-12-10 ベバスト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DE102010055456B4 (de) * 2010-12-21 2015-12-10 Webasto Ag Initialisierungsanschlag für Schiebedachsteuermechanik
DE102012008826A1 (de) 2012-04-30 2013-10-31 Webasto SE Deckel eines öffnungsfähigen Fahrzeugdaches
JP6330558B2 (ja) * 2014-07-31 2018-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EP3141411B1 (de) 2015-08-21 2020-10-07 BOS GmbH & Co. KG Schiebedach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01576A1 (de) 2015-08-21 2017-02-23 Bos Gmbh & Co. Kg Schiebedach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204489A1 (de) 2017-03-17 2018-09-20 Bos Gmbh & Co. Kg Schiebedach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7104A (en) * 1984-05-09 1987-03-03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Sliding and lifting roof for vehicles having a tilt-out guide arrangement
DE3930756A1 (de) * 1989-09-14 1991-03-28 Webasto Ag Fahrzeugtechnik Schiebehebedach fuer fahrzeuge
CN1453159A (zh) * 2002-01-21 2003-1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天窗系统
CN1654243A (zh) * 2004-02-09 2005-08-17 阿文美驰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天窗的装置
DE102007021005A1 (de) * 2007-05-04 2008-12-11 Webasto Ag Fahrzeugdach mit Deckelelement
EP2017108A1 (en) * 2007-07-16 2009-01-21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13053C2 (nl) * 1999-09-15 2001-03-16 Inalfa Ind Bv Open-dakconstructie voor een voertuig.
JP4244472B2 (ja) * 1999-11-19 2009-03-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JP3843815B2 (ja) * 2001-08-27 2006-1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DE10146284C2 (de) * 2001-09-19 2003-11-13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Öffnungsfähiges Fahrzeugdach
DE10333781B4 (de) * 2003-07-24 2007-04-19 Webasto Ag Öffnungsfähiges Fahrzeugdach
DE102005032437A1 (de) * 2005-07-09 2007-01-11 Webasto Ag Fahrzeugdach mit einem bewegbaren Dachtei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7104A (en) * 1984-05-09 1987-03-03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Sliding and lifting roof for vehicles having a tilt-out guide arrangement
DE3930756A1 (de) * 1989-09-14 1991-03-28 Webasto Ag Fahrzeugtechnik Schiebehebedach fuer fahrzeuge
CN1453159A (zh) * 2002-01-21 2003-1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天窗系统
CN1654243A (zh) * 2004-02-09 2005-08-17 阿文美驰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天窗的装置
DE102007021005A1 (de) * 2007-05-04 2008-12-11 Webasto Ag Fahrzeugdach mit Deckelelement
EP2017108A1 (en) * 2007-07-16 2009-01-21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353A (zh) * 2011-03-14 2012-09-19 顶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滑动天窗系统
CN102673353B (zh) * 2011-03-14 2015-12-02 戴姆勒股份公司 滑动天窗系统
CN103303113A (zh) * 2012-03-09 2013-09-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天窗装置
CN103303113B (zh) * 2012-03-09 2015-12-2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天窗装置
CN103373203A (zh) * 2012-04-26 2013-10-30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天窗装置
CN103373203B (zh) * 2012-04-26 2016-01-20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天窗装置
CN110573380A (zh) * 2017-03-06 2019-12-13 泰佛产品服务与创新公司 机动车行李箱覆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12391A1 (en) 2011-01-20
CN101977787B (zh) 2014-03-05
US7950733B2 (en) 2011-05-31
WO2010089008A1 (de) 2010-08-12
JP4966416B2 (ja) 2012-07-04
EP2234831A1 (de) 2010-10-06
JP2011513132A (ja) 2011-04-28
EP2234831B1 (de)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7787B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调节本体构件的机构
US6443520B1 (en) Multipart sun roof for a motor vehicle
US7878581B2 (en) Vehicle roof comprising a cover that can be displaced above a fixed roof section
US7850230B2 (en) Vehicle roof with a roof part that can be displaced above the roof
CN102300732B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组件
EP1500540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CN103384609A (zh) 天窗装置
US10350979B2 (en) Sliding roof system
EP3176017B1 (en) A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US7104598B2 (en) Openable motor vehicle roof
US9931919B2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US9776487B2 (en) Vehicle roof which can be opened and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cover
CN102348565B (zh) 具有控制滑块的顶盖元件载体
US8167365B2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CN107471979A (zh) 一种汽车顶装式全景天窗
US6659541B1 (en) Sun roof cover for a roof opening in a motor vehicle roof
CN112805167A (zh) 具有车顶打开系统和用于运动单元的驱动装置的车顶
US6877799B2 (en) Openable motor vehicle roof
US20230030114A1 (en) Vehicle roof comprising a roof opening system having two kinematics units
CN113286716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系统的可运动的车顶部件的驱动系统
US7367614B2 (en) Multi-panel sunshade device
CN106467011A (zh) 用于机动车的滑动天窗系统
CN106917555A (zh) 门、尤其是滑升门,以及门驱动
CN102341256A (zh) 具有用于顶盖元件的驱动滑架的车顶
EP1150852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