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1466A - 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1466A CN101971466A CN200980108570XA CN200980108570A CN101971466A CN 101971466 A CN101971466 A CN 101971466A CN 200980108570X A CN200980108570X A CN 200980108570XA CN 200980108570 A CN200980108570 A CN 200980108570A CN 101971466 A CN101971466 A CN 1019714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directed
- straight
- gap
- w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25—Shaping or compacting conductors or winding head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ing in the core or machine ; 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H02K15/0037—Shaping or compacting winding hea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02K15/062—Windings in slots; salient pole windings
- H02K15/065—Windings consisting of complete sections, e.g. coils, waves
- H02K15/066—Windings consisting of complete sections, e.g. coils, waves inserte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axis of the slots or inter-pola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1—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winding or coil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43—Motor or gen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在将组合体47发送到芯构件6期间,预定向构件81被分别地插入到在所述组合体47的相邻的直的重叠部471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472的多个接连的间隙472中。通过预定向构件471,在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重叠和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节距被事先对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制造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使用的定子线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要求被用作为电动机和交流电机的旋转电机是紧凑的,高输出的和高质量的。
例如,安装车辆装载的旋转电机的空间变的越来越小,而另一方面,需要增加输出。
作为传统的旋转电机,知道这样一种电机,其中定子中使用的定子线圈由连续的绕组构成(例如,涉及到专利文件1和2)。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No.2002-176752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No.2004-3208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制造此类由连续的绕组构成的定子线圈的方法例如包括下面描述的方法。
首先,由多个拐弯(turn)部分连接的多个平行的直的部分所构成的成形体由多个导电线形成。接着,这些成形体互相组合以形成组合体。构成组合体的成形体组的每一个包括在组合体的纵向上的由分别互相重叠的一个成形体的多个直的部分和另一个成形体的多个直的部分形成的多个直的重叠部。因此,在这个组合体中,多个直的重叠部在组合体的纵向上对准。接着,这个组合体缠绕在芯(core)构件上预定的匝数以形成缠绕体。这个缠绕体包括在周向上的由在径向层叠的一个成形体组的多个直的重叠部构成的多个直的层叠部。
这样得到的缠绕体被做成定子线圈,各个直的层叠部被布置在定子芯的槽中,各个拐弯部分被布置在槽的外侧。
然而,在以上的制造方法中,很可能在组合体被缠绕在芯构件上时组合体的直的重叠部中的直的部分的重叠变得失准,或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距离在变得不一致。因此,在所得到的缠绕体中,很可能直的层叠部中的多个直的部分的重叠变得失准,或相邻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距离变得不一致。在这种情形下,很可能在定子线圈的直的层叠部被布置在定子芯的槽中时,槽中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降低,或被布置在相邻的槽中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距离(节距)变得不一致。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降低或节距的不一致导致定子的槽占用因子的降低,或使用这种定子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的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形作出的,并且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通过缠绕其中缠绕由连续绕组构成的各个相绕组的定子线圈而进行制造时,至少提高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中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使得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是制造其中缠绕多相绕组的定子线圈的方法,包括:
从导电线成形多个成形体的成形步骤;
把多个成形体互相组合以形成组合体的组合步骤;以及
围绕芯构件缠绕组合体以形成缠绕体的缠绕步骤;
其中
所述成形体包括:互相平行地延伸并沿所述组合体的纵向对准的多个直的部分;以及多个拐弯部分,每个拐弯部分在所述直的部分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处以交替的方式连接所述直的部分中的相邻的直的部分,
每个成形体包括在组合体的纵向上的由被重叠的直的部分形成的多个直的重叠部,
在缠绕步骤得到的缠绕体包括在缠绕体的周向上的由在径向上层叠的多个直的重叠部形成的多个直的层叠部,以及
在缠绕步骤中,通过在将组合体发送到芯构件期间将预定向构件分别插入到在组合体的互相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的接连的间隙中,对准夹(caught between)在预定向构件之间的直的重叠部中的直的部分的重叠。
在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缠绕步骤中,在把组合体发送到芯构件期间,预定向构件分别被插入到在组合体的互相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的接连的间隙中。在这时,在预定向部件被分别插入到至少两个接连的间隙的情形下,可以至少对准夹在预定向构件之间的直的重叠部中的直的部分的重叠,并且事先在重叠方向上定向各个直的部分。因此,在通过缠绕组合体而得到的缠绕体中,至少可以提高直的层叠部的直的部分在缠绕体的径向上定向的准确性。而且,在预定向部件被分别插入到至少三个接连的间隙的情形下,可以对准夹在预定向构件之间的直的重叠部的直的部分的重叠,以事先在重叠方向上定向各个直的部分,并且还事先对准互相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因此,在通过缠绕这个组合体而得到的缠绕体中,可以提高直的层叠部的直的部分在缠绕体的径向上定向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提高互相相邻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节距准确性。
缠绕步骤是连续的缠绕步骤,其中组合体被连续地发送到芯构件。在这个连续的缠绕步骤中,优选地是在与组合体同步地移动预定向构件的同时使得预定向构件相对于间隙进入和退出。
按照这种结构,在通过连续缠绕而形成缠绕体的情形下,可以提高在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中的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以及相邻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节距准确性。
缠绕步骤是在将组合体逐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隔发送到芯构件的同时将组合体缠绕在芯构件上的逐节距缠绕步骤。在这个逐节距缠绕步骤中,优选地是重复将预定向构件插入到静止的(at rest)组合体的间隙中的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把组合体与预定向构件一起向前移动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隔的向前移动步骤、从组合体的间隙中抽出预定向构件的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和把预定向构件向后移动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隔的向后移动步骤。
按照这种结构,在通过逐节距缠绕而形成缠绕体的情形下,可以提高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中的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和在相邻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节距准确性。
在逐节距缠绕步骤中,优选地执行位置保持构件插入步骤,以在向前移动步骤后将位置保持构件插入到除了预定向构件插入到其中的间隙以外的间隙中;执行位置保持构件抽出步骤,以在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后从组合体的间隙中抽出位置保持构件;在位置保持构件被插入到间隙中的状态下执行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向后移动步骤和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并且在位置保持构件已经被从间隙中抽出的状态下执行向前移动步骤。
按照这种结构,在通过逐节距缠绕而形成缠绕体的情形下,在预定向构件被插入到组合体的间隙中以便对直的重叠部中的各个直的部分进行预定向后,组合体以一个节距的量被发送到芯构件。接着,在预定向构件被插入到组合体的间隙中的情形下,位置保持构件被插入到其它间隙。接着,在组合体的位置被位置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下,从组合体抽出预定向构件,并且所抽出的预定向构件被向后移动一个节距的量以便被插入到随后的间隙中。因此,预定向构件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到随后的间隙中。
发明效果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可以在通过缠绕其中缠绕由连续的绕组形成的各个相绕组的定子线圈进行制造时,至少提高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中的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或提高在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中的各个直的部分的定向准确性而同时提高相邻的直的层叠部之间的节距准确性。
因此,当通过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得到的定子线圈被应用到旋转电机的定子时,可以把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放置在定子芯的各个槽中,以及结果是,定子中的槽占用因子和使用这种定子的旋转电机的输出可以提高。
而且,由于缠绕体的直的层叠部可被容易地放置在定子芯的各个槽中,还可以提高定子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轴向横截面视图。
[图2]是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的平面视图。
[图3]是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芯的平面视图。
[图4]是按照实施例1的层叠的分割芯(core piece)的平面视图。
[图5]是构成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的绕组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的线路的图。
[图7]是制造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的缠绕体的透视图。
[图8]是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的演变图,和组合体的平面视图。
[图9]是示意地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图。
[图10]是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和示意地显示预定向构件和位置保持构件的操作的图。
[图11]是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和示意地显示预定向构件和位置保持构件的操作的图。
[图12]是显示按照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图,和显示预定向构件和位置保持构件的前端形状的侧视图。
[图13]是示意地显示按照实施例2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图。
[图14]是显示按照实施例2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图和示意地显示用于通过发送辊以带式输送机的方式移动预定向构件的结构的图。
参考字符和数字的说明
1 旋转电机 3 定子
30 定子芯 31a,31b 槽
4 定子线圈 43 槽内部分
47 组合体 48 缠绕体
431 直的部分 441 拐弯部分
471 直的重叠部 472 间隙
481 直的层叠部 6 芯构件
81 预定向构件 91 位置保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实施例。顺便地,所说明的实施例绝对仅仅是实施方案例子,并且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被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作出修改和改进。
(实施例1)
首先,说明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得到的定子线圈的旋转电机1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旋转电机1包括由一对外壳构件100和101构成的外壳10,每个外壳构件具有大致底部是管状的形状,并在它们的开口部分互相接合;旋转轴20,由外壳10通过轴承110和111可旋转地支承;转子2,被固定到旋转轴20上;和定子3,以在外壳10的内围绕转子2的位置被固定到外壳10。
转子2由在面向定子3的内周边的转子2的外周边上沿周向交替地不同的由永磁体构成的多个磁极组成。转子2的磁极的数目取决于旋转电机而不同,因此并不被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8极的转子(N极:4,S极:4)。
如图2所示,定子3具有包括定子芯30、由多个各个相绕组形成的定子线圈4、和被布置在定子芯30与定子线圈4之间的绝缘纸5的结构。
如图3所示,定子芯30具有由在其内周边的槽31形成的圆环的形状。槽31被形成为使得它们的深度方向与径向一致。在定子芯30中形成的槽31的数目与相对于转子2的极数的每定子线圈4的相2个槽成比例。在本实施例中,槽的数目是48,由8x3x2=48得到。
定子芯30由沿周向耦合的图4所示的预定数目(在本实施例中,24)的分割芯(core pieces)32形成。分割芯32具有这样的形状,以便限定一个槽31,并且与周向相邻的分割芯32限定一个槽31。更详细地,分割芯2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对齿部分320;和在径向地外侧连接齿部分320后部芯部分321。
组成定子芯30的分割芯32由410个具有0.3mm厚度的层叠的电磁钢板形成。顺便地,在层叠的电磁钢板之间布置绝缘纸。组成定子芯30的分割芯32可以由传统上已知的金属薄板和绝缘膜形成,而不是仅仅由这个电磁钢板的层叠体形成。
定子线圈4由以给定的方式缠绕的多个绕组40制成。如图5(A)所示,绕组40由铜导体41和绝缘膜42形成,绝缘膜42由覆盖导体41的外表面以使得导体41绝缘的内层420与外层421组成。内层420与外层421组合的绝缘膜42的厚度被设置为100μm和200μm之间。如上所述,由于由内层420与外层421组成的绝缘膜42的厚度是厚的,所以不必要为绕组40之间的绝缘而在绕组40之间插入绝缘纸等,然而,绝缘纸可以放置在绕组40之间,或在定子芯30与定子线圈40之间,如图2所示。
如图5(B)所示,由内层420与外层421组成的绝缘膜42的外表面可以涂覆有由诸如环氧树脂的熔融材料制成的熔融构件48。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熔融构件48比起绝缘膜42更快速地由旋转电机1生成的热熔化,被容纳在同一个槽31中的多个绕组40被它们的熔融构件48互相热粘合在一起。结果,由于被容纳在同一个槽31中的多个绕组40变为合并的和坚硬的,因此在槽31中的绕组40的机械强度增加。
如图6所示,定子线圈4由两组三相绕组(U1,U2,V1,V2,W1,W2)形成。
如图7所示,定子线圈4由以预定形状缠绕的多个绕组40构成。构成定子线圈40的绕组40在定子芯30的内周边侧沿周向以波浪式缠绕的形状而被成形。
构成定子线圈40的绕组40包括:被容纳在槽31中的直线形状的槽内部分43;和将相邻的槽内部分43互相连接的拐弯部分44。槽内部分43被容纳在每预定数目的槽31中(在本实施例中,3相x2=6)。拐弯部分44被形成为从定子芯30的轴向端面凸出。
定子线圈4在以下状态下被形成:使得绕组40的两个末端从轴向端面凸出且绕组40沿周向波浪式缠绕。定子线圈4的一相通过由焊接而使得第一绕组部40a与第二绕组部40的末端互相接合而被形成。也就是,定子线圈4的一相是由通过使得从两个导电线成形的两个成形体的末端相接合而形成的一个组合体形成。第一绕组部40a的槽内部分43和第二绕组部40b的槽内部分43被容纳在同一个槽31中。在这时,第一绕组部40a的槽内部分43和第二绕组部40b的槽内部分43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在槽31中在深度方向上交替。第一绕组部40a和第二绕组部40b互相连接的接合部分45被形成在由槽内部分43构成的掉转(turn-round)部分46中,沿其缠绕第一和第二绕组部40a和40b的方向在掉转部分46处掉转。
正如在定子线圈4的演进视图上显示的,也就是,正如在如图8所示的缠绕之前的组合体47的平面视图显示的,定子线圈4包括由在其缠绕方向上不同的第一绕组部40a和第二绕组部40b构成6组组合体。6组组合体制成三相(U,V,W)×2(双槽)线圈。在每个组合体中,在中性点(或其相端子)侧的第一绕组部40a的末端与在其相端子(或中性点)侧的第二绕组部40b的末端通过由掉转部分46构成的槽内部分43互相连接。各个相的绕组40的缠绕方法是相同的。
此后,说明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也就是,定子线圈4按以下的方式制造。
顺便地,在以下的说明中,径向是指芯构件或缠绕体的径向,周向是指芯构件或缠绕体的周向。
<成形步骤>
首先,从12根导电线成形12个成形体。这里成形的每个成形体包括:多个直的部分431,其平行地延伸并在成形体的纵向上对准;多个拐弯部分441,在直的部分的一个末端侧与另一个末端侧处以交替的方式连接互相相邻的直的部分。
<组合步骤>
通过互相组合12个成形体47来形成组合体47。在这个组合体47中,6组组合体在组合体47的纵向上平行地对准。
每个组合体由制作第一绕组部40a的第一线部和制作第二绕组部40b的第二线部构成。顺便地,第一线部由一个成形体构成,以及第二线部也由一个成形体构成。
每个组合体中的第一线部的末端和第二线部的末端通过焊接而被互相接合,以制成接合部分45。顺便地,每个组合体中的第一线部的末端和第二线部的末端可以在12个成形体被互相组合后互相接合,或6个组合体可以在这6个组合体通过把第一线部的末端和第二线部的末端互相接合而被形成后被互相组合。
在组合体47中的每个组合体包括沿组合体47的纵向的由分别重叠的第一线部的多个直的部分431和第二线部的多个直的部分431形成的多个直的重叠部。
<缠绕步骤>
通过缠绕组合体预定的匝数(例如,三匝)而形成缠绕体48,其中掉转部分位于轴向中心侧。缠绕体48包括沿缠绕体48的周向的由在径向上层叠绕组匝数的量的一个组合体的多个直的重叠部471形成的多个直的层叠部481。在每个直的层叠部481中,多达绕组匝数的量的两倍的直的部分431互相重叠,并沿径向对准成一直线。这里,各个直的层叠部481沿缠绕体48的周向以小的间隔定位。
对于这样得到的缠绕体48,分割芯32的齿部分320被从径向外侧插入到每个相邻的直的层叠部481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每个相邻的分割芯32互相接合以制成定子3。
接着,参照图9到12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的缠绕步骤。
实施例1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中的缠绕步骤是逐节距缠绕步骤。在这个逐节距缠绕步骤中,组合体47被缠绕在圆柱形的芯构件(芯金属)6上,同时组合体47被逐节距地(以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隔)发送到芯构件6。在这时,在本实施例中,组合体47的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重叠在将组合体47发送到芯构件6期间被事先对准,并且在每个相邻的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隙472的尺寸也被事先对准。
通过芯构件6的旋转(在图9上顺时针方向旋转)和组合体47的水平移动(在图9上从左至右的水平移动)而进行的芯构件6的发送可以通过未显示的常见驱动设备和控制此常见驱动设备的控制装置而被执行。
组合体47被缠绕在芯构件6上例如3圈,以制成缠绕体3。
预定向设备8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6个)预定向构件81和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82。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82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所有预定向构件81。顺便地,每个预定向构件81可以配备有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以单独地向前或向后移动预定向构件81。预定向构件81的向前或向后的方向与被发送到芯构件6的组合体47的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重叠方向一致。
这些预定向构件81和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82使得可以由未示出的水平驱动设备与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平行地向前和向后移动。在这时的向前移动量(或向后移动量)等于在组合体47中相邻的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隔,也就是,一个节距的大小。预定向构件81和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82的向前移动(沿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上的移动)与以相同的速度发送组合体47同步地执行。
位置保持设备9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6个)位置保持构件91,和位置保持构件驱动设备92。位置保持构件驱动设备92同时向前和向后移动所有位置保持构件91。顺便地,每个位置保持构件91可配备有位置保持构件驱动设备以单独地向前或向后移动位置保持构件91。位置保持构件91的向前或向后的方向与被发送到芯构件6的组合体47的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重叠方向一致。
上部和下部定向板93使得被发送到芯构件6的组合体47在转向部分441处的厚度(直的部分431的重叠方向上的厚度)一致。
这里,预定向构件81具有近似等于组合体47中的相邻的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的厚度(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上的厚度)。因此,由于预定向构件81被插入到间隙472中,且直的重叠部471夹在预定向构件81之间,因此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重叠可以被对准,并且在重叠方向上被定向,。
如上所述,为了在重叠方向上定向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需要至少两个预定向构件81。而且,当三个或更多的预定向构件81可用时,可以对准存在于在两个外侧上的预定向构件81之间的两个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隔。因此,优选地,预定向构件81的数目是3或更多。然而,鉴于提高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的定向准确性和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节距准确性,优选地,当组合体47中的直的重叠部471的数目是n时,预定向构件81的数目是n/2和更多。
位置保持构件91具有稍微小于预定向构件81的宽度的宽度。也就是说,位置保持构件91具有稍微小于组合体47中的间隙472的尺寸的宽度。因此,在相对于已经被发送的组合体47先于预定向构件81而将位置保持构件91插入到间隙472中时,插入变为很容易。
而且,如图12所示,鉴于进一步提高预定向构件81和位置保持构件91的插入简易性,预定向构件81的前端部分81a和位置保持构件91被做成这样的形状,以使得它们的宽度朝着于它们的末端变得更小。
预定向构件81和位置保持构件91由具有对应于组合体47中的间隙472的形状的矩形截面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制成。然而,替代由矩形平行六面体制成的一个预定向构件81(或位置保持构件91),可以使用例如圆柱形的多个预定向构件(或位置保持构件)。
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预定向构件驱动设备82、位置保持构件驱动设备92、水平驱动设备、芯构件6的旋转驱动设备、和组合体47的发送驱动设备,可以执行如下所述的组合体47的缠绕。
<位置保持构件插入步骤>
通过发送驱动设备,执行发送,直至组合体47的前绕组端紧靠(或即将仅靠)芯构件6为止。在组合体47的发送停止后,位置保持构件91被插入到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图11(B)所示的状态)。通过这样做,组合体47被定位在预定的位置。
<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
预定向构件81被插入到由位置保持构件91保持在预定位置的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见图11(C))。通过这样做,可以在径向上定向组合体47的前绕组端侧上的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并对准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隔。
<位置保持构件抽出步骤>
此后,从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抽出位置保持构件91(见图10(A))。
<向前移动步骤>
此后,把组合体47相对于芯构件6向前移动一个节距而预定向构件81被保持插入到间隙472中(见图10(B))。通过这样做,组合体47的前绕组端缠绕在芯构件6上一个节距的量。
在组合体47向前移动一个节距的量后,作为定向构件7的第一定向桥71被插入到开始缠绕在芯构件6上的组合体47的前端中的间隙472中。在这时,由于直的部分431已被定向并且节距也由预定向构件81事先被对准,所以可以容易地执行将第一定向桥71插入到间隙472中。
<位置保持构件插入步骤>
此后,位置保持构件91被插入到被保持在预定向构件81被插入到间隙472中的状态的组合体47的其它间隙472中(例如,与预定向构件81被插入到其中的间隙472对与发送方向相反的那侧上距离一个节距的间隙)(见图10(C))。
<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
此后,从被保持在位置保持构件91被插入到间隙中的状态的组合体47中抽出预定向构件81(见图11(A))。
<向后移动步骤>
此后,把预定向构件81向与发送方向相反的那侧向后移动一个节距(见图11(B))。
<重复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到向后移动步骤>
此后,重复以上的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以把预定向构件81插入到组合体47的其它间隙472中(例如,与由位置保持构件91被插入到其中的间隙472相邻的间隙)而位置保持构件91被保持插入到间隙472中、以上的位置保持构件抽出步骤、以上的向前移动步骤、以上的位置保持构件插入步骤、以上的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和以上的向后移动步骤。
像这样地,直的重叠部471中的各个直的部分431可以由预定向构件81事先在重叠的方向上定向,并且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可以事先对准。因此,在通过缠绕这个组合体而得到的缠绕体48中,可以提高直的层叠部481的各个直的部分431在缠绕体48的径向上被定向的准确性,并且还提高相邻的直的层叠部481之间的节距准确性。
而且,当预定向构件81处在被从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抽出的状态时,位置保持构件91总是被插入到其它间隙472中,并且组合体47被定位在适当的地方。也就是说,预定向构件81的抽出或插入是相对于被位置保持构件91定位在适当的地方的组合体而被执行的。因此,预定向构件81可以容易地插入到随后的间隙472中。
而且,因为组合体47中的直的部分43的定向准确性和节距准确性可以由预定向构件81事先提高,所以可以通过定向部件7进一步提高定向准确性和节距准确性。
(实施例2)
在如图13到图14所示的实施例2的定子线圈制造方法中的缠绕步骤是连续的缠绕步骤。在这个连续的缠绕步骤中,组合体47在被连续地连续发送到芯构件6的同时被缠绕在芯构件6上。
多个预定向构件81被制成在由导引构件83导引时与由一对发送辊85的带式输送机的方式的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同步地移动。而且,多个预定向构件81由预定向构件移动调整构件84相对于组合体47的间隙472在它们的向前或向后移动中进行控制。
该对发送辊85由控制设备连同各个定向箭头驱动设备75、芯构件6的旋转驱动设备和组合体47的发送驱动设备一起进行控制。
预定向构件81具有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些结构相同的结构。
预定向构件移动调整构件84包括接纳部、定向部和退出部。预定向构件移动调整构件84在接纳部处朝着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逐渐向下移动预定向构件81,以便逐渐使得预定向构件81进入到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
预定向构件移动调整构件84在定向部水平地移动被保持全部进入到间隙472中的预定向构件81。通过这样做,组合体47的直的重叠部471中的直的部分431可以在这个定向部的区域内在径向上被定向,并且也可以对准在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隔的尺寸。
预定向构件移动调整构件84逐渐朝着组合体47的发送方向向上移动预定向构件81,以便使得预定向构件81从组合体47的间隙472中退出。在预定向构件81从间隙472中退出后,组合体47开始将被缠绕在芯构件6上。另外,作为定向构件7的一对定向箭头74在紧接着开始将被缠绕在芯构件6上之后被插入到在直的重叠部471之间的间隙472中。
如上所述,由于在组合体47中的直的部分43的定向准确性和节距准确性事先由预定向构件81提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准构件7提高定向准确性和节距准确性。
其它结构和工作效果是与实施例1相同的。
(其它实施例)
在实施例1和2中,虽然对于其中组合体通过接合从两个导电线形成的两个成形体的末端而被形成以及6组组合体被互相组合以制成组合体47的例子作出说明,但不是排他的。
例如,一个组合体可以由互相独立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制成,第一线部由一个导电线形成作为一个成形体,而第二线部由从一个导电线形成作为一个成形体。替换地,通过由一个导电线形成的一个成形体,一个组合体可以由互相连续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制成。
Claims (4)
1.一种制造其中缠绕多相绕组的定子线圈的方法,包括:
从导电线成形多个成形体的成形步骤;
把所述多个成形体互相组合以形成组合体的组合步骤;以及
围绕芯构件缠绕所述组合体以形成缠绕体的缠绕步骤;
其中
所述成形体包括:互相平行地延伸并沿所述组合体的纵向对准的多个直的部分;以及多个拐弯部分,每个拐弯部分在所述直的部分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处以交替的方式连接所述直的部分中的相邻的直的部分,
每个所述成形体包括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纵向上的由被重叠的所述直的部分形成的多个直的重叠部,
在所述缠绕步骤得到的所述缠绕体包括在所述缠绕体的周向上的由在径向上层叠的所述多个直的重叠部形成的多个直的层叠部,以及
在所述缠绕步骤中,通过在将所述组合体发送到所述芯构件期间将预定向构件分别插入到在所述组合体的互相相邻的所述直的重叠部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的接连的间隙中,对准夹在所述预定向构件之间的所述直的重叠部中的所述直的部分的重叠。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其中所述缠绕步骤是连续的缠绕步骤,其中所述组合体被连续地发送到所述芯构件,并且
在所述连续的缠绕步骤中,在与所述组合体同步地移动所述预定向构件的同时使得所述预定向构件相对于所述间隙进入和退出。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其中所述缠绕步骤是在将所述组合体逐所述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间隔发送到所述芯构件的同时将所述组合体缠绕在所述芯构件上的逐节距缠绕步骤,并且
在所述逐节距缠绕步骤中,具有重复地执行的将所述预定向构件插入到静止的所述组合体的所述间隙中的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把所述组合体与所述预定向构件一起向前移动所述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所述间隔的向前移动步骤、从所述组合体的所述间隙中抽出所述预定向构件的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和把所述预定向构件向后移动所述相邻的直的重叠部之间的所述间隔的向后移动步骤。
4.按照权利要求3的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逐节距缠绕步骤中,
在所述向前移动步骤后执行位置保持构件插入步骤,以将位置保持构件插入到除了所述预定向构件插入到其中的所述间隙以外的间隙中;
在所述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后执行位置保持构件抽出步骤,以从所述组合体的所述间隙中抽出所述位置保持构件;
在所述位置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所述间隙中的状态下执行所述预定向构件抽出步骤、所述向后移动步骤和所述预定向构件插入步骤;并且
在所述位置保持构件已经被从所述间隙中抽出的状态下执行所述向前移动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63273 | 2008-03-12 | ||
JP2008063273 | 2008-03-12 | ||
JP2009-055610 | 2009-03-09 | ||
JP2009055610A JP4953032B2 (ja) | 2008-03-12 | 2009-03-09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PCT/JP2009/054667 WO2009113576A1 (ja) | 2008-03-12 | 2009-03-11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1466A true CN101971466A (zh) | 2011-02-09 |
CN101971466B CN101971466B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106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8570XA Active CN101971466B (zh) | 2008-03-12 | 2009-03-11 | 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32315B2 (zh) |
JP (1) | JP4953032B2 (zh) |
CN (1) | CN101971466B (zh) |
DE (1) | DE112009000566B4 (zh) |
WO (1) | WO200911357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53032B2 (ja) * | 2008-03-12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JP5531634B2 (ja) | 2010-01-15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JP5621263B2 (ja) | 2010-01-15 | 2014-11-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
JP5472057B2 (ja) | 2010-01-15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巻線の巻回方法,固定子巻線の巻回装置及び固定子巻線の製造装置 |
JP5428896B2 (ja) * | 2010-01-22 | 2014-02-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巻線の製造方法、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回転電機 |
JP5674540B2 (ja) | 2011-04-13 | 2015-02-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
JP6135535B2 (ja) | 2014-02-07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DE102015004576A1 (de) * | 2014-05-28 | 2015-12-03 |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 Maschine, insbesondere Drehstrommot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einem Aktivteil, insbesondere Stator und/oder Rotor |
US9845033B1 (en) | 2017-07-14 | 2017-12-19 | 4 Knines, LLC | Cover adaptable to foldable vehicle seats |
JP7239624B2 (ja) | 2021-03-08 | 2023-03-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コイル成形装置及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
JP7239625B2 (ja) | 2021-03-08 | 2023-03-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コイル成形装置及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
JP7222007B2 (ja) | 2021-03-08 | 2023-02-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コイル成形装置及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9048A (ja) * | 1998-05-20 | 2000-05-16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10007169A1 (en) * | 2000-01-12 | 2001-07-12 | Makoto Takahash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JP2002176752A (ja) * | 2000-02-07 | 2002-06-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巻線組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巻線組立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2003324911A (ja) * | 2002-04-30 | 2003-11-14 | Toyota Motor Corp |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環状配列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環状配列方法 |
JP2004320886A (ja) * | 2003-04-16 | 2004-11-11 | Hitachi Ltd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固定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0615A (en) * | 1995-10-30 | 1999-01-19 |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 Tool including winding spindle for winding and form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 field windings |
JP3546866B2 (ja) | 2001-08-20 | 2004-07-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始動充電回転電機 |
JP4593291B2 (ja) * | 2003-04-28 | 2010-12-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DE10328955B4 (de) | 2003-06-27 | 2008-07-24 | Elmotec Statomat Vertriebs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ormen von Wellenwicklungen für Rotor- und Statorblechpakete elektrischer Maschinen |
US7360303B2 (en) * | 2004-01-28 | 2008-04-22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manufacturing for a winding assembly of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JP4396761B2 (ja) | 2007-11-26 | 2010-01-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
JP4953032B2 (ja) * | 2008-03-12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JP5487761B2 (ja) * | 2008-07-07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2009
- 2009-03-09 JP JP2009055610A patent/JP4953032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3-11 DE DE112009000566.7T patent/DE112009000566B4/de active Active
- 2009-03-11 US US12/677,224 patent/US8132315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3-11 CN CN200980108570XA patent/CN101971466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11 WO PCT/JP2009/054667 patent/WO200911357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9048A (ja) * | 1998-05-20 | 2000-05-16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10007169A1 (en) * | 2000-01-12 | 2001-07-12 | Makoto Takahash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JP2002176752A (ja) * | 2000-02-07 | 2002-06-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巻線組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巻線組立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JP2003324911A (ja) * | 2002-04-30 | 2003-11-14 | Toyota Motor Corp |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環状配列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環状配列方法 |
JP2004320886A (ja) * | 2003-04-16 | 2004-11-11 | Hitachi Ltd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固定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953032B2 (ja) | 2012-06-13 |
US20110000078A1 (en) | 2011-01-06 |
DE112009000566T5 (de) | 2010-12-30 |
CN101971466B (zh) | 2013-12-18 |
US8132315B2 (en) | 2012-03-13 |
WO2009113576A1 (ja) | 2009-09-17 |
DE112009000566B4 (de) | 2023-06-07 |
JP2009247199A (ja) | 2009-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1466B (zh) | 制造定子线圈的方法 | |
US9680358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inding body that is used in an armature winding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 |
JP6120987B2 (ja) | 電気機械の電機子 | |
US10461591B2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armature coil end top portions displaced in a radial direction | |
JP5011152B2 (ja) | 回転電機、並びに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JP5487761B2 (ja) | 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JP5888714B2 (ja) |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に用いられる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
US9641036B2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WO2008137709A2 (en) |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nd rotor | |
KR102272772B1 (ko) | 회전 전기 기계용 와이어 조립체 및 그 와이어 조립체를 얻기 위한 대응 방법 | |
EP2219284A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il assembly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 |
JP5097569B2 (ja) |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
US20160352169A1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il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US20110025160A1 (en) |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windings for electrical machine rotors | |
US9287741B2 (en) |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
CN110476325B (zh) | 旋转电机 | |
EP2717440B1 (en) | Rotary electric motor salient pole armature winding | |
EP371114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 insertion of multiphase pseudo helical wave winding into electrical machine | |
CN111226376A (zh) | 定子、定子组件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
US20220294283A1 (en) | Coil, stator,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 |
US20220399764A1 (en) | Synchronous electric machine with reluctance assisted by permanent magnet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uch electric machine | |
JP6790761B2 (ja) |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CN104702014A (zh) | 旋转式电动机 | |
EP2698906B1 (en) | Distributed winding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