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943A -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 Google Patents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943A
CN101959943A CN2009801073100A CN200980107310A CN101959943A CN 101959943 A CN101959943 A CN 101959943A CN 2009801073100 A CN2009801073100 A CN 2009801073100A CN 200980107310 A CN200980107310 A CN 200980107310A CN 101959943 A CN101959943 A CN 101959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thane foam
vinyl
ester
multipolymer
bra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73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943B (zh
Inventor
弗朗索瓦·M·卡萨蒂
玛格丽塔·佩雷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959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9Polyeth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6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9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6 or hydroxylated esters of higher fatty acids of C08G18/38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08Foam properties flexi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83Foam properties prepared using water as the sol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cyloxy radical of a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or carbonic acid, or of a haloform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具有改进回弹性能的聚氨酯泡沫体可以从以下物质制备: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和e)基于一种或多种选自下述物质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Description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泡沫体,具体地说涉及挠性聚氨酯泡沫体,并涉及其制备方法。
聚氨酯泡沫体通常通过在发泡剂存在时,使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反应来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是本领域熟知的。挠性聚氨酯泡沫体广泛用于缓冲应用。因此,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地寻找改进对于缓冲应用重要的性质(如承载性质和回弹性)并且不影响压缩变定的方法。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0261386要求保护“胶乳增强的聚氨酯‘泡沫体缓冲’”,其通过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反应(包括使用胶乳材料)来生产CVR舒适值大于2.30并且最高至约2.60的‘泡沫体缓冲’。这种胶乳是可硫化的并且在泡沫体形成过程中聚合。
美国专利3,755,211披露了通过将未发泡胶乳形式的聚合物加入到多羟基化合物、有机多异氰酸酯和水的未发泡混合物中,制备具有改进承载能力的挠性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方法。所述胶乳是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乳、聚苯乙烯胶乳或氯乙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胶乳。该专利教导的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必须大于50℃来改进聚氨酯泡沫体的承载性质。聚合物粒子的大小为200~800埃(20~80纳米)。胶乳的固体含量为30~65%。
美国专利5,312,847披露了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0℃的颗粒有机聚合物的聚氨酯泡沫体。颗粒有机聚合物的优选类型是苯乙烯/1,3-丁二烯聚合物。将颗粒有机聚合物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来制备胶乳形式的聚氨酯泡沫体,优选其中不连续相是水的胶乳。向聚氨酯制剂中加入胶乳增强了泡沫体的舒适方面和SAG系数性能。
尽管使用披露于上述美国专利公开的胶乳改进了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一些性质,使用这些胶乳并不是没有问题的。胶乳的水连续相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泡剂。因此,不能自由选择胶乳的量来调整聚氨酯泡沫体的性质。同样,可从商业上得到的聚合物胶乳为使聚合物粒子保持在分散体中而包括稳定剂。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这样的稳定剂可以与聚氨酯组合物的组分凝结,这种凝结对聚氨酯泡沫体的老化性能(如压缩变定)具有有害影响。
因此,期望找到一种新方法来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泡沫体的重要性质,如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缓冲性质。
出乎意料地,已经发现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回弹性可以通过将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用于制备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中来增加。
此外,所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以恒定异氰酸酯指数给出减少的泡沫体承载。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包括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其中如果所述组分a)和b)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独立组分,则所述组分a)至d)可以是组合的或分开的,和
其中所述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还包括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聚氨酯泡沫材料,从下述物质制备: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方面是从下述物质制备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方法: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之前向包括组分a)、b)、c)和任选的d)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方面是增加挠性聚氨酯泡沫体回弹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和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和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加工成为挠性聚氨酯泡沫体。
发明详述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和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多组分体系”是指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组分在使用其制备聚氨酯泡沫体之前为了贮存目的分开包装的体系。组分a)和b)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独立组分,并且为了贮存是分开包装的。根据它们的具体化学性质以及其它方面如便于操作,发泡剂c)和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在其使用之前是以组合或分开或与组分a)或b)组合的形式贮存的。技术人员知道哪种组分在使用其制备聚氨酯泡沫体之前是适宜以组合或分开的形式贮存的。
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还包括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e),其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0014881得知:基于上述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和它们在涂料组合物中的用途,或作为各种基底的粘合剂,如水力固化粘合剂(hydraulically setting adhesives)中的粘合剂(如在胶泥中、和在基于水泥或灰泥的瓷砖粘合剂中)。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了用于改进聚氨酯泡沫体的回弹性(球回弹),具体的是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该性质。已经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在聚氨酯制剂中的含量来调整聚氨酯泡沫体的硬度或挠性。该粉末易于处理,也容易用袋子运载。其含量不像胶乳的情况下那样受到限制,在胶乳的情况下胶乳中水的含量是将胶乳加入到聚氨酯泡沫体制剂中的限制因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在聚氨酯泡沫体的生产中可以用作助催化剂。这使得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催化剂的用量减少。很多金属有机催化剂,如辛酸亚锡,通过随泡沫体老化释放其酸而易于散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减少它们的使用对生态原因有益。
再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在聚氨酯泡沫体中使用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可以以高异氰酸酯指数制得挠性聚氨酯泡沫体。
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多元醇表示具有至少一个包括能够经历与异氰酸酯的反应的活性氢原子的基团的那些材料。在这样的化合物中,优选每分子具有至少两个羟基(伯羟基或仲羟基)、或至少两个胺(伯胺或仲胺)、羧酸、或硫醇基团的物质。特别优选每分子具有至少两个羟基基团或至少两个胺基团的化合物,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令人期望的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性。基于环氧烷烃聚合的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是聚氨酯体系连同异氰酸酯的主要组分。多元醇还可以是填充多元醇(filled polyol),如SAN(苯乙烯/丙烯腈)、PIPA(多异氰酸酯聚加成化合物)或PHD(聚脲)多元醇。
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聚氨酯泡沫体的适宜的多元醇(b)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并且包括本申请描述的那些和任何其它可从商业上得到的多元醇和/或SAN、PIPA或PHD共聚物多元醇。这样的多元醇描述于G.Oertel的“Polyurethane Handbook”(Hanser publishers)。也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或一种或多种共聚物多元醇的混合物来制备根据本发明聚氨酯产物。
代表性的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多羟基封端的缩醛树脂、羟基封端的胺和多胺。还可以使用基于天然油的多元醇。这些和其它适宜的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的实例更加全面地描述于美国专利4,394,491中。可以使用的可替换的多元醇包括基于碳酸聚亚烷基酯的多元醇和基于多磷酸盐的多元醇。优选的是,通过将环氧烷烃(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或其组合)加入到引发剂或引发剂的共混物中得到下述最终多元醇来制备的多元醇:最终多元醇的标称官能度具有2~8个、优选2~6个、更优选2.1~4个活性氢原子。对这种聚合的催化可以是阴离子的或阳离子的,使用催化剂如KOH、CsOH、三氟化硼、或双氰络合物(DMC)催化剂如六氰基钴酸锌或季磷腈
Figure BPA00001212948700051
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的情况,这些碱性催化剂在生产结束时通过适当的修整步骤(如凝结、硅酸镁(magsil)分离、离子交换或较不优选酸中和)从多元醇中移除。在使用DMC催化剂制备多元醇时,可以省略修整步骤。
使用的多元醇或其共混物取决于制备的聚氨酯泡沫体的最终用途。因此使用的多元醇的羟基数和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化。通常,用于制备泡沫体的多元醇的羟基数可以为15~400。
在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中,该多元醇优选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或聚醚酯多元醇。通常该多元醇的平均官能度为2~5,优选2~4,并且其平均羟基数为15~300mgKOH/g,优选20~200mgKOH/g,并且更优选20~100mgKOH/g。作为进一步的精制,具体的泡沫体应用将同样地影响基础多元醇的选择。例如,对于挠性模塑泡沫体,基础多元醇的羟基数可以是20~60,其以环氧乙烷(EO)封端,而对于挠性块料泡沫体,羟基数可以是25~75,并且以混合的EO/PO(环氧丙烷)封端或仅少许以EO封端或100%基于PO。
高回弹性挠性块料(HR块料泡沫)泡沫体使用与用来制备常规挠性块料泡沫体的那些类似的方法制备,所不同的是使用更高当量的多元醇。HR挠性块料泡沫体的特征是,根据ASTM 3574.93规程测定表现至少40%的球回弹分数。水含量通常为约2份~约6份、具体的是约3份~约5份每100重量份的多元醇。相反地,粘弹性泡沫体通常包含更低当量的多元醇,并且根据ASTM 3574.93规程测得的球回弹值小于25%。水含量通常是约1~约3,具体的是约1.1~约2.5重量份的多元醇。
制备多元醇(b)的引发剂通常具有2~8个官能团,该官能团将与环氧烷烃反应并且不包含氮。适宜的引发剂分子的实例是水;有机二羧酸,如琥珀酸、己二酸、邻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和多羟基醇,具体是二羟基醇~八羟基醇或二亚烷基二醇(如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二甘醇、一缩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醇和蔗糖或其共混物。
全部或部分多元醇(b)也可以基于或得自可再生资源,如天然和/或基因修饰(GMO)植物的植物种籽油和/或动物源脂肪。优选的植物油的实例包括,例如,得自蓖麻、大豆、橄榄、花生、油菜籽、玉米、芝麻、棉花、菜籽油、红花(safflower)、亚麻子、棕榈、向日葵籽油、或其组合的那些。优选的来源或可再生的多元醇得自大豆和/或蓖麻和/或菜籽油。
对于在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中的用途来说,通常期望改性天然材料使其具有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或增加该材料上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数量。这样的反应性基团优选的是羟基。对可再生资源的这样的改性包括,例如环氧化作用,如美国专利6,107,433或美国专利6,121,398中的所述;羟基化作用,如WO 2003/029182中所述;酯化作用,如US 6,897,283、6,962,636或6,979,477中所述;加氢甲酰化作用,如WO 2004/096744中所述;接枝法,如US 4,640,801中所述;或烷氧基化作用,如US 4,534,907或WO 2004/020497中所述。以上引用的用于改性天然产物的参考文献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在制备这样的多元醇(通过改性天然油)之后,可以对改性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烷氧基化。使用EO或EO与其它氧化物的混合物,将亲水基团引入到多元醇中。
基于天然油的多元醇也可以通过上述改性技术的组合得到,这些技术披露于PCT公开WO 2004/096882和2004/096883,和题为“Polyester PolyolsContaining Secondary alcohol Groups and Their Use in MakingPolyurethanesSuch as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的申请人共同未决申请60/676,348中,其中的披露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将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反应混合物中,使得能够使用基于或得自可再生资源的多元醇,同时仍能制备高回弹性的挠性泡沫体。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的预反应也可以用于聚氨酯配制。异氰酸酯预聚物可以用标准设备制备,使用常规方法,如在反应器中加热多元醇并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异氰酸酯。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多异氰酸酯包括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脂族、脂环族、芳脂族和芳族多异氰酸酯。对于挠性块料泡沫体的制备来说,优选芳族多异氰酸酯。适宜的芳族多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4,4′-、2,4′-和2,2′-异构体、其共混物以及聚合的MDI共混物和单体的MDI共混物、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甲苯-2,6-二异氰酸酯(TDI)、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和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氯代亚苯基-2,4-二异氰酸酯、亚联苯基-4,4′-二异氰酸酯、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联苯、3-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醚二异氰酸酯和2,4,6-三异氰酸基甲苯和2,4,4′-三异氰酸基二苯醚。
可以使用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如可从商业上得到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2,4-和2,6-异构体的混合物。粗多异氰酸酯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实践,如通过甲苯二胺的混合物的光气化作用得到的粗甲苯二异氰酸酯,或通过粗亚甲基二苯胺的光气化作用得到的粗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还可以使用TDI/MDI共混物。还可以使用由多元醇制得的基于MDI或TDI的预聚物。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通过使过量的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来制备,所述多元醇包括氨化的多元醇或其亚胺/烯胺,或多胺。
脂族多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上述芳族异氰酸酯的饱和类似物及其混合物。
优选的多异氰酸酯是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甲苯-2,6-二异氰酸酯或MDI或TDI/MDI的组合或从该组合制得的预聚物。
制备基于聚氨酯的泡沫体通常需要发泡剂。在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中,水是优选的发泡剂。优选水的量是0.5~10重量份,更优选2~7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多元醇,并且甚至更优选水是2~5份每一百份多元醇。在一些应用中,优选水的存在重量是3份或更多的多元醇。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的存在重量是6份或更少的多元醇。尽管并不优选,其它发泡剂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二氧化碳、二氯甲烷、丙酮、戊烷、异戊烷、环戊烷、甲缩醛或二甲氧基甲烷、碳酸二甲酯。本发明也可以预期使用人工减少或增加的大气压力(如披露于US 5,194,453中的)或发泡。
制备本发明聚氨酯泡沫体的另外的主要组分是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e),其基于选自下述物质的一种或多种“主要”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5/0014881得知:基于上述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和它们在涂料组合物中的用途,或作为各种基底的粘合剂,如水力固化粘合剂中的粘着剂(如在胶泥中、和在基于水泥或灰泥的瓷砖粘合剂中)。除了均聚物或共聚物,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通常包括一种或多种保护性胶体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防粘连剂。
优选的是,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基于一种或多种以下列出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优选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是醋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丁酸乙烯基酯、2-乙基己酸乙烯基酯、月桂酸乙烯基酯、醋酸1-甲基乙烯基酯、三甲基乙酸乙烯基酯和具有9~13个碳原子的α-支化的单羧酸的乙烯基酯,例如VeoVa9或VeoVa10(Resolution Performance Products的商品名)。特别优选的是醋酸乙烯基酯。
优选的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丙烯酸降冰片酯。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
烯烃和二烯的实例是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适宜的乙烯基芳族化合物是苯乙烯和乙烯基甲苯。适宜的乙烯基卤化物是氯乙烯。
如果期望,可以共聚0.05~50重量%、优选1~1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辅助单体,基于基础聚合物的总重量。辅助单体的实例是烯键式不饱和的单羧酸和二羧酸,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和马来酸;烯键式不饱和的羧酰胺和腈,优选丙烯酰胺和丙烯腈;富马酸和马来酸的单酯或二酯(如二乙酯和二异丙酯)以及马来酸酐、烯键式不饱和的磺酸及其盐,优选乙烯基磺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进一步的实例是预交联共聚单体,如多烯键式不饱和共聚单体,例如己二酸二乙烯基酯、马来酸二烯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或氰尿酸三烯丙基酯;和交联后单体,例如,丙烯酰胺乙醇酸(AGA)、甲基丙烯酰胺乙醇酸甲酯(MMAG)、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MMA)、N-羟甲基氨基甲酸烯丙基酯、烷基醚(如异丁氧基醚)、或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氨基甲酸烯丙基酯的烷基酯。还适宜的是具有环氧基官能团的共聚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环氧丙基酯和丙烯酸环氧丙基酯。进一步的实例是具有硅官能团的共聚单体,如丙烯酰氧丙基三(烷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烷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和乙烯基甲基二烷氧基硅烷,其中存在的烷氧基基团可以是,如甲氧基、乙氧基和乙氧基丙二醇醚基团。包含羟基或CO基团的单体也是有用的,例如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羟基烷基酯,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羟基乙酯、羟基丙酯或羟基丁酯,以及化合物如双丙酮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乙酰基乙酰氧基乙酯。
适宜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实例是醋酸乙烯基酯均聚物、醋酸乙烯基酯和乙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基酯与乙烯以及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共聚单体(如乙烯基酯、丙烯酸酯、或氯乙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具体是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
优选醋酸乙烯基酯均聚物;醋酸乙烯基酯与1~40重量%的乙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基酯与1~40重量%的乙烯和1~5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所述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共聚单体选自羧酸基团中具有1~12个碳原子的乙烯基酯(如丙酸乙烯基酯、月桂酸乙烯基酯)、具有9~13个碳原子的α-支化的羧酸的乙烯基酯(如VeoVa9(商标)、VeoVa10(商标)、VeoVa11(商标));醋酸乙烯基酯、1~40重量%的乙烯、和优选1~60重量%的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多元醇的丙烯酸酯(具体是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的共聚物;和共聚物,其含有30~75重量%的醋酸乙烯基酯、1~30重量%的月桂酸乙烯基酯或具有9~11个碳原子的α-支化的羧酸的乙烯基酯、和1~30重量%的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醇的丙烯酸酯(具体是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还含有1~40重量%的乙烯;共聚物,其包括醋酸乙烯基酯、1~40重量%的乙烯、和1~60重量%的氯乙烯;其中所述辅助单体也可以以指定量存在于聚合物中,在每种情况中重量百分数合计达100重量%。
优选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聚合物,如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的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正丁酯和/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包括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的一种或多种单体;醋酸乙烯基酯-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以及乙烯(如期望)的单体;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其中所述辅助单体也可以以指定量存在于聚合物中,在每种情况中重量百分数合计达100重量%。
通常选择单体和共聚单体的重量比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80℃,优选-20℃~+50℃,更优选-10℃~+30℃。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按已知的方式测量。
均聚物和共聚物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方法或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优选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合温度通常为40℃~100℃,优选60℃~90℃。气态共聚单体(如乙烯、1,3-丁二烯或氯乙烯)的共聚也可以在超大气压力(通常在5巴~100巴)进行。
聚合典型地通过水溶性或单体可溶性引发剂、或常规用于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的氧化还原引发剂组合来引发。水溶性引发剂的实例是过氧二硫酸的钠盐、钾盐和铵盐、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过氧二磷酸钾、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单氢过氧化异丙基苯和偶氮二异丁腈。单体可溶性引发剂的实例是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过氧化二碳酸双环己基酯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通常是0.001~0.02重量%,优选0.001~0.01重量%,每种情况基于单体的总重量。
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上述引发剂与还原剂是有用的。适宜的还原剂是碱金属和铵的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例如亚硫酸钠;次硫酸的衍生物,如锌或碱金属甲醛次硫酸盐,例如羟基甲烷亚磺酸钠、和抗坏血酸。还原剂的用量通常是0.001~0.03重量%,优选0.001~0.015重量%,每种情况基于单体的总重量。
为控制分子量,在聚合中可以使用调节物质(增链剂)。如果使用调节剂,通常它们的使用量是基于即将聚合的单体的0.01~5.0重量%,并且分别计量加入或在与反应组分预混合之后计量加入。这样的物质的实例是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巯基丙酸、巯基丙酸甲酯、异丙醇和乙醛。
适宜的保护性胶体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形式的多糖,例如,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纤维素及其羧甲基、甲基、羟基乙基和羟基丙基衍生物;蛋白质,如酪蛋白或酪酸酯、大豆蛋白、明胶;木质素磺酸盐;合成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与具有羧基官能团的共聚单体单元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基磺酸及其水溶性共聚物;三聚氰胺甲醛磺酸酯、萘甲醛磺酸酯、以及苯乙烯-马来酸和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
优选的是,水解度为80~100mol%的部分水解或全部水解的聚乙烯醇,具体地说是水解度为80~95mol%和在4wt%的水溶液中胡伯勒粘度(Hoeppler viscosity)为1~30mPas(在20℃的胡伯勒方法,DIN 53015)的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优选的是,部分水解的、疏水改性的聚乙烯醇,其水解度为80~95mol%,在4wt%的水溶液中胡伯勒粘度为1~30mPas。实例是醋酸乙烯基酯与疏水共聚单体的部分水解共聚物,其中疏水共聚单体如醋酸异丙烯基酯、三甲基乙酸乙烯基酯、乙基己酸乙烯基酯、饱和的具有5或9~11个碳原子的α-支化的单羧酸的乙烯基酯、马来酸二烷基酯和富马酸二烷基酯(如马来酸二异丙基酯和富马酸二异丙基酯)、氯乙烯、乙烯基烷基醚(如乙烯基丁基醚)、烯烃(如乙烯和癸烯)。疏水单元的比例优选是0.1~10重量%,基于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的总重量。也可以使用所述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最优选的是,水解度为85~94mol%和在4wt%的水溶液中胡伯勒粘度为3~15mPas(在20℃的胡伯勒方法,DIN 53015)的聚乙烯醇。所述的保护性胶体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是可以得到的,并且在聚合中加入的总量为1~20重量%,基于单体的总重量。
如果聚合在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它们典型的存在量为按重量的1~5%,基于单体的量。适宜的乳化剂包括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链长为8~18个碳原子的烷基硫酸盐、在疏水基团中具有8~18个碳原子并最高具有40个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单元的烷基或烷基芳基醚硫酸盐、具有8~18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芳基磺酸盐、磺基丁二酸与单羟基醇或烷基酚的酯和单酯,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具有8~40个环氧乙烷单元的烷基聚乙二醇醚或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在聚合结束之后,可以使用已知方法进行二次聚合来除去残留单体,通常通过由氧化还原催化剂引发的二次聚合反应进行。挥发性残留单体也可以通过蒸馏来移除,优选在降低的压力下以及如果期望同时使惰性夹带气体(如空气、氮气或水蒸气)通过或越过聚合混合物进行。通过这种方法可得到的水分散体的固体含量通常为30~75重量%,优选50~60重量%。
为制备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如果适当则在加入保护性胶体作为雾化酸之后将水分散体干燥,例如通过流化床干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进行。优选的是,分散体是喷雾干燥的。喷雾干燥可以在常规喷雾干燥设备中进行,其中雾化可以借助单流体、双流体或多流体注嘴或转盘式雾化器来进行。根据设备、树脂的Tg和期望的干燥程度,出口温度通常设置在45℃~120℃,优选60℃~90℃。
通常雾化酸(保护性胶体)的使用总量为3~30重量%,优选5~20重量%,基于分散体的聚合组分。适宜的雾化酸是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性形式的多糖,例如,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纤维素及其羧甲基、甲基、羟基乙基和羟基丙基衍生物;蛋白质,如酪蛋白或酪酸酯、大豆蛋白、明胶;木质素磺酸盐;合成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与具有羧基官能团的共聚单体单元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基磺酸及其水溶性共聚物;三聚氰胺甲醛磺酸酯、萘甲醛磺酸酯、苯乙烯-马来酸和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除了以聚乙烯醇作为雾化酸,优选不使用保护性胶体,其中聚乙烯醇优选作为保护性胶体同样优选用作雾化酸。
最高1.5重量%含量的防泡沫剂在雾化过程中可以是有利的,基于基础聚合物。为通过改进粘连稳定性(具体是在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粉末的情况下)增加储存寿命,得到的粉末又可以与常规的抗粘连剂(抗结块剂)混合,混合量优选为聚合组分的总重量的5~20重量%。常规的抗粘连剂的实例是具有优选的10nm~10μm粒度的碳酸钙或碳酸镁、滑石、石膏、硅石、高岭土、和硅酸盐。
即将雾化的进料的粘度经由固体含量调整,从而通常的值为<1000mPas(在20转数和23℃的布鲁克菲尔德粘度),优选<250mPas。即将雾化的分散体的固体含量通常是至少35%,优选至少40%。
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粒度分布的X50大小取决于干燥条件和干燥设备。X50代表以mm计的中值直径,其表示按重量50%的粒子小于该直径。制备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X50粒度直径优选5~200微米,更优选10~150微米,最优选50~100微米。粉末的粒度分布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测量。
优选的是,将制备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用来制备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中,其量为约0.1~约40重量份,优选约0.5~约20重量份,更优选约1~约15重量份每一百份的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除了前述的关键组分,在制备聚氨酯聚合物中通常期望使用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这些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包括催化剂、交联剂、增链剂、泡孔调节剂、稳定剂、阻燃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阻燃剂、着色剂、抗氧化剂、增强剂、稳定剂和填料、或再生聚氨酯粉末。
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的催化剂。可以使用任何适宜的聚氨酯催化剂,包括叔胺化合物、具有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示例性的叔胺催化剂包括三亚乙基二胺;N-甲基吗啉;N,N-二甲基环己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四甲基亚乙基二胺;双(二甲基氨基乙基)醚;1-甲基-4-二甲基氨基乙基-哌嗪;3-甲氧基-N-二甲基丙胺;N-乙基吗啉;二甲基乙醇胺;N-椰油基吗啉;N,N-二甲基-N′,N′-二甲基异丙基丙二胺;N,N-二乙基-3-二乙基氨基-丙胺和二甲基苄胺。示例性的金属有机催化剂包括有机铋、有机汞、有机铅、有机铁和有机锡催化剂,其中有机锡催化剂在这些中是优选的。适宜的锡催化剂包括氯化亚锡、羧酸的锡盐(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以及如披露于美国专利2,846,408中的其它金属有机化合物。优选的有机铋催化剂是由Air Products以DabcoTM MB 20出售的新癸酸铋。本申请也可以任选地使用多异氰酸酯三聚作用的催化剂(得到聚异氰脲酸酯),如碱金属醇盐。胺催化剂的用量通常可以是制剂的0.02~5%。金属有机催化剂的用量通常可以是制剂的0.001~1%。自催化的多元醇,如在WO 01/58976或美国专利5,476,969中要求的那些,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聚氨酯泡沫体。
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可以用作聚氨酯泡沫体生产中的助催化剂。这通常使得在不存在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情况下在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中催化剂的典型使用量减少。很多金属有机催化剂,如辛酸亚锡,易于散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为生态原因,对它们使用的减少可能是有益的。
在制备聚氨酯泡沫体中,通常优选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来稳定发泡反应混合物直至其固化。这样的表面活性剂有利地包括液体或固体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它表面活性剂包括长链醇的聚乙二醇醚、叔胺、或长链烷基酸硫酸酯、烷基磺酸酯和烷基芳基磺酸的链烷醇胺盐。这样的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是,其足以使发泡反应混合物稳定来对抗塌陷和大的不均匀的泡孔的形成。典型地,对于此目的,0.2~3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每100份的全部多元醇(b)是足够的。
如果期望,可以加入交联剂或增链剂作为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交联剂或增链剂包括低分子量的多元醇,如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和甘油;低分子量的胺类多元醇,如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多胺,如乙二胺、二甲苯二胺、和亚甲基-双(邻氯苯胺)。使用这样的交联剂或增链剂是本领域已知的,如披露于美国专利4,863,979、4,883,825和4,963,399和欧洲专利549,120中。
当制备用于运输的泡沫体时,有时包括阻燃剂作为添加剂d)。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液体或固体阻燃剂。通常这样的阻燃剂是卤素取代的磷酸盐和无机耐焰剂。常见的卤素取代的磷酸盐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1,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和二磷酸四(2-氯乙基)亚乙基酯。无机阻燃剂包括红磷、氧化铝水合物、三氧化锑、硫酸铵、可发性石墨、脲或三聚氰胺氰尿酸酯或至少两种阻燃剂的混合物。通常,当存在时,阻燃剂的加入量为5~50重量份、优选5~25重量份的阻燃剂每100份重量的全部多元醇。
聚氨酯泡沫体的其它组分可以是填料,如碳酸钙、再生聚氨酯粉末、或颜料。
制备聚氨酯产物的方法是本领域熟知的。通常聚氨酯形成反应中的混合物的组分可以以任何便利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例如通过使用任何为此目的描述于现有技术的混合设备,如G.Oertel的“PolyurethaneHandbook”(Hanser publisher)所述。在将反应混合物加工成挠性聚氨酯泡沫体之前,可以将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以粉末形式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所述反应混合物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和d)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然而,优选的是,将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在组分a)、b)、c)和任选的d)混合之前预分散在组分a)~d)中的至少一种组分之中。更优选的是,将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e)预分散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中。
组分a)、b)、c)、e)和任选的d)在使用前可以分别储存。或者,可以提供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和e)如上描述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假设所述组分a)和b)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独立组分,那么所述组分a)~e)在使用前可以以组合或分开的方式贮存。对于挠性模塑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备来说,优选双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一种组分包括多异氰酸酯组分a)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另一种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b)、发泡剂c)、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e)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d)。对于挠性块料泡沫体的制备来说,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典型地包括多于2种组分。
聚氨酯产物以连续或不连续的方式制备,其通过注塑、灌塑、喷雾、铸塑、压延等;这些在下述条件下制备:在自由上涨或模塑条件下,需要或不需要脱模剂,模内涂布,或任何在模具内的插入物或外皮。对于挠性泡沫体的情况,那些可以是单或双硬度。挠性块料泡沫体通过混合泡沫体组分并将其分散进槽或其它区域来方便地制备,其中在所述槽或其它区域中反应混合物反应、对抗大气自由上涨(有时在膜或其它遮盖物下)和固化。在普通工业规模的挠性块料泡沫体的制备中,将泡沫体组分或其各种混合物独立地泵送到混合头,在混合头中将其混合并分散在衬有纸或塑料的输送机上。在输送机上发生发泡和固化来形成泡沫块。得到的泡沫体通常密度是约10kg/m3~最大80kg/m3。密度优选的范围是约10kg/m3~60kg/m3,并且更优选的是约10kg/m3~50kg/m3。甚至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挠性块料泡沫体的密度为40kg/m3或更小。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泡沫体的应用是工业中已知的那些。挠性和半挠性泡沫体在如被褥、家具、汽车座位、防晒板、扶手、门板、隔音部件和隔热部件的应用中找到用途。
给出下面的实施例来阐明本发明,并且不应该将实施例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性的。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数均基于重量。对在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的描述如下。
Voranol CP 3322    是得自Dow Chemical Company的三元醇。
Niax A-1           是得自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叔胺催剂。
Niax L-598         是得自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有机硅表面活
                   性剂。
Dabco 33LV         是得自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的叔胺催化剂。
Dabco MB 20        是得自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的基于铋的催化剂。
Kosmos 29          是得自Evonik Industries的辛酸亚锡。
Tegostab B-2370    是得自Evonik Industries的基于有机硅的表面活性剂。
Voranate T-80      是得自Dow Chemical Company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
                   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80/20混合物。
DLP 2000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是通过醋酸乙烯基酯-乙烯共聚物水分散体的喷雾干燥得到的自由流动的粉末。可用水再分散的粉末商业上得自Dow Chemical Company。共聚物的Tg为+17℃。
SB可再分散的粉末是通过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聚合物的水分散体的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该聚合物包括以共聚形式存在的62%的苯乙烯、36%的1,3-丁二烯和2%的衣康酸。该共聚物的Tg为+12℃。喷雾干燥是在2%的N-(1,2-二羧基乙基)-N-磺基丁二酰胺酸十八酯四钠(可从商业上得到的商标为22的表面活性剂)、10%的聚乙烯醇和作为抗结块剂的12%的高岭土的存在下进行的。聚乙烯醇的水解度为88mole%,在4wt%的水溶液中在20℃根据DIN 53015测得的胡伯勒粘度为4mPas。
NOBP-A是使用得自大豆油的脂肪酸制备的3位具有官能团的天然油多元醇,其具有100%的伯羟基含量和89的羟基数(OH#)。其通过使羟甲基化的大豆脂肪酸甲酯与分子量为625的聚(环氧乙烷)三元醇以4∶1的摩尔比反应制得,使用500ppm的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聚(环氧乙烷)三元醇是通过在120℃对甘油的乙氧基化制备的,直到使用0.3%的KOH终含量达到209的当量,并按照已知方式(如在G.Oertel编辑的Polyurethane Handbook,Chemistry,RawMaterials,Processing,Application,Properties,Hanserpublisher(1993,第二版)第3.1.1.2节中所教导的)用合成的硅酸镁结束反应。得到的聚醚-聚酯共聚物在21℃的粘度为2,700mPa.s、羟基当量为640、Mn为2500、Mw为3550、多分散性为1.44。NOPO-1平均具有约3.0个羟基/分子。NOPO-1包含约70%的天然油。
NOPO-B是商业上以BiOH的商品名称得自Cargill,Inc.的天然油多元醇,其通过不同于用于制备NOPO-A(见WO2006/116456)的方法制备,并具有100%的仲羟基基团。NOPO-B包括大约90%的天然油。
列于下表的所有泡沫体性质根据ASTM D-3574-95测试方法测定,否则会有另外的说明。以%厚度损失计的压缩变定可以作为在控制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泡沫体在被压制后的变形的量度。以cfm(立方尺每分钟)或立方米每分钟压缩力变形(CFD)计的空气流速可以作为泡沫体的承载能力的量度。以KPa计的CFD硬度在25%、50%和65%的压缩进行测量。将Peugeot方法D-41-1003-86用于这种压缩力变形(CFD)。压缩系数是65%CFD与25%CFD的比例。
所有自由上涨的泡沫体都是在实验室制备的,是通过在约25℃的条件将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和水在塑料杯中预共混制备的。加入异氰酸酯(也在约25℃的条件)之前在2000RPM搅拌组分30秒,之后再混合5秒。将反应物倒进20x20x20cm的纸盒,令其自由上涨。在室温冷却和固化24小时之后,将泡沫体移出纸盒,并在切割和测试之前令其在25℃和50%室内湿度的条件维持一周。
表1
Figure BPA00001212948700181
表1中的结果表明将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中使得Kosmos 29(辛酸亚锡,已知其散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用量减少,然而仍然提供了挠性泡沫体的等量空气流速值。对照A得到了具有大的内部孔隙从而是不能用的泡沫体。通过调整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量,可以调整泡沫体回弹性和泡沫体硬度。
表2
  实施例(组合物,重量份)   3   4
  本发明   本发明
  Voranol CP 3322   100   100
  水   3.5   3.5
  Niax A-1   0.05   0.05
  Dabco 33LV   0.15   0.15
  辛酸亚锡   0.20   0.15
  Tegostab B2370   1.2   1.2
  DLP 2000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   2.0   4.0
  Voranate T-80指数   107   107
  芯密度(Kg/m3)   31.4   31.7
  25%CFD(KPa)   3.2   2.6
  50%CFD(KPa)   4.5   3.8
  65%CFD(KPa)   7.1   6.1
  压缩系数   2.2   2.3
  空气流速(立方尺每分钟.//m3/min.)   2.0//0.004   3.1//0.007
  回弹性(%)   41   44
  50%压缩变定   5.8   5.6
  75%压缩变定   6.8   5.8
表2中的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在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可以调整泡沫体回弹性和泡沫体硬度。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最适宜含量取决于所选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以及所期望的泡沫体回弹性和泡沫体硬度。压缩变定值证实了将可再分散的聚合物加入到泡沫体基质中不影响泡沫体老化特征。
表3
  实施例(组合物,重量份)   5   B(对比)
  本发明   对照
  Voranol CP 3322   30   60
  NOPO-A   40   40
  NOPO-B   30
  水   2.8   2.8
  Niax A-1   0.10   0.10
  Dabco 33LV   0.40   0.20
  Dabco MB 20   0.24   0.24
  Niax L-598   1.0   1.0
  DLP 2000   10
  Voranate T-80指数   105   105
  芯密度(Kg/m3)   40.9   37.9
  25%CFD(KPa)   2.7   2.9
  50%CFD(KPa)   5.0   4.6
  65%CFD(KPa)   10   7.8
  压缩系数   3.7   2.7
  回弹性(%)   32   28
表3中的结果表明尽管天然油多元醇的使用量高,但将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加入到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反应混合物中提供了具有高回弹性的泡沫体。已知在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制剂中使用天然油多元醇会减小泡沫体的回弹性。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包括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其中如果所述组分a)和b)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独立组分,则所述组分a)至d)可以是组合的或分开的,和
其中所述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还包括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和二烯。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分散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b)中。
3.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含量是0.1~40重量份每一百份的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中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20℃~+50℃。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基于醋酸乙烯酯、乙烯和一种或多种任选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基于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
6.一种聚氨酯泡沫体,从下述物质制备: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和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和二烯。
7.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的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量为0.1~40重量份每一百份的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8.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中的所述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大于-20℃至小于50℃。
9.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基于醋酸乙烯酯、乙烯和一种或多种任选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基于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
10.一种从下述物质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所述方法包括在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之前向包括组分a)、b)、c)和任选的d)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e)的步骤,
e)为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和二烯。
11.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
12.一种增加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回弹性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向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和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和二烯,
和加工所述反应混合物成为挠性聚氨酯泡沫体。

Claims (12)

1.一种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包括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其中如果所述组分a)和b)是多组分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的独立组分,则所述组分a)至d)可以是组合的或分开的,和
其中所述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还包括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分散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b)中。
3.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含量是约0.1~约40重量份每一百份的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中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约-20℃~约+50℃。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体系,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基于醋酸乙烯酯、乙烯和一种或多种任选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基于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
6.一种聚氨酯泡沫体,从下述物质制备: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和
e)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7.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的所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的量为约0.1~约40重量份每一百份的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8.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所述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中的所述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大于-20℃至小于50℃。
9.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泡沫体,其中所述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基于醋酸乙烯酯、乙烯和一种或多种任选的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基于羧化苯乙烯/1,3-丁二烯共聚物。
10.一种从下述物质制备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
a)多异氰酸酯,
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c)发泡剂,和
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
所述方法包括在聚氨酯泡沫体形成之前向包括组分a)、b)、c)和任选的d)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e)的步骤,
e)为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11.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聚氨酯泡沫体的方法。
12.一种增加挠性聚氨酯泡沫体的回弹性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向包括a)多异氰酸酯、b)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c)发泡剂、和d)一种或多种任选的添加剂或辅助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基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可用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具有1~15个碳原子的未支化或支化的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具有1~15个碳原子的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烯烃、二烯和乙烯基卤化物,
和加工所述反应混合物成为挠性聚氨酯泡沫体。
CN2009801073100A 2008-02-08 2009-01-13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Active CN101959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708308P 2008-02-08 2008-02-08
US61/027,083 2008-02-08
PCT/US2009/030841 WO2009099718A2 (en) 2008-02-08 2009-01-13 Improved flexible foa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943A true CN101959943A (zh) 2011-01-26
CN101959943B CN101959943B (zh) 2013-10-16

Family

ID=4062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73100A Active CN101959943B (zh) 2008-02-08 2009-01-13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5828B2 (zh)
EP (1) EP2242793B1 (zh)
CN (1) CN101959943B (zh)
WO (1) WO2009099718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6522A (zh) * 2013-07-09 2013-11-20 绍兴市恒丰聚氨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甲缩醛型组合聚醚
CN107001561A (zh) * 2014-12-17 2017-08-01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粘弹性聚氨酯泡沫
CN107709392A (zh) * 2015-07-02 2018-02-16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关于聚氨基甲酸酯的改进
CN107787339A (zh) * 2015-06-18 2018-03-09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水性聚合物分散剂的粘弹性聚氨酯泡沫
CN109937220A (zh) * 2016-09-23 2019-06-25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足够硬度和良好挠性的聚氨酯泡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1227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International Automa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Interior panel component for use with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10159606B2 (en) * 2011-03-14 2018-12-25 Andover Healthcare, Inc. Two-layer compression bandage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20316254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Gelinas Mario Composite memory foam and uses thereof
TWI560228B (en) 2015-12-07 2016-12-01 Ind Tech Res Inst Bio-polyol composition and bio-polyurethane foam material
MY189019A (en) 2016-06-28 2022-01-19 Ptt Global Chemical Public Co Ltd Hybrid polyols based on natural oil poly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97009A (en) 1966-01-13 1967-12-29 Morey Weisma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ielectrically modified flexible foam materials
US3755211A (en) 1971-10-07 1973-08-28 Gen Tire & Rubber Co Latex reinforc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CA997090A (en) 1972-03-13 1976-09-1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Water-dispersible film-forming polymer compositions
US4439548A (en) * 1973-02-03 1984-03-27 Morey Weisman Modified polyurethane product having improved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US4049590A (en) 1975-11-24 1977-09-20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anufacture of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s
DE2850610A1 (de) * 1978-11-22 1980-06-12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staerkten geschaeumten kunststoffen
DE9217694U1 (de) * 1992-12-24 1994-04-14 Fuller H B Licensing Financ Aufschäumbares Zwei-Komponenten-Material auf Polyurethan Basis
US5312847A (en) * 1993-03-16 1994-05-1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olyurethane foam containing a particulate organic solid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O2132B1 (en) * 1999-01-19 2002-08-07 شل انترناشونال ريسيرتش ماتستشابيج بي في Method for preparing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CN1249164C (zh) * 2000-10-05 2006-04-05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预聚物在多元醇中的分散体
US7179845B2 (en) * 2003-01-10 2007-02-20 Fomo Products, Inc. Elastomeric latex foams
US20050261386A1 (en) 2004-05-24 2005-11-24 Schneider Bruce H Latex-enhanced polyurethane foam cushioning
US7691914B2 (en) 2005-04-25 2010-04-06 Cargill, Incorporated Polyurethane foams comprising oligomeric polyols
BRPI0613186A2 (pt) 2005-04-29 2010-12-21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poliéster, espuma de poliuretano e processo para preparar uma espuma flexìvel de poliuretano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6522A (zh) * 2013-07-09 2013-11-20 绍兴市恒丰聚氨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甲缩醛型组合聚醚
CN107001561A (zh) * 2014-12-17 2017-08-01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粘弹性聚氨酯泡沫
CN107001561B (zh) * 2014-12-17 2021-01-29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粘弹性聚氨酯泡沫
CN107787339A (zh) * 2015-06-18 2018-03-09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水性聚合物分散剂的粘弹性聚氨酯泡沫
CN107709392A (zh) * 2015-07-02 2018-02-16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关于聚氨基甲酸酯的改进
CN107709392B (zh) * 2015-07-02 2021-11-05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关于聚氨基甲酸酯的改进
CN109937220A (zh) * 2016-09-23 2019-06-25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足够硬度和良好挠性的聚氨酯泡沫
CN109937220B (zh) * 2016-09-23 2022-03-08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足够硬度和良好挠性的聚氨酯泡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65828B2 (en) 2014-07-01
US20100286298A1 (en) 2010-11-11
EP2242793A2 (en) 2010-10-27
WO2009099718A4 (en) 2010-05-14
WO2009099718A2 (en) 2009-08-13
WO2009099718A3 (en) 2010-03-18
EP2242793B1 (en) 2017-08-16
CN101959943B (zh)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943B (zh) 挠性改进的泡沫体
CN105061656B (zh) 可水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
KR100966316B1 (ko) 이중모드의 입자 크기 분포를 갖는 그래프트 폴리올과이러한 유형의 그래프트 폴리올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폴리우레탄 제조를 위한 이의 용도
KR970000939B1 (ko) 불활성 발포제를 사용하지 않는 폴리우레탄 발포체의 제조방법
EP0429103B1 (en) Soft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a polyol composition useful in said process
AU777710B2 (en) Foamed isocyanate-based polymer having improved hardness properti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5439480B2 (ja) 天然油系ポリオールのポリオールプレポリマー
EP1230297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rigid an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containing a fire-retardant
US5539011A (en) Use of softening additives in polyurethane foam
CN103906781B (zh) 由液相和固相形成的分散体
CN102803342A (zh) 聚醚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及采用其的硬质发泡合成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2015810A (zh) 储存和运输稳定的基于天然油的多元醇和胺引发多元醇的多元醇共混物
AU2004236428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PIPA-polyol
NO132935B (zh)
JP7395657B2 (ja) 発泡イソシアネート系ポリマー
EP0492464A2 (en) Reactive feed stream to replace inert blowing agent feed stream in a polyurethane foam process
CZ163199A3 (cs) Způsob výroby tuhých a pružných polyurethanových pěn
US20120028064A1 (en) Water-redispersible polymer powder
JPH0570647B2 (zh)
CN109476807B (zh) 自催化多元醇
JP5462507B2 (ja) 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用ポリオール組成物
USRE36233E (en) Use of softening additives in polyurethane foam
JPH1157465A (ja) 畳用調湿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畳
GB2232990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low density polyurethane foam
WO2001032732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rigid an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