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5339A -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5339A
CN101955339A CN2009101600670A CN200910160067A CN101955339A CN 101955339 A CN101955339 A CN 101955339A CN 2009101600670 A CN2009101600670 A CN 2009101600670A CN 200910160067 A CN200910160067 A CN 200910160067A CN 101955339 A CN101955339 A CN 101955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rthstone
cement
plant growth
quartz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00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兆龙
颜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600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5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5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该植生透水混凝土由包括特定重量比例的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混合组成,拌合时先将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通过可变频拌合机进行第一次拌合,制得低水胶比的砂浆,再将砂浆与预定比例的粗粒料混合,再通过滚筒式的拌合机进行第二次拌合,制得具有高空隙率及高抗压强度的植生透水混凝土。该植生透水混凝土适合作为透水层的铺面,滚压夯实硬固后铺放土壤并播撒种子,营造植生环境,提供环境绿化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空隙率及高抗压强度的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系采用一般混凝土作为铺面道路、人行步道、公园广场或山坡道等方面的铺面构成,由于一般混凝土具有紧实坚硬的高密度特性,几乎没有空隙率,欠缺透水功能,故铺设形成路面后,虽然非常坚固耐用,但根本不适合营造植生环境,更不可能达到植生绿化环境的效果,也无法应用于绿建材、绿建筑、基地保水、植生铺面或空中花园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提供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包含有如下组分: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后拌合,然后与粗粒料混合,再拌合而制得。其中,所述粗粒料即粗集料;炉石即矿渣粉;强塑剂即减水剂。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优选技术方案:
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如下:
(1)水泥1;
(2)炉石0.3-0.4;
(3)硅灰0.2-0.3;
(4)石英砂1.5-2.0;
(5)粗粒料10-13;
(6)强塑剂0.03-0.05;
(7)水0.23-0.3。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比例为:
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水=1∶0.33∶0.26∶1.8∶11∶0.04∶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先将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再通过可变频拌合机进行第一次拌合,制得低水胶比的砂浆;然后将砂浆与预定重量比例的粗粒料相混合,再通过滚筒式拌合机进行第二次拌合。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的重量比例如下:
(1)水泥1;
(2)炉石0.3-0.4;
(3)硅灰0.2-0.3;
(4)石英砂1.5-2.0;
(5)粗粒料10-13;
(6)强塑剂0.03-0.05;
(7)水0.23-0.3。
上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所述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的重量比例为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水=1∶0.33∶0.26∶1.8∶11∶0.04∶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植生透水混凝土作为透水层铺面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应用实施铺面的方法:实施铺面时,植生透水混凝土滚压夯实硬固后,铺放土壤并播撒种子;所述土壤的构成优选黏土∶培养土=1∶1。
本发明提供的植生透水混凝土具有高空隙率、高抗压强度及高透水性的特点,不仅适合提供植生,且适用于绿建材、绿建筑、呼吸墙面、基地保水、铺面道路、公园广场、植生铺面、空中花园或一般人行步道、顶楼雨水回收系统、山坡道、堤防、水利植生护坡面等的透水层铺面,从而减少环境的潜热,有效降低都市或地区的环境温度,解决热岛效应。作为透水层的铺面时,经过滚压夯实、硬固后,再铺放土壤并播撒种子,达到了植生绿化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流程图。
图2: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定重量比例的各组分,先将特定重量比例的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再通过可变频拌合机进行第一次拌合,制得低水胶比的砂浆;然后将砂浆与预定重量比例的粗粒料混合,再通过滚筒式拌合机进行第二次拌合制得植生透水混凝土。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植生透水混凝土的各组分重量比例范围如下:
(1)水泥1;
(2)炉石0.3-0.4;
(3)硅灰0.2-0.3;
(4)石英砂1.5-2.0;
(5)粗粒料10-13;
(6)强塑剂0.03-0.05;
(7)水0.23-0.3。
将上述比例的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先行混合,通过可变频的拌合机(俗称桶形拌合机)进行第一次拌合,制得具有低水胶比特性的砂浆(即高浓度的水泥);再将砂浆与上述比例的粗粒料(10-13)混合,并通过滚筒式的拌合机(俗称陀螺形拌合机)进行第二次拌合,即制得具有高空隙率及高抗压强度的植生透水混凝土。
实施例2
拌合制备植生透水混凝土时,各组分优选重量比例如下:
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水=1∶0.33∶0.26∶1.8∶11∶0.04∶0.28。
拌合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植生透水混凝土实施铺面时,先将铺面滚压夯实,硬固后,再铺放土壤并播撒种子,即可营造极佳的植生环境,达到绿化环境的功能。该植生透水混凝土具有高透水功能,可通过植生与透水作用减少环境潜热,有效降低都市或地区的环境温度,解决热岛效应。
该植生透水混凝土也非常适用于绿建材、绿建筑、基地保水、铺面道路、公园广场、空中花园或一般人行步道、顶楼雨水回收系统及山坡道等作为透水层的铺面。
本例所铺放的土壤由比例为1∶1的黏土与培养土构成。但此比例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适当改变。
申请人实际测试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植生透水混凝土,其铺置完成后的抗压强度可达到21MPa以上,空隙率可达到22%以上,故抗压强度非常大且透水性极佳。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以上所列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的实质,根据现有技术对本发明做出的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组分: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后拌合,然后与粗粒料混合,再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如下:
(1)水泥1;
(2)炉石0.3-0.4;
(3)硅灰0.2-0.3;
(4)石英砂1.5-2.0;
(5)粗粒料10-13;
(6)强塑剂0.03-0.05;
(7)水0.23-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例为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水=1∶0.33∶0.26∶1.8∶11∶0.04∶0.28。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强塑剂和水混合,通过可变频拌合机进行第一次拌合,制得低水胶比砂浆;然后将砂浆与粗粒料混合,通过滚筒式拌合机进行第二次拌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的重量比例如下:
(1)水泥1;
(2)炉石0.3-0.4;
(3)硅灰0.2-0.3;
(4)石英砂1.5-2.0;
(5)粗粒料10-13;
(6)强塑剂0.03-0.05;
(7)水0.23-0.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拌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和水的重量比例为水泥∶炉石∶硅灰∶石英砂∶粗粒料∶强塑剂∶水=1∶0.33∶0.26∶1.8∶11∶0.04∶0.28。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作为透水层铺面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实施铺面时,植生透水混凝土滚压夯实、硬固后,铺放土壤并播撒种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植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构成为黏土∶培养土=1∶1。
CN2009101600670A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1955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00670A CN101955339A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00670A CN101955339A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5339A true CN101955339A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8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00670A Pending CN101955339A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533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0460A (zh) * 2011-12-01 2013-06-05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植生型钢渣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272063A (zh) * 2015-11-17 2016-01-27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植生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4039A (zh) * 2015-12-02 2016-02-0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钢渣植生混凝土
CN106316295A (zh) * 2016-08-24 2017-01-11 重庆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砂基透水干混拌合料及其拌合物
CN108892446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广州大学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19303A (zh) * 2019-05-17 2019-09-1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实心泄水装置、模具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0460A (zh) * 2011-12-01 2013-06-05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植生型钢渣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130460B (zh) * 2011-12-01 2015-07-29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植生型钢渣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272063A (zh) * 2015-11-17 2016-01-27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植生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4039A (zh) * 2015-12-02 2016-02-0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钢渣植生混凝土
CN105294039B (zh) * 2015-12-02 2017-09-29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植生混凝土
CN106316295A (zh) * 2016-08-24 2017-01-11 重庆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砂基透水干混拌合料及其拌合物
CN108892446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广州大学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19303A (zh) * 2019-05-17 2019-09-10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实心泄水装置、模具及施工方法
CN110219303B (zh) * 2019-05-17 2021-04-13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实心泄水装置、模具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0905B (zh) 公路边坡粉沙土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3844B (zh) 一种轻质植生型多孔混凝土预制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902A (zh) 一种透水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1289A (zh) 彩色高钛重矿渣透水路面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55339A (zh) 一种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拌合方法与应用
CN104402388A (zh) 一种透水保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104A (zh) 一种高强度、高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8059476A (zh) 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1678B (zh) 一种透水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7883B (zh) 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511381A (ja) 土の工学的性質を改良するための化学薬品
CN113248219A (zh) 一种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3535862B2 (ja) 保水性ブロック
TW201100349A (en) Composition of pervious plant-growing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CN207749380U (zh)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CN107032706B (zh) 一种采用风积沙为原料的路面基层成型方法
CN110171943A (zh) 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9532A (zh) 类海绵体生态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JP4456984B2 (ja) 保水性コンクリート部材
CN109056455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透水型人行道板及铺装方法
JP6617043B2 (ja) 排水性舗装の施工方法
CN110092620B (zh) 一种营养土内置的植生混凝土
JP7242254B2 (ja) 積み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CN104120642A (zh) 一种将绿化结构土用做雨水蓄积器的方法
CN110313338A (zh) 硬地低密度苗木根系土壤空间营造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