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1485A -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1485A
CN101951485A CN2010102269813A CN201010226981A CN101951485A CN 101951485 A CN101951485 A CN 101951485A CN 2010102269813 A CN2010102269813 A CN 2010102269813A CN 201010226981 A CN201010226981 A CN 201010226981A CN 101951485 A CN101951485 A CN 101951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tuner unit
electronic building
building brick
scre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6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1485B (zh
Inventor
北口胜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51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1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1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1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6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e.g. CATV, tuner, antennas ampl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 Of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调谐器单元,包括:屏蔽外壳(31),其包括围绕其上安装电子组件(21)的电路板(2)的多个侧壁,以及与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整合并且安排成与电路板(2)相对的平板部(314);以及固定到平板部(314)的外部连接端子(4),其中屏蔽外壳(31)包括其中安排平板部(314)的第一区和围绕安装有电子组件(21)的电路板(2)部分的第二区。平板部(314)包括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315),该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315)包括保持与外部连接端子(4)接触的至少三个突起部(317)。

Description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安装在利用液晶显示面板(LC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等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上的调谐器单元,并且涉及利用该调谐器单元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2.相关技术描述
在最近几年中,利用液晶显示面板(LCDP)或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已经广泛扩展,它们在功率节省、面板尺寸增加和空间节省方面具有优势。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本身薄,因此也要求减少构建于其中的调谐器的厚度。
参考附图描述构建于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中的常规调谐器。图15是常规调谐器的立体图。如图15所示,调谐器91包括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921的电路板92、安排成围绕电路板92的屏蔽外壳93以及天线输入端子94,该天线输入端子94从屏蔽外壳93的一侧面突出并连接到天线电缆。此外,屏蔽外壳93包括分隔由屏蔽外壳93围绕的电路板92的区域的分隔部932以及从屏蔽外壳93的下部突出的腿部933。此外,金属盖(未示出)附连至屏蔽外壳93的上部。如下固定调谐器91。具体地,将腿部933插入穿过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主板中形成的通孔(未示出),并且将腿部933焊接到主板的布线(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ei 10-284866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190684)。
参考附图描述利用调谐器的常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图16是常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截面图。图16中示出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B包括覆盖利用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单元LU的前机壳Fc和后机壳Rc。主板MB(外部板)固定在液晶显示单元LU的后侧,且调谐器91安装到主板MB。当调谐器91安装到主板MB时,天线输入端子94沿主板MB延伸。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B具有其中天线输入端子94从后机壳Rc暴露于外的结构。因此,后机壳Rc的后部形状复杂(例如,如图16所示)。因此,花费很多劳动和时间来制造后机壳Rc并组装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B。此外,在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B中,天线输入端子94沿后机壳Rc的后表面突出,因此将天线线路连接到天线输入端子94麻烦。
在这种情形中,为了简化后机壳Rc的形状,提出一种改进的调谐器。参考附图描述改进的调谐器。图17是改进的调谐器的立体图。除天线输入端子94固定在不同位置外,图17所示的调谐器95的构造与图15所示的调谐器单元91的构造相同。调谐器单元95中与调谐器单元91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符号指示,且省略调谐器单元95中与调谐器单元91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图17所示的调谐器95包括平板部934,平板部934设置到平行于电路板92的屏蔽外壳93上部的开口。此外,安排了沿垂直于平板部934的方向延伸的天线输入端子94(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134842)。
当调谐器95安装到主板MB时,天线输入端子94沿电视接收机的厚度方向突出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当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后机壳Rc的(后部)形状被简化(形成平面形状),也可能将天线输入端子94暴露于后机壳Rc的外部。此外,易于将天线线路连接至天线输入端子。
在最近几年中,鼓励利用调谐器,即,将电视机的功能集成电路(IC)结合到调谐器,从而获得调谐器单元。随同调谐器的使用一起,将大量的发热体(电子组件:IC)安装到调谐器单元。此外,IC已经很复杂(高度集成),因此IC本身的热量变得大于常规安装的IC。
此外,如图17所示,在调谐器95中,天线输入端子94设置在平板部934上。平板部934和用作发热体的每个电子组件921之间的距离比常规调谐器91的情形要短。利用这种构造,与常规调谐器相比,从IC 921生成的热更可能传送到平板部934。此外,如图17所示,当平板部934和天线输入端子94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时,从平板部934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94的热量变大。根据以上描述,在图17所示的调谐器95中,与图15所示的调谐器91相比,天线输入端子94更可能达到高温。
在包括调谐器95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中,天线输入端子94的顶端从后机壳的后表面突出,因此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易于接触天线输入端子94的顶端。在调谐器95的工作期间,从后机壳Rc的后表面突出的天线输入端子94的顶端也达到高温。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的部分身体上感到不适或疼痛。
在这种情形中,为了抑制热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190684中描述的调谐器包括以下散热器。在该散热器中,使金属传热板部与数字电路的IC接触,且热量从传热板部的散热表面向外辐射。然而,散热器被构造成将IC的热传送到外部(到空气中)。从散热表面至空气的热阻极高,因此很难获得足够的散热效果。换言之,利用这种构造,有时不可能抑制天线输入端子的温度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谐器单元,该调谐器单元抑制天线输入端子达到高温,并且即使当工人或用户接触暴露于外的天线输入端子的一部分时也不太可能由于热使工人或用户感到疼痛或不适,以及提供一种包括调谐器单元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调谐器单元包括:其上安装电子组件的电路板;屏蔽外壳,包括围绕电路板的多个侧壁以及与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整合并且安排成与电路板相对的平板部;以及固定到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此外,屏蔽外壳包括其中安排平板部的第一区和围绕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的第二区。
根据上述构造,平板部安排在远离具有大发热量的电子组件的位置(第一区)。此外,外部连接端子固定到平板部,因此从电子组件生成的热在该热到达外部连接端子之前传导了长距离。
因此,从电子组件到外部连接端子的热阻高,因此减少了传导到外部连接端子的热量。结果,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此外,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平板部包括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该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包括保持与外部连接端子接触的至少三个突起部。
根据上述构造,外部连接端子通过突起部保持与平板部接触,且外部连接端子和平板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外部连接端子和每个突起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和外部连接端子之间的热阻高,使得热量不太可能在其间传导。因此,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不太可能上升。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包括在待连接到外部板的多个侧壁上形成的多个腿部,并且具有其中位于第二区中的腿部比位于第一区的腿部多的结构。
根据上述构造,第二区中的电子组件的热从侧壁的腿部传导到外部板,因此有可能减少传导到平板部的热量。因此,减少传导到固定至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热量,从而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由此,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包括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上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的通窗。
根据上述构造,在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通窗,因此减少进行热传导的侧壁的面积。由此,增加侧壁的热阻,因此减少从第二区传导到第一区的热量。结果减少从电子组件传导到平板部的热量,并且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由此,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此外,通窗可具有例如带有一个大通孔的形状或带有多个对齐通孔的形状(例如,带有二维阵列的矩形通孔的栅格形状)。在具有多个对齐孔的通窗的情形中,有可能减小每个孔的大小,因此有可能在抑制侧壁的强度降低的同时增加热阻。
此外,可采用其中至少一个腿部形成在侧壁的至少一个中形成通窗的第二区一侧的端部附近的构造。以此方式在通窗附近形成至少一个腿部,因此有可能确保侧壁的强度。此外,安排至少一个腿部,因此侧壁在第二区中的热从至少一个腿部传送到外部板,从而减少传送到平板部的热量。减少传导到固定至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热量,因此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结果,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联接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包括:分隔部,用于分隔由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电子组件的部分;与分隔部相连续的传热板,用于覆盖电子组件的表面同时保持与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与传热板与分隔部相连续的部分的相对侧相连续的支承部,用于支承传热板;以及腿件,该腿件分别在分隔部的端部和支承部的端部上突出,从电路板中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根据上述构造,传热部保持与电子组件直接接触,因此电子组件的热直接传送到传热板。此外,传导到传热板的热通过形成在分隔部和支承部上的腿件传导到外部板。由此,减少传导到安排成远离电子组件的平板部的热。因此,减少传导到固定至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热,因此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结果,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联接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包括:分隔部,用于分隔由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电子组件的部分;传热板,该传热板与分隔部相连续,且保持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的后侧接触;与传热板与分隔部相连续的部分的相对侧相连续的支承部,用于支承传热板;以及腿件,该腿件分别在分隔部的端部和支承部的端部上突出,从电路板中与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根据上述构造,传热板保持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的后侧接触。电子组件的热通过电路板传送到传热板。此外,传导到传热板的热通过形成在分隔部和支承部上的腿件传导到外部板。由此,有可能减少传导到安排成远离电子组件的平板部的热。因此,减少传导到固定至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的热,因此抑制外部连接端子的温度上升。结果,即使当工人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顶端时,工人或用户不太可能由于接触外部连接端子的部分身体处的热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联接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包括:一对分隔部,用于分隔由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电子组件的部分;与一对分隔部相连续的传热板,用于覆盖电子组件的表面同时保持与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以及腿件,该腿件分别在一对分隔部的端部上突出,从电路板中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根据上述构造,传热板联接在一对间隔部之间,因此即使在不提供除分隔构件以外的另一个分隔构件时也有可能分隔由侧壁围绕的区域。此外,(利用较少的步骤)切割并弯曲金属板,由此实现提供两个分隔部,因此有可能减少制造所需的劳动力和时间。此外,当通过切割和弯曲金属板形成腿件时,腿件彼此相对,因此减少了在加工后剩余的金属板的残留部分。结果有可能实现减少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联接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此外,该分隔构件包括:一对分隔部,用于分隔由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电子组件的部分;传热板,该传热板与一对分隔部相连续,且保持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的后表面接触;以及腿件,该腿件分别在一对分隔部的端部上突出,从电路板中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根据上述构造,传热板联接在一对间隔部之间,因此即使在不提供除分隔构件以外的另一个分隔构件时也有可能分隔由侧壁围绕的区域。此外,(利用较少的步骤)切割并弯曲金属板,由此实现提供两个分隔部,因此有可能减少制造所需的劳动力和时间。此外,当通过切割和弯曲金属板形成腿件时,腿件彼此相对,因此减少了在加工后剩余的金属板的残留部分。结果有可能实现减少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腿件中的至少一个焊接到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用于覆盖由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围绕的区域的两侧的屏蔽盖。该屏蔽盖包括在与外部板相对一侧上通过切割和弯曲屏蔽盖的中间部分形成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包括:保持与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的传热部;用于将传热部和屏蔽外壳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以及安排在联接部附近且连接到外部板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还包括用于覆盖由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围绕的区域的两侧的屏蔽盖。该屏蔽盖包括在与外部板相对一侧上通过切割和弯曲屏蔽盖的中间部分形成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包括:保持与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的后表面接触的传热部;用于将传热部和屏蔽外壳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以及安排在联接部附近且连接到外部板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方面,屏蔽外壳包括在安装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部分附近与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整合的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平板部间隔开,且包括攻有螺纹的孔。通过经由攻有螺纹的孔将屏蔽外壳固定到设置到外壳等的传热部,有可能将屏蔽外壳的热传导到传热部。
作为包括上述调谐器单元的设备,可以例示出利用诸如LCDP或PDP之类的平面面板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附图简述
在附图中:
图1是其上安装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到该部分。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前剖视图;
图7C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前剖视图;
图8C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分隔构件的周边的放大图;
图10是在制造分隔构件之前具有切割线和弯曲线的金属板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分隔构件的周边的放大图;
图12是在制造屏蔽部之前具有切割线和弯曲线的金属板的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截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15是常规调谐器的立体图;
图16是设置有图15所示调谐器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截面图;以及
图17是改进的调谐器的示例的立体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其上安装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的示意性剖视图,且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图1中所示的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A是利用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电视接收机。在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A中,将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单元LU安排成由前机壳Fc和后机壳Rc覆盖。主板MB(外部板)固定在液晶显示单元LU的后侧。此外,将调谐器单元1安装在主板MB上。以下将描述的调谐器单元1的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从后机壳Rc向后侧突出。
图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是包括安装在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中的电子组件(集成电路(IC))的调谐器单元,用于接收电视广播(地面数字广播或卫星数字广播)。调谐器单元1包括电路板2、安排成围绕电路板2的屏蔽部3以及设置到屏蔽部3并与天线电缆连接的天线输入端子4。
电路板2是在俯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的板状印刷电路板,并且包括在其表面上由(铜、铝等)金属薄膜形成的布线图案。在电路板2上,形成由连接到布线图案的多个电子组件构成的电路。在构成电路的多个电子组件中包括具有大量热的电子组件(IC)21。
通过将诸如铅锡合金板或锡板之类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等弯曲成小块来形成屏蔽部3,并且将屏蔽部3安排成覆盖电路板2。屏蔽部3包括围绕电路板2的侧部的屏蔽外壳31。
屏蔽外壳31具有在俯视图中的矩形形状,且包括一对纵向侧壁311a、311b和一对横向侧壁312a、312b。该对纵向侧壁311a、311b被安排成彼此相对,且该对横向侧壁312a、312b也被安排成彼此相对。此外,纵向侧壁311a、311b垂直于横向侧壁312a、312b。纵向侧壁311a、横向侧壁312a、纵向侧壁311b和横向侧壁312b按所述顺序联接,并且围绕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电路板2的侧面。此外,纵向侧壁311a、311b与横向侧壁312a、312b垂直于电路板2。
在沿纵向侧壁311a、311b的纵向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沿纵向进一步突出的突出部(未示出)。此外,在沿横向侧壁312a、312b的纵向的两端附近,分别设置与纵向侧壁311a、311b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开口(未示出)。纵向侧壁311a、311b的突出部装配到横向侧壁312a的开口和横向侧壁312b的开口内,并且突出部中从开口突出的部分被填塞。结果,相邻侧壁被固定并相互联接。
此外,在沿纵向侧壁311a、311b的纵向的两端上,分别形成向下突出的腿部313。将腿部313插入主板MB的开口中并进行焊接等。以此方式,屏蔽外壳31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电连接在一起,且调谐器单元1固定到主板MB。注意,腿部313连接到主板MB的接地布线,且整个屏蔽部3由此接地。
注意,在图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中,屏蔽外壳31的腿部313形成在纵向侧壁311a、311b上。然而,腿部可形成在横向侧壁312a、312b上,或者既可形成在纵向侧壁上又可形成在横向侧壁上。
此外,屏蔽外壳31包括固定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端子的平板部314。注意,在该实施例中的调谐器单元1包括用作外部连接端子的天线输入端子4。
平板部314被安排成与电路板2相对。平板部314在围绕电路板2的多个侧壁之间与纵向侧壁311a、311b和将这两个纵向侧壁联接在一起的横向侧壁312a整合。
其中平板部314、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a整合在一起的屏蔽外壳31通过将一片金属板弯曲成盒子形状同时相对于平板部314在金属板的两侧进行冲压加工来形成。通过在金属板上进行冲压加工,有可能获得与纵向侧壁311a、311b的上侧以及横向侧壁312a的上部整合的平板部314。以下描述平板部314的细节。
屏蔽外壳31包括用于分隔由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a、312b围绕的电路板2的区域的分隔构件32。分隔构件32是由形成上述侧壁的相同金属板形成的矩形板构件,且被安排成垂直于电路板2。注意,图2所示的屏蔽部3包括一个分隔构件32。然而,屏蔽部3不限于此,且可根据通过分隔获取的区域的数量包括多个分隔构件。此外,分隔构件32可根据通过分隔获取的区域的形状而弯曲。
将分隔构件32安排成垂直于电路板2和纵向侧壁311a、311b。类似于纵向侧壁311a、311b,分隔构件32包括在沿其纵向的两端上沿纵向进一步突出的突出部(未示出)。将突出部分装配到设置在纵向侧壁311a、311b的相应部分中的开口(未示出),并通过填塞固定。以此方式,将分隔构件32连接并固定到纵向侧壁311a、311b。由于与分隔构件32固定,所以加固了屏蔽外壳31。注意,其中分隔构件32的突出部被填塞的开口可设置到给横向侧壁312a、312b或另一个分隔构件32上。此外,腿部(未示出)可形成在分隔构件32的下部中,且腿部可穿过电路板2和主板MB,且可被焊接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上。在这种情形中,分隔构件32通过腿部的焊接固定到主板MB上。
分隔构件32用于加强屏蔽外壳32,且还用作确保形成在由分隔构件32分隔的区域的不同区域中的电路(电子组件)隔离的分隔。
接下来,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固定到平板部的天线输入端子。图3是图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到该部分。
如图3所示,在平板部314中,形成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还包括在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周围的三个突起部317。突起部317是通过从电路板2侧推动平板部314以便从其突出而形成的球形突出。将三个突起部317安排成围绕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三个突起部317具有从平板部314的表面至突起部顶端的相同高度。注意,相邻突起部317在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周围以相等间隔按圆周隔开。
注意,尽管屏蔽外壳31的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包括三个突起部317,但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不限于此。突起部317抵靠以下将描述的具有平面形状的基座部41,因此优选的是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包括至少三个突起部。
天线输入端子4连接至外部天线电缆(未示出),并且具有圆柱形状。天线输入端子4在沿其轴向的中部包括凸缘状基座部41注意,基座部41垂直于天线输入端子4的中心轴。天线输入端子4相对于基座部41的一端穿过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以向电路板2侧突出。通过填塞天线输入端子4从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突出的一端,基座部41压向突起部317,因此固定天线输入端子4。注意,天线输入端子4从天线输入端子固定孔316突出的一端具有绝缘特性,且由具有低热导率的材料形成。
将凸缘状基座部41保持成与三个突起部317接触。将基座部41保持成与突起部317接触,使得天线输入端子4接地。突起部317具有从平板部314开始的相同高度,因此保持成与突起部317接触的基座部41的表面平行于平板部314。此外,天线输入端子4的中心轴垂直于平板部314。即,天线输入端子4固定同时向平板部314垂直突出。
接下来,描述调谐器单元1的热。当向电路供电时,调谐器单元1由于电路的电阻而产生热。具体地,以高频驱动的IC 21具有大量热。此外,IC 21的热被传送到安排在IC 21附近的屏蔽外壳31。
传送到屏蔽外壳31的热被传导到纵向侧壁311a、311b,并被传导到连接至主板MB的腿部313的布线。同时,热还通过纵向侧壁311a、311b传导到平板部314。传导到平板部314的热通过天线输入端子固定部315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
如上所述,天线输入端子4的基座部41和突起部317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小,因此突起部317和基座部41之间的热阻高(热导率低)。利用这种构造,热不太可能从平板部314传导到基座部41,并且抑制天线输入端子4的温度上升。因此,从后机壳Rc向外突出的天线输入端子4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由于这种原因,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如图3所示,突起部317具有拱顶形状。然而,突起部317不限于此,且可具有圆锥形状或诸如三棱锥或四棱锥之类的锥体形状。作为突起部,可广泛地采用具有能够支承平行于屏蔽外壳31的平板部314的天线输入端子4的基座部41的形状的突起部。此外,可以例示关于天线输入端子附连孔316径向延伸的山脊形状和围绕天线输入端子附连孔316在圆周上延伸的连续或不连续山脊形状。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除包括与上述腿部不同的腿部313a、313b以外,图4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B具有与图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相同的构造。注意,调谐器单元1B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省略调谐器单元1B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描述,将调谐器单元1B分成包括平板部314的第一区Ar1和剩余的第二区Ar2(参见图4)。在图4所示调谐器单元1B中,包括具有大发热量的IC的电路位于第二区Ar2。如图4所示,两个腿部313a形成在屏蔽外壳31的纵向侧壁311a、311b中每一个的第二区Ar2的部分上。此外,腿部313b还分别形成在沿安排在第二区Ar2中的横向侧壁312b的纵向的两端上。
当驱动调谐器单元1B时,包括在电路中的IC 21产生热。IC 21的热传送到横向侧壁312b和屏蔽外壳31的纵向侧壁311a、311b在第二区中的部分。传送到纵向侧壁311a、311b的热通过腿部313a传导到主板MB。此外,传送到横向侧壁312b的热类似地通过腿部313b传导到主板MB。
IC 21的热以分布方式通过腿部313a、313b传导到主板MB,因此有可能减少传导到纵向侧壁311a、311b在第一区Ar1中的部分的热量。此外,有可能抑制至平板部314的热传导,并减少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的热。因此,从后机壳Rc向外突出的天线输入端子4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立体图。除包括与上述纵向侧壁不同的纵向侧壁318a、318b以外,图5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C具有与图1和2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相同的构造。调谐器单元1C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省略调谐器单元1C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调谐器单元1C的每个纵向侧壁318a、318b包括在第一区Ar1和第二区Ar2之间的边界附近的通窗318c。每个纵向侧壁318a、318b设置有通窗318c的部分具有小的截面积和高热阻。利用这种构造,从IC 21传送的热不太可能从第二区Ar2一侧上的纵向侧壁318a、318b传导到第一区Ar1一侧。有可能抑制传导到第一区Ar1中平板部314的热,并减少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的热。因此,从后机壳Rc向外暴露的天线输入端子4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由于这种原因,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在调谐器单元1C中,通窗318c是矩形通孔。然而,通窗318c不限于此,且可具有除矩形形状外的椭圆形或多边形。此外,多个小开口可沿预定顺序对齐,由此形成窗口。在这种形状的情形中,有可能使每个开口较小,因此有可能抑制纵向侧壁318a、318b的强度降低。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视图。图6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D包括在纵向侧壁318a、318b在第一区Ar1中的部分中的通窗318c。除通窗318c外,调谐器单元1D具有与图4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B相同的构造,并且调谐器单元1D中与调谐器单元1B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注意,省略调谐器单元1D中与调谐器单元1B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注意,为了方便起见,尽管图6是从纵向侧壁311a一侧观察的调谐器单元1D的侧视图,但以镜像关系类似地构造调谐器单元1D的相对侧。
如图6所示,每个纵向侧壁318a、318b在第一区中的部分包括通窗318c。通窗318c的端部与第一区Ar1和第二区Ar2之间的边界重叠。此外,腿部313c在第一区Ar1侧上的端部符合通窗318c在第二区Ar2侧上的端部(由图6的点划线L1指示)。换言之,通窗318c在第二区Ar2侧上的端部和腿部313c在第一区Ar1侧上的端部沿点划线L1对齐。
腿部313c分别形成在纵向侧壁318a、318b上,因此传送到纵向侧壁318a、318b的IC 21的热通过腿部313c传导到主板MB。此外,由于提供通窗318c,纵向侧壁318a、318b在第一区Ar1中具有高热阻。因此,从IC 21传送到纵向侧壁318a、318b的热更可能经由安排在第一区Ar1中的纵向侧壁318a、318b通过具有低热阻的腿部313c传导到主板MB。利用这种构造,从IC传送到纵向侧壁318a、318b的热以分布方式通过腿部313c传导到主板MB。纵向侧壁318a、318b的热不太可能传导到平板部314。因此,热也不太可能传导到固定在平板部314上的天线输入端子4,因此天线输入端子4的温度不太可能上升。
根据以上描述,从后机壳Rc向外暴露的天线输入端子4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由于这种原因,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此外,将腿部313c安排在通窗318c的附近,因此即使具有通窗也有可能确保纵向侧壁318a、318b的强度。
注意,在调谐器单元1D中,尽管通窗318c在第二区Ar2侧上的端部和腿部313c在第一区Ar1侧上的端部相互对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通窗318c和腿部313c可被安排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或者可改变成不使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作为每个通窗318c和腿部313c的位置,可广泛采用其中至天线输入端子4的热传导小同时维持屏蔽外壳31的强度的位置。注意,为了有效抑制热传导量同时维持强度,较佳的是腿部313c位于第一区Ar1和第二区Ar2之间的边界上或在边界附近。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7A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前剖视图。图7C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剖视图。如图7A、7B和7C所示,除包括分隔构件33外,调谐器单元1E具有与调谐器单元1相同的构造。调谐器单元1E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省略调谐器单元1E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调谐器单元1E包括代替分隔构件32的分隔构件33。类似于分隔构件32,分隔构件33分隔由屏蔽外壳31的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a、312b围绕的区域。通过诸如冲压加工之类的加工切割并弯曲金属板来形成分隔构件33。分隔构件33包括分隔区域的分隔部331;联接到分隔部331的传热板332,并且IC 21的热传导到该传热板332;以及与传热板332整体联接用于支承传热板332的支承部333。
分隔部331的形状类似于分隔构件32的形状,并且是矩形板状构件。类似于分隔构件32,分隔部331包括分别在其两端部上的突出部(未示出)。分隔部331的突出部装配到设置在纵向侧壁311a、311b中的开口(未示出)中,并填塞由此固定分隔部331。此外,分隔部331在其下端部包括向下突出的两个腿件334。
传热板332具有矩形板形状,沿传热板332的纵向的一端与分隔部331整合。此外,传热板332被固定成与IC 21的封装保持直接接触。支承部333与传热板332沿纵向的端部中未连接到分隔部331的一端整合。具体地,通过在分隔部331的相对侧上弯曲传热板332的端部形成支承部333。类似于分隔部331,支承部333还包括在其下端部上的两个腿件334。
腿件334穿过电路板2的通孔(狭缝)22,并焊接到主板MB。此外,腿件334和电路板2还被相互焊接在一起。分隔构件33固定到电路板2和主板MB,并且电连接到设置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注意,腿件334连接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的接地布线。
由于分隔构件33的固定,由于驱动IC 21产生的热传导到安排成保持与IC 21接触的传热板332。在这种情形中,分隔构件33由金属制成,因此从IC21至传热板332的热阻低于从IC 21至空气的热阻。因此,IC 21的大部分热传导到传热板332。传导到传热板332的热被传导到分隔部331和支承部333,并且通过腿件334传导到主板MB。
如上所述地设置分隔部331,因此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通过环境(空气)从IC 21传导到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b的热。结果,减少传导到平板部314的热,且热也不太可能传导到固定在平板部314上的天线输入端子4。根据以上描述,从后机壳Rc向外暴露的天线输入端子4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由于这种原因,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注意,在IC 21和传热板332之间,可夹设诸如传热油脂或传热胶体之类的传热构件,以便增加其间的热导率。当夹设上述传热构件时,与不安排该传热构件的情形相比,IC 21的热更可能传导到传热板332,因此有可能减少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的热。在以上描述中,在图7A至7C中示出的分隔构件33中,两个腿件334从每个分隔部331和支承部333突出,且所有的腿件334被焊接到电路板2和主板MB。然而,分隔构件33不限于此。仅需要腿件334的数量足够大以便可靠且稳定地将分隔构件33固定到电路板2和主板MB。如果有可能在不焊接的情况下可靠且稳定地固定分隔构件33,甚至可省略焊接,并且没有必要将腿件334电连接到电路板2和主板MB。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8A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前剖视图。图8C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侧剖视图。如图8A、8B和8C所示,除IC 21在不同位置上固定到电路板2并且设置不同的分隔构件34外,调谐器单元1F具有与图7A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E相同的构造。调谐器单元1F中与调谐器单元1E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省略调谐器单元1F中与调谐器单元1E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如图8A、8B和8C所示,在电路板2的情形中,IC 21固定在布线图案侧,即,在进行焊接的一侧(图8A、8B和8C中的下侧)。
如图8A、8B和8C所示,通过诸如冲压加工之类的加工切割并弯曲金属板来形成分隔构件34。分隔构件34包括分隔形成于每个板上的区域的分隔部341;联接到分隔部341的传热板342,并且IC 21的热传导到该传热板342;以及与传热板342整体联接用于支承传热板342的支承部343。
分隔部341的形状类似于分隔构件32的形状,并且是矩形板状构件。类似于分隔构件32,分隔部341包括分别在其两端部上的突出部(未示出)。分隔部341的突出部装配到设置在纵向侧壁311a、311b中的开口(未示出)中,并填塞由此固定分隔部341。此外,分隔部341在其下端包括向下突出的两个腿件344。
传热板342具有矩形板形状,沿传热板342的纵向的一端与分隔部341整合。此外,传热板342被固定成保持与电路板2中与安装有IC 21的电路板2部分相对的表面接触。支承部343与传热板342沿纵向的端部中未连接到分隔部341的一端整体连接。具体地,通过在分隔部341的相对侧上弯曲传热板342的端部形成支承部343。类似于分隔部341,支承部343还包括在其下端的两个腿件344。
腿件344穿过电路板2的通孔(狭缝)22,并焊接到主板MB。此外,腿件344和电路板2还被相互焊接在一起。因此,分隔构件34固定到电路板2和主板MB,并且电连接到设置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注意,腿件344连接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布线图案的接地布线。
通过驱动IC 21产生的热传导到保持与IC 21接触的电路板2,并传导到安排成保持与电路板2中与安装有IC 21的电路板2部分相对的表面接触的传热板342。传导到传热板342的热被传导到分隔部341和支承部343,并且通过腿件344传导到主板MB。
如上所述地设置分隔部341,因此有可能减少通过环境(空气)从IC 21传送到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b的热,并且减少传导到平板部314的热量。利用上述构造,从电路(具体是IC 21)产生的热不太可能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并且从后机壳Rc向外暴露的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不太可能达到高温。结果,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注意,电路板2由热阻高于金属的树脂(或者通过将诸如纸或玻璃之类的基材和树脂进行硬化而获取的材料)形成。因此,从IC 21至传热板342的热阻变高,而从IC 21传导到传热板342的热变少。由于从IC 21传导到传热板342的热变少,更多的热被传送到空气中。然而,IC 21固定在主板MB侧(图8A至8C的下侧),即,在与天线输入端子4相对的一侧上,同时电路板2夹设在IC 21和天线输入端子4之间。因此,热不太可能传送到平板部314侧,并且有可能抑制至平板部314的热传送。
此外,没有将传热板342保持成与IC 21直接接触,因此有可能抑制传热板342的最初压力以及由于热被大量地施加在IC 21上引起的通过电路板2和(或)分隔构件34的变形产生的压力。通过抑制施加在IC 21上的力,有可能防止诸如IC的失效和破裂之类的问题。此外,电路板2夹设在IC 21的连接端子和传热板342之间,因此杂质不会进入其间,或者由于变形而不使连接端子和传热板342保持成相互接触。因此,有可能防止端子短路,由此防止发生诸如IC 21的故障、失效和破裂之类的问题。
在以上描述中,在图8A至8C中示出的分隔构件34中,两个腿件344从每个分隔部341和支承部343突出,且所有的腿件344被焊接到电路板2和主板MB。然而,分隔构件34不限于此。即,仅需要腿件344的数量足够大以便可靠且稳定地将分隔构件34固定到电路板2和主板MB。如果有可能在不焊接的情况下可靠且稳定地固定分隔构件34,甚至可省略焊接,并且没有必要将腿件344电连接到电路板2和主板MB。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分隔构件的周边的放大图。图10是示出在制造分隔构件之前在切割金属板时的切割线和弯曲线的视图。如图9所示,用于调谐器单元1G的分隔构件35包括分别沿矩形传热板352的纵向与两端部整体形成的两个分隔部351、351。
分隔部351、351具有矩形形状。通过向传热板352的一个表面弯曲传热板352来形成分隔部351、351,并且它们彼此平行。每个分隔部351、351具有两个腿件354。腿件354与传热板352的分隔部351相对突出。
传热板352被安排成保持与电路板2中安装有IC 21的部分后表面接触。腿件354穿过设置在电路板2和主板MB中的通孔(狭缝)。此外,腿件354通过焊接到每个电路板2和主板MB的接地布线而固定。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包括与传热板352的两端整体形成的分隔部351、351的分隔构件35,即使在其中分隔部相对于IC 21的长度不能令人满意地相互隔开的电路板2的构造中,也有可能适当地分隔包括IC 21的电路。
注意,在图9所示的分隔构件35中,传热板352被保持成与电路板2中与安装有IC 21的表面相对的表面接触。然而,类似于图7A至7C所示的传热板332,可使传热板352保持与IC 21直接接触。
图10示出在制造分隔构件35之前的金属板Mp。注意,在图10中,切割线由实线指示,而弯曲线由虚线指示。对应于矩形传热板352的部分安排在平面金属板Mp的中心部分中。对应于分隔部351的部分分别安排在传热板352的两端上,使得分隔部351的纵向与传热板352的纵向交叉(在图10中为正交)。此外,金属板Mp包括对应于腿件354的部分,该部分从对应于相应的分隔部351的部分朝向彼此延伸。此时,以交错方式安排对应于腿件354的部分。
沿实线切割金属板Mp,并去除阴影部分。此外,沿弯曲线弯曲金属板Mp(至图10中的纸面的近侧),使得对应于分隔部351的部分相对于传热板352上升。以此方式,与分隔部351整体形成的腿件354向与分隔部351相对的一侧突出(图10中的纸面的纵深侧),同时传热板352夹设在腿件354和分隔部351之间,由此制造图9所示的分隔构件35。假设在制造屏蔽外壳31之后保留的剩余材料用作金属板Mp的材料。然而,金属板Mp的材料不限于此。
图9所示的分隔构件35包括两个分隔部351,且其间夹设有传热板352。然而,分隔构件35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中IC 21安装在横向侧壁312b附近的板的情形中,有可能使用横向侧壁312b代替分隔部351之一,并省略任一个分隔部351。在以下内容中,参考附图描述其中任一个分隔部351用作支承部353的分隔构件。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谐器单元的分隔构件的周边的放大图。图12是示出绘制在金属板的表面上的切割线和弯曲线以便制造分隔构件的视图。注意,在图12中,切割线和弯曲线分别由实线和虚线指示。
图11所示的分隔构件35g包括分隔形成于板上的区域的分隔部351g、在沿其纵向的一端上联接到分隔部351g的矩形传热板352g以及与传热板352g沿纵向的另一端整体联接的支承部353g。通过切割和弯曲金属板形成分隔构件35g,并且分隔部351g和支承部353g通过相对于传热板352g向同一侧弯曲来形成。
分隔部351g包括两个腿件354g,并且支承部353g包括两个腿件355g。腿件354g和腿件355g相对于传热板352g沿与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突出。参考图12描述分隔构件35g的制造。
如图12所示,金属板Ap是处于在制造屏蔽部分之前状态的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切割并弯曲金属板Ap,从而制造屏蔽外壳31、分隔构件32和分隔构件35g。通过切割和弯曲除屏蔽外壳31外的金属板Ap部分,即由纵向侧壁311a、311b、横向侧壁312b和平板部314围绕的金属板Ap的部分,形成分隔构件32和分隔构件35g。
关于分隔构件35g,支承部353g在金属板Mp中沿传热板352g的纵向突出。腿件355g从支承部353g向分隔部351g突出。此外,如图11所示,腿件355g相对于传热板352g沿与分隔部351g相同的方向弯曲,因此腿件355g与支承部353g相对地突出。腿件355g向分隔部351g突出,因此有可能在弯曲分隔部351g和支承部353g之前缩短分隔构件35g的长度。这样,即使在需要多个分隔构件且在金属板中不允许分隔构件之间的间隔长的情形中,也有可能制造包括传热板352g的分隔构件35g。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截面图。图13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H的屏蔽部3与用于覆盖屏蔽外壳31开口的屏蔽盖36附连。注意,除与屏蔽盖36附连外,调谐器单元1H具有与图2等示出的调谐器单元1相同的构造。调谐器单元1H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此外,省略调谐器单元1H中与调谐器单元1基本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屏蔽盖36覆盖屏蔽外壳31的开口。屏蔽盖36包括附连在主板MB侧的第一盖构件361和附连在天线输入端子4侧的第二盖构件362。注意,第二盖构件362具有形成在与平板部314重叠的部分中的开口,且未被保持成与天线输入端子4直接接触。
类似于屏蔽外壳31,第一盖构件361和第二盖构件362中每一个是通过冲压加工切割和弯曲金属板形成的盖状构件。屏蔽盖36电连接到屏蔽外壳31并固定于此。用屏蔽外壳31和屏蔽盖36覆盖电路板2,并且磁屏蔽电路板2。可利用公知的常规方法进行屏蔽外壳31和屏蔽盖36的固定,即诸如将突出装配-配合到开口或利用螺丝的装配-配合的固定方法之类的能够进行容易且紧密固定的方法。这里进行利用螺丝的装配-配合。
第一盖构件361包括通过在与IC 21相对的位置切割并弯曲第一盖构件361形成的接触部363。接触部363在其前沿形成矩形平板,且包括与IC 21接触的传热部364以及将传热部364和第一盖构件361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365。接触部363通过联接部365的弹力将传热部364压靠IC 21。此外,第一盖构件361包括在联接部365附近将连接至主板MB的连接部366。连接部366与接触部363相对地弯曲以便穿过主板MB,并通过焊接固定到主板MB。
IC 21的热通过传热部364传导到第一盖构件361。此外,所传导的热通过连接部366传导到主板MB。如上所述将接触部363和连接部366设置到屏蔽盖36的第一盖构件361,因此有可能减少通过环境(空气)从IC 21传送到纵向侧壁311a、311b和横向侧壁312b的热,并且减少传导到平板部314的热。利用上述构造,电路(具体是IC 21)的热不太可能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此外,从后机壳Rc突出的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因此,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注意,在IC 21在主板MB的相对侧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情形中,可将接触部安排成保持与电路板2中安装IC 21的部分的后侧接触。不用说,在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构件端子从板突出(安装的通孔)的情形中,接触部363被安排成不保持与端子和布线图案直接接触。
注意,虽然仅在该实施例中描述的调谐器单元1H具有与屏蔽盖36附连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同样在上述其它实施例中,可按需要附连具有能够闭合开口的构造的屏蔽盖。
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调谐器单元的俯视图。图14所示的调谐器单元1I包括安排成保持与纵向侧壁311a和分隔构件32接触的平面部319。平面部319与用于分隔其中安装具有大量热的IC 21的区域的分隔构件32整合。如图14所示,平面部319具有矩形形状,且分隔构件32分别设置在沿平面部319的纵向的两端上。此外,平面部319在其中心包括其中形成的攻有螺纹的孔3190。通过用螺丝将形成在框架等中的金属散热部固定到螺丝孔中,有可能通过螺丝Bt传导热,并且热不太可能传导到平板部314。
根据以上描述,电路(具体是IC 21)的热不太可能传导到天线输入端子4,并且有可能抑制从后机壳向外暴露的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达到高温。结果,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天线输入端子4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在每个上述实施例中,天线输入端子用作外部连接端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在使用顶端暴露于外壳外部的端子的情形中也可采用类似构造,因此端子(的顶端)不太可能达到高温。因此,当工人和(或)用户的部分身体接触端子的顶端时,工人和(或)用户在接触端子的部分身体上不太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
为了描述本发明而描述了各实施例,但不限制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本发明,或者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没有必要说,本发明的每个组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组件,且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范围内的各种修改是可能的。
本发明适用于安装在利用LCDP、PDP等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上的调谐器单元。

Claims (14)

1.一种调谐器单元,包括:
其上安装电子组件的电路板;
屏蔽外壳,包括
围绕所述电路板的多个侧壁,以及
与所述多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整合并且安排成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平板部;以及
固定到所述平板部的外部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其中安排所述平板部的第一区和围绕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的第二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包括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固定部包括保持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接触的至少三个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在待连接到外部板的多个侧壁上形成的多个腿部,并且具有其中位于所述第二区中的腿部比所述第一区中的腿部多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上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中形成的通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在所述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区中的部分中形成的通窗;以及
所述多个腿部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通窗在所述第二区一侧上的端部附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所述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分隔部,用于分隔由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所述电路板部分中包含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
与所述分隔部相连续的传热板,用于覆盖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同时保持与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
与所述传热板与所述分隔部相连续的部分的相对侧相连续的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传热板;以及
腿件,所述腿件分别在所述分隔部的端部和所述支承部的端部上突出,从所述电路板中与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所述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分隔部,用于分隔由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
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与所述分隔部相连续,且保持与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的后侧接触;
与所述传热板的与所述分隔部相连续的部分的相对侧相连续的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传热板;以及
腿件,所述腿件分别在所述分隔部的端部和所述支承部的端部上突出,从所述电路板中与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所述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一对分隔部,用于分隔由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
与所述一对分隔部相连续的传热板,用于覆盖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同时保持与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以及
腿件,所述腿件分别在所述一对分隔部的端部上突出,从所述电路板中与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电路板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屏蔽外壳的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上且安排在所述电子组件附近的分隔构件,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一对分隔部,用于分隔由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电路板部分中包含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
传热板,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一对分隔部相连续,且保持与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的后表面接触;以及
腿件,所述腿件在所述一对分隔部的端部上突出,并分别从所述电路板中与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相对的表面突出,并焊接到外部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腿件的至少一个焊接到所述电路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覆盖由所述屏蔽外壳的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区域的两侧的屏蔽盖,所述屏蔽盖包括在与外部板相对一侧上通过切割和弯曲所述屏蔽盖的中间部分形成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接触部包括:
保持与所述电子组件的表面接触的传热部;
用于将所述传热部和所述屏蔽外壳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以及
安排在所述联接部附近且连接到所述外部板的连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覆盖由所述屏蔽外壳的所述多个侧壁围绕的区域的两侧的屏蔽盖,所述屏蔽盖包括在与外部板相对一侧上通过切割和弯曲所述屏蔽盖的中间部分形成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接触部包括:
保持与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的后表面接触的传热部;
用于将所述传热部和所述屏蔽外壳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以及
安排在所述联接部附近且连接到所述外部板的连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在所述电路板的安装有所述电子组件的部分附近与所述多个侧壁的至少一个一体安排的平面部;以及
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平板部间隔开,且包括攻有螺纹的孔。
14.一种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谐器单元。
CN2010102269813A 2009-07-10 2010-06-30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1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3417A JP4938055B2 (ja) 2009-07-10 2009-07-10 チューナユニット及び薄型テレビ受信機
JP2009-163417 2009-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1485A true CN101951485A (zh) 2011-01-19
CN101951485B CN101951485B (zh) 2013-06-05

Family

ID=43431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698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1485B (zh) 2009-07-10 2010-06-30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7225A1 (zh)
JP (1) JP4938055B2 (zh)
CN (1) CN1019514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014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株式会社东芝 电视接收设备、板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9244047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路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5771B1 (ja) * 2011-06-30 2012-11-2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プリント回路板
KR20130035675A (ko) * 2011-09-30 2013-04-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튜너 모듈
KR101867846B1 (ko) * 2011-11-01 2018-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텔레비전 튜너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방송수신장치
JP5156140B1 (ja) * 2012-09-12 2013-03-06 ステラグリー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912043B1 (en) * 2016-12-31 2018-03-06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system for a large appliance
JP7158163B2 (ja) * 2018-03-27 2022-10-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撮像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6863A (ja) * 1995-10-09 1997-04-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JP2001160608A (ja) * 1999-12-02 2001-06-12 Sharp Corp 電子機器ユニットにおける発熱部品の放熱構造
JP2002190684A (ja) * 2000-12-21 2002-07-05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の放熱装置
JP2004134842A (ja) * 2002-10-08 2004-04-30 Sharp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用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096B2 (ja) * 1986-12-25 1995-11-15 愛知電機株式会社 無停電電源装置の制御方式
JPH0529810A (ja) * 1991-07-24 1993-02-05 Fujitsu Ltd 高周波同軸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及び該接続構造を用いた高周波回路基板のシールド構造
JPH09213852A (ja) * 1996-01-31 1997-08-15 Nippon Seiki Co Ltd 発熱電子部品の放熱構造
JP2004039911A (ja) * 2002-07-04 2004-02-05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の放熱装置
EP1631133B1 (en) * 2004-08-31 2024-06-12 Synergy Microwave Corporation Visually inspectable surface mount device pad
GB2428134A (en) * 2005-07-07 2007-01-1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heat sink
JP2007049034A (ja) * 2005-08-11 2007-02-22 Alps Electric Co Ltd 高周波機器
JP4333778B2 (ja) * 2007-05-23 2009-09-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を内蔵した機器、液晶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6863A (ja) * 1995-10-09 1997-04-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JP2001160608A (ja) * 1999-12-02 2001-06-12 Sharp Corp 電子機器ユニットにおける発熱部品の放熱構造
JP2002190684A (ja) * 2000-12-21 2002-07-05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の放熱装置
JP2004134842A (ja) * 2002-10-08 2004-04-30 Sharp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用ユニッ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014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株式会社东芝 电视接收设备、板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9244047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路基板
CN109244047B (zh) * 2017-07-11 2022-06-2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路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38055B2 (ja) 2012-05-23
CN101951485B (zh) 2013-06-05
US20110007225A1 (en) 2011-01-13
JP2011018820A (ja)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1485B (zh) 调谐器单元和平面屏幕电视接收机
US11785325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circuit board, molded base, and optical lens,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CN204010547U (zh) 弯曲显示设备
EP1530411B1 (en) Circuit assembly, producing method of the same, distribution unit and bus bar substrate
US7868258B2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ssembly
JP4238797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1681052A (zh) Led模块和具有该led模块的背光单元
CN205584319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模组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8157633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KR20130035675A (ko) 튜너 모듈
KR20220002434A (ko) 단말
CN113747776B (zh) 屏蔽罩、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30074409A (ko) 안테나 설비 및 전자 장치
EP4060807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39369A (zh) 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7902A (zh) 电路板组件及其热传导装置
TWI769107B (zh) 柔性天線結構及電子設備
CN103299551A (zh) 高频模块
CN108039563A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5864406U (zh) 移动通讯设备
JP4708941B2 (ja) 接続構造、および回路構成体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JP4020743B2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用ユニット
CN217740387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311208A (zh) 在pcb集成喇叭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生产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