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0837A -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0837A
CN101950837A CN2010102798535A CN201010279853A CN101950837A CN 101950837 A CN101950837 A CN 101950837A CN 2010102798535 A CN2010102798535 A CN 2010102798535A CN 201010279853 A CN201010279853 A CN 201010279853A CN 101950837 A CN101950837 A CN 101950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leakage coaxial
outer conductor
layer
insulating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98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op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op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op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op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798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0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0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0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漏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带有开槽的外导体及护套层,其中,外导体为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层,并与绝缘层粘接为一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将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箔纵包在绝缘层上;挤塑护套层;进入冷却水槽冷却。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结构稳定性高,弯曲性能好,同时,由于采用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箔,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省去了现有工艺中的金属带轧纹或压花工艺及纵包后的绕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泄漏同轴电缆通过在外导体上设置开口而向外辐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而具有信号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主要用于无线信号传播不良的场合,如隧道、地铁、地下建筑、山区等环境。现有技术通常对外导体开口的间距和形状进行优化以降低泄漏同轴电缆的耦合损耗的变化量和传输损耗。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泄漏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0、绝缘层20、带有开槽的外导体30和护套层40。所述外导体30采用的原材料为金属铜带或铝带,并以纵包工艺完成所述泄漏同轴电缆外导体30的生产。因所述外导体30纵包外搭在所述内导体10上,在所述泄漏同轴电缆受力弯曲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外导体30断裂或搭接处开口,破坏泄漏同轴电缆的结构,所述外导体30和所述绝缘层20之间因产生相对缝隙而造成潮气或水的渗透,所以这种结构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结构稳定性差,弯曲性能不好。而且,在纵包工艺中采用的纯金属带的摩擦力较大,容易造成金属带断裂。
为改善上述泄漏同轴电缆的缺点,现有技术提出了如图2和图3所示的泄漏同轴电缆。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泄漏同轴电缆端部的侧视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泄漏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00、绝缘层200、带有开槽的外导体300和护套层400,在金属外导体300上轧纹或压花以提高外导体300的弯曲性能,并且,纵包后在外导体300上绕包一层聚酯膜或无纺布(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绕包层500)以提高外导体300的结构稳定性。这样做的缺点是,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此外,现有的泄漏同轴电缆采用的外导体金属带的厚度一般都在0.08mm到0.12mm之间。随着铜材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的增大,铜资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生产电缆的成本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泄漏同轴电缆的稳定性和弯曲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漏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带有开槽的外导体及护套层,所述外导体包括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层,所述外导体与所述绝缘层粘接为一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带纵包在绝缘层上,以形成所述泄露同轴电缆的外导体;通过挤塑工艺在所述外导体上形成护套层;将挤塑形成护套层后的泄露同轴电缆送入冷却水槽冷却。
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与现有技术的泄漏同轴电缆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结构稳定性高,弯曲性能好;同时,由于采用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箔,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省去了现有工艺中的金属带轧纹或压花工艺及纵包后的绕包工艺,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泄漏同轴电缆端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泄漏同轴电缆端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研究发现铜导体在100MHz下的趋肤深度只有0.0067mm,而且频率越高,趋肤作用越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趋肤效应有效减低铜塑复合带中铜的厚度而保证不影响电缆的性能。此外,金属复合带与纯金属带相比,有更好的强度而不会影响纵包成型,还可以有效减少纵包工艺中金属带受到的摩擦力,防止生产过程中断带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提出了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图4为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端部剖开后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的泄漏同轴电缆端部的侧视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1、绝缘层2、带有开槽的外导体3和护套层4,所述外导体3与所述绝缘层4粘接为一体。
其中,内导体1、绝缘层2、护套层4以及开槽形式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为了简单起见,不再详细描述。
所述外导体3包括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层。优选的,所述金属复合层是单面金属复合层,即所述金属复合层包括金属箔和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内侧的塑料层,所述金属箔与所述绝缘层4通过所述塑料层粘接为一体。所述塑料层构成所述金属复合层的自粘结构,所述金属箔构成所述外导体3的导电部分。当然,所述金属复合层也可以是双面金属复合层,即所述金属复合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外侧的塑料层。所述金属箔可以是但不限于铜箔或铝箔,也可以在铜箔或铝箔外再镀有或复合另一种金属如银等,所述金属箔的厚度在0.01mm到0.1mm之间。所述塑料层可以为乙烯共聚物层,也可以为乙烯共聚物及乙烯的叠加层,所述乙烯共聚物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thyleneAcrylic Acid Copolymers,EA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thylene/EthylAcrylate,EE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thylene/Meth Acrylicacid,EMA)、乙烯-乙酸乙烯脂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塑料层的厚度在0.02mm到0.1mm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泄漏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带纵包到绝缘层2上,以形成所述泄漏同轴电缆的外导体3,所述金属复合带构成所述外导体3的金属复合层。
步骤S12:通过挤塑工艺在所述外导体上形成护套层4。在挤塑形成护套层4的过程中,所述金属复合带的塑料层受热软化而粘附到绝缘层2上。
步骤S13:将挤塑形成护套层4后的泄露同轴电缆送入冷却水槽冷却。所述护套层4受冷而进行收缩,随着所述护套层4的不断收缩,所述护套层4压迫所述外导体3,使得所述外导体3紧密地粘附到绝缘层2上,从而所述外导体3完成降温固化的过程。
通过上述步骤,泄漏同轴电缆的外导体3和绝缘层2紧紧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能。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内导体1为折波铜管,绝缘层2为高发泡度物理发泡聚乙烯,护套层4采用无卤阻燃聚乙烯,外导体3为带有自粘结构的光滑开槽铜塑复合带。带有自粘结构的光滑开槽铜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08mm,其中铜基带的厚度为0.04mm,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施例的泄漏同轴电缆的实际用铜量只有原来的40%(以现有泄漏同轴电缆的纯铜带厚度为0.1mm计算),有效地减少了铜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将带有自粘结构的光滑开槽铜塑复合带纵包到绝缘层2后,挤塑形成护套层4后将泄露同轴电缆送入冷却水槽冷却。该过程中,铜塑复合带中的塑料层开始受到熔融护套的加热作用而软化粘附到绝缘层2;随着护套层4在冷却水槽中收缩压迫外导体3,从而使所述外导体3更紧密地粘附到绝缘层2上,同时,外导体3也在冷却水槽中完成降温固化的过程。这样,泄漏同轴电缆的外导体3和绝缘层2紧紧地粘附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基本相同,此处为了简单起见,不再详细描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导体1为光滑铜管,外导体3采用的自粘结构的光滑开槽铜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06mm,其中铜基带的厚度为0.02mm,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施例的泄漏同轴电缆的实际用铜量只有原来的20%(以现有泄漏同轴电缆的纯铜带厚度为0.1mm计算),也有效地减少了铜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结构稳定性高,弯曲性能好,同时,由于采用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箔,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省去了现有工艺中的金属带轧纹或压花工艺及纵包后的绕包工艺,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泄漏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包括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层,利用所述金属复合层,所述外导体与所述绝缘层粘接为一体,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依据上述原理,也可以将其他种类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设置成金属复合层,利用所述金属复合层,将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绝缘层粘接为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泄漏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带有开槽的外导体及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包括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层,所述外导体与所述绝缘层粘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复合层包括金属箔和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内侧的塑料层,所述金属箔与所述绝缘层通过所述塑料层粘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复合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外侧的塑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为铜箔或铝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或铝箔的表面还镀有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的厚度为0.01mm-0.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为乙烯共聚物层,或者乙烯共聚物与乙烯的叠加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共聚物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脂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的厚度为0.02mm-0.1mm。
10.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泄漏同轴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有自粘结构的金属复合带纵包在绝缘层上,以形成所述泄漏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通过挤塑工艺在所述外导体上形成护套层;
将挤塑形成护套层后的泄漏同轴电缆送入冷却水槽冷却。
CN2010102798535A 2010-09-13 2010-09-13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950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98535A CN101950837A (zh) 2010-09-13 2010-09-13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98535A CN101950837A (zh) 2010-09-13 2010-09-13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0837A true CN101950837A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98535A Pending CN101950837A (zh) 2010-09-13 2010-09-13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083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329A (zh) * 2011-10-17 2012-03-28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
CN105206939A (zh) * 2015-08-24 2015-12-30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轻型宽温泄漏同轴电缆
CN109066093A (zh) * 2018-08-07 2018-12-21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外导体开槽的生产工艺
CN115939720A (zh) * 2023-01-31 2023-04-07 滁州润翰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定向泄露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CN116666984A (zh) * 2023-07-31 2023-08-29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泄电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805A (zh) * 2002-05-23 2003-12-03 张兴武 一种同轴电缆
CN1996080A (zh) * 2006-12-30 2007-07-11 北京交通大学 具有双钢丝加强内导体的漏泄同轴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1466186U (zh) * 2009-08-07 2010-05-12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一种半柔性射频同轴电缆
CN201503903U (zh) * 2009-08-07 2010-06-09 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101752639A (zh) * 2008-12-12 2010-06-23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基站用半柔性低损耗同轴射频电缆
CN201853531U (zh) * 2010-09-13 2011-06-01 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805A (zh) * 2002-05-23 2003-12-03 张兴武 一种同轴电缆
CN1996080A (zh) * 2006-12-30 2007-07-11 北京交通大学 具有双钢丝加强内导体的漏泄同轴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52639A (zh) * 2008-12-12 2010-06-23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基站用半柔性低损耗同轴射频电缆
CN201466186U (zh) * 2009-08-07 2010-05-12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一种半柔性射频同轴电缆
CN201503903U (zh) * 2009-08-07 2010-06-09 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201853531U (zh) * 2010-09-13 2011-06-01 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329A (zh) * 2011-10-17 2012-03-28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双层绕包外导体漏泄同轴电缆
CN105206939A (zh) * 2015-08-24 2015-12-30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轻型宽温泄漏同轴电缆
CN109066093A (zh) * 2018-08-07 2018-12-21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外导体开槽的生产工艺
WO2020029339A1 (zh) * 2018-08-07 2020-02-13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缆外导体开槽的生产工艺
CN115939720A (zh) * 2023-01-31 2023-04-07 滁州润翰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定向泄露同轴电缆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CN116666984A (zh) * 2023-07-31 2023-08-29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泄电缆
CN116666984B (zh) * 2023-07-31 2023-10-31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泄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0837A (zh) 泄漏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12508A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2743B (zh) 一种同轴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9464B (zh) 一种超材料复合板及加工方法
CN104575824A (zh) 一种粘结绝缘的分体隔离增容高压电力电缆及制造方法
CN201853531U (zh) 同轴电缆
CN109830337A (zh) 抗拉阻水防冰雪型中压三芯架空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65990U (zh) 一种同轴电缆
CN202744620U (zh) 具有保护层结构的碳层结构
CN202758637U (zh) 高分子热熔同轴电缆
CN213988407U (zh) 用于屏蔽电线的卷绕铝箔屏蔽带
CN102693773A (zh) 平行多股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5866914A (zh) 提升海缆绝缘层与铜管粘结力的方法
CN201812506U (zh) 一种钢芯铜包铝绞线
CN20417874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
CN206059614U (zh) 一种半柔软同轴电缆
CN201345238Y (zh) 水下敷设防水电力传输多芯电缆
CN202650659U (zh) 一种新型交联电缆
CN202677874U (zh) 通信电源用瓦形铠装软电缆
CN214705489U (zh) 核电通信线缆屏蔽用单面自粘铜塑复合带
CN218730093U (zh) 一种高速传输线缆
CN204680402U (zh) 双面网状铜塑复合带
CN203812646U (zh) 一种电缆铝箔带的接头结构
CN201757806U (zh) 一种密封式光缆
CN101582307A (zh) 钢带纵包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707 B2 workshop, No. 303, Xinke Road, Qingpu Industrial Park,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Rosenberg (Shanghai)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7 B2 workshop, No. 303, Xinke Road, Qingpu Industrial Park,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Netop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HANGHAI NETOP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TO: ROSENBERGER (SHANG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