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451A -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451A
CN101946451A CN2009801047534A CN200980104753A CN101946451A CN 101946451 A CN101946451 A CN 101946451A CN 2009801047534 A CN2009801047534 A CN 2009801047534A CN 200980104753 A CN200980104753 A CN 200980104753A CN 101946451 A CN101946451 A CN 101946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ain system
circuit
period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4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6451B (zh
Inventor
谷本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46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6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4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7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using redundant or spare channels o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在当前的发送方法中,在切换系统时可能发生传输数据的瞬时中断。本发明的发送方法是用于向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方法,其中:成为基准信号的第一周期信号以及具有比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被生成;数据串信号被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数据串信号以与第二周期信号同步的循环周期而被复用,以将其发送给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本发明的接收方法是用于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以预定循环周期被复用的数据串信号的接收方法,其中: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接收信号的同步处理被执行;用于将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同步处理的所接收信号的相位与预定循环周期的相位对齐的处理被执行;并且从主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接收信号与从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接收信号之间的切换被执行。

Description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多个系统来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与本发明有关的传输系统。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无线电通信系统,该系统被配备有用于推定传播路径条件并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法的功能。
专利文献2描述了信道切换装置,该装置被配备有用于利用延迟调节电路来调节电路之间的延迟时间差的功能。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描述了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被配备有用于利用纠错编码来校正在当前数据与备用数据被选择器彼此切换时出现的误差的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5-19812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07-038541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07-22172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改变调制方法的过程中,导致了传输数据的瞬时中断。原因在于当接收端从发送侧接收到调制方法改变通知之后,对于给定时间段,所接收帧未被解调。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信道切换装置中,存在无法进行没有瞬时中断的切换的问题。原因在于当预先设置的延迟电路的延迟量与实际信号的延迟量之间存在差异时,主系统的数据与备用系统的数据彼此不同步。
专利文献3所描述的切换电路具有电路变得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因为专利文献3所描述的切换电路利用纠错编码来校正在切换时在选择器中出现的数据误差,所以需要纠错电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当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根据传输信道的传输信道状态而被彼此切换时其传输数据不会因瞬时中断而丢失的简单结构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发送方法是用于向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方法,该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成为基准信号的第一周期信号以及具有比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并且将数据串信号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以与第二周期信号同步的循环周期来复用已经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数据串信号,以将经复用的数据串信号发送给主系统和备用系统。
本发明的接收方法是用于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以预定循环周期被复用的数据串信号的接收方法,该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执行用于将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同步处理的所接收信号的相位分别与预定循环周期的相位对齐的处理;并且在从主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与从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发送设备是一种向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包括:基准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具有预定循环周期的第一周期信号以及具有比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以及复用装置,用于将数据串信号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以与第二周期信号同步的循环周期来复用已经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数据串信号,以将经复用的数据串信号发送给主系统和备用系统。
本发明的接收设备是一种用于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数据串信号的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包括:同步装置,用于对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切换装置,用于执行如下处理:将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同步处理的所接收信号的相位分别与预定循环周期的相位对齐,并且在从主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与从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当根据传输信道的状态来切换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时不会因瞬时中断而使传输数据丢失的简单结构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装置和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图;
图2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是图示出每种调制方法的同步定时(timing)的时序图;以及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框图。
标号列表
100 无线电传输装置A
200 无线电传输装置B
300 发送设备
400 接收设备
500 传输信道
600 传输系统
301 基准信号生成电路
302 帧复用电路
401 同步电路
402 切换电路
A1、B1 基准帧生成电路
A2、B2 填充电路(stuffing circuit)
A3、B3 主系统帧复用电路
A4、B4 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
A5、B5 主系统调制电路
A6、B6 备用系统调制电路
A7、B7 接收监视电路
A8、B8 主系统解调器电路
A9、B9 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
A10、B10 主系统帧同步电路
A11、B11 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
A12、B12 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
A13、B13 去填充电路(Destuffing circuit)
C30、C31 无线电传输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将基于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的结构的示图。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是这样的系统,其中,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被应用于相对的无线电传输装置的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在图1中,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和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是相同的装置。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假设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是PDH(准同步数字系列)信号的发送端(输入侧),并且无线电传输装置B200是接收端(输出侧)。下面,利用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来描述发送相关的配置,并且利用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来描述接收相关的配置。
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作为发送电路包括:基准帧生成电路A1、填充电路A2、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主系统调制电路A5以及备用系统调制电路A6。
基准帧生成电路A1生成基准时钟(第一周期信号)和基准帧脉冲(第二周期信号)a002。这些周期信号提供了成为当生成后面将提到的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和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5时的基准的定时。这里,基准帧脉冲的循环周期比基准时钟的循环周期长。基准帧生成电路A1将这些周期信号输出给填充电路A2、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以及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基准帧生成电路A1也称为基准信号生成电路。
填充电路A2利用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来对从外面输入的n个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a001(n是自然数)执行填充同步处理。然后,填充电路A2将n个填充同步数据串a003输出到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以及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
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根据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以及从作为发送相关电路的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发送来的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6进行操作。具体地,从填充电路A2输入的n个填充同步数据串a003与调制方法控制信息根据调制方法而被复用。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将经复用的数据输出为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
主系统调制电路A5利用由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6指示的调制方法来调制从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输入的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主系统调制电路A5将经调制的信号作为主系统无线电传输信号a006发送到无线电传输信道C30。
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根据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以及从作为发送电路的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发送来的备用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7进行操作。具体地,从填充电路A2输入的n个填充同步数据串a003与调制方法控制信息根据调制方法而被复用。然后,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将经复用的信号输出为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5。同时,主系统的无线电帧复用信号的帧周期与备用系统的相同。
备用系统调制电路A6利用由备用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7指示的调制方法来调制从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输入的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5。然后,备用系统调制电路A6将经调制的信号作为备用系统无线电传输信号a007发送给无线电传输信道C31。
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作为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监视电路A7、主系统解调器电路A8、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A9、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以及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A12和去填充电路A13。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接收电路与后面将提到的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的接收电路的结构相同。因此,将在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的接收电路的描述中提供对接收电路的描述。
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作为发送电路包括:基准帧生成电路B1、填充电路B2、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主系统调制电路B5以及备用系统调制电路B6。由于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的发送电路与已描述过的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发送电路的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该描述。
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作为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监视电路B7、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和去填充电路B13。
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测量经由无线电传输信道C30从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输入的主系统接收信号b008的接收电平。然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将包括与所测得的接收电平有关的信息的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输出给接收监视电路B7。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根据从接收监视电路B7输入的主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2来改变主系统的解调方法。然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将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输出给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
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对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的无线电帧执行同步检测。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将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输出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提取被无线电传输装置A100的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复用到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中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然后,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将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b016输出给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和主系统调制电路B5。
由于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分别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和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的结构相同,因此将省略关于备用系统的描述。
接收监视电路B7从主系统接收监视信号b011和备用系统接收监视信号b014中确定无线电传输信道C30和无线电传输信道C31的信道状态。然后,接收监视电路B7将主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2输出给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和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接收监视电路B7还将备用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5输出给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和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接收监视电路B7还将切换控制信号b018输出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
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具有用于对齐(align)所输入帧的相位的存储器。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根据切换控制信号b018来在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与备用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之间执行信道切换。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在切换之后将无线电帧数据作为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输出到去填充电路B13。
去填充电路B13利用去填充处理从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中提取传输PDH数据串信号b022。然后,去填充电路B13将传输PDH数据串信号b022输出到外面。
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根据无线电传输信道的传输信道状态减少了改变调制方法的过程中的传输数据的丢失。
接下来,将利用图1和图2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的操作。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从外面输入的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a001的数目为四个(n=4)。这里,当调制方法为QPSK(正交相移键控)时,这四个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中的两个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被发送。当调制方法为16QAM(正交幅度调制)时,所有四个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被发送。在下面的描述中,以这种结构为前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中,假定每种调制方法中的符号频率是相等的。因此,16QAM的无线电传输容量将为QPSK的无线电传输容量的两倍。
图2是用于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的时序图。
在图2中,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和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5两者都被描述为无线电帧复用信号。如图2所示,无线电帧复用信号包括开销(overhead)区域和有效载荷(payload)区域。
无线电帧复用信号与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同步。无论调制方法如何,无线电帧复用信号的同步定时是相同的。
无线电帧复用信号的开销区域包含开销数据。开销数据包括用于建立帧同步的帧比特以及到相对台站的警报传送比特等。在有效载荷区域中,当调制方法为QPSK时,前述四个填充同步数据串中的两个填充同步数据串在时间上被与基准帧脉冲的相位进行时分复用。类似地,当调制方法为16QAM时,所有四个填充同步数据串在时间上被与基准帧脉冲的相位时分复用。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无论调制方法如何,无线电传输系统利用经同步的无线电帧复用信号像如下这样来操作。
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基准帧生成电路A1生成将成为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和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5的基准的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然后,基准帧生成电路A1将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输出给填充电路A2、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以及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
填充电路A2利用基准时钟对从外面输入的四个所接收PDH数据串信号a001执行填充同步处理。然后,填充电路A2将填充同步处理之后的四个填充同步数据串a003输出到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以及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
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根据上述基准时钟和基准帧脉冲a002从填充同步数据串a003生成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同时,由后面将提到的调制方法控制信号来指定调制方法。
主系统调制电路A5利用由后面将提到的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6指定的调制方法来调制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然后,经调制的信号作为主系统无线电信号a006被发送给无线电传输线C30。
由于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A4和备用系统调制电路A6的操作与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和主系统调制电路A5的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该描述。
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无线电信号分别经由无线电传输信道C30和C31传播。同时,由于衰落等,无线电传输信道对无线电信号具有时间和空间影响。
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的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经由无线电传输信道C30接收主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b008。在该场合中,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测量主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b008的接收电平。然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将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输出给接收监视电路B7。这里,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包括与调制方法和接收电平有关的信息。
接收监视电路B7利用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来识别出主系统的调制方法。然后,接收监视电路B7基于识别结果来确定解调方法。此外,接收监视电路B7将主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2输出给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
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识别主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2。然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根据由接收监视电路B7所确定的主系统的解调方法来解调主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b008。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将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输出给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
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对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执行无线电帧同步检测,并建立帧同步。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将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输出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同时,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提取被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主系统帧复用电路A3复用到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a004中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然后,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将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b016输出给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和主系统调制电路B5。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b016包括所提取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
由于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的操作分别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和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的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该描述。
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接收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和备用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利用内置存储器将两种无线电帧数据串对齐到相同定时。此外,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根据从接收监视电路B7输入的切换控制信号b018来选择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和备用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之一。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 12将所选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输出给去填充电路B13。
去填充电路B13根据已被选择的主系统或备用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来从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中提取两个或四个填充同步数据串。然后,去填充电路B13执行去填充同步处理,并且输出两个或四个传输PDH数据串信号b201。这里,当调制/解调方法为QPSK时,两个PDH数据串信号被发送,而在16QAM的情况中,四个PDH数据串信号被发送。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的切换操作(选择操作)以及调制方法的改变操作。假设主系统和备用系统被切换时的接收电平的阈值与各种调制方法被改变时的接收电平的阈值两者都为T1。
通过监视无线电传输信道C30和无线电传输信道C31的接收电平,接收监视电路B7辨别通信环境的质量。此外,接收监视电路B7根据主系统和备用系统两者的通信环境选择适当的调制方法。接收监视电路B7向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和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通知分别选择的适当调制方法,并且向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通知所选结果。此外,当备用系统的通信环境比主系统的通信环境好时,接收监视电路B7通过切换控制信号b018向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告知应当使用备用系统。此外,接收监视电路B7向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和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通知分别选择的调制方法。
具体地,接收监视电路B7利用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和备用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4来辨别无线电传输信道C30和C31的通信环境。对于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和备用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4的每个,当大小高于阈值T1时,接收监视电路B7选择调制方法16QAM,并且当大小低于阈值T1时,选择QPSK。然后,接收监视电路B7针对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每个,发送所选调制方法。即,接收监视电路B7利用主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2向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和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通知基于主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1选择的调制方法。接收监视电路B7还利用备用系统解调方法控制信号b015向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和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通知基于备用系统接收电平监视信号b014选择的调制方法。同时,接收监视电路B7将对具有较好通信状态的系统的选择结果作为切换控制信号b018通知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
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根据从接收监视电路B7通知来的调制/解调方法来对所接收的主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b008进行解调。然后,主系统解调器电路B8将经过解调的所接收信号作为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输出给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
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根据从接收监视电路B7通知来的调制/解调方法来对所接收的备用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b009进行解调。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B9将经过解调的所接收信号作为备用解调信号b013输出给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
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对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执行同步检测,并且将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输出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同时,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提取被复用在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中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然后,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将调制方法控制信息作为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b016输出给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和主系统调制电路B5。
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对备用系统解调信号b013执行同步检测,并且将备用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输出给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同时,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提取被复用在备用系统解调信号b013中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然后,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将调制方法控制信息作为备用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b017输出给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和备用系统调制电路B6。
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将主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与备用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的帧之间的相位对齐。然后,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根据切换控制信号b018来切换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与备用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的信道。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将切换之后的无线电帧数据作为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输出到去填充电路B13。
这里,通过将主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与备用系统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的帧之间的相位对齐,可以防止由于切换控制信号b018所指示的切换到系统等时的相位差引起的瞬时中断。
另一方面,主系统帧复用电路B3将从接收监视电路B7通知来的调制/解调方法复用在主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b004中作为调制方法控制信息。
备用系统帧复用电路B4将从接收监视电路B7通知来的调制/解调方法复用在将要生成的备用系统无线电帧复用信号b005中作为调制方法控制信息。
由主系统调制电路B5和备用系统调制电路B6来对被复用了各个系统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的无线电帧复用信号(b004和b005)执行调制处理。然后,无线电帧复用信号(b004和b005)经由无线电传输信道(C30和C31)被发送给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
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主系统解调器电路A8和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A9接收并解调被复用了各个系统的调制方法控制信息的主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a008和备用系统无线电接收信号a009。主系统解调器电路A8和备用系统解调器电路A9向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分别通知经解调的主系统解调信号a010和备用系统解调信号a013。
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从主系统解调信号a010和备用系统解调信号a013中获取与由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的系统中的各个系统所使用的调制方法有关的信息。然后,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将所获得的信息输出为主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6和备用系统调制方法控制信号a017。结果,主系统帧同步电路A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A11指定用于从无线电传输装置A 100到无线电传输装置B 200的无线电通信的各个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
通过这样的操作,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能够在没有瞬时中断的情况下切换系统。
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前述的无瞬时中断切换之后,各个调制方法可被改变。
同时,在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 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中的同步检测场合中,主系统解调信号b010和备用系统解调信号b013的起始比特可以分别被与基准帧同步。
此外,在主系统帧同步电路B10和备用系统帧同步电路B11中的同步检测场合中,可以利用基准时钟脉冲来分别对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此外,可以利用具有比基准时钟脉冲的循环周期长的循环周期的基准帧脉冲来对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中,无线电传输装置分别对经由无线电传输信道接收的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检测。无线电传输装置使得能够在被执行了同步检测的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被对齐的状态中来切换系统。通过如此来构成无线电传输装置,能够防止当根据无线电传输信道的传输信道状态来改变调制方法时由于异步或同步的丧失而出现的传输数据的丢失。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当改变无线电调制方法时,在无线电传输装置之间发送的PDH数据串信号不会丢失。第一原因在于所选系统(主系统)和非所选系统(备用系统)的无线电传输信道的调制方法是独立于彼此被改变的。第二原因在于对于每种调制方法,无线电帧数据串的帧周期(符号周期)是相等的周期。此外,第三原因在于填充同步处理之后的、数据被复用在有效载荷区域中的填充同步数据串的数据相位是相同的相位。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还具有可以抑制数据的延迟的效果。第一原因在于即使调制方法的类型在发送侧被改变,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无线电帧复用信号的帧起始位置也会一致地被对齐。第二原因在于在将填充同步处理之后的、数据被复用在有效载荷区域中的PDH数据串信号的数据相位(符号周期)的起始位置对齐的同时,调制方法是利用吸收了接收侧的主系统的传输信道与备用系统的传输信道之间的传输延迟差异的存储器来改变的。
此外,作为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在改变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调制方法时,可以给予当前未被选择的系统优先权。
将描述给予当前未被选择的系统优先权的操作示例。将考虑这样的情况,其中,主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为QPSK并且备用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为16QAM的无线电传输信道C31的传输信道状态已恶化。在该情况中,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将将要被输出的无线电帧数据串b021从备用无线电帧数据串b019改变为主无线电帧数据串b020。
备用系统的调制和解调方法为16QAM。备用系统在四个基准时钟期间发送四个传输PDH数据串信号。另一方面,主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为QPSK。主系统发送两个PDH数据串信号。与图2所示的时序图相似,填充同步处理之后的两个填充同步数据串CH1和CH2被指派给与基准帧脉冲同步了的相同相位。为此,即使当传输信道不同并且调制方法不同时,所生成帧之间也不存在相位差。这是设置在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中的将相位对齐的存储器的作用。这样,由于帧之间不存在相位差,因此能够在没有瞬时中断的情况下在主系统与备用系统之间进行切换。
当在改变无线电帧数据串之后通过与主系统相同的操作来将备用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从16QAM改变为QPSK时,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调制/解调方法都变为QPSK。
此后,当传输信道的接收电平得到提高时,首先,未被选择的系统的调制电路将其调制方法从QPSK改变为16QAM调制方法。接下来,无瞬时中断切换电路B12改变将被选择的系统。结果,PDH数据串信号的传输数目从两个增加为四个。此外,也能够在没有瞬时中断的情况下发送通过QPSK调制方法发送的两个PDH数据串信号。
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及其修改中,描述了在16QAM与QPSK之间执行调制方法改变的无线电传输装置。然而,本发明还可以类似地应用于32QAM或以上的多电平调制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修改。同样,当在不少于三种调制方法之间进行改变时,本发明的传输装置可以在不引起一定数目的PDH数据串信号的瞬时中断的情况下改变调制方法。
图3是示出多种调制方法中的同步定时的时序图。
当假设各个调制方法的符号频率(符号周期)相同时,16QAM具有为QPSK两倍大的传输容量。类似地,32QAM具有为QPSK 2.5倍大的传输容量,64QAM具有为QPSK 3倍大的传输容量,128QAM具有为QPSK3.5倍大的传输容量,并且256QAM具有为QPSK 4倍大的传输容量。
在图3中,图示出了调制方法为QPSK并且传输两个PDH数据串信号的帧复用信号被生成的情况。在图3的时序图中,能够分别在16QAM中指派四个PDH数据串信号,在32QAM中指派五个PDH数据串信号,在64QAM中指派六个PDH数据串信号,在128QAM中指派七个PDH数据串信号,并且在256QAM中指派八个PDH数据串信号。
如上所述,当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调制方法不同时,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将填充同步处理之后的填充同步数据串对齐到与基准帧脉冲相同的相位。结果,主系统传输信道与备用系统传输信道的帧相位变得相同。因此,通过使主系统传输信道与备用系统传输信道的帧相位相同,可以防止在切换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时PDH数据串信号的瞬时中断。
以这种方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确保了在切换系统时被复用在帧数据串中的每个填充同步数据串的连续性。
此外,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传输系统通过不选择正在执行调制方法改变控制的系统来确保每个填充同步数据串的连续性。结果,防止了在主系统与备用系统之间切换时以及在改变调制方法时出现的数据传输的瞬时中断。
同时,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假设了主系统的数目为一个,并且备用系统的数目为一个。然而,主系统的数目以及备用系统的数目不必局限于一个。可以布置为使得存在多个主系统和一个备用系统,以及使得存在多个主系统和多个备用系统。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中,可以通过拥有类似的结构并执行类似操作来防止切换系统时的瞬时中断。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框图。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系统600具有发送设备300与接收设备400经由传输信道500相对的结构。
发送设备300包括基准信号生成电路301,其生成成为基准信号的第一周期信号d311以及具有比第一周期性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d312。发送设备300还包括帧复用电路302。帧复用电路302将所输入数据串信号d313复用为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4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5。
在这种结构中,帧复用电路302利用第一周期信号d311和第二周期信号d312对所输入数据串信号d313执行同步处理。
然后,帧复用电路302输出与第一周期信号d311和第二周期信号d312进行了同步的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4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5。
相对的接收设备400接收发送设备300发送的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4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5。
接收设备400的同步电路401对已被接收到的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4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5执行同步处理。然后,被执行了同步处理的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6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7被发送给切换电路402。
切换电路402选择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6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7中的一个,并且将其输出为输出信号d318。
此外,切换电路402被配备有使所输入的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6和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7的帧之间的相位被对齐的功能。结果,即使切换电路402将将要被输出的输出信号d318从主系统帧复用信号d316切换为备用系统帧复用信号d317,也不存在所接收信号由于相位差而丢失的情况。
因此,图4所示的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也具有可以防止切换系统时的数据的瞬时中断的效果。
如上,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的构成和细节作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各种修改。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8年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3555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向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具有预定循环周期的第一周期信号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以及
将所述数据串信号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以与所述第二周期信号同步的循环周期来复用已经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所述数据串信号,以将经复用的数据串信号发送给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中
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帧复用信号利用预定调制方法分别被调制。
3.一种用于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以预定循环周期被复用的数据串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
执行用于将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同步处理的所接收信号的每个相位分别与所述预定循环周期的相位对齐的处理;以及
在从所述主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与从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同步处理是利用所述所接收信号的起始比特执行的帧同步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同步处理是这样的同步处理,该同步处理用于单独地将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单独地将已经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与具有比所述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与所述第二周期信号的同步处理将所接收信号的开销区域与有效载荷区域的位置进行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与所述第二周期信号的同步处理将所接收信号的开销区域与有效载荷区域的位置进行同步,并且还将被指派给有效载荷区域的各个信号串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进行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针对每个系统监视传输信道的通信环境,并且基于监视结果来为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中的每个选择解调方法;其中
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利用所选解调方法被解调;其中
基于所述监视装置对每个系统的监视结果来生成切换信号;并且其中
所述切换是基于所述切换信号来执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解调方法是根据每个系统的所述通信环境的状态来从具有相同符号频率的解调方法中选出的。
10.一种向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发送数据串信号的发送设备,包括:
基准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具有预定循环周期的第一周期信号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以及
复用装置,用于将所述数据串信号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以与所述第二周期信号同步的循环周期来复用已经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所述数据串信号,以将经复用的数据串信号发送给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设备,还包括
调制装置,用于利用预定调制方法分别调制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帧复用信号。
12.一种从主系统和备用系统接收以预定循环周期被复用的数据串信号的接收设备,包括:
同步装置,用于对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执行同步处理;
切换装置,用于执行如下处理:将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同步处理的所接收信号的每个相位分别与所述预定循环周期的相位对齐,并且在从所述主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与从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并且被执行了所述相位对齐处理的所接收信号之间进行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执行利用所述所接收信号的起始比特执行的帧同步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单独地将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接收的所接收信号与第一周期信号同步,并且单独地将已经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同步的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与具有比所述第一周期信号长的循环周期的第二周期信号同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利用所述第二周期信号将所接收信号的开销区域与有效载荷区域的位置进行同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同步装置利用所述第二周期信号将所接收信号的开销区域与有效载荷区域的位置进行同步,并且还将被指派给有效载荷区域的各个信号串与所述第一周期信号进行同步。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设备,还包括:
监视装置,用于针对每个系统监视传输信道的通信环境,并且基于监视结果来为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中的每个选择解调方法;以及
解调装置,用于利用所选解调方法来对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其中
所述监视装置基于所述监视结果来生成用于切换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切换信号;并且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基于所述切换信号而被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监视装置根据每个系统的所述通信环境的状态来从具有相同符号频率的解调方法中选择所述解调方法。
19.一种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是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设备是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还发送所选择的解调方法,并且其中
所述预定调制方法是基于从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所接收信号中提取出的解调方法来确定的。
20.一种传输系统,其中,传输装置经由传输信道而被彼此相对地连接,其中
所述传输装置是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装置。
CN200980104753.4A 2008-02-18 2009-02-05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5553A JP5293925B2 (ja) 2008-02-18 2008-02-18 無線伝送装置及び無線伝送方法
JP2008-035553 2008-02-18
PCT/JP2009/052347 WO2009104512A1 (ja) 2008-02-18 2009-02-05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伝送装置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451A true CN101946451A (zh) 2011-01-12
CN101946451B CN101946451B (zh) 2014-07-16

Family

ID=40985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47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451B (zh) 2008-02-18 2009-02-05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706B2 (zh)
EP (1) EP2247022B1 (zh)
JP (1) JP5293925B2 (zh)
CN (1) CN101946451B (zh)
WO (1) WO20091045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2893B2 (ja) * 2010-05-20 2014-05-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受信側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側無線通信方法
JP5904320B2 (ja) * 2011-09-22 2016-04-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経路制御方法
CN103124278A (zh) * 2011-11-21 2013-05-29 苏州达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分发网络全局服务器主备同步消息的实现方法及处理装置
US9877330B2 (en) 2013-05-30 2018-01-23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WLAN device with auxiliary receiver chain
US9882593B2 (en) * 2013-05-30 2018-01-30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Coexistence between primary chains and auxiliary receiver chain in a WLAN devi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8577A (en) * 1980-06-03 1982-05-04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dem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o system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PS61247142A (ja) * 1985-04-25 1986-11-04 Nec Corp デジタル伝送路切換方式
US4827490A (en) * 1986-06-18 1989-05-02 Alcatel Thomson Faisceaux Hertziens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two binary trains
JPH0338128A (ja) * 1989-07-05 1991-02-19 Fujitsu Ltd 無瞬断切替方法
CN1277766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重新选择前向纠错编码和/或调制的信息块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系统
EP1213862A1 (en) * 2000-12-11 2002-06-12 Marconi Communications GmbH Optical data network with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471251A (zh) * 2003-06-16 2004-01-28 严尔林 多路通信按帧复接的同步数字复接器
CN1489319A (zh) * 2002-10-11 2004-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波分复用的同步网定时信号传送方法
CN1968065A (zh) * 2006-06-23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通信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0781B2 (ja) 1993-07-23 1996-05-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回線切替装置
JPH07221724A (ja) 1994-02-07 1995-08-18 Fujitsu Ltd 現用/予備の切替回路
JPH10262017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tsu Ltd Sdh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装置
JP3398593B2 (ja) * 1998-03-18 2003-04-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ペイロード相対位置変更要求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伝送装置
JP3972737B2 (ja) 2002-06-05 2007-09-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ディジタル伝送方法
JP4199994B2 (ja) * 2002-12-09 2008-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信号通信装置および信号通信方式
JP4086788B2 (ja) 2004-01-09 2008-05-14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699843B2 (ja) * 2005-09-15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JP2007201971A (ja) 2006-01-30 2007-08-0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8577A (en) * 1980-06-03 1982-05-04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dem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o system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PS61247142A (ja) * 1985-04-25 1986-11-04 Nec Corp デジタル伝送路切換方式
US4827490A (en) * 1986-06-18 1989-05-02 Alcatel Thomson Faisceaux Hertziens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two binary trains
JPH0338128A (ja) * 1989-07-05 1991-02-19 Fujitsu Ltd 無瞬断切替方法
CN1277766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重新选择前向纠错编码和/或调制的信息块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系统
EP1213862A1 (en) * 2000-12-11 2002-06-12 Marconi Communications GmbH Optical data network with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489319A (zh) * 2002-10-11 2004-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波分复用的同步网定时信号传送方法
CN1471251A (zh) * 2003-06-16 2004-01-28 严尔林 多路通信按帧复接的同步数字复接器
CN1968065A (zh) * 2006-06-23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通信业务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22354A1 (en) 2010-12-23
EP2247022A1 (en) 2010-11-03
WO2009104512A1 (ja) 2009-08-27
EP2247022B1 (en) 2012-10-03
JP2009194793A (ja) 2009-08-27
JP5293925B2 (ja) 2013-09-18
CN101946451B (zh) 2014-07-16
EP2247022A4 (en) 2011-02-16
US8520706B2 (en) 201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451B (zh)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UA45984C2 (uk) Спосіб усунення переповнення або втрати значущості буфера і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його здійснення
US20120327983A1 (en) Transmitter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US4967406A (en) Subsignal transmitting system
EP0261601B1 (en) Channel-system switching system for digital dat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61489B1 (en) Microwave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2668481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890001476B1 (ko) 디지탈 무선 중계장치
US8379669B2 (en) Conversion apparatus
US6434201B1 (en) Simply-constructed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changing transmission capacity mode
CA235217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mitting station
JP5305048B2 (ja) 無線伝送装置及び無線伝送方法
JPS63252047A (ja) デイジタル無線伝送方式
CN102195705A (zh) 下行基带数据发送方法和基站
JP3485993B2 (ja)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装置における切替え方法
US20020042284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nsuring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despite of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US950953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ircuit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73471A1 (zh) 一种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带宽切换方法
JP2711670B2 (ja) 中継器監視方式
EP250651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S6231229A (ja) 中継装置
JP4921773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エントランスシステム
EP0227341B1 (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JPS6216640A (ja) 同期切替方式
IL150011A (en) Mapp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