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3201B - 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3201B
CN101943201B CN2009101585100A CN200910158510A CN101943201B CN 101943201 B CN101943201 B CN 101943201B CN 2009101585100 A CN2009101585100 A CN 2009101585100A CN 200910158510 A CN200910158510 A CN 200910158510A CN 101943201 B CN101943201 B CN 101943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leeve
butt muff
lock member
fixing device
hea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85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3201A (zh
Inventor
王国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585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3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3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3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32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其在对接套筒前缘有结合部,结合部后方外侧周边有磨擦部,锁固元件旋动头端外侧结合外套管,外套管内部收容有对接套筒及弹簧,前方开口内壁面有干涉部,将干涉部与磨擦部对正迫入形成预置定位,使外套管压接于对接套筒上以方便自动化机械取起外套管,将结合部对正迫紧于第一板块的接合孔内焊为一体,握持转动外套管使干涉部与磨擦部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套合空间内收容止挡环体,螺接部外环面上有外螺纹,远离螺接部的另一侧旋动头端顶面设有能对接锁转的内凹槽,以止挡环体抵持于对接套筒内壁面的环凸部与外螺纹上形成挡止定位,便可呈现活动对锁状态,达到便于取件量产、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用。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尤指在一种锁固元件塑胶射出成型有外套管,并以外套管内壁面处的干涉部为与对接套筒所具的磨擦部预置定位、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并具有便于取件量产以及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面板(板对板)进行组合时,为利用具备有旋钮、套环及螺钉的定位螺丝予以锁接,其将螺钉、套环固定于第一面板上,并旋动于旋钮而使螺钉锁入于第二面板形成预置定位,再利用手工具将螺钉锁紧后,则使第一面板为与第二面板锁接固定成为一体,且可运用在工作母机或是其他板对板作连接的板材上使用。
再者,也有业者研发出此种为由套帽、螺杆部及定位座所组成的固定装置,先将弹簧套接于螺杆部后再与定位座组装成为固定装置使用,并当固定装置的定位座扣固于板材的穿孔中,可利用螺杆部锁接于另一板材上形成固定,且在使用者卸下板材时,固定装置仍可通过定位座固定于板材的穿孔中而不会因使用者疏忽造成遗失。
请参阅图8所示,为现有组装状态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现有的套帽A上为结合有螺杆B、弹性体C,并与固定座D组装而成不易掉落、遗失的定位装置,即可将定位装置以人工取件方式来取起套帽A,使固定座D前端对准置入于板件E的穿孔E1中,同时将固定座D上的焊接环D1壁面为与穿孔E1周围所刷覆锡膏E2进行焊接固定,以达到固定座D连同将螺杆B、弹性体C固定于板件E上来防止掉落、遗失,但是此种人工取件方式组装、焊接时较为麻烦且相当的耗费人力工时而不符合工作效益;因此,一般业者的作法往往以自动化机械取件方式来取起套帽A,并将固定座D前端对准置入于板件E的穿孔E1中,而为了避免晃动造成固定座D无法准确对位组装,所以在固定座D与套帽A间即会结合有铁氟龙材质的套环F作为暂时的固定结构,以将套环F为硬挤于固定座D前端圆孔内,并迫紧在螺杆B外作限位固定,而使螺杆B连同套帽A平稳定位于固定座D上,以方便固定座D焊接于板件E的穿孔E1中,当定位装置整体于板件E上过锡炉焊接后,即可转动套帽A连动于螺杆B将套环F脱出固定座D之外,但此种套环F来使套帽A与固定座D作暂时的套接,除了需要进行二次繁琐的组装工序,且在组装配合时亦必须施加较大的力道而造成有组装上的不便与困难,并因铁氟龙材质的套环F本身容易受力产生过度挤压变形,甚至使用时导致固定座D及套帽A连带产生有型变或偏位等缺失发生,影响整体组配且定位效果也不确实,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足,即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因此,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不足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方以从事此行业的多年经验透过不断的试作、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固定装置发明专利诞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金属材质制成的对接套筒为在中空管体外侧周边上设有磨擦部,而锁固元件为在旋动头端外侧处结合有塑胶或橡胶材质的外套管,且外套管前方开口内壁面处设有干涉部,将外套管的干涉部为与对接套筒的磨擦部对正压接形成暂时性的预置定位,而不易受外力影响跳开或偏离,以方便自动化机械将外套管取起进行对接套筒与第一板块对位组装、回焊制程,且结合后即可握持转动于外套管使干涉部为与磨擦部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此种方式可有效缩减对接套筒利用自动化机械预先焊设第一板块上再进行外套管二次组装工序所耗费组装工时与成本,进而可达到方便取件量产、制程精简,以及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有对接套筒、锁固元件、外套管及弹簧,其中:
所述对接套筒在中空管体内部形成有套合空间,且所述套合空间内壁面处设有环凸部,而所述对接套筒前缘形成有能与外部产品所具第一板块表面上接合孔结合定位的结合部,并在所述结合部后方外侧周边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磨擦部;
所述锁固元件在旋动头端底面向下延伸有具螺接部的杆身,且所述螺接部穿入所述套合空间内活动位移;
所述外套管结合于所述锁固元件的旋动头端外侧处,所述外套管的中空管体内部形成有能收容所述对接套筒及所述弹簧的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前方开口内壁面处设有能与所述磨擦部预置定位、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的干涉部;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对接套筒与所述锁固元件间,并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凸部、所述旋动头端抵持定位而呈弹性变形位移;
所述对接套筒的套合空间内收容有止挡环体,而所述锁固元件的螺接部外环面上形成有外螺纹,且远离螺接部的另一侧旋动头端顶面处设有能供手工具对接锁转的内凹槽,并以所述止挡环体抵持于所述对接套筒内壁面处的环凸部与所述螺接部的外螺纹上形成挡止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固定装置,在一种锁固元件塑胶射出成型有外套管,并以外套管内壁面处的干涉部为与对接套筒所具的磨擦部预置定位、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并具有便于取件量产以及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组装前的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现有组装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对接套筒;10-套合空间;101-斜面;102-平整面;11-中空管体;111-环凸部;12-结合部;121-焊接面;13-磨擦部;131-粗糙面;2-锁固元件;21-旋动头端;211-啮合部;22-杆身;221-抵持凸部;23-螺接部;231-外螺纹;24-内凹槽;3-外套管;30-容置空间;31-开口;32-干涉部;321-消耗块;33-卡制槽;34-旋动部;4-弹簧;5-止挡环体;6-第一板块;61-接合孔;62-锡膏;7-接合孔;8-第二板块;9-锁孔;A-套帽;B-螺杆;C-弹性体;D-固定座;D1-焊接环;E-板件;E1-穿孔;E2-锡膏;F-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组装前的立体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有对接套筒1、锁固元件2、外套管3、弹簧4及止挡环体5,因此就本案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所述对接套筒1为一中空管体11,其中空内部形成有套合空间10,并在套合空间10内壁面处设有内径较小的环凸部111,而对接套筒1前缘处形成有具焊接面121的结合部12,且位于结合部12后方外侧周边上则利用加工方式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外径较大的磨擦部13。
所述锁固元件2为具有旋动头端21,并在旋动头端21外环面上形成有啮合部211,且所述旋动头端21底面向下延伸有具螺接部23的杆身22,而杆身22与旋动头端21间形成有较大外径的抵持凸部221;此外,锁固元件2为在螺接部23外环面上形成有外螺纹231,且远离螺接部23另侧旋动头端21顶面处则设有可为各种型式(如一字、十字、米字或内六角孔等)的内凹槽24。
所述外套管3为一中空管体,其中空内部形成有可供收容对接套筒1、锁固元件2及弹簧4的容置空间30,且容置空间30前方开口31内壁面处为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与对接套筒1所具磨擦部13预置定位、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的干涉部32,并在干涉部32后方则设有可与旋动头端21啮合部211呈一交互啮合状的卡制槽33;再者,外套管3外环面上形成有旋动部34。
所述弹簧4为位于对接套筒1与锁固元件2间,并以两端分别与环凸部111、抵持凸部221抵持定位而呈现弹性变形位移状态。
所述止挡环体5为收容于对接套筒1的套合空间10内,并抵持于环凸部111与锁固元件2螺接部23所具外螺纹231上形成挡止定位,用以防止锁固元件2松动或脱出于对接套筒3外。
上述锁固元件2为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在锁固元件2的旋动头端21外侧处利用塑胶包覆射出成型(Over molding)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有外套管3,也可利用卡扣嵌合、夹持定位或是胶合方式等,而使锁固元件2为与外套管3结合成为一体后,即可由啮合部211(如倒刺、啮齿或尖锥体等形状)交互啮合于卡制槽33上定位,再利用外套管3外环面上的旋动部34来辅助使用者快速旋动于锁固元件2方便进行锁接动作。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前的立体剖面图、组装时的侧视剖面图及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上述的构件在组装时,先将锁固元件2利用射出成型的加工方式在旋动头端21外侧处一体成型出外套管3,而使锁固元件2为与外套管3结合成为一体,并将弹簧4套接于锁固元件2杆身22与旋动头端21间的抵持凸部221上,再以对接套筒1穿入外套管3的容置空间30内后,同时使弹簧4两端为分别与抵持凸部221、对接套筒1内壁面处的环凸部111抵持定位而呈现弹性变形位移状态,且将对接套筒1外侧周边上的磨擦部13与外套管3开口31内壁面处的干涉部32对正迫入形成预置定位后,使外套管3即暂时性压接于对接套筒1上方,即可将锁固元件2杆身22末端的螺接部23穿出对接套筒1外侧开口处,再利用外部压接元件(图中未示出)辅以将止挡环体5套接于锁固元件2上,且依序沿着对接套筒1开口内壁面处朝内侧渐缩的斜面101及其后方呈凹陷状的平整面102而通过螺接部23后,再加压推入至杆身22位置处,用以防止锁固元件2松动或脱出于对接套筒1之外。
另当外套管3为压接于对接套筒1过程中,由于外套管3为由具韧性的塑胶或橡胶所制成,使干涉部32表面上的消耗块321即会对正压迫于磨擦部13表面上所成型出的粗糙面131(如压花条纹、啮齿或尖锥体等)作暂时性的预置定位,且金属材质制成的对接套筒1为可单面接料带,而使产线可不停线进行放料,同时不需利用夹钳与铜扣便可直接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自动化机械在取件时频繁停开的机械损耗等,且输送过程中外套管3不易受外力影响跳开或偏离于对接套筒1外,进而可制作出本发明具有便于取件量产、制程精简,以及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固定装置,使其整体为与外部产品所具的第一板块6(如图5所示)进行后续的对位组装、回焊制程时更加的便利,且组合后可达到定位明确的效用。
而后再利用自动化机械取件方式将外套管3进行取起,同时使对接套筒1前缘的结合部12移动且对正迫紧于外部产品所具的第一板块6上对应接合孔61内后,并以结合部12外侧平整焊接面121抵贴于接合孔61周围所刷覆的锡膏62表面上,再进行后续回焊制程,则使对接套筒1的结合部12稳固焊设于第一板块6的接合孔61内结合成为一体后(如图6所示),便完成本发明整体的组装。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图6、图7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前的立体剖面图、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及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使用者可将手指握持于外套管3外环面上的旋动部34轴向转动,并使外套管3内壁面处的干涉部32与对接套筒1外侧周边上的磨擦部13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此时,便可通过弹簧4本身的弹性复位力来使锁固元件2所具的螺接部23活动位移、退回至对接套筒1的套合空间10内,同时推挤金属材质的止挡环体5为迫紧于环凸部111底面上,则使止挡环体5产生弹性变形且内径较小于螺接部23所具的外螺纹231外径形成挡止定位后,防止锁固元件2松动或脱出于对接套筒1外,进而使对接套筒1、锁固元件2及止挡环体5三者间呈现活动对锁状态,再将第一板块6盖合于第二板块7上,同时使锁固元件2对正于第二板块7所具的锁孔71,而后便可由手动的方式来快速按压、转动于外套管3上的旋动部34,并连动锁固元件2螺接部23上的外螺纹231预先对位锁接于锁孔71内后,再利用手工具(如起子等)对接于锁固元件2旋动头端21顶面处的内凹槽24快速锁转,且施加适当扭转力量紧密锁固,以此达到将第一板块6与第二板块7呈现稳固、牢靠组装定位效果。
再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对接套筒1可为铝、黄铜、锌合金或其他金属材质,并在中空管体11外侧周边上设有磨擦部13,且磨擦部13为以加工机具挤制、压花或磨削等加工方式成型出粗糙面131,而外套管3为由具韧性的塑胶或橡胶材质所制成,并在外套管3前方开口31内壁面对正磨擦部13处则设有干涉部32,使其干涉部32也可配合磨擦部13所成型出的粗糙面131为一体成型有多个消耗块321、多个尖锥体、多个啮齿、多个压花条纹或其他具干涉功能型式,其仅只需提供干涉部32为与磨擦部13对正压接后形成干涉状态,使外套管3预置定位于对接套筒1上,不易受外力影响跳开或偏离,而可方便利用自动化机械取件方式取起外套管3进行对接套筒1与第一板块6后续对位组装、回焊制程,且结合后可握持转动于外套管3上的旋动部34使干涉部32与磨擦部13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此种方式也可有效缩减对接套筒1利用自动化机械预先焊设第一板块6上再进行外套管3二次组装工序所耗费的组装工时与成本,进而可达到方便取件量产、制程精简,以及提高制造品质与良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用。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的固定装置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因此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发明,倘若钧局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

Claims (7)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接套筒、锁固元件、外套管及弹簧,其中:
所述对接套筒在中空管体内部形成有套合空间,且所述套合空间内壁面处设有环凸部,而所述对接套筒前缘形成有能与外部产品所具第一板块表面上接合孔结合定位的结合部,并在所述结合部后方外侧周边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磨擦部;
所述锁固元件在旋动头端底面向下延伸有具螺接部的杆身,且所述螺接部穿入所述套合空间内活动位移;
所述外套管结合于所述锁固元件的旋动头端外侧处,所述外套管的中空管体内部形成有能收容所述对接套筒及所述弹簧的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前方开口内壁面处设有能与所述磨擦部预置定位、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的干涉部;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对接套筒与所述锁固元件间,并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凸部、所述旋动头端抵持定位而呈弹性变形位移;
所述对接套筒的套合空间内收容有止挡环体,而所述锁固元件的螺接部外环面上形成有外螺纹,且远离螺接部的另一侧旋动头端顶面处设有能供手工具对接锁转的内凹槽,并以所述止挡环体抵持于所述对接套筒内壁面处的环凸部与所述螺接部的外螺纹上形成挡止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套筒的磨擦部利用加工机具挤制、压花或磨削方式成型出粗糙面,而所述锁固元件的旋动头端外侧处射出成型有外套管,且所述外套管的干涉部配合所述磨擦部所成型出的粗糙面为一体成型有多个消耗块、多个尖锥体、多个啮齿或多个压花条纹,并在所述外套管外环面上形成有能辅助转动所述干涉部与所述对接套筒所具的磨擦部干涉磨耗后形成分离状态的旋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擦部所成型出的粗糙面为多个压花条纹、多个啮齿或多个尖锥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套筒由铝、黄铜或锌合金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由塑胶或橡胶材质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套筒的结合部外侧形成有能抵贴于所述第一板块的接合孔周围锡膏表面上进行回焊制程的焊接面,且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一板块的接合孔焊设结合成为一体,并由所述锁固元件穿出所述对接套筒外以锁接于第二板块上的锁孔,而使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锁接固定后成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元件的旋动头端外环面上形成有啮合部,而所述外套管位于所述干涉部后方内壁面上设有能与所述啮合部呈交互啮合状的卡制槽。
CN2009101585100A 2009-07-03 2009-07-03 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3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85100A CN101943201B (zh) 2009-07-03 2009-07-03 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85100A CN101943201B (zh) 2009-07-03 2009-07-03 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3201A CN101943201A (zh) 2011-01-12
CN101943201B true CN101943201B (zh) 2012-01-25

Family

ID=4343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85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3201B (zh) 2009-07-03 2009-07-03 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3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5124B (zh) * 2011-04-10 2012-09-05 钟婕 一种具有分流导电功能的弹簧螺钉
EP3208477B1 (de) * 2016-02-18 2021-08-04 WALDEMAR LINK GmbH & Co. KG Satz von befestigungselement zum verhindern von ungewolltem lösen einer verbindung und gegenstück sowie verwendung des satzes
CN106168244A (zh) * 2016-08-24 2016-11-30 江苏昊嘉不锈钢标准件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螺丝柱
CN112854059A (zh) * 2021-01-10 2021-05-28 宜昌崇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及拆卸的车位地锁
CN116315401B (zh) * 2023-05-18 2023-08-29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电池箱的防冲击的锁止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8803Y (zh) * 2002-07-23 2003-07-02 德迈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定位装置
CN2639596Y (zh) * 2003-07-23 2004-09-08 德迈科技有限公司 层叠板件的固定装置
CN1254613C (zh) * 2000-07-28 2006-05-03 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 紧固装置
CN201198860Y (zh) * 2008-03-25 2009-02-2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及防盗作用的螺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613C (zh) * 2000-07-28 2006-05-03 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 紧固装置
CN2558803Y (zh) * 2002-07-23 2003-07-02 德迈科技有限公司 板对板定位装置
CN2639596Y (zh) * 2003-07-23 2004-09-08 德迈科技有限公司 层叠板件的固定装置
CN201198860Y (zh) * 2008-03-25 2009-02-2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及防盗作用的螺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3201A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3201B (zh) 固定装置
CN101799031B (zh) 固定装置
CN104227374A (zh) 压装多个圆柱销的工装装置
CN202012540U (zh) 浮动式固定装置
CN111156259A (zh) 基于滚珠轴承半自动组装的钢珠摆位机构
CN101865198A (zh) 固定装置
CN114535883A (zh) 夹爪组件及焊带的夹取方法
CN105945315B (zh) 一种立式拉床主夹刀头
CN201596866U (zh) 固定装置的防溢锡结构
CN101871480A (zh) 固定装置
CN101385617B (zh) 带有焊接座的厨具把手固定装置
CN203579075U (zh) 一种夹具
CN203362727U (zh) 固定装置
USD981671S1 (en) Paintbrush stand
CN111804770B (zh) 用于薄壁筒类零件加工的校型装置
CN102003451A (zh) 固定装置
CN101994746A (zh) 固定装置
CN208913385U (zh) 激光加工夹具
CN211840745U (zh) 展柜锁片焊接定位装置
CN219883589U (zh) 一种手摇式削铅笔机的夹笔机构
CN212075589U (zh) 产品转移系统和电子设备生产装置
CN218224938U (zh) 一种金刚石锯盘冷压紧装置
CN210539270U (zh) 一种可旋转的钥匙扣装置
JP2007181855A (ja) 組み合わせ部材およびプレス金型
CN210061008U (zh) 一种高效压卡簧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