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538B - 可折叠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8538B
CN101938538B CN201010214009.4A CN201010214009A CN101938538B CN 101938538 B CN101938538 B CN 101938538B CN 201010214009 A CN201010214009 A CN 201010214009A CN 101938538 B CN101938538 B CN 101938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ouch
retainer
screen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4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8538A (zh
Inventor
金治泳
成俊烨
金炳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572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8710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897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4122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3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8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5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06Devices for limiting the opening movement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体,在该第一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触摸屏;第二机体,在该第二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触摸屏;以及铰接单元,其被设置成按照可旋转的方式来连接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在展开结构中,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朝向同一方向,并且,在折叠结构中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彼此相对。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包括旋转防止单元,其被设置成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结构时防止在没有针对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相对旋转的动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相对旋转。

Description

可折叠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在闭合(或折叠)结构中和打开(或展开)结构中都曝露的至少两个触摸屏的可折叠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可以根据终端的移动性来将终端划分成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可以根据携带方式来将移动/便携式终端划分成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随着移动终端变得多功能化,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为集成多媒体设备。例如,多功能移动终端可以用于拍摄静态图像或运动图像、播放音乐或视频文件、进行游戏和接收广播。为了实现这些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功能,已经利用硬件或软件对集成多媒体装置进行了各种新的尝试。
此外,许多用户使用他们的移动终端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因此,用户要求移动终端的各种设计。因此,以各种类型来实现移动终端,例如直板型、滑盖型、折叠型和旋动型。近来,进行了各种尝试以针对移动终端引入新型结构,以实现更便利的多媒体环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体,在该第一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触摸屏;第二机体,在该第二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触摸屏;铰接单元,其被设置成按照可旋转的方式来连接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被设置成:通过所述铰接单元沿第一方向相对旋转,以处于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朝向同一方向的展开结构;并且通过所述铰接单元沿第二方向相对旋转,以处于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彼此相对的折叠结构。
所述终端还包括旋转防止单元,其被设置成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结构时防止在没有针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的动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正视立体图和后视立体图,其例示了该移动终端的折叠结构。
图3A和图3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正视立体图和后视立体图,其例示了该移动终端的展开结构。
图4A到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侧视立体图,其例示了如何将该移动终端的结构从折叠状态转换到展开状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铰接模块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铰接模块的立体图,其示出了固定凸轮和可动凸轮的构造。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铰接模块中所包含的可动凸轮的第二凸轮外廓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铰接模块的剖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的剖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的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的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防振(anti-vibration)单元的剖视图。
图15A到图15C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平面图,其示出了展开结构中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照形成本说明的一部分的附图,附图例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结构、电气以及过程进行改变。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全部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以下,针对元件使用后置用语“模块”、“单元”和“部件”仅为了使本公开容易理解,因此,没有对这些后置用语本身赋予具体的意义或作用。应当理解的是,“模块”、“单元”或“部件”可以交换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可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以及导航仪。
参照图1,便携式终端100可包括各种组件,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及电源单元190。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便携式终端100,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并非需要实现所示出的全部组件,也可以另选地采取更多或更少的组件。下面,依次来描述各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使得能够在便携式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者在便携式终端100与便携式终端100所在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地面信道。广播管理实体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可以是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将该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实现为电视广播信号、收音广播信号或数据广播信号以及其它信号。广播信号还可以包括与电视广播信号或收音广播信号相结合的数据广播信号。
广播相关信息的示例包括与广播信道相关联的信息、与广播节目相关联的信息和与广播业务提供商相关联的信息。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提供广播相关信息,并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
可以按照各种格式来实现广播相关信息。例如,广播相关信息包括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和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设置为接收从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例如,这些广播系统包括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仅媒体前向链路(MediaFLO)、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和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设置成适于数字广播系统以及发送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适当的装置(例如存储器160)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向移动通信网络上的网络实体(例如,基站、外部便携式终端或服务器)发送无线信号,和/或从其接收无线信号。这些无线信号例如包括音频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根据发送/接收文本/多媒体消息的各种格式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便携式终端100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位于内部,或者从外部连接到便携式终端100。这些无线互联网接入的示例可以包括无线LAN(WLAN)(Wi-Fi)、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是指用于短距离通信的模块。实现短距离通信模块114的合适技术可以包括
Figure BSA00000163420200051
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和/或
Figure BSA00000163420200052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指用于检测或者计算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115的一个示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
A/V输入单元120被设置成向便携式终端100提供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例如,A/V输入单元120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
相机121接收和处理通过图像传感器在视频呼叫模式或拍摄模式中所获取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帧。经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由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或者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向外部发送。可以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结构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的相机121。
麦克风122可以在便携式终端100处于特定模式(例如电话呼叫模式、记录模式或者语音识别模式)时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将该音频信号处理为数字数据。为了输出,将经处理后的数字数据转换成可在电话呼叫模式下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麦克风122可以包括各种噪声消除算法,以消除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30从用户接收输入数据,以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操作。例如,用户输入单元130包括键盘、薄膜开关(dome switch)、触摸板(例如,静压式/电容式)、拨轮(jog wheel)或拨动开关(jog switch)。
感测单元140提供对便携式终端100的各个方面的状态测量。例如,感测单元140检测便携式终端100的打开/闭合状态、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变化、用户与便携式终端100存在或不存在接触、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和便携式终端100的加速度/减速度,以生成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操作的感测信号。感测单元140还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在滑盖型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便携式终端100的滑动部分是否打开或闭合。其它示例包括由感测单元140来感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了电力、接口单元170与外部装置之间存在或不存在连接或其它连接。
输出单元150被设置为输出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或者触觉信号。输出单元150例如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告警单元153和触觉模块154。
显示单元151可以输出在便携式终端100中处理后的信息。例如,当便携式终端100工作在电话呼叫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提供包括与该呼叫相关的信息在内的用户界面(UI)或者图形用户界面(GUI)。作为另一示例,如果便携式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拍摄模式,则显示单元151可以另外地或者另选地显示所拍摄和/或接收的图像、UI或GUI。
例如可以利用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或三维(3D)显示器来实现显示单元151。显示单元151可以实现为可从外部查看的透明型或者光透射型(称为“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的代表性示例包括透明OLED(EOLED)。
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也可以实现为光透射型。在这种结构中,用户能够透过终端主体的显示单元151所占据的区域,来看到位于该终端主体之后的对象。
可以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设置方面而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显示单元151。例如,可以在一个表面上彼此分开或者一体地设置多个显示单元151,或者可以在不同表面上设置多个显示单元151。
如果显示单元151与触敏传感器(称为“触摸传感器”)之间具有层结构,则这种层结构可以称为“触摸屏”。具有触摸屏的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出装置及输入装置。触摸传感器可以实现为触摸膜、触摸片或触摸板。
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成将施加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变化或者由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产生的电容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此外,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成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区域,还感测触摸压力。
当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向触摸控制器发送相应的信号(未示出)。触摸控制器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然后将相应数据发送给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以获知触摸了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
接近传感器141可以设置在便携式终端100的由触摸屏覆盖的内部区域,或者设置在靠近触摸屏处。接近传感器141被设置成在无需机械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场或红外线来检测是否存在正在要感测的表面的对象或者位于要感测的表面附近的对象。与接触传感器相比,接近传感器141通常寿命更长、功能更强。
接近传感器141可以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磁性接近传感器或红外接近传感器。当该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式触摸屏时,通过电磁场的变化来感测指点器与触摸屏的接近度。在这种情况下,可将该触摸屏或触摸传感器划分为接近传感器141。
此后,为了便于解释,将指点器位于接近触摸屏、但不接触的情况的状态称为“接近触摸”,并且,将指点器实际上与触摸屏接触的状态称为“接触触摸(contact touch)”。对于与指点器在触摸屏上的接近触摸相对应的位置,这种位置对应于在指点器进行接近触摸时指点器与触摸屏垂直相对的位置。
接近传感器141感测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长、位置和移动状态。可以将与感测到的接近触摸和感测到的接近触摸模式有关的信息输出到触摸屏。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呼叫接收模式、呼叫发起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和广播接收模式中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到的或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输出与便携式终端100中所执行的功能有关的音频信号,例如,用于对接收到的呼叫或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告警的声音。音频输出模块152例如包括接收机、扬声器和蜂鸣器。
告警单元153输出用于通知便携式终端100发生事件的信号。便携式终端100发生的事件可以包括接收到呼叫、接收到消息、按键信号输入和触摸输入。告警单元153不仅可以输出视频或者音频信号,还可以输出其它类型的信号,例如,以振动方式来通知事件的发生的信号。因为能够通过显示单元151或者音频输出单元152来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因此可以将显示单元151和音频输出模块152归类为告警单元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生成用户能够感觉到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4所生成的触觉效果的代表性示例包括振动。由触觉模块154所生成的振动可以具有可控制的强度和可控制的模式。例如,可以按照合并的方式或者依次的方式来输出不同的振动。
触觉模块154还可以产生各种触觉效果,不仅包括振动,而且还包括
相对于被触摸或被接触的皮肤表面而垂直移动的针列、通过喷孔或吸孔的空气喷力或空气吸力、触摸皮肤表面、是否接触电极、利用诸如静电力的刺激效果、以及利用吸热装置或发热装置来再现冷或热的感觉。
触觉模块154可以设置成通过用户的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利用手指或者手臂的用户的肌肉感知,来发出触觉效应或信号。可以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结构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触觉模块154。
存储器160存储用于控制器180的处理和控制的程序。另选的是,存储器160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本数据、消息、静态图像和视频。而且,存储器160还可以存储与在触摸屏上输入触摸时所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音频相关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利用任何类型的适当存储介质来实现,包括闪存型、硬盘型、多媒体卡微型、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和存储卡型(例如,SD或DX存储器)。而且,便携式终端100可以操作在互联网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器。
接口单元170通常可以实现为使得便携式终端100与外部装置进行接口。接口单元170可以使得能够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向便携式终端100中的各个组件输送电力,或者从便携式终端100向外部装置传输数据。接口单元170例如包括有线/无线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或耳机端口。
标识模块可以设置成用于存储用于验证便携式终端100的使用权限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UIM:User IdentityModule)或订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而且,可以按照智能卡来实现具有该标识模块或标识装置的装置。因此,标识装置可以通过端口连接到便携式终端100。
当便携式终端100连接到外部托架时,接口单元170还可以用作从该外部托架向便携式终端100供应电力的路径,或者用作将用户从该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传送到便携式终端100的路径。这种从该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识别便携式终端100准确地安装到该托架上的信号。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电话呼叫、数据通信和视频呼叫相关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提供多媒体回放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设置为控制器180的一部分,或者设置成独立的组件。控制器180还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触摸屏上输入的字迹或绘图识别为文本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提供各种部件所需要的电力。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是内部电力、外部电力或者其组合。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例如软件、硬件或者其组合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对于硬件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以下硬件中的一个或者更多个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来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它们的选择性组合。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由控制器180实现。
对于软件实现,诸如程序和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单独的软件模块一起实现,各个软件模块至少执行一项功能和操作。软件代码可以用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由控制器180执行。
参照图2A到图3B,便携式终端100包括按照可彼此旋转的方式而连接的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都是按照可折叠的方式而设置的。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的交叠或折叠状态可称为“闭合”或“折叠”结构。如图3A和图3B所示,如果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从折叠结构彼此相对旋转,则使得在折叠结构中未曝露部分被曝露出来。该状态称为“打开”或“展开”结构。
在本发明中,位于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的在折叠结构中未曝露的相对表面称为“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对的表面或者位于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各另一侧的在折叠结构中曝露于外部的表面称为“外表面”。
可以由壳体(例如,外壳、壳或者盖)来设置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中的各个,形成它们的外形。该壳体内所限定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各种电子元件。壳体可以由注塑树脂形成,或者由例如不锈钢(STS)或者钛(Ti)的金属材料制成。
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通过铰接单元按照可相对旋转或可折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铰接单元包括形成在第一机体200上的第一铰接部201、以及形成在第二机体300上的第二铰接部301和第三铰接部302。第二铰接部301和第三铰接部302按照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一铰接部201的两端上。这里,可以根据与图2A-图3B所示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来实现该铰接单元,只要能够按照可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即可。
例如,在第一机体200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一显示单元151a、音频输出模块152、相机121、第一操作单元131和麦克风1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一显示单元151a占据第一机体200的大部分外表面,并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和相机121设置在靠近第一显示单元151a的两端中的一端的区域中,而第一操作单元131和麦克风122设置在靠近第一显示单元151a的另一端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第二显示单元151b安装在第二机体300的外表面上,并且也占据了第二机体300的大部分外表面。如图3A所示,在折叠结构中可以将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平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的输出方向相同。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可以实现为一种触摸屏,并且,可以称为“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
可以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以使得能够输入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并且,用户输入单元130包括多个操作单元131和132。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操作单元131设置在第一机体200的前表面上,第二操作单元132设置在第二机体300的侧表面上。操作单元131和132可以称为“操作部”。这种操作部可以使用用户能够触摸或点触(tap)以进行操作的任何触觉方式。
可以按照各种方式设定经由第一操作单元131和第二操作单元132输入的内容。例如,第一操作单元131可以设置成输入诸如START(开始)、END(结束)或SCROLL(滚动)的命令,第二操作单元132可以设置成输入诸如对从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的音量进行调节或将显示单元151转换到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
参照图2B,还可以将相机121′、音频输出模块152′安装在第二机体300的外表面上。相机121′所朝方向与第一相机121所朝方向相反,并且,相机121′的分辨率可以与位于第一机体200上的相机121的分辨率不同。
例如,相机121可以按照较低的分辨率工作,生成较低像素的图像。因此,第一相机121可用于当用户在视频呼叫过程中拍摄自己的面部并将其发送给另一方时。另一方面,相机121′可以按照较高的高分辨率工作,从而生成较高像素的图像,使得它能够用于为用户获取较高质量图像,以备未来使用。相机121和相机121′可以按照可旋转或弹出的方式安装在终端机体上。
还可以在相机121′附近另外设置闪光灯123和反光镜124。当利用相机121′照相时,闪光灯123与相机121′一起工作。反光镜124可以与相机121′协同工作,以使用户能够以自拍模式对自己进行照相。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与音频输出模块152协同工作,以提供立体声输出。此外,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设置为免提(speakerphone)工作。
还可以将第三操作单元133设置在第二机体300的侧表面上。除了用于通信的天线260之外,例如还可以在第一机体200或第二机体300的侧表面上设置广播信号接收天线260。构成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260可以缩回到终端机体中。
参照图3B,用于向便携式终端100提供电力的电源单元190可以安装在第一机体220或第二机体300的内表面中。电源单元190可以安装在终端机体内部,或者可从终端机体的外部拆卸。图3B中的实施方式将电源单元190例示为安装在第二机体300上的充电电池类型。
上述便携式终端100在折叠结构中具有直板型终端的形式。便携式终端100在折叠结构中通常工作在待机模式或者电话呼叫模式。
在折叠结构中,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以相对方向来显示信息,并且,显示在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上的信息的方向可以根据正在便携式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而彼此相同或者彼此不同。此外,可以将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设置成在折叠结构中选择性激活。
当将便携式终端100转换到展开结构时,可激活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这两者。如果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用作触摸屏,则它们输出可触摸的可视信息(例如,软键)。
在展开结构中,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可以彼此相关联地工作。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在展开结构中彼此协同工作的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来使用便携式终端100的附加功能,例如,听音乐或观看视频、进行游戏和浏览网页。
参照图4A,在折叠结构中,第一机体200的内表面和第二机体300的内表面彼此相对。在该结构中,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朝向相对的方向。
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相对旋转了预定角度时,如图4C所示,便携式终端100转换到展开结构,其中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平行设置。图4A图4C示出了第二机体300围绕铰接单元相对于第一机体200而旋转。
参照图4B,可以将第二机体300设置在折叠结构与展开结构之间、从第一机体200抬起第一角度θ1的位置。该结构可以称为“中间”结构。
在中间结构中,可将第一机体200放置于一个表面上,并且第二机体300的第二显示单元151b与该表面倾斜该预定角度。因此,当将便携式终端100放置于该表面上而无需持握便携式终端100时,用户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二显示单元151b上输出的信息。可以将第一角度θ1例如设定为大约45°。
另选的是,可以将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这两者的端部放置于表面上、使得便携式终端100站立,此时便携式终端处于部分打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由至少两个不同的观看者从两个相对方向观看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
因此,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可以针对该至少两个不同观看者而在各个显示器上显示两个独立的信息,或者同时显示同一信息。当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显示同一信息时,可以由至少两个不同用户(例如,在游戏应用中)交互地使用这两个显示单元151a和151b。
如果将第二机体300进一步从图4B所示状态相对于第一机体200共旋转了第二角度θ2,如图4C所示,则便携式终端100转换到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下,第二角度θ2例如设定为大约180°到185°。
在本发明中,将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从折叠状态相对旋转到展开状态的方向称为“正向”或“第一”方向,将从展开状态相对旋转到折叠状态的方向称为“反向”或“第二”方向。
因此,第一机体200的内表面和第二机体300的内表面沿着正向方向旋转而彼此离开,沿反向方向旋转而彼此靠近。图4A到图4C例示了第二机体300相对于第一机体200旋转,并且,正向方向显示为逆时针方向,反向方向显示为顺时针方向。
在如图4C所示的展开结构中,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朝向同一方向。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输出可触摸输入的可视信息,并且,用户可以触摸该可视信息来将输入信息输入到便携式终端10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将便携式终端100从折叠结构转换到展开结构或者从展开结构转换到折叠结构时,使得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的相对旋转悬置或暂停在第一角度θ1处。另选的是,可以将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设置成从折叠结构直接转换到展开结构而不作任何停止。
当在展开结构中通过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触摸输入时,会通过针对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触摸输入而沿反向方向施加旋转力。例如,如图4C所示,当在展开结构中通过指示器或手指向第二显示单元151b进行触摸输入,会向第二机体300施加压力,使得向后推第二机体300,从而减小第二角度θ2。
因此,即使不希望发生旋转,但是由于触摸输入所产生的压力,所以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仍然会不顾用户意图而沿反向方向相对旋转。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无意或者非期望的旋转,可以在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设置旋转防止单元,用于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在展开结构中沿反向方向相对旋转。
参照图5,可以在第一机体200的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二机体300的第二铰接部301之间安装铰接模块400。铰接模块40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铰接部201的插入槽203中,铰接模块40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铰接部301的插入槽中。
铰接模块400连接第一铰接部201和第二铰接部301,以便这两者可相对旋转。此外,铰接模块400设置成当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时向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提供相对旋转力。例如,当用户相对地旋转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预定角度时,铰接模块400使得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能够最多旋转该预定角度。
还可以在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二铰接部301之间设置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铰接部201和第二铰接部301的补充(complementary)铰接部305。补充铰接部305用作可旋转地连接第一铰接部201和第三铰接部302的轴。
参照图6,铰接模块400包括壳体410、固定凸轮430、可动凸轮420和弹簧440。壳体410固定到第一铰接部201中,并且限定了设置可动凸轮420和弹簧440的内部空间。
可以按照具有一个开口端的柱形来形成壳体410。第一铰接部201的插入槽203可以具有多边形截面,并且,也可以按照多边形形成壳体410的截面,使得可以将壳体410固定到插入槽203。
固定凸轮430可以固定到第二铰接部301中,并且按照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壳体410相连接。也可以按照多边形形成固定凸轮430的截面,以将其插入到第二铰接部301中固定起来。
可将可动凸轮420设置在壳体410内、以可在其中直线移动,并且,可动凸轮420在其一端可设置有凸轮表面,以与固定凸轮430接触。可将可动凸轮420安装成在壳体410内部并不旋转,并且与固定凸轮430接触,以可彼此相对移动。
弹簧440可以设置在壳体410内,并支撑可动凸轮420的另一端。弹簧440的一端由壳体410的内壁支撑,弹簧440的另一端由可动凸轮420支撑。
壳体410、可动凸轮420和固定凸轮430都通过凸轮轴450彼此连接。可以按照从固定凸轮430延伸的形状来形成凸轮轴450。凸轮轴450可以从固定凸轮430延伸到壳体410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凸轮轴450和固定凸轮430彼此一体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凸轮轴450可以形成为独立于固定凸轮430的部件,以与固定凸轮430相接合。
铰接模块400还可以设置有稳定单元460,稳定单元460用于支撑凸轮轴450,以防止在展开结构或折叠结构下(特别是在展开结构中)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二铰接部301之间的移动、振动或摇动。稳定单元460可以形成在可动凸轮420上,并且支撑凸轮轴450的外周表面。
参照图7,可动凸轮420可以设置有通孔420a,凸轮轴450被插入通孔420a。可以按照从通孔420a的外周沿凸轮轴45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来形成稳定单元460。
这样,可动凸轮420的稳定单元460支撑固定凸轮430的凸轮轴450,并且能够在展开结构中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可能发生的移动、振动或摇动,由此使得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保持稳定。如同在展开结构中一样,即使在折叠结构中或者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相对于彼此而旋转时,稳定单元460仍然也可以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可能发生的移动、振动或摇动。
壳体41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支撑凸轮轴450的套管(bushing)470,如图6所示。套管470和凸轮轴450分别可以设置有固定环480。
旋转防止单元可以设置在铰接模块400中,以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在展开结构中随意或无意旋转。如图7所示,旋转防止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固定凸轮430上的第一凸轮外廓431和形成在可动凸轮420上的第二凸轮外廓421。
第一凸轮外廓431从凸轮轴450的一侧突出。第一凸轮外廓431可以仅形成于固定凸轮430的一部分上,以使得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相对旋转的角度(即,第二角度θ2)落在至少180°的范围内。
第二凸轮外廓421可以包括第一止动部422,在展开结构中第一凸轮外廓431在第一止动部422处停止、锁定或接合。通过使得第二凸轮外廓421的凸轮表面凹陷、以形成第一止动部422,如图7和图8所示。
第二凸轮外廓421还可以包括第二止动部423和第三止动部424,其中,在折叠结构中第一凸轮外廓431在第二止动部423处停止,并且在中间结构中第一凸轮外廓431在第三止动部424处停止。可以类似于第一止动部422那样通过使得第二凸轮外廓421的凸轮表面凹陷、以形成第二止动部423和第三止动部424。
在从第一止动部422开始的、沿着可动凸轮420的圆周方向的多个部分上形成第二止动部423和第三止动部424。第二止动部423与第三止动部424之间的角度可以对应于第一角度θ1,第二止动部423与第一止动部422之间的角度可以对应于第二角度θ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三止动部424的深度可以比第一止动部422和第二止动部423的深度浅(如图8所示),以与折叠结构和展开结构相比,使得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保持在较不固定的止动状态。
可根据期望产生的相对旋转力而将第一止动部422、第二止动部423与第三止动部424之间的间隔实现成各种倾斜角。将这些间隔实现成几乎是齐平的(flush),以实现为“不停止铰接(free-stop hinge)”。而且,仅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旋转到特定结构(例如,折叠结构、展开结构和中间结构)中时,才产生相对旋转力。
通过在折叠结构中将第一凸轮外廓431停止在第二止动部423处来悬置第一凸轮外廓431。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相对旋转时,壳体410和第一铰接部201的可动凸轮420相对于第二铰接部301的固定凸轮430进行相对旋转。
随着第一凸轮外廓431相对于第二凸轮外廓421相对地移动,可动凸轮420在壳体410内直线移动。因此,弹簧440被压缩。当可动凸轮420和固定凸轮430超出止点(dead point)时,通过弹簧440的弹性恢复力而将可动凸轮420复位到原始位置。在该过程中,在可动凸轮420与固定凸轮430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力。
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到达第一角度θ1时,第一凸轮外廓431停止在第三止动部424处。因此,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相对旋转悬置在第一角度θ1处,并且,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的角度保持在第一角度θ1。在这种状态下,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沿正向方向相对旋转时,第一凸轮外廓431相对于第二凸轮外廓421移动。
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到达第二角度θ2时,第一凸轮外廓431停止在第一止动部422处。因此,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相对旋转悬置在第二角度θ2处,并且,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转换到并保持在展开状态中。
将便携式终端100从展开结构转换到折叠结构的过程类似于上述过程,但是可按照相反次序进行。因此,不再单独描述该过程。
参照图9A,还可以设置锁定单元,用于在展开结构中锁定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锁定单元可以锁定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使得即使在展开结构中向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施加外力时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仍然也不会相对旋转。
参照图9B,便携式终端100可以包括解锁单元,用于对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进行解锁,从而使得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能够正向旋转。如果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在锁定状态下沿正向方向稍微相对旋转或者相对旋转了预定角度,则解锁单元对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进行解锁,从而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还能够沿反向方向相对旋转。
图9B例示了第二机体30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释放锁定状态。为了将便携式终端100从展开结构转换到折叠结构,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沿正向方向稍微相对旋转,以对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进行解锁,然后,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沿反向方向相对旋转,以将便携式终端100转换到折叠结构。可将锁定单元和解锁单元设置成单个组件(可以称为“锁定解锁单元”)。
参照图10和图11,可以在第一机体200的第一铰接部201与第二机体300的第二铰接部301之间安装铰接模块50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类似于前述实施方式,铰接模块500包括壳体510、可动凸轮520、固定凸轮530和弹簧540。附图中对于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组件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因此,可通过对前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来理解这些附图标记。
参照图12A和图12B,锁定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机体200内的第一止动器610和形成在铰接模块500处的第二止动器620(如图11中所示)。可以将第一止动器610设置在与第一铰接部201相邻的位置处,以可直线移动。
第一止动器610可沿着与凸轮轴55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第一止动器610可以包括本体611和止动突出部612。止动突出部612可以从本体611向第一铰接部201突出。
如图11所示,第二止动器620可以形成于凸轮轴550的端部上,与固定凸轮530一体旋转,并且,当转换到展开结构时第二止动器620停止在第一止动器610处。第二止动部620可以包括延伸部621和凸轮部622,其中,延伸部621从凸轮轴550的一端延伸,并且,凸轮部622形成在延伸部621的外周面上。
凸轮轴550可以穿透壳体510而延伸到壳体510的外部,并且,可以在延伸出的端部上形成延伸部621。延伸部621可以具有圆盘状,并且凸轮部622可以设置有使止动突出部612停止的凸轮弯曲表面。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了第一止动器610和第二止动器620的构造和操作的图,这是沿图12A的线XIII-XIII所截取的截面图。图13A示出了从折叠结构转换到展开结构的过程。
参照图13A,当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相对旋转时,固定凸轮530旋转,并且,相应地使得从凸轮轴550延伸的延伸部621协同旋转。也就是说,随着第二机体300沿正向方向旋转,延伸部6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随着凸轮部622的一端向止动突出部612移动并继续移动,使得止动突出部612变形。
参照图13B,如果凸轮部622继续移动、使得凸轮部622的端部移过了止动突出部612,则止动突出部612停止在凸轮部622处。因此,限制了延伸部62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也限制了第二机体300的反向旋转。
参照图10、图12A和图12B,解锁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止动器610上的延伸突起部630和形成在第二机体300上的推动突起部640。延伸突起部630可以从第一止动器610的本体611延伸到第一机体200的外部。可以将延伸突起部630定位成使得延伸突起部630与止动突出部612之间隔开预定间隔。
如图10所示,通过第一机体200的侧表面(即,第一侧面210)形成凹槽220。可以将延伸突起部630设置成通过凹槽220而突出到第一机体200外部。可将延伸突起部630设置成可在凹槽220中直线移动。
第二机体300可以具有在展开结构中朝向第一机体200的侧表面(即,第二侧面310),并且推动突起部640可以从第二侧面310突出。推动突起部640可以形成于在展开结构中朝向延伸突起部630的位置处。
将推动突起部640设置成在展开状态下与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正向旋转协同地推动延伸突起部630,由此移动第一止动器610。为此,可将延伸突起部630和推动突起部640定位成使得它们的中心彼此隔开预定间隔。
参照图12B,第一止动器610通过延伸突起部630与推动突起部64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沿凸轮轴550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因此,止动突出部612沿凸轮轴550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此从凸轮部622解锁。
因此,延伸部621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3A和13B所示,并且,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可以沿反向方向相对旋转。第一止动器610的一个端部由复位弹簧650所支撑,并且,当移动时通过复位弹簧650提供的弹力而复位到其原始位置。
参照图14,还可以在第一机体200与第二机体300之间设置稳定单元700,用于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摇动、振动和移动。稳定单元700用于固定住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以在展开结构中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摇动或振动。
稳定单元70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210上的第一磁铁710和设置在第二侧面310上的第二磁铁720。在展开结构中,第一磁铁710与第二磁铁720相对的表面具有不同的极性。
可将第一磁铁710和第二磁铁720分别安装在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壳体中,因此,第一磁铁710和第二磁铁720不会曝露于外部。在展开结构中,第一磁铁710与第二磁铁720之间所产生的磁力固定住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位置,由此防止第一机体200和第二机体300的摇动或振动。
图15A到图15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作在便携式终端100的展开结构中的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的多个示例。如果将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实现为触摸屏,则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可以在展开结构中协同工作。例如,如果触摸了在第一显示单元151a上所输出的第一可视信息,则能够在第二显示单元151b上输出与第一可视信息相关的第二可视信息。
图15A例示了作为第一可视信息的示例的软键801以及作为第二可视信息的示例的文本输出窗口802。软键801可以表示以键盘的形式设置的多个按键,用于表示至少一个字符、数字、符号、图形或图标。可以按照字符键、数字键和功能键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形式来实现该键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软件801具有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输入文本的QWERTY设置。当用户触摸软键801时,与该触摸输入相对应的文本显示在文本输出窗口802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可视信息可以是至少一个可选择条目,并且,第二可视信息可以是所选择的条目的详细信息。例如,如图15B所示,在第一显示单元151a上输出多个图标803,并且,该多个图标803包括在便携式终端100中所存储的尺寸较减的图片。当触摸或选择多个图标803中的一个时,第二显示单元151b显示在该多个图标803中所选择的一个图标的详细信息或者放大版。
图15C例示了组合使用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来显示单个图像,从而用作单个组合屏幕805。因此,便携式终端100可以用于在更大的屏幕或单个组合屏幕805上输出可视信息。
除了上述第一显示单元151a和第二显示单元151b的示例之外,它们还可以按照各种其它方式工作。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形式的产品,其具有设置在按照可折叠的方式而接合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的外表面上的触摸屏。本发明还提供了能够在便携式终端100的展开结构中防止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的反向旋转的一种结构。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防止当便携式终端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结构中时可能发生的摇动或振动的一种结构。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定解锁结构,其能够对处于便携式终端的展开结构中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进行锁定和解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可以通过在展开结构中朝向同一方向的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来支持各种用户界面环境。
不应将针对便携式终端的前述结构和方法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目的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各种替代、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组合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它特性,以获取附加和/或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由于这里的特征可以在不偏离其特性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实施,所以还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述实施方式不受以上说明的任何细节的限制,相反,应当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宽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者这样的界限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全部改变和修改都应当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6)

1.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
第一机体,其在该第一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显示触摸屏,并且具有第一铰接部;
第二机体,其在该第二机体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二显示触摸屏,并且具有第二铰接部;
铰接模块,该铰接模块被设置成连接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以辅助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折叠结构与展开结构之间的相对旋转,其中,所述铰接模块包括被固定到所述第一铰接部并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以能够直线移动的可动凸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二铰接部并被设置成与所述可动凸轮的一端接触以执行所述相对旋转的固定凸轮以及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被设置成支撑所述可动凸轮的另一端的弹簧;
锁定单元,该锁定单元被设置成在所述展开结构中锁定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其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
第一止动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中以能够直线移动;以及
第二止动器,其与所述固定凸轮一起旋转,并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止动器处停止,当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所述展开结构中时,所述第一止动器和所述第二止动器被锁定;以及
解锁单元,该解锁单元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在所述展开结构中沿第一方向进一步相对旋转了预定角度时对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进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和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被设置成在所述折叠结构中选择性地被激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所述折叠结构和所述展开结构中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和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都曝露于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和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被设置成在所述展开结构中作为组合屏幕而工作,使得在所述组合屏幕上显示单个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显示所述单个信息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显示所述单个信息的其余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包括旋转防止单元,所述旋转防止单元包括:
第一凸轮外廓,其形成于所述固定凸轮上;以及
第二凸轮外廓,其形成于所述可动凸轮上,并且包括第一止动部,在所述展开结构中所述第一凸轮外廓在该第一止动部处停止并固定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凸轮外廓还包括:
第二止动部,在所述折叠结构中所述第一凸轮外廓在该第二止动部处停止并固定住;以及
第三止动部,在所述折叠结构和所述展开结构之间的中间结构中,所述第一凸轮外廓在该第三止动部处停止并固定住,所述终端在所述中间结构中处于部分折叠或部分展开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铰接模块还包括:
稳定单元,其形成于所述可动凸轮上,并被设置成在所述展开结构中通过防止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的振动或移动来使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稳定,其中,所述稳定单元还被设置成支撑从所述固定凸轮延伸出的凸轮轴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可动凸轮具有通孔,所述凸轮轴被插入该通孔,并且,所述稳定单元具有从所述通孔的外周向所述凸轮轴延伸的圆筒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止动器具有向所述铰接模块突出的止动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二止动器具有延伸部和凸轮部,该延伸部从形成在所述固定凸轮处的凸轮轴延伸,该凸轮部形成在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上,使得由所述凸轮部使所述止动突出部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解锁单元包括:
延伸突起部,其从所述第一止动器向所述第一机体的外侧延伸;以及
推动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二机体上,并被设置成当推动所述延伸突起部时移动所述第一止动器,以释放被锁定的所述第一止动器和所述第二止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具有槽,所述延伸突起部插入到该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解锁单元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一止动器移动时使所述第一止动器复位到原始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还包括稳定单元,该稳定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并被设置成在所述展开结构中防止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相对移动或振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分别包括在所述展开结构中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并且,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和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旋转防止单元包括锁定单元,该锁定单元被设置成:
在所述展开结构中锁定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以防止在所述展开结构中接收到至少施加于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或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时,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沿第二方向相对旋转;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旋转了预定角度而对在所述展开结构中被锁定的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进行解锁。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旋转防止单元还被设置成:
当至少施加于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或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力小于阈值力从而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和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并不响应于该触摸输入而旋转时,防止沿第二方向相对旋转;以及
当至少施加于所述第一显示触摸屏或所述第二显示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力大于阈值力时,允许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旋转。
CN201010214009.4A 2009-06-25 2010-06-24 可折叠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8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57254A KR101587107B1 (ko) 2009-06-25 2009-06-25 이동 단말기
KR10-2009-0057254 2009-06-25
KR1020090089770A KR101641228B1 (ko) 2009-09-22 2009-09-22 이동 단말기
KR10-2009-0089770 2009-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8538A CN101938538A (zh) 2011-01-05
CN101938538B true CN101938538B (zh) 2014-01-29

Family

ID=42827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40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8538B (zh) 2009-06-25 2010-06-24 可折叠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64823B2 (zh)
EP (1) EP2273769B1 (zh)
CN (1) CN1019385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961A (zh) * 2014-09-18 2015-02-04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限位的门轴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60027B2 (en) * 2010-06-30 2013-10-15 Skeyedex Inc. Multi-scree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2108668A2 (ko) 2011-02-10 2012-08-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휴대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842906B1 (ko) 2011-02-10 2018-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장치 및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장치의 화면 변경방법
CN102889294A (zh) * 2011-07-18 2013-01-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盖体限位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WO2013031386A1 (ja) 2011-08-29 2013-03-07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CN202183805U (zh) * 2011-09-15 2012-04-04 朱洪来 双屏滑盖智能手机
CN102291478A (zh) * 2011-09-27 2011-12-21 吴艺豪 一种折叠型平板触屏手机
KR101917683B1 (ko) * 2012-02-21 2018-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전자기기
CN103383603B (zh) * 2012-05-02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99684A (zh) * 2013-07-03 2013-11-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可变的显示屏幕、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USD749571S1 (en) * 2014-02-22 2016-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CN103914273B (zh) * 2014-03-25 2017-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60036231A (ko) * 2014-09-25 2016-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I549378B (zh) * 2014-10-08 2016-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傳輸軸組合及其傳輸軸結構和金屬端子連接軸
CN104571337B (zh) * 2015-01-20 2018-11-02 苏州嘉辰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平板电脑显示和触摸控制方法
US9487981B1 (en) * 2015-06-26 2016-11-08 Intel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dual axis hing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373304A (zh) * 2015-09-29 2016-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524190B1 (ko) * 2016-06-08 2023-04-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휴대 장치 및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휴대 장치의 제어방법
JP1586458S (zh) * 2016-10-11 2017-12-18
CN108122600B (zh) * 2016-11-29 2021-07-20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IT201700038381A1 (it) * 2017-04-08 2017-07-08 Francesco Fusi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Solare per Illuminazione e Segnaletica Luminosa
CN107908350A (zh) * 2017-12-28 2018-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27996B (zh) * 2018-01-24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JP7033941B2 (ja) * 2018-02-01 2022-03-11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センサシステム
US11853129B1 (en) * 2018-09-24 2023-12-26 Apple Inc. Integrated sensor in clutch assembly for determining angle of display
CN111262991B (zh) * 2018-11-30 2021-02-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可折叠设备
CN109936649B (zh) * 2019-02-22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606318B1 (en) 2019-05-23 2020-03-31 Google Llc Hinge mechanism and mode detector for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2087540B (zh) * 2019-06-14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显示屏模块及移动终端
US11064067B2 (en) * 2019-09-30 2021-07-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Gesture detection based on device form factor
KR20210039731A (ko) * 2019-10-02 2021-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립 센서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립 센서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TWM622767U (zh) 2021-05-20 2022-02-01 赫力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另一個電子紙顯示器的摺疊式智慧型手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28343A (en) * 1997-08-11 1999-02-17 Nec Corp A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having an additional display area on second surface
CN1949905A (zh) * 2005-10-14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多媒体内容的方法及能够实现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7841A (ja) 1991-04-05 1992-10-30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
US6144358A (en) 1997-08-20 2000-11-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open and closed configurations
GB2372663B (en) * 1998-05-08 2002-11-27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2002118628A (ja) 2000-10-05 2002-04-19 Zenji Tsuchikawa 携帯電話機
KR100665709B1 (ko) 2001-04-26 2007-01-10 피닉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힌지장치
TW508040U (en) 2001-09-05 2002-10-21 Hinge Basestrong Co Ltd Radial pressing structure of rotation shaft
TWI225744B (en) 2003-10-06 2004-12-21 Benq Corp Flip-flop mobile phone
US20070046561A1 (en) 2005-08-23 2007-03-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EP1758345B1 (en) 2005-08-26 2016-12-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handset having touch pad
US7844301B2 (en) 2005-10-14 2010-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media content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apable of implementing the same
KR100846188B1 (ko) 2006-08-08 2008-07-14 (주)멜파스 복수의 접촉 센서를 구비한 사용자 입력 장치, 및 상기장치로부터 사용자의 접촉을 감지하여 디지털 기기를제어하는 방법
US7869834B2 (en) * 2007-03-28 2011-01-1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28343A (en) * 1997-08-11 1999-02-17 Nec Corp A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having an additional display area on second surface
CN1949905A (zh) * 2005-10-14 2007-04-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多媒体内容的方法及能够实现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961A (zh) * 2014-09-18 2015-02-04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限位的门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3769A3 (en) 2011-05-25
EP2273769A2 (en) 2011-01-12
US20100328860A1 (en) 2010-12-30
US8264823B2 (en) 2012-09-11
EP2273769B1 (en) 2012-12-05
CN101938538A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8538B (zh) 可折叠移动终端
KR101692550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메뉴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10185243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KR10243486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549682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2053781B (zh)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77639B1 (ko) 휴대 전자기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101917683B1 (ko) 휴대 전자기기
KR101878671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방법
US2016016211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60191680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873408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9448720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427129A (zh)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KR101951416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307336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055820B (zh) 移动终端
KR20110139570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락이 설정된 대기화면에서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2012004546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어 방법
KR20130063323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10043325A (ko) 단말기에서의 명령어 입력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단말기
KR101667706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1002304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3차원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제어 방법
KR101641228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659002B1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