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091B -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3091B
CN101933091B CN200980103426.7A CN200980103426A CN101933091B CN 101933091 B CN101933091 B CN 101933091B CN 200980103426 A CN200980103426 A CN 200980103426A CN 101933091 B CN101933091 B CN 101933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rmal line
line direction
pulse laser
substrat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34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3091A (zh
Inventor
冈山佳树
滨田胜俊
塚本博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3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3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30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Landscapes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中,在照射脉冲激光的预定区域内,使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为多个,根据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决定上述预定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范围,通过增减上述预定区域内的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数量来增减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量,对于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分布密度,在增加上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上述分布密度增高,在减少上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上述分布密度降低,上述脉冲激光的振荡条件与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和量无关,实质上是恒定的。

Description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对基板的预定区域的法线方位进行调整的方法,举出能够具体地应用该方法的事例对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近年来,CD、DVD、HDD等光盘驱动装置的薄型化不断发展。伴随与此,构成光盘驱动装置的主轴电动机的薄型化的要求也提高。并且,伴随着光盘的高容量化,光盘的记录密度提高。因此,即便光拾取单元的受光发光方向与光盘的记录面或者再现面(以下称为R/P面)之间的角度和位置仅微小地偏移,在记录时或者再现时(以下称为R/P时)也有可能产生错误。
因此,需要对光拾取单元的受光发光方向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轴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以下将该调整称为偏斜调整),以使光拾取单元的受光发光方向与光盘的记录面之间所成的角为直角。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73485号公报中公开有为了容易且正确地修复光盘搭载面的平行度而对固定框的适当的位置照射激光的激光成形(forming)加工。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0-094164号公报中公开了电动机等的轴的倾斜调整方法。该方法是如下的方法:对安装于支承基体的轴的安装基部的附近部照射激光束,使其加热熔融,然后进行冷却,通过此时的塑性变形对轴的倾斜进行调整。
在日本特开2007-317272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电动机:对设定于设在基座部上的大致平板状的变位部的外周的被加热区域进行加热而使其变形,从而对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3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094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17272号公报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2-373485号公报所公开的偏斜(skew)调整中,根据激光束所照射的照射区域的角度范围不同,存在变位量出现偏差的情况,期望进一步提高调整精度。
日本特开2000-094164号公报所公开的轴的倾斜调整方法是对压入的轴的倾斜进行调整的方法,轴也被加热、熔融。
在日本特开2007-317272号公报所公开的电动机部件中,示出了遍及大致平板状的变位部的外周整体进行加热使其变形,从而对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的例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激光进行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具体地说,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对主轴电动机基座基板与电动机的旋转轴之间的垂直度、或者光盘驱动用电动机与其旋转轴之间的垂直度进行调整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根据使基板上的某一特定区域的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和量,对上述特定区域的周围的预定区域照射会聚的脉冲激光而使其局部熔融、冷却,由此使上述特定区域的法线方位变化,上述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预定区域内,使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为多个,
根据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决定上述预定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范围,
通过增减上述预定区域内的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数量来增减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量,
对于照射上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分布密度,在增加上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上述分布密度增高,在减少上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上述分布密度降低,
上述脉冲激光的振荡条件与使上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和量无关,实质上是恒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采用脉冲激光进行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能够对基板的特定区域的法线方位进行调整。如果将该调整方法应用于主轴电动机或光盘用电动机的轴倾斜的调整,则能够高精度地对基座基板和旋转轴之间的垂直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横动单元(traverse unit)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主轴电动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示出偏斜调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横动单元的仰视图。
图6是图3中的安装板的周围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利用加热部对被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后的形成于安装板的照射部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示出横动单元中的组装体的俯视图,是底盘(chassis)的仰视图。
图9是图3中的安装板的周围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对安装板的被照射区域中的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照射脉冲激光时的脉冲激光的角度与照射部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脉冲激光的发射数与照射部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测定相对于由主轴电动机的旋转轴、底盘以及保持夹具之间的接触面形成的虚拟平面的轴倾斜量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横动单元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对安装板照射脉冲激光的状态的平面图,是安装板的示意仰视图。
图15是示出主轴电动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主轴电动机的示意俯视图。
图17是图15的主轴电动机的示意仰视图。
标号说明
1...光盘驱动装置;2...光盘;3、3a...主轴电动机;31...旋转体;311...轴;312...转子保持器;312a...载置面;313...转子磁铁;32...固定体;321...衬套(轴承部);322...外壳;326、326a...安装板;3261...被加热区域;3262...照射部;33...夹紧装置;4...横动单元;41...光拾取单元;42...导轨;44...底盘;441...收纳开口孔;442...电动机安装部;446、446a...虚拟平面;5...托盘;6...框体;J1...旋转轴;J2中...心轴;S1~S4...步骤(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调整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采用脉冲激光进行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基本技术进行说明。
例如,考虑对金属基板的表面照射脉冲激光而局部地加热熔融并冷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部位当被加热而熔融时体积膨胀,从而使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面凸起变形。此时,加热熔融的部位由于表面张力而想要鼓起,在基板部件中存在移动的部分。当这种加热熔融的部位冷却时会产生拉伸应力,最终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面以形成凹陷的方式变形。由此可以清楚得知,为了对基板的法线方位进行调整,只要对法线方位所倾斜的方向的180度相反侧的区域照射脉冲激光即可。
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部位成为熔融点。如果该点较大地重叠则变形量变少。因此,相对于脉冲激光的照射脉冲的法线方位的调整量并不是定量的。因此,只要使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部位不重叠即可。另外,在法线方位的调整量多的情况下,脉冲激光所照射的部位的间隔变窄,存在其周边部重叠的情况。如果重叠的仅仅是周边部的话,则对照射脉冲与法线方位的调整量之间的定量性的影响小。
考虑到照射脉冲激光的区域是特定区域的整个周围,因此假定是环状的区域。对于该假定的环状的区域的半径方向的宽度,如果考虑具体的基板则限定于某个范围。
如果这样考虑,则在用于对基板的法线方位进行调整的装置中,如果具备能够使基板以特定区域的中央作为中心旋转的机构则能够应对。即,与基板的旋转同步地照射脉冲激光即可。
[具体例]
作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举出光盘驱动装置的基板与旋转轴之间的垂直度的调整。
因此,首先使用图1和图2对光盘驱动装置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沿轴向剖切光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光盘驱动装置>
参照图1,光盘驱动装置1由主轴电动机3、光拾取单元41、一对导轨42、移动机构43、底盘44、托盘5以及框体6构成。
参照图2,主轴电动机3使圆光盘状的光盘(未图示)以预定的中心轴J1(以下称为旋转轴J1)为中心旋转。光拾取单元41配置在一对导轨42上,且能够通过移动机构43沿着该导轨42移动。一对导轨42沿与旋转轴J1垂直的方向即径向延伸。
底盘44固定主轴电动机3、导轨42以及移动机构43,并收纳光拾取单元41。以下,将固定于底盘44的部件组称为横动单元4。
托盘5进行光盘2的插入和排出,并朝主轴电动机3引导光盘2。框体6收纳上述的要素。
光拾取单元41具备朝光盘2的记录面放射光的发光部和对从光盘2的记录面反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
当载置于托盘5的光盘2移动到与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同轴的位置时,底盘44朝上侧移动,由此光盘2被转移到主轴电动机3。
当将光盘2排出时,底盘44朝下侧移动,由此,光盘2从主轴电动机3脱离,并被转移到托盘5。托盘5移动到框体6的外侧,从而能够将光盘2取出。
<横动单元的结构>
使用图2和图5对横动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横动单元4的俯视图。图5是横动单元4的仰视图。
参照图2,对于横动单元4,主轴电动机3固定于大致平板状的底盘44的一部分。在底盘44上形成有用于收纳光拾取单元41的收纳开口孔441。光拾取单元41能够沿着以旋转轴J1为中心的径向(图2中的箭头4111方向)在该收纳开口孔441内移动。在收纳开口孔441的周围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电动机安装部442,后述的主轴电动机3的安装板326(参照图3)固定于电动机安装部442。在该情况下,电动机安装部442形成有3个。在电动机安装部442分别形成有安装孔4421。
通过分别经由各个安装孔4421紧固螺钉4422,主轴电动机3被固定于电动机安装部442。在底盘44的外周缘形成有框体安装部445,该框体安装部445经由减振器(damper)安装于框体6(参照图1)。在该情况下,框体安装部445形成有3个。在安装板326具有用于将该安装板326安装于电动机安装部442的平面部。
参照图5,对于横动单元4,在底盘44的下表面中,在主轴电动机3的两侧,夹着电动机安装部442,分别形成有用于固定导轨42的第一导轨安装部443、443。在经由收纳开口孔441将第一导轨安装部443、443延长后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二导轨安装部444、444。通过这些第一导轨安装部443和第二导轨安装部444,一对导轨42彼此平行地沿着径向配置(参照图2)。
参照图2,在光拾取单元41上,在与导轨42、42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沿着径向的贯通孔411、412。导轨42、42贯穿插入于各个贯通孔411、412。由此,光拾取单元41能够沿着一对导轨42移动。
一对导轨42中的一方是在外周面形成有与形成在贯通孔411内周面的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的进给轴421。一对导轨42中的另一方是与贯通孔412滑动的滑动轴422。
参照图2,移动机构43具备在输出轴具有齿轮的作为旋转驱动源的驱动电动机431,和与驱动电动机431的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432。驱动电动机431的旋转被减速齿轮432减速后传递给进给轴421。
当驱动电动机431旋转时,输出轴的齿轮旋转,从而使减速齿轮432旋转。当减速齿轮432旋转时,进给轴421旋转。通过进给轴421旋转,与进给轴421啮合的贯通孔411沿着图中的箭头4111的径向移动。此时,根据驱动电动机431的旋转方向的不同,移动的方向相反。这样,光拾取单元41沿着箭头4111方向移动。
<主轴电动机的整体构造>
使用图3对能够应用本发明的主轴电动机的整体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主轴电动机3的示意剖视图。
参照图3,主轴电动机3由以下部件构成:旋转体31,该旋转体31以旋转轴J1为中心旋转;固定体32,该固定体32将旋转体3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以及夹紧装置33,该夹紧装置33与旋转体31一体地旋转,且能够保持光盘(未图示)。
旋转体31具备:轴311,该轴311与旋转轴J1同轴地配置;转子保持器312,该转子保持器固定于轴311;转子磁铁313,该转子磁铁313固定于转子保持器312;以及防脱部件314,该防脱部件314固定于转子保持器312的下表面。转子保持器312通过对薄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固定体32具备衬套321、外壳322、定子323、盖部件324、止推板325以及安装板326。
衬套321形成在轴311的径向将轴31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的轴承部,该衬套321由浸油的烧结体形成,且形成大致圆筒形状。外壳322具有保持衬套321的外周面的内周面。定子323固定于外壳322,并与转子磁铁313之间形成旋转磁场。
盖部件324封闭外壳322的内周面的下端侧。止推板325配置于盖部件324的上表面,并在轴向将轴311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安装板326固定于盖部件324的径向外侧且在外壳322的内周面的下端侧,该安装板326固定于底盘44,且呈大致平板状。
在安装板326中的安装于电动机安装部442(参照图2)的平面部形成有供盖部件324和外壳322的一部分插入的贯通孔。
在外壳322的上部形成有凸缘部3221。在凸缘部3221的下侧配置有防脱部件314,该防脱部件314具有比凸缘部3221的外径小的内径。由此来限制旋转体31相对于固定体32的朝向轴向上侧的移动。
在外壳322的下端面设有内侧突起部322a和外侧突起部322b。内侧突起部322a固定盖部件324。外侧突起部322b形成于比内侧突起部322a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固定安装板326。
内侧突起部322a和外侧突起部322b分别形成为朝下侧延伸的大致圆环形状。在比内侧突起部322a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内侧接触面322c,通过使盖部件324的上表面与内侧接触面322c接触来决定盖部件324的轴向的位置。在比外侧突起部322b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外侧接触面322d,该外侧接触面322d用于决定安装板326的轴向的位置。
内侧接触面322c和外侧接触面322d是分别相对于旋转轴J1垂直地延伸的大致环状的平面。在安装板326与外侧接触面322d接触的状态下,外侧突起部322a朝径向外侧塑性变形。由此,安装板326被夹在外侧接触面322d与外侧突起部322a之间,从而安装板326被固定于外壳322的下端面。即,安装板326被敛缝固定于外壳322。
对于盖部件324也同样,内侧突起部322a朝径向内侧塑性变形。由此,盖部件324被夹在内侧接触面322c与内侧接触面322a之间,从而盖部件324被固定于外壳322的下端面。即,盖部件324被敛缝固定于外壳322。因此,安装板326与外壳322之间的固定以及盖部件324与外壳322之间的固定不使用用于进行固定的部件,能够通过廉价的方法固定。结果,能够提供廉价的电动机。
夹紧装置33具备中心壳331、调芯爪331a、爪部件332以及弹性部件333。
中心壳331在径向与形成于光盘2的中心开口部21(参照图1)的内周面对置,且配置在比该中心开口部21更靠内侧的位置。调芯爪331a与中心壳331设置成一体。调芯爪331a朝径向外侧按压中心开口部21的内周面,由此对光盘2的中心开口部21的中心和中心壳331的中心进行调整。爪部件332按压中心开口部21的上端缘,能够在保持光盘2的径向自由移动。弹性部件333朝径向外侧对爪部件332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芯爪331a与中心壳311设置成一体,且在周方向离开地设有3个。爪部件332配置于在周方向相邻的调芯爪331a之间,且设有3个。弹性部件333采用沿径向伸缩的螺旋弹簧。
在转子保持器312的径向外侧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载置光盘2的下表面的载置面312a。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面312a通过呈圆环状地配置摩擦系数比转子保持器312的上表面的摩擦系数大的橡胶等树脂材料而形成。通过在转子保持器312的上表面形成载置面312a,无需利用另外的部件形成用于载置光盘2的转台。结果,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使主轴电动机的轴向薄型化。由于转子保持器312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
以下,采用作为应用于主轴电动机的轴倾斜的调整的情况下的具体例的偏斜调整对基于本发明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偏斜调整装置和测定装置>
使用图4至图12对主轴电动机、光盘驱动装置中的偏斜调整装置和偏斜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中的偏斜调整装置7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参照图4对偏斜调整装置7进行说明。偏斜调整装置7具备保持部71、测量部72、加热部73、旋转机构74、移动机构75以及控制部76。
保持部71保持组装体AS1。此处,组装体AS1是指将横动单元4中的主轴电动机3和底盘44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的部件。测量部72测量底盘44上的多个测量位置处的中心轴J2方向的高度。加热部73对由保持部71保持的安装板326进行加热。旋转机构74使组装体AS1与保持部71一起旋转。移动机构75使保持部71相对于加热部73相对移动。控制部76对上述结构进行控制。
此处,中心轴J2是旋转机构74的旋转中心。底盘44以中心轴J2和接触位置J1a大致相同的方式相对于保持部71配置,上述接触位置J1a是主轴电动机3的轴311与止推板325(参照图3)接触的接触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71设有3个。
图5是从下侧观察横动单元4的平面图。
在偏斜调整装置7中,组装体AS1在使底盘44的电动机安装部442中的主轴电动机3所安装的一侧朝向轴向的上侧的状态下由保持部71保持。由此来决定底盘44相对于保持部71的轴向位置。测量部72配置在保持部71的上侧。保持部71的上侧是主轴电动机3相对于底盘44安装的一侧。
测量部72测量距离基准位置(基准平面)的轴向的高度。所谓基准位置(基准平面)是指连结保持部71与底盘44的下表面中的同一高度的平面接触的各个接触面(图5中的Z1、Z2、Z3)的虚拟平面446(参照图5)。
在保持部71的下侧配置有加热部73(参照图4)。所谓保持部71的下侧是指主轴电动机3所安装的一侧的相反侧,是指底盘44的下表面侧。进而,加热部73通过从安装板326的下表面侧局部地照射脉冲状的脉冲激光来对安装板326进行加热。移动机构75与虚拟平面446平行,且是使底盘44与保持部71一起在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移动的所谓的XY工作台。
在偏斜调整装置7中,由保持部71保持的组装体AS1以中心轴J2为中心通过旋转机构74以一定速度旋转。在组装体AS1通过旋转机构74旋转的同时,在安装板326的下表面侧,对主轴电动机3的安装板326中的微小的照射区域照射来自加热部73的脉冲状的激光。由此,以预定的照射角度范围对主轴电动机3的安装板326的下表面侧(参照图1)中的形成于比外壳322的外侧突起部322b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3261(参照图6)照射脉冲激光。通过照射脉冲激光,该区域3261被加热。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区域3261称为“被加热区域3261”。
图6是将图3的主轴电动机3中的安装板326的周围放大后的放大图。图7是示出利用加热部73对被加热区域3261进行加热后的形成于安装板326的照射部3262的示意剖视图。
参照图6和图7,被加热区域3261从安装板326的下表面侧被加热,由此,被加热区域3261熔融,并暂时随着朝下表面侧(图7的下方)塑性变形而膨胀。然后,随着温度下降,被加热区域3261收缩,并朝图7的上方变形。这是因为朝与加热时的变形方向的相反的方向变形。
结果,如图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由被加热区域3261包围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3262关于中心轴J2朝与加热部73侧相反的一侧变位。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安装板326的部位3262称为“照射部326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横动单元4中的组装体的图,是从底盘44的下侧观察的平面图。
参照图8,连结3个电动机安装部442而成的第二虚拟平面446a的重心P1设在与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不同的位置。并且,形成被加热区域3261的安装板326的下表面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在周方向不对称的形状。因此,被加热区域3261(参照图6和图7)的强度在周方向不同。因此,即便在周方向以恒定的输出照射脉冲激光,被加热区域3261的照射部3262的变形量也根据所照射的周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图9是将图3中的主轴电动机3中的安装板的周围放大后的放大图。
因此,如图9所示,以旋转轴J1为中心在周方向将主轴电动机3中的被加热区域3261(参照图6和图7)4等分,并设各个相位为A相位、B相位、C相位、D相位(与图9中的A~D对应)。对这些A相位~D相位的各个相位照射使照射角度范围变化的脉冲激光。由此,能够作成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中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的范围与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
图10是示出照射范围的角度与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角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所谓照射角度的范围是指当对安装板326的被加热区域3261中的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照射脉冲激光时的脉冲激光的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角度。此处,所谓A相位~D相位是指以中心轴J2(或者是旋转轴J1)为中心在周方向90度等间隔地设定的位置,以该位置为中心在周方向的两侧分别照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的一半的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作为中心在周方向以大致90度照射脉冲激光。
如从图10所看出的那样,在对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照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中,在照射角度的范围为60度~120度或240度以上的范围中,各个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的差变大。与此相对,在照射角度的范围为大致180度的情况下,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的差最少。因此,在A相位~D相位的各个范围中,通过在大致180度的范围照射脉冲激光,能够使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大致恒定。即,可以使照射脉冲激光的预定区域为以特定区域的中央作为中心的大致半周。
在对圆形基板的中心照射脉冲激光的情况下,并不是如上的结果,推测任何相位的变位量的差都少。由于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基板形成为图9所示的形状,因此照射脉冲激光的区域的周边的形状根据相位不同而不同,即基板的周缘在周方向的刚性不同,因此推测变位量会产生差。
图11是示出脉冲激光的发射数与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调整量(角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照射部3262的变化量大致与脉冲激光的发射数成比例地变化。由此,通过控制脉冲激光的发射数,能够定量地控制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此处,所谓脉冲激光的发射数是指在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内照射脉冲激光的次数。例如,在脉冲激光的发射数为30的情况下,如果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为大致180度,则每隔大致6度照射脉冲激光。
<主轴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倾斜量的测定方法>
其次,使用图12对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参照图5)的轴倾斜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该虚拟平面446是利用保持部71与组装体AS1的底盘44之间的接触面形成的虚拟平面。
图12是示出用于测定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的测定装置8的示意图。
测定装置8具备:自动准直仪(autocollimator)81;保持夹具82,该保持夹具82与底盘44中的保持部71所接触的位置接触;以及伪光盘(dummy disc)83,该伪光盘83反射来自自动准直仪81的光。保持夹具82通过与底盘44的同一部位接触而形成虚拟平面446。底盘44与偏斜调整装置7的保持部71接触。
自动准直仪81具备进行光的发光和受光的透镜部811和显示该透镜部811的发光和受光的数据的显示器812。首先,预先利用主轴电动机3使伪光盘83旋转。从自动准直仪81的透镜部811以与虚拟平面446垂直的方式朝伪光盘83发出的光被伪光盘83反射,并再次由受光部811受光。此时,根据透镜部811的发光位置和受光位置之间的偏移的数据计算出主轴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倾斜量和方向,并显示在显示器812中。
<横动单元4的制造方法>
使用图13对本发明中的横动单元4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制造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对横动单元4的制造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主轴电动机3被安装于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底盘44的电动机安装部442(步骤S1)。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电动机3通过基于螺钉的紧固而被固定于电动机安装部442。
接着,在将主轴电动机3组装于底盘44的组装体AS1的状态下,利用测定装置8测定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和周方向的位置(步骤S2)。
首先,使底盘44与测定装置8的保持夹具82接触,并将底盘44保持于保持夹具82。此时,通过连结保持夹具82与底盘44之间的接触面而形成虚拟平面446。以该虚拟平面446作为基准平面。
其次,将伪光盘83装配于主轴电动机3。进而,自动准直仪81的透镜部811配置在标准光盘83的上侧,以使光照射至伪光盘83的上表面。该透镜部811设定成与虚拟平面446垂直。
进而,在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在预先设定的设定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是),前进至图13中的步骤S4即导轨42的安装工序。
另一方面,在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在预先设定的设定容许量的范围外的情况(否)下,进行调整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量的偏斜调整(图13中的步骤S3)。
为了进行偏斜调整,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预先决定脉冲激光的照射条件。
(1)准备多个将主轴电动机和底盘组装在一起而成的组装体,使照射角度范围和发射数变化并对该组装体照射脉冲激光。
(2)求出照射角度和发射数与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根据以上的结果决定最佳的照射角度范围和发射数。
在本实施例中,最佳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如图10所示为大致180度。并且,脉冲激光的发射数与照射部3262的变位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如图11所示。
对利用图13中的步骤S2测定的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量与图11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脉冲激光的发射数。进而,以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的周方向的位置作为中心,遍及大致180度的范围照射脉冲激光。即,从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的周方向的位置朝周方向两侧大致90度的范围照射脉冲激光(参照图14)。由此,对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量进行调整。
此处,参照图14,被加热区域3261在旋转轴J1的轴倾斜方向侧呈大致180度的圆弧状地被照射。由此,旋转轴J1的轴倾斜方向侧的安装板326朝轴向上侧变位。伴随与此,外壳322也朝轴向上侧变位。进而,保持外壳322的衬套321的贯通孔的内周面相对于轴倾斜方向相对于中心轴J1朝相反侧变位。伴随着该外壳322的变位,衬套321也同样相对于轴倾斜方向相对于中心轴J2朝相反侧变位。
因此,由衬套321的内周面支承的轴311同样相对于轴倾斜方向相对于中心轴J2朝相反侧变位。结果,由于轴311与旋转轴J1同轴,因此旋转轴J1被调整至预先设定的设定容许范围内。外壳322、衬套321以及轴311参照图3。
进而,再次进行图13中的步骤S2即利用测定装置8测定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和位置。由此,再次对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容许量的范围进行比较。进而,在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在设定容许量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图13中的步骤S3即偏斜调整。
在图13中的步骤S3即偏斜调整结束后,伪光盘83被从主轴电动机3取下。进而,将预先安装有光拾取单元41的一对导轨42安装于底盘44的第一导轨安装部443和第二导轨安装部444(图13中的步骤S4)。此处,同时将移动机构43安装于底盘44。由此来组装横动单元4。
在基于本发明的偏斜调整中,将脉冲激光的照射区域特定为特定的角度范围,因此,能够缩小由脉冲激光的照射产生的变位量的偏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旋转轴J1相对于基准平面即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及其方向进行管理。
由此,能够将横动单元4中的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和光拾取单元41的发光方向调整为大致平行。即,能够使主轴电动机3的旋转轴J1与光拾取单元41的发光方向在预先设定的相对倾斜量的范围内。因此,能够使光拾取单元41的发光方向和光盘2的记录面高精度地垂直。结果,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防止由旋转轴的倾斜产生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光盘驱动装置。进一步,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由主轴电动机的旋转产生的振动的光盘驱动装置。
采用了基于本发明的偏斜调整装置7的旋转轴J1的轴倾斜的调整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的轴倾斜量。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在主轴电动机3中采用冲压加工的转子保持器312的情况下的调整方法。另外,冲压加工在提高加工精度的方面存在极限。
进一步,特别适合作为在主轴电动机3中采用将安装板326和外壳322敛缝在一起的固定体32的情况下的调整方法。安装板326和外壳322的敛缝构造会对旋转轴J1的轴倾斜产生特别强的影响。
这些主轴电动机3被搭载于光盘驱动装置1。
<组装主轴电动机后的状态下的偏斜调整>
使用图15至图17对组装主轴电动机后的状态下的偏斜调整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主轴电动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沿轴向剖切的示意剖视图。图16是从轴向上侧观察图15的主轴电动机的平面图。图17是从轴向下侧观察图15的主轴电动机的平面图。图15至图17中的主轴电动机3a除了安装板326a以外都使用与主轴电动机3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
以下,省略对与主轴电动机3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的说明,对安装板326a的形状进行说明。
主轴电动机3a的安装板326a具备第一平面部326a1、折弯部326a2以及第二平面部326a3。第一平面部326a1固定有外壳322,且大致呈圆形状。折弯部326a2从第一平面部326a1被向上侧折弯。第二平面部326a3与折弯部326a2连续,形成与第一平面部326a1平行的平面,且形成有安装于底盘(未图示)的多个安装部326a4。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26a4设有3处。折弯部326a2形成于第一平面部326a1的外周缘的周方向的一部分。
并且,作为主轴电动机3a的基准的平面是连结多个安装部326a4而形成的虚拟平面446b(参照图17)。进而,测定主轴电动机3a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b的轴倾斜量。由此,由于多个安装部326a4直接安装于底盘,因此是决定主轴电动机3a相对于底盘的位置或倾斜的重要的部位。因此,通过以利用多个安装部326a4形成的虚拟平面446b作为基准平面,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偏斜调整。
并且,由于折弯部326a2在安装板326a形成于第一平面部326a1的外周缘的周方向的一部分,因此第一平面部326a1的以旋转轴J1作为中心的周方向的强度不均匀。
此处,被脉冲激光照射的被加热区域3261和照射部3262是与主轴电动机3中的被加热区域3261和照射部3262相同的位置。
与上述偏斜调整同样,主轴电动机3a的偏斜调整进行以下工序:预先设定加热部即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的工序;以及相对于所设定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得到变更脉冲激光的发射数的情况下的脉冲激光的发射数与照射部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数据的工序。进而,在测定了主轴电动机3a的旋转轴J1相对于虚拟平面446b的轴倾斜量以及方向的基础上,以该轴倾斜的方向作为中心照射脉冲激光。由此,能够使主轴电动机3a与虚拟平面446b高精度地垂直。
在设定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的工序中,首先分割安装板326a的第一平面部326a1的强度不同的多个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成4个范围)。进而,对分割成的各个范围照射使照射角度范围多次变更的脉冲激光,并收集测定变位量的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设定各个范围的照射部的变位量中的偏差最少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为大致180度。
其次,在使脉冲激光的发射数变更的情况下,在得到发射数与照射部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序中,对所设定的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照射使发射数变化的脉冲激光。由此,能够得到脉冲激光的发射数的变更与照射部的变位量之间的关系的定量数据。
根据该数据测定主轴电动机3a相对于虚拟平面446b的轴倾斜量和方向,然后,设定最适合修正该轴倾斜量的脉冲激光的发射数并照射脉冲激光。由此,能够实现主轴电动机3a的高精度的偏斜调整。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偏斜调整在组装体AS1的状态下进行,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组装横动单元4之后进行偏斜调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偏斜调整方法中,当设定脉冲激光的照射角度范围时,设定为以旋转轴J1为中心将安装板326、326a的范围分割成4个范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安装板的范围,也可以不是4个范围,而是多个范围。
例如,安装板326、326a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利用同一部件构成底盘和安装板,并作为安装基座。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1中,利用托盘5输送光盘2,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光盘驱动装置的框体的插入和排出光盘的开口孔的两侧设置辊来输送光盘。
以上叙述的光盘驱动装置是驱动光盘的装置。在光盘驱动装置中,安装板326多为钢板。光盘驱动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硬盘驱动装置。在该情况下,安装电动机的基板多为铸铝制。铸铝制基板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光盘驱动装置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脉冲激光的振荡条件与基板的法线方位的变化方向和量无关、是恒定的,能够进行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是一种操作性好的方法。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不用变更脉冲激光的振荡条件就能够使基板的法线方位变化。因此,不仅能够应用于上述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安装板中的法线方位的调整、主轴电动机的轴倾斜的调整,而且能够应用于各种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

Claims (9)

1.一种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根据使基板上的某一特定区域的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和量,对位于所述特定区域的周围的预定区域照射会聚的脉冲激光而使其局部熔融、冷却,由此使所述特定区域的法线方位变化,
所述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预定区域内,使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部位为多个,
根据使所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决定所述预定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范围,
预先掌握对所述预定区域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数量与所述特定区域的法线变化的方向和量之间的关系,
基于所述关系,根据使所述法线方位变化的量决定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数量,
通过增减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数量来增减使所述法线方位变化的量,
对于照射所述脉冲激光的部位的分布密度,在增加所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所述分布密度增高,在减少所述照射的部位的情况下所述分布密度降低,
所述脉冲激光的振荡条件与使所述法线方位变化的方向和量无关,实质上是恒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区域以特定区域的中央附近作为中心,且大致呈环状,
多个所述照射部位位于所述大致呈环状的预定区域内,
所述照射部位的分布密度通过特定区域的中央与照射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彼此邻接的照射部位之间的距离来加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区域是以特定区域的中央作为中心的一定的角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区域以所述特定区域的中央作为中心遍及大致半周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由通过所述脉冲激光的局部照射产生的加热、冷却而引起变形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铝合金或者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是主轴电动机的基座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基板具有固定主轴电动机的轴承部的平面,所述平面的周缘在周方向刚性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是光盘驱动器用电动机的基座基板。
CN200980103426.7A 2008-03-11 2009-03-10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0530 2008-03-11
JP2008060530 2008-03-11
PCT/JP2009/054524 WO2009113526A1 (ja) 2008-03-11 2009-03-10 基板の法線方位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091A CN101933091A (zh) 2010-12-29
CN101933091B true CN101933091B (zh) 2013-05-22

Family

ID=4106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091B (zh) 2008-03-11 2009-03-10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233518B1 (zh)
CN (1) CN101933091B (zh)
WO (1) WO2009113526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73485A (ja) * 2001-06-15 2002-12-26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025952A (zh) * 2005-12-27 2007-08-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拾波器装置及其布局设定方法
CN101069236A (zh) * 2004-11-30 2007-11-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盘偏斜校正方法和装置
JP2007317272A (ja) * 2006-05-24 2007-12-06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部品、モータ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部品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6685B2 (ja) * 1993-07-12 1997-10-22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線状加熱による金属板の曲げ加工方法
JP3849189B2 (ja) * 1996-11-13 2006-11-22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線状加熱による金属板の曲げ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73485A (ja) * 2001-06-15 2002-12-26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069236A (zh) * 2004-11-30 2007-11-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光盘偏斜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01025952A (zh) * 2005-12-27 2007-08-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拾波器装置及其布局设定方法
JP2007317272A (ja) * 2006-05-24 2007-12-06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部品、モータ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部品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091A (zh) 2010-12-29
KR20100119790A (ko) 2010-11-10
KR101233518B1 (ko) 2013-02-14
WO2009113526A1 (ja)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5649B1 (en) Disc player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axis adjusting system
CN1006100B (zh) 光电装置
CN101933091B (zh) 基板的法线方位的调整方法
US6633532B1 (en) Tilt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US7908739B2 (en) Mo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07317272A (ja) モータ部品、モータ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部品製造装置
US20020172137A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writing and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7317272A5 (zh)
JP2001067699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チルト調整装置
CN1853229B (zh) 带有位置设定的转盘
KR100524930B1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용 자동 틸트조정장치 및 방법
US20090141395A1 (en) Mounting method for storage medium
JPH10125016A (ja) 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調整装置
JP2006202427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高さ位置調整装置
KR100491262B1 (ko) 광픽업 평탄도 조정장치
US8208352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2001060324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搬送装置
JP5103890B2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モータを備える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3443133B2 (ja) レンズの心出し装置および心出し方法
CN101145357B (zh) 盘驱动装置
JP2000011386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送り装置
JP4155266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角度及び距離調整方法
KR20090076073A (ko) 디스크드라이브의 광픽업베이스 조립체
KR100595028B1 (ko) 광기록/재생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8152858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