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2403B -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2403B
CN101912403B CN2010102413424A CN201010241342A CN101912403B CN 101912403 B CN101912403 B CN 101912403B CN 2010102413424 A CN2010102413424 A CN 2010102413424A CN 201010241342 A CN201010241342 A CN 201010241342A CN 101912403 B CN101912403 B CN 101912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microsphere
tazobactam
cefoperazone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1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2403A (zh
Inventor
陶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Ling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陶灵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陶灵刚 filed Critical 陶灵刚
Priority to CN201010241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2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2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2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2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24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PLA、司盘60、甘油单硬脂酸酯、葡萄糖组成。特别地,由以重量份数计4~8份头孢哌酮钠、1~2份他唑巴坦钠、2.5~5份PLA、1.25~2.5份司盘60、1~2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2份葡萄糖组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制备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具有稳定性好、包封率高、制备工艺重现性好适宜工业化生产,粒子分布均匀,溶剂残留少,可注射性好,且具有优良缓释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他唑巴坦除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他唑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他唑巴坦可防止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破坏,并且他唑巴坦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目前国内已有销售,均为无菌粉末直接分装制得,其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制剂稳定差,不能满足有效期的质量要求。专利文献CN101348493A披露了一种采用柱层析法制备高纯度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然后将其制成复方粉针剂的方法。该方法只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制剂的纯度,并没有对活性成分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进行相应的保护,导致产品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专利文献CN101036656A公开了一种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药物复方制剂,由头孢哌酮酸、他唑巴坦和助溶剂组成,其三者的重量比为8-1∶1∶5.6-0.06。在有批准文号的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原料药出售的情况下,本发明没有显出向前进步发展的趋势,反而通过相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助溶剂成盐增加溶解性制备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复杂而且成本高,同样稳定性差。
CN1985832A公开了头孢哌酮为原料制备肺靶向制剂—兽药头孢哌酮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头孢哌酮为原料,以明胶为载体制成微球,头孢哌酮与明胶的比为1∶2。将头孢哌酮溶于明胶溶液中混匀,然后滴加入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和液体石蜡中,搅拌均匀至乳白色;冰浴迅速冷却至5℃以下,以细流状加入戊二醛继续搅拌交联固化;以异丙醇脱水搅拌,抽滤;再用少许异丙醇、乙醚洗涤,洗尽戊二醛,用石油醚洗去微球表面的液体石蜡,室温真空干燥即得头孢哌酮微球;提高了药物的组织选择性,延缓药物释放,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达到缓释、长效和靶向目的,其载药量可达21.23%,包封率可达43.52,粒径7-30μm,但其工艺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是近40年来应用于药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其制备过程通称微型包囊术,简称微囊化。微囊化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膜或成球材料,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小胶囊称微囊或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成球材料中,形成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的固体骨架物称微球(microspheres)。微囊和微球都可以是药物的载体成为给药系统。这类药物载体可以包载一种或多种药物,囊心物也可以包括阻滞剂、促进剂或磁性粒子。
然而微囊和微球普遍存在粒子分布范围较大、容易粘连聚集、药物稳定性不好、突释较大、溶剂残留、大量制备困难和工艺重现性差等诸多问题,制备符合工业化的具有优良缓释特性和稳定性的微囊和微球实非易事,制药领域具有一般经验的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在制备药物微球制剂方面面临各种困难,所有这些绝非简单的理论可以预期解决的,事实上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微球中对药物的释放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因此需要克服许多难题,想方设法地优化微球处方和工艺,以获得稳定性优良的微球制剂。
现有技术没有公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微球制剂,本领域依然需要优良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药物组合物,其具有优良的缓释特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采用微球技术制备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微球,提供了具有优良的缓释特性和稳定性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微球注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其通过一定的原辅料组合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制成微球,再进行无菌分装制得,这样大大增加了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的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且适宜工业化生产,包封率高,复溶良好,并具有优良的缓释作用。
现已有许多微球研究的报道,一般以聚合物为骨架材料来制备微球,所述聚合物可以是合成的或天然的,也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或生物不可降解的或生物可降解的和生物不可降解的组合,优选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指各种可以生物降解但不易溶于水的可药用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PLA)、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邻酯、聚内酯、聚酐、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丙烯葡聚糖、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明胶、白蛋白、甘露醇、壳聚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采用上述可以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时,其分子量优选处于5,000~500,000道尔顿的范围。分子量大于500,000分子量过大,进入体内后不容易降解,有可能难以实现适当的血药浓度,而且释放时间会变得过长。分子量低于5000分子量过小,有可能难以实现缓释的目的。聚合物预期的降解速率和本发明活性成分预期的释放曲线可取决于所用单体的种类、所用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以及所用聚合物的不同混合物。
发明人经过了大量筛选的实验,令人惊奇地发现:聚乳酸聚合物比上述其它聚合物更适合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PLA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合后具有优异的成球性能,和优异的药物稳定性。对于本发明优选的聚乳酸而言,其分子量为5,000-100,000道尔顿,优选分子量为5000-20000,最优选分子量为5000-10000,例如约5000、约6000、约7000、约8000、约9000和约10,000。
本发明的微球可以进一步包含可以影响微球药物释放的修饰材料,此类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甘油单硬脂酸酯、司盘60、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聚乙二醇、泊洛沙姆188、葡萄糖和甘氨胆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发明优选应用甘油单硬脂酸酯和司盘60以制备具有适当缓释特性和更稳定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微球注射剂。
本发明还优选应用了葡萄糖,以加快活性药物的释放。
经大量的优化试验证实,本发明提供了优异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是由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PLA、司盘60、甘油单硬脂酸酯、葡萄糖组成,其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为:
头孢哌酮钠        4~8份
他唑巴坦钠        1~2份
PLA               1~7.5份
司盘60            0.5~3.75份
甘油单硬脂酸酯            0.25~2.5份
葡萄糖                    0.25~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组优选方案,上述的微球注射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头孢哌酮钠                4~8份
他唑巴坦钠                1~2份
PLA                       2.5~5份
司盘60                    1.25~2.5份
甘油单硬脂酸酯            1~2份
葡萄糖                    1~2份
上述所述的组分中,其中PLA是作为微球的载体,是形成微球的基质且与活性药物完全相容。司盘60和甘油单硬脂酸酯作为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微球的形成和增加稳定性。葡萄糖作为稀释调节剂,起到一定的稀释和骨架作用,使形成的微球外观圆整,复溶更快。
微球可以采用微球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得,如采用复乳-液中干燥两步成球法、喷雾干燥法、溶剂挥发法以及喷雾萃取法等常规方法制备。具体地,可参见相分离法(USP4,673,595;EP52510)、熔融挤出后低温粉碎法(USPs5,134,122;5,192,741;5,225,205;5,431,348;5,439,688;5,445,832和5,776,885)、复乳蒸发法(w/o/w)(美国专利号4,652,441;4,711,782;4,954,298;5,061,492;5,330,767;5,476,663;5,480,656;5,611,971;5,631,020和5,631,021)、单乳蒸发(o/w)(美国专利号4,389,330和5,945,126;Shameem M,Lee Hee Yong,Deluca P.P.,AAPS Pharmsci.,1(3)article 7,1999;Kostanski J.W.,Pharm.Dev.Tech.5,585-596,2000)和喷雾干燥(IE920956)。
本发明优选喷雾干燥法,在这种方法中,将待干燥的材料溶液、或者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药物均一地溶解成混悬液或乳液,然后通过喷雾,并经热空气以蒸发所用溶剂。喷雾干燥法的优点包括可以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如起始原辅料均无菌,则在密闭的生产过程可以满足GMP要求;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粒径较小,均匀性好,药物释放快,便于操作控制,重现性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但喷雾干燥也存在易粘附聚集、少量溶剂残留、以及由于微球包含不亲水性聚合物而导致喷雾干燥的缓释微球在溶于注射溶液中时难以分散和悬浮等缺点,因此要求除去残余溶剂以保证长期储存中微球的稳定性和要求改善微球的可注射性。
本发明人克服了上述缺点,制备了这样的除去残余溶剂的微球,并通过所优化的微球配方提高了微球的水溶性从而增加了在注射溶液中的可注射性。本发明制备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可容易地溶于或混悬于本领域常用的注射溶媒中。
特别地,本发明人利用了微球表面粘附的药物以及孔洞的释放,即微球的突释,提供了药物速释的基础作用,以迅速达到治疗效果。本发明微球的突释(1小时内以头孢哌酮钠计)在13%~20%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具体步骤为:
(1)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和葡萄糖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PLA、甘油单硬脂酸酯和司盘60溶于一定的有机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5次,每次5-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混合溶剂选自氯仿、二氯甲烷、正己烷、苯甲醇、甲苯、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二者体积比为4∶1。在配制有机相的时候,所述有机溶剂的量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有机溶剂能够溶解药用辅料就行,不过从可行浓度和少用有机溶剂的平衡角度出发,优选该辅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1-30%(w/v)。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水相向油相中的滴加速度为3-8ml/min。
通过控制喷枪的喷雾口大小、喷雾的速率可以控制微球的粒径。喷雾口越小,喷雾速率越大,制得的微球粒径越小。雾化压力越大,喷雾液滴粒径越小,有利于减少粒子粘连。使用稳定的雾流,喷液速度越小,喷雾液滴粒径越小。也可以在连续喷入液体的情况下,在远离喷雾流线的区域引入干燥的空气。为易于流动,须增加进风量,同时在不发生粘连的情况下,可增加喷液速度。
适当升高进口温度可以加快液滴的干燥速度,但如果温度过高则干燥过快,微球易破碎,如果温度过低,则易粘附、聚集,适当的增加喷液流速和降低雾化压力可增大粒径,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外观为圆整球形,粒度发布均匀,释放适宜的微球。
经多因素设计及实验,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其喷雾条件为:进口温度为65-90℃,出口温度约30-55℃,喷嘴大小0.5mm-1mm,喷液流速5-12ml/min,压缩气流速度8-15L/min。优选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为45℃,喷嘴大小0.7mm,喷液流速8ml/min,压缩气流速度10L/min。
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微球粒径在0.4-0.95μm之间,药物头孢哌酮钠包封率为89-95%。
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头孢哌酮钠微球体外释放度范围为:1小时内释放在13%-20%之间,10小时内释放在55%-65%之间,24小时内释放不小于90%;他唑巴坦钠微球体外释放度范围为1小时内释放在10%-25%之间,10小时内释放在50%-65%之间,24小时内释放不小于90%。
本发明优于现有的技术,具体地,其利用注射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的微球,该微球能够在预定时间段内接近线性地控制释放抗生素,以治疗和防止牵涉身体的感染。微球显示接近线性的抗生素递送,递送时间为1天,其水平超过对于通常发现为感染原因的有机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治疗和防止感染的抗生素微球,该微球能够在延长的时间段内接近线性地释放抗生素,其水平超过对于通常发现为感染原因的有机体的最小抑菌浓度。
虽不拘于已有理论,但可以认为本发明缓释微球的作用机理包括但不限于为当其注射入体内以后,随血液循环逐步扩散,体内循环过程中,因为可生物降解树脂不溶于水,但可以被机体逐步降解,随着其逐步降解,微球中所包含的药物被逐步释放出来,由此实现缓释和长效的目的。具体地,在制备缓释微球的情况下,制备的微球的药物释放速率极大地取决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组成或含量、添加剂的类型或含量、溶剂的组成等。除了加工参数外,影响微球的形态、尺寸或性质的其它参数可被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所述参数包括喷出喷射溶液的喷嘴的类型(例如压力式雾化类型、气流式雾化类型、离心式雾化类型、双喷嘴式雾化类型);喷雾溶液的供给速率;和干燥空气的温度、供给量和供给速率。此外,喷雾干燥法提供了连续的过程,有利于将小规模生产转化为大规模生产。
作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和葡萄糖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PLA、甘油单硬脂酸酯和司盘60溶于一定的有机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控制滴加速度为5-10ml/min,滴完后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5次,转速15000r/min,每次5-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65-90℃,出口温度为30-55℃,喷嘴大小0.5mm-1mm,喷液流速5-12ml/min,压缩气流速度8-15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为了将本发明的微球制成注射剂,也可以将微球进行灭菌。本发明可以采用的灭菌方法可以是药学领域的任意灭菌法,例如各种物理灭菌法或者化学灭菌法,诸如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除菌滤过法、辐射灭菌法和环氧乙烷灭菌法等。
本发明所述的微球注射剂,使用前例如加入规定量的注射用水均匀混悬,制成注射液。然后例如肌注来给药的。例如,本发明产品可根据药效需要的剂量一次注射1~2瓶,一日注射1次等。
本发明制备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相比于现有技术,优点表现在:
(1)稳定性好,主要成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被包埋于微球内,大大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2)微球包封率高,采用本发明的特定组分和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包封率相比于其他方法和组分大大提高;
(3)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本发明采用一般制剂常用的生产设备,无特殊操作,成本低;
(4)微球粒子分布均匀,溶剂残留少,可注射性好,且具有优良缓释特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的微球粒径分布图。
附图2是实施例二所制备样品的微球粒径分布图。
附图3是实施例三所制备样品的微球粒径分布图。
附图4是实施例四所制备样品的微球粒径分布图。
附图5是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曲线A为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头孢哌酮钠的体外释放。
附图6是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曲线A为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他唑巴坦钠的体外释放。
附图7是实施例三所制备的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曲线A为微球稳定性考察开始时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头孢哌酮钠的体外释放,曲线B为微球稳定性考察3个月后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头孢哌酮钠的体外释放,曲线C为微球稳定性考察6个月后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头孢哌酮钠的体外释放。
附图8是实施例三所制备的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曲线A为微球稳定性考察开始时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他唑巴坦钠的体外释放,曲线B为微球稳定性考察3个月后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他唑巴坦钠的体外释放,曲线C为微球稳定性考察6个月后在PH7.4的模拟释放液中的他唑巴坦钠的体外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有的实施例、对比例及试验例均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不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实施例1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40g
他唑巴坦钠        10g
PLA               25g
司盘60            12.5g
甘油单硬脂酸酯    10g
葡萄糖            10g
制备过程:
(1)将40g头孢哌酮钠、10g他唑巴坦钠和10g葡萄糖溶于200ml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25gPLA、10g甘油单硬脂酸酯和12.5g司盘60溶于500ml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1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次,每次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65℃,出口温度约30℃,喷嘴大小1mm,喷液流速5ml/min,压缩气流速度8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对比例1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本对比例中不再加入葡萄糖,其他的辅料用量及制备工艺完全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制备了样品,获得的微球不规则且粒径不均匀。
实施例2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40g
他唑巴坦钠        10g
PLA               30g
司盘60            18g
甘油单硬脂酸酯    13g
葡萄糖            13g
制备过程:
(1)将40g头孢哌酮钠、10g他唑巴坦钠和13g葡萄糖溶于150ml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30g PLA、13g甘油单硬脂酸酯和18g司盘60溶于600ml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1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次,每次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约35℃,喷嘴大小0.5mm,喷液流速7ml/min,压缩气流速度10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对比例2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本对比例中用18g司盘20代替18g司盘60,其他辅料和用量及其制备工艺完全和实施例2相同,制得了形状不规则的微球样品。
实施例3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80g
他唑巴坦钠        10g
PLA               40g
司盘60            22g
甘油单硬脂酸酯    17g
葡萄糖            17g
制备过程:
(1)将80g头孢哌酮钠、10g他唑巴坦钠和17g葡萄糖溶于200ml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40gPLA、17g甘油单硬脂酸酯和22g司盘60溶于700ml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体积比4∶1的混合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1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5次,每次5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约55℃,喷嘴大小1mm,喷液流速10ml/min,压缩气流速度12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对比例3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本对比例中不再加入甘油单硬脂酸酯,其他的辅料用量及其制备工艺完全和实施例3相同,制得了形状不规则且粒径不均匀的微球样品。
实施例4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80g
他唑巴坦钠        10g
PLA               50g
司盘60            25g
甘油单硬脂酸酯    20g
葡萄糖            20g
制备过程:
(1)将80g头孢哌酮钠、10g他唑巴坦钠和20g葡萄糖溶于300ml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50gPLA、20g甘油单硬脂酸酯和25g司盘60溶于900ml氯仿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次,每次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约50℃,喷嘴大小0.8mm,喷液流速10ml/min,压缩气流速度12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对比例4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本对比例中特别是对微球的制备有重要作用的辅料的用量在本发明优选范围之外,完全按照实施例4制备,制得了不规则的白色微球样品。
处方:(100瓶)
头孢哌酮钠        80g
他唑巴坦钠        10g
PLA               15g
司盘60            40g
甘油单硬脂酸酯    25g
葡萄糖            8g
制备过程:
(1)将80g头孢哌酮钠、10g他唑巴坦钠和8g葡萄糖溶于300ml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15gPLA、25g甘油单硬脂酸酯和40g司盘60溶于900ml氯仿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完后搅拌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次,每次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到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约50℃,喷嘴大小0.8mm,喷液流速10ml/min,压缩气流速度12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不规则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微球注射剂。
试验例1  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是保证药物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一环。采用校正过的带目镜测微仪的光学显微镜,将制备的干燥微球粉末用含0.02%的Tween-80水溶液分散后,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微球的粒径,每个实施例测量了500个微球的粒径,并进行统计处理,以0.1μm为一个单位,得出微球的粒径分布图。(见附图1-4)结果:以上各批微球的粒径均小于0.95μm,其中90%的粒径小于0.90μm,全部介于0.40-0.95μm之间,形态为圆整球形或椭圆形的球体,分布均匀。本发明对比例1-4制备的微球为无规则形态,粒径分布不均匀,粒径大部分大于0.95μm。
试验例2  微球的包封率测定
将微球用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分离后,用HPLC法检测微球内的药物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含量,通过公式:
包封率=微球内的药量/投药量×100%,
计算实施例1-4制备微球的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包封率,均介于89-95%之间。
含量检测法:
色谱柱:DiamonsilTM(钻石)C18(250×4.6mm,5μm);流动相:以PH值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速1.5ml/min;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头孢哌酮钠的保留时间为8.7min,他唑巴坦钠的保留时间为12.0min。
试验例3  微球的体外释放试验
试验样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微球。
实验仪器:水浴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实验条件:温度:37±0.5℃,转速:100rpm。
实验方法:精密称取实验样品约10mg,置于容积为100ml的具盖血清瓶中,加90ml释放介质(0.02%的Tween-80),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转速按时取样。
取样方法:精取5ml溶液,3000转条件下离心10min,再补加5ml的释放介质,取出液用HPLC检测。
取样时间点(小时):1、2、4、6、8、10、12、16、20、24
试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所制备的微球释放试验头孢哌酮钠1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6.6%、19.7%,24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3%、94.7%,微球释放试验结果参见附图5、附图7中的曲线A;他唑巴坦钠1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4.7%、19.8%,24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2%、94.8%,微球释放试验结果参见附图6、附图8中的曲线A。
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测试了对比例1-4制备的微球,与实施例1-4制备的微球相比,分别存在粒径较大,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释放慢,包封率低,稳定性差等不足,因此这些对比实施例从不同方面充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意外地具有令人满意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4  稳定性考察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样品和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分别于高温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加速试验6个月,分别在第0、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样品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上市制剂加速6个月后有关物质明显增加,含量明显降低,复溶后澄清度不符合规定。说明了本发明在增加产品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将制备的微球在稳定性试验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与试验前相比较,注射用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及其分布没有发生变化;与试验前相比较,微球在稳定性试验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的体外释放曲线没有显著性变化,附图7-8中曲线B、C与曲线A类似;说明了本发明的注射用微球具有优越的稳定性和释放度。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方面通过文字、数据以及对比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根据活性药物的特性和不稳定性从复杂多样的药用辅料中组合出的配方具有令人惊奇的意外效果,尤其为稳定性好、包封率高、粒子分布均匀,溶剂残留少,制备工艺重现性好适宜工业化生产,可注射性好,且具有优良缓释特性,丰富和满足了临床需要。

Claims (8)

1.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PLA、司盘60、甘油单硬脂酸酯、葡萄糖组成,且以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组成为:
Figure FSB000005438526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各组分的组成为: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和葡萄糖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得水相;
(2)将PLA、甘油单硬脂酸酯和司盘60溶于一定的有机溶剂中,得油相;
(3)将上述得到的水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的滴入油相中,滴加速度为3-8ml/min,滴完后搅拌10-3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匀质机中高速搅拌3-5次,每次5-10min,得到均一的白色乳状液;
(4)将白色乳状液倒入喷雾干燥器中,调整喷雾条件为:进口温度为65-90℃,出口温度为30-55℃,喷嘴大小0.5mm-1mm,喷液流速5-12ml/min,压缩气流速度8-15L/min,喷雾干燥,得到形状均一的白色微球;
(5)将得到的微球在室温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分装至西林瓶中,得到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选自氯仿、或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条件为:进口温度为70℃,出口温度为45℃,喷嘴大小0.7mm,喷液流速8ml/min,压缩气流速度10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微球粒径在0.40-0.95μm之间,药物头孢哌酮钠包封率为89-95%。
8.根据权利要求1-3、7任一所述的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头孢哌酮钠微球体外释放度范围为:1小时内释放在13%-20%之间,10小时内释放在55%-65%之间,24小时内释放不小于90%;他唑巴坦钠微球体外释放度范围为1小时内释放在10%-25%之间,10小时内释放在50%-65%之间,24小时内释放不小于90%。
CN2010102413424A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2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13424A CN101912403B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13424A CN101912403B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2403A CN101912403A (zh) 2010-12-15
CN101912403B true CN101912403B (zh) 2012-01-11

Family

ID=4332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13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2403B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240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65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药物复方制剂
CN101036654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复方制剂
CN101094658A (zh) * 2004-11-24 2007-12-26 弗拉梅技术公司 用于改进释放至少一种活性成分的多微囊形式的口服药剂
CN101264088A (zh) * 2008-04-25 2008-09-17 黄芝芳 一种含量稳定、溶解快速的抗菌素组合物
CN101380292A (zh) * 2006-08-28 2009-03-11 孔庆忠 一种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9143288A1 (en) * 2008-05-20 2009-11-26 Yale University Biodegradable sustained-release polymeric microparticulates comprising a hydrophobic drug and determined for ophthalmic use
CN10159263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复方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658A (zh) * 2004-11-24 2007-12-26 弗拉梅技术公司 用于改进释放至少一种活性成分的多微囊形式的口服药剂
CN10103665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药物复方制剂
CN101036654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复方制剂
CN101380292A (zh) * 2006-08-28 2009-03-11 孔庆忠 一种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64088A (zh) * 2008-04-25 2008-09-17 黄芝芳 一种含量稳定、溶解快速的抗菌素组合物
WO2009143288A1 (en) * 2008-05-20 2009-11-26 Yale University Biodegradable sustained-release polymeric microparticulates comprising a hydrophobic drug and determined for ophthalmic use
CN10159263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广州威尔曼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复方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立 等.W/ O/ W 型复乳剂的稳定性、生物分布和体外释放.《药学进展》.2000,12-17. *
朱颐申 等.聚乳酸及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研究进展.《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第30卷(第1期),73-7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2403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77419B2 (en) Nanoparticulate therapeutic biologically active agents
JP2002524411A (ja) 微粒子
CN104127385A (zh) 利培酮缓释微球组合物
CN101756908A (zh) 聚酯包衣的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50269A1 (en) Highly efficient and long-acting slow-release formulation of poorly soluble drug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890008B (zh) 一种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0563640C (zh) 一种以改性聚乳酸材料为囊材的微球制备方法
CN101773478B (zh) 一种兽用头孢噻呋盐酸盐的肺靶向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1890007B (zh) 一种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7137375A (zh) 阿塞那平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029064A1 (en) formulation of silibinin with high efficacy and prolonged ac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579365A (zh) 利培酮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3629B (zh) 一种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6474071A (zh) 一种空白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403B (zh) 一种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1966157B (zh) 一种地西他滨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060B (zh) 一种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1890016B (zh) 一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1983628B (zh) 一种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组合物微球注射剂
CN104523605A (zh) 一种曲普瑞林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ubey et al. Studies of PLGA microspheres
CN100475264C (zh) 含干扰素或其类似物的注射用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Galande et al. A Review on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CN107519134B (zh) 一种热熔离心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
CN111991397B (zh) 一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NAN LING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O LINGGANG

Effective date: 2013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70125 HAIKOU, HAINAN PROVINCE TO: 570216 HAIKOU, HAIN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23

Address after: 570216 Hainan Province, Haikou city Jinp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Village No. 3-6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Hainan Ling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new business building No. 48 570125 Hainan city of Haikou provinc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Road, room 2601

Patentee before: Tao Lingg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