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3193B - 用于车轮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轮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3193B
CN101903193B CN200780102028.4A CN200780102028A CN101903193B CN 101903193 B CN101903193 B CN 101903193B CN 200780102028 A CN200780102028 A CN 200780102028A CN 101903193 B CN101903193 B CN 101903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ipes per
piece
per tire
horizontal s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20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3193A (zh
Inventor
A·卡斯泰利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and C SpA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1903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3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3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3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11/1218Three-dimensional shape with regard to depth and extend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轮具体是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1)具有胎面带(10),该胎面带包括横跨赤道面(Y-Y)的环形中心部分(10i)和相对于环形中心部分(10i)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环形中心部分(10i)通过相应的圆周槽(16)与各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分隔开。环形中心部分(10i)包括多个沿着两个圆周槽(16)之间的至少一个圆周列(21)设置的块(20)以及设置在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20)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胎纹沟(30)。横向胎纹沟具有沿基本径向方向定向的主表面,该主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变形部,该变形部在相邻的块中限定了相互约束的相应部分。变形部包括沿圆周方向的至少一个底切部分。

Description

用于车轮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轮的轮胎,具体涉及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一个这种轮胎的胎面带(tread band),具体涉及用于敷设在磨损轮胎上的预制胎面带。
背景技术
用在重载车辆上的车辆轮胎一般包括至少一个胎体结构,该胎体结构包括由嵌入弹性体基体中的增强帘线形成的结构帘布层。胎体帘布层具有分别与环形锚定结构接合的端部边缘。锚定结构设置在轮胎的通常称为“胎圈”的区域中,并且每个通常都由基本上沿圆周的环形插入件构成,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在径向外部位置上应用到该环形插入件上。这样的环形锚定结构通常称为“胎圈芯”,并且其任务是保持轮胎很好地固定到在车轮轮辋中特别设置的锚定座上,从而在操作中防止轮胎的径向内端部边缘脱出该锚定座。
在胎圈处可设置特定的增强结构,其作用是改善对轮胎的转矩传递。
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外部位置上关联有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的带束结构,所述带束层沿径向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并且具有交叉定向和/或基本上与轮胎的圆周延伸方向平行的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
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上设有同样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带。
在胎体结构的侧表面上还设有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每个侧壁从胎面带的侧边缘之一延伸至对胎圈的相应环形锚定结构。
众所周知,要用在重载车辆上的轮胎通常需要具有最佳的附着能力、加速性、方向性和可控性特性,即使在雪地或潮湿路面上也是如此。
轮胎通常需要的另一个特性是有限和/或尽可能均匀的磨损,以便提高轮胎在千米效率方面的性能,并且降低行驶时的运行耗费和振动。
前述特性彼此部分地矛盾。具体地,在实际中不能确保在附着能力、加速性、可控性和方向性方面具有最佳性能,而不在某一程度上影响千米效率和噪声/振动方面的轮胎性能。
行驶中的轮胎性能显著地取决于轮胎的胎面带的设计。
通常,轮胎的胎面带包括横跨轮胎赤道面的环形中心部分以及相对于前述环形中心部分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并通过相应的圆周槽与环形中心部分分隔开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
此外,胎面带还包括多个横向地和圆周地设置的槽和胎纹沟,以便限定胎面设计。前述槽和胎纹沟在胎面设计中限定了多个块。
圆周的和横向的胎纹沟(sipe)的形状通常使得在相邻的块中沿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限定相应的相互嵌入或约束的部分。沿圆周方向的嵌入有助于为轮胎提供特别是沿横向方向的稳定性,同时沿轴向方向的嵌入有助于为轮胎提供尤其是沿侧向方向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实质上是通过这些块在轮胎接地区域中的较少移动而提供的,该较少移动是由于胎纹沟的闭合引起相邻的块之间相互邻接而导致的。
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块”用来表示由连续槽或胎纹沟沿轴向和圆周方向限制的胎面带部分,而“块组”在周向上由两个连续的横向槽限制,并且由圆周地对准且被横向胎纹沟分隔开的多个块形成。
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槽”和“胎纹沟”用来表示在轮胎的胎面带中形成的通道,横向和圆周胎纹沟分别沿圆周和横向方向的宽度比横向和圆周槽沿圆周和横向方向的宽度小。
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轴向的”和“轴向地”用来表示与轮胎的赤道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也就是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的方向。而术语“径向的”和“径向地”用来表示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且位于穿过该旋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方向,同时术语“圆周的”和“圆周地”用来表示沿着轮胎的环形延伸与轮胎的赤道面基本上平行的方向。
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表达“轮胎的接地区域”用来表示胎面带的周向表面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圆周槽影响轮胎在侧向稳定性和方向性方面的特性,而横向槽影响轮胎在附着能力和加速性方面的特性。圆周槽和横向槽还影响在潮湿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的接地区域中的排水,该排水减少了滑水现象。
通过借助横向胎纹沟在胎面带上限定的前抓地力(grip front)而使轮胎在附着能力和加速性方面有大的改进。该胎纹沟在潮湿路面的情况下还有助于排水。
在冰雪路面的情况下,横向胎纹沟在其它作用之外还确保将雪捕集在轮胎接地区域中,以便在行驶时使得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为雪/雪类型的接触,这种类型的接触是期望的,因为其为轮胎提供了更好的附着能力。实际上,在轮胎滚动期间,进入轮胎接地区域的横向胎纹沟由于轮胎接地区域下的块的移动而闭合,以便捕集雪,然后通过离开轮胎接地区域而打开。
在本说明书和后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参考轮胎的接地区域并对胎面带的块(或者横向胎纹沟)的结构特征而言,术语“进入”和“离开”分别用来表示在轮胎滚动期间首先受到压力或者首先与路面接触的那些块部分(或者与这些块部分相邻的横向胎纹沟),以及最后受到压力或者最后与路面脱离接触的块部分(或者与这些块部分相邻的横向胎纹沟)。
US2007/0187014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载车辆车轮的轮胎,包括具有多个块的胎面带,这些块被横向胎纹沟周向分隔开,这些横向胎纹沟的轮廓在轮胎的滚动表面上并且沿着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角度α的方向由两条轴向外部直线限定,所述两条轴向外部直线设置在相对于中心直线的相对侧上。中心直线与前述两条轴向外部直线平行并且与这两条轴向外部直线沿周向隔开。中心直线通过两条与所述直线垂直的相对侧线连接至两条轴向外部直线,以便基本上形成具有彼此平行的侧壁的齿部。这两条侧线沿着径向方向以锯齿形前进方式延伸,从而在相邻的块中限定了相应的升高和开槽的相互嵌入部分。
发明内容
申请人观察到,大量横向胎纹沟的形状在相邻的块中限定了相互嵌入部分,这一方面在改进轮胎附着能力、加速性、雪捕集、排水和侧向稳定性方面的性能可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由于胎面带的过度和/或不规则磨损而在千米效率方面可能导致轮胎性能下降并导致烦扰的振动和噪声增大。
申请人认为,这种轮胎性能的下降具体是由于横向胎纹沟分别在离开和进入轮胎接地区域的步骤中打开和闭合期间相邻块的壁的连续相互摩擦而导致的。另一方面,申请人认为,为了增强轮胎在冰雪或潮湿路面上侧向稳定性、附着能力和加速性以及在潮湿表面上的排水方面的性能,有利的是使用其轮廓允许相邻的块形成足够的相互嵌入并允许胎纹沟在轮胎接地区域处充分打开和闭合的横向胎纹沟。
为了满足前述部分矛盾的需要,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胎面设计,其包括适当成形的横向胎纹沟,以便在相邻的块之间实现嵌入,从而获得轮胎在侧向稳定性方面期望的性能,同时确保胎纹沟从轮胎接地区域出来时充分打开,从而获得在冰雪或潮湿路面上附着能力和加速性以及在潮湿表面上的排水方面期望的性能。在这种设计中,横向胎纹沟的轮廓使得横向胎纹沟在从轮胎接地区域离开时的打开是以某种方式受控制的,以便尽可能地限制相邻块的壁的摩擦,从而限制胎面带的磨损,由此提高轮胎的千米效率并且降低不期望噪声和振动上升的可能性。
具体地,申请人发现,利用包括这种横向胎纹沟的胎面设计,即通过至少一个底切部分的横向胎纹沟表面上的结构来获得嵌入,就能够获得在附着能力、加速性、雪捕集、排水和侧向稳定性方面以及千米效率和磨损方面具有最佳特性的轮胎。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轮的轮胎,其具有胎面带,所述胎面带包括横跨赤道面的环形中心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所述环形中心部分通过相应的圆周槽与每个环形胎肩部分分隔开,其中,所述环形中心部分包括多个沿着两个圆周槽之间的至少一个圆周列设置的块以及用于限定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的至少一个横向胎纹沟,其中,所述横向胎纹沟具有沿基本径向方向定向的主表面,所述主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在相邻的块中限定了相互约束的相应部分,其中所述变形部包括沿圆周方向的至少一个底切部分。
在整个说明书和后面的权利要求中,参考横向胎纹沟的主表面,术语“变形部”用来表示从该主表面沿着相对于所述主表面的倾斜方向例如基本圆周方向的偏离,其轴向延伸小于横向胎纹沟的轴向延伸。
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轮胎的横向胎纹沟的轮廓使得在胎纹沟的底切部分处在相邻的块之间获得约束,而在胎纹沟的其余表面部分处胎纹沟可以自由打开。因此,在胎纹沟的不同于底切部分的区域中形成足够宽的袋部,以便允许雪被捕集和保持,从而获得轮胎在冰雪路面上的附着能力和加速性方面以及在潮湿路面上排水方面的期望性能。此外,在胎纹沟的底切部分处,在圆周地相继的块之间获得相互的约束,该约束强到足以使胎面带的块硬化,从而获得轮胎在侧向稳定性方面的期望性能。
此外,在从轮胎接地区域中离开的步骤中,本发明的轮胎的横向胎纹沟的特殊轮廓能够防止胎纹沟打开超过某一极限。当块在胎纹沟底切部分处的壁彼此接触而使彼此相互阻塞时,达到这个极限。因此,胎纹沟实现受控的打开,相应地减少在胎纹沟的打开和闭合步骤中由于相邻块的壁的相互摩擦而导致的磨损。从而,实现了轮胎千米效率的增大以及与不期望噪声和振动相关问题的减少。
此外,底切部分限定了在横向胎纹沟中的偏离部分。有利的是,这样的偏离部分与在圆周地相继的块之间形成对侧向应力的约束一起(这样提供了对轮胎的侧向稳定性)增大了胎纹沟的表面延伸,允许在胎纹沟打开时聚集更多的雪。
本发明的轮胎尤其适用于用在重载车辆的驱动轮胎中,但是其也可以便利地用在这种车辆的转向车轮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轮的轮胎的胎面带,其包括横跨赤道面的环形中心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所述环形中心部分通过相应的圆周槽与每个环形胎肩部分分隔开,其中,所述环形中心部分包括多个沿着两个圆周槽之间的至少一个圆周列设置的块以及用于限定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的至少一个横向胎纹沟,其中,所述横向胎纹沟具有沿基本径向方向定向的主表面,所述主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在相邻的块中限定了相互约束的相应部分,其中所述变形部包括沿圆周方向的至少一个底切部分。
有利地,这样的胎面带可以用作用于敷设在重载车辆的磨损轮胎上的预制胎面带。
在前述方面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以下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胎纹沟的主表面基本上是平的。
优选地,所述变形部在所述横向胎纹沟的中心区域中轴向地延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胎纹沟的打开在胎纹沟的轴向外部区域处最大。由此在胎纹沟的该区域中形成足够宽的袋部,以便允许雪被捕集和保持,从而获得轮胎在冰雪路面上的附着能力和加速性方面以及在潮湿路面上排水方面的最佳性能。
优选地,所述变形部在所述横向胎纹沟的中心区域中径向地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变形部沿着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整个径向延伸范围径向地延伸,从而获得足够深的雪聚集袋部和范围足够大的约束。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底切部分由基本S形表面部分限定。这样,避免出现可能会导致不期望的张力集中、不规则磨损问题和从模具中取出胎纹沟的问题的角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包括沿圆周方向的至少两个底切部分。优选地,所述底切部分相对于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横向平面垂直的平面从相对两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在两个底切部分之间,胎纹沟的打开在胎纹沟的轴向外部区域和中心区域处最大。换言之,在胎纹沟的中心区域中也有利地形成有用于捕集和保持雪的袋部。
优选地,所述两个底切部分相对于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横向平面垂直的所述平面对称地设置。更优选地,所述两个底切部分沿着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整个径向延伸范围径向地延伸。
优选地,所述两个底切部分通过平表面部分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径向外端向着径向内端,所述平表面部分距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所述主表面具有相同的圆周距离。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平表面部分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所述主表面之间的圆周距离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径向外端向着径向内端减小。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底切部分之间的轴向距离从所述横向胎纹沟的径向外端向着径向内端减小。
在胎纹沟的变形部的圆周和/或轴向尺寸改变的上述实施例中,在胎纹沟的径向最外部分处获得较大的嵌入,在胎纹沟的径向最内部分处获得较浅的嵌入。这样的构造在考虑以下实际情况下时尤其有利,即当轮胎是新的时,块的径向延伸和移动性高,并且胎纹沟具有最大开口。从而,在这些条件下,允许圆周地相继的块的壁之间具有最大嵌入。当胎面带磨损时,块的径向延伸和移动性减小;在这些条件下,有利地具有较浅的嵌入。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的两个相继的横向胎纹沟的变形部以相同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定向。在轮胎具有预定滚动方向的情况下,该实施例是尤其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的两个相继的横向胎纹沟的变形部以两种相反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定向。在轮胎不具有预定滚动方向的情况下,该实施例是尤其有利的。
在后一种情况下,所述两个相继的横向胎纹沟的变形部朝向彼此地定向,或者彼此远离地定向。
优选地,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带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中包括至少两个圆周列的块,所述至少两个圆周列的块通过圆周胎纹沟轴向地分隔开。有利的是,圆周胎纹沟为轮胎提供了沿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胎面带包括横跨所述赤道面的第一圆周槽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周槽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第二圆周槽,所述圆周列的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周槽和每个第二圆周槽之间。
上述胎面带的特定花纹可以用在冬季轮胎和城市轮胎中。
优选地,在冬季轮胎的情况下,所述胎面带包括通过横向槽分隔开的块的组。有利的是,这样的槽限定了前抓地力,以便为轮胎提供在冰雪路面或潮湿路面上的更大的附着能力和加速性,并且允许更好的捕集雪和排水。
优选地,所述块沿轴向方向伸长。
优选地,一个圆周列中的块的组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中的块的组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以便为轮胎提供更好的侧向稳定性。
另一方面,在城市轮胎的情况下,在圆周列中的每个块与圆周地相继的块之间包括有横向胎纹沟。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块沿圆周方向伸长。
优选地,一个圆周列中的块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中的块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以便为轮胎提供更好的侧向稳定性。
不管轮胎的类型如何,优选地,所述两个环形胎肩部分中每个都包括与所述胎面带的环形中心部分的横向胎纹沟形状相同、尺寸不同的胎纹沟。
附图说明
从参考附图给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一实施例沿图2的线I-I的横向剖视图;
图2示出图1的轮胎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展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二实施例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平面延展图;
图4示出图2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示出能够用在图2和图3的胎面带中的横向胎纹沟的透视图;
图6示出能够用在图2和图3的胎面带中的横向胎纹沟的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示出能够用在图2和图3的胎面带中的横向胎纹沟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9和10示出图2和图3的胎面带的一部分的三个不同的可能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轮的轮胎,具体是将要用在重载车辆的驱动车轮中的轮胎,总体上用1表示。
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术语“重载车辆”用来表示属于在“Consolidated Resolu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ehicles(R.E.3)(1997)”附录7第52-59页的“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power-driven vehicles and trailers”中限定的M2~M3、N2~N3和O2~O3类别,例如卡车、货车、拖拉机拖车、巴士、大型有篷货车以及其它这种类型的车辆。
轮胎1包括胎体结构2,该胎体结构2包括至少一个由嵌入弹性体基体中的增强帘线形成的结构帘布层3。
胎体帘布层3具有与相应的胎圈芯4接合的相对的端部边缘3a。胎圈芯位于轮胎1的通常称为“胎圈”的区域5中。
在胎圈芯4的外周边缘上设有弹性体填充件6,该弹性体填充件6占据胎体帘布层3与其相应的端部边缘3a之间限定的空间。胎圈芯4保持轮胎1很好地固定到在车轮轮辋8中特别设置的锚定座7上,从而在操作中防止胎圈5离开该锚定座7。
在胎圈5处可设置特定的增强结构(未示出),其作用是改善对轮胎1的转矩传递。
胎体帘布层3在其径向外部位置上关联有带束结构9,该带束结构9优选地包括多个带束层(在所示的具体例子中,示出了两层9i、9ii),所述带束层沿径向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部,并且具有交叉定向和/或基本上与轮胎的圆周延伸方向平行的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
带束结构9在其径向外部位置上设有同样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胎面带10。
此外,在胎体结构2的侧表面上还设有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11,每个侧壁11从胎面带10的侧边缘10a之一延伸至对胎圈5的相应环形锚定结构4。
参考图1-3,胎面带10包括横跨轮胎1赤道面Y-Y的环形中心部分10i以及相对于环形中心部分10i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相对的环形胎肩部分10ii。
胎面带的环形中心部分10i包括横跨赤道面Y-Y的圆周中心槽15。各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通过相应的圆周侧向槽16与轮胎1的环形中心部分10i分隔开。
胎面带10在其环形中心部分10i处包括多个设置在圆周中心槽15和圆周侧向槽16的相对侧上的块20。在下面的说明书中,块20还将用术语“赤道块”来表示。
具体参考图2和图3,赤道块20沿着被相应的圆周胎纹沟22轴向地分隔开的圆周列21设置。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例子中,在环形中心部分10i的包含在圆周中心槽15和各个圆周侧向槽16之间的每个区域处都设置有两列21的块20。
胎面带10在其环形中心部分10i处还包括多个置于圆周地相继的块20之间的横向胎纹沟30。
横向胎纹沟30沿着与轮胎1的赤道面Y-Y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整个说明书以及后面的权利要求中,与赤道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的表述指的是与赤道面形成的角度在70°至110°之间的方向。
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说明图2中所示的胎面设计。该胎面设计尤其适用于用在冬季轮胎中。
如图2所示,块20具有沿轴向方向伸长的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状。
各个圆周列21中的块20三个三个一组,每个组的块20都包括两个横向胎纹沟30并且通过相应的横向槽23与同一列21中相继组的块20圆周地分隔开。为了图示清楚,附图标记20仅仅与某些块关联,附图标记30仅仅与某些横向胎纹沟关联,附图标记23仅仅与某些横向槽关联。
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圆周列中块20的组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21中块20的组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
圆周槽16和圆周胎纹沟22优选地在轮胎1的整个圆周延伸上沿着形成折线的路径延伸,该折线由与赤道面Y-Y平行的第一圆周部分以及相对于赤道面Y-Y倾斜且与前述第一圆周部分连接的第二圆周部分限定。在这种方式中,沿着轮胎的向前方向有利地增强了胎面带10的附着能力。
优选的是,图2的例子中的胎面带10的环形中心部分10i的某些块20在圆周胎纹沟22处具有斜角24。环形中心部分10i的其它块20优选地在圆周槽16处具有斜角26。有利的是,由此适当减少由于移动性而可能引起不规则磨损和噪声现象的斜角的数量。
优选的是,胎面带10的最大深度(以及由此,圆周中心槽15、圆周侧向槽16、圆周胎纹沟22和横向槽23的最大深度)在大约10mm至大约25mm之间,该深度更优选地等于大约22.5mm。横向胎纹沟30的深度优选地在胎面带10的最大深度的20%至100%之间。
在本发明的冬季型轮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例如图2中所示的轮胎,在胎面带10的长度等于胎面设计的节距且宽度等于胎面带的轴向延伸的部分中,由胎面带的环形中心部分10i中的块20所占据的体积或者实心体积在该环形中心部分10i的全部体积(总体积)的60%至85%之间。更优选的是,实心体积与总体积的比等于大约68%。
优选的是,前述轮胎在两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每个处还包括多个侧向块25,同样,这些侧向块沿着相应的圆周列27设置,该圆周列27处于圆周槽16与胎面带10的相应端部部分10a之间。
侧向块25三个三个一组,一组中的每个块25通过侧向的横向胎纹沟35与同一组中的圆周相继的块分隔开。而块25的每个组通过侧向的横向槽33与圆周相继的块25的组分隔开。
侧向块25、侧向的横向胎纹沟35和侧向的横向槽33的轴向延伸分别大于胎面带10的环形中心部分10i的块20、横向胎纹沟30和横向槽23的轴向延伸。
侧向块25的组优选地相对于列21的赤道块20的组沿圆周方向偏移,该列21设置在相对于圆周槽16的相对侧。
优选的是,某些侧向块25在圆周槽16处具有斜角36。
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说明图3中所示的胎面设计。这种胎面设计尤其适用于用在城市轮胎中。
图3的胎面设计与图2的胎面设计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以下讨论的特征。
块20优选地具有沿圆周方向伸长的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状,所有的块20通过相应的横向胎纹沟30与圆周地相继的块20分隔开。将图3的胎面设计与图2的胎面设计相比,可以注意到,在图3的胎面设计中,包含在与图2的胎面设计的环形胎纹沟23相对应的横向胎纹沟之间的圆周地相继的块的组是无法辨认的。
横向胎纹沟30相对于轮胎1的赤道面Y-Y具有的倾斜度优选地大于图2的胎面设计的胎纹沟的倾斜度。更优选的是,图3的胎面设计的横向胎纹沟20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Y-Y的倾斜角度在60°至120°之间。
优选的是,圆周列21的块20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21的块20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
圆周中心槽15优选地包括多个从其底部延伸的肋部40,用来防止引起橡胶成分的撕裂并且保护下面的带束结构。
圆周槽16和圆周胎纹沟22优选地在轮胎1的整个圆周延伸上沿着形成折线的路径延伸,该折线以大体锯齿形方式前进,以便改善轮胎沿向前方向的附着能力。
优选的是,圆周中心槽15和圆周侧向槽16的最大深度为例如大约19.5mm,同时圆周胎纹沟22的最大深度为例如大约8mm。横向胎纹沟30的深度优选地小于或等于大约14mm。
在本发明的城市型轮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例如图3中所示的轮胎,实心体积与总体积的比等于大约78%。
优选的是,前述轮胎在其两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的每个处还包括多个侧向块55,同样,这些侧向块沿着相应的圆周列56设置,该圆周列56处于圆周槽16与胎面带10的相应端部部分10a之间。
侧向块55由侧向的横向胎纹沟60限定,横向胎纹沟60的深度优选地小于或等于大约7mm。
侧向胎纹沟65和横向胎纹沟60的轴向延伸分别大于胎面带10的环形中心部分10i的块20和横向块30的轴向延伸。
侧向块25优选地相对于列21的赤道块20沿圆周方向偏移,该列21设置在相对于圆周槽16的相对侧。
在图2的胎面设计和图3的胎面设计中,胎面带10中环形中心部分10i的横向胎纹沟30和环形胎肩部分10ii的侧向的横向胎纹沟35、55在形状上是一样的。为了更加易于讨论和阅读,在整个说明书中,该横向胎纹沟的形状将明确参考胎面带10的环形中心部分10i的横向胎纹沟30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所做的说明还适用于胎面带的环形胎肩部分10ii的横向胎纹沟35、55。
图4和图5示出了模具部分的优选实施例,该模具部分适于在轮胎中制造图2中所示的胎面带10的横向胎纹沟30。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更加容易地说明,“胎纹沟”表示和代表在胎面设计上获得的胎纹沟以及模具部分中适于获得胎纹沟的部分。应当注意到,前述模具部分的表面与所获得胎纹沟的表面完美地匹配。
具体在图5中可以看到,胎纹沟30包括主表面301,该主表面301具有预定的径向延伸(或深度)H和预定的轴向延伸(或长度)L。如已经预期的,深度H优选地在胎面带10的最大深度的20%至100%之间。长度L优选地等于赤道块20的长度;这样的长度L优选地小于或等于55mm。
主表面301优选地为平的,并且具有变形部302,该变形部302适于在与横向胎纹沟30圆周地相邻的两个块20中限定相互嵌入的相应部分,如图4所示。
具体地,变形部302包括两个底切部分304,这两个底切部分304沿着圆周方向,即与横向胎纹沟30的主表面301的放置面P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
底切部分304沿着胎纹沟30的整个径向延伸范围在胎纹沟30的主表面301的中心区域303中径向地延伸。
优选的是,如图5所示,两个底切部分304相对于胎纹沟30的中间径向面M从相对两侧延伸,该面M与胎纹沟30的横向平面V垂直。更优选的是,两个底切部分304相对于前述面M在轴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
底切部分304在横向胎纹沟30中限定了相应的偏离部分,与在圆周地相继的块20之间形成嵌入一起,该偏离部分增大了胎纹沟30的表面延伸,从而允许在胎纹沟打开时聚集雪。
此外,在从轮胎接地区域中离开的步骤中,底切部分304能够防止胎纹沟30打开超过某一极限。如图4所示,在粗体显著表示的区域处,在胎纹沟30打开期间,也就是在圆周地相继的块20沿着方向A彼此远离地运动期间,当块20的嵌入部分的壁200与圆周地相继的块20的嵌入部分的壁201接触,以彼此阻塞并防止胎纹沟30的任何进一步的打开时,达到这个极限。
从而,胎纹沟30在其轴向外部区域305处和其中心区域303处自由地打开,有利地在这些区域中形成用于捕集和保持雪的相应袋部。
如图5所示,各个底切部分304优选地由基本上为S形的表面部分T限定,以便避免出现必然会导致不期望的张力集中、不规则磨损问题和从模具中取出胎纹沟的问题的角部。
再如图5所示,两个底切部分304包括两个相对于胎纹沟30的主表面301分别倾斜角度α1和α2的侧壁306。优选的是,角度α1和α2大小相等。更优选的是,该角度大小在大约40°至大约80°之间。
侧壁306通过与胎纹沟30的主表面301的放置面P平行的平表面部分307而轴向地连接。换言之,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端,胎纹沟30的平表面部分307与主表面301之间的距离d5保持相同。在实践中,变形部302基本上成形为拼图玩具状(puzzle)。
平表面部分307的轴向延伸d4优选地在大约5mm至大约40mm之间,并且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端保持不变。两个侧壁306之间在主表面301处的距离d2的值优选地在d4的30%至90%之间。
图6示出了横向胎纹沟30的可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平表面部分307的轴向延伸d4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端沿径向减小,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处的值d4变化至胎纹沟30的径向内端处的比d4小的值d6。
图7示出了横向胎纹沟30的可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朝向径向内端沿径向,胎纹沟30的平表面部分307与主表面301之间的距离d5从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处的值d5开始减小,并且在胎纹沟30的径向内端处达到比d5小的值d7。
当轮胎是新的时并且因此当块20的径向延伸和移动性高时,图6和图7的实施例有利地允许实现圆周地相继的块20的壁之间的最大嵌入,当胎面带由于磨损而使得在其外周表面上的块具有更刚性的部分时,这种嵌入减小。
在图2和图3的胎面带10中,横向胎纹沟30的结构和数量可取决于胎面带10的几何尺寸以及未来的用途。
在胎面花纹的圆周节距中,横向胎纹沟的数量优选地在1至4之间。例如,可以在短节距中设置2个横向胎纹沟,在长节距中设置3个横向胎纹沟。沿轴向节距的分布为优选地设置1至4个横向胎纹沟。例如,在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可以设置2个胎纹沟,在环形中间部分中可以设置3个胎纹沟,在环形中心部分中可以设置4个胎纹沟。
横向胎纹沟30沿圆周方向的结构可以有利地影响本发明的轮胎1的滚动方向。
具体地,胎纹沟30可以设置成使得两个圆周地相继的胎纹沟30的变形部302以相同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定向,如图8所示。这种实施例限定了轮胎中由箭头R表示的优选滚动方向。
或者,胎纹沟30可以设置成使得两个圆周地相继的胎纹沟30的变形部302以相反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定向,如图9和图10所示。
具体地,在图9中,两个圆周地相继的胎纹沟30的变形部302定向成朝向彼此,而在图10中,两个圆周地相继的胎纹沟30的变形部302定向成彼此远离。这样的实施例并没有限定轮胎中预定的滚动方向。
将图8-10与图2和图3比较,可以看到,在图2的胎面带10中,横向胎纹沟30在环形中心部分10i中如何具有图9中的类型的结构,而在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如何具有图8中的类型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图3的胎面带10中,横向胎纹沟30在环形中心部分10i和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均具有图8中的类型的结构。
图2和图3中所示的胎面设计仅仅是可以根据特定要求高效地制造的大量胎面设计中的例子。具体地,块、环形胎纹沟、圆周胎纹沟、横向槽(如果有的话)、圆周槽、块的列的数量和各个块的组(如果有的话)中的块的可能数量、一列中的块相对于轴向地相邻的列中的块的圆周位置以及/或者轮胎的环形中心部分的块相对于轮胎的环形胎肩部分的块的圆周位置,都可以根据轮胎的具体用途进行变化,从而获得与图2和图3所示不同的、但是总是落在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内的胎面设计。胎面设计还可以设置为不具有中心槽15,或者块、圆周槽和横向槽(如果有的话)以及圆周胎纹沟的形状和/或尺寸与图2和图3所示的不同。横向胎纹沟相对于赤道面Y-Y的倾斜也可以与图2和图3所示的不同,而总是保持在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改动和变型,以便满足特定的和可能出现的要求,这些改动和变型仍然落在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车轮的轮胎(1),具有胎面带(10),所述胎面带(10)包括横跨赤道面(Y-Y)的环形中心部分(10i)以及相对于所述环形中心部分(10i)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所述环形中心部分(10i)通过相应的圆周槽(16)与每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分隔开,其中,所述环形中心部分(10i)包括多个沿着两个圆周槽(16)之间的至少一个圆周列(21)设置的块(20)以及用于限定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20)的至少一个横向胎纹沟(30),其中,所述横向胎纹沟(30)具有沿基本径向方向定向的主表面(301),所述主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变形部(302),所述变形部在相邻的块(20)中限定了相互约束的相应部分,其中所述变形部(302)包括沿圆周方向的至少两个底切部分(304),所述两个底切部分(304)通过平表面部分(307)彼此连接,所述两个底切部分(304)之间的轴向距离从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向着径向内端减小,其中所述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20)在各个底切部分(304)处包括相应的壁(200、201),在所述两个圆周地相继的块(20)沿着圆周方向(A)彼此远离地运动期间,所述壁彼此接触,由此防止所述横向胎纹沟(30)打开超过一定的极限,其中所述平表面部分(307)与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所述主表面(301)之间的圆周距离从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径向外端向着径向内端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主表面(301)是平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变形部(302)在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中心区域(303)中轴向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变形部(302)在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中心区域(303)中径向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变形部(302)沿着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整个径向延伸范围径向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底切部分(304)由基本S形表面部分(T)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底切部分(304)相对于与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横向平面(V)垂直的平面(M)从相对两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底切部分(304)相对于与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横向平面(V)垂直的所述平面(M)对称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底切部分(304)沿着所述横向胎纹沟(30)的整个径向延伸范围径向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21)的两个相继的横向胎纹沟(30)的所述变形部(302)以相同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定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在所述环形中心部分(10i)中包括至少两个圆周列(21)的块(20),所述至少两个圆周列(21)的块(20)通过圆周胎纹沟(22)轴向地分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1),包括横跨所述赤道面(Y-Y)的第一圆周槽(15)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周槽(15)设置在轴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第二圆周槽(16),所述至少两个圆周列(21)的块(20)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周槽(15)和每个第二圆周槽(16)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21)中的块(20)一起组成组,每个组通过相应的横向槽(23)与圆周地相继的组分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块(20)沿轴向方向伸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21)中的块(20)一起组成组,每个组通过相应的横向槽(23)与圆周地相继的组分隔开,圆周列(21)中的块(20)的组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21)中的块(20)的组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在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21)中的每个块(20)与圆周地相继的块(20)之间包括有横向胎纹沟(3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块(20)沿圆周方向伸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1),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圆周列(21)中的每个块(20)与圆周地相继的块(20)之间包括有横向胎纹沟(30),圆周列(21)中的块(20)相对于轴向相邻的圆周列(21)中的块(20)处于偏移的圆周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中,所述两个环形胎肩部分(10ii)中每个都包括与所述胎面带(10)的环形中心部分(10i)的横向胎纹沟(30)形状相同、尺寸不同的胎纹沟(35、60)。
CN200780102028.4A 2007-12-19 2007-12-19 用于车轮的轮胎 Active CN101903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7/004038 WO2009077808A1 (en) 2007-12-19 2007-12-19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3193A CN101903193A (zh) 2010-12-01
CN101903193B true CN101903193B (zh) 2014-04-02

Family

ID=3926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2028.4A Active CN101903193B (zh) 2007-12-19 2007-12-19 用于车轮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234823B1 (zh)
CN (1) CN101903193B (zh)
BR (1) BRPI0722317A2 (zh)
WO (1) WO2009077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5259B1 (en) 2009-05-29 2017-07-26 Pirelli Tyre S.p.A. Winter tyre
EP2588328B1 (en) 2010-06-30 2017-05-31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DE102012101447A1 (de) * 2012-02-23 2013-08-29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reifens
EP2634015B1 (de) * 2012-03-02 2017-05-10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reifens
DE102012103945A1 (de) * 2012-05-04 2013-11-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reifens
DE102012103944A1 (de) * 2012-05-04 2013-11-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reifens
WO2014068385A1 (en) 2012-10-30 2014-05-08 Pirelli Tyre S.P.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and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USD766814S1 (en) 2014-11-26 2016-09-20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Tire tread
JP6134308B2 (ja) * 2014-11-27 2017-05-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912070B2 (en) * 2016-12-27 2024-02-27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WO2020059345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230673B2 (ja) * 2019-05-07 2023-03-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1138313A (ja) 2020-03-06 2021-09-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WO2024023607A1 (en) * 2022-07-27 2024-02-01 Pirelli Tyre S.P.A. Vehicle wheel tyre
WO2024023606A1 (en) * 2022-07-27 2024-02-01 Pirelli Tyre S.P.A. Vehicle wheel tyr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4692A2 (de) * 2001-02-22 2002-08-2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3297B2 (ja) * 1998-07-15 2007-02-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DE10049936B4 (de) * 2000-10-06 2005-04-21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FR2826911A1 (fr) * 2001-07-09 2003-01-10 Michelin Soc Tech Bande de roulement pourvue d'incisions
FR2888163B1 (fr) * 2005-07-05 2007-09-14 Michelin Soc Tech Bande de roulement comportant une sculpture avec des incisions.
US7793692B2 (en) * 2005-10-31 2010-09-1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tread having sipe that devolves into groove as tread wea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4692A2 (de) * 2001-02-22 2002-08-28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reife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5419A 2000.01.25
说明书附图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34823A1 (en) 2010-10-06
EP2234823B1 (en) 2012-12-05
WO2009077808A1 (en) 2009-06-25
BRPI0722317A2 (pt) 2014-07-01
CN101903193A (zh)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3193B (zh) 用于车轮的轮胎
CN101903192B (zh) 用于车轮的轮胎
EP2588328B1 (en)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EP2519414B1 (en) Pneumatic tire for on road and off road use
CN109291739B (zh) 用于车轮的轮胎
EP2760682B1 (en) Tyre for motorcycles
US20180043737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3717413A (zh) 轮胎
CN109414964A (zh) 用于重型车辆车轮的轮胎
EP2552714B1 (en)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EP2934919B1 (en)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CN105667219A (zh) 充气轮胎
US20210237515A1 (en) Tread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EP2939853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9922975B (zh) 摩托车轮胎
EP2914445B1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and ty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 wheels
US10239357B2 (en) Tread for the tire of a farm tractor
EP2265450B1 (en) Heavy- load vehicle tire
EP4079540B1 (en) Tire
CN110461624B (zh) 胎面具有含底切侧面的凹槽和增强元件的轮胎
CN112996673A (zh) 用于农业车辆的胎面
CN111094018B (zh) 充气轮胎
CN217778246U (zh) 一种轮胎花纹及低滚阻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CN113573918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