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0970A -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0970A
CN101900970A CN 201010189006 CN201010189006A CN101900970A CN 101900970 A CN101900970 A CN 101900970A CN 201010189006 CN201010189006 CN 201010189006 CN 201010189006 A CN201010189006 A CN 201010189006A CN 101900970 A CN101900970 A CN 101900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sel
toner
block
toner container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90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藤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00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体现良好的旋转滑动性,并能够牢靠地支撑容器本体的容器本体和盖帽构成的调色剂容器。调色剂容器至少包括(1)容放调色剂的容器本体和(2)备有多个支撑容器本体并使它能够旋转的支撑手段的盖帽,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接触的部位具有在容器本体的旋转方向上与容器本体不连续接触的形状。

Description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到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向该图像形成装置供给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都是通过被称之为硒鼓(以下称为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容放容器来供给调色剂的。也就是说,采用硒鼓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将容放调色剂的硒鼓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装入状态下直接向图像形成装置供给调色剂,印刷所定张数之后交换新的硒鼓,这样可以继续印刷。
这种硒鼓中有被设计成下述结构的:使容放调色剂的容器本体在被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之后能够在装置中旋转,通过容器本体旋转而将容放的调色剂搬送到排出口,由此供给调色剂(例如参照特开2003-316141号公报)。该特开2003-316141号公报中公开的调色剂容器被设计成在圆筒形状的容器本体上设多个螺线状槽,在打开调色剂排出部的保护盖帽并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之后,使容器本体旋转,调色剂经过所述槽而被排出到容器外面。另外,还有探讨下述结构的调色剂容器:在容器本体外周面上设调色剂排出口,同时设能够与容器本体相对旋转的盖帽,容器本体与盖帽能够一体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6-71762号公报)。
特开2006-71762号公报中公开的调色剂容器在装入图像形成装置时要求容器本体与盖帽之间有旋转滑动作用,而为了使带有旋转滑动性则两者之间必须设一定程度的缝隙。但是,因为会有调色剂从容器本体与盖帽之间漏出之担忧,所以不能盲目地设置缝隙。对此,特开2006-71762号公报中探讨了一种调色剂容器,它是在容器本体上设槽,在盖帽上设爪部,使爪部扣在槽中,由此在确保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的同时,通过在两者的接合部中配置密封部件,防止调色剂漏出。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特开2006-71762号公报中用设在盖帽上的爪部支撑容器本体的技术中,作为爪部,是通过设多个爪部来增加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更牢靠地支撑容器本体。但是发现,爪部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增加的话滑动性降低,不能使容器本体充分旋转,难以供给所定量的调色剂。另外为了作用较大的旋转驱动力,需要使用大尺寸马达,导致图像形成装置成本上升和大型化。而一旦减少爪部个数以确保滑动性的话,则与减少的爪部相应,安定支撑容器本体出现困难。还因为对爪部的负担增大,所以爪部有承受不了负担而破损的现象。
这样,特开2006-71762号公报中公开的调色剂容器,虽然解消了调色剂遗漏问题,但难以使容器本体良好的旋转滑动性和盖帽对容器本体的安定的支撑性能两立。然而专利文献2对有关使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和盖帽对容器本体的支撑性能的两立却没有记载和示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本体和盖帽构成一体的调色剂容器,其中,在确保了容器本体良好的旋转滑动性的同时,盖帽能够牢靠地支撑容器本体。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在体现容器本体良好的旋转滑动性的同时,没有调色剂从容器本体与盖帽的接合部漏出的调色剂容器。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者反复探讨,结果发现,通过下述任何一项记载的结构,能够解消上述课题。
第1项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调色剂容器,其至少备有:容放调色剂的容器本体;具有多个支撑所述容器本体并使它能够旋转的支撑手段的盖帽;调色剂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而移动容器本体内的调色剂,所述盖帽备有排出移动的所述调色剂的排出部,各个所述支撑手段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的部位具有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容器本体不连续接触的形状。
第2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手段接触所述容器本体的面,在将所述容器本体装到所述盖帽上时,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支撑手段的面形成锐角地具有倾斜。
第3项记载的发明,是第2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为3度至60度。
第4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所述支撑手段的面与所述容器本体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与所述支撑手段接触容器本体的面与旋转轴所成的角度之差为3度至60度。
第5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是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
第6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和所述盖帽之间备有密封部件。
第7项记载的发明,是第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本体中容放调色剂。
附图说明
图1:调色剂容器的外观立体图和侧面图。
图2:表示容器本体和盖帽之间使用部件的调色剂容器分解立体图。
图3:将盖帽装到容器本体组装后的调色剂容器截面图及盖帽的爪部和凸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4:容器本体和盖帽一体化的说明模式图。
图5:能够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之方式的爪部先端部的具体例子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调色剂容器至少备有容放调色剂的容器本体和具有多个支撑该容器本体并使之能够旋转的支撑手段的盖帽。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支撑手段接触容器本体的部位,具有在该容器本体的旋转方向上与该容器本体不连续接触的形状,由此在确保了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的同时,实现了盖帽能够安定支撑容器本体。
也就是说,通过使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接触部位的形状为上述结构,在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部位形成接近于多个点接触的接触状态,这样减少了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由此减少了接触部位的摩擦面,能够确保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另外,在支撑手段接触容器本体的部位中,形成接近于多个点接触的接触状态,由此实现了能够牢靠地支撑容器本体。
即本发明中,通过在支撑手段和容器本体之间形成接近于多个点接触状态的接触环境,可以减少摩擦面,确保旋转滑动性,而且能够牢靠地支撑容器本体。然而可以认为,为了在盖帽上设有的各个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之间实现接近于多个点接触的接触环境而探讨特定其形状这一技术思想,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内容是预想不到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调色剂容器作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调色剂容器代表性的方式一例,图1(a)是其外观立体图,图1(b)是从图1(a)中左侧在图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看到的左视图。并且,只要是具备能够实现本发明构成的方式,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并不局限于图1中所示的方式。
图1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备有筒状的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用设在盖帽20上的多个爪部25扣住容器本体10。这样,图1中的调色剂容器是通过设在盖帽20上的多个爪部25实现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的一体化。这里设在盖帽上的多个爪部25,即为本发明中的所谓“支撑容器本体并使之能够旋转的支撑手段。也就是说,图1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的盖帽20上设有的爪部25,其与容器本体10接触的部位如后面将要叙述那样,具有与容器本体10不连续接触的形状。
图1中的调色剂容器被装入没有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容器本体10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朝例如箭头W1方向旋转而向该图像形成装置补充调色剂。
容放在容器本体10内的调色剂在使容器本体10朝W1方向旋转时受到设在容器本体10上的螺线状突起11的推进作用,被向盖帽20方向搬送。然后从盖帽20上设有的后述排出口排出,补充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中。
也就是说,调色剂被容放在容器本体10的形成了螺线状突起11的圆筒部中,由容器本体10向图1(a)中的容器本体10右端设有的没有图示的调色剂排出口搬送、排出容放的调色剂。形成在容器本体10上的突起11作为调色剂容器的外观来看是槽状的,但是,在容器本体10的内侧壁却是突出的,起到搬送调色剂的突起功能。
如图1(b)所示,容器本体10的侧面上设有槽12。槽12用来接受没有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部件(没有图示),驱动部件嵌入槽12中,受驱动部件的驱动力作用,容器本体10能够向箭头W1方向旋转。图1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上省略了后述图2、图3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上设有的凸部26。
对本发明调色剂容器的制作方法作简单的说明。容器本体10及后述盖帽20可以用例如塑料等形成,可以通过周知的成型方法制作。其中,容器本体10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用吹塑成型制作,另外也可以用注塑成型来制作。用吹塑成型制作容器本体10时,调色剂排出口的端面可以通过成型后施行切断处理等来形成。而盖帽20如后述图2、图3所示,由于设多个爪部25等而形状比容器本体10复杂,从精度良好地形成该复杂形状之观点出发,优选用注塑成型(注射成型)制作。
另外,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可以通过盖帽20来提高调色剂容器的款式性能和付与产品识别功能,从制作具有该性能的盖帽20之观点出发,也优选用注塑成型(注射成型)制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盖帽20上设例如如图2中所示的凸部26那样的部位,来提高本发明调色剂容器的外观造型或使它带有产品识别功能。并且,可以使它带有提高调色剂容器耐久性等性能。这样,通过在盖帽20上设像凸部26那样特异形状的部位,可以得到提高产品款式和付与产品识别功能等效果,从精度良好地形成上述形状部位之观点出发,优选用注塑成型来制作。上述付与产品识别功能是指付与下述功能。例如,对彩色调色剂用和黑白调色剂用的调色剂容器改变设置凸部26的位置,以使用户能够识别容放的调色剂的颜色,防止向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装填出错等。
盖帽20是封住容器本体10中容放的调色剂、同时向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排出被从容器本体10排出的调色剂之部件,容器本体10在供给调色剂时旋转,但盖帽20在供给调色剂时不旋转。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图2是图1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出示了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之间使用的部件。图3是把盖帽20盖到容器本体10上装好之后的调色剂容器截面图以及构成盖帽20的爪部25和凸部26的部分放大图。
图2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其中,在容器本体10和设有多个爪部25的盖帽20之间,备有调色剂排出部件50和密封部件60。密封部件60被粘结固定在容器本体10的排出口部上设有的环状段部13上的面13A上。面13A被形成为垂直于后述图3中所示的容器本体10的旋转轴X。
在用吹塑成型制作容器本体10时,与密封部件60接触的段部13也可以通过模具形成,所以,在段部13的面13A精度和段部位置精度方面来说,能够确保高精度。
另外,调色剂排出部件50在容器本体10旋转时被容器本体10推出,在旋转轴方向上控制被搬送的调色剂,可以通过粘结剂等周知的方法,固定在容器本体10上。
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在图2中所示的部件中,调色剂供给时旋转的部件有容器本体10、调色剂排出部件50及密封部件60,盖帽20不旋转。
如图2所示,盖帽20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爪部25。如图3(a)和3(b)所示,爪部25的先端部25P碰到容器本体10的段部14。通过该先端部25P的碰到,盖帽20支撑容器本体10,并能够使容器本体10以旋转轴X为中心地旋转。而盖帽20被固定,不能旋转。
这样,通过盖帽20爪部25的先端部25P碰到容器本体10的段部14,盖帽20在支撑容器本体10并使之能够旋转的同时,容器本体10与盖帽20相互结合,能够旋转。
另外本发明中,为支撑手段的爪部25接触容器本体10的部位(先端部25P),在容器本体10的旋转方向上具有与容器本体10不连续接触的形状,这里所说的“容器本体10的旋转方向”是指容器本体10以图3中所示的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的方向。具体则前面图1中由W1所示的方向就是容器本体10的旋转方向。
对设在盖帽20上的爪部25作说明。爪部25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撑手段”,本发明中,爪部25接触容器本体10的部位具有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作为“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爪部25形状”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例如如图3(b)中所示的形状。
图3(b)中所示的爪部25,作为“爪部25接触容器本体10的部位”的先端部25P,具有分割的形状。通过这样使先端部25P在容器本体10的旋转方向上呈分割形状,可以形成先端部25P与容器本体10之间不连续接触的接触状态。能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先端部25P形状的具体例子,在后面叙述。
本发明通过使爪部25先端部25P为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减少了爪部25与容器本体10的接触面积,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接近于点接触的接触状态。这样,可以通过减少爪部25与容器本体10的接触面积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容器本体10持有良好的旋转性能。
另外,减少爪部25的接触面积的话盖帽20支撑容器本体10的支撑力也减小,有难以安定地支撑容器本体10的担忧。本发明中,通过在盖帽20表面设多个爪部25,这样虽然1个爪部25上的支撑力小,但是能够用多个爪部25,维持支撑容器本体10的性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爪部25先端部25P的形状是不连续地接触容器本体10,并且在盖帽20的表面设多个这样的爪部25,所以维持了支撑容器本体10的性能,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旋转性能。图3(b)中,爪部25先端部25P的面上标有虚线,该虚线表示容器本体10与爪部25接触的部位、即段部14的端面。
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通过爪部25对盖帽20和容器本体10一体化。图4是说明对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一体化的模式图,图4(a)是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一体化之前的模式示意图,图4(b)是一体化之后的爪部25和段部14(容器本体10)的结合立体示意图,图4(c)是说明爪部25和段部14结合的截面图。
对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一体化时,在图4(a)中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向盖帽20插入容器本体10,容器本体10上段部14为止的部分被插入盖帽20内。盖帽20上的爪部25被设计成能够使容器本体10顺利地插入。例如如前面图3(b)中所示的形状,可以采取不妨碍容器本体10移动的形状或用本身就具有润滑性的树脂制作爪部25等方法。
只要容器本体10段部14滑过爪部25,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便能一体化。段部14滑过爪部25时,爪部25被段部14推起,向盖帽20外周方向张开。而当段部14一滑过,爪部25便马上回到原来位置,爪部25的先端部25P便碰到段部14的面14A。这样,通过盖帽20爪部25的先端部25P碰到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面14A而盖帽20支撑容器本体10并使之能够旋转,调色剂容器被一体化。
设在盖帽20上的爪部25如图4(b)所示,是用其先端部25P碰到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面14A。本发明中如图4(b)所示,使先端部25P的形状是能够不连续地接触段部14,所以减少了先端部25P与段部14面14A的接触面积,抑制了在爪部25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容器本体10的旋转性能。图4(c)表示由爪部2
5先端部25P碰到段部14面14A使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结合之状态。图中爪部25上所示的虚线,表示为了使爪部25不连续地接触段部14而设的缝隙。
本发明中,优选在不影响爪部25对容器本体10的支撑性能的范围减少先端部25P与段部14的接触面积,形成更接近于点接触的接触状态。作为具体的方法,优选例如在将容器本体10装到盖帽20上时、在先端部25P和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面14A之间、形成图4(c)中用θ表示的锐角地制作先端部25P和段部14的面14A。至于爪部25先端部25P和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面14A之间的锐角,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大致在3°以上60°以下,更优选在5°以上45°以下。
作为把容器本体10装到盖帽20上时、在爪部25先端部25P和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面14A之间形成微小角度的方法,有例如制作在爪部25先端部25P上具有倾斜的盖帽20之方法。为了在盖帽20先端部25P这一特定位置上精度良好地形成微小的倾斜,优选的方法是例如通过上述注塑成型制作盖帽20。也有在制作容器本体10之后通过切削加工在段部14上形成倾斜的方法,但这样必须在成型容器本体10之后再次加工处理,所以,上述用一次注塑成型制作具有倾斜面的爪部25之方法,作业效率和精度方面有利。
通过这样在将容器本体10装到盖帽20上时使先端部25P和段部14之间形成锐角地在先端部25P面上设倾斜,在爪部25和容器本体10之间能够实现更接近于点接触的接触状态。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先端部25P和段部14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容器本体10的旋转滑动性。因此,供给调色剂时能够用更轻的力来使容器本体10旋转,可以采用旋转驱动力比以往小的马达,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降低和小型化以及耗能量的降低。
接下去对与容器本体10接触的爪部25先端部25P的形状作说明。如上所述,本发明中,为容器本体10支撑手段的爪部25接触容器本体10的接触部位、即先端部25P具有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图5中出示了先端部25P能够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具体的形状例子,但本发明中的所谓“具有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5中所示的形状。只要支撑容器本体的支撑手段的形状能够形成接近于与容器本体点接触的接触状态,都属于本发明的支撑手段(爪部)。
图5中所示的各先端部25P的形状,是从图5(a)的立体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看到的先端部25P。图5(a)左边的图与图3(b)相同,先端部25P上的虚线表示容器本体10段部14的端部。图5(a)右边的图与图4(b)相同,表示爪部25先端部25P不连续地接触容器本体10的段部14。
图5(b)中所示的先端部25P,其形状与上述图3和图4中出示的相同,是用3处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而图5(c)中出示的是用2处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与图5(b)中的形状相比接触处少,被期待能够得到更高的旋转滑动性。图5(d)中所示的形状与上述图5(b)中所示的形状相比,与容器本体10接触的部位增多,所以期待能够用1处爪部得到更高的支撑性能。
图5(e)中所示的情况中,与容器本体10的接触处与图5(b)中所示的相同,但是将先端做成圆的,相应减少接触面积,所以被期待更高的滑动性。另外,图5(f)中所示的形状,虽然与容器本体10的接触处多,但是使先端为尖头的,减少了接触面积。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中,可以通过选择支撑容器本体10的爪部25先端部25P的形状,来控制爪部25上的容器本体10的支撑性能和旋转滑动性能。
进一步对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作说明。
对在调色剂容器的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之间设密封部件作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可以在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之间设密封部件。通过这样在供给调色剂时旋转的容器本体10和不旋转的盖帽20之间设密封部件60,可以防止调色剂漏出。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通过在盖帽20和容器本体10之间设密封部件,不但体现了上述容器本体安定的支撑性能和良好的旋转滑动性能,还能够防止调色剂从容器本体和盖帽的接合部漏出。
如图2、图3所示,密封部件60被配置在容器本体10段部13的面13A和盖帽20的壁27之间。盖帽20的壁27和容器本体10的段部13相对配置。如图3所示,接触密封部件60的壁27和段部13的面13A被配置成与旋转轴X垂直。
密封部件60可以通过粘结等固定在容器本体10段部13的面13A上。通过以压缩状态组装密封部件60,可实现进一步提高密封环性能。
容器本体10段部13的面13A和盖帽20的壁27都采用模具通过成型工艺形成,高精度地形成了位置及角度。
用吹塑成型制作容器本体10时,容器本体10的端面主要可以通过切削处理等周知的处理来形成。但是,用切削处理形成的面其位置精度和平面性等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水准。例如,在制作容放形成数码图像用的小粒直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等时,即使对用吹塑成型制作的容器本体的截面进行切削加工处理,也得不到要求程度的精度,有调色剂漏出的担心。
并且,即使在这种容器本体的端部设置密封部件,在端面精度低的情况时,难以通过密封部件充分体现密封环性能,有调色剂漏出和密封部件过度使用引起过早劣化进展等问题的担忧。
图2、图3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是使密封部件60介于容器本体10段部13和盖帽20壁27之间,通过该结构提高了密封部件60起到的密封环性能,防止发生调色剂漏出。另外,避免为了防止调色剂漏出而对密封部件60施加大的负担,密封部件60不会轻易劣化。
图2、图3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虽然在具有高密封环性能的同时防止了密封部件60的劣化进展,但被要求在供给调色剂时容器本体10和盖帽20能够顺畅地相对旋转。图2、图3中所示的调色剂容器中,密封部件60被粘结在容器本体10段部13上,供给调色剂时,盖帽20壁27与密封部件60滑动,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容器本体10旋转性的降低,但是,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结构实现了更良好的旋转滑动性。即,通过使设在盖帽上的爪部25与容器本体10接触的部位的形状是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10的形状,由此减少了爪部25与容器本体10的接触面积,抑制了两者的摩擦力,实现了顺畅的旋转。因此,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既通过在容器本体10段部13的面13A和盖帽20的壁27之间设密封部件60避免了调色剂漏出的发生,又能够使容器本体10在供给调色剂时顺畅地旋转。
对盖帽20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所示,盖帽20上设有从盖帽20排出调色剂的调色剂排出部23、开闭调色剂排出部23的拉门21、操作人员操作的捏手22。拉门21被安装成能够在调色剂容器的旋转方向上相对调色剂排出部23拉动。
未装入图像形成装置的未使用调色剂容器和刚装入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上,上述拉门21挡住调色剂排出部23。即调色剂容器刚被装入图像形成装置时,拉门21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上。
由操作人员操作捏手22使盖帽20旋转,于是盖帽20相对拉门21旋转,拉门21使排出部23打开。也就是说,调色剂容器是通过被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的捏手22被旋转操作而进入能够从排出部23供给调色剂的状态。图3中所示的28是防止调色剂从调色剂排出部23漏出的密封部件。
本发明调色剂容器中容放的调色剂只要是能够用于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的调色剂都可以,没有特殊限定,可以优选用作容放体积基准媒体径为3μm~9μm之小粒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
也就是说,通过使密封部件60介于容器本体10段部13和盖帽20壁27之间,即使容放小粒径调色剂,也能够充分防止调色剂漏出。
近年来,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技术领域中,随着数码技术的进展,能够形成像照相一样高质量高精细的图像。这种高精细的图像是通过忠实地再现由数码曝光形成的例如1200dpi(dpi:每1英寸(2.54cm)上的点数)程度微小点图像而实现的。作为通过数码曝光正确再现微小点图像的手段之一,探讨调色剂的小径化,开始制造上述粒径范围的色调色剂。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通过设在盖帽上的多个支撑手段使容器本体和盖帽一体化的调色剂容器,能够实现容器本体良好的旋转滑动性及盖帽对容器本体的安定支撑。也就是说,通过使设在盖帽上的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接触的部位的形状,是不连续接触容器本体的形状,实现了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同时通过设多个上述支撑手段,实现了能够安定地支撑容器本体。如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减少盖帽上设有的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支撑容器本体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容器本体的旋转滑动性。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接触的部位相对容器本体形成锐角地带有倾斜,进一步降低了支撑手段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接近于点接触的接触状态,实现了更进一步提高旋转滑动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注射成型来制作调色剂容器构成部件的盖帽,能够有效地生产例如在上述支撑手段上设倾斜等具有高精度要求部位的部件。这样,通过注射成型实现提供具有高精度支撑手段的盖帽,由此能够提供与容器本体的接触面积少摩擦力小的旋转滑动性得到了提高的调色剂容器。另外通过注射成型能够效率良好地生产形状复杂的盖帽,也能够提供款式性优异且具备带商品识别功能外观的调色剂容器。

Claims (7)

1.一种调色剂容器,其至少备有:容放调色剂的容器本体;具有多个支撑所述容器本体并使它能够旋转的支撑手段的盖帽;调色剂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而移动容器本体内的调色剂,
所述盖帽备有排出移动的所述调色剂的排出部,
各个所述支撑手段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的部位具有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容器本体不连续接触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手段接触所述容器本体的面,在将所述容器本体装到所述盖帽上时,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支撑手段的面形成锐角地具有倾斜。
3.如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为3度至60度。
4.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接触所述支撑手段的面与所述容器本体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与所述支撑手段接触容器本体的面与旋转轴所成的角度之差为3度至60度。
5.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是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和所述盖帽之间备有密封部件。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本体中容放调色剂。
CN 201010189006 2009-05-28 2010-05-24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9009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8617A JP5471040B2 (ja) 2009-05-28 2009-05-28 トナー容器
JP2009-128617 2009-05-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970A true CN101900970A (zh) 2010-12-01

Family

ID=43226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9006 Pending CN101900970A (zh) 2009-05-28 2010-05-24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71040B2 (zh)
CN (1) CN1019009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2361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2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2919B2 (ja) * 2015-03-11 2019-10-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の収容容器
JP6561736B2 (ja) * 2015-09-30 2019-08-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の収容容器
JP6808331B2 (ja) * 2016-02-29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75A (zh) * 1994-06-17 1995-12-20 夏普公司 色剂盒
US20070147902A1 (en) * 2005-04-27 2007-06-28 Nobuyuki Taguchi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228A (ja) * 1990-08-31 1993-02-02 Toshiba Corp 熱定着装置
JP3224801B2 (ja) * 1993-03-14 2001-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297534B2 (ja) * 1994-07-13 2002-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10390A (ja) * 1998-06-24 2000-01-14 Sharp Corp 現像剤収容容器
JP2003148492A (ja) * 2001-11-12 2003-05-21 Nsk Ltd 転がり軸受
JP2005050449A (ja) * 2003-07-30 2005-02-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4371317B2 (ja) * 2005-06-20 2009-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梱包箱
JP2007239987A (ja) * 2006-02-10 2007-09-20 Nsk Ltd シール装置及びシール装置付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2007271884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harp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75A (zh) * 1994-06-17 1995-12-20 夏普公司 色剂盒
US20070147902A1 (en) * 2005-04-27 2007-06-28 Nobuyuki Taguchi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2361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2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76819A (ja) 2010-12-09
JP5471040B2 (ja)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970A (zh)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3782243B (zh) 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226362B (zh) 调色剂贮存器、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37365C (zh)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143990B (zh) 显影剂补给容器
US7266331B2 (en)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rim configured to open and to close a shutt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34493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粉收纳容器
KR102409784B1 (ko) 현상제 보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보급 시스템
CN101075116A (zh) 色调剂卡盒
CN102012655A (zh)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5725A (zh) 涂改工具
CN103488069A (zh) 粉体收纳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MX2013014343A (es) Contenedor de suministro de revelador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revelador.
CN1245336A (zh) 盒式盘
CN105404117A (zh) 喷嘴接收装置、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694168A (zh) 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CN1746789A (zh) 显影剂提供装置
JP2003191497A (ja) 印刷装置のための補充カートリッジ
EP1959312A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49883A (zh) 显影装置及其成像装置、显影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0338678C (zh) 光盘盒
CN1542565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JP4197241B2 (ja) 二重容器
CN1093675C (zh) 盘片夹
CN100489682C (zh) 显影剂存放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