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7053B -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7053B
CN101897053B CN200880120857.XA CN200880120857A CN101897053B CN 101897053 B CN101897053 B CN 101897053B CN 200880120857 A CN200880120857 A CN 200880120857A CN 101897053 B CN101897053 B CN 101897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ounting member
insulating mounting
battery unit
seconda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0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7053A (zh
Inventor
李东哲
李订虎
金熙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9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7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7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1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6PT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其具有在密封状态中与电解质一起被安装在电池盒中的阴极/分离器/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绝缘安装部件,该绝缘安装部件具有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通过其而被向外暴露的开口,该绝缘安装部件被以其中在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上装载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的结构来进行构造,该绝缘安装部件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顶部;以及绝缘帽,其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以在其中在绝缘安装部件上装载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的状态中对绝缘安装部件进行覆盖,其中绝缘安装部件在其上部处设有至少一个联接凹槽,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设有与该联接凹槽连通的通孔,并且预定的机械紧固部件通过该通孔而被插入该联接凹槽中,由此实现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

Description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连接部件的、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组,该二次电池组包括:具有与电解质一起被安装于电池盒(battery case)中的电极组件的电池单元、安装到电池单元的顶部的绝缘安装部件、和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以覆盖绝缘安装部件的绝缘帽,其中该绝缘安装部件在其上部处设有至少一个联接凹槽,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设有与该联接凹槽连通的通孔,并且通过通孔将预定的机械紧固部件插入联接凹槽中,以由此实现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的研发不断地进步,以及对于这种移动装置的需求的增加,对于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已经急剧地增加。在其中,存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操作电压,以及优良保存和服务寿命特性的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已经广泛地被各种电子产品以及为移动装置用作能源。
基于其外部和内部结构,二次电池通常被分类成圆柱形电池、棱柱形电池和袋形电池。特别地,能够被以高集成度堆叠,并且具有小的宽长比的棱柱形电池和袋形电池已经吸引了极大的关注。
而且,二次电池作为用于电动车辆和混合电动车辆的能源而已经吸引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电动车辆和混合电动车辆已被被研制用于解决由现有的使用化石燃料的汽油和柴油车辆引起的例如空气污染问题。因此,由于二次电池的优点,使用二次电池的应用的种类是多样性的,并且在以后可以预期的是将二次电池应用于比现在更多的应用和产品。
然而,在锂二次电池中包含各种可燃材料。结果,存在锂二次电池由于过度充电、过电流、或者任何其它外部物理冲击而可能被加热或者爆炸的危险的可能性。换言之,锂二次电池具有低的安全性。因此,在锂二次电池中安装用于对例如过度充电的锂二次电池的异常进行有效控制的保护电路模块(PCM),同时PCM被连接到锂二次电池的电池单元。
通常,要求包括PCM的安全性元件保持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的同时被从电池单元的其它部分电隔离。因此,需要多个绝缘安装部件来构造这种连接,结果导致电池组装工艺变得复杂。而且,可以在安全性元件和绝缘安装部件之间涂覆粘结剂,以在安全性元件和绝缘安装部件之间实现联接。然而,这个联接方法弱化了电池的强度。因此,当外部冲击被施加到电池单元上时,由于联接强度弱化而可能会在电池单元中发生短路,从而导致电池单元可能着火或者爆炸。换言之,可能发生安全性相关问题。
因此,已经针对用于容易地对在电池单元的顶部上装载的绝缘安装部件和安全性元件进行组装,并且同时增加电池组的机械强度的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例如,韩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027272公开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裸电池单元、被电连接到裸电池单元的保护电路板、被一体地联接到裸电池单元和保护电路板使得裸电池单元的预定区域通过外壳向外暴露的外壳、和用于对通过外壳向外暴露的裸电池单元进行覆盖的树脂。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65328公开了一种以如下结构构造的电池,在其中在电池本体的一侧的外周部分处形成外部连接端子,将作为保护电路元件的电路板安装到电池本体的外周部分的另一侧,电池本体的阴极和阳极通过连接部件而被电连接到电路板,在该处布置热敏元件,其中,利用树脂填充具有被置于其中的连接部件、电池本体和电路板的模具,以形成被附接到电池本体和电路板的任意表面以集成电池本体和电路板的模具本体。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增加了用于利用树脂填充在电池组的顶部处的保护电路板和电极端子之间限定的空间的工艺,结果制造工艺变得复杂,并且电池组的重量增加。此外,电池组的机械强度改进并未达到预期。
因此,存在这样一项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该项技术能够降低安装到电池单元的顶部的部件的数目以简化组装工艺,并且在稳定地确保联接强度的同时能够以非焊接方式实现在连接部件、安装部件和保护电路板之间的连接。
发明内容
因此,做出本发明,以解决以上问题和尚待解决的其它技术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各种广泛的和深刻的研究和试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当通过特殊联接结构来联接在电池组的上端上安装的绝缘安装部件、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从而构造二次电池组时,在制造过程期间大大地简化组装工艺并且改进在构件之间的联接,同时确保电池单元的安全性是可能的。本发明已经基于这些发现而得以完成。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其包括通过特殊联接结构而被相互联接的绝缘安装部件、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通过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而实现以上和其它的目的,该二次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有在密封状态中与电解质一起被安装在电池盒中的阴极/分离器/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该绝缘安装部件,所述绝缘安装部件具有多个开口,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通过所述多个开口而外露,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被构造为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上装载保护电路板和多个连接部件,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被安装到电池单元的顶部;以及绝缘帽,所述绝缘帽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以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保护电路板被装载于所述绝缘安装部件上的状态下对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进行覆盖,其中,所述绝缘安装部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联接凹槽,所述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设有与所述联接凹槽连通的通孔,并且预定的机械紧固部件通过该通孔而被插入所述联接凹槽中,由此实现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
即,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由电池单元、绝缘安装部件和绝缘帽构成。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是通过将机械紧固部件通过与联接凹槽连通的通孔而插入联接凹槽中而实现的。因此,以一种简单联接方式实现了二次电池组的组装。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中,以在其中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得以容易地实现的结构来对绝缘安装部件、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进行构造。因此,如与要求若干焊接或者钎焊工艺的传统结构相比,制造工艺得以简化并且非常稳定的联接结构得以体现。
需要电池盒呈现出易加工性,和具有预定水平或者更高的机械强度。例如,电池盒可以是一种金属容器。优选地,电池盒是铝制容器。
除了将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板相互电连接的功能,连接部件可以进一步具有改进电池组的安全性的功能。例如,连接部件之一可以被联接到正温度系数(PTC)元件。因此,当电池组的温度由于内部短路等而突然地增加时,被联接到PTC元件的连接部件中断流向电池组的上组件的电流,由此改进电池组的安全性。
而且,优选地以在其中连接部件被容易和稳定地联接到绝缘安装部件和保护电路板的结构来对连接部件进行构造。例如,每一个连接部件可以在其一端处设有用于与绝缘安装部件联接的第一通孔和用于与保护电路板联接的第二通孔。
因此,绝缘安装部件通过第一通孔而被联接到每一个连接部件,并且保护电路板通过第二通孔而被联接到每一个连接部件,因此,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在根据设计的位置中被稳定地固定到绝缘安装部件。在这个结构中,第二通孔有助于通过机械紧固部件的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以及到保护电路板的联接。
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不受具体限制,只要利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容易地和稳定地实现了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到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例如,第一通孔可以被形成为狭缝的平面形状,并且第二通孔可以被形成为星状的平面形状。
以以上规定的形状形成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解决了由于制造或者设计误差而引起的组装相关问题,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在连接部件、保护电路板、和绝缘安装部件之间的联接和电连接。具体地,当在绝缘安装部件上形成被构造为插入穿过第一通孔的预定凸起时,绝缘安装部件的凸起能够在相应于狭缝长度的误差范围内插入穿过狭缝形的第一通孔,并且因此,即使在制造或者设计中发生误差,也可以没有困难地实现在连接部件和绝缘安装部件之间的联接。而且,当机械紧固部件由传导金属材料制成,使得机械紧固部件能够有助于在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在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之间的联接时,随着机械紧固部件被插入穿过第二通孔,通过机械紧固部件使星形区域变形,由此实现了高的联接强度和稳定的电连接。
连接部件可以被以各种方式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板。例如,被联接到PTC元件的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端子,并且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可以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而且,另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第二电极端子,并且第二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可以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
在这个结构中,更加优选的是,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一端被弯曲使得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端部高于被连接到电池单元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由此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被电连接到保护电路板,同时在绝缘安装部件上稳定地装载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保护电路被连接到连接部件与保护电路板接触的区域处,使得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与保护电路板接触的区域处电连接到保护电路板。只要连接部件是由传导材料制成,则用于连接部件的材料不受具体限制。优选地,连接部件是由镍板形成的。
以使得在其顶部处装载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模块的结构来对绝缘安装部件进行构造。绝缘安装部件是由直接接触电池单元的顶部的绝缘材料制成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安装部件具有与电池单元的顶部的尺寸近似相等的尺寸,并且绝缘安装部件在其中间部分处设有第一开口,通过该第一开口,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端子被向外暴露;并且绝缘安装部件在与第一开口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通过该第二开口,电池单元的电池盒的顶部的一个部分(第二电极端子)被向外暴露。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安装部件的相对端部以预定高度向上凸出,由此容易地确保了用于如在前描述地在其一端处向上弯曲的每一个连接部件的安装空间。
可以以相应于连接部件的形状来形成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使得连接部件被固定到位时被安装在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上,并且绝缘安装部件可以在其相对侧处设有被构造为联接到相应连接部件的通孔(第一通孔)中的凸起,由此更加稳定地实现了在绝缘安装部件和连接部件之间的联接。
机械紧固部件不受具体限制,只要机械紧固部件通过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的通孔而被插入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凹槽中,同时机械紧固部件呈现出预定的联接强度。优选地,机械紧固部件由导电销钉或者铆钉形成,使得机械紧固部件除了如在前描述地在保护电路板和连接部件之间的机械联接之外,在保护电路板和连接部件之间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连接。
同时,机械紧固部件可以具有相应于保护电路板的厚度、每一个连接部件的厚度、和绝缘安装部件的联接凹槽的深度之和的长度,从而机械紧固部件不从绝缘帽向外暴露。
根据情况,在机械紧固部件的联接之前,可以将粘结剂注射到联接凹槽和/或通孔中,以补足由机械紧固部件提供的联接作用力。
绝缘帽用于保护电池单元不受外部冲击影响,补足在电池单元的顶部处安装的部件的机械强度,并且保持在部件之间的电绝缘。优选地,绝缘帽以预定长度向下延伸,从而在其中绝缘帽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状态中,使得绝缘帽的至少一个部分覆盖电池单元的上端的外侧表面,由此改进到电池单元的联接。为了最大化这种效果,绝缘帽的向下延伸部优选地通过粘结或者通过机械联接而被结合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外表面。
除了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绝缘帽,还可以将另外的绝缘帽(底帽)安装到电池单元的下端。而且,可以将护套膜附接到电池单元的电池盒的外表面。因此,通过提供护套膜,保护了电池单元不受外部冲击影响,并且电池单元的电绝缘得以保持。优选地,护套膜被附接到电池盒的外表面,使得护套膜覆盖绝缘帽的下延伸部。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可以以与电池单元的种类和外观无关的各种方式而加以应用。优选地,电池单元是棱柱形锂二次电池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到二次电池单元的PTC元件,该PTC包括其电阻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的PTC本体和被附接到PTC本体的相对端部的、用于连接的金属板对,其中金属板之一设有用于与绝缘安装部件联接的第一通孔和用于与保护电路板联接的第二通孔。
通常,PTC元件是分立部件,其在被电连接到电池单元的顶部的同时被安装在电池单元的顶部上。因此,需要用于将PTC元件联接到电池单元的、复杂的和麻烦的工艺,例如大数目的焊接或者钎焊工艺,以将PTC元件安装到电池单元的外侧,并且另外,需要将PTC元件安装到电池单元的顶部所必要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PTC元件中,在用于连接的金属板之一中形成用于与绝缘安装部件联接的第一通孔和用于与保护电路板联接的第二通孔。因此,可以在电池组的相应的区域处容易地安装PTC元件。而且,用于连接的金属板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机械联接结构而没有通过焊接或者钎焊而实现了电连接。因此,可以简化制造电池组的工艺。此外,可以最小化电池组的尺寸增加,由此与具有相同标准的其它电池组相比增加了电池组的容量。
优选地,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金属板的一端被向上弯曲,使得PTC元件被容易地联接到保护电路板上,同时被稳定地装载在绝缘安装部件上。因此,金属板的形成通孔的向上弯曲端部被联接到绝缘安装部件,并且然后被更加稳定地和容易地联接到位于金属板上方的保护电路板。
同时,由于如在前描述的原因,第一通孔可以以狭缝的平面形状形成,并且第二通孔可以以星状的平面形状形成。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其它优点将得以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分解的透视图;
图2是代表性地示意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上端的放大局部展开视图;
图3是代表性地示意在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上端处的连接部件的放大视图;以及
图4到7是逐步地示意组装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工艺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指出,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示意的实施例限制。
图1是代表性地示意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100包括电池单元150、绝缘安装部件120、保护电路板130、成对的连接部件110和112对、顶帽160、底帽180、和护套膜170。在电池单元150的顶部上顺序地安装绝缘安装部件120、连接部件110和112、保护电路板130和顶帽160。
绝缘安装部件120设有电池单元150的电极端子152和154通过其向外暴露的开122和123(见图2)。在电池单元150的顶部上直接地装载绝缘安装部件120。可以利用粘结剂实现绝缘安装部件120到电池单元150的顶部的联接。
绝缘顶帽160被联接到电池单元150的上端,以在其中在绝缘安装部件120上装载连接部件110和112以及保护电路板130的状态中对绝缘安装部件120进行覆盖。绝缘顶帽160以预定的长度向下延伸,以覆盖电池单元150的上端的外侧表面。售后服务(A/S)标签161被贴附到绝缘顶帽160的顶部的一侧。
底帽180通过粘结底帽胶带181而被附接到电池单元150的下端。电池单元的外周被绝缘护套膜170覆盖。
图2是代表性地示意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上端的放大的局部展开视图,并且图3是代表性地示意在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上端处的连接部件的放大视图。
参考这些图,在二次电池组的上端200上安装绝缘安装部件120、连接部件110和112、以及保护电路板130。
绝缘安装部件120具有与电池单元150的顶部的尺寸近似相等的尺寸。绝缘安装部件120在其中间部分处设有电池单元150的第一电极端子152通过其向外暴露的第一开122,以及电池单元150的第二电极端子152通过其向外暴露的第二开122。
绝缘安装部件120的相对端部126以预定高度H向上凸出。绝缘安装部件120的顶部以相应于连接部件110和112的形状形成,从而在被固定到位时在绝缘安装部件120的顶部上安装连接部件110和112。而且,绝缘安装部件120在其相对侧处设有被联接到对应的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第一通孔110b和112b中的凸起121,以及与对应的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第二通孔110a和112a连通的联接凹槽124。
连接部件110和112由镍板形成。连接部件110和112包括被联接到正温度系数(PTC)元件112c的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
第一连接部件112的一端1122被连接到电池单元150的第一电极端子152,并且第一连接部件112的另一端1124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130。第一连接部件112被联接到PTC元件112c。因此,当电池组的内部温度增加时,为第一连接部件112中断电流是可能的,由此改进电池组的安全性。
第二连接部件110的一端1102被连接到电池单元150的第二电极端子154,并且第二连接部件110的另一端1104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130。
被连接到保护电路板130的、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的端部1124和1104被弯曲,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的端部1124和1104高于被连接到电池单元150的、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的端部1122和1102。因此,易于将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电连接到保护电路板130,同时将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稳定地装载于绝缘安装部件120上。
同样,对应的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第一通孔110b和112b以狭缝的平面形状形成,以提供在组装工艺期间的容限度。在另一方面,对应的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第二通孔110a和112a以星状的平面形状形成,以在连接部件110和112以及作为机械紧固部件的金属销钉132之间实现高度联接和改进的电连接。
在其上装载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绝缘安装部件120的顶部处安装保护电路板130。保护电路板130在其相对端部附近设有通孔(未示出)。
通过保护电路板130的通孔、连接部件110和112的第二通孔110a和112a,金属销钉132被插入绝缘安装部件120的联接凹槽124中,由此实现保护电路板130以及连接部件110和112到绝缘安装部件120的联接。虽然连接部件110和112与保护电路板30形成接触以在连接部件110和112与保护电路板130之间实现电连接,但是通过金属销钉132进一步稳定地实现了在连接部件110和112与保护电路板130之间的连接。
图4到7是逐步地示意组装图1的二次电池组的工艺的局部透视图。
首先,如在图4中所示,绝缘安装部件120通过粘结而被附接到电池单元150的顶部。随后,其弯曲镍板1124和板形镍板1122被联接到PTC元件112c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连接部件112;以及其板形镍板被弯曲的第二连接部件110被安装到绝缘安装部件120,如在图5中所示。随后,将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0的端部定位在电池单元150的第一电极端子152(见图4)和第二电极端子154(见图4)处,并且然后通过焊接执行在连接部件和电池单元的相应的电极端子之间的联接。
随后,如在图6中所示,在其上装载连接部件110和112(见图5)的绝缘安装部件120上安装保护电路板130,并且然后金属销钉132从上方插入穿过保护电路板130的通孔(未示出),以将保护电路板130联接到绝缘安装部件120。
最终,如在图7中所示,绝缘顶帽160被联接到电池单元的上端,从而在其中保护电路板130与连接部件110和112(见图5)被装载于绝缘安装部件120上的状态中(见图6),使得绝缘顶帽160覆盖绝缘安装部件120。绝缘顶帽160的向下延伸部162被结合到电池单元150的上端的外表面,使得绝缘顶帽160覆盖电池单元150的上端的外表面,由此完成二次电池组的上端200。
工业适用性
如根据以上说明明显可知地,以在其中将绝缘安装部件、连接部件和保护电路板通过机械紧固部件而联接到电池组的上端的结构来对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组进行构造。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即,在制造工艺期间,大大地简化了组装工艺,并且在构件之间实现了稳定的联接,同时改进了电池单元的安全性。
而且,机械紧固部件未从电池向外暴露。因此,本发明具有在外表上改进产品可靠性,并且防止短路发生的效果。
虽然已经出于示意性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

Claims (19)

1.一种二次电池组,包括:
具有电极组件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极组件具有在密封状态下与电解质一起被安装在电池盒中的阴极/分离器/阳极结构;
具有多个开口的绝缘安装部件,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穿过所述多个开口而外露,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被构造为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上装载保护电路板和多个连接部件;所述绝缘安装部件安装到所述电池单元的顶部;和
绝缘帽,所述绝缘帽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上端,以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保护电路板被装载于所述绝缘安装部件上的状态下对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进行覆盖,其中,
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联接凹槽,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保护电路板设有与所述联接凹槽连通的多个通孔,并且预定的机械紧固部件穿过所述通孔而插入所述联接凹槽中,以将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保护电路板联接到所述绝缘安装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盒为金属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之一被联接到正温度系数(PTC)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通孔是设在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处的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保护电路板联接,并且,所述连接部件上还设有作为另外通孔的第一通孔,用于与所述绝缘安装部件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狭缝,所述第二通孔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星形。
6.根据权利要求3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并且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联接到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相连,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相连,同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的所述另一端被弯曲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另一端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与所述电池单元相连的所述一端,从而,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被装载于所述绝缘安装部件上的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由镍板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
其中,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尺寸与所述电池单元的顶部的尺寸相等;并且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中间部分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而外露;所述绝缘安装部件在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还设有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第二开口而外露。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两端部以预定高度向上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形成对应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形状,使得所述连接部件在被固定到位的情况下安装在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顶部上,并且所述绝缘安装部件的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两侧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被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对应的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通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机械紧固部件为导电销钉或者铆钉。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在联接所述机械紧固部件之前,向所述联接凹槽和/或所述通孔中注射粘结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帽向下延伸预定长度,从而在所述绝缘帽被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情况下,所述绝缘帽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外侧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帽的向下延伸部通过粘结或者通过机械联接而与所述电池单元的上端的外表面相结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被联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下端的底帽。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16的二次电池组,进一步包括被附接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电池盒的外表面的护套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绝缘帽向下延伸预定长度,并且所述护套膜被附接到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使得所述护套膜覆盖所述绝缘帽的向下延伸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为棱柱形锂二次电池单元。
CN200880120857.XA 2007-12-14 2008-11-07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Active CN101897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31583A KR101011802B1 (ko) 2007-12-14 2007-12-14 우수한 제조공정성의 이차전지 팩 및 ptc 소자
KR10-2007-0131583 2007-12-14
PCT/KR2008/006560 WO2009078580A2 (en) 2007-12-14 2008-11-07 Secondary battery pack and ptc element having excellent production process proper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7053A CN101897053A (zh) 2010-11-24
CN101897053B true CN101897053B (zh) 2014-03-19

Family

ID=40795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857.XA Active CN101897053B (zh) 2007-12-14 2008-11-07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41010B2 (zh)
EP (1) EP2220703B1 (zh)
JP (1) JP5231568B2 (zh)
KR (1) KR101011802B1 (zh)
CN (1) CN101897053B (zh)
BR (1) BRPI0820826B1 (zh)
TW (1) TWI384670B (zh)
WO (1) WO200907858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4982B1 (ko) * 2008-10-14 2011-11-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101065902B1 (ko) * 2009-07-10 2011-09-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EP2325917B1 (en) 2009-10-21 2014-03-1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assembly
KR101116481B1 (ko) * 2009-12-18 2012-02-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JP5762829B2 (ja) * 2011-06-07 2015-08-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TW201304252A (zh) * 2011-07-13 2013-01-16 Life Resources Inc 電池模組
KR20130018477A (ko) 2011-08-09 201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20130018476A (ko) * 2011-08-09 201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KR101397027B1 (ko) * 2012-09-11 2014-06-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03869900A (zh) * 2012-12-12 2014-06-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固定装置
US9738976B2 (en) 2013-02-27 2017-08-22 Ioxus, In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US9899643B2 (en) 2013-02-27 2018-02-20 Ioxus, In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US9892868B2 (en) 2013-06-21 2018-02-13 Ioxus, In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KR101483131B1 (ko) * 2013-07-09 2015-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KR102198797B1 (ko) 2014-02-10 2021-01-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팩
KR101678529B1 (ko) * 2014-11-28 2016-1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접속 부재를 지지하기 위한 돌출부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2434771B1 (ko) * 2015-08-28 2022-08-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210888B1 (ko) * 2016-07-21 2021-02-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N112805871B (zh) * 2018-10-10 2023-07-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发电元件安装基板、电池组、电子设备以及电动车辆
KR20200056562A (ko) 2018-11-15 2020-05-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496A (zh) * 2003-12-16 2006-09-27 株式会社Lg化学 导线元件和具有该元件的次级电池组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1698B2 (ja) 1994-11-29 2004-03-29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密閉型非水二次電池
US5707756A (en) 1994-11-29 1998-01-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KR100346386B1 (ko) 2000-09-18 2002-08-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의 안전장치
JP4601870B2 (ja) 2001-07-10 2010-12-22 三洋ジーエスソフト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4702290B2 (ja) 2001-06-28 2011-06-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
KR100457915B1 (ko) * 2002-07-13 2004-11-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신발 청소기구
JP4300768B2 (ja) 2002-08-06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装置
CN2631052Y (zh) 2003-06-13 2004-08-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KR100515354B1 (ko) * 2003-06-19 2005-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TWI251359B (en) * 2003-10-10 2006-03-11 Lg Cable Lt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PTC powd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5222923A (ja) * 2004-01-09 2005-08-18 Toshiba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KR100553524B1 (ko) * 2004-04-02 2006-02-20 주식회사 파워로직스 이너팩 배터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이너팩 배터리
JP2006066090A (ja) 2004-08-24 2006-03-09 Sony Corp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71241B1 (ko) 2004-09-22 2006-04-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568091B2 (ja) * 2004-11-16 2010-10-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KR100571272B1 (ko) 2004-11-18 2006-04-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캔형 이차 전지 및 그 형성 방법
KR100930476B1 (ko) * 2005-01-25 2009-12-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캡 어셈블리 성형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0686800B1 (ko) 2005-07-26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4561542B2 (ja) * 2005-09-02 2010-10-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200406606Y1 (ko) * 2005-11-03 2006-01-23 스탠다드에너지테크(주)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전지 팩
KR100858788B1 (ko) * 2006-10-23 2008-09-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우수한 제조공정성과 구조적 안정성의 이차전지 팩
KR100947972B1 (ko) 2007-12-14 2010-03-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9496A (zh) * 2003-12-16 2006-09-27 株式会社Lg化学 导线元件和具有该元件的次级电池组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20826A2 (pt) 2015-06-16
KR101011802B1 (ko) 2011-02-07
US20110039129A1 (en) 2011-02-17
JP5231568B2 (ja) 2013-07-10
TW200937698A (en) 2009-09-01
US8841010B2 (en) 2014-09-23
JP2011507180A (ja) 2011-03-03
EP2220703A4 (en) 2014-03-19
KR20090064028A (ko) 2009-06-18
TWI384670B (zh) 2013-02-01
CN101897053A (zh) 2010-11-24
WO2009078580A3 (en) 2009-08-13
EP2220703B1 (en) 2017-03-01
BRPI0820826B1 (pt) 2019-04-16
WO2009078580A2 (en) 2009-06-25
EP2220703A2 (en)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7053B (zh) 具有优良生产工艺性能的二次电池组和ptc元件
CN202930460U (zh) 保护电路模块和包括该保护电路模块的二次电池组
CN101573807B (zh) 具有优良的可生产性和结构稳定性的电池组
CN102931373B (zh) 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2422457B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1529619B (zh) 二次电池组
CN101897054B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绝缘安装部件和pcm组件的二次电池组
JP5651880B2 (ja) 緻密な構造の二次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02820438B (zh) 具有优异生产率和结构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组
US8237409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203277582U (zh) 保护电路模块和二次电池组
CN203277581U (zh) 保护电路模块和二次电池组
KR101001315B1 (ko) 우수한 에너지 밀도의 이차전지 팩 및 그것을 위한 pcm어셈블리
KR100938896B1 (ko) 배터리 팩
CN102959766B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4577017A (zh) 具有熔断器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池和电池模块
CN102326278A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可充电电池组
CN104170117A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3797617A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顶盖组件
JP2024518538A (ja) 共通コンポーネント、サブアセンブリを含む電池アーキテクチャ、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