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4464A -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4464A
CN101894464A CN2010102358643A CN201010235864A CN101894464A CN 101894464 A CN101894464 A CN 101894464A CN 2010102358643 A CN2010102358643 A CN 2010102358643A CN 201010235864 A CN201010235864 A CN 201010235864A CN 101894464 A CN101894464 A CN 101894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row
group
stops
stop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58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358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4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4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4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它是将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的同路别都市公交车组合为三组出行,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与分停末点站之间,隔站停A组与隔站停B组错开停靠分停站点,每站停组逢站则停,停靠每个分停站点或每组停站点,实现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或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本发明克服现行大多数公交车每站停耽误和浪费时间,大量运行车辆经常扎堆候站等缺陷和弊端,充分发挥都市公交车的运力和潜能,全面提升运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使乘客出行更快捷、更方便、更舒适。

Description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公交车乘客大都希望早到站、快到岗、速到家。但公交车的逢站就停定然耽搁时间;尤其是在高峰期,大量高峰增运车辆经常产生扎堆排队候站的现象,运力和功效远不能发挥;如此停停候候,公交车运行中遇红灯阻行的概率就高了许多:几乎是逢灯必阻。其一停二候三阻行,导致公交车途中停、候时间远大于行驶时间,平均速度奇慢、运行效率极低。现在虽有城市推行大站车的做法,但这种方法仅能惠及少数人,而不能解决站堵问题,况且出行高峰期许多大城市的主城区每一个公交车站都乘客众多,几乎每个站点都是大站,若大力推广,存在着打破相对平衡的客流量,人为的造成客流聚集,增加堵点的隐患。还有些城市通过扩建站台,以求减少公交车站外排队,妨碍道路交通通行,但站台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容易造成乘客分散候车,增加停靠时间,使运行效率更低。各种各样的调控措施和解决方案,常常利弊共存,收获甚微,都不能系统性地、实质性地解决公交车运行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行高峰时段大多数公交车每站停耽搁和浪费时间、大量运行车辆经常产生扎堆候车站等缺陷和弊端,提供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将都市公交车的运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乘客出行更快捷、更方便、更舒适。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将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的同路别都市公交车组合为三组出行,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与分停末点站之间,隔站停A组与隔站停B组错开停靠分停站点,每站停组逢站则停,停靠每个分停站点或每组停站点,实现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或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
所述的隔站停A组、隔站停B组的公交线路指示牌或公交线路显示屏的A、B字母分别标识于公交线路的数字之后。
所述的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分停起点站处在始发站,隔站停A组停靠的分停站点,隔站停B组都越站运行;隔站停B组停靠的分停站点,隔站停A组都越站运行,分停末点站处在终点站。
所述的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始发站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终点站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以及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规范运网、统一站点识别的主要调节方式。
本发明既减少停靠误时;又减少或消除公交车扎堆候站;与此同时,隔站错停运行因拉长停站距离提升运行速度则减少大量红灯阻行。系统地、全面地、实质性地解决和克服了现行都市公交车运行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由此而产生的显著优点是:大幅度提高都市公交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许多城市公交车的平均速度可提高一倍以上。大量节省乘车时间,节省时间最多的乘客,每天超过一小时;公交车站外排队,妨碍道路交通通行的现象基本消除;公交车运行效率的提高,大大改善了车厢内拥挤的乘车环境;在路况通畅的情况下,公交车可做到准点、准时到站;自行车或步行+公交车的环保、大众化出行愿望得以切实实现,很多其他出行方式,如助动车、摩托车,甚至自驾车等,都将最大程度地被吸引到公交出行方式上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线路指示牌或公交线路显示屏标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程行运行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行运行示意图;
图中,分停起点站1、分停站点2、每组停站点3、隔站停A组4、隔站停B组5、每站停组6、公交线路7、分停末点站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大站车或每站停这种运行公交车与乘客间的基本结合点、原始结合点之外,发掘和研发更科学、更高效的理性结合点。本发明从排列组合法原理入手,针对高峰期绝大多数乘客是往返于住处至工作岗位或学校的两点之间,这类乘客又几乎都有跨站行、少停站的愿望,况且都是有一定认识度的知识型乘客的这些特征和特点。将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的公交车辆组合为三组出行,其中一组原旧每站停靠,另外两组采取隔站错停的方式,有规律地实现跨站式隔站运行。旨在既满足乘客大众需求,又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
如图1所示,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是:将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的同路别都市公交车组合为三组出行,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1与分停末点站8之间,隔站停A组4与隔站停B组5错开停靠分停站点2,每站停组6逢站则停,停靠每个分停站点2或每组停站点3,实现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或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
隔站停A组4从分停起点站1运行至次站后实施隔站停靠分停站点2;隔站停B组5直接从分停起点站1实施隔站停靠分停站点2运行;每站停组6运行逢站则停,停靠每一个分停站点2。分停站点2是指隔站停A组4停则隔站停B组5不停,反之隔站停B组5停,则隔站停A组4不停的站点;每组停站点3是指三组全停的站点
所述的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分停起点站1处在始发站,隔站停A组4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B组5都越站运行;隔站停B组5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A组4都越站运行,分停末点站8处在终点站。
所述的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始发站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终点站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以及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规范运网、统一站点识别的主要调节方式。
如图2所示,每站停组6、隔站停A组4、隔站停B组5的公交线路车头指示牌或公交线路车头显示屏,隔站停A组4、隔站停B组5的公交线路指示牌或公交线路显示屏的A、B字母分别标识于公交线路7的数字之后。
组合隔站停A组4和隔站停B组5的运行车辆主要是高峰时段增运的解峰车,若有不足或多余,可调整每站停组6的运行车辆,在正常情况下,隔站行的乘客需求显多,此可减少每站停组6的运行车辆,增加隔站停A组4或隔站停B组5的车辆数量。
因各分停站点2有大、小站之别,况且大、小站也不会均匀分布,故隔站停A组4与隔站停B组5的车辆数量不均等分配,此根据实际客流情况而定。
隔站错停运行涉及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或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交通设计。
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分停起点站1处在公交车始发站,分停末点站8处在公交车终点站。
如图3所示,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1与分停末点站8之间隔站停A组4和隔站停B组5实施错开停靠分停站点2,凡隔站停A组4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B组5都越站运行;隔站停B组5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A组4都越站运行。
若运行公交线路很长,横跨市郊或郊区,有些路段交汇、中转、重复的其它公交线路较少,况且不堵站,客流量也不大,这些线路的各路别公交车可实施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
如图4所示,在既不堵站、客流量又小、站间距离又远的偏僻路段,隔站停A组4、隔站停B组5及每站停组6三组运行车辆所经过的各站点都停靠,也就是说有每组停站点3,当三组车辆运行至客流量大、容易堵站的繁华区域、闹市区域时实施隔站错停运行。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实行隔站错停运行。
局部行隔站错停的分停起点站1不一定是公交车始发站,当分停起点站1不是始发站时,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会产生假性分停起点站,即隔站停A组4或隔站停B组5其中的一组车辆先行实施隔站错停运行,另一组车辆延后实施隔站错停运行,这种情况下,单一错停区域的真正的分停起点站1处在最后的每组停站点3;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分停末点站8不一定是公交终点站,当分停末点站8不是终点站时,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会产生假性分停末点站,即隔站停A组4或隔站停B组5其中的一组车辆先行终止隔站运行,而另外一组车辆则继续隔站运行,这种情况下,单一错停区域的分停末点站8处在最前的每组停站点3。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实施隔站错停运行,以此类推。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1与分停末点站8之间,各分停站点2的停靠方法与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停靠方法相同。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规范运网、统一站点识别的主要调节方式。

Claims (4)

1.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的同路别都市公交车组合为三组出行,在往返互相转化的分停起点站(1)与分停末点站(8)之间,隔站停A组(4)与隔站停B组(5)错开停靠分停站点(2),每站停组(6)逢站则停,停靠每个分停站点(2)或每组停站点(3),实现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或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站停A组(4)、隔站停B组(5)的公交线路指示牌或公交线路显示屏的A、B字母分别标识于公交线路(7)的数字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程行隔站错停运行的分停起点站(1)处在始发站,隔站停A组(4)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B组(5)都越站运行;隔站停B组(5)停靠的分停站点(2),隔站停A组(4)都越站运行,分停末点站(8)处在终点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始发站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终点站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以及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与公交线路中间站点之间的隔站错停运行,局部行隔站错停运行是规范运网、统一站点识别的主要调节方式。
CN2010102358643A 2010-07-23 2010-07-23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Pending CN101894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8643A CN101894464A (zh) 2010-07-23 2010-07-23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8643A CN101894464A (zh) 2010-07-23 2010-07-23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4464A true CN101894464A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0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58643A Pending CN101894464A (zh) 2010-07-23 2010-07-23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44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8908A (zh) * 2014-11-05 2015-03-11 东南大学 公交车辆越站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103393A (zh) * 2017-05-26 2017-08-29 广州和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客运长途班次调配方法和系统
CN114724415A (zh) * 2022-03-23 2022-07-08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8908A (zh) * 2014-11-05 2015-03-11 东南大学 公交车辆越站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103393A (zh) * 2017-05-26 2017-08-29 广州和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客运长途班次调配方法和系统
CN107103393B (zh) * 2017-05-26 2020-10-30 广州和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客运长途班次调配方法和系统
CN114724415A (zh) * 2022-03-23 2022-07-08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14724415B (zh) * 2022-03-23 2023-02-28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5540A (zh) 一种信号灯路口的车路协同控制系统
US8635008B2 (en) Symmetric and interlocked regional traffic light control method
CN105374216B (zh) 待行区不停车的信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50133A (zh) 增加含交叉路口的道路车流量的方法
CN102568221A (zh) 一种基于时刻表的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6920400B (zh) 红绿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0415994C (zh) 一种少停顿、零换乘、乘车方便的快速公交系统
CN107059518A (zh) 一种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效率的方法
CN110444029A (zh) 平交路口平行左转法
CN103498394B (zh) 一种机动车用平面路网系统
CN101894464A (zh) 都市公交车的隔站错停运行方法
CN102051846A (zh) 一种道路交叉路口高效通行方法
CN101550667A (zh) 公交车与出租车上下客停靠站一体化设置的控制方法
CN102787569A (zh) 交叉路口可变车道标识和车道线长度的控制方法
CN105160869A (zh) 基于虚拟公交专用道系统的公交运行准点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202584431U (zh) 一种基于时刻表的公交优先控制系统
CN105575135A (zh) 一种高密度路网地区的干线公交站间绿波设计系统
Lu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bus stops that are shared by multiple lines of buses
CN115578869A (zh) 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叉口公交动态优先系统及方法
CN210271247U (zh) 基于v2i的公交先行系统
CN103215866B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公路交叉路口
CN204199130U (zh) 一种无交通灯十字路口可任意点对点无障碍的交通通道
CN101706992B (zh) 增加含交叉路口的道路车流量的方法
CN101630442A (zh) 一种增加路口车流量的方法
WO2013006994A1 (zh) 一种道路交通规划防堵系统及防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