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1326B -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1326B
CN101891326B CN 201010244184 CN201010244184A CN101891326B CN 101891326 B CN101891326 B CN 101891326B CN 201010244184 CN201010244184 CN 201010244184 CN 201010244184 A CN201010244184 A CN 201010244184A CN 101891326 B CN101891326 B CN 101891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ater
leaf
wuyi cliff
ass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441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1326A (zh
Inventor
孙志平
邱景生
顾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wonderfu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BUZZ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BUZZ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BUZZ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441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1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1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1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1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原水依次经过原水净化处理装置和还原处理装置后得到适合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的泡茶水。用该泡茶水泡出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色泽鲜亮醇厚,口感好,无涩味,保留了茶原本的香味,同时也使茶的整体韵味得以体现,突显出好茶的真实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茶水领域,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茶滋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茶叶本身的品质,还和泡茶的用水以及泡法相关。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用水最多的莫过于自来水、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瓶装矿泉水或纯净水等几种,首先无论什么水,作为生活饮用水,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指标要求。对于要求较高的茶友泡茶的用水,可以说是对水质的要求更高,主要表现在:
一、水的酸碱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pH值指标是6.5—8.5,从偏酸性到偏碱性,若用作泡茶用水的性质指标,不完全适用。因无论什么茶类,正常的茶汤pH值都属酸性或弱酸性,只是茶类不同而茶汤的pH值高低有所差异而已,因此,泡茶用水的宜用中性水或弱酸性水,否则将降低茶汤的品质。
二、水的硬度
水有软水、硬水之分,1公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低于8mg的水称为软水,高于8mg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又分为暂时性硬水和永久性硬水,水中的钙盐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的水称为暂时性硬水,含硫酸钙和硫酸镁较多的水称为永久性硬水。无论哪种硬水都不适合泡茶,泡出的茶汤对茶汤品质很不利,能使茶汤发暗,汤变坏带苦涩,含钙、镁离子越多对茶汤的品质越大。
三、其它物质
矿泉水或矿化水,除钙、镁离子外,其它的矿物质成分对茶汤的滋味影响更大,甚至会让泡出的茶表现出酸味、苦味、涩味等刺激性味道,同时也使茶汤的滋味变的寡淡。特别是有些自来水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会使茶汤的颜色显蓝紫(黑),对于城市自来水往往含有较多的氯化物,氯气较重,会严重影响茶汤品质,因此需存放24小时以后,待氯气自然逸失后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泡茶水pH值偏高或者偏低、矿物质含量偏高或者偏低导致泡出来的茶口感不佳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所述泡茶水的电导率为20-45、pH值为7.2-7.6、核磁共振半宽幅为80-100Hz。
一种具有上述特性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水净化处理;
b、将步骤a后的水通过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的还原处理装置进行定水质指标还原处理。
上述步骤b中所述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为火山岩中的电气石、水晶及玛瑙;所述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为贝类。
前述原水净化处理包括去除水中杂质净化处理、去除水中化学污染净化处理与低压纯净化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平衡水量及压力处理、改善水质口感净化处理及防污染处理。
一种具有上述特性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包括相连的原水净化处理装置与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的还原处理装置。
所述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去除水中杂质的初级处理第一装置、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的初级处理第二装置与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
所述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为一不需用电的低压膜净化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原处理装置后还设有储水压力罐、后置净化装置和超滤膜。
所述后置净化装置为能够改善水质口感的活性炭净化装置。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所述泡茶水的电导率为20-45、pH值为7.2-7.6、核磁共振半宽幅为80-100Hz,因此,使用该泡茶水来泡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出的茶水色泽鲜亮醇厚,口感好,无涩味,使茶的整体韵味得以体现,突显出好茶的真实品质;
2、由于原水依次经过原水净化处理装置和还原处理装置后出来的水就符合该泡茶水的三大特性,方便简单。
3、由于所述的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为不需用电的低压膜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且更加实用。
4、由于所述还原处理装置的原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使得在低压净化处理后趋于纯净的水重新变成含有矿物质适合泡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的泡茶水,避免茶水口感苦涩或者无味,使得泡出的茶水口感更好。
5、由于所述储水压力罐后设有后置活性炭净化装置,经过活性炭净化装置后出来的水质口感更好。
6、由于所述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的生产设备的出水口设有一超滤膜,因此可以隔离出水口空气中的细菌逆行进入过滤器造成过滤器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原水前置净化处理装置1、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2和还原处理装置3。
所述原水前置净化处理装置1包括去除水中杂质的初级处理第一装置11及与第一装置11连接的可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的初级处理第二装置12;原水通过第一装置11与第二装置12后,除去了水中的杂质及水中的化学污染。
所述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2为一不需用电的低压膜净化装置,通过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2出来的水已趋于纯净。
所述还原处理装置3的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
所述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为火山岩中的电气石(二价三价铁盐)、水晶及玛瑙等组成;所述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为天然贝类等组成。
为了使泡茶水生产设备出来的水的口感更好,还原处理装置3后还设有储水压力罐4、后置净化装置5和超滤膜6;所述储水压力罐4可平衡水量及压力,所述后置净化装置5为活性炭净化装置,通过后置净化装置5可改善水质的口感,所述超滤膜6可阻隔出水口空气中的细菌逆行进入污染水质。
如图1所示,原水依次经过初级处理第一装置11、初级处理第二装置12、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2、还原处理装置3、储水压力罐4、后置净化装置5和超滤膜6后出来的水的电导率为20-45、pH值为7.2-7.6、核磁共振半宽幅为80-100Hz;用该水泡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出的茶水色泽鲜亮醇厚,口感好,无涩味,保留了茶原本的香味,同时也使茶味持久飘香,突显出好茶的真实品质。
上述原水前置净化处理装置1可根据原水浊度不同而设计与之配合的净化处理装置。
上述原水若为常压下的自来水则无需助压,若是无压原水则需要助压。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水的电导率为20-45、pH值为7.2-7.6、核磁共振半宽幅为80-100Hz,该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水净化处理;
b、将步骤a后的水通过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的还原处理装置进行定水质指标还原处理,所述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为火山岩中的电气石、水晶及玛瑙;所述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为贝类。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水净化处理;
b、将步骤a后的水通过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的还原处理装置进行定水质指标还原处理,所述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为火山岩中的电气石、水晶及玛瑙;所述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为贝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净化处理包括去除水中杂质净化处理、去除水中化学污染净化处理与低压纯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平衡水量及压力处理、改善水质口感净化处理及防污染处理。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原水净化处理装置与主要原材料按照活性炭:具有能量转换并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的材料:具有释放卫生安全矿物质的材料=1:6:3的配比组成的还原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去除水中杂质的初级处理第一装置、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的初级处理第二装置与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纯净化处理装置为一不需用电的低压膜净化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处理装置后还设有储水压力罐、后置净化装置和超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净化装置为能够改善水质口感的活性炭净化装置。
CN 201010244184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Active CN101891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4184 CN101891326B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4184 CN101891326B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1326A CN101891326A (zh) 2010-11-24
CN101891326B true CN101891326B (zh) 2013-03-13

Family

ID=4310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44184 Active CN101891326B (zh) 2010-08-04 2010-08-04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1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0695A (zh) * 2016-07-25 2017-02-22 王园伟 一种用于泡茶的饮用水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96265A (zh) * 2017-03-02 2017-10-27 哈尔滨成程生命与物质研究所 精准食品综合平衡技术
CN107082468B (zh) * 2017-05-11 2020-06-02 上海鸿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饮水自动循环的太赫兹波处理装置
CN111018186A (zh) * 2019-12-23 2020-04-17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提高茶风味成分浸出的水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78A (zh) * 1994-08-22 1997-09-10 S·C·泰曼公司 用来获得“i”型(抑制型)活化和“s”型(激发型)活化的结构化水的设备及方法
CN1473776A (zh) * 2003-08-06 2004-02-11 孙汝英 以陶瓷颗粒作为介质生产小分子团活水的生产工艺
JP2008055374A (ja) * 2006-09-01 2008-03-13 Hisami Fujiyama 浄水器
CN201250114Y (zh) * 2008-08-29 2009-06-03 王开弓 全自动反渗透远红外矿化直饮机
CN101486508A (zh) * 2009-02-26 2009-07-22 崔万友 多功能富营养活性净水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78A (zh) * 1994-08-22 1997-09-10 S·C·泰曼公司 用来获得“i”型(抑制型)活化和“s”型(激发型)活化的结构化水的设备及方法
CN1473776A (zh) * 2003-08-06 2004-02-11 孙汝英 以陶瓷颗粒作为介质生产小分子团活水的生产工艺
JP2008055374A (ja) * 2006-09-01 2008-03-13 Hisami Fujiyama 浄水器
CN201250114Y (zh) * 2008-08-29 2009-06-03 王开弓 全自动反渗透远红外矿化直饮机
CN101486508A (zh) * 2009-02-26 2009-07-22 崔万友 多功能富营养活性净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1326A (zh)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1326B (zh) 一种红茶、武夷岩茶、普洱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CN103282480B (zh) 含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啤酒风味饮料
Ingri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fractionation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in a boreal river; the role of colloidal particles.
US6884444B1 (en) Drinks with the use of seawa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1009950A8 (en)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water enriched with natural orthosilicic acid
CN101891327B (zh) 一种铁观音茶叶泡茶水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CN105011173A (zh) 一种富硒水及其制备方法
JP4473265B2 (ja) 機能性水
JP2002119263A (ja) 海洋深層水を利用したスポーツドリンク
CN106107388A (zh) 一种淡竹叶菊花植物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US9347028B2 (en) Process for extracting unwanted acidic compounds from a drinkable liquid
CN105836957A (zh) 内光裂变富氢矿物质活化水生成器及应用
JP2002034525A (ja) 海洋深層水を利用した抽出飲料
Gaid et al. Performance of 3 years' operation of nanofiltration plants
KR100850377B1 (ko) 해양 심층수를 이용하여 녹차 음료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2730895A (zh) 家用型富氢水生产设备
KR20100061930A (ko) 해양심층수를 이용하여 인삼 또는 홍삼 농축액의 고미 제거방법
JP4635370B2 (ja) 海洋深層水を用いた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86472A (zh) 泡茶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1190256A (ja) 深層水由来のミネラル成分含有の鉱泉水飲料
De Julio et al. Influence of the apparent molecular size of humic substances on the efficiency of coagulation using Fenton's reagent
TW201524911A (zh) 從深層海水中取得高鈣鎂礦物水的方法
CN102690009A (zh) 一种采用电去离子除硼的海水淡化系统
KR100772888B1 (ko) 해양 심층수를 이용하여 소주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33829A (ko) 해양 심층수를 이용하여 증류식 소주를 제조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7

Address after: 110000, Heping District, Liaoning, 43 (3 gate), Shenyang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wonderful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4 Wo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No. 867 602 two

Patentee before: Xiamen Buzz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