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167B -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167B
CN101887167B CN2010101739027A CN201010173902A CN101887167B CN 101887167 B CN101887167 B CN 101887167B CN 2010101739027 A CN2010101739027 A CN 2010101739027A CN 201010173902 A CN201010173902 A CN 201010173902A CN 101887167 B CN101887167 B CN 101887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scanning
tinsel
light beam
s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39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7167A (zh
Inventor
奥川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87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7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for scan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3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 G03G15/32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by application of light, e.g. using a LED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04N1/113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for the main-scan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2201/04753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 H04N2201/04758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 H04N2201/0476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position o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canned image area using an optical, electro-optical or acousto-optical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扫描光学装置,备有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射出的光束偏向扫描的偏向部、收束扫描光束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Description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它们可应用于备有根据图像信息用激光扫描感光鼓形成静电潜像之扫描曝光系统的打印机(印刷机)、复印机及其复合机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从原稿读到的彩色原稿图像数据形成彩色图像的数字彩色复印机已被广泛实用化。这种彩色图像复印机是通过扫描等读入彩色原稿图像,该从原稿图像得到的原稿图像数据暂且被保存在图象存储器中。然后,对从图像存储器读出的原稿图像数据实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后的原稿图像数据被转送到彩色打印机。
例如,采用了电子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由形成黄(Y)色、品红(M)色、青(C)色及黑(BK)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定影部、中间转印带构成。图像形成部中,由采用了多面反光镜等的扫描曝光部,根据原稿图像数据,在由带电器均匀带电的感光鼓上,形成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
该各色图像的静电潜分别像由显影器显影。经上述带电、曝光、显影而在感光鼓上形成的彩色调色像由转印部转印到所定的转印材料上。被转印到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像由定影部定影。这样,可以在所定的转印纸上形成根据原稿图像数据的图像,可以复印原稿图像。
上述形成彩色图像时,形成各色调色像的图像形成部之间取得同步,各色调色像的形成时机必须一致。如果各色调色像之间产生形成时机偏差的话则出现色偏离,这是形成在转印材料上的彩色图像的质量显著下降的原因。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备有修正这种扫描曝光部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扫描光学装置由激光光源、圆柱透镜等光学元件、修正部、激光检测部及金属丝位置检测部构成。修正部在色偏离时使圆柱透镜等光学元件移动,修正感光鼓上的扫描线位置。
激光检测部检测穿过圆柱透镜后在感光鼓上扫描的激光的扫描位置的上限及下限。另外,激光检测部中使用光同步传感,检测激光的同步状况。金属丝位置检测部被配置在圆柱透镜的安装基板的反面,通过金属丝的位移量来检测圆柱透镜的移动量。这样构成扫描光学装置的话可以将金属丝位置检测部配置在离开圆柱透镜的装置边角部上,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4394号公报(第6页图5)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备有多面镜旋转体使激光偏向扫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介绍的扫描光学装置,其中,修正圆柱透镜姿势的修正部中备有用来检测圆柱透镜位置的金属丝位置检测部。该金属丝位置检测部被配置在圆柱透镜安装基板反面的离开圆柱透镜的位置上(该装置的边角部上)。
金属丝位置检测部在通过金属丝的位移量来检测圆柱透镜的移动量时,必须去除蜗轮和平齿轮及动力传递齿轮等的松动。也就是说,为了减小蜗轮和平齿轮及动力传递齿轮等驱动力的不均匀,采用通过金属丝部件用弹簧线圈拉紧各齿轮的机构。
但是,为了减少马达力矩,弹簧线圈的弹簧系数必须设定得小。这样弹簧系数小的弹簧线圈的话,在用弹簧线圈拉紧的机构中必须较大的安装空间,不利于节省空间,存在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1中的扫描光学装置,其中,必须使金属丝部件的标记板(从动片)位置对准金属丝位置检测用传感部的限制金属丝部件移动的上限和下限的检测范围的中央。
但是,在金属丝部件的移动方向上,金属丝位置检测部的安装位置中没有用来进行位置对准的充分多余的空间,所以,难以以良好的再现性使金属丝部件的标记板(从动片)位置对准检测范围的中央。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对修正圆柱透镜等光学元件位置的修正部的配置进行研究,使能够宽余地调整上述修正部的安装位置,并能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反映本发明一侧面的下述构成达成。
一种扫描光学装置,备有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射出的光束偏向扫描的偏向部、收束偏向扫描光束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其中,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扫描光学装置100的修正机构的构成例立体示意图。
图2: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的组装例平面示意图。
图3: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的组装例平面示意图。
图4:用来组装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基板59的立体图。
图5:带有从动片的金属丝部件的平面图。
图6:扫描光学装置100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组装例平面示意图。
图7(A)~(C):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动作例俯视图、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8(A)及(B):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动作例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9(A)及(B):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动作例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10:本发明彩色复印机200的构成例概念示意图。
图11:彩色复印机200中扫描曝光单元3Y的动作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作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说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可以应用于根据图像信息用激光扫描像载置体形成静电潜像的黑白及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有例如图12中所示的串列式彩色复印机200,作为该彩色复印机200的扫描曝光单元3Y、3M、3C、3K,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如图12所示,例如,在扫描曝光单元3Y中,从光源射出后由偏向器偏向的激光光束Lb笔直行进,在轴方向(主扫描方向)对感光鼓1Y(像载置体)表面扫描。随感光鼓1Y旋转而激光光束的扫描线在副扫瞄方向上位移,由此能够在感光鼓1Y表面形成二维潜像。
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图11的扫描曝光单元3Y。图11的扫描曝光单元包括设在内分隔基板31a表面一侧的上部结构和设在内分隔基板31a反面一侧的下部结构,是2层结构。被上部结构中的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经设在扫描光反转处的第1反光镜部38a反射而向反面一侧行进,进一步经第2反光镜部38b反射而方向改变180度从扫描光反转处向扫描光出口处行进。改变了行进方向的激光光束穿过下部结构中为成像透镜的圆柱透镜39,从扫描光出口处的窗W射出,扫描感光鼓1Y表面。
图11的2层结构的扫描曝光单元中,因为是使激光光束作U字形反转,所以能够缩短扫描曝光单元的长度,具有能够对扫描曝光单元进行小型化之优点。接下去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是上述2层结构扫描曝光单元的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
如图1所示,扫描光学装置100由五角形筐体31和盖在该筐体31上面及底面的没有图示的覆盖部件构成,该五角形筐体31中备有用来隔成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2层的内分隔基板31a。以下,将装有扫描偏向机构30等的上部结构一侧,称为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
图2是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内分隔基板31a表面一侧的组装例子平面示意图。安装在筐体31的内分隔基板31a表面一侧的扫描偏向机构30包括激光光源32、准直透镜33、孔径光圈部34、第1圆柱透镜35、偏向器36、fθ透镜37、第1反光镜部38a。
激光光源32根据图像信息射出所定强度的激光光束。光源采用半导体激光装置。在激光光源32的光射出一侧设有准直透镜33,该准直透镜33将激光光源32射出的发散光束的激光光束变为平行光束的激光光束。
在准直透镜33的光射出一侧设有孔径光圈部34,该孔径光圈部34规制孔径并整形激光光束的截面形状。在孔径光圈部34的光射出一侧设有第1圆柱透镜35,该第1圆柱透镜35只持有副扫瞄方向的焦度,只在副扫描方向收束光束。
在第1圆柱透镜的光射出一侧设有作为偏向部的偏向器36,该偏向器36使得从第1圆柱透镜35射出的激光光束偏向、扫描。偏向器36备有例如多面镜旋转体的多面反光镜。
在偏向器36的光射出一侧设有fθ透镜37,该fθ透镜37使被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等角度扫描。在fθ透镜的光射出一侧设有作为第1镜面部件的第1反光镜部38a,该第1反光镜部38a被配置在内分隔基板31a的扫描光反转处,将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导向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
即如图11所示,在内分隔基板31a的扫描光反转处设有缝隙状的开口部31b。第1反光镜部38a被沿着开口部31b的一边设置,略90度地改变由扫描偏向机构30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的行进方向(光路),将其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反射到反面一侧。
在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隔着开口部31b,对着第1反光镜部38a地设有作为第2镜面部件的第2反光镜部38b,其进一步反射由第1反光镜部38a反射的扫描激光光束,将其导向扫描光出口处。该例子中,由第1反光镜部38a反射后被略90度改变了行进方向的扫描激光光束,进一步由第2反光镜部38b反射后略90度改变行进方向。由此,可以将被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U字形地弯折到反面一侧。
图3是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内分隔基板31a反面一侧的组装例子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除了第2反光镜部38b之外,还设有将扫描激光光束收束于感光鼓上的光学元件的第2圆柱透镜39,以及修正第2圆柱透镜39姿势的修正机构40。在筐体31的扫描光出口处设有扫描激光光束射出用的缝隙窗部W。窗部W是使经扫描偏向机构30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从筐体31内向感光鼓射出的部位。
在第2反光镜部38b的光射出一侧设有第2圆柱透镜39,该第2圆柱透镜39被配置在对着感光鼓的位置上,窗部W位于两者之间。通过能够上下移动的机构调整第2圆柱透镜39的位置,可以调整扫描激光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收束位置、即扫描位置。
例如,第2圆柱透镜39能够以其中心附近为摇动中心摇动,通过使第2圆柱透镜39的一端向上方或下方移动,由偏向器36偏向、穿过fθ透镜37收束于感光鼓上的扫描激光光束的像高便发生变化。
穿过第2圆柱透镜39的扫描激光光束穿过窗部W,作为光斑收束于感光鼓上,但通过上述偏向器36和fθ透镜37,该光斑作为扫描激光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等速扫描感光鼓。
如图6所示,第2圆柱透镜39上装有修正机构40。修正机构40是修正第2圆柱透镜39姿势调整扫描激光光束的收束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修正机构40或该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的下侧或上侧。例如,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将由第1反光镜部38a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导向扫描光出口处的第2反光镜部38b,与将由第2反光镜部38b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收束于感光鼓上的圆柱透镜39之间。也就是说,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偏向扫描激光光束的偏向部与收束扫描激光光束的光学元件之间。
通过上述配置,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在于第2反光镜部38b与第2圆柱透镜39之间的扫描激光光束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的下侧或上侧的空间。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修正机构4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扫描激光光束U字形弯折型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小型化,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如图6所示,修正机构40由透镜移动机构48及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构成。透镜移动机构48上下移动第2圆柱透镜39调整扫描激光光束的收束位置。该例子中,设有用来固定第2圆柱透镜39的框39a,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该框39a,调整由第2圆柱透镜39收束的扫描激光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收束位置。
透镜移动机构48由旋转上下机构41、平齿轮42、动力传递齿轮44、蜗轮45及马达46构成。旋转上下机构41与透镜固定用的框39a接合,向上下方移动框39a。旋转上下机构41由例如带有螺纹的旋转轴41a和螺母部件43构成。
旋转轴41a的螺纹部上接合螺母部件43。螺母部件43上设有槽部,该槽部接合自在地支撑框39a的端部。例如,旋转轴41a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话是向上方向移动框39a。相反,如果旋转轴41a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向下方向移动框39a。
旋转轴41a上固定着平齿轮42,中介动力传递齿轮44和蜗轮45与马达46连接。马达46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轴41a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反马达46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轴41a顺时针方向旋转。平齿轮42、动力传递齿轮44及蜗轮45之间的齿轮连结部因间隙而有松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金属丝部件和推拉部件解消这种齿轮松动。
邻接上述透镜移动机构48设置作为金属丝位置检测部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在检出由透镜移动机构48移动的第2圆柱透镜39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的同时,还为了防止平齿轮42、动力传递齿轮44及蜗轮45引起的松动,由弹簧力保持在一定方向拉旋转轴41a。
即如图6所示,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由第1金属50a、第2金属50b、弹簧线圈51、多个滑轮53、54、57、透过型光学传感55、从动片56、传感安装用基板59构成。第1金属50a作为第1钢丝部件,其一端向一定方向拉透镜移动机构48的旋转轴41a。
传感安装用基板59上设有多个作为金属丝方向转换部件的滑轮53、54、57。基板59是弯折长方形板金部件而加工成所定形状。该例子中,基板59的一端设有斜的竖起部位59a和竖起部位59b,中央附近设有传感安装用的凹状部位59c,另一端是平面部位59d。
滑轮53安装在基板59斜的竖起部位59a先端,旋转自在,其功能是从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几乎90度地改变第1金属丝50a的张紧方向。滑轮54安装在基板59竖起部位59b下端,旋转自在,其功能是从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几乎90度地改变第1金属丝50a的张紧方向。
基板59的凹状部位59c中安装作为光检出器的透过型光学传感55。光学传感55备有发光元件55a和受光元件55b。配设光学传感55使其中的发光元件55a和受光元件55b夹着从动片56。从动片56的一端连接在上述第1金属丝50a的自由端。从动片56的左右备有表示第2圆柱透镜39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的切口部56a、56b。
从动片56的另一端连接作为第2钢丝部件的第2金属丝50b的一端。滑轮57安装在基板59平面部位59d端部,旋转自在,其功能是180度地转换第2金属50b的张紧方向。
第2金属丝50b的另一端固定在作为推拉部件的弹簧线圈51的自由端。上述基板59在所定位置上备有突起部59e。弹簧线圈51的固定端挂在突起部59e上,弹簧线圈51得以固定。弹簧线圈51被安装成保持拉紧第2金属丝50b。
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被配置在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这样配置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第2圆柱透镜39的上限及下限位置检出用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弯折扫描激光光束型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小型化,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接下去参照图2~图6,对扫描光学装置100的组装方法作说明。首先,为了得到如图2、3所示的2层结构的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半组装体,准备备有内分隔基板31a的五角形筐体31。筐体31用铝硬模铸造部件构成,其所定位置上备有扫描激光光束射出用的缝隙状窗部W。窗部W是经扫描偏向机构30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从筐体31内向感光鼓等像载置体射出的部位。
2层结构的扫描光学装置100中,因为扫描激光光束的光路作U字形反转,所以,在筐体31的内分隔基板31a的扫描光反转处,设有贯通内分隔基板31a正反的缝隙状开口部31b。如图3所示,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上,设有1组螺丝301、303,用它们来固定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传感安装用基板59,还设有规定其移动范围的突起部302、304。
准备好上述筐体31后,则如图2所示,在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安装扫描偏向机构30。为了装入扫描偏向机构30,准备激光光源32、准直透镜33、孔径光圈部34、第1圆柱透镜35、偏向器36、fθ透镜37、第1反光镜部38a。激光光源32使用例如半导体激光装置。
激光光源32用所定的螺丝钉等(以下相同)安装在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在激光光源32的光射出一侧,安装用来将从激光光源32射出的发散光激光光束变为平行光激光光束的准直透镜33。在准直透镜33的光射出一侧安装孔径光圈部34,用来整形激光光束的截面形状。
在孔径光圈部34的光射出一侧安装为了只在副扫描方向收束光束而只持有副扫瞄方向焦度的第1圆柱透镜35。在第1圆柱透镜35的光射出一侧安装用来偏向从第1圆柱透镜35射出的激光光束的偏向器36。偏向器36使用多面镜旋转体的多面反光镜。
在偏向器36的光射出一侧,安装用来使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等角度扫描的fθ透镜37。在fθ透镜37的光射出一侧的内分隔基板31a的扫描光反转处,安装用来将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导向内分隔基板31a反面一侧的第1反光镜部38a。
第1反光镜部38a沿开口部31b的一边安装,被安装成使经扫描偏向机构30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行进方向改变90度地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到反面一侧。这样,能够将如图2所示的扫描偏向机构30安装在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
接下去如图3所示,在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安装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及修正机构40。修正机构40是在第2圆柱透镜39的框39a上安装旋转上下机构41和透镜移动机构48来组装的。
该例子中是隔着开口部31b,在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与第1反光镜部38a相对,安装用来将由所述第1反光镜部38a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导向扫描光出口处的第2反光镜部38b。调整第2反光镜部38b,使得经第1反光镜部38a反射后略90度改变了行进方向的扫描激光光束进一步由第2反光镜部38b反射,略90度改变行进方向。通过该调整,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到反面一侧略180度改变行进方向,即行进方向作U字形弯折。
在上述第2反光镜部38b的光射出一侧安装第2圆柱透镜39及修正机构40。将第2圆柱透镜39安装在构成修正机构40一部分的透镜固定用框39a上。框39a被安装在对着窗部W的能够上下移动的位置上。
例如,框39a能够以光轴中心附近为摇动中心摇动,使圆柱透镜39的一端向上方或下方移动。这样,经偏向器36偏向、穿过fθ透镜37、收束于感光鼓上的扫描激光光束(扫描线)的像高(斜度)随第2圆柱透镜39摇动而变化。
第2圆柱透镜39上装有用来修正其姿势、调整扫描激光光束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40。修正机构40由透镜移动机构48和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构成,如图3及图6所示,先在内分隔基板31a反面一侧安装透镜移动机构48。
该例子中,为了上下移动第2圆柱透镜39、调整扫描激光光束的收束位置,用旋转上下机构41、平齿轮42及动力传递齿轮44、蜗轮45及马达46装配透镜移动机构48。先在透镜固定用框39a上接合旋转上下机构41,使框39a能够向上方或下方移动。例如,准备旋转上下机构41,其备有带螺纹的旋转轴41a及螺母部件43。
然后,先在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安装能够旋转的旋转轴41a。在拧上了螺母部位的旋转轴41a的先端,安装可以卷绕第1金属50a的十字形的金属丝卷绕部41b。
进一步在旋转轴41a的螺丝部位上,用螺母部件43螺合安装上下2张圆板状部件。由此可以在螺母部件43的上下2张圆板状部件之间构成2个槽部,用它们来接合自在地支撑框39a的边端部位。支撑第2圆柱透镜39的框39a的边端部位被形成是分成二股的,与2个槽接合。
螺母部件43的2张圆板状部件的上侧圆板状部件内侧由弹簧线圈305向一定方向推进。如图3所示,弹簧线圈305的一端连接上侧圆板状部件,另一端连接内分隔基板31a的突起部306。
框39a分成二股的边端部位被夹在螺母部件43的2张圆板状部件之间,被装配成没有游动的状态。该状态下,螺母部件43跟随旋转轴41a向上方或下方移动。该移动能够带动支撑第2圆柱透镜39的框39a边端部位也向上方或下方移动。
在旋转轴41a上一体化地固定平齿轮42,使它们一起旋转。组装成旋转轴41a顺时针旋转时框39a向上方向移动。相反,旋转轴41a逆时针旋转时框39a向下方向移动。固定在旋转轴41a上的平齿轮42与马达46接合(连接),它们的中间有动力传递齿轮44及蜗轮45。
将动力传递齿轮44旋转自在地安装在筐体31内部,使动力传递齿轮44与上述平齿轮42齿合。在筐体31内安装能够正反旋转的马达46,蜗轮45与马达轴连接。调整马达46的安装位置,使蜗轮45与动力传递齿轮44齿合。
旋转轴41a随马达46旋转而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组装成当马达46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旋转轴41a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反,当马达46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旋转轴41a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能够得到图3所示的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半组装体。
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设有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其功能在于解消平齿轮42、动力传递齿轮44及蜗轮45间的齿轮连结部的间隙引起的松动。也就是说,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中,位于旋转轴41a上部的金属丝卷绕部41b上卷绕的第1金属丝50a的自由端,经由从动片56与第2金属丝50b的一端连结。第2金属丝50b的另一端连结在固定端固定在突起部59e的弹簧线圈51的自由端上。通过该构成,第1金属丝50a由弹簧线圈51拉紧,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起到解消齿轮连结部的间隙引起的松动之功能。
因此,因旋转轴41a的旋转方向而第1金属50a被绕到金属丝卷绕部41b或从其上解开,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能够在左右方向没有松动地移动。
接下去,说明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组装。图4是用来组装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基板59立体图。这里对3个滑轮53、54、57和透过型光学传感55及传感安装用基板59的组装例子作说明,但不包括图5说明的金属丝50a、50b、弹簧线圈51及从动片56。
图4所示的基板59是将长方形板金部件裁剪成所定形状之后弯折加工形成的。基板59上设有安装滑轮用的斜的竖起部位59a、竖起部位59b、平面部位59d、安装传感用的凹状部位59c、安装弹簧用的突起部59e。斜的竖起部位59a及竖起部位59b被设在基板59的一端(左侧),凹状部位59c被设在中央附近。平面部位59d被设在基板59的另一端(右侧),突起部59e被与竖起部位59b邻接设置。
基板59上装有3个滑轮53、54、57,用它们来改变张紧状态时的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50b的延伸方向。在基板59斜的竖起部位59a先端安装滑轮53,其旋转自在。在基板59竖起部位59b下端安装滑轮54,其旋转自在。基板59平面部位59d端部安装滑轮57,其旋转自在。滑轮53、54、57都使用轴承栓安装。
基板59的凹状部位59c中安装透过型光学传感55。光学传感55备有发光元件55a及受光元件55b。另外,基板59上,在图6所示的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50b移动方向上,能够与内分隔基板31a的螺丝301、303及突起部302、304对应调整的位置上,设有4个长孔501、502、503、504。长孔501、503是螺丝定位固定用的开口部。长孔部502、504是规制基板59移动范围的开口部。由此可以得到不包括第1金属50a、第2金属丝50b、弹簧线圈51及从动片56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半组装体。
接下去,准备如图5所示的带从动片的金属丝部件,组装如图6所示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从动片56是裁剪板金部件制作成图示的形状。板金部件是使用具有所定厚度、具有遮光性的铁板和非铁金属板等。从动片56的略中央部位上设有位置对准用的中心标志56c。
从动片56的一端与上述第1金属丝50a的一端连接。从动片56的一端与第1金属丝50a的一端通过例如点焊或捻缝、铜焊等接合。从动片56上左右设有表示圆柱透镜39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的切口部56a、56b。
从动片56的另一端与第2金属丝50b的一端接合。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使用由SUS(不锈钢)线材构成的金属丝部件。与第1金属丝50a的情况相同,从动片56的另一端与第2金属丝50b的一端通过点焊或捻缝、铜焊等接合。第2金属丝50b的另一端上安装弹簧线圈51的自由端进行固定。弹簧线圈51可使用弹簧系数小的。由此,可以准备组装到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中的带从动片的金属丝部件。
准备好安装了上述扫描偏向机构30的筐体31、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及带从动片的金属丝部件之后,如图6所示,在筐体31中装入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及带从动片的金属丝部件,组装修正机构40。
该例子中,在图6所示的透镜移动机构48的邻接位置上,安装用来检出第2圆柱透镜39的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拉旋转轴41a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被配置在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通过这样配置,能够有效地利用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光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下侧或上侧的空间。
为了解消在图3已作说明的透镜移动机构48中的平齿轮42、动力传递齿轮44及蜗轮45间的齿轮连结部的间隙引起的松动地安装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在筐体31的内分隔基板31a的反面一侧安装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时,通过多个长孔部501、502、503、504,将基板59固定在内分隔基板31a上。
具体如下:在内分隔基板31a的突起部302上接合基板59的长孔部502,并在突起部304上接合长孔部504。并且,通过2个长孔部501、503,用螺丝在内分隔基板31a上固定基板59。这样,可以相对先安装在内分隔基板31a上的透镜移动机构48,调整自在地安装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
另外,能够相对透镜移动机构48,对准由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连接的从动片56的略中央部上设有的位置对准用中心标志56c与安装在基板59上的光学传感55的光轴的位置。
此时,从动片56被配设成被光学传感55的发光元件55a和受光元件55b夹着的姿势。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相对先安装在内分隔基板31a上的透镜移动机构48,简单且短时间地定出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在基板59上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以从动片56中央部的中心标志56c为移动中心的第2圆柱透镜39的调整区域。
连接第1金属丝50a的一端,使之在一定方向上拉透镜移动机构48的旋转轴41a,然后把第1金属丝50a挂到滑轮53上,从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几乎90度角度地改变第1金属丝50a的张紧方向。
再将第1金属丝50a挂到滑轮54上,从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几乎90度角度地改变第1金属丝50a的张紧方向。并且,将第2金属丝50b挂到滑轮57上,略180度方向转换第2金属丝50b的张紧方向。上述基板59的突起部59e上固定弹簧线圈51的固定端,连结弹簧线圈51的自由端和第2金属50b的一端,第1金属50a、第2金属丝50b常时受张力作用。这样,完成装有如图6所示的圆柱透镜39修正机构40的扫描光学装置100。
构成上述扫描光学装置100的话,能够将为修正机构40一部分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配置在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圆柱透镜39的上限及下限位置检出用的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扫描激光光束弯折型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小型化,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所贡献。
接下去参照图7~图9,说明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动作。图7A表示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的透过型光学传感55。光学传感55检测沿着该光学传感55移动的从动片56、即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50b的移动。通过检测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50b的移动位置,能够检测图1所示的第2圆柱透镜39的移动可能范围、即穿过第2圆柱透镜39的扫描激光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收束位置的上限或下限的允许界限。
光学传感55备有发光元件55a及受光元件55b。光学元件55是夹着具有遮光性的从动片56面对面配设发光元件55a和受光元件55b。从动片56与左右的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连接,常时受张力作用。
如图7B所示,因为在从动片56中心标志56c与光学传感55光轴一致的状态下,从动片56位于发光元件55a和受光元件55b之间,所以,从发光元件55a射出的光被从动片56阻挡,不能达到受光元件55b,因此光学传感55闭合。此时,向图7C所示的控制部65输出表示光学传感55闭合状态的例如低程度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 55。
光学传感55直至从动片56左右的切口部56a、56b到达光学传感55的光轴前为止,一直向控制部65输出表示闭合状态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55。
图8A表示从动片56被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拉到右侧,其中心标志65c移到光学传感55的光轴右侧之状态。该状态下,因为光学传感55的光轴穿过切口部56a,所以从发光元件55a射出的光不受从动片56阻挡而穿过切口部56a到达受光元件55b。因此,光学传感55进入开放状态,将表示开放状态的例如高程度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55输出到控制部65。
接下去,从图8A状态若第1金属50a、第2金属丝50b被向左拉而从动片56的切口部56a移到左边的话,光学传感55便从开放状态转换到闭合状态。该闭合状态下,光学传感55向图8B所示的控制部65输出低程度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55。
图9A表示从图7A所示状态第1金属50a、第2金属丝50b进一步被向左拉而从动片56的中心标志56c移到光学传感55的光轴左边之状态。该状态下,因为光学传感55的光轴穿过切口部56a,所以从发光元件55a射出的光不受从动片56阻挡穿过切口部56b到达受光元件55b。因此,光学传感55从闭合状态变到开放状态,将表示开放状态的例如高程度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55输出到图9B所示的控制部65。
从图9A状态若第1金属丝50a、第2金属丝50b被向右拉而从动片56的切口部56b移到右边的话,光学传感55从开放状态转换到闭合状态,向图9B所示的控制部65输出低程度的金属丝检测信号S55。
通过上述动作,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中光学传感55检测到达第1金属50a,第2金属丝50b的允许移动极限值。而且,因为金属丝位置检测机构52被配置在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所以,能够相对先被安装在内分隔基板31a上的透镜移动机构48,宽裕地调整传感安装用基板59的安装位置。
控制部65根据金属丝检测信号S 55(检测信息)控制使马达46的驱动停止。这样,扫描光学装置100不会使扫描激光光束在感光鼓上的收束位置的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从允许的调整允许范围逸出,能够在感光鼓上扫描扫描激光光束。
接下去参照图10,对能够应用本发明扫描光学装置的彩色复印机200作说明。图10所示的串联型彩色复印机200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本发明涉及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备于各色扫描曝光单元3Y、3M、3C、3K中。彩色复印机200包括:二次转印部5A;清洁部6A;中间转印单元7;用来形成黄(Y)色、品红(M)色、青(C)色及黑(B K)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供纸卡盘20;供纸部21;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定位辊23;定影部24;中间转印带70(像载置体)。
Y色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形成部10Y由感光鼓1Y(像载置体)、带电部2Y、扫描曝光单元3Y、显影部4Y、一次转印部5Y及清洁部6Y构成。在图像形成部10Y中进行带电、曝光、显影,在感光鼓1Y上形成Y色调色像。
扫描曝光单元3Y是扫描曝光部的一例,根据感光鼓1Y上的图像信息,使激光光束Lb扫描,形成静电潜像。扫描曝光单元3Y中使用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扫描曝光单元3Y如图2所示,备有激光光源32、使激光光源32射出的激光光束Lb扫描的偏向器36、将由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光Lb导向所定方向的第1反光镜部38a及第2反光镜部38b、第2圆柱透镜39、色偏离修正时修正第2圆柱透镜39姿势调整扫描激光光束光Lb在感光鼓1Y上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40。
修正机构40或该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偏向器36与第1反光镜部38a之间的扫描光区域,或第2反光镜部38b与第2圆柱透镜39之间的扫描光区域。或被配置在该2个扫描光区域的双方。本实施方式中,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被配置在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Lb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的下侧或光路的上侧。
与扫描曝光单元3Y相同,扫描曝光单元3M中也是偏向器36使激光光源32射出的光偏向。第1反光镜部38a及第2反光镜部38b、圆柱透镜39等将经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光Lb导向所定方向。修正机构40在色偏离时修正第2圆柱透镜39的姿势。
M色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形成部10M由感光鼓1M、带电部2M、扫描曝光单元3M、显影部4M、一次转印部5M及清洁部6M构成。图像形成部3M使用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在图像形成部10M中进行带电、曝光、显影,在感光鼓1M上形成M色调色像。
C色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形成部10C由感光鼓1C、带电部2C、扫描曝光单元3C、显影部4C、一次转印部5C及清洁部6C构成。图像形成部3C使用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在图像形成部10C中进行带电、曝光、显影,在感光鼓1C上形成Y色调色像。
B K色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形成部10K由感光鼓1K、带电部2K、扫描曝光单元3K、显影部4K、一次转印部5K、清洁部6K构成。图像形成部3K使用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在图像形成部10K中进行带电、曝光、显影,在感光鼓1K上形成M色调色像。
邻接上述图像形成部10Y~10K设有中间转印单元7,中间转印单元7备有半导电性无终端状的中间转印带70。中间转印带70绕在多个辊上被支撑,能够转动。
由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Y、M、C、B K色调色像被与转动的中间转印带70取得同步,由一次转印部5Y、5M、5C、5K逐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被转印、重合,在中间转印带70上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
收容在供纸卡盘20内的纸张P由供纸部21供纸,经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及定位辊23搬送到二次转印部5A。被重合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彩色图像由二次转印部5A一下子转印到纸张P上。被转印了彩色图像的纸张P经定影部24定影处理后,由排纸辊25夹持载置到机外的排纸盘26上。
接下去参照图11,对彩色复印机200中的扫描曝光单元3Y的动作例子作说明。本例子中是对Y色图像形成用的扫描曝光单元3Y作说明,但其他颜色图像形成用的扫描曝光单元3M~3K中也是其修正机构40或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将由第1反光镜部38a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导向所定方向的第2反光镜部38b,与将由第2反光镜部38b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收束于感光鼓上的第2圆柱透镜39之间。
Y色图像形成用的图像形成部10Y中感光鼓1Y由带电部2Y带电至所定电位。扫描曝光单元3Y根据图像信息使激光光束Lb在感光鼓1Y上扫描,形成静电潜像。
图11中所示的激光光源32根据图像信息产生所定强度的激光光束Lb,准直透镜33使从激光光源32射出的发散光束激光光束Lb变为平行光束激光光束Lb。孔径光圈部34规制孔径、整形激光光束Lb的截面形状。第1圆柱透镜35只在副扫描方向收束激光光束Lb。
偏向器3偏向从激光光源32射出的激光光束Lb,fθ透镜37使激光光束Lb等角度扫描。第1反光镜部38a将被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从内分隔基板31a表面一侧导向反面一侧。也就是说,第1反光镜部38a被沿着开口部31b的一边设置,反射被扫描偏向机构30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Lb,使之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向反面一侧地略90度改变行进方向。
第2反光镜部38b进一步反射被第1反光镜部38a反射的光,使之行进方向略改变90度。由此,能够将被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Lb,从内分隔基板31a的表面一侧U字形地弯折到反面一侧。第2圆柱透镜39将由第2反光镜部38b导向的扫描激光光束Lb收束于感光鼓上。第2圆柱透镜39调整感光鼓上的扫描激光光束Lb的收束位置。
例如,第2圆柱透镜39改变经偏向器36偏向、穿过fθ透镜37的激光光束Lb的像高。穿过第2圆柱透镜39的扫描激光光束Lb穿过窗部W在感光鼓1Y上收束为光斑,但通过上述偏向器36及fθ透镜37,扫描激光光束Lb的上述光斑在主扫描方向上等速扫描于感光鼓。色偏离修正时,修正机构40修正第2圆柱透镜39的姿势,调整扫描激光光束Lb的光斑的收束位置。有关修正机构40的动作在图7已作说明,这里省略。
显影部4Y用Y色调色剂显影感光鼓1Y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一次转印部5Y将形成在感光鼓1Y上的Y色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转印后,由清洁部6Y清除感光鼓1Y上残留的Y色调色剂。扫描曝光单元3M~3K的动作也相同,省略说明。
由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Y、M、C、BK色调色像被与转动的中间转印带70取得同步,由一次转印部5Y、5M、5C、5K逐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被转印重合,在中间转印带70上形成合成的彩色图像。
收容在供纸卡盘20内的纸张P由供纸部21供纸,经多个中间辊22A、22B、22C、22D及定位辊23搬送到二次转印部5A。被重合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彩色图像由二次转印部5A一下子转印到纸张P上。被转印了彩色图像的纸张P经定影部24定影处理后,由排纸辊25夹持载置到机外的排纸盘26上。
由二次转印部5A在纸张P上转印彩色图像之后,由清洁部6A除去曲率分离了纸张P的中间转印带70上残留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处理中,一次转印部5K一直靠压感光鼓1K。其他一次转印部5Y、5M、5C只在彩色图像形成时分别靠压对应的感光鼓1Y、1M、1C。二次转印部5A只在纸张P穿过、进行二次转印时靠压中间转印带70。
如上所述,彩色复印机200的扫描曝光单元3Y、3M、3C、3K中备有本发明的扫描光学装置100。修正将扫描激光光束Lb收束于感光鼓上的第2圆柱透镜39的姿势、调整扫描激光光束Lb的感光鼓上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40或修正机构4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偏向器36偏向的扫描激光光束Lb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的下侧或光路的上侧。
通过这样配置,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在于第2反光镜部38b和第2圆柱透镜39之间的光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内的光路的下侧或光路的上侧的空间。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修正机构40的彩色复印机相比,对组装了扫描激光光束Lb弯折形式的扫描曝光单元3Y、3M、3C、3K的彩色复印机200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本发明极其适合应用于:备有根据图像信息在感光鼓上扫描激光光束形成静电潜像之扫描曝光系统的打印机(印刷机)、复印机及其复合机等。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归纳如下:
(1)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备有:光源;扫描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扫描部;将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光导向所定方向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的位置的修正机构;所述修正机构或该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
根据(1)中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扫描部使从光源射出的光扫描。光学元件将由扫描部扫描的光导向所定的方向。修正机构修正光学元件的姿势。在该前提下,修正机构或该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扫描部扫描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通过这样配置,能够有效地利用光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产生的空间作为部件安装空间。
(2)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是(1)中记述的发明,其中,备有:至少安装所述光源及扫描部的基板;设在所述基板一面的、将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光导向所定方向的第1镜面部件;设在所述基板另一面的、将由所述第1镜面部件导向的光导向所定方向的第2镜面部件;将由所述第2镜面部件导向的光导向所定方向的透镜部件;所述修正机构或所述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扫描部和所述第1镜面部件之间的扫描光区域,或所述第2镜面部件和所述透镜部件之间的扫描光区域。
(3)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是(2)中记述的发明,其中,所述修正机构具有:移动所述透镜部件调整所述扫描光的位置的移动部;检出由所述移动部移动的所述透镜部件的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的检出部;至少所述检出部被配置在所述第2镜面部件和所述透镜部件之间。
(4)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是(3)中记述的发明,其中,所述检出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移动部连接的第1钢丝部件;具有规定了所述透镜部件的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的切口部的、一端与所述第1钢丝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的从动片;一端与所述从动片的另一端连接的第2钢丝部件;一端与所述第2钢丝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的推拉部件;具有固定所述推拉部件的另一端的突起部的传感安装用基板;被安装在所述传感安装用基板上的、被配置成夹着所述从动片的光检出器;改变所述第1及第2钢丝部件张紧方向的方向转换部件。
(5)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是(4)中记述的发明,其中,在所述传感安装用基板上,在所述钢丝部件的移动方向上的能够调整的位置上,设有多个长孔部,通过多个所述长孔部,所述传感安装用基板被螺丝固定于安装了所述移动部的该装置的基板。
(6)记述的扫描光学装置是(5)中记述的发明,其中,通过钢丝部件而与所述移动部连接的从动片的略中央部上设有修正中心标志,所述从动片的修正中心标志,被与安装在所述传感安装用基板上的光检出器的光轴位置对准。
(7)记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备有:感光鼓;根据图像信息在所述感光鼓上扫描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扫描曝光部;所述扫描曝光部备有:光源;扫描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扫描部;将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光导向所定方向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的位置的修正机构;所述修正机构或该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1)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修正将光导向所定方向的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的位置的修正机构或该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由扫描部扫描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作为部件安装空间有效地利用光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产生的空间。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修正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持有余地地调整修正机构的安装位置,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根据(2)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修正机构或修正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在扫描部和第1镜面部件之间的扫描光区域,及第2镜面部件和透镜部件之间的扫描光区域之间。通过这样配置,可以有效地利用第2镜面部件和透镜部件之间的光的行进方向的扫描光区域下或扫描光区域上产生的空间。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修正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扫描光弯折型的扫描光学装置小型化,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根据(3)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因为修正机构之一部分的检出部被配置在第2镜面部件和透镜部件之间,所以,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透镜部件的上限及下限位置检出用的检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扫描光弯折型的扫描光学装置小型化,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根据(4)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因为备有方向转换部件,其改变连接移动部和从动片的第1钢丝部件及连接从动片和推拉部件的第2钢丝部件的张紧方向,所以,能够将修正机构之一部分的检出部配置在第2镜面部件和透镜部件之间。
因此,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透镜部件的上限及下限位置检出用的检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扫描光弯折型的扫描光学装置小型化。
根据(5)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因为传感安装用基板通过多个长孔部被螺丝固定于移动部安装用基板,所以,能够相对移动部安装用基板调整自在地安装检出部。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根据(6)叙述的扫描光学装置,因为与移动部连接的从动片略中央部上设有的修正中心标志,与传感安装用基板上安装的光检出器的光轴位置对准,所以,能够简单且短时间地相对移动部安装用基板定出检出部在传感安装用基板上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以从动片中央部为修正中心的透镜部件的调整区域。
根据(7)叙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备有本发明涉及的扫描光学装置,所以,与在扫描光区域外配置修正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对装有该扫描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有很大贡献。

Claims (10)

1.一种扫描光学装置,
备有: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射出光束偏向、扫描的偏向部;收束扫描光束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
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所述修正机构备有:移动所述光学元件、调整所述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透镜移动机构;检出被所述透镜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光学元件的移动位置的金属丝检测机构,
至少所述金属丝检测机构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扫描光束的光路的侧部。
3.如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进一步备有安装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基板,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扫描光束的光路和基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进一步备有:反射由所述偏向部偏向的扫描光束的第1镜面部件;反射被第1镜面部件反射的扫描光束、使之入射到所述光学元件的第2镜面部件;
所述基板有第1面和第1面反面的第2面,所述偏向部和所述第1镜面部件被安装在第1面上,所述第2镜面部件和所述光学元件被安装在第2面上,
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第1镜面部件之间,或所述第2镜面部件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第2镜面部件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所述光学元件附近。
6.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所述金属丝检测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透镜移动机构连接的钢丝部件;被安装在所述钢丝部件上的从动片;与所述钢丝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拉紧所述钢丝部件的推拉部件;检出与所述光学元件的移动同步移动的从动片的位置的光学传感。
7.如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所述金属丝检测机构备有用来安装所述光学传感的板部件,该板部件能够在基板上移动使所述从动片与所述光学传感的位置对准。
8.一种扫描光学装置,
备有: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射出光束偏向、扫描的偏向部;收束扫描光束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
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所述修正机构备有移动所述光学元件、调整所述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透镜移动机构,所述透镜移动机构备有与所述光学元件连结的多个齿轮和消除多个齿轮间松动的张紧部件,至少所述张紧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扫描光学装置,所述张紧部件备有:一端与所述透镜移动机构连接的钢丝部件;被安装在所述钢丝部件上的从动片;与所述钢丝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拉紧所述钢丝部件的推拉部件;所述修正机构进一步备有检出与所述光学元件的移动同步移动的从动片的位置的光学传感。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备有:感光鼓;根据图像信息在所述感光鼓上扫描光束形成静电潜像的扫描光学装置;
所述扫描光学装置备有: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射出光束偏向、在所述感光鼓上扫描的偏向部;使扫描光束收束于所述感光鼓上的光学元件;修正所述光学元件的姿势、调整在所述感光鼓上的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修正机构;
所述修正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所述修正机构备有:移动所述光学元件、调整所述扫描光束的收束位置的透镜移动机构;检出被所述透镜移动机构移动的所述光学元件的移动位置的金属丝检测机构,
至少所述金属丝检测机构被配置在所述偏向部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CN2010101739027A 2009-05-14 2010-05-07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887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7712 2009-05-14
JP2009117712A JP5428514B2 (ja) 2009-05-14 2009-05-14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167A CN101887167A (zh) 2010-11-17
CN101887167B true CN101887167B (zh) 2013-07-10

Family

ID=4306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39027A Active CN101887167B (zh) 2009-05-14 2010-05-07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79250B2 (zh)
JP (1) JP5428514B2 (zh)
CN (1) CN1018871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1133B2 (ja) * 1994-11-15 2002-1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51741B2 (ja) * 1997-12-18 2008-02-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2000111821A (ja) * 1998-10-02 2000-04-21 Konica Corp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7358B2 (ja) * 2000-03-31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キャナー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9344A (ja) * 2000-12-20 2002-07-0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14394A (ja) 2001-08-01 2003-04-18 Konica Corp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12546A (ja) * 2002-06-03 2004-01-15 Ricoh Co Ltd 光書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45599A (ja) * 2004-11-16 2006-06-08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242A (ja) * 2006-01-25 2007-08-09 Ricoh Co Ltd 走査線調整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76460A (ja) * 2006-09-19 2008-04-03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4935770B2 (ja) * 2007-06-29 2012-05-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89344A 2002.07.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28514B2 (ja) 2014-02-26
US20100289864A1 (en) 2010-11-18
JP2010266673A (ja) 2010-11-25
CN101887167A (zh) 2010-11-17
US8279250B2 (en) 2012-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5187B2 (en)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442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belt traveling unit which detects drifiting of belt postion
EP1724625B1 (en)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60492A (ja) 傾き調整機構、撮像ユニット装置、画像走査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機
US8872873B2 (en) Light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385792B2 (en) Image inform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US8626042B2 (e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809289A (zh) 光扫描单元和包括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20040041895A1 (en) Sensor attachment pos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491466B2 (ja) 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CN101887167B (zh) 扫描光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353A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20011253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プリントヘッド位置調整方法
JP2011002716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352A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2003262816A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42043B2 (en) Unit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325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46395B2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4830820B2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20010883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4091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hotosensitive body fixing apparatus
JP20021665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30817B2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JP4830818B2 (ja) 光走査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