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9211A -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9211A
CN101879211A CN2010102346415A CN201010234641A CN101879211A CN 101879211 A CN101879211 A CN 101879211A CN 2010102346415 A CN2010102346415 A CN 2010102346415A CN 201010234641 A CN201010234641 A CN 201010234641A CN 101879211 A CN101879211 A CN 101879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throat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clearing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46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346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9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9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本发明增大了有效成分的含量,且扩大了多种剂型,能够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本发明改进了制备方法中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疗效更确切、安全;本发明结合了中药传统制法和现代制法中的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对于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
技术背景
中国专利ZL200410012694.7中公开了一种利咽止痛的制剂;该制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止痛之功效,对治疗风热喉痹和风热型急喉喑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该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且剂型种类有限,仅有含片、喷雾剂/气雾剂,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显著,且剂型种类丰富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本发明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显著、剂型种类丰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固体时,每克中含有异秦皮啶0.96~1.28mg;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液体时,每10毫升中含有异秦皮啶0.96~1.28mg。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功能主治:疏风解热,利咽止痛。可改善咽喉干灼,疼痛,声音嘶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清膏混合物;所述的清膏和糖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清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体积比(w/v)为1∶3~5;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75℃);
D.将所述的稠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稠膏混合物;所述的稠膏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5;将所述稠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体积比(w/v)为1∶3~5;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的颗粒、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0.15~0.5;
将所述的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药液,所述的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8~1.10(55℃);
D.将所述的药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干膏粉;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干膏粉与乳糖、蔗糖粉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制粒处理,得到颗粒,即为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颗粒剂;所述的干膏粉、乳糖、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05~0.1∶0.01~0.0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滴丸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1.30(75℃);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E.将所述的薄荷脑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薄荷脑细粉;
F.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66℃;
G.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2℃;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滴丸剂;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01~0.03∶0.02~0.0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清膏;
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脱醇清膏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半成品;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
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再将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细粉、肿节风细粉、薄荷脑细粉;将上述三种细粉依次进行过筛处理、混匀处理,得到混合细粉;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混合细粉中加入炼蜜,进行制丸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丸剂成品;所述的混合细粉和炼蜜的重量比为100∶30~1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增大了有效成分的含量,且扩大了多种剂型,能够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2.本发明改进了制备方法中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疗效更确切、安全;
3.本发明结合了中药传统制法和现代制法中的优点,符合《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对于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内容物为灰色或浅灰色,气香,味甜、略带辛凉。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滴丸剂。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固体时,每克中含有异秦皮啶于0.96~1.28mg;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液体时,每10毫升中含有异秦皮啶于0.96~1.28mg。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功能主治:疏风解热,利咽止痛。可改善咽喉干灼,疼痛,声音嘶哑。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规格为每片重0.5克。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用法为口服;
本实施例选用的上述原料的理论基础为:
本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均收载于2010年颁布的药典中的规定,疗效确切、安全。该原料的选择和组合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中医认为,热致脉络瘀阻;因此,清热解毒有利于炎症的消失。本实施例配方的组成简单且科学,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本实施例选用的剂型种类由单一的含片变为多种剂型,扩大了临床应用的范围,更好地达到去热、止痛的功效。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优选为1∶10;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优选为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所述的煎煮处理,按照煮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多能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所述的浓缩处理,按照浓缩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双效浓缩器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所述的清膏用洁净容器盛装,称重,贴上物料标签,计算清膏收得率:
清膏收得率=(清膏重量÷投入净药材重量)×100%
正常范围:29-35%。
D.将所述的清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清膏混合物;所述的清膏和糖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优选为1∶0.05;将所述清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整粒处理、总混处理,得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
所述的制粒处理、干燥处理:按照混合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湿法制粒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工艺条件:混合制粒,检查湿粒情况,符合要求后出料;将湿颗粒移到高效沸腾干燥机的装料车中,按颗粒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高效沸腾干燥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干燥温度:70-80℃,干燥后出料,放入洁净容器中;所述的整粒处理、总混处理:按照整粒、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快速整粒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整粒用筛为12-14目筛网;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体积比(w/v)为1∶3~5,优选为1∶4;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整粒处理、总混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片剂片剂成品;所述的包衣处理为包糖衣或薄膜衣;
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优选为100∶3∶0.25。
所述的混匀处理,按三维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混合,混匀后装入洁净容器中,称重,贴上物料标签,计算干颗粒收率。
干颗粒收率=〔干颗粒总重÷(投入清膏重+糖粉重+所用辅料重)〕×100%
正常范围:≥90%
Figure BSA00000202127400081
正常范围:98-102%
所述的压片处理:按照压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压片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压片机运转正常后每隔15-20分钟检查一次片重并记录,并经常检查有无松片、裂片、粘冲、缺边及厚度是否均一等现象。经常保持加料斗内颗粒2/3容量,以免颗粒流动不匀,影响片重。还应注意湿气对颗粒及药片的影响,尽量缩短暴露空气的时间,减少污染。合格的素片放入洁净容器中,称重,贴上物料标签,计算收率,交中间站。
压片收得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正常范围:95-98%
Figure BSA00000202127400091
正常范围:98-102%
分装工序操作:按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高速铝塑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包装工序操作:按照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本实施例中每片的重量为0.5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用量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为常规产品,均可以在市场及相关机构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本实施例中,绿原酸、薄荷脑、异秦皮啶(C11H1005)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5402(B-0402)-2002的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当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采用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优选为1∶10;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优选为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75℃);
D.将所述的稠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稠膏混合物;所述的稠膏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5,优选为1∶0.03;将所述稠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比为1∶3~5,优选为1∶4;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的颗粒、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0.15~0.5,优选为100∶0.35;
将所述的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胶囊剂成品;所述的胶囊壳体为硬胶囊或软胶囊;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当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时,采用的制备方法。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优选为1∶10;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优选为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药液,所述的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8~1.10(55℃);
D.将所述的药液和薄荷脑溶液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干膏粉;
E.将所述的干膏粉与乳糖、蔗糖粉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制粒处理,得到颗粒,即为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颗粒剂;所述的干膏粉、乳糖、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05~0.1∶0.01~0.02,优选为1∶0.07∶0.015。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当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滴丸剂时,采用的制备方法。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优选为1∶10;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优选为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1.30(75℃);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E.将所述的薄荷脑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薄荷脑细粉;
F.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66℃,优选为62℃;
G.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2℃,优选为-5℃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滴丸剂;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01~0.03∶0.02~0.025;优选为1∶0.015∶0.022。
本实施例中,聚乙二醇6000、冷却的液体石蜡使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滴丸剂中的有效成分分散均匀,有利于吸收,增强疗效。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当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时,采用的制备方法。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优选为1∶10;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优选为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2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清膏;
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优选为36小时;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脱醇清膏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半成品;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优选为1∶0.2;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优选为0.0015;
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优选为30分钟;温度为100℃~110℃,优选为105℃;
再将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是当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时,采用的制备方法。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分别得到肿节风细粉、金银花细粉、薄荷脑细粉;将上述三种细粉依次进行过筛处理、混匀处理,得到混合细粉;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混合细粉中加入炼蜜,进行制丸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丸剂成品;所述的混合细粉和炼蜜的重量比为100∶30~110。
所述的制丸处理,可以制成水蜜丸,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的混合细粉中加入炼蜜,再进行泛丸处理、干燥处理,得到水蜜丸,即为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水蜜丸成品;所述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5℃~60℃,优选为55℃;所述的炼蜜占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水蜜丸成品重量的35%~50%,优选为46%。
所述的制丸处理,也可以制成蜜丸,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的混合细粉中加入炼蜜、干燥处理,得到蜜丸,即为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蜜丸成品;所述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5℃~65℃,优选为55℃;所述的炼蜜占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水蜜丸成品重量的85%~115%,优选为95%。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在药品GMP车间中进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600∶30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500∶50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400∶60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000∶120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100∶110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200∶100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300∶75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250∶700∶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质量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200∶800∶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各个原料的重量单位是克,也可以为千克。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片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剂型为滴丸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剂型为丸剂时,制备方法参见实施例6。

Claims (10)

1.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固体时,每克中含有异秦皮啶于0.96~1.28mg;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为液体时,每10毫升中含有异秦皮啶于0.96~1.28m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的原料中,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的重量比为1500∶500∶1。
5.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清膏混合物;所述的清膏和糖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清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体积比(w/v)为1∶3~5;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清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15~0.3。
6.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75℃);
D.将所述的稠膏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稠膏混合物;所述的稠膏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5;将所述稠膏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
E.将所述的薄荷脑用乙醇溶解,得到薄荷脑溶液;所述的薄荷脑和乙醇的重量体积比(w/v)为1∶3~5;
F.将所述的薄荷脑溶液与所述的稠膏混合物颗粒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干燥处理、密闭过夜,得到颗粒;
II.成品制备:
A.将所述的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的颗粒、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0.15~0.5;
将所述的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胶囊剂成品。
7.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药液,所述的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8~1.10(55℃);
D.将所述的药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干膏粉;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干膏粉与乳糖、蔗糖粉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制粒处理,得到颗粒,即为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颗粒剂;所述的干膏粉、乳糖、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05~0.1∶0.01~0.02。
8.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滴丸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浓缩处理,得到稠膏,所述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5~1.30(75℃);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E.将所述的薄荷脑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薄荷脑细粉;
F.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66℃;
G.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2℃;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滴丸剂;所述的稠膏、薄荷脑细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01~0.03∶0.02~0.025。
9.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分别切碎,得到肿节风碎片、金银花碎片;
B.将所述的金银花碎片、肿节风碎片分别进行两次煎煮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所述的两次煎煮处理中,金银花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和肿节风碎片与水的重量比均为1∶5~15;两次煎煮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
将所述的金银花煎液、肿节风煎液合并,得到总煎液;
C.将所述的总煎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浓缩处理,得到清膏,所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18(85℃);
D.将所述的清膏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清膏,所述的含醇清膏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的含醇清膏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清膏;
所述的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脱醇清膏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半成品;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
所述的脱醇清膏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
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再将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10.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含有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00~1600∶300~1200∶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制备步骤如下:
I.原料处理:
A.将所述的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分别得到金银花细粉、肿节风细粉、薄荷脑细粉;将上述三种细粉依次进行过筛处理、混匀处理,得到混合细粉;
II.成品制备:
将所述的混合细粉中加入炼蜜,进行制丸处理,得到所述的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丸剂成品;所述的混合细粉和炼蜜的重量比为100∶30~110。
CN2010102346415A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879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6415A CN101879211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6415A CN101879211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9211A true CN101879211A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46415A Pending CN101879211A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92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7077A (zh) * 2014-08-18 2014-11-19 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46985A (zh) * 2014-11-13 2015-04-29 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38156A (zh) * 2015-04-13 2016-11-23 阙锋 一种清热利咽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831A (zh) * 2015-06-12 2017-01-04 阙锋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381A (zh) * 2004-01-18 2004-12-29 锋 阙 一种利咽止痛的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381A (zh) * 2004-01-18 2004-12-29 锋 阙 一种利咽止痛的制剂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7077A (zh) * 2014-08-18 2014-11-19 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46985A (zh) * 2014-11-13 2015-04-29 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38156A (zh) * 2015-04-13 2016-11-23 阙锋 一种清热利咽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156B (zh) * 2015-04-13 2020-07-10 阙锋 一种清热利咽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831A (zh) * 2015-06-12 2017-01-04 阙锋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377A (zh) 冬虫夏草冻干纳米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480B (zh) 一种口服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9236A (zh) 定喘汤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2584C (zh) 复方沙棘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043A (zh) 流动性中药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9211A (zh) 一种清热利咽止痛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8839A (zh) 头花蓼的配方颗粒和制备方法
CN102228468A (zh) 颗粒型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
CN105616680A (zh) 一种以桃红四物汤为源的桃红四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297A (zh) 肝康片
CN115364166B (zh) 一种提升工艺稳定性以及产品品质的维脂康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1703690A (zh) 治疗崩漏、呕血、便血、创伤性出血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1966316A (zh) 骨筋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3086B (zh) 一种复方霍山石斛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4066A (zh) 金嗓利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1193A (zh) 一种红景天微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2992A (zh) 一种北升麻清咽含片的制备方法
CN100463671C (zh) 裸花紫珠阴道泡腾片及制备方法
CN109010514A (zh) 抗高原反应的组合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1773548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
CN102895202A (zh) 一种盐酸头孢他美酯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7170B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4132C (zh)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35904B1 (ko) 한방 건조엑스 함유 정제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한방건조엑스 함유 정제의 제조방법
CN101181572A (zh) 制备开胸顺气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