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8605A -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8605A
CN101878605A CN2008801179789A CN200880117978A CN101878605A CN 101878605 A CN101878605 A CN 101878605A CN 2008801179789 A CN2008801179789 A CN 2008801179789A CN 200880117978 A CN200880117978 A CN 200880117978A CN 101878605 A CN101878605 A CN 101878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path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mass value
receiv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79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贵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8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8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20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 H04N5/205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for correcting amplitude versu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09Monitoring of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bandwidth varia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592Adaptation methods
    • H04L2025/03726Switching between algorithms
    • H04L2025/03732Switching between algorithms according to the convergence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55Demodulation-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传输路径所传输的信号,所述接收装置具有均衡部、求得所述接收信号的第1质量值的第1质量计算部。所述均衡部具有: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1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1传输路径特性;以及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2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2传输路径特性,并且,所述均衡部使用所述第1或者第2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并输出。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动作。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并解调进行了数字调制的信号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以及欧洲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作为传输方式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址)。OFDM中由彼此正交的多个载波(carrier)传输影像或声音等的信息。
一般在OFDM中除了传输的数据以外还发送离散导频信号(SP:Scattered Pilot)。作为其中一例图2表示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方式中的传输格式的一部分。在图2中白色圆表示数据载波,黑色圆表示SP。一般情况下,由于SP的振幅、相位、插入位置是已知的,因此在接收侧使用该SP估计由传输路径中产生的多径等引起的畸变的影响(传输路径特性),并除去该影响(均衡)。
在使用SP进行对应数据载波的均衡时,将接收到的OFDM信号通过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高速傅里叶变换)变换为频域信号,求得对应已知的SP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而,由滤波器对与SP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插值从而估计对应SP间的各数据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由所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对频域的OFDM信号进行除法运算。
作为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周知如下的方式。
(I)一旦在符号方向(时间方向)进行了插值之后在载波方向(频率方向)进行插值的方式。
(II)仅在载波方向(频率方向)进行插值的方式。
不过,由于插值方法以及插值中使用的滤波器的特性,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多径、衰落等的条件不同的各接收环境中,有时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结果存在较大不同。
因此周知如下的技术,即:在接收侧预先准备分别适用于假想的各种接收环境的多个插值方法或滤波器,根据接收环境从这些插值方法或滤波器中选择最合适的用于均衡处理。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接收装置具有分别对应所述(I)以及(II)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根据状态对其进行切换使用。
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如下的技术,即:在对应所述(I)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中,作为载波方向的插值滤波器具有特性不同的多个滤波器,根据状态对其进行切换使用。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40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311385号公报
但是,若多个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同时进行动作,则接收装置的消耗功率增大。另外,随着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个数的增加此倾向越加严重。这是因为这种接收装置例如用于便携式接收机时将使电池的持续时间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能够以多种方式估计传输路径特性的接收装置中确保接收性能同时削减消耗功率。
本发明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信号,该接收装置具有:均衡部;以及第1质量计算部,其求得所述接收信号的第1质量值。所述均衡部具有: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1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1传输路径特性;以及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2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2传输路径特性,并且所述均衡部使用所述第1或者第2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并输出。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据此,由于按照接收信号的质量值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停止其至少一部分的动作,因此可以仅在不需要进行动作时使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停止,能够确保接收装置的接收性能同时削减消耗功率。
本发明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的接收方法接收经由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信号,所述接收方法使用第1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1传输路径特性,使用第2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2传输路径特性,使用所述第1或者第2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求得所述接收信号的第1质量值,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使估计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停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例示的实施方式,能够以低成本确保接收性能同时削减消耗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OFDM信号的发送格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具有被图1的动作控制部控制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运算器的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中:
6、206、306-均衡部
7、7B-纠错部
12、12B、212、212B、312、313-质量计算部
14、214、314-动作控制部
61、62、261、262、361、36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
63、263、264、363、364-除法部
64-方式控制部
265、365-质量判定部
266、366-选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1的接收装置具有:调谐器2、A/D转换部3、正交解调部4、FFT部5、均衡部6、纠错部7、信息源译码部8、输出部9、质量计算部12、动作控制部14。
天线1接收经由发送天线与天线1之间的传输路径发送的RF(RadioFrequency:射频)频带的OFDM信号,将该接收信号提供给调谐器2。调谐器2从天线1所提供的RF频带的OFDM信号提取出所希望的信道的OFDM信号,进而对提取出的OFDM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将得到的IF频带的OFDM信号输出至A/D转换部3。A/D转换部3对从调谐器2输出的IF频带的OFDM信号进行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并输出至正交解调部4。
正交解调部4对从A/D转换部3输出的进行了数字化的IF频带的OFDM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将其结果作为基带OFDM信号输出至FFT部5。FFT部5对从正交解调部4输出的基带OFDM信号由FFT(高速傅里叶变换)进行从时域信号向频域信号的变换,将其结果作为频域的OFDM信号FS输出至均衡部6。
图2是表示OFDM信号的传输方式的一例的说明图。图2以符号单位表示频域的OFDM信号,白色圆表示数据载波DT,黑色圆表示SP(Scattered Pilot:离散导频)。
均衡部6估计接收到的信号经过的传输路径的频率特性(以下,称为传输路径特性),利用所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从FFT部5输出的频域的OFDM信号FS去除(均衡)多径、衰落等引起的波形畸变。均衡部6将进行均衡而得到的结果作为均衡信号输出至纠错部7,将处理中使用的信号的一部分输出至质量计算部12。
质量计算部12按照从均衡部6输出的信号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频域的OFDM信号FS与由均衡部6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求得质量值,并输出至动作控制部14。动作控制部14根据从质量计算部12输出的质量值生成动作控制信号CT并输出至均衡部6。均衡部6按照动作控制信号CT停止其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动作。
纠错部7对从均衡部6输出的均衡信号进行解映射(de-mapping)、解交织(de-interleave)、维特比译码(Viterbi decoding)、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译码等的各种纠错处理,将得到的结果作为传输流输出至信息源译码部8。信息源译码部8将从纠错部7输出的传输流分离为影像流或声音流、及其他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在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编码等进行了压缩的情况下进行解压缩处理,将其结果作为影像信号、声音信号以及其他数据输出至输出部9。输出部9具有显示器以及扬声器,进行从信息源译码部8输出的影像信号对显示器的显示、声音信号对扬声器的输出、以及其他数据对外部装置的输出。
对图1的接收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均衡部6具有: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以及62、除法部63、方式控制部64。方式控制部64将从规定的多个传输路径特性估计方式中指定1个的方式控制信号EC2输出至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按照从方式控制部64输出的方式控制信号EC2从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选择1个,使用所选择的估计方式从接收信号(频域的OFDM信号FS)利用滤波器等对与数据载波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估计。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将进行了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2输出至方式控制部64。
方式控制部64使用接收到的传输路径特性CR2与频域的OFDM信号FS计算与对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指定的估计方式相对应的质量值。方式控制部64,例如对于以传输路径特性CR2对频域的OFDM信号FS进行均衡而得到的信号,将离信号点的基准点的分散度作为质量值求得。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信号点的基准点是指正交坐标平面上的理想符号点。
方式控制部64依次切换所指定的估计方式同时反复以上的动作。也就是说,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求得对应从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依次指定的估计方式的传输路径特性。方式控制部64计算分别与所指定的多个估计方式对应的指令值。方式控制部64若计算对应全部的各估计方式的质量值结束,则选择对应其中最佳的质量值的估计方式,并输出指定所选择的估计方式的方式控制信号EC1,从而将所选择的估计方式通知给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换句话说,方式控制部64基于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在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选择最佳的估计方式,并将所选择的估计方式通知给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按照从方式控制部64输出的方式控制信号EC1从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选择所通知的一个,使用所选择的估计方式从接收信号(频域的OFDM信号FS)利用滤波器等对与数据载波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估计。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将所估计出的传输路径特性CR1输出至除法部63以及质量计算部12。
除法部63通过进行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输出的传输路径特性CR1的计算进行均衡,即进行传输路径中产生的波形畸变的去除。除法部63将均衡的结果作为均衡信号输出至纠错部7。此外,OFDM信号FS的调整方式是如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Keying:四进制相移键控)这种由振幅并不传送信息的调整方式的情况下,代替除以传输路径特性CR1,可以乘以传输路径特性CR1的共轭复数。该情况下,能够省略除法部63。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62中使用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基本上都是如下的方式,即:首先求得对应接收信号中含有的SP的传输路径特性,通过在符号方向(时间方向)以及载波方向(频率方向)对与SP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插值从而求得对应数据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此外,也可以不进行符号方向的插值仅进行载波方向的插值。作为估计方式优选从分别适合于假想的各种传输路径状况的多个方式中选择估计特性彼此不同(例如,滤波器系数等彼此不同)的方式。
例如,从符号方向的插值滤波器的特性不同的多个方式、载波方向的插值滤波器的特性不同的多个方式、以及不进行符号方向的插值仅进行载波方向的插值的方式等选择适合于假想的传输路径状况的多个方式。于是,由于选择了与各种接收环境相应的恰当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并由恰当地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均衡,因此获得高的解调以及纠错能力。
质量计算部12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所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1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动作控制部14。质量计算部12例如以传输路径特性CR1对频域的OFDM信号FS进行均衡,对于得到的信号作为质量值求得离信号点的基准点的分散度。此时,用于求得质量值的装置成本不变大。由于使用除法部63中用于均衡的传输路径特性CR1来求得质量值,因此可以进行稳定的质量值的计算。
动作控制部14在从质量计算部12输出的质量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判定为接收信号的质量良好,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并输出至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以及方式控制部64。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具有运算器。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在动作控制信号CT指示动作停止时,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情况下,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停止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中所需的滤波器运算等的处理,或停止提供给运算器的时钟、或者固定对用于滤波器运算的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例如,固定为表示0值的电平)。
图3是被图1的动作控制部控制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具有的运算器的例子的框图。图3的运算器68是进行用于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的滤波运算的运算器,具有n个(n为自然数)延迟器D1、D2、…、Dn、n+1个乘法器X1、X2、…、Xn+1、加法器S1。对各延迟器D1~Dn输入使能信号ENS与时钟CLK。
延迟器D1使滤波输入数据FI延迟,并输出至下一级的延迟器D2。延迟器D2使延迟器D1的输出数据延迟,并输出至下一级的延迟器。其他的延迟器也同样地使前一级的延迟器的输出延迟并进行输出。乘法器X1~Xn+1中分别对应滤波系数C1~Cn+1。乘法器X2~Xn+1中分别输入延迟器D1~Dn的输出。乘法器X1进行滤波输入数据FI与滤波系数C1的相乘,将得到的乘积输出至加法器S1。乘法器X2~Xn+1进行分别输入的延迟器D1~Dn的输出与对应各自的滤波系数C2~Cn+1的相乘,并将得到的乘积输出至加法器S1。加法器S1求得来自各乘法器X1~Xn+1的乘积的总和,将该结果作为滤波输出数据FR进行输出。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在动作控制信号CT指示动作停止时,例如使控制延迟器D1~Dn的动作的使能信号ENS的电平为表示要停止动作的电平,或停止对延迟器D1~Dn的时钟CLK的提供,或固定滤波输入数据FI(例如固定在0)。于是,能够使运算器68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停止,其结果能够降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消耗的功率。
方式控制部64具有运算器。同样,方式控制部64在动作控制信号CT指示动作停止时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情况下,方式控制部64停止质量值的计算运算等的处理,或停止对运算器提供的时钟,或者固定为了质量值的计算运算输入至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例如,固定为表示0值的电平)。方式控制部64的运算器例如与图3的运算器同样地构成,与图3的运算器同样地进行控制。
另外,也存在如下的情况,分别是:在传输路径中存在AWGN、多径等的干扰,或在移动接收时从质量计算部12输出的质量值未达到规定值。该情况下,动作控制部14判定为接收信号的质量不良,生成指示其进行动作的动作控制信号CT。此时,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以及方式控制部64进行通常的运算等处理。因为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以及方式控制部64根据传输路径状态决定合适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并使用由该估计方式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除法部63进行均衡,因此能够确保进行均衡之后的信号的质量,抑制差错。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在传输路径的状态比较良好时,质量计算部12判定为质量值良好,并在动作控制部14中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此时,由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2以及方式控制部64使运算器的动作停止或者使运算器的动作的有效部分停止,因此能够降低运算等的处理中所需的消耗功率。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的接收装置代替纠错部7以及质量计算部12而具有纠错部7B以及质量计算部12B这点上与图1的接收装置不同。纠错部7B将进行纠错的位数作为纠正位数CB输出至质量计算部12B。其他点,纠错部7B与纠错部7同样地进行动作。
质量计算部12B对纠正位数CB进行累计,并基于得到的累加值求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输出至动作控制部14。质量计算部12B例如在累加值未达到规定值时使质量值为阈值以上的值,在累加值为规定值以上时使质量值为未达到阈值的值。在此,质量计算部12B可以仅基于累加值求得质量值,也可以与质量计算部12同样地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61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1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输出该质量值与基于累加值的质量值之中最小的值。
由于在基于纠正位数CB而求得的质量值中容易反映出由OFDM信号传输的影像等的信息的质量,因此根据图4的接收装置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影像等的信息。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5的接收装置代替均衡部6、质量计算部12以及动作控制部14具有均衡部206、质量计算部212以及动作控制部214这点上与图1的接收装置不同。对于其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图1的接收装置相同,因此附于同一参考序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5的均衡部206具有: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262、除法部263、264、质量判定部265、选择部266。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使用彼此不同的规定的估计方式从接收信号(频域的OFDM信号FS)分别计算对应数据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
除法部263通过进行从FFT部5输出的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传输路径特性CR21的计算进行均衡,即进行传输路径中产生的波形畸变的去除。除法部263将均衡的结果作为均衡信号ES1输出至选择部266。除法部264通过进行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传输路径特性CR22的计算进行均衡,将其结果作为均衡信号ES2输出至选择部266。
质量判定部265首先根据频域的OFDM信号FS与传输路径特性CR21计算对应传输路径特性CR21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值。质量判定部265同样根据频域的OFDM信号FS与传输路径特性CR22计算对应传输路径特性CR22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值。此时,质量判定部265例如由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对频域的OFDM信号FS进行均衡,对于得到的信号作为质量值求得离信号点的基准点的分散度。
进而,质量判定部265判定分别对应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的质量值哪个表示良好的质量值,并将表示对应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之中良好的一方的质量值的选择信号输出至选择部266。选择部266在均衡信号ES1、ES2之中选择使用表示从质量判定部265输出的选择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而求得的一方,将选择结果作为均衡信号输出至纠错部7。换句话说,均衡部206使用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之中表示质量判定部265的判定结果的传输路径特性对接收信号进行均衡。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262中使用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基本上都是如下的方式,即:首先求得对应接收信号中含有的SP的传输路径特性,通过在符号方向以及载波方向对与SP相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插值对数据载波求得传输路径特性。此外,也可以不进行符号方向的插值仅进行载波方向的插值。作为估计方式优选从分别适合于假想的各种传输路径状况的多个方式中选择估计特性彼此不同(例如,滤波系数等彼此不同)的方式。
例如,从符号方向的插值滤波的特性不同的多个方式、载波方向的插值滤波的特性不同的多个方式、以及不进行符号方向的插值仅进行载波方向的插值的方式等,为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262分别选择一种适合于假想的传输路径状况的彼此不同的方式。于是,由于选择与各种接收环境相应的恰当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并由恰当地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均衡,因此得到较高的解调以及纠错能力。
质量计算部212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21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与图1的质量计算部12同样地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动作控制部214。
动作控制部214在从质量计算部212输出的质量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判定为接收信号的质量良好,并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2并输出至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除法部264以及质量判定部265。在动作控制信号CT2指示动作停止时,质量判定部265将表示传输路径特性CR21的选择信号输出至选择部266。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具有运算器。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在动作控制信号CT2指示动作停止时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情况下,传输路径估计部62停止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中所需的滤波运算等的处理,或停止提供给运算器的时钟,或固定对用于滤波运算的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例如,固定为表示0值的电平)。
除法器264具有运算器。同样地,除法器264在动作控制信号CT2指示动作停止时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情况下,除法器264停止除法处理、或停止提供给运算器的时钟、或者固定为了除法运算输入至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例如,固定为表示0值的电平)。
质量判定部265具有运算器。同样地,质量判定部265在动作控制信号CT2指示动作停止时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情况下,质量判定部265停止质量值的计算运算等的处理,或停止提供给运算器的时钟、或者固定为了质量值的计算运算输入至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例如,固定为表示0值的电平)。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除法部264、以及质量判定部265的运算器例如与图3的运算器同样地构成,与图3的运算器同样地进行控制。
在从质量计算部212输出的质量值未达到规定值时,动作控制部214判定为使用传输路径特性CR21不合适,并生成指示使其动作的动作控制信号CT2。此时,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除法部264以及质量判定部265按照通常进行运算等的处理。因为由质量判定部265决定与传输路径状态相应的适当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并选择使用由该估计方式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均衡的信号,因此能够确保进行均衡之后的信号的质量,抑制差错。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在传输路径的状态比较良好时,质量计算部212判定为质量值为良好,在动作控制部14中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2。此时,由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除法部264以及质量判定部265使运算器的动作停止,或者使运算器的动作的有效部分停止,因此能够降低运算等的处理所需的消耗功率。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接收装置具有2个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26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接收装置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该情况下,接收装置具有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相同数目的除法部、与质量判定部265同样地从多个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进行选择的质量判定部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选择部266选择除法部263、264的一方的输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均衡部206按照从质量判定部265输出的选择信号选择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的一方,并进行频域的OFDM除以所选择的传输路径特性的计算。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6的接收装置代替纠错部7以及质量计算部212具有纠错部7B以及质量判定部212B这点上与图5的接收装置不同。纠错部7B与参照图4所进行的说明同样地构成。
质量计算部212B累计纠正位数CB,基于所得到的累计值求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并输出至动作控制部214。质量计算部212B例如在累计值未达到规定值时使质量值为阈值以上的值,在累计值为规定值以上时使质量值为未达到阈值的值。在此,质量计算部212B也可以仅基于累计值求得质量值,也可以与质量计算部212同样地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所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21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输出该质量值与基于累计值的质量值之中较小的一方的值。
在基于纠正位数CB而求得的质量值中,由于容易反映出由OFDM信号传输的影像等的信息的质量,因此根据图6的接收装置能够得到质量更高的影像等的信息。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7的接收装置代替均衡部6、质量计算部12以及动作控制部14具有均衡部306、质量计算部312、313以及动作控制部314这点上与图1的接收装置不同。对于其他的结构要素由于与图1的接收装置相同,因此附于同一参考序号省略其说明。
图7的均衡部306具有: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除法部363、364、质量判定部365、选择部366。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2使用彼此不同的规定的估计方式从接收信号(频域的OFDM信号FS)分别计算对应数据载波的传输路径特性CR31、CR32。
除法部363通过进行FFT部5所输出的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传输路径特性CR31的计算进行均衡,即进行传输路径中产生的波形畸变的去除。除法部263将均衡的结果作为均衡信号ES31输出至选择部366。除法部364通过进行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传输路径特性CR32的计算进行均衡,将其结果作为均衡信号ES32输出至选择部366。
质量判定部365代替传输路径特性CR21、CR22使用传输路径特性CR31、CR32,与图5的质量判定部265同样地计算质量值,并将表示对应传输路径特性CR31、CR32之中良好一方的质量值的选择信号输出至选择部366。选择部366在均衡信号ES31、ES32之中选择使用从质量判定部365输出的选择信号表示的传输路径特性而求得的一方,将选择结果作为均衡信号输出至纠错部7。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中使用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与图5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1、262同样地进行选择。
质量计算部312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所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31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与图1的质量计算部12同样地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QA,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动作控制部314。质量计算部313根据由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2所估计的传输路径特性CR32以及频域的OFDM信号FS与图1的质量计算部12同样地计算接收信号的质量值QB,并将计算结果输出至动作控制部314。
动作控制部314在质量计算部312、313所输出的质量值QA、QB的任意一个为规定值以上时判定接收信号的质量良好,并生成动作控制信号以使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以及除法部363、364之中对应较差一方的质量值的单元与质量判定部365的至少一部分停止。也就是说,动作控制部314在质量值QB为规定值以上、质量值QB比质量值QA大时,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31、CT33,在质量值QA为规定值以上、质量值QA为质量值QB以上时,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CT32、CT33。
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以及除法部363具有运算器。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以及除法部363在动作控制信号CT31指示动作停止时,与图5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以及除法部264同样地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2以及除法部364具有运算部。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2以及除法部364在动作控制信号CT32指示动作停止时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262以及除法部264同样地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质量判定部365具有运算器。质量判定部365在动作控制信号CT33指示动作停止时与图5的质量判定部265同样地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动作。特别是质量值QB为规定值以上、质量值QB比质量值QA大时,由于输出以停止对应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指示的动作控制信号CT33,因此质量判定部365停止对应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的质量值的计算动作。另外,在质量值QA为规定值以上、质量值QA为质量值QB以上时,由于输出以停止对应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3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指示的动作控制信号CT33,因此质量判定部365停止对应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3的质量值的计算动作。
质量值QA、QB之中对应继续动作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质量值未达到规定值时,动作控制部314判定为使用由该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不合适,生成指示使其进行动作的动作控制信号CT31、CT32、CT33。此时,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除法部363、264以及质量判定部365按照通常进行运算等的处理。因为由质量判定部365决定与传输路径状态相应的合适的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方式,并选择使用由该估计方式求得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均衡的信号,因此能够确保进行均衡之后的信号的质量,抑制差错。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在传输路径的状态较好时能够降低运算等的处理中所需的消耗功率。而且,由于作为使其继续动作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能够选择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之中的任意一个,因此能够常时在均衡中使用合适的传输路径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接收装置具有2个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361、36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接收装置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该情况下,接收装置具有与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相同数目的除法部以及质量计算部、与质量判定部365同样地从多个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中进行选择的质量判定部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选择部366选择除法部363、364的一方的输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均衡部306也可以按照从质量判定部365输出的选择信号选择传输路径特性CR31、CR32的一方,并进行频域的OFDM信号FS除以所选择的传输路径特性的计算即可。
再有,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一例对接收OFDM信号的接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具有多个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来进行接收的接收装置也可以是接收其他形式的信号的接收装置。另外,不使用导频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求得传输路径特性。
再有,第1~第3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传输方式(即,调制方式或纠错编码率等)恰当地切换生成动作控制信号时对质量值的判定条件。
作为一例,对接收装置接收QPSK调制信号以及16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调制信号之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进行说明。一般情况下,与16QAM调制信号相比QPSK调制信号耐干扰性较高。因此,即使所得到的质量值相同,也存在接收到的信号如果是QPSK调制信号能够停止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单元的动作、但接收到的信号如果是16QAM调制信号则不能停止的情况。因此,在接收到的信号是QPSK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改变判定条件以使在得到更低的质量值时也生成指示动作停止的动作控制信号。据此,能够以追加极少的装置成本进一步增加降低接收装置的消耗功率的机会。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所说明,由于本发明能够确保接收性能同时削减消耗功率,因此对于接收装置等是有用的。

Claims (15)

1.一种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具有:均衡部;以及
第1质量计算部,其求得所述接收信号的第1质量值,
所述均衡部具有:
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1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1传输路径特性;以及
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其使用第2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2传输路径特性,
并且,所述均衡部使用所述第1或者第2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并输出,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衡部还具有方式控制部,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求得与从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依次指定的所述第2估计方式对应的传输路径特性作为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
所述方式控制部基于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在所述规定的多个估计方式中选择最佳的估计方式,并将所选择的所述估计方式通知给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
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使用由所述方式控制部通知的估计方式作为所述第1估计方式,对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进行估计,
所述均衡部使用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式控制部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停止所述方式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衡部具有质量判定部,所述质量判定部判定分别对应所述第1以及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质量值的哪一个表示良好的质量值,
并且,所述均衡部使用所述第1以及第2传输路径特性之中所述质量判定部的判定结果表示的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判定部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停止所述质量判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质量计算部,其使用所述接收信号以及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计算所述第2质量值,
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按照所述第2质量值停止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在所述第1质量值为规定值以上并且所述第1质量值为第2质量值以上时,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在所述第2质量值为规定值以上并且所述第2质量值比所述第1质量值大时,停止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判定部按照所述第1以及第2质量值停止所述质量判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质量计算部使用所述第1传输路径特性求得所述第1质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纠错部,所述纠错部对由所述均衡部进行了均衡的信号进行纠错处理,并输出进行了纠错的位数,
所述第1质量计算部基于所述进行了纠错的位数求得所述第1质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在所述第1质量值为规定值以上时,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具有运算器,所述运算器用于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并且
通过停止对所述运算器的时钟的提供从而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具有运算器,所述运算器用于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并且,
通过使对所述运算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固定从而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具有运算器,所述运算器用于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估计,并且
通过使控制所述运算器的动作的使能信号的电平为表示要停止动作的电平,从而停止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估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
15.一种接收方法,接收经由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信号,其特征在于,
使用第1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1传输路径特性,
使用第2估计方式从所述接收信号估计所述传输路径的第2传输路径特性,
使用所述第1或者第2传输路径特性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均衡,
求得所述接收信号的第1质量值,
按照所述第1质量值使估计所述第2传输路径特性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停止。
CN2008801179789A 2007-11-28 2008-11-27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Pending CN1018786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7449 2007-11-28
JP2007307449 2007-11-28
PCT/JP2008/003503 WO2009069305A1 (ja) 2007-11-28 2008-11-27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8605A true CN101878605A (zh) 2010-11-03

Family

ID=4067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9789A Pending CN101878605A (zh) 2007-11-28 2008-11-27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2491A1 (zh)
JP (1) JPWO2009069305A1 (zh)
CN (1) CN101878605A (zh)
TW (1) TW200935831A (zh)
WO (1) WO20090693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961A (zh) * 2019-02-08 2021-09-28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判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0559B2 (ja) * 2008-02-29 2010-1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404378B (zh) * 2008-10-02 2013-08-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通道估測器及通道估測方法
KR101011289B1 (ko) * 2009-08-04 2011-01-28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수신 신호 복조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EP2692103A1 (en) 2011-03-30 2014-02-05 Intel Corporation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3100781A1 (en) 2011-12-29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Frequency-domain turbo equalization, including multi-mode adaptive linear equalization, adaptive decision-directed channel estimation, adaptive noise variance estimation, and dynamic iteration control
US8989325B2 (en) 2012-01-30 2015-03-2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mode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 with adaptation to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WO2013147634A1 (en) 2012-03-30 2013-10-03 Intel Corporation Receiver with improved noise variance estimation
TWI504169B (zh) * 2013-05-31 2015-10-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加速等化收斂速度的接收裝置與方法
WO2020194558A1 (ja) * 2019-03-26 2020-10-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3614B2 (ja) * 1991-02-22 1997-08-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JP3102221B2 (ja) * 1993-09-10 2000-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適応等化器および適応ダイバーシチ等化器
JP2000324017A (ja) * 1999-05-11 2000-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030012308A1 (en) * 2001-06-13 2003-01-16 Sampath Hemanth T.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
JP4262503B2 (ja) * 2003-03-27 2009-05-13 モトローラ・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制御されたチャネル推定を行なう通信システム
CN1842982A (zh) * 2004-05-07 2006-10-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US7535980B2 (en) * 2005-03-01 2009-05-19 Broadcom Corporation Selectively disabl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channel dispersion estimation
JP2006311385A (ja) * 2005-04-28 2006-11-09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US20070086550A1 (en) * 2005-10-18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eiving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73294B2 (ja) * 2006-07-14 2011-09-1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適応等化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4615538B2 (ja) * 2007-03-26 2011-01-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無線受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961A (zh) * 2019-02-08 2021-09-28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判定方法
CN113453961B (zh) * 2019-02-08 2024-01-26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32491A1 (en) 2010-09-16
WO2009069305A1 (ja) 2009-06-04
JPWO2009069305A1 (ja) 2011-04-07
TW200935831A (en) 200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605A (zh) 接收装置以及接收方法
JP4749501B2 (ja) Ofdm受信装置
US748673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 measurement of channel state for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receiver
JP3642784B2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法
US7424072B2 (e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method
WO2006068186A1 (ja) Ofdm受信装置
JP2010510742A (ja) Ofdm受信機におけるチャネル推定及び等化
JP3740468B2 (ja) Ofdm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復調方法
US8155223B2 (en) Receiving device, receiv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7583737B2 (en) OFDM signal receiver device and OFDM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US8428538B2 (en) Channel estimator
JP5337804B2 (ja) 多重搬送波受信機に使用する自己適応型周波数補間器
JP4819651B2 (ja) Ofdm信号の伝送路特性推定手段と補正手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US76096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compensation and symbol demodulation for coherent demodulation in an OFDM system
US20110243280A1 (en) Receiver and receiving method
JP2005286362A (ja) デジタル受信機
JP5566223B2 (ja)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及び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方法
JP2002152169A (ja)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受信装置及び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受信方法
JP2004165990A (ja) Ofdm信号受信装置
JP2007258794A (ja) Ofdm受信機における雑音低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812827B2 (ja) 受信装置
JP2008312186A (ja) Ofdm受信装置用のマルチパス遅延量推定装置、ofdm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5229207A (ja) Ofdm受信装置、および、ofdm受信信号のオフセット補正方法
KR100690615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수신기의 전력 의존 소프트 결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9017246A (ja) 伝送路推定用の周波数方向補間フィルタおよびデジタル信号受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