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8500A -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8500A
CN101878500A CN2009801011710A CN200980101171A CN101878500A CN 101878500 A CN101878500 A CN 101878500A CN 2009801011710 A CN2009801011710 A CN 2009801011710A CN 200980101171 A CN200980101171 A CN 200980101171A CN 101878500 A CN101878500 A CN 101878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utput terminal
splicing ear
piece
link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11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8500B (zh
Inventor
武居学
尾崎刚
樫山俊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ras Ole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8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8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8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85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291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which the data driver supplies a variable data voltage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9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 G09G2320/029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by monitoring each display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像素阵列的像素驱动设备,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的像素,所述像素驱动设备包括:包括连接端子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少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以及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连接的连接切换单元。将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所述预定数量等于/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所述连接切换单元顺序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以及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并且设定连接每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和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以使得属于相邻两个块的相邻两个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同一个连接端子。

Description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像素阵列的像素驱动设备,包括所述像素驱动设备的发光设备,以及将连接单元连接到所述像素驱动设备的所述像素阵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是由施加电场时发射光的荧光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元件。具有显示面板(像素阵列)的显示设备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已经取得广泛关注,其中在显示面板的每一个像素中设置有由这样的有机EL元件形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下将其称为OLED)。
这样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由多个像素的矩阵阵列形成,每一个像素设置有OLED元件。基于图像数据控制每一个像素的OLED的发光。按照这种方式,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OLED元件是电流驱动元件,其以与提供到其上的电流值相匹配的亮度发射光。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在其每一个像素中包括一个OLED元件以及包括多个晶体管的像素驱动电路,每一个晶体管是连接到OLED元件用于使具有与显示数据相匹配的电流值的驱动电流流入该OLED元件的驱动晶体管。
在驱动这样的显示设备的一种方法中,将作为具有与显示数据相匹配的电压值的电压信号的驱动信号施加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以使得该电压存储在位于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容性部件中,并且具有与所存储的电压分量相匹配的电流值的驱动电流可以在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以施加到OLED元件中。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晶体管中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取决于漏-源电流相对于栅电压的电流-电压特性。因此,如果各自像素的驱动晶体管具有不一致的电特性,则驱动晶体管中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会变得不一致。
并且,如果每一个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由于驱动滞后等发生变化(恶化),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也会波动。驱动电流的电流值的这种不一致和波动会直接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为了改善图像质量,一种现有方法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施加被设置到阈值电压Vth的驱动信号来驱动每一个像素,该阈值电压Vth被指定作为驱动晶体管的栅-源电压,从而抑制阈值电压Vth的不一致和波动的影响。
然而,在驱动每一个像素时,该驱动方法需要将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源电压设置到该阈值电压Vth的时间段。包括许多像素或相对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仅允许以相对短的时间段驱动每一个像素并且与该驱动方法不相容。
因此,目前正在研究用于驱动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在接通所述设备时或者以规则时序测量每一个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的校正值,存储所测量的值,并且在显示驱动操作中通过使用预存储的校正值来校正所述驱动信号。
测量校正值的方法例如包括:(i)从显示面板的每一条数据线提供具有预定电流值的测量电流以使所述测量电流在每一个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此时测量在每一条数据线两端下降的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基于所测量的电压值获得校正值;以及(ii)从显示面板的每一条数据线提供具有预定电压值的测量电压以使与该测量电压相匹配的电流在每一个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此时测量流经每一条数据线的电流的电流值,并且基于所测量的电流值获得校正值。
然而,具体而言,包括许多像素或者相对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显示面板包括大量的数据线。因此,在驱动器仅设置有一个测量电流源或者电压源以按照切换方式对于每一条数据线逐条测量上述电压值或者电流值的情况下,这些方法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段用以测量并且不实际。
另一方面,在驱动器设置有与数据线的数量相同的测量电流源或者电压源以对所有数据线并行地测量电压值或者电流值的情况下,这些方法需要较短的时间段用以测量。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电流源或者电压源用于测量,导致驱动器的芯片尺寸变大或者驱动器非常耗电,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所述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能够允许从多条数据线中各自预定数量的数据线同时获得用于校正驱动信号的校正值,并且因此与提供有与数据线数量相同数量的测量设备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能够抑制由测量设备的特性偏差造成的对所获得的校正值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像素驱动设备驱动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阵列,并且包括:包括多个连接端子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少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以及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连接的连接切换单元,其中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并且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以及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以所述连接端子和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顺序连接,同时设定每一个块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的方式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以使得属于相邻两个块的相邻两个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的同一个连接端子。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种发光设备包括: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像素的像素阵列,每一个所述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包括少于该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连接端子的连接单元;以及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连接的连接切换单元,其中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以及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以顺序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和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同时设定每一个块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的方式切换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以使得属于相邻两个块的相邻两个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的同一个连接端子。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发光设备包括:包括“m”个输入/输出端子D(i)(其中i=1到m,其中“m”是自然数)的像素阵列,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的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包括“p”个连接端子P(k)(其中k=1到p,其中“p”是自然数并且满足关系p<m)的连接单元,以及使所述像素阵列的任一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的连接切换单元,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划分为m/p个块,每一个块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中的“p”个输入/输出端子,并且向每一个所划分的块指定块数量“b”(其中b=1到m/p),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配置为使得在其将块数量“b”是奇数的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时,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块数量“b”是偶数的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彼此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切换单元配置为使得在其将块数量“b”是偶数的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时,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块数量“b”是奇数的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彼此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连接像素驱动设备中的连接单元的方法是将连接单元连接到像素驱动设备的像素阵列的方法,该显示驱动设备驱动该像素阵列,其中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像素,并且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少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以及执行顺序切换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与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连接的切换操作,其中所述切换操作包括:当将所述连接端子与两个相邻块中的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时,将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特定一个连接端子连接到属于所述两个相邻块中的一个块的两个相邻输入/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入/输出端子;以及当将所述连接端子与两个相邻块中的另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时,将所述特定连接端子连接到属于所述两个相邻块中的另一个块的两个相邻输入/输出端子中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子。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显示设备的每一个像素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系统控制器的配置的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数据驱动器的配置的视图;
图5是示出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关系的视图,其中块数量是奇数;
图6是示出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关系的视图,其中块数量是偶数;
图7是示出由图1所示系统控制器执行的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的视图,其中块数量是奇数;
图9是示出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的视图,其中块数量是偶数;
图10是示出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线以及电流特性的视图,其中图10(a)示出TFT面板的奇数块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关系,图10(b)示出TFT面板的奇数块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关系,图10(c)示出TFT面板的奇数块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关系,并且图10(d)到10(f)示出在连接线关系分别如图10(a)到图10(c)所示时所观察到的电压特性;
图11是示出最终电压特性的示例图;
图12是示出显示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其中作为数据驱动器的第一变型,该数据驱动器包括两个数据驱动器;
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配置的电压特性的示例图;
图14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配置的视图,其中作为数据驱动器的第二变型,该数据驱动器包括数据驱动器主单元和测量单元;
图15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视图,作为数据驱动器的第三变型,所述数据驱动器根据电压施加/电流测量方法配置;
图16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第四变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第五变型的视图;
图18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第六变型的视图;以及
图19是示出数据驱动器的第七变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像素驱动设备,包括所述像素驱动设备的发光设备以及所述像素驱动设备中的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在当前实施例中,在发光设备是显示设备的前提下给出发光解释。
图1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配置。
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发光设备)1包括TFT面板(像素阵列)1、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系统控制器13、选择驱动器14、电源驱动器15以及数据驱动器16。
TFT面板11包括多个像素11(i,j)(其中i=1到m,j=1到n,其中m和n是自然数)。
TFT面板11包括沿列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Ld(i)(其中i=1到m),沿行方向设置的多条选择线Ls(j)(其中i=1到n),以及针对各自列设置为连接到各自数据线Ld(i)一端以连接到数据驱动器16的多个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
每一个像素11(i,j)与图像的一个像素相对应。在数据线Ld(i)与选择线Ls(j)的交叉处以矩阵形式设置像素11(i,j)。
如图2所示,每一个像素11(i,j)包括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111、晶体管T1到T3以及电容器C1。晶体管T1到T3以及电容器C1构成像素驱动电路DC。
有机EL元件111是通过利用由激子产生的发光现象发射光的显示元件,该激子通过注入到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和正空穴的复合生成。有机EL元件111通过以与施加到其上的电流值相匹配的亮度发射光来显示图像。
有机EL元件111包括像素电极,在像素电极上方形成有正空穴注入层、发光层以及相对电极。正空穴注入层形成在像素电极上方,并且具有向发光层提供正空穴的功能。
像素电极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ZnO等的光透射传导材料制成。每一个像素电极通过层间绝缘膜与邻近其它像素的像素电极绝缘。
正空穴注入层由能够注入和传输正空穴(空穴)的有机聚合材料形成。将PEDOT/PSS水溶液用作包括有机聚合空穴注入/传输材料的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液体,其中该PEDOT/PSS水溶液是通过在水溶剂中扩散作为传导聚合体的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以及作为掺杂剂的聚苯乙烯磺酸盐(PSS)制备而成的扩散液体。
发光层形成在层间层(interlayer)上方。发光层具有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预定电压时发射光的功能。
发光层由用于红色(R),绿色(G)或者蓝色(B)的发光材料制成,该发光材料包括能够发射荧光或者磷光的已知聚合发光材料,例如聚并苯次亚乙烯基系列,聚氟系列等等的共聚双键聚合物。
将发光材料溶解(扩散)在水溶剂和四氢化萘、四甲基苯、三甲基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任意一种中以制备成为溶液(扩散液体)。通过喷嘴涂覆方法、喷墨方法等涂覆溶液(扩散液体),并且随后挥发溶剂来形成发光层。
相对电极具有双层结构,包括:由诸如Ca、Ba等的低功函材料的传导材料制成的层以及由A1等制成的光反射传导层。
电流沿着从像素电极到相对电极的方向而非相反方向流动,以使像素电极和相对电极分别用作阳极和阴极。将阴极电压Vcath施加到阴极。
晶体管T1到T3是由n沟道类型场效应晶体管(FET)构成并且例如由非晶硅TFT或者多晶硅TFT形成的TFT。
晶体管T3是向有机EL元件111提供电流的驱动晶体管。晶体管T3的漏极或者电流正侧端连接到电压线Lv(j),并且晶体管T3的源极或者电流负侧端连接到有机EL元件111的阳极。晶体管T3向有机EL元件111提供具有与控制电压相匹配的电流值的电流,该控制电压是栅源电压(以下为了方便将其称为栅极电压)Vgs。
晶体管T1是连接晶体管T3的栅极和漏极或者断开晶体管T3的栅极和漏极的开关晶体管。
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1具有连接到电压线Lv(j)(或者连接到晶体管T3的漏极)的漏极(端子),以及连接到晶体管T3的栅极或者控制端子的源极。
像素11(1,1)到11(m,1)的晶体管T1的栅极(栅极端子)连接到选择线Ls(1)。同样,像素11(1,2)到11(m,2)的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到选择线Ls(2),…,并且像素11(1,n)到11(m,n)的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到选择线Ls(n)。
以像素11(1,1)为例,当选择驱动器14向选择线Ls(1)输出Hi(高)电平的信号时,其晶体管T1导通。这将晶体管T3的漏极和栅极彼此连接以使晶体管T3进入二极管连接状态。
当向选择线Ls(1)输出Lo(低)电平的信号时,晶体管T1截止,并且晶体管T2截止。即使在晶体管T1截止之后,保持已经充入到电容器C1中的电荷。
晶体管T2是根据选择驱动器14的选择而导通或者截止以使电源驱动器15和数据驱动器16彼此电连接或者电断开的开关驱动器。
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到有机EL元件111的阳极(电极)。
像素11(1,1)到11(m,1)的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到选择线Ls(1)。同样,像素11(1,2)到11(m,2)的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到选择线Ls(2),…,并且像素11(1,n)到11(m,n)的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到选择线Ls(n)。
像素11(1,1)到11(1,n)的晶体管T2的源极或者其它端子连接到数据线Ld(1)。同样,像素11(2,1)到11(2,n)的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到数据线Ld(2),…,并且像素11(m,1)到11(m,n)的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到数据线Ld(m)。数据线Ld(1)到Ld(m)分别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
以像素11(1,1)为例,当选择驱动器14向选择线Ls(1)输出Hi电平的信号时,其晶体管T2导通以将有机EL元件111的阳极和数据线Ld(1)彼此连接。
当向选择线Ls(1)输出Lo电平的信号时,晶体管T2截止以断开有机EL元件111的阳极和数据线Ld(1)的彼此连接。
电容器C1是保持晶体管T3的栅极电压Vgs的电容性部件。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到晶体管T1的源极和晶体管T3的栅极,而其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T3的源极和有机EL元件111的阳极。
当晶体管T3导通以使漏极电流Id从电压线Lv(j)流到晶体管T2的漏极时,电容器C1充入具有与漏极电流Id相对应的值的栅极电压Vgs并且使该电压的电荷存储起来。
当电容器T1和T2截止时,电容器1保持该晶体管T3的栅极电压Vgs。
返回到图1,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从外部提供有诸如合成图像信号或者分量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Image,并且从所提供的图像信号Image中获取诸如亮度信号的显示数据Pic和同步信号Sync。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将所获取的显示数据Pic和同步信号Sync提供到系统控制器13。
系统控制器13控制显示数据Pic的校正处理、写入处理以及有机EL元件111的发光操作。
显示数据Pic的校正处理用于校正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的显示数据Pic以产生与显示特性相匹配的电流输出。写入处理是将电压写入每一个像素11(i,j)的电容器C1中。发光操作是使有机EL元件111发射光。
为了控制显示数据Pic的校正处理,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器13包括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校正计算单元132和校正控制单元133。
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存储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的显示数据Pic以及关于校正的数据。当在发光操作期间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显示数据Pic时,系统控制器13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一次存储每一个像素11(i,j)的显示数据Pic。在校正处理中,校正计算单元132获得β以及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Vth作为校正数据,并且将其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
具体地说,在校正处理中,在数据驱动器16通过数据线Ld(i)到Ld(m)汲取具有预定电流值的电流到其中时,校正计算单元132通过数据驱动器16提供有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的端子电势Vs(i)到Vs(m)。校正计算单元132计算代表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的端子电势Vs(i)到Vs(m)与信号Vsource(j)的电压之间的差值的差分电压Vdef(1)到Vdef(m)。每一个差分电压Vdef(1)到Vdef(m)大致等于待施加到位于所选行上相应一个像素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施加电压。校正计算单元132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存储所计算的差分电压Vdef(1)到Vdef(m)。校正计算单元132例如基于所汲取电流的电流值以及与待施加到每一个像素11(i,j)的施加电压相对应的差分电压的值来获得阈值电压Vth。校正计算单元132将所获得的阈值电压Vth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作为每一个像素11(i,j)关于校正的数据。
当在发光操作期间通过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显示数据Pic时,校正计算单元132从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读取出对于各自像素11(i,j)的阈值电压Vth。校正计算单元132基于所读取出的阈值电压Vth校正显示数据Pic。校正计算单元132获得作为经校正的显示数据Pic的电压数据Vdata,并且将其作为电压数据Vdata(1)到Vdata(m)顺次输出到数据驱动器16。
校正控制单元133控制对于显示数据Pic的校正处理。系统控制器13逐行读取出由校正计算单元132计算出的电压数据Vdata,并且将其作为Vdata(1)到Vdata(m)顺次输出到数据驱动器16。
系统控制器13通过执行这样的校正处理控制写入处理和发光操作。
为了执行这样的控制,系统控制器13生成时钟信号CLK1、CLK2和CLK3,开始信号Sp1、Sp2和Sp3,以及各种控制信号,并且将它们输出到选择控制器14、电源驱动器15以及数据驱动器16。
当从外部提供图像信号Image时,系统控制器13使时钟信号CLK1到CLK3,开始信号Sp1到Sp3以及各种控制信号与通过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到其上的同步信号Sync同步。
系统控制器13向选择驱动器14、电源驱动器15和数据驱动器16输出开始信号Sp1到Sp3作为用于激活它们的信号。
返回到图1,选择驱动器14顺序选择TFT面板11的行。选择驱动器14例如由移位寄存器构成。
选择驱动器14通过选择线Ls(j)(其中j=1到n)连接到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1和T2的栅极。
当通过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与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开始信号Sp1时,选择驱动器14开始工作。根据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的时钟信号CLK1,选择驱动器14向第一行的像素11(1,1)到11(m,1)输出Hi电平的信号Vselect(j),…,并且向第n行的像素11(1,n)到11(m,n)顺序输出。按照这种方式,选择驱动器14顺序选择TFT面板11的行。
电源驱动器15向电压线Lv(1)到Lv(n)输出各代表电压VL或者电压VH的信号Vsource(1)到Vsource(n)。
电源驱动器15通过电压线Lv(j)(其中j=1到n)连接到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3的漏极。
在通过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与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开始信号Sp2时,电源驱动器15开始工作。电源驱动器15根据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的时钟信号CLK2操作。
系统控制器13生成电压控制信号Cv(L)和Cv(H)作为控制信号。电压控制信号Cv(L)和Cv(H)将信号Vsource(1)到Vsource(n)的电压控制到VL和VH。
在当前实施例中,将有机EL元件111的阴极电压设置到0V,并且将电压VL设置到与有机EL元件111的阴极电压Vcath=0V相同的电势。将电压VH设置到例如+15V。
系统控制器13在校正处理和写入处理中将电压控制信号Cv(L)提供到电源驱动器15,并且在发光操作中将电压控制信号Cv(H)提供到电源驱动器15。
数据驱动器16在写入处理中将与显示数据Pic相匹配的电压信号Sv(1)到Sv(m)写入到各自像素11(i,j)的电容器C1中。
在校正处理中,数据驱动器16获取在每一个像素11(i,j)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以及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i)的端子电势Vs(i)的值,该端子电势Vs(i)与待施加到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施加电压相对应,作为基于其获得阈值电压的数据。
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16根据电流提供/电压测量方法获取电流和电压值。
按照电流提供/电压测量方法,通过数据线Ld(i)并且经由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从像素11(i,j)汲取电流,并且逐行测量与像素11(1,j)到11(m,j)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的端子电压Vs(1)到Vs(m)。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数据驱动器16包括电流源单元161、测量单元162、切换单元163、开关Sw1(i)和Sw2(i)、以及数据输出单元164。
电流源单元161包括分别与数据线Ld(1)到Ld(p)相对应的多个电流源161a(1)到161a(p)。电流源161a(k)(其中k=1到p)从TFT面板11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i)汲取具有预设电流值的恒定电流。电流源单元161是连接单元。
电流源单元161具有“p”个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其中“p”是自然数)。电流源161a(k)(其中k=1到p)的数量“p”是通过TFT面板11上的列数量“m”除以某一个数获得的数量,以不使数据驱动器16的芯片尺寸过大。电流源161a(k)的电流正侧端连接到连接端子P161(k)。将电压Vss施加到电流源161a(k)的电流负侧端。在当前实施例中,将电压Vss设置为与有机EL元件111的阴极电压Vcath(=0V)相同的电势。
测量单元162包括电压计162v(1)到162v(m)以及开关Sw1(1)到Sw1(m)。电压计162v(i)的数量以及开关Sw1(i)的数量与TFT面板11的列数量“m”相同。
电压计162v(i)(其中i=1到m)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i)到D(m)的端子电势Vs(1)到Vs(m)。每一个电压计162v(i)的一端连接到开关Sw1(i)的电流负侧端子。
电压计162v(i)例如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DC)构成。电压计162v(i)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i)的模拟电势,将其转换成数字端子电势Vs(i),并且将其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3。
在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的端子电势Vs(1)到Vs(m)期间,开关Sw1(1)到Sw1(m)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连接到测量单元162或者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与测量单元162彼此断开。
开关Sw1(i)(其中i=1到m)的电流正侧端子连接到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i)。
系统控制器13生成开关控制信号Csw1(close)或者Csw1(open)作为控制信号,将该开关控制信号Csw1(close)或者Csw1(open)提供到数据驱动器16以闭合或者打开开关Sw1(i)。
当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Csw1(close)时,开关Sw1(i)闭合。当开关Sw1(i)闭合时,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以及电压计162v(1)到162v(m)彼此连接。
当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Csw1(open)时,开关Sw1(i)打开。当开关Sw1(i)打开时,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以及电压计162v(1)到162v(m)彼此断开。
开关Sw2(1)到Sw2(m)使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1)到P164(m)与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彼此连接或者使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1)到P164(m)与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彼此断开。开关Sw2(i)的数量与TFT面板11上列的数量“m”相同。
开关Sw2(1)到Sw2(m)的信号输出侧端子分别连接到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1)到P164(m),并且开关Sw2(1)到Sw2(m)的面板侧端子分别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
系统控制器13生成开关控制信号Csw2(close)或者Csw2(open)作为水平控制信号,并且将该开关控制信号Csw2(close)或者Csw2(open)提供到数据驱动器16以控制开关Sw2(i)(其中i=1到m)闭合或者打开。
当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Csw2(close)时,开关Sw2(i)闭合。当开关Sw2(i)闭合时,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i)与输入/输出端子D(i)彼此连接。
当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Csw2(open)时,开关Sw2(i)打开。当开关Sw2(i)打开时,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i)与输入/输出端子D(i)彼此断开。
将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划分为B(B=m/p)个块,每一个块包括与电流源单元161的“p”个连接端子P161(k)相对应的“p”个输出/输出端子。数量B是块的总数量。
切换单元163将一个块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并且然后在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之间通过逐块切换而将另一块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如图4所示,按照从更加接近输入/输出端子D(1)的顺序,为块指定块数量“b”(其中b=1到m/p)。
在图4中,配置切换单元163以将具有奇数块数量“b”的奇数块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b-1)×p+k)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k),并且将具有偶数块数量“b”的偶数块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b-1)×p+k)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p-k+1)。
切换单元163的配置并不限于图4所示的一种。可以配置切换单元163以将具有偶数块数量“b”的偶数块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b-1)×p+k)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k),并且将具有奇数块数量“b”的奇数块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b-1)×p+k)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p-k+1)。
为了实现该连接,切换单元163包括开关Sw3(1)到Sw3(m)以及解码器163d。
开关Sw3(1)到Sw3(m)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中任意块的“p”个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或者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中任意块的“p”个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彼此断开。
每一个开关Sw3(1)到Sw3(m)的电流正侧端子(一端)连接到相应一个开关Sw1(1)到Sw1(m)的电流负侧端子。
每一个开关Sw3(1)到Sw3(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2p+1)到Sw3(m-p)的电流负侧端子(另一端)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相应一个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
图5示出了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块数量“b”是奇数。图6示出了TFT面板的输入/输出端子与电流源单元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块数量“b”是偶数。
如图5所示,当闭合开关Sw1(1)到Sw1(m)时,每一个开关Sw3(1)到Sw3(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2p+1)到Sw3(m-p)的电流正侧端子连接到TFT面板11的具有奇数块数量“b”的相应一个奇数块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
即,当块数量“b”是奇数时,每一个开关Sw3(1)到Sw3(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2p+1)到Sw3(m-p)都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k)彼此连接。该连接顺序称为正常顺序。
每一个开关Sw3(p+1)到Sw3(2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p+1)到Sw3(m)的电流负侧端子(另一端)连接到电流源单元161的相应一个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
如图6所示,当闭合开关Sw1(1)到Sw1(m)时,每一个开关Sw3(p+1)到Sw3(2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p+1)到Sw3(m)的电流正侧端子连接到TFT面板11的具有偶数块数量“b”的相应一个偶数块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
即,当块数量“b”是偶数时,每一个开关Sw3(p+1)到Sw3(2p),…,或者每一个开关Sw3(m-p+1)到Sw3(m)将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p-k+1)彼此连接。该连接顺序称为反向顺序。
解码器163d控制开关Sw3(1)到Sw3(m)的打开和闭合。当通过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时,解码器163d解码所提供的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以相应地控制开关Sw3(1)到Sw3(m)。
当通过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时,解码器163d解码该信号,并且在打开其它开关Sw3的同时闭合开关Sw3((b-1)×p+1)到Sw3(bp)。
利用切换单元163的这种配置,由电流源161a(1)到161a(p)输出的电流的电流值的偏差(电流偏差)(如果存在)不会在由测量单元162的各自电压计162v(1)到162v(m)的测量结果之间产生块差异。
数据输出单元164在写入处理中向TFT面板11输出代表与电压数据Vdata(i)相匹配的模拟电压的电压信号Sv(i)。
数据输出单元164例如包括数模转换器(DAC),并且将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的数字电压数据Vdata(i)(其中i=1到m)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Sv(i)。
当开关Sw2(1)到Sw2(m)闭合时,将由数据输出单元164输出的电压信号Sv(i)分别输出到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
接下来将解释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的操作。
系统控制器13通过测量单元162以给定的时序执行测量处理,例如以在将显示设备1激活以实际使用时或者以规则时序等。系统控制器13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执行测量处理。
首先,系统控制器13向电源驱动器15提供电压控制信号Cv(L)(步骤S11)。
系统控制器13向数据驱动器16提供开关控制信号Csw1(close)和Csw2(open)(步骤S12)。
系统控制器13向选择驱动器14、电源驱动器15和数据驱动器16提供开始信号Sp1到Sp3(步骤S13)。
系统控制器13设置“1”作为系统控制器旨在通过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指定的块的块数量“b”(步骤S14)。
系统控制器13向数据驱动器16(切换单元163)提供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和Mpx(bx,open)(步骤S15)。
系统控制器13获取由电压计162v(1)到162v(p)测量的端子电势Vs(1)到Vs(p)(步骤S16)。
校正计算单元132基于所获取的端子电势Vs(1)到Vs(p)获得差分电压Vdef(1)到Vdef(p),并且将它们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步骤S17)。
系统控制器13使开关控制信号Mpx(b,close)中的块数量“b”增加1(步骤S18)。
系统控制器13确定块数量“b”是否超出块的总数量B(步骤S19)。
在确定块数量“b”没有超出块的总数量B(步骤S19;否)时,系统控制器13再次执行步骤S15到S18。
在确定块数量“b”超出了块的总数量B(步骤S19;是)时,系统控制器13终止该测量处理。
接下来将解释在执行该测量处理时系统控制器13的具体操作。
这里,假设数量“m”(TFT面板11的端子数量)是576,并且数量“p”(电流源单元161的端子数量)是96。在这种情况下,块总数量B是6(=576/96)。
首先,系统控制器13向电源驱动器15提供电压控制信号Cv(L)(步骤S11处的过程)。作为响应,电源驱动器15向电压线Lv(1)到Lv(n)分别输出各自代表电压VL的信号Vsource(1)到Vsource(n)。
在通过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开始信号Sp1到Sp3时,选择驱动器14、电源驱动器15和数据驱动器16启动并且按照时钟信号CLK1到CLK3操作。
选择驱动器14向选择线Ls(1)输出Hi电平的信号Vselect(1)以选择第一行的像素11(1,1)到11(576,1)。
每一个像素11(1,1)到11(576,1)的晶体管T1和T2由提供到其栅极的Hi电平的信号Vselect(1)导通,并且这些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的晶体管T3进入二极管连接状态。
然后,系统控制器13向数据驱动器16提供开关控制信号Mpx(1,close)(步骤S15处的过程)。作为响应,解码器163d解码该开关控制信号Mpx(1,close),从而闭合与具有块数量“b”=1的块相对应的开关Sw3(1)到Sw3(96)并且打开其它开关Sw3(97)到Sw3(576)。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指定的块数量“b”是1,是奇数,因此解码器163d对开关Sw3(1)到Sw3(576)的打开/闭合控制导致图5所示的连接配置。
当b=1并且p=96时,如图8所示,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与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分别经由开关Sw3(1)到Sw3(96)彼此连接,按照如图10(a)中所示的正常顺序连接。
当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与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分别彼此连接时,电流源161a(1)到161a(96)分别从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汲取恒定电流。
经由TFT面板11每一个像素11(1,1)到11(96,1)的二极管连接状态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以及晶体管T2,每一条数据线Ld(1)到Ld(96),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以及每一个电流源161a(1)到161a(96),电流从电源驱动器15流到用于电压Vss的电压源。
测量单元162的电压计162v(1)到162v(96)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的端子电势Vs(1)到Vs(96),并且将其顺序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3。
校正计算单元132基于由数据驱动器16输出的端子电势Vs(1)到Vs(96)计算差分电压Vdef(1)到Vdef(96)。校正计算单元132将所计算的差分电压Vdef(1)到Vdef(96)存储到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作为与待施加到像素11(1,1)到11(96,1)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步骤S17处的过程)。
接下来,系统控制器13将开关控制信号Mpx(2,close)提供到数据驱动器16(步骤S15处的过程)。作为响应,解码器163d解码该开关控制信号Mpx(2,close)从而闭合与具有块数量“b”=2的块相对应的开关Sw3(97)到Sw3(192)并且打开其它开关Sw3(1)到Sw3(96),以及Sw3(193)到Sw3(576)。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指定的块数量“b”是2,是偶数,解码器163d对开关Sw3(1)到Sw3(576)的打开/闭合控制导致如图6所示的连接配置。
当b=2并且p=96时,如图9所示,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与连接端子P161(96)到P161(1)分别经由开关Sw3(97)到Sw3(192)彼此连接,按照如图10(b)所示的反向顺序连接。
当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与连接端子P161(96)到P161(1)分别彼此连接时,电流源161a(96)到161a(1)分别从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汲取恒定电流。
经由TFT面板11每一个像素11(97,1)到11(192,1)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以及晶体管T2,每一条数据线Ld(97)到Ld(192),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以及每一个电流源161a(96)到161a(1),电流从电源驱动器15流到用于负电压Vss的电压源。
测量单元162的电压计162v(97)到162v(192)分别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的端子电势Vs(97)到Vs(192),并且将其顺序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3。
校正计算单元132基于由数据驱动器16输出的端子电势Vs(97)到Vs(192)计算差分电压Vdef(97)到Vdef(192)。校正计算单元132将所计算的差分电压Vdef(97)到Vdef(192)存储到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作为与待施加到像素11(97,1)到11(192,1)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步骤S17处的过程)。
接下来,系统控制器13向解码器163d提供开关控制信号Mpx(3,close)(步骤S15处的过程)。作为响应,解码器163d解码该开关控制信号Mpx(3,close)从而闭合开关Sw3(193)到Sw3(288)并且打开其它开关Sw3(1)到Sw3(192),以及Sw3(289)到Sw3(576)。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指定的块数量“b”是3,是奇数,解码器163d对开关Sw3(1)到Sw3(576)的打开/闭合控制导致如图5所示的连接配置。
当b=3并且p=96时,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与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分别经由开关Sw3(193)到Sw3(288)彼此连接,按照如图10(c)中所示的正常顺序连接。
当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与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分别彼此连接时,电流源161a(1)到161a(96)分别从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汲取恒定电流。
由于连接顺序是如图10(c)所示的正常顺序,当电流源单元161的电流源161a(1)到161a(96)汲取恒定电流时,经由TFT面板11每一个像素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以及晶体管T2,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以及每一个电流源161a(1)到161a(96),电流从电源驱动器15流到用于负电压Vss的电压源。
测量单元162的电压计162v(193)到162v(288)分别测量像素11(193,1)到11(288,1)的晶体管T3的源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的端子电势Vs(193)到Vs(288),并且将其顺序输出到系统控制器13。
校正计算单元132基于由数据驱动器16输出的端子电势Vs(193)到Vs(288)计算差分电压Vdef(193)到Vdef(288)。校正计算单元132将所计算的差分电压Vdef(193)到Vdef(288)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作为与待施加到像素11(193,1)到11(288,1)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步骤S17处的过程)。
对于第一行,系统控制器13总共执行该过程六次(步骤S15到S19处的过程)。
因而,将差分电压Vdef(1)到Vdef(576)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作为与待施加到第一行的像素11(1,1)到11(576,1)的晶体管T3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
然后,校正计算单元132从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逐行读取出与像素11(i,j)相对应的差分电压Vdef(i),基于所读取出的差分电压Vdef(i)获得各自像素11(i,j)的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并且将该阈值电压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
现在将解释通过本发明的配置实现的效果。
与当前实施例类似,在提供在数据驱动器上的电流源数量是TFT面板上列的数量“m”的1/q,即电流源的数量是m/q,而使得按照将每m/q条数据线分组到一起并且逐组地顺序连接到m/q个电流源的组的方式执行来自所有数据线的电压值测量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测量时间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
然而,即使将要由m/q个电流源的组中每一个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的电流值设置为相同值,通常也很难使要由各自电流源实际输出的全部电流的电流值相同。由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的电流值具有某些偏差(不一致)。
因此,要利用该组电流源测量的电压值将受到该偏差的影响。进而,在由顺序连接到电流源组的m/q条数据线的各自组的每一个测量电压值的情况下,偏差的影响会循环发生,并且由处于连接切换边界上的相邻数据线测量的值之间由于该偏差会具有灰度级间断(discontinuity)。
将基于按照这种方式测量的值校正显示数据,并且将基于这样校正的显示数据驱动TFT面板。因此,如果所测量的值具有灰度级间断,则要基于这样间断的值校正的显示数据值也将具有灰度级间断。结果,显示图像将具有低的图像质量,会在显示图像上出现垂直条纹。
与此相比,本实施例的配置能够防止位于由在连接切换边界上的相邻数据线测量的值之间的灰度级间断,并且因而防止由于连接切换可能会造成的显示图像质量下降。
现在将给出具体解释。首先,假设第一行的所有像素11(1,1)到11(576,1)的晶体管T1到T3具有相同特性。
基于该假设,在连接顺序是如图10(a)所示的正常顺序时,由于电流源单元161的电流源161a(1)到161a(96)的特性偏差,通过电压计162v(1)到162v(96)测量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96)的端子电势Vs(1)到Vs(96)随着数据线数量从1上升到96而具有从V1变化到V2的特性,如图10(d)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当将连接顺序改变为如图10(b)所示的反向顺序时,随着数据线数量从97上升到192,由电压计162v(97)到162v(192)测量的输入/输出端子D(97)到D(192)的端子电势Vs(97)到Vs(192)的变化将是图10(d)的反向版本,其中数据线数量下降。因此,如图10(e)所示,该变化从V2到V1。
然后,当将连接顺序改变到如图10(c)所示的正常顺序时,由电压计162v(193)到162v(288)测量的输入/输出端子D(193)到D(288)的端子电势Vs(193)到Vs(288)将具有与图10(d)所示相同的变化特性,如图10(f)所示的从V1到V2的变化。
因此,在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576)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逐块地按照正常顺序和反向顺序交替连接时,输入/输出端子D(1)到D(576)的电势端子Vs(1)到Vs(576)将表现出如图11所示的特性。
应该理解,按照当前实施例的配置,即使由于电流源161a(1)到161a(p)的特性偏差,端子电势Vs(1)到Vs(p)从V1变化到V2,但是,使用相同电流源161a(p)测量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的端子电势Vs(1)到Vs(m)中特定输入/输出端子的端子电势Vs,即位于彼此相邻的两个块的边界上的输入/输出端子的端子电势Vs,例如具有块数量“b”=1的输入/输出端子D(p)的端子电势Vs(p)和具有块数量“b”=2的输入/输出端子D(p+1)的端子电势Vs(p+1),这使这两个端子电压之间没有灰度级间断。
按照这种方式,当前实施例能够防止在要由位于连接切换边界上的相邻数据线测量的值之间发生灰度级间断。
接下来将解释在发光操作期间显示设备1的操作,在发光操作期间,从外部向其提供图像信号Image的显示设备1在TFT面板11上显示与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信息。
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从所提供的图像信号Image中获取显示数据Pic和同步信号Sync,并且将它们提供到系统控制器13。系统控制器13将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提供的显示数据Pic存储在与每一个像素11(i,j)相关联的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
在校正计算单元132已经将作为已经校正的显示数据Pic的电压数据Vdata存储在所有像素11(i,j)的校正数据存储单元131中时,系统控制器13控制写入处理。
在执行写入处理时,系统控制器13向数据驱动器16提供开关控制信号Csw1(open)和Csw2(close)并且向选择驱动器14提供开始信号Sp1。
随着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开始信号Sp1,选择驱动器14启动。按照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的时钟信号CLK1,选择驱动器14向第一行的像素11(1,1)到11(576,1),…,以及第n行的像素11(1,n)到11(576,n)顺序输出Hi电平的信号Vselect(j)。
随着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开关控制信号Csw1(open),数据驱动器16的开关Sw1(1)到Sw1(576)打开。作为响应,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576)和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1)到P161(96)彼此断开。
随着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开关控制信号Csw2(close),开关Sw2(1)到Sw2(576)闭合。作为响应,数据输出单元164的输出端子P164(1)到P161(576)和输入/输出端子D(1)到D(576)彼此连接。
当由显示信号生成电路12向系统控制器13提供显示数据Pic时,系统控制器13的校正计算单元132读取出像素(i,j)的阈值电压Vth。计算单元132基于所读取出的阈值电压Vth校正显示数据Pic。由于已经获得了作为已经校正的显示数据Pic的电压数据Vdata,计算单元132将其作为Vdata(1)到Vdata(576)顺序输出到数据驱动器16。
当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对于第一行的电压数据Vdata(1)到Vdata(576)时,数据驱动器16的数据输出单元164将这些电压数据Vdata(1)到Vdata(576)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Sv(1)到Sv(576)。
然后,数据输出单元164分别经由开关Sw2(1)到Sw2(576)向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1)到D(576)输出通过转换获得的电压信号Sv(1)到Sv(576)。
在选择驱动器14向第一行的选择性Ls(1)输出Hi电平的信号Vselect(1)时,将与电压信号Sv(1)到Sv(576)相对应的电压写入到第一行的像素11(1,1)到11(576,1)的电容器C1中。
同样,数据驱动器16将与电压信号Sv(1)到Sv(576)相对应的电压写入到第二行的像素11(1,2)到11(576,2),…,以及第n行的像素11(1,n)到11(576,n)的电容器C1中。按照这种方式,完成写入处理。
在完成写入处理时,系统控制器13控制发光操作。
在执行发光操作时,首先选择驱动器14向选择线Ls(1)到Ls(n)分别输出Lo电平的信号Vselcet(1)到Vselect(n)。
当选择线Ls(1)到Ls(n)的信号电平变为Lo电平时,所有像素11(i,j)的晶体管T1和T2都截止。
然后,系统控制器13向电源驱动器15提供电压控制信号Cv(H)。随着由系统控制器13提供有电压控制信号Cv(H),电源驱动器15向电压线Lv(1)到Lv(n)输出代表电压VH(=+15V)的信号Vsource(1)到Vsource(n)。
当电压线Lv(1)到Lv(n)的电压变为电压VH时,每一个像素(i,j)的晶体管T3向有机EL元件111提供与该电压相对应的电流,该电压在作为晶体管T3的栅极电压Vgs施加时已经被存储在电容器C1中。
随着该电流流入,每一个有机EL元件111以与该电流的电流值相对应的亮度发射光。
如上所述,按照当前实施例,在块数量“b”是奇数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63连接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k)。在块数量“b”是偶数的情况下,切换单元163连接TFT面板11的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电流源单元161的连接端子P161(p-k+1)。
因此,即使在电流源单元161的电流源161a(1)到161a(p)的电流值中存在偏差,也可抑制由在连接端子D(1)到D(m)中位于连接切换边界上的相邻输入/输出端子D(i)测量的端子电势Vs之间发生灰度级间断,在该连接切换中,将与连接端子P161(1)到P161(p)的连接从位于具有奇数块数量“b”的块中切换到位于具有偶数块数量“b”的块中或者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抑制显示质量的下降。
各种实施例(变型)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因而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在块的总数量B是偶数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数据驱动器16可以包括两个数据驱动器16-1和16-2。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驱动器16-1和16-2连接到TFT面板11。只要数据驱动器16-1和16-2具有相同的特性和配置,与位于相邻数据驱动器16-1和16-2边界处的数据驱动器16-1和16-2的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电势电压Vs将没有灰度级间断。
即,假设如上所述切换单元163逐块交替地切换正常顺序和反向顺序,其中m=576,p=96。如果块的总数量B是偶数(这里,B=6),则由数据驱动器16-1和16-2的电压计162v(1)到162v(96)测量的端子电势Vs(1)到Vs(1152)将表现出图13所示的特性。因而,在相邻数据驱动器之间没有出现灰度级间断。图12示出了存在两个数据驱动器16-1和16-2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存在三个或者更多个数据驱动器。
如图14所示,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由数据驱动器主单元16a和测量单元16b构成的数据驱动器。
数据驱动器主单元16a包括数据输出单元164。测量单元16b包括电流源单元161、测量单元162和切换单元163。
数据驱动器主单元16a和测量单元16b可以单独配置并且可以安装在不同芯片上。
上述实施例已经解释了按照电流提供/电压测量方法配置数据驱动器16。然而,数据驱动器16并不限于该配置,而是可以按照如图15所示的电压施加/电流测量方法进行配置。
图15所示的数据驱动器26包括电压源单元261、测量单元262、切换单元163、开关Sw1(1)到Sw1(m)和Sw2(1)到Sw2(m)、以及数据输出单元164。
电压源单元261包括多个电压源261v(1)到261v(p)。电压源261v(1)到261v(p)向数据线Ld(i)施加电压。电压源单元261是连接单元。
电压源单元261包括多个或者“p”个连接端子P261(1)到P261(p)。电压源261v(1)到261v(p)的负端子分别连接到连接端子P261(1)到P261(p)。电压Vss施加到电压源261v(1)到261v(p)的正端子。将电压Vss设置为与有机EL元件111的阴极电压Vcath(=0V)相同的电势。
测量单元262包括“m”个电流计262a(1)到262a(m)。电流计262a(1)到262a(m)分别测量在数据线Ld(1)到Ld(m)中流动的电流Id的电流值。
电流计262a(1)到262a(m)分别设置在开关Sw1(1)到Sw1(m)的电流负侧端子与开关Sw3(1)到Sw3(m)的电流正侧端子之间,并且向系统控制器3输出所测量的电流Id的电流值。
在当前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16可以由图16所示的数据驱动器36代替,数据驱动器36包括电流源/测量单元361来代替电流源单元161。
数据驱动器36的切换单元163、数据输出单元164以及开关Sw1(i)和Sw2(i)分别与图4所示的切换单元163、数据输出单元164和开关Sw1(i)和Sw2(i)相同。
电流源/测量单元361包括电流源361a(1)到361a(p)以及电压计361v(1)到361v(p)。即,电流源/测量单元361包括分别与电流源361a(1)到361a(p)相对应的电压计361v(1)到361v(p)。电流源361a(1)到361a(p)的数量与电压计361v(1)到361v(p)的数量相同。
电流源361a(1)到361a(p)与图4所示的电流源161a(1)到161a(p)相同。
电压计361v(1)到361v(p)与图4所示的电压计162a(1)到162a(m)相同。
在当前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16可以由图17所示的数据驱动器46代替,数据驱动器46包括电压源/测量单元461来代替电流源单元161。
数据驱动器46的切换单元163、数据输出单元164、开关Sw1(i)和Sw2(i)分别与图4所示的切换单元163、数据输出单元164和开关Sw1(i)和Sw2(i)相同。
电压源/测量单元461包括电压源461v(1)到461v(p)以及电流计461a(1)到461a(p)。即,电压源/测量单元461包括分别与电压源461v(1)到461v(p)相对应的电流计461a(1)到461a(p)。电压源461v(1)到461v(p)的数量与电流计461a(1)到461a(p)的数量相同。
电压源461v(1)到461v(p)分别与图15所示的电压源261v(1)到261v(p)相同。
电流计461a(1)到461a(p)分别与图15所示的电流计262a(1)到262a(p)相同。
上述实施例已经解释了电流源单元161的电流源161a(1)到161a(p)的特性偏差或者电压源单元261的电压源261v(1)到261v(p)的特性偏差改变了待由各自电压计162v(i)测量的电压值或者待由各自电流计262a(i)测量的电流值。
然而,即使像素、电流源或者电压源的特性是一致的,如果电压计或者电流计的特性不一致,则待由各自电压计或者电流计测量的电压值或者电流值也将表现出如图10(d)所示那样的变化。
因而,例如,图4的电流源单元161可以由测量单元代替,并且图4的测量单元162可以由电流源单元代替。该配置在图18中示出。
图18中所示的数据驱动器56包括切换单元163、开关Sw1(i)和Sw2(i)、数据输出单元164、电流源单元561以及测量单元562。
切换单元163和数据输出单元164分别与图4所示的切换单元163和数据输出单元164相同。
电流源单元561包括多个或者“m”个电流源561a(1)到561a(m)。
测量单元562包括多个或者“p”个电压计562v(1)到562v(p)。
切换单元163通过在正常顺序和反向顺序之间交替切换连接顺序,连接电流源和测量单元562的电压计562v(1)到562v(p)。
利用该配置,即使电压计562v(1)到562v(p)的特性不一致,也可防止待由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分别测量的电压值发生灰度级间断。
可选地,例如,图15所示的电压源单元261可以由测量单元代替,并且图15中所示的测量单元262可以由电压源单元代替。该配置在图19中示出。
图19所示的数据驱动器66包括切换单元163、开关Sw(i)和Sw2(i),数据输出单元164、电压源单元661和测量单元662。
切换单元163和数据输出单元164分别与图4所示的切换单元163和数据输出单元164相同。
电压源单元661包括多个或者“m”个电压源661v(1)到661v(m)。
测量单元662包括多个或者“p”个电流计662a(1)到662a(p)。
切换单元163通过在正常顺序和反向顺序之间交替切换该连接顺序,连接测量单元662的电流计662a(1)到662a(p)和电压源661v(1)到661v(m)。
利用该配置,即使电流计662a(1)到662a(p)的特性不一致,也可防止分别待由输入/输出端子D(1)到D(m)测量的电流值发生灰度级间断。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宽泛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实施例和变化。上述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所述实施例表示。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意义内进行的各种变型都将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以于2008年9月30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8-255550的日本专利申请以及于2009年2月27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9-046147的日本专利申请,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发明内容,为基础。将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结合到这里作为参考。

Claims (20)

1.一种驱动包括多个像素的像素阵列的像素驱动设备,所述多个像素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所述像素驱动设备包括:
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少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以及
连接切换单元,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
其中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
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以及
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以所述连接端子和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顺序连接,同时设定每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的方式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以使得属于相邻两个所述块的相邻两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的同一个连接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将所述预定数量设定为偶数,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能够被划分成该偶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使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相对于与该块相邻的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反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包括:
一组第一开关,按照一种连接顺序将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多个块中指定为奇序数的每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以及
一组第二开关,按照与所述一种连接顺序反向的顺序将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多个块中指定为偶序数的每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多个恒定电流源,其中所述恒定电流源输出具有恒定电流值的电流,并且所述恒定电流源的输出端子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以及
所述像素驱动设备还包括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获取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所连接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势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多个恒定电压源,其中所述恒定电压源输出具有恒定电压值的电压,并且所述恒定电压源的输出端子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以及
所述像素驱动设备还包括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获取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经由所述连接切换单元流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流的电流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设置并且其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多个电压计,其中所述电压计分别获取所述连接端子的电势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设置并且其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多个电流计,其中所述电流计获取从所述连接端子提供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流的电流值。
9.一种发光设备,包括:
像素阵列,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像素,每一个所述像素包括发光元件;
连接单元,包括少于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连接端子;以及
连接切换单元,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
其中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
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以及
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以顺序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和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同时设定每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的方式切换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以使得属于相邻两个所述块的相邻两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的同一个连接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将所述预定数量设定为偶数,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能够被划分成该偶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使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相对于与该块相邻的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顺序反向。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多个恒定电流源,其中所述恒定电流源输出具有恒定电流值的电流,并且所述恒定电流源的输出端子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以及
所述发光设备还包括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获取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所连接的任意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势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多个恒定电压源,其中所述恒定电压源输出具有恒定电压值的电压,并且所述恒定电压源的输出端子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以及
所述发光设备还包括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获取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经由所述连接切换单元流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流的电流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设置并且其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多个电压计,其中所述电压计分别获取所述连接端子的电势值。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设置并且其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的多个电流计,其中所述电流计获取从所述连接端子提供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流的电流值。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设备,
其中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条数据线,并且每一个像素包括驱动晶体管,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电流路径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一端并且电连接到所述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条,并且将具有预定电压值的电源电压施加到所述电流路径的另一端,其中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另一端设定为恒定电势。
17.一种发光设备,包括:
像素阵列,包括“m”个输入/输出端子D(i)(其中i=1到m,其中“m”是自然数)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的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包括发光元件;
连接单元,包括“p”个连接端子P(k)(其中k=1到p,其中“p”是自然数并且满足关系p<m),以及
连接切换单元,使所述像素阵列的任一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划分为m/p个块,每一个块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中的“p”个输入/输出端子,并且向每一个所划分的块指定块数量“b”(其中b=1到m/p),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配置为使得在其将块数量“b”是奇数的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时,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块数量“b”是偶数的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彼此连接,并且
所述连接切换单元配置为使得在其将块数量“b”是偶数的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彼此连接时,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将块数量“b”是奇数的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彼此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设备,包括向所述连接切换单元提供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用于将待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从奇数块中的那些输入/输出端子切换到偶数块中的那些输入/输出端子或者反之亦然,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其一端连接到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
第二开关,其一端连接到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以及
打开/闭合控制单元,其按照由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的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打开/闭合。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设备,包括向所述连接切换单元提供开关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用于将待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i)从奇数块中的那些输入/输出端子切换到偶数块中的那些输入/输出端子或者反之亦然,
其中所述连接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其一端连接到偶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k);
第二开关,其一端连接到奇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D((b-1)×p+k)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P(p-k+1);以及
打开/闭合控制单元,其按照由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的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打开/闭合。
20.一种将连接单元连接到像素驱动设备的像素阵列的方法,所述像素驱动设备驱动所述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的多个像素,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少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数量,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多个输入/输出端子划分为多个块,每一个块包括预定数量的输入/输出端子,所述预定数量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并且执行顺序切换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连接端子与每一个所述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的切换操作,
其中所述切换操作包括:
当将所述连接端子与两个相邻块中的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时,将所述多个连接端子中的特定一个连接端子连接到属于所述两个相邻块中的一个块的两个相邻输入/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入/输出端子;以及
当将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两个相邻块中的另一个块的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时,将该特定连接端子连接到属于所述两个相邻块中的另一个块的所述两个相邻输入/输出端子中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子。
CN200980101171.0A 2008-09-30 2009-09-28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8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5550 2008-09-30
JP2008255550 2008-09-30
JP2009-046147 2009-02-27
JP2009046147A JP5083245B2 (ja) 2008-09-30 2009-02-27 画素駆動装置、発光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画素駆動装置の接続ユニット接続方法
PCT/JP2009/067290 WO2010038882A1 (en) 2008-09-30 2009-09-28 Pixel drive device,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a connection unit in the pixel drive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8500A true CN101878500A (zh) 2010-11-03
CN101878500B CN101878500B (zh) 2013-01-23

Family

ID=4127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117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8500B (zh) 2008-09-30 2009-09-28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79420A1 (zh)
EP (1) EP2329486B1 (zh)
JP (1) JP5083245B2 (zh)
KR (1) KR101186397B1 (zh)
CN (1) CN101878500B (zh)
TW (1) TWI421825B (zh)
WO (1) WO201003888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1343A (zh) * 2017-07-07 2017-11-07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数据传输路径规划方法、分辨率拓展方法
CN10968632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信号调制电路、图像信号调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4170984A (zh) * 2021-11-30 2022-03-11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0942B (zh) * 2010-07-30 2015-01-21 My Semi Inc 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路、解碼電路與其解碼方法
KR102029319B1 (ko) * 2013-06-19 2019-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180792B1 (ko) 2014-07-30 2020-1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2017058522A (ja) * 2015-09-16 2017-03-23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表示装置、表示駆動方法
TWI613639B (zh) * 2016-09-06 2018-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式畫素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4110B2 (ja) * 2001-05-28 2009-03-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パネルの駆動装置及び発光パネ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CN100410786C (zh) * 2001-10-03 2008-08-13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数据线切换电路、开关部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US6806497B2 (en) * 2002-03-29 2004-10-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4266682B2 (ja) * 2002-03-29 2009-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電子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30622B2 (ja) * 2003-04-10 2010-08-25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JP2004325716A (ja) * 2003-04-24 2004-11-18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表示のため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WO2004100119A1 (ja) * 2003-05-07 2004-11-18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電流出力型半導体回路、表示駆動用ソースドライバ、表示装置、電流出力方法
KR100589381B1 (ko) * 2003-11-27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역다중화기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4239095B2 (ja) * 2004-03-30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回路及び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184648A (ja) * 2004-12-28 2006-07-13 Pentax Corp 発光表示装置、発光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0748739B1 (ko) * 2005-01-28 2007-08-13 도시바 마쯔시따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El 표시 장치 및 해당 el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4592582B2 (ja) * 2005-07-14 2010-12-01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線ドライバ
KR100635509B1 (ko) * 2005-08-16 2006-10-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4222426B2 (ja) * 2006-09-26 2009-02-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80064926A (ko) * 2007-01-06 2008-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1343A (zh) * 2017-07-07 2017-11-07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数据传输路径规划方法、分辨率拓展方法
CN107331343B (zh) * 2017-07-07 2019-08-02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数据传输路径规划方法、分辨率拓展方法
CN10968632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信号调制电路、图像信号调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9686327B (zh) * 2017-10-18 2021-01-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信号调制电路、图像信号调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4170984A (zh) * 2021-11-30 2022-03-11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8882A1 (en) 2010-04-08
JP2010107936A (ja) 2010-05-13
TWI421825B (zh) 2014-01-01
KR20100077043A (ko) 2010-07-06
EP2329486B1 (en) 2016-01-27
TW201027485A (en) 2010-07-16
KR101186397B1 (ko) 2012-09-27
CN101878500B (zh) 2013-01-23
US20100079420A1 (en) 2010-04-01
EP2329486A1 (en) 2011-06-08
JP5083245B2 (ja)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8500B (zh) 像素驱动设备、发光设备以及该像素驱动设备中连接单元的连接方法
US10930215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31549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1038821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1345024B (zh) 有源矩阵型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4424886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471571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517122B (zh)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及電子系統
CN107452334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09682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685605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witching unit connected with data line
CN103886831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以及用于驱动该设备的方法
CN104424893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KR102640245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의 데이터 보상 방법
CN207425322U (zh)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38812B (zh) 显示装置
CN102016967B (zh) 显示驱动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KR2016007589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682399A (zh) 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US11335287B2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for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27929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0827764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US20220036816A1 (en) Scan driver
TWI790874B (zh) 閘極驅動電路及其顯示裝置
JP5256973B2 (ja) 画素駆動装置、発光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5

Address after: Irish Ross Kang Wangjun

Patentee after: Soras OLE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CASIO COMPUTE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