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580A -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2580A
CN101872580A CN201010159103A CN201010159103A CN101872580A CN 101872580 A CN101872580 A CN 101872580A CN 201010159103 A CN201010159103 A CN 201010159103A CN 201010159103 A CN201010159103 A CN 201010159103A CN 101872580 A CN101872580 A CN 101872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temperature
gas flow
adjusting mechanism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9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2580B (zh
Inventor
清水宣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72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2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5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调整机构,为显示面板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所述多个调整机构,并且所述多个区域被构造成调节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被构造成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形成气体流路;和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显示面板背面的与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来改变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流量。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一种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近来,比如等离子显示设备等自发光型显示设备和具有为各个区域分割地设置的光源的背光型液晶显示设备等显示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由于背光(backlight)发射均匀亮度的光并均匀地产生热,覆盖液晶面板的外装(exterior)部件等吸收液晶面板的外周部附近的热。因此,液晶面板的外周部的温度变得低于中央部的温度,导致在液晶面板内出现温度不均匀(温度分布)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形成液晶面板的液晶(liquid crystal)的响应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则由于液晶面板内的温度不均匀所引起的色彩不均匀导致了图像品质劣化。
因此,日本特开平6-281905号公报提出了使液晶面板内的温度均匀化的技术。日本特开平6-281905号公报公开了在液晶面板和入射侧偏光板(incident-side polarizing plate)之间包括平板状冷却通路的结构,该冷却通路用于形成如下的气体流量分布:在冷却通路的宽度方向上,中间部的气体流量最大,并且两侧部的气体流量最小。
液晶面板的响应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特开2002-311416号公报提出了测量(监测)液晶面板的温度并且根据该温度来控制对于冷却风扇或背光的驱动的液晶显示设备。日本特开2002-31141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如果液晶面板的温度较低,则通过增大背光的电流来提高液晶面板的温度;如果液晶面板的温度较高,则通过用冷却风扇冷却液晶面板来降低液晶面板的温度。
另一方面,已知一种均匀冷却不包括背光的自发光型显示设备的整个液晶面板的技术。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平6-281905号公报,在自发光型显示设备或具有为各个区域分割地设置的光源的背光型液晶显示设备中,使显示设备的温度充分均匀化(例如,将显示面板的温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是非常困难的。在显示面板中,各个区域中所产生的热量根据液晶面板上显示的图像而不相同。但是,根据日本特开平6-281905号公报,在冷却通路中所形成的气体流量分布却保持不变(即,尽管事实上显示面板中各个区域所产生的热量是变化的,气体流量分布却是恒定的)。因此,在日本特开平6-281905号公报中,可能不能对显示面板中所产生的热量形成最佳的气体流量分布。
在日本特开2002-311416号公报中,当显示面板的温度变化时(为了使显示面板的温度均匀化),由于背光的亮度变化,显示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图像品质)可能会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通过均匀地调整显示面板的温度而减少由于显示面板中的温度不均匀所引起的图像品质劣化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调整机构,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调整机构,并且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形成包括朝向上下方向的开口的气体流路,和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散热单元的下部通过在关闭气体流路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气体流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整流板来改变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其中,当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不低于预定值时,变更单元通过将整流板从第一位置侧向第二位置侧移动来增大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调整机构,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调整机构,并且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形成包括朝向上下方向的开口的气体流路,和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散热单元的下部通过在关闭气体流路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气体流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整流板来改变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其中,当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不高于预定值时,变更单元通过将整流板从第二位置侧向第一位置侧移动来减小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多个调整机构,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调整机构,并且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形成气体流路,和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来改变流入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调整机构,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配置该调整机构,并且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该调整机构包括: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形成气体流路;和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来改变流入散热单元的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当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作为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调整机构的构成要素之一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D是示出作为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调整机构的构成要素之一的气体流量变更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当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图6A至图6D是用于说明构成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调整机构的散热器和气体流量变更单元(调整板和整流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A和图7B是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调整机构的仰视立体图(downward perspective views)。
图8A至图8C是图5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9是图5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10A至图10D是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调整机构的仰视立体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意,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件,并且将不对它们进行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和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显示设备1是设计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显示设备包括构成显示设备的外观的边框(bezel)10、前板20和后壳体(rear cover)30。值得注意的是,在后面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关于显示设备1,箭头AD1所示的方向被定义为前面侧或前面方向,箭头AD2所示的方向被定义为背面侧或背面方向。此外,关于显示设备1,箭头AD3所示的方向(当从使用者侧观察时的向右的水平方向)被定义为右方向,箭头AD4所示的方向(当从使用者侧观察时的向左的水平方向)被定义为左方向,箭头AD5所示的方向被定义为上方向,箭头AD6所示的方向被定义为下方向。
边框10是显示设备1的前面侧的外装构件。例如,边框10是树脂成型并且具有高的设计质量的构件。边框10的内侧具有用于固定结构件的多个凸起10a。边框10的中央部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开口部10b。
前板20是一种平板玻璃,在该平板玻璃上粘接有经过抗反射处理、防污处理、抗静电处理等处理的光学膜。该板具有保护面板模块40的功能(例如,防止面板模块40被损伤)。
后壳体30是以确保后壳体和显示面板42的背面之间留有空间的方式覆盖显示面板42的背面的外装构件。后壳体30防止安装在显示设备1内部的电路板50的有电部(live part)(当显示设备1被驱动时,显示设备1的通电的部分)暴露出。
例如,后壳体30是使用模具等通过拉制加工(drawing)而形成的金属片。后壳体30具有期望的凹凸形状和包括用于散去壳体内的热的多个开口(例如,小圆孔)的排气口30a和进气口30b。当显示设备1被驱动时,显示面板42产生热以使显示设备1内的气体(空气)变暖。然后该气体产生浮力而变成上升气流。变暖的气体然后从排气口30a排出,外部气体(未变暖的气体,例如冷的气体)被从进气口30b吸入。
后壳体30在其外周部具有用于将后壳体30固定到边框10的外周凸缘30c。值得注意的是,外周凸缘30c具有多个开口30d,螺钉SW被插入到该多个开口30d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螺钉SW插入外周凸缘30c的开口30d、面板框架(panel chasis)44的开口44a和边框10的凸起10a,而将面板框架44保持在外周凸缘30c和边框10之间。这将边框10、面板模块40(面板框架44)和后壳体30彼此固定。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一般的铁质十字槽沉头螺钉作为螺钉SW,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已知的任意类型的螺钉,例如,六角形沉头螺钉(recessed headscrews)或者四角形沉头螺钉。
例如,面板模块40包括显示面板42和面板框架44,并且面板模块40显示如电视节目中的图像等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彼此相对的两块玻璃板的内部配置电子发射元件来形成显示面板42。值得注意的是,显示面板42不限于包括电子发射元件的配置,也可以使用如等离子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和LED背光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面板框架44由如铁或铝等具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制成,并具有平面形状。显示面板42通过包含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颗粒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硅脂(silicone paste)而被固定(粘接)于面板框架44的前表面。供螺钉SW插入的多个开口44a形成于面板框架44的外周部。面板框架44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路板50的多个电路板固定突起44b。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电路板固定突起44b具有阴螺纹。
下面将详细说明显示面板42的配置和操作。构成显示面板42的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空间被保持为真空状态。连接至X方向配线和Y方向配线的电子发射元件被配置于背面侧玻璃板的表面(另一玻璃板侧的表面,例如,前面侧的表面)。在前面侧玻璃板的表面(背面侧的表面)上形成荧光膜(phosphor film)。在荧光膜的背面侧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背膜(metal back film)。
在X方向配线和Y方向配线之间施加数十伏的电压将使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电子。此外,从外部高压电源向金属背膜施加数十kV(正电位)的电压将使电子发射元件所发射的电子加速。当被加速的电子撞击荧光膜时,荧光膜发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大的电流流过金属背膜,产生了高温的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设备1被驱动时,显示面板42被认为是产生热的发热构件。根据显示面板42上所显示的图像(内容),在显示面板42上出现高亮度区域(例如,白色区域)和低亮度区域(例如,灰色或黑色区域)。在各高亮度区域,显示面板42的温度高,在低亮度区域,显示面板42的温度低。结果,显示面板42上出现温度不均匀(温度分布)。
电路板50是用于显示图像的电路板,例如驱动电源基板、控制基板、驱动基板或者调谐基板(例如,具有用于驱动显示设备1的电路的电路板)。电路板50被利用螺钉固定于面板框架44的电路板固定突起44b。
温度均匀化构件60是用于促进显示面板42的温度均匀化的片状构件,并且由具有高的导热率的材料(例如,铝或石墨)制成。温度均匀化构件60通过包含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颗粒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硅脂而被固定(粘接)于面板框架44的背面。温度均匀化构件60具有多个开口,面板框架44的电路板固定突起44b穿过这些开口延伸。
调整机构100是以与显示面板42背面的多个区域对应的方式被配置用以调节显示面板42的各个区域的温度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机构被固定到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背面。如图3A至图3C和图4A至图4D所示,调整机构100均包括散热器120和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图3A是散热器120的后视图。图3B是散热器120的侧视图。图3C是散热器120的仰视图。图4A是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的立体图。图4B和图4C是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的侧视图。图4D是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的局部放大图。
散热器120是由具有高的导热率的材料(例如,比如铝等金属)制成的散热构件,并且通过温度均匀化构件60被安装于显示面板42的背面。值得注意的是,散热器120通过包含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颗粒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硅脂被固定(粘接)到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20形成气体流路(中空部)122,该气体流路122为大致四角柱形状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两个开口(下侧开口为开口121)。可使显示设备1内的气体(空气)通过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散热器120还具有以突出进入气体流路122的方式形成在散热器120的内表面123上的多个散热片(散热板)124,其中,所述内表面123位于显示面板42的背面(显示面板42的(用于安装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安装表面)侧。多个散热片124被以垂直于内表面123且不与背面(背面侧的表面)125接触的方式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内表面123上。这使得来自显示面板42的热被顺次地传导至内表面123和散热片124。结果,大部分的热传导至气体流路122内的气体而不是传导至背面125。下文中,散热器120在左右方向上的表面被定义为侧面1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包括调整板142和整流板(air guide plate)144。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通过移动散热器120下方的整流板144,来改变通过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的气体的流量。例如,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在气体流路122被关闭(例如,开口121被闭合)的第一位置和气体流路122被打开(例如,开口121被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整流板144。当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升高时,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移动整流板144使其较接近第二位置,以增大通过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的气体的流量。
调整板142包括具有不同线膨胀系数并且彼此紧密接触的第一板构件142a和第二板构件142b。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板构件142b的一端的区域(距第一弯折部144a的另一端几毫米的范围)R1,调整板142通过包含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颗粒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硅脂被固定(粘接)到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背面。
第一板构件142a是由具有低的线膨胀系数(低的膨胀系数)的金属制成的具有预定的厚度、宽度和长度的金属片(metalsheet)。第二板构件142b是由不同于第一板构件142a的材料的、具有比第一板构件142a高的线膨胀系数(较高膨胀系数)的材料制成的金属片。例如,如图4A所示,第二板构件142b具有大致T字形状。第一板构件142a和第二板构件142b在大致T字形状的柄部(stem portion)142f处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通过钎焊或熔接而彼此紧密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构件142b包括通过将大致T字形状的上侧部弯折两次而形成的第一弯折部144a和第二弯折部144b。第一弯折部144a和第二弯折部144b之间的平面部形成整流板144。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板142和整流板144是一体成型的。然而,调整板142和整流板144也可以被形成为分立的部件,并且整流板144可以被连接到调整板142。
如上所述,第一板构件142a和第二板构件142b具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因此由从显示面板42传递的热所引起的变形量不同。结果,在第一板构件142a和第二板构件142b彼此紧密接触的区域R2,调整板142根据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而发生弯曲。这能够使整流板144移动。
例如,考虑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等于或低于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B所示,调整板142移动整流板144以使气体不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更具体地,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气体流路122被关闭的第一位置P1。在这种情况下,整流板144与显示面板42的背面(温度均匀化构件60)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当显示面板42显示低亮度的图像预定的时间段时,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
考虑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等于或高于第二温度(等于或高于β℃)的情况,其中,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α℃)。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C所示,调整板142移动整流板144以使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更具体地,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气体流路122被打开的第二位置P2。在这种情况下,整流板144与后壳体30的内表面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当显示面板42显示高亮度的图像预定的时间段时,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等于或高于第二温度。
此外,如果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在第一温度(α℃)和第二温度(β℃)之间,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 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
将参照图5、图6A至图6D、图7A和图7B说明构成调整机构100的散热器120和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调整板142和整流板144)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以下说明中,假设包括两个散热器120的调整机构100被定义为调整机构100A,包括一个散热器120的调整机构被定义为调整机构100B或调整机构100C。图5是示出从显示设备1的背面侧观察时,显示设备1的立体图。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出调整机构100A中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的状态的仰视立体图和侧视图。图6C和图6D分别是示出调整机构100A中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二位置P2的状态的仰视立体图和侧视图。图7A和图7B分别是调整机构100B和调整机构100C的仰视立体图。
调整机构100A具有布置在两个散热器120之间的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更具体地,在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中,调整板142位于两个散热器120之间,整流板144位于两个散热器120的下侧开口121的附近。因此,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整流板144位于第一位置P1时,两个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关闭。如图6C和图6D所示,当整流板144位于第二位置P2时,两个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打开。
如图5所示,由于多个电路板50被固定于面板框架44的背面,有时候不能保证用于安装包括两个散热器120的调整机构100A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图7A和图7B所示,可以布置具有一个散热器120的调整机构100B或调整机构100C。
如图7A所示,调整机构100B被以如下方式构造:调整板142相对于散热器120被布置在箭头AD3所示的方向上,并且整流板144的一端与调整板142相连(例如,调整板142的箭头AD3所示的方向上不存在整流板144)。如图7B所示,调整机构100C被以如下方式构造:调整板142相对于散热器120被布置在箭头AD4所示的方向上,并且整流板144的一端与调整板142相连(例如,调整板142的箭头AD4所示的方向上不存在整流板144)。当整流板144位于调整机构100B或调整机构100C中的第一位置P1时,该一个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关闭。当整流板144位于第二位置P2时,该一个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打开。
接下来将参照图8A至图8C说明在显示面板42上显示任意图像(显示设备1运行)的情况下,显示设备1内的气体流动和热传递。图8A是沿图5所示的显示设备1的线α-α截取的剖视图。图8B是沿图8A所示的显示设备1的线β-β截取的截面图。图8C是沿图8A所示的显示设备1的线γ-γ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8A所示,调整机构100A和调整机构100B分别位于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在调整机构100A中,整流板144位于第二位置P2。在调整机构100B中,整流板144位于第一位置P1。
如箭头AA1所示,外部气体(冷气体)通过后壳体30的进气口30b流入显示设备1的内部(面板框架44和后壳体30之间的空间)。来自作为热源的显示面板42的热被传导至流入显示设备1中的气体(例如,气体通过吸热而变暖)。结果,气体变成如箭头AA2所示的上升气流。如箭头AA3所示,流入显示设备1中的气体从后壳体30的排气口30a排出。
假设调整机构100A中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是第二温度(β℃),并假设调整机构100B中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是第一温度(α℃)。
如图8B所示,在调整机构100A中,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二位置P2,调整板142打开气体流路122。结果,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整流板144与后壳体30的内表面接触,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气体流路被关闭。如箭头AH 1所示,从显示面板42通过温度均匀化构件60传递的热被传递到整个散热器120(包括散热片124)。被传递到整个散热器120的热然后被从散热器120的表面SA1和气体流路122(散热片124)的表面SA2传递至周围气体。以这样的方式打开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将增大散热器120和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传递热量的面积)。这可以有效地传递来自显示面板42的热。换句话说,当气体流路122被打开时,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增加以有效地吸收来自显示面板42的热,从而降低显示面板42的温度。
另一方面,如图8C所示,在调整机构100B中,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 1,调整板142关闭气体流路122以阻止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值得注意的是,气体流入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如箭头AH 1所示,从显示面板42通过温度均匀化构件60传递的热被传递到整个散热器120(包括散热片12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关闭,所以被传递到整个散热器120上的热仅从散热器120的表面SA1传递至周围气体。以这样的方式关闭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将减小散热器120和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结果,散热器120不会特别有助于散热。换句话说,当气体流路122被关闭时,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降低。也就是,散热器120不积极地吸收来自显示面板42的热,因此显示面板42的温度变化不大。
当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是在第一温度(α℃)和第二温度(β℃)之间的温度时,如图9所示,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因此,气体流路122的一部分以及后壳体32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的一部分被打开,气体流入气体流路122也流入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换句话说,气体流入增大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的流路(气体流路122),也流入降低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的流路(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这使得散热器120既具有当气体流路122被打开时所获得的散热效果,又具有当气体流路122被关闭时所获得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中,调整板142根据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弯曲以移动整流板144。更具体地,当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升高时,调整板142将整流板144移动至较接近于散热器120的气体流路122被打开的位置,以增大通过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的气体流量。在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高时,这增大了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以降低温度,并且在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低时,减小散热器120的散热效果以防止温度降低。以这种方式,安装在显示面板42背面的多个调整机构100根据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各自工作。这可以使显示面板42的温度均匀化。从而可以减少由于显示面板的温度不均匀所引起的显示设备1的图像品质劣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A至图10D所示的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A可替代调整机构100中的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A包括整流板144、检测单元145、连接板146、致动器147和控制单元148。图10A和图10B分别是示出调整机构100中整流板144被移动至第一位置P1的状态的仰视立体图和侧视图。图10C和图10D分别是示出调整机构100中整流板144被移动至第二位置P2的状态的仰视立体图和侧视图。
检测单元145被固定至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背面。检测单元145检测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并且将检测结果(例如,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输出至控制单元148。
连接板146是由金属制成的、并且具有例如大致T字形状的金属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46包括通过将大致T字形状的上侧部弯折两次而形成的第一弯折部144a和第二弯折部144b。第一弯折部144a和第二弯折部144b之间的平面部形成整流板144。以这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46和整流板144是一体成型的。然而,连接板146和整流板144也可以被形成为分立的部件,并且连接板146可以被连接到整流板144。在连接板146的一端的区域(距第一弯折部144a的另一端几毫米的范围)R1,连接板146通过包含有高的导热率的金属颗粒并具有流动性的硅脂被固定(粘接)到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背面。如图10B所示,连接板146具有试图总是保持其平面形状(例如,与温度均匀化构件60一致的形状)的弹力。
致动器147包括步进马达147a、转动轴147b和联接构件147c。步进马达147a被固定于温度均匀化构件60并且被控制单元148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联接构件147c是平的金属片。联接构件147c的一端被连接到转动轴147b。联接构件147c的另一端在连接板146和温度均匀化构件60之间与连接板146接触。当致动器147的步进马达147a转动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力通过转动轴147b传递给联接构件147c。如图10D所示,然后联接构件147c沿使连接板146离开温度均匀化构件60的方向对连接板146施力。结果,连接板146弯曲,从而可以移动整流板144。
控制单元148基于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温度(例如,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通过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来移动整流板14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配置包括测量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的编码器,则控制单元148基于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温度和来自编码器的转动角度信息来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
考虑由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等于或低于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B所示,控制单元148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不允许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并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 1以关闭气体流路122。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板146具有上述的弹力,所以除非转动步进马达147a,否则控制单元148能够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以关闭气体流路122。
考虑由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等于或高于第二温度(等于或高于β℃)的情况,其中,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α℃)。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D所示,控制单元148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使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并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二位置P2以打开气体流路122。在这种情况下,整流板144与后壳体30的内表面接触。
考虑由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是在第一温度(α℃)和第二温度(β℃)之间的温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使气体流入气体流路122并流入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建立位于第一温度(α℃)和第二温度(β℃)之间的温度与整流板144的移动距离MD之间的线性关系。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中,致动器147可以根据由检测单元145检测到的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通过弯曲连接板146来移动整流板144。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显示设备1可以通过使显示面板42的温度均匀化,来减少由于显示面板内的温度不均匀所引起的图像品质劣化。
<第三实施方式>
在气体流量变更单元140A中,不是基于显示面板42背面的对应区域的温度,而是基于显示面板42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移动整流板144。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接收显示面板42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得出配置有多个调整机构100的各区域中的图像数据的亮度成分的平均值来计算平均值信息。控制单元148基于计算出的平均值信息通过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来移动整流板144。
考虑例如由控制单元148计算出的平均值信息(averageinformation)等于或小于第一值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值与具有低亮度的图像数据的亮度成分相对应,并且相当于显示面板42显示具有低亮度的图像预定的时间段时的第一温度(α℃)。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通过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以关闭气体流路122,从而不允许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参见图10B)。
考虑由控制单元148计算出的平均值信息等于或大于第二值的情况,其中,第二值大于第一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第二值与具有高亮度的图像数据的亮度成分相对应,并且相当于显示面板42显示具有高亮度的图像预定的时间段时的第二温度(β℃)。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通过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二位置P2以打开气体流路122,从而使气体通过下侧开口121流入气体流路122中(参见图10D)。在这种情况下,整流板144与后壳体30的内表面接触。
考虑由控制单元148计算出的平均值信息是在第一值和第二值之间的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通过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将整流板144移动至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以使气体流入气体流路122并且流入后壳体30和散热器120之间的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48控制步进马达147a的转动角度以建立位于第一值和第二值之间的值与整流板144的移动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中,致动器147能够根据显示面板42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其亮度成分),通过弯曲连接板146来移动整流板144。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显示设备1可以通过使显示面板42的温度均匀化,来减少由于显示面板内的温度不均匀所引起的图像品质劣化。
虽然已经参照典型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符合最宽的解释,以覆盖所有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
显示面板;和
多个调整机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所述调整机构,并且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
所述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
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形成包括朝向上下方向的开口的气体流路,和
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散热单元的下部通过在关闭所述气体流路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气体流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整流板来改变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所述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不低于预定值时,所述变更单元通过将所述整流板从所述第一位置侧向所述第二位置侧移动来增大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不高于第一温度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从而不允许气体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并且
当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不低于比所述第一温度高的第二温度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气体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是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之间的温度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单元包括连接到所述整流板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通过以彼此紧密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而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板构件和所述第二板构件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并且
所述变更单元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通过使所述调整板弯曲而移动所述整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检测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所述对应区域的温度,和
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移动所述整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其被构造成通过对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的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亮度成分取平均值而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计算出平均值信息,和
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平均值信息来移动所述整流板,
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平均值信息不大于第一值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以不允许气体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以及
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平均值信息不小于比所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气体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平均值信息是在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之间的值时,所述变更单元将所述整流板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后壳体,在所述后壳体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之间具有空间,并且所述后壳体被构造成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
其中,所述整流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后壳体的内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以突出到所述气体流路中的形式形成于所述散热单元的内表面的散热板,其中,所述内表面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
10.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
显示面板;和
多个调整机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所述调整机构,并且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
所述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
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形成包括朝向上下方向的开口的气体流路,和
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散热单元的下部通过在关闭所述气体流路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气体流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整流板来改变经由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所述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变成不高于预定值时,所述变更单元通过将所述整流板从所述第二位置侧向所述第一位置侧移动来减小经由所述下侧开口流入所述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11.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
显示面板;和
多个调整机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分别配置所述调整机构,并且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
所述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包括:
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形成气体流路,和
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所述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来改变流入所述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12.一种调整机构,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配置该调整机构,并且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的显示面板温度,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散热单元,其被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形成气体流路;和
变更单元,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与所述散热单元对应的对应区域的温度来改变流入所述散热单元的气体流路的气体的流量。
CN2010101591034A 2009-04-27 2010-04-26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2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8462A JP5491063B2 (ja) 2009-04-27 2009-04-27 表示装置及び調整機構
JP2009-108462 2009-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580A true CN101872580A (zh) 2010-10-27
CN101872580B CN101872580B (zh) 2013-06-05

Family

ID=4299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91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2580B (zh) 2009-04-27 2010-04-26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59447B2 (zh)
JP (1) JP5491063B2 (zh)
CN (1) CN1018725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53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具有制冷剂用的流路的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基片处理装置
CN114661262A (zh) * 2022-05-23 2022-06-24 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多屏热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
US11576285B2 (en) 2021-01-29 2023-02-07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4469B1 (ko) 2011-08-31 2014-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PL2677512T3 (pl) * 2012-04-05 2018-02-28 Hunan Yestech Optoelectronic Co., Ltd. Szybko i wygodnie montowalny wielofunkcyjny ekran wyświetlający
JP2014029421A (ja) * 2012-07-31 2014-02-13 Orion Denki Kk 表示装置
JP6469477B2 (ja) * 2015-02-27 2019-02-13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11256295B2 (en) * 2018-06-28 2022-02-22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3382604B (zh) * 2021-06-09 2022-07-19 泽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中心降温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5684A (zh) * 2002-08-22 2004-05-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调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内被加热的气流的无源系统
CN1848208A (zh) * 2005-04-13 2006-10-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JP2007134825A (ja) * 2005-11-08 2007-05-3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テレビジョン
CN101036082A (zh) * 2004-10-05 2007-09-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
JP2008164802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0848A (en) * 1988-10-31 1990-12-25 Zenith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Heat-exchange panel for portable computer
JP3017837B2 (ja) * 1991-05-31 2000-03-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装置
JPH0827450B2 (ja) 1993-03-29 1996-03-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冷却機構
TW326087B (en) * 1995-09-29 1998-02-01 Intel Corp Cooling system for computer systems
US5774333A (en) * 1996-08-23 1998-06-30 Speculative Incorporated Thermally efficient portable computer incorporating deploying CPU module
US6243261B1 (en) * 1996-08-23 2001-06-05 Speculative Incorporated Thermally efficient computer incorporating deploying CPU module
US5953206A (en) * 1997-10-15 1999-09-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hermal dissipation and EMI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notebook computers
US6366832B2 (en) * 1998-11-24 2002-04-0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omputer integrated personal environment system
JP2002311416A (ja) 2001-04-16 2002-10-23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674642B1 (en) * 2002-06-27 2004-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quid-to-air cooling syste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devices
JP2008071878A (ja) * 2006-09-13 2008-03-27 Sharp Corp 電気機器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WO2009119442A1 (ja) * 2008-03-25 2009-10-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5684A (zh) * 2002-08-22 2004-05-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调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内被加热的气流的无源系统
CN101036082A (zh) * 2004-10-05 2007-09-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
CN1848208A (zh) * 2005-04-13 2006-10-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JP2007134825A (ja) * 2005-11-08 2007-05-3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テレビジョン
JP2008164802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753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具有制冷剂用的流路的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基片处理装置
US11576285B2 (en) 2021-01-29 2023-02-07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4661262A (zh) * 2022-05-23 2022-06-24 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多屏热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661262B (zh) * 2022-05-23 2022-09-20 苏州途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多屏热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71776A1 (en) 2010-10-28
US8259447B2 (en) 2012-09-04
JP2010256736A (ja) 2010-11-11
JP5491063B2 (ja) 2014-05-14
CN101872580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580B (zh) 显示设备和调整机构
EP2348801B1 (en) Display device
US794857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particular polarizing filter in housing
JP448247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22256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10317615B2 (en) Outdoor display apparatus
US765124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79372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0418997A (zh) 显示装置
EP1291833A2 (en) Display system with cooling device
US2021023199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139244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放熱方法及び構造
CN102112906A (zh) 带有散热结构的lcd设备
US20110025986A1 (en) Projector and lens thereof
EP212409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880102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060526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保护背板
KR102532934B1 (ko) 냉각 효율을 높인 고휘도용 양면 사이니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4076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피씨비 방열판
JP200710178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9069400A1 (ja) 表示装置
CN105579768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JP2008292752A (ja) 平面型表示機器
KR2006006347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먼지차단 구조
KR20100053849A (ko) Lcd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