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9663B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9663B
CN101869663B CN2010102215527A CN201010221552A CN101869663B CN 101869663 B CN101869663 B CN 101869663B CN 2010102215527 A CN2010102215527 A CN 2010102215527A CN 201010221552 A CN201010221552 A CN 201010221552A CN 101869663 B CN101869663 B CN 101869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preparation
ginseng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15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9663A (zh
Inventor
喇孝瑾
喇万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215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9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9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96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3~60份,人参1~15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将诸药物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原料总重量8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按照重量份取人参,将其干燥、粉碎成细粉,与浸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剂型。本发明配方设计科学合理,七种中药合用,共奏益气滋阴、生津止渴、清热活血之功效,具有降糖、调脂、降血粘度的作用。

Description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繁多,我们经过检索,从公开的中国专利和中国期刊,了解到一些与本发明制剂成分有关的中药制剂的报道,现摘录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00108421<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韩万明 刘萍,山西省阳泉市李家庄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以生黄芪、生地、丹参、生山药、荔枝核、元参、苍术、枸杞子、乌梅、玉米须、五味子、天花粉、瓜蒂、肉桂、蚕蛹、鬼箭羽、海蛤壳、鸡内金、葛根、桑叶、黄精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经过冻干、晒干、煅烧、除尘、粉碎,按比例配制,再经熟化,灭菌后制成散剂。本发明是在搜集了上百个民间治疗糖尿病的秘方上,再根据几代人潜心钻研,临床治疗经验所得,配方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2、中国专利<申请号>9912042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邵玉君<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这种中成药将松花粉、鸡内金、黄芪、太子参、黄柏、玉米须、知母、地黄、黄精、桑白皮、山药、荔枝核、丹参、山茱萸、大黄和五味子16味中药原料,根据其有效成分和理化性质分为四组,分别采用水煎、水煎醇沉、乙醇提取和粉碎后直接入药的工艺,制备成胶囊,治疗糖尿病,疗效既显著,又无任何毒副作用。
3、目前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常用中成药
由七味中药组成的中成药有:(1)降糖颗粒(黄芪、麦冬、生地、黄精、牛膝、赤芍、丹参);(2)消渴降糖片(山药、红参、天花粉、黄精、桑葚、蔗鸡、甜叶菊);(3)黄精山药胶囊(枸杞子、玉竹、山药、黄精、葛根、西洋花、鱼鳔);(4)虎邦降糖胶囊(羊鞭、牛鞭、桑葚、山药、黄精、枸杞、蜂王浆冻干粉);(5)枸杞消渴胶囊(鲜沙棘、鲜枸杞、地骨皮、山楂、山药、黄芪、麦芽)。
4、黄芪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影响的临床研究【作者】周俐,张曙辉,于珍,邹开力【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核医学科,【刊名】新中医.2007,39(5):82~83.【文摘】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黄芪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5、黄芪对胰岛素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作者】陈志红,李堂,孙秀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刊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82~184.【文摘】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胰岛β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胰岛素的影响,以及黄芪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10%和20%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均能显著减少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保护β细胞胰岛素分泌,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的增殖。
6、人参及其主要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作者】尚文斌,杨颖,陈名道【机构】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刊名】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2):115~117.【文摘】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人参及其活性成分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糖尿病和肥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肠道葡萄糖与脂肪的吸收,影响糖脂代谢通路,增加能量消耗;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R(PPARR)活性和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合成和释放,以及抗胰岛β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有关。
7、人参、西洋参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进展综述【作者】张莉,李霞【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药剂科,【刊名】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2):122~125.【文摘】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综述了人参、西洋参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相关的代谢紊乱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8、地黄水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Rresist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作者】吕秀芳,孟庆宇,郭新民【机构】牡丹江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刊名】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82~2184.【文摘】目的:探讨中药地黄水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resi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地黄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resist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FPG,FINS,TG,LDL,CH的含量及IR显著降低(p<0.05),而HDL则显著升高(p<0.05)。
9、地黄水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Pro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作者】孟庆宇,吕秀芳,金秀东【机构】牡丹江医学院,【刊名】中药材.2008,31(3):397~399.【文摘】目的:探讨地黄水提液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分子学机制。结果与2-DM模型相比,地黄治疗组大鼠Proinsal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FPG显著降低,FINS、IS、HBCI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
10、地黄梓醇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赵素容,卢兖伟,陈金龙,段海峰,吴祖泽【机构】1.蚌埠医学院,2.中国人民解放军事医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刊名】时珍国医国药.2009,32(1):171~172.【文摘】目的:研究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梓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和血脂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11、麦冬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血糖小鼠的降糖作用【作者】高昌琨,高建,徐先祥【机构】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刊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5):33~34.【文摘】目的:研究麦冬总皂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麦冬总皂苷对四氧嘧啶、肾上腺素及葡萄糖引起的小鼠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
12、麦冬多糖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观察。【作者】何陵湘【机构】广东农垦中心医院,湛江,【刊名】中国实用医药.2007,2(16):48~50.【文摘】目的:观察麦冬多糖对血糖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实验依据。结果:麦冬多糖(75、150、300mg/kg)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能推迟大鼠口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时间及降低血糖浓度。
13、单味中药枸杞降血糖作用及对胰腺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田丽梅,王旻【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刊名】中医药通报.2005,4(1):48~51.【文摘】目的:研究中药枸杞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胰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中药枸杞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1),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提高的趋势。胰腺组织形态学检查发现,治疗前胰岛B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胰岛区的细胞核分布不均匀,有的区域细胞核消失。治疗后,各组胰岛β细胞数目增加,受损细胞正在恢复。
14、枸杞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研究【作者】谭淑敏【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刊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1):2103~2104.【文摘】目的:探讨中药枸杞的降血糖作用。结果:枸杞3个剂量组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四氧嘧啶3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高血糖均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和自发性高血糖小鼠也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15、桑白皮水提取液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作者】钟国连,刘建新,高晓梅【机构】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刊名】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1):23~24.【文摘】目的:观察桑白皮水提液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和大鼠血糖由20.4±0.6mmol/L下降至12.0±0.7mmol/L(p<0.05),但对血脂无影响。
16、桑枝、桑白皮体外降糖作用研究【作者】汪宁,朱莹,周义维,童若锦【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刊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6):35~36.【文摘】目的:研究桑枝、桑白皮在高糖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有协同作用。
17、五味子中-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作者】袁海波,沈忠明,殷建伟,徐林峰【机构】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刊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3):112~114.【文摘】目的:探讨五味子所含-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内活性。结果:从中药五味子中分离得到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能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从上述公开文献我们知道,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黄酮、皂苷、甜菜碱,微量元素硒、铬等;人参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多肽、多糖、黄酮等;地黄主要成分为地黄低聚糖、多糖、环烯醚萜苷、地黄苷A、梓醇、微量元素铬等;麦冬主要成分为麦冬多糖、皂苷、甾体类、微量元素铬等;枸杞子主要成分为枸杞多糖、甜菜碱、微量元素硒、铬等;五味子主要成分为木脂素、多糖等;桑白皮主要成分为黄酮、多糖、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等;分别介绍有降血糖作用。
还有许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报道,虽然这些药物均获得了一些疗效,但是临床治愈率仍不理想,尤其远期反弹性高,有的成本过高,有的组成繁杂,有的成分不易控制,有的副作用较大,因此人们仍在寻找一种治疗糖尿病效果更好并且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反弹性高,成本过高,组成繁杂,有的成分不易控制,副作用较大的诸多不足,一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药物,该药物组方合理、使用安全、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价格适中药源丰富。
二是提供本发明的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作简单、服用方便,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液粘度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该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3~60份,人参1~15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水提法,包括下述步骤:
a.按照重量份取原料中药材;将黄芪3~60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原料中药材总重量8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
b.按照重量份取人参1~15份,将其干燥、粉碎成200目的细粉,与步骤a所述的浸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
c.将步骤b所述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剂型。
本发明从中医药理论出发,经过基础实验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消渴病常见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久兼有血瘀(瘀血)。根据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神疲乏力等症状,创立了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活血的治疗法则,在该治疗法则的指导下加以组方。
本发明用黄芪、人参、枸杞子配伍益气养阴,麦冬、五味子配伍生津止渴,地黄、桑白皮配伍清热活血。全方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活血的作用。
上述最佳优选实施方案所提到的每一味中药材的功效及其在本发明中的作用阐述如下: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甘,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生津养血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内热消渴,糖尿病。
人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
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通血脉,逐血痹(《神农本草经》)等功效。用于阴虚内热,大热烦渴,内热消渴等。熟地黄: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甘,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内热消渴等。
麦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
枸杞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甘,平,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
五味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用于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
桑白皮: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甘,寒,归肺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散瘀血(《得配本草》)之功效。用于肺热喘咳、肌肤浮肿等。
本发明的上述组合药物可以作为中医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配方,供糖尿病患者煎汤服用,更适合现代制药企业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等药剂学上的任何剂型,由于黄酮苷类易溶于水,具有很强降血糖作用,生物碱易溶于水具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多糖类易溶于水,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苷类一般溶于水,皂苷易溶于热水,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多肽类一般可溶于水。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是:
1、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动物实验证明后,优选上述中药,加以科学配伍、制作,使各药物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作用,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增强疗效。
2、本发明所用原料全部为药食同源,毒性小,克服了其它降糖药物特别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及其长期使用西药后对肝肾的损害的缺点。按日剂量和疗程使用本发明产品是安全的。本产品与二甲双胍进行比较,其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效果相当,与西药相比没有毒副作用。
3、经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本发明产品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而且维持时间较长,同时也使高血脂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疗效显著。
4、组方科学,原料易得,生成工艺先进,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产品价格适中,适合工业化制备。
5、人参采用极细粉碎工艺,全粉入药,完全保留了人参的有效成分,已达到最大利用。
6、制备过程中根据各中药的有效成份、性质及制剂要求,采用水提法、物理灭菌方法,因而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稳定,不易变质,有利于长期保存。
7、本发明配方设计科学合理,七种中药合用,共奏益气滋阴、生津止渴、清热活血之功,具有降糖、调脂、降血粘度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以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桑白皮、五味子为中药原料,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黄芪3~60份,人参1~15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
按原料的重量份数计,组成该中药制剂原料的重量份数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黄芪31份,人参7份,熟地黄10份,麦冬10份,枸杞子15份,桑白皮9份,五味子5份。
实施例2:黄芪15份,人参9份,熟地黄6份,麦冬9份,枸杞子6份,桑白皮9份,五味子6份。
实施例3:黄芪3份,人参2份,熟地黄1份,麦冬2份,枸杞子1份,桑白皮2份,五味子2份。
实施例4:黄芪4份,人参3份,熟地黄2份,麦冬3份,枸杞子2份,桑白皮3份,五味子3份。
实施例5(每重量份为1公斤)
黄芪60公斤,人参15公斤,熟地黄20公斤,麦冬20公斤,枸杞子30公斤,桑白皮20公斤,五味子10公斤。
实施例6(每重量份为1公斤)
黄芪30公斤,人参7.5公斤,熟地黄10公斤,麦冬10公斤,枸杞子15公斤,桑白皮10公斤,五味子5公斤。
实施例7(每重量份为1公斤)
黄芪3公斤,人参1公斤,熟地黄1公斤,麦冬2公斤,枸杞子1公斤,桑白皮2公斤,五味子1公斤。
实施例8(每重量份为1公斤)
黄芪4公斤,人参3公斤,熟地黄2公斤,麦冬3公斤,枸杞子2公斤,桑白皮3公斤,五味子3公斤。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采用水提法制备中药制剂,其操作步骤是:
a.按照重量份称取原料中药材;将黄芪3~60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
b.按照重量份取人参1~15份,将其干燥粉碎成200目的细粉,与步骤a所述的浸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
c.将步骤b所述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剂型。
具体操作步骤是: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原料重量份数:黄芪3~60份,人参1~15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称取各原料中药材;将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桑白皮、五味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所述水的加入量是各药物原料组合重量的8倍。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再将人参干燥粉碎成200目极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剂型。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如下药剂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
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重量份):
黄芪3份,人参1份,熟地黄1份,麦冬2份,枸杞子1份,桑白皮2份,五味子1份。
将人参粉碎成200目极细粉,备用。再将黄芪等六味药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即80重量份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煮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二十四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0-70℃),与上述200目极细粉混匀为浸膏粉,取浸膏粉∶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5∶1∶2∶2,混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即得产品名称为参芪麦地颗粒。
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
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重量份):
黄芪31份,人参7份,熟地黄10份,麦冬10份,枸杞子15份,桑白皮9份,五味子5份。
将人参粉碎成200目极细粉,备用。再将黄芪等六味药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696重量份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静置二十四小时,取上清液,加入淀粉(占上清液总重量的10%),浓缩至浸膏,干燥,粉碎至80目,与上述200目极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即得产品名称为参芪麦地胶囊。
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重量份):
黄芪60份,人参15份,熟地黄20份,麦冬20份,枸杞子30份,桑白皮20份,五味子10份。
将人参粉碎成200目极细粉,备用。再将黄芪等六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加1400重量份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静置二十四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浸膏,干燥,加入微晶纤维素3%(上清液总重量的3%),粉碎至80目,与上述200目极细粉混匀,制片,即得产品名称为参芪麦地片。
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按照下列用量称取这些原料中药材(重量份):
黄芪3份,人参2份,熟地黄1份,麦冬2份,枸杞子1份,桑白皮2份,五味子1份。
将人参干燥粉碎成200目极细粉。再将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桑白皮、五味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静置二十四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该细粉与人参极细粉,加入适量的诸如淀粉等辅料,混匀,制丸,用百草霜包衣,撞光,干燥,即得产品名称为参芪麦地丸。
本发明使用的水是饮用水。
服用方法:颗粒剂,每天3次,每次一袋,每袋10克;胶囊剂,每天3次,每次3粒,每粒0.4克;片剂,每天3次,每次3~4片,每片0.5克;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10ml;丸剂:每天3次,每次10粒,每粒0.3克。饭前或饭后服用。注意:儿童或低血糖者不用或慎用。
本发明经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卫生毒理学教研室急性毒性实验证明,本品急性经口毒性属基本无毒。
本发明药理实验如下:
参芪麦地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物 参芪降糖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75,规格每袋重3g,产品批号0907526)。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每片0.5g,产品批号0908053)。
(2)动物 wistar大鼠,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F级,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09-0004,体重120±20g。性别为雄性。
(3)试剂 链脲佐菌素由北京博爱港商贸中心提供。
(4)方法 取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盐水),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本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周称体重1次,并相应调整投药量,连用4周,对照组单给盐水并随时观察大鼠活动情况,于给药4周,从尾尖采血测定每组大鼠的血糖等,于4周处死给药组对照组全部动物,并剖取主要脏器,送病理组织室检查。
(二)结果
(1)对动物一般情况的影响 给药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一般情况无明显异常。
(2)血糖检查结果 本发明药物与二甲双胍组、参芪降糖颗粒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见下表
Figure GSB00000512271300091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本发明以较佳的实施例揭示如上,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药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3~60份,人参1~15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下述优选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31份,人参7份,熟地黄10份,麦冬10份,枸杞子15份,桑白皮9份,五味子5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水提法,包括下述步骤:
a.按照重量份取原料中药材,将黄芪3~60份,熟地黄1~20份,麦冬2~20份,枸杞子1~30份,桑白皮2~20份,五味子1~10份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浸膏;
b.按照重量份取人参1~15份,将其干燥粉碎成200目的细粉,与步骤a所述的浸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
c.将步骤b所述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剂型。
CN2010102215527A 2010-07-09 2010-07-09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9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15527A CN101869663B (zh) 2010-07-09 2010-07-09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15527A CN101869663B (zh) 2010-07-09 2010-07-09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9663A CN101869663A (zh) 2010-10-27
CN101869663B true CN101869663B (zh) 2011-11-09

Family

ID=4299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155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9663B (zh) 2010-07-09 2010-07-09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9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8225B (zh) * 2011-04-15 2012-06-06 贵州神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糖尿病人专用的八宝饭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93498B (zh) * 2012-12-26 2016-08-03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降血糖提取物及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6166227A (zh) * 2016-08-27 2016-11-30 桂林七星粉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糖效果的玉竹保健粉的加工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1426A (zh) * 1997-09-12 1999-03-24 张伟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1002885A (zh) * 2006-10-12 2007-07-25 袁抗美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生物药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1426A (zh) * 1997-09-12 1999-03-24 张伟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1002885A (zh) * 2006-10-12 2007-07-25 袁抗美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生物药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封银曼等.消渴灵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河南中医》.1998,(第06期),354-35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9663A (zh) 201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2413B (zh)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829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3983C (zh) 一种降糖中药制剂
CN10194728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01A (zh) 一种降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7372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和其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CN105012452A (zh) 黄皮叶的新用途
CN1618446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73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1869663B (zh)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598B (zh)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104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659A (zh)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42249B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5121A (zh)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和应用
CN106215118A (zh) 抗肿瘤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578B (zh) 具有降血脂与抑制血糖升高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871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3658A (zh)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931A (zh) 一种降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7952036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18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4096073A (zh) 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4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WO2015018123A1 (zh) 一种降血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A XIAOJIN

Effective date: 201107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063000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COLLEGE, RESIDENTIAL QUARTER 57, JIANSHE SOUTH ROAD,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TO: 063000 NO. 46, XINHUA WEST ROAD,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9

Address after: 063000 Hebei province Tangshan City Xinhua West Road No. 46

Applicant after: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063000 He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Road, North District, No. 57 South District,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nt before: La Xiaoj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