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1016B -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1016B
CN101851016B CN2010102192154A CN201010219215A CN101851016B CN 101851016 B CN101851016 B CN 101851016B CN 2010102192154 A CN2010102192154 A CN 2010102192154A CN 201010219215 A CN201010219215 A CN 201010219215A CN 101851016 B CN101851016 B CN 101851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dense water
fresh
d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9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1016A (zh
Inventor
刘秀庆
徐伟
秦鸣飞
向波
田礼平
陈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9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1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1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1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1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1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渗析装置处理氯化铵废水的方法。目前电渗析技术局限使用在海水淡化中,无人涉足使用于工业氯化铵废水,终其原因主要是浓度难以得到提高,浓缩后的浓水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无法达到深度净化的效果。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配置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先将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1组淡化电渗析膜堆串联为一套串联系统,再将得到的二套串联系统并联,然后利用上述的系统进行氯化铵废水处理。本发明突破了电渗析装置在化工氯化铵废水处理中的瓶颈问题,通过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的浓水自循环、废水浓度的调节和浓水出水的控制,使出水量与进水量一致,建立了水平衡,减少了水量不平衡的劳动量。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电渗析装置处理氯化铵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对人、畜构成严重危害。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氮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氨氮存在于许多工业废水中,特别是钢铁、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璃制造、肉类加工和饲料等生产过程,均排放氨氮废水,其浓度取决于原料性质、工艺流程、水的耗量及水的复用等。对一给定废水,选择技术方案主要取决于:水的性质、处理效果、经济效益以及处理后出水的最后处置方法等。
虽然现有许多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氨,如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渗析、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但其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必须具有应用方便、处理性能稳定、适应于废水水质及比较经济等优点,因此,目前氨氮处理实用性较好的方法为:生物脱氮法、氨吹脱、汽提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生物脱氮法通常包括生物硝化法和生物反硝化法。而电渗析技术却局限使用在海水淡化中,无人涉足使用于工业氯化铵废水,终其原因主要是浓度难以得到提高,浓缩后的浓水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无法达到深度净化的效果,同时系统设备容易腐蚀,在操作上比较复杂,不容易控制水量平衡。此外,由于树脂电驱动膜的损耗、更新率比较快,年消耗成本比较大,很难判断膜堆的具体损耗情况,造成更换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瓶颈,提供一种利用海水淡化电渗析装置处理氯化铵废水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先将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1组淡化电渗析膜堆串联为一套串联系统,再将得到的二套串联系统并联,2套串联系统即可独立操作,也可以联合运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既便于维修,同时适应废水处理过程中各种异常情况,提高了稳定性。
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一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流到第一浓水箱中,前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一淡水箱供料,需要处理的5-9%质量浓度的氯化铵废水直接进入第一淡水箱作为原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入第二淡水箱中,后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二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入第三淡水箱中。通过控制淡水侧与浓水侧的流量差和压差使淡水中的氯化铵向浓水迁移,带走水分,同时带走水分,而浓水侧始终维持稳定的自循环,通过浓水的不断循环使浓度提高至目标要求,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达到高液位后,多出的符合浓度目标要求的浓水从溢流口流入到溢水箱中,由于是自循环,操作简单且浓度均匀稳定,接着对溢出的浓水进行蒸发处理;由于自循环的采用省略了一些浓水箱的投入,减少了场地占用,减少投资,降低消耗;自溢流简化了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同时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
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二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到第二浓水箱中,淡水侧由第三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同时反渗透处理出来的浓水分别进入到第二浓水箱和第三淡水箱,根据实际的处理效果来调节分配量。
在废水处理的开始阶段,第一、二浓水箱和第一淡水箱均装入需要处理的5-9%质量浓度的氯化铵废水原料,第二、三淡水箱装入纯水;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第三淡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和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控制在目标要求,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接近于废水原料浓度;第一浓水箱始终采用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流出的浓水回流作为原料,通过控制浓水出水量来综合调节浓度,使出水量与进水量一致,从而建立水平衡,简化了人工操作的频率,减少水量不平衡的劳动量,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产出的浓水可以进入到第一淡水箱内作为其原料,形成循环,同时起到了调节浓度的作用。
上述的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每组电渗析膜堆按280-320对阴阳膜的数量进行串联,氯化铵废水的浓缩目标值为15%的质量浓度,氯化铵废水的淡化目标值为4%的质量浓度,每组电渗析膜配备一台高频开关柜,电流调节在115A。
上述的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二套串联系统共同一组浓水泵、淡水泵和极水泵,大量的减少投资和场地占用量。
本发明突破了电渗析装置在化工氯化铵废水处理中的瓶颈问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的浓水自循环、废水浓度的调节和浓水出水的控制,使出水量与进水量一致,建立了水平衡,减少了水量不平衡的劳动量;2)自溢流简化了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同时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3)减少了在国内外比较复杂的氨氮废水处理设备中的巨额投资和每年20%的损耗,同时使电渗析装置的应用领域得到扩展。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质量浓度5%的氯化铵废水,pH=7,温度50℃,有胶体颗粒和悬浮物。处理量(即原料进水量):8m3/h。
将电驱动阴、阳膜、隔板、极膜、极板、铁夹板按照每组300对阴阳膜的数量进行串联,配备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A/B/C/D,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E/F,形成ACE串联为一组,BDF串联为一组,第一组与第二组再并联,形成既完整又独立的废水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ACE与BDF共同一组浓水泵、淡水泵和极水泵,在该系统中,浓缩目标值达到质量浓度15%的氯化铵,淡化目标达到质量浓度4%的氯化铵。
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一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流到第一浓水箱中,前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一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浓度为3%)进入第二淡水箱中,后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二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浓度为1%)进入第三淡水箱中。需要处理的5%浓度的氯化铵废水进入第一淡水箱内,通过控制淡水侧与浓水侧的流量差和压差使得淡水中氯化铵向浓水迁移,同时带走水分,而浓水侧始终维持自循环(在1∶1的产水比例下),通过浓水的不断循环使浓度提高至目标要求15%。在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达到高液位后,多出的符合浓度目标15%要求的浓水从溢流口流入到溢水箱中,接着对溢出的浓水进行蒸发处理。
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二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到第二浓水箱中,淡水侧由第三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行反渗透处理。
在废水处理的开始阶段,第一、二浓水箱和第一淡水箱均装入质量浓度为5%的氯化铵废水原料,第二、三淡水箱装入纯水。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第三淡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和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控制在目标要求15%,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接近于废水原料浓度5%。第一浓水箱始终采用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的浓水回流作为原料,通过控制浓水出水量来综合调节浓度,使出水量与原料的进水量一致,溢流出的浓水为8m3/h。采用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为5%)进入第一淡水箱内作为其原料,形成循环。

Claims (2)

1.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先将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和1组淡化电渗析膜堆串联为一套串联系统,再将得到的二套串联系统并联;
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一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流到第一浓水箱中,前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一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入第二淡水箱中,后2组浓缩电渗析膜堆淡水侧由第二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入第三淡水箱中;通过控制淡水侧与浓水侧的流量差和压差使淡水中的氯化铵向浓水迁移,同时带走水分,而浓水侧始终维持稳定的自循环,通过浓水的不断循环使浓度提高至目标要求,在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达到高液位后,多出的符合浓度目标要求的浓水从溢流口流入到溢水箱中,接着进行蒸发处理;
2组淡化电渗析膜堆浓水侧由第二浓水箱供料,浓水侧流出的浓水返到第二浓水箱中,淡水侧由第三淡水箱供料,淡水侧流出的淡水进行反渗透处理;
在废水处理的开始阶段,第一、二浓水箱和第一淡水箱均装入需要处理的5-9%质量浓度的氯化铵废水,第二、三淡水箱装入纯水;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第三淡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和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对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进行调节,使第一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控制在目标要求,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浓度接近于废水原料浓度;第一浓水箱始终采用4组浓缩电渗析膜堆的浓水回流作为原料,通过控制浓水出水量来综合调节浓度,采用第二浓水箱内的废水和需要处理的5-9%质量浓度的氯化铵废水作为第一淡水箱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电渗析膜堆按280-320对阴阳膜的数量进行串联,氯化铵废水的浓缩目标值为15%的质量浓度,氯化铵废水的淡化目标值为4%的质量浓度。
CN2010102192154A 2010-07-07 2010-07-07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Active CN101851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2154A CN101851016B (zh) 2010-07-07 2010-07-07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2154A CN101851016B (zh) 2010-07-07 2010-07-07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1016A CN101851016A (zh) 2010-10-06
CN101851016B true CN101851016B (zh) 2011-11-09

Family

ID=4280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92154A Active CN101851016B (zh) 2010-07-07 2010-07-07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10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6474A (zh) * 2016-06-22 2016-08-31 苏州苏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1,3-丙二醇发酵液连续电渗析脱盐系统
CN106892519A (zh) * 2017-04-28 2017-06-27 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混床再生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
CN110318066A (zh) * 2019-06-20 2019-10-11 青岛鼎海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烷基氢氧化铵的制备方法
CN111003764A (zh) * 2019-12-31 2020-04-14 浙江中凯瑞普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水用电脱盐系统及其应用
CN111439814A (zh) * 2020-05-08 2020-07-24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软化及定向驱动电渗析技术的脱硫废水浓缩减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670C (zh) * 2004-02-16 2006-02-08 浙江大学 离子膜电渗析法分离DL-α-丙氨酸工艺
JP5034396B2 (ja) * 2006-09-14 2012-09-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気浸透材の支持構造、電気浸透流ポンプ、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016302A (zh) * 2007-02-15 2007-08-15 刘长飞 甘氨酸脱醇母液回收乌洛托品和甘氨酸的方法
CN101274899A (zh) * 2008-03-31 2008-10-01 葛建利 电渗析法在左旋肉碱生产中的纯化除盐工艺
CN101407350B (zh) * 2008-10-13 2010-09-1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发酵法生产赖氨酸中离交废液的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1016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ll et al. Experience with full-scale electrodialysis for nitrate and hardness removal
CN110240342B (zh) 一种干旱寒冷地区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7235601B (zh) 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4496121B (zh) 一种多级催化氧化加微电解和多效蒸发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1851016B (zh)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2583862A (zh) 一种将含盐废水处理到零排放、并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49485B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及1,4-丁二醇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N108033651B (zh) 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
CN103771642A (zh) 稀土皂化硫酸铵废水资源化方法
CN104058548A (zh) 一种不锈钢冷轧酸性废水脱氮除盐回用工艺
Kitanou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an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in the treatment of Moroccan domestic wastewater
CN101844845A (zh) 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5293805A (zh) 一种高盐分高硬度废水零排放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4098874A1 (en) Vinasse treatment for water reuse, fertilizer and biogas production
CN107226581B (zh) 一种含锌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7200435B (zh) 一种含镍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及应用
Kocadagistan et al. Treat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Erzurum City municipal wastewaters with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
Wang et al. Utilization of bidirectional cation transport in a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Selective removal and reclamation of ammonium from synthetic digested sludge centrate via an osmosis–distillation hybrid membrane process
KR101079701B1 (ko) 막분리 시스템을 이용한 혐기성 암모늄 산화균의 배양방법
CN111704310A (zh) 一种不锈钢综合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工艺方法
CN203360192U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4981513U (zh) 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
Qin et al. Nitrogen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as nitrate by coupling mainstream ammonium separation with side stream cyclic up-concentration and targeted conversion
CN107224999B (zh) 一种基于电渗析技术的树脂脱附液处置方法
CN206886885U (zh) 一种热膜耦合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