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8074B -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074B
CN101848074B CN200910174022.9A CN200910174022A CN101848074B CN 101848074 B CN101848074 B CN 101848074B CN 200910174022 A CN200910174022 A CN 200910174022A CN 101848074 B CN101848074 B CN 101848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element
clock signal
processing unit
m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0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8074A (zh
Inventor
板东义文
山本博朗
菊地雅彦
河田祐一
川下昌和
坂仓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8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0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84Power saving 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3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disabling clock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将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该数字数据,以及在提供给通信控制装置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经由通信信道到达的电信号时输出通知信号;时钟控制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通知信号时开始提供时钟信号;以及第二处理单元,(i)具有从第一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提取分组数据并输出所提取的分组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ii)其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从时钟控制器未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间期间停止接收分组数据,并在接收到来自时钟控制器的时钟信号时,利用所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打印机和个人计算机)包括执行多种常规操作的正常驱动模式,以及省电模式,在省电模式下通过停止向某些装置提供驱动电力或减少所提供的驱动电力的量来抑制功耗,从而使之低于正常驱动模式下的功耗。JP2004-243533A公开了在省电模式下进一步抑制功耗的技术,其降低提供给开放式系统互联(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处理的物理层装置(PHY)的时钟信号的工作频率,并且进一步停止向管理数据链路层中的下级子层的处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提供时钟信号。采用JP2004-243533A公开的技术,当MAC中接收分组数据的模块在省电模式下已接收到特定分组数据时,这被用作从省电模式回到正常驱动模式的触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用于在提供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模块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包括: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将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所述数字数据,以及在提供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经由所述通信信道到达的电信号时,该第一处理单元输出通知信号;时钟控制器,该时钟控制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开始提供时钟信号;以及第二处理单元,(i)该第二处理单元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提取分组数据,并输出所提取的分组数据,以及(ii)该接收单元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从所述时钟控制器未提供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间期间停止接收分组数据,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时钟控制器的所述时钟信号时,利用所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检测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分组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开始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错误时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且在所述检测器未检测错误时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器,其中当所述检测器参照所述定时器识别出错误时,所述时钟控制器在从检测到所述错误开始的时间段内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在经过所述时间段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有关的处理,以及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下级子层有关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将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所述数字数据,以及在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经由所述通信信道到达的电信号时,该第一处理单元输出通知信号;时钟控制器,该时钟控制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开始提供时钟信号;第二处理单元,(i)第二处理单元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提取分组数据并输出所提取的分组数据,以及(ii)该第二处理单元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从所述时钟控制器未提供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间期间停止接收分组数据,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时钟控制器的所述时钟信号时,利用所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开始接收分组数据;设置单元,设置单元将工作模式设置成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以及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在设置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数据来执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五方面,相对于分组接收单元持续工作的情况,可以抑制在提供的电量减少至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模块的功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靠地接收已经到达的分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靠地接收已经到达的分组数据,并且通过这种结构还可以抑制功耗。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相对于分组接收单元持续工作的情况,可以抑制用于处理OSI参考模型中的处理的模块的功耗。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描述在符合以太网标准的通信中使用的分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I/F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处于“省电模式”时所执行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变型的通信I/F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注意:图1中实线箭头表示与该装置中单元的控制有关的数据流,而虚线箭头表示了到该装置中单元的电力流。
图像形成装置1是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并且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装置控制器10、图像读取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UI(用户接口)单元40、电力供给控制器50以及通信接口(以下称为“通信I/F单元”)60。
装置控制器10设置有存储器和包含CPU(中央处理器)的计算装置,并且装置控制器1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多个单元。图像读取单元20是所谓的扫描器,并且图像读取单元20对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表面进行光学地读取,生成表达了所读取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将图像信息提供给装置控制器10。图像形成单元30基于已提供至图像形成单元30的图像信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换言之,装置控制器10是本发明的处理执行单元的示例,并且装置控制器10执行以下处理:利用来自图像读取单元20或通信I/F单元60的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UI单元40基于来自装置控制器10的控制信息,通过图像或声音来通知信息,并且UI单元40包括触摸板和各类按钮。电力供给控制器50连接到装置控制器10、图像读取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UI单元40、通信I/F单元60以及图1中未示出的电源,并且电力供给控制器50调节从电源提供到这些单元的电量。通信I/F单元60是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示例,并且通信I/F单元60由通过通信网络100来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接口装置构成。
通信网络100是本发明的通信信道的示例,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信网络100是用于执行符合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标准的通信的LAN(局域网)。分组数据基于各种类型的协议(例如,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和UDP/IP(用户数据报协议/网际协议))在通信网络100上传送。
图2是描述在符合以太网标准的通信中使用的分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注意:在图2中,分组数据各部分下所示的数值指示的是每个数据部分以字节单位表示的数据量。
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处理的分组数据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以太网报头80、数据区82以及帧校验83。以太网报头80在其开端包括前导81。前导81是附加在分组数据开端的数据,并且由7个字节的数据构成,其中例如“1”和“0”交替重复。前导81被用在符合例如10BASE-T以太网标准的通信中,以防止因数据接收的开始定时的延迟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并且用于多种应用中,如寻找分组数据开端的装置。除了前导81,以太网报头80还包括用于指示分组数据的数据帧的起点的1个字节的数据(图2中的“帧起点”)、目的地地址、源地址以及用于指示协议类型的数据。数据区82是与例如通过通信网络100提供的图像数据相关的40~1500字节的数据。帧校验83用于测试帧内容的正确性。
接下来是关于通信I/F单元60的结构的描述。图3是示出通信I/F单元60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通信I/F单元60包括物理层转换单元(以下称为“PHY”)61、介质访问控制器(以下称为MAC)62以及通信控制器63。通信I/F单元60的功能基于OSI模型被划分成层次结构,并且针对每一层将这些功能进行模块化。
PHY 61管理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相关的处理,并且是本发明的第一处理单元的示例。PHY 61连接到通信网络100,与通信网络100交换电信号,并且在这些电信号和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使用的数字数据之间进行转换。特别地,PHY 61提供由图3中未示出的振荡装置产生并供给的时钟信号,作为用于使MAC 62同步的时钟信号RCK_MAC。同样,PHY 61将从通信网络100到达的表示分组数据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将数字数据输出到MAC 62。此外,PHY 61还将从通信控制器63提供的数字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输出到通信网络100。
MAC 62管理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下级子层相关的处理,并且是本发明的第二处理单元的示例。MAC 62具有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这些单元根据接收到电力供给控制器50提供的电力来工作。
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是本发明的时钟供给控制器的示例,并且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具有CPU和存储用于控制CPU的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注意:实现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的操作的主要部分并不局限于CPU和存储器。可以替代使用至少能实现如下控制的控制电路。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提供由图3中未示出的振荡装置产生并供给的时钟信号,作为用于使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工作的时钟信号RCK_in。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根据来自PHY 61的各类信号以及MAC 62中单元的工作状态,来控制时钟信号RCK_in的供给。另外,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从分组接收单元622获取与工作状态相关的信息。这些与工作状态相关的信息包括指示分组接收单元622是否已完成了分组数据接收的信息。
分组接收单元622是本发明的分组接收单元的示例,并且分组接收单元622执行用于从通过通信网络100传送的分组数据中仅仅提取和接收自身装置所要求的分组数据的筛选。一旦接收了来自PHY 61的数字数据,分组接收单元622从数字数据中以分组为单元来确定分组数据。然后,分组接收单元622基于预定的条件执行筛选,从而在所确定的分组数据中仅仅提取出与条件匹配的分组数据,并将所提取的分组数据输出到通信控制器63。
一旦检测到分组数据未被分组接收单元622正常地接收(以下称为“接收错误”),错误检测器623将由此导致的检测结果输出到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在此,错误检测器623作为分组接收单元622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本发明的检测器的示例。如果在具有如图2所示的数据结构的分组数据中在“帧起点”或后续数据中发生了丢包,则错误检测器623将检测“接收错误”。另一方面,如果至少已经正常接收了“帧起点”和后续数据,则错误检测器623不会检测“接收错误”。换句话说,即使包含在以太网报头80中的前导81部分丢失或全部丢失,只要分组接收单元622已经正常接收到其它数据,错误检测器623就不会检测“接收错误”。注意:使用已知的结构作为与这种接收错误检测相关的结构就足够了。
通信控制器63管理与OSI参考模型中的其它层相关的处理,并且控制装置控制器10和通信网络100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特别地,通信控制器63向PHY 61输出由装置控制器10所提供的分组数据,并且向装置控制器10提供由MAC 62(分组接收单元622)所提供的分组数据。通信控制器63从分组数据的数据区82中取回数据,并将取回的数据提供给装置控制器10。装置控制器10利用从通信控制器63提供的数据执行处理。例如,如果包含在数据区82中的数据对应于图像数据,则装置控制器10通过将从多个分组数据中取回的数据进行合并来恢复图像数据。
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有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工作模式为“正常驱动模式”,在该“正常驱动模式”下,电力供给控制器50向装置控制器10、图像读取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UI单元40、以及通信I/F单元60提供预定量的驱动电力,从而使这些单元处于能够执行处理的状态。第二种工作模式为“省电模式”,在该“省电模式”下,电力供给控制器50停止或减少对装置控制器10、图像读取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UI单元40、以及通信I/F单元60的电力供给,从而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功耗低于“正常驱动模式”。当图像形成装置1在“省电模式”下工作时,提供给通信I/F单元60的电量减少至低于“正常驱动模式”,但是能保证允许通信I/F单元60接收来自通信网络100的电信号并根据所接收的电信号执行预定控制所需的最小电量。
当在“正常驱动模式”下工作时,装置控制器10通过控制装置中单元的电力供给,来将该单元设置为“正常驱动模式”或“省电模式”。例如,如果用户未对UI单元40执行操作已达预定时间段(如10分钟),或者如果已经未经由通信I/F单元60从通信网络100接收数据已达预定时间段,则装置控制器10向电力供给控制器50输出转换指令信号,以指示从“正常驱动模式”到“省电模式”的转换。一旦接收到转换指令信号,电力供给控制器50通过停止对装置内单元的电力供给或者减小供给的电量,来将装置中的单元切换到处于“省电模式”的电力供给。
另一方面,当装置控制器10在“省电模式”下工作时,根据电力供给控制器50对装置中单元的电力供给的控制,将装置中单元设置在“正常驱动模式”或“省电模式”。例如,如果用户在电力供给控制器50处于“省电模式”时在UI单元40上执行操作,则通信I/F单元60输出指示电力供给控制器50回到“正常驱动模式”的转换指令信号。根据该转换指令信号,电力供给控制器50按照“正常驱动模式”恢复对装置中单元的电力供给。
这样,装置控制器10和电力供给控制器50是将自身装置的工作模式设置成“正常驱动模式”或“省电模式”的工作模式设置单元的示例。同时,一旦被设置成“正常驱动模式”,装置控制器10利用在“省电模式”下已接收的分组数据来执行处理。
下面描述通信I/F单元60的单元在“正常驱动模式”和“省电模式”下所执行的操作。
在“正常驱动模式”下,PHY 61处于上述能够执行处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省电模式”下,PHY 61接收与“正常驱动模式”下相同的电量供给,或者接收已经减至低于“正常驱动模式”下的电量供给,并且PHY 61一旦从图3中未示出的振荡装置中接收到具有预定工作频率的时钟信号的供给就工作。注意:为了省电,时钟信号的工作频率优选地已降低至低于“正常驱动模式”下的工作频率。在这样的“省电模式”下,PHY 61向MAC 62的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持续地提供时钟信号RCK_MAC和通知信号Rx_DV。时钟信号RCK_MAC是如上所述的用于使MAC 62同步的时钟信号。通知信号Rx_DV是用于通知PHY 61已经从通信网络100接收到一些数据(分组数据)的信号。特别地,PHY 61所转换的数字数据的逻辑值为“0”,直至表示分组数据的电信号已到达。与此相反,当指示分组数据的开端的电信号已到达时,PHY 61所转换的数字数据的逻辑值由于上述前导81的作用而变为“1”。当数字数据的逻辑值以这种方式从“0”变为“1”时,PHY 61将通知信号Rx_DV的逻辑值从“0”变为“1”,并且输出该通知信号Rx_DV。相应地,PHY 61通知MAC 62的时钟供给控制器621表示分组数据的电信号已到达。一旦接收到该通知,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分组数据已到达。
在MAC 62中,当处于“正常驱动模式”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提供时钟信号RCK_in,从而使得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工作。另一方面,当处于“省电模式”时,存在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不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的时间段。相应地,当处于“省电模式”时,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停止工作,并且MAC 62的单元处于工作停止的状态。
(B)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操作进行描述。这些描述涉及当通信I/F单元60已接收了来自通信网络100的分组数据而图像形成装置1处于“省电模式”时所执行的操作。注意:在下述操作开始的时间点,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并未提供时钟信号RCK_in,而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停止工作。例如,通过以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模式从“正常驱动模式”切换到“省电模式”作为触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停止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的供给。
图4是示出当图像形成装置1正在“省电模式”下工作时所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省电模式”下,PHY 61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提供时钟信号RCK_MAC和逻辑值为“0”的通知信号Rx_DV,而此时并未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的电信号(步骤S1:否)。接着,一旦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的开端已到达的电信号之后,PHY 61相应地将通知信号Rx_DV的逻辑值从“0”变为“1”,并且输出该通知信号Rx_DV。一旦接收到逻辑值为“1”的通知信号Rx_DV,以此作为触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分组数据已经到达(步骤S1:是)。
一旦在步骤S1中确定为“是”,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是否正向分组接收单元622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2)。在此,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未正在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2:否),因此处理前进至步骤S3。接着,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开始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3)。根据所提供的时钟信号,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开始工作。一旦开始分组接收,分组接收单元622接收由PHY 61提供的数字数据,从数字数据中确定以分组为单位的分组数据,并且接收所确定的分组数据(步骤S4)。
接下来,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错误检测器623是否已检测到了接收错误(步骤S5)。分组接收单元622一旦接收到来自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的时钟信号RCK_in的供给就开始工作,并随后开始接收分组数据。同时,表示具有如图2所示的数据结构的分组数据的电信号被相继提供到PHY 61,而数字数据被输出到MAC 62。相应地,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与分组数据接收有关的操作已开始以前已到达的数字数据发生丢失而不是被分组接收单元622所接收到。这样的接收错误已经出现在例如通过通信网络100已经提供了具有长度小于以太网标准所规定长度的前导81的分组数据的情况。
(B-1)未出现接收错误的情况
在此假设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已确定至少自“帧起点”向前的数据已被分组接收单元622接收到了,并且错误检测器623未检测到接收错误(步骤S5:否)。在此情况下,分组接收单元622输出所接收的分组数据。分组接收单元622通过例如将数据传送到附图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来存储与所接收的分组数据相对应的数据。接着,在从分组接收单元622接收到指示分组数据的接收已完成的工作状态的信号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停止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7)。相应地,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停止并处于“省电模式”,MAC 62的单元再次转换到工作停止的状态。
(B-2)出现接收错误的情况
另一方面,假设分组接收单元622已丢失了从“帧起点”向前的(onward)数据,而错误检测器623已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提供了指示接收错误已出现的检测结果(步骤S5:是)。在此情况下,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继续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6)。同样,通信I/F单元60等待并且不改变其状态。这是因为如果这种分组数据接收错误已出现的话,则数据发送侧的装置可以确定数据发送并未正常进行,并且再次发送相同的数据。
当表示因接收错误已重新发送的分组数据(以下称为重发数据)的电信号到达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再次在步骤S1中确定“是”,并且处理前进至步骤S2。在此,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已经正在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2:是),由此处理前进至步骤S4。接着,分组接收单元622接收表示来自PHY 61的重发数据的数字数据,并且从数字数据接收分组数据(步骤S4)。在此,分组接收单元622自PHY 61发送重发数据之前就已工作,因此不会出现因为操作中延时而导致的分组数据接收错误。接着,在确定错误检测器623没有检测到接收错误(步骤S5:否)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停止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步骤S7),并且MAC 62的单元再次转换到工作停止的状态。
以下每当PHY 61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的电信号时,通信I/F单元60均根据上述过程进行操作。
根据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在“省电模式”下,存在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不向分组接收单元622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的时间段,而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已经处于工作停止的状态,所以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模块的功耗减少至低于即使接收分组数据的模块(对应于分组接收单元62的模块)也在“省电模式”下操作的结构的功耗。例如,本发明的发明人确信,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所制造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停止MAC中设置的约350,000门电路的时钟信号的供给,从而通过抑制因这些门电路操作而导致的漏电流来实现功耗的减少。同时,利用以分组数据的到达作为触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开始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的供给,从而使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工作。相应地,在从分组数据已到达至分组接收单元622已开始工作的时间段内,也存在着出现接收错误的风险。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错误检测器623已检测到出现了接收错误,则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将会继续提供时钟信号RCK_in,而分组接收单元622可靠地接收重发数据。
(C)示例性变型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同时,也可以对下述的示例性变型进行组合。
(C-1)第一示例性变型
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经描述了通信I/F单元60包含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通信I/F单元60包含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包含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设备(模块)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或通信调制解调器。同时,由于信息处理装置利用分组数据所执行的处理根据装置而不同,因此对于这种处理的内容并没有限制。特别地,图像形成装置通常比个人计算机等在“省电模式”下工作得更长,因此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达到更大的省电效果。
同时,“省电模式”指的是以比在“正常驱动模式”下电量更小的电量来进行工作的工作模式。相应地,尽管根据装置的型号和制造商,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如“睡眠模式”和“待机模式”,但所有这种工作模式也都包含在第二种工作模式的概念中,即,本发明的“省电模式”。
(C-2)第二示例性变型
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通信I/F单元60可以按如下构造。
图5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变型的通信I/F单元60a的结构的框图。注意:在图5中,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通信I/F单元60的组成元件相同的组成元件均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由于这些组成元件的操作也是相同的,因此在此省略其描述。
如图5所示,通信I/F单元60a包括测量时间的定时器64。定时器64包括具有例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电路,并且定时器64基于从振荡电路输出的振动信号来测量时间。定时器64向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提供指示测得的时间的时间信息。如果错误检测器623基于定时器64执行的定时的结果,检测到分组数据未被正常接收(即如果已检测到错误),则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将从检测到错误时开始的预定时间段(例如10秒)继续向分组接收单元622提供时钟信号,并且当已经过了该时间段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停止向分组接收单元622提供时钟信号。
当已检测到分组数据接收错误时,通信I/F单元60的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继续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直至已接收到重发数据,但是也存在重发数据的发送被中断的情况或根据对方装置重发数据的发送并未执行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重发数据尚未到达的时间段已超过了预定长度时,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停止提供时钟信号RCK_in,从而减少了因等待重发数据而浪费的功耗。注意在这样的结构下,定时器64可以设置在MAC 62中,或通信I/F单元的外部。同时,可以采用定时器64输出表示本身时间的信息而时钟供给控制器621确定经过的时间的结构;并且也可采用定时器64输出表示从出现了接收错误开始已经过的预定时间段的信号的结构。
(C-3)第三示例性变型
尽管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错误检测器623是作为分组接收单元622结构的一部分而设置的,但是这些单元也可以独立地设置。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仅有分组接收单元622是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供给时钟信号RCK_in的对象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功耗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减少到即使错误检测器623接收到来自其它模块的时钟信号而进入工作状态分组接收单元622也不会工作的程度。换句话说,时钟供给控制器621足以控制至少对分组接收单元622的时钟供给。
尽管MAC 62具有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但也可以采用时钟供给控制器621设置在通信I/F单元60的MAC 62外部的结构。
(C-4)第四示例性变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错误检测器623检测到在“省电模式”下已出现了接收错误,并且时钟供给控制器621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继续提供时钟信号RCK_in还是停止提供时钟信号RCK_in。备选地,可采用通信I/F单元60不具有错误检测器623的结构。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省电模式”下也存在时钟供给控制器621不提供时钟信号RCK_in的时间段,因此抑制了功耗,以低于使分组接收单元622保持工作状态的传统结构中的功耗。
同时,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向分组接收单元622和错误检测器623提供时钟信号RCK_in,但也可以采用MAC中的另一模块提供时钟信号的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省电模式”下停止提供时钟信号,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
(C-5)第五示例性变型
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网络100是用于执行符合以太网标准的通信的局域网,但也可执行符合其它标准的通信。同时,可采用其它类型的通信信道,如因特网,并且不存在对通信信道类型的限制。此外,通信网络100可以是有线通信信道、无线通信信道或其组合。
而且,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信I/F单元60的功能是基于OSI模型划分成层次结构的,但是只要执行与通信相关的处理的模块是具有对应于本发明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的功能的模块,就可以应用本发明。
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时钟供给控制器621和错误检测器623都在“正常驱动模式”和“省电模式”下使用,但也可采用这些单元只在“省电模式”下工作而这些组成元件的功能由“正常驱动模式”下的其它模块实现。
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省电模式”下停止或减少对装置控制器10、图像读取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UI单元40、以及通信I/F单元60的电力供给,但这种与电力供给相关的结构也仅是一个示例。至少“省电模式”下提供给通信I/F单元60的电量是完全可以减少的,并且可以按使通信I/F单元60能够如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进行工作的量提供电力。
为了进行例示和说明,提供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但这并不能详其所有,也不能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型都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而各种修改能够适应预期的特定用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将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所述数字数据,并且在提供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经由所述通信信道到达的电信号时,该第一处理单元输出通知信号;
时钟控制器,该时钟控制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开始提供时钟信号;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i)该第二处理单元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提取分组数据,并输出所提取的分组数据,并且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检测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ii)该第二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在从所述时钟控制器未提供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间期间停止接收分组数据,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时钟控制器的时钟信号时,利用所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开始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错误时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且在所述检测器未检测到错误时,所述时钟控制器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指示分组数据的接收已完成的工作状态的信号后,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器,其中,
当所述检测器参照所述定时器识别出错误时,所述时钟控制器在从检测到错误开始的时间段内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在经过所述时间段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有关的处理,以及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下级子层有关的处理。
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将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并输出所述数字数据,以及在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电量比在第一工作模式下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表示分组数据通过所述通信信道到达的电信号时,该第一处理单元输出通知信号;
时钟控制器,该时钟控制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开始提供时钟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i)该第二处理单元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提取分组数据并输出所提取的分组数据,并且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检测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以及(ii)该第二处理单元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从所述时钟控制器未提供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间期间停止接收分组数据,并在从所述时钟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时钟信号时,利用所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设置单元,该设置单元将工作模式设置成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以及
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在设置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利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数据来执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开始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时钟信号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错误时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且在所述检测器未检测到错误时,所述时钟控制器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指示分组数据的接收已完成的工作状态的信号后,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定时器,其中,当所述检测器参照所述定时器识别出错误时,所述时钟控制器在从检测到所述错误开始的时间段内继续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所述时钟信号,并且在经过所述时间段后,所述时钟控制器停止向所述接收单元提供时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有关的处理,以及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下级子层有关的处理。
CN200910174022.9A 2009-03-26 2009-10-16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7527A JP2010232895A (ja) 2009-03-26 2009-03-26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077527 2009-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074A CN101848074A (zh) 2010-09-29
CN101848074B true CN101848074B (zh) 2014-06-04

Family

ID=4277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0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074B (zh) 2009-03-26 2009-10-16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4778B2 (zh)
JP (1) JP2010232895A (zh)
CN (1) CN101848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14604A (ja) * 2010-11-24 2012-06-14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58582B2 (ja) * 2015-03-20 2019-0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5721547B (zh) * 2016-01-20 2019-05-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113630A (ja) * 2017-01-13 2018-07-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エラー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009107B (zh) * 2017-07-20 2019-11-05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JP7259628B2 (ja) * 2019-08-01 2023-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2134510A (ja) * 2021-03-03 2022-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220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监听休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1361A (en) * 1967-10-13 1970-12-29 Phillips Petroleum Co Method of foaming an olefin polymer using starch as a nucleating agent
US4208215A (en) * 1974-11-22 1980-06-17 Gte Servic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high purity amorphous Si3 N2 powder by intimate contact with a titanium containing material
US4052988A (en) * 1976-01-12 1977-10-11 Ethicon, Inc. Synthetic absorbable surgical devices of poly-dioxanone
US4098845A (en) * 1976-03-11 1978-07-0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crystallizable polyester resin
US4163100A (en) * 1976-09-02 1979-07-31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Rapidly crystallizing polyester compositions
US4490326A (en) * 1981-07-30 1984-12-25 Ethicon, Inc. Molding process for polydioxanone polymers
US4400328A (en) * 1981-10-19 1983-08-23 Yoshinobu Takegami 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 catalyst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4495166A (en) * 1982-07-19 1985-01-22 Mobil Oil Corporation Synthesis of ZSM-5 utilizing a mixture of quaternary ammonium ions and amines
US4444927A (en) * 1982-09-13 1984-04-24 Ethicon, Inc. Sucrose and/or lactose nucleating agents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dioxanone
US4720570A (en) * 1986-03-14 1988-01-19 Celanese Corporation Rate of crystallizing diphenylisophthalate/diphenylterephthalate monomer
JPH0696668B2 (ja) * 1988-01-29 1994-11-3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4906730A (en) * 1988-05-06 1990-03-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etherimide blends, and molding method
US5286386A (en) * 1988-12-22 1994-02-15 Ensr Corporation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oily substrates
US5359013A (en) * 1990-11-06 1994-10-25 Alliedsignal Inc. Polymer nylon compositions featuring improved rates of crystalliza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5414051A (en) * 1991-02-19 1995-05-09 Alliedsignal Inc. Nylon compositions featuring improved rates of crystallization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5155183A (en) * 1991-04-16 1992-10-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poly(arylene sulfide) having an enhanced rate of crystallization
US5281643A (en) * 1991-05-28 1994-01-25 Istituto Guido Donegani S.P.A.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US5496918A (en) * 1991-09-23 1996-03-05 Alliedsignal Inc.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polymers
US5266629A (en) * 1992-11-20 1993-11-30 Shell Oil Company Polyketone containing graphite nucleating agent
US5344982A (en) * 1993-04-02 1994-09-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Diamines and polyimides containing pendent ethynyl groups
US5414036A (en) * 1993-04-12 1995-05-09 Enichem S.P.A. Rapidly crystallizing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EP0724604B2 (en) * 1993-10-21 2005-12-14 Exxonmobil Oil Corporation Polyolefin blends of bimod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US5431972A (en) * 1993-10-22 1995-07-11 Shell Oil Company Nucle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in polyesters
TW369414B (en) * 1994-09-30 1999-09-11 Yamanouchi Pharma Co Ltd Bone formation transplant
FR2725732B1 (fr) * 1994-10-12 1996-12-13 Fiberweb Sodoca Sarl Structure composite formee de derives d'acide lactique et son procede d'obtention
AU714545B2 (en) * 1995-04-26 2000-01-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US5729577A (en) * 1996-05-21 1998-03-17 Motorola, Inc. Signal processor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CA2294714A1 (en) * 1997-07-02 1999-01-14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olylactic acid scleral plugs
US5969021A (en) * 1997-08-07 1999-10-19 Fina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improving crystallization rate and temperature of 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 and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GB9719601D0 (en) * 1997-09-15 1997-11-19 Univ West London The Crystallisation of sugars
US6080798A (en) * 1998-09-28 2000-06-27 Handa; Paul Manufacturing foams by stress-induced nucleation
US6351530B1 (en) 1998-11-16 2002-02-26 Conexant Systems, Inc. Modem having a digital high voltage isolation barrier
EP1173265B1 (en) * 1999-01-29 2005-12-2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Sonic impinging jet crystalliz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6159406A (en) * 1999-05-25 2000-1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cess for rapid crystallization of polyesters and co-polyesters via in-line drafting and flow-induced crystallization
US20080046608A1 (en) * 1999-08-04 2008-02-21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Low-Power Extended USB Flash Device Without Polling
DE60029289T2 (de) * 1999-10-05 2007-07-2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Biologisch abbaubare Polyesterharzzusammensetzung und ihre Verwendung
EP1164460A4 (en) * 2000-01-13 2008-12-10 Access Co Ltd COMPUTER SYSTEM AND COST-SAVING TAX PROCEDURE
US6395795B1 (en) * 2000-09-29 2002-05-28 Ausimont Usa, Inc. Titanium dioxide nucleating agent systems for foamable polymer compositions
US6319576B1 (en) * 2000-11-20 2001-11-20 The Coca-Cola Company Method to increase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olyesters
US6816976B2 (en) * 2001-03-29 2004-11-09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
DE20106464U1 (de) * 2001-04-12 2001-08-02 Pac Tech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Lotkugeln
US6521685B1 (en) * 2001-07-03 2003-02-18 Milliken & Company Clarifying agent formulations for thermoplastics exhibiting very high nucleation efficacy
US6534623B1 (en) * 2001-07-25 2003-03-1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polycarbonate oligomers
US6980823B2 (en) * 2002-01-31 2005-12-27 Qualcomm Inc. Intermediate wake mode to track sleep clock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155618B2 (en) * 2002-03-08 2006-12-2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Low pow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6794484B2 (en) * 2002-06-28 2004-09-21 Ethicon, Inc. Crystallizable polylactone copolymers prepared from mono- and di-functional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s
US6831149B2 (en) * 2002-06-28 2004-12-14 Ethicon, In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ing mono-and di-functional initiators to prepare fast crystallizing polylactone copolymers
MXPA05001244A (es) * 2002-07-31 2005-06-08 Alza Corp Composiciones de deposito de polimero multimodal inyectable y usos de las mismas.
JP2004243533A (ja) 2003-02-10 2004-09-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1689469A2 (en) * 2003-11-14 2006-08-16 Alza Corporation Package for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US7127628B2 (en) * 2004-02-24 2006-10-24 Alcor Micro, Corp.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gulating an oscillator
ES2354617T3 (es) * 2004-04-19 2011-03-16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Fibras, materiales no tejidos y artículos que contienen nanofibras producidas a partir de polímeros con elevada temperatura de transición vítrea.
JP4810190B2 (ja) * 2004-12-02 2011-11-0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US7734942B2 (en) * 2006-12-28 2010-06-08 Intel Corporation Enabling idle states for a component associated with an interconnect
KR101388794B1 (ko) * 2008-03-03 2014-04-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인-밴드 시그널링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220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监听休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074A (zh) 2010-09-29
US8964778B2 (en) 2015-02-24
US20100246380A1 (en) 2010-09-30
JP2010232895A (ja) 2010-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8074B (zh) 通信控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516296B (zh) 一种基于外设模块的微控制器系统的唤醒方法及外设模块
CN103327586B (zh) 无线传感网节点休眠低功耗协议的同步方法
JP2009260970A (ja) サービス連続性を維持しつつパッシブ光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電力消費量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164232A (ja) 第1プロセッサと第1プロセッサに接続された第2プロセッサとの間のデータ通信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ュアルプロセッサ構造
CN101820347A (zh) 计算设备和网络间的中介设备中使用的方法和以太网设备
US87564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ause frame to a link partner to establish a transmission pause period according to a low data rate being detected
EP2903206B1 (en) Method for waking up a distant device from a local device.
EP213916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N106358273A (zh) 一种低功耗通信装置
US20130145191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wer management
US85705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s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supports different network connections according to an operation mode
CN111193573B (zh) 一种速率可调的fpga异步串口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2419628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02351825A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2010031290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based decisions for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ing
KR20150128681A (ko) 2선식 직렬 인터페이스 및 프로토콜
CN105807886A (zh) 一种芯片唤醒系统及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5070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55589A (zh) 以太网设备、以太网通信系统、及以太网设备的配置方法
JP2011199761A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通信端末、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31888B (zh) 无线通讯方法、通讯装置及其通讯系统
WO2020211861A1 (zh) 终端设备的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4536840B (zh) 一种看门狗计时器及其控制方法
El Kouche et al. WSN platform Plug-and-Play (PnP) custo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