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547B -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1547B
CN105721547B CN201610037782.5A CN201610037782A CN105721547B CN 105721547 B CN105721547 B CN 105721547B CN 201610037782 A CN201610037782 A CN 201610037782A CN 105721547 B CN105721547 B CN 105721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basic data
response
operational order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7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1547A (zh
Inventor
代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37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1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1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该实施方式实现了用户与多个服务器的同时交互。

Description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每个服务器服务的用户数量,目前通常会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平行的服务区域,不同服务区域的用户账户数据互相隔离,用户之间不会产生交互。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有的业务需要不同服务区域的用户一起协同处理。
对于这种需要协同处理的业务,现有技术中进行处理的方法为:通常情况下客户端连接第一服务器,在需要协同处理业务时,向第一服务器发出协同业务请求,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协同业务请求,向独立于第一服务器设置的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协同业务请求并且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经由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客户端基于所述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断开与第一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用户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操作指令,接收对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响应于所述对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处理业务结束,与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从第二服务器取回更新后的用户的账户数据。
然而,现有技术中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用户在协同处理业务时仅可以与第二服务器进行交互,无法获取由第一服务器向所有用户提供的数据以及与第一服务器中其他用户账户的交互数据,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客户端,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所述用户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所述预设场景数据;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协同业务请求,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用户登录标识;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接收的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同意应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基础数据,向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基础数据以呈现所述基础数据;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定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设提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指令;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处理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第二处理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客户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实现了用户与多个服务器的同时交互,从而扩展了用户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又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第一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第二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第一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第二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或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服务器105和106。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服务器105和106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110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和106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支付类应用、购物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平台软件以及游戏类应用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任务处理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和106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上显示的内容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一般由客户端、服务器105和服务器106中的一项或多项执行,相应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一般设置于客户端、服务器105和服务器106中的一项或多项。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所述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客户端和两个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网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通常,客户端上安装有供用户执行任务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向第一服务器或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操作指令:首先,用户可以通过应用输入用户操作指令,之后,应用判断接收的用户操作指令是否针对协同业务,若否,则将用户操作指令作为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服务器,若是,则将用户操作指令作为第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然后,应用可以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之后,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和/或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之后,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其中,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更新的基础数据和更新的任务场景等。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更新的业务数据和更新的业务场景等。
在上述的应用将用户操作指令作为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服务器以及将用户操作指令作为第二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之前,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需要建立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可以为现有技术中或未来发展的技术中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建立通信连接至少可以包括: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用户登录标识与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并呈现预设场景数据;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协同业务请求,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客户端发送预设场景数据。
上述的基础数据,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账户的余额、用户社交数据、用户等级数据、账户历史数据和工具数据,至少可以基于第一服务器中的预设场景数据、第一操作指令和预设的任务逻辑得到。上述的业务数据,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至少可以包括业务账户余额以及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至少可以基于第二服务器中的预设场景数据、第二操作指令和预设的业务逻辑得到。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客户端还可以响应于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例如,第二服务器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表明业务账户余额已低于业务账户阈值而指示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步骤220,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通常为执行任务的服务器,设有多个平行的服务区域,并且不同服务区域中的用户账户数据互相隔离、用户之间不会产生交互。在执行任务时,第一服务器通常负责进行任务场景的维护、任务逻辑的控制以及响应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等。
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在预设的任务场景中接收到上述步骤210中由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根据预设的任务逻辑生成在该任务场景中针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并向客户端返回该针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服务器可以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基础数据以呈现基础数据。例如,第一服务器可以响应于用户社交数据的更新,向用户推送更新的社交数据以呈现更新的社交数据。
备选地或附加地,上述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服务器可以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预定提醒信息。例如,第一服务器可以响应于用户账户的余额满足预定的提醒阈值,向用户推送提醒用户账户的余额的提醒信息以呈现该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由于在执行任务时要求较高的时效性,上述与任务有关的基础数据可以在第一服务器的内存中访问,从而尽量避免访问数据库,以提高访问效率。
步骤230,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通常为预先设置的为了保证协同业务的一致性的服务器,并且第二服务器通常负责多个客户端的任务场景的维护、任务逻辑的控制、响应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和维护用户的业务数据等。
第二服务器响应于在预设的业务场景中接收到上述步骤210中由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根据预设的业务逻辑生成在该业务场景中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并向客户端返回该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情况下,上述的第二服务器在处理第二操作指令时,会涉及到对第一服务器中基础数据的修改,此时可以与第一服务器进行协同以完成对第一服务器中基础数据的修改:第二服务器可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可以经由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第一服务器中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业务数据以呈现业务数据。例如,第二服务器可以响应于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以呈现该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
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预设提醒信息。例如,第二服务器可以响应于业务账户余额满足预设的提醒阈值,向用户推送提醒业户账户余额的提醒信息以呈现该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由于对业务操作的反馈要求控制在几十毫秒,上述的第二服务器中业务数据的存储方式与第一服务器中与任务有关的基础数据的存储方式相同,可以将与业务有关的数据都放在内存中访问,从而尽量避免访问数据库,以提高访问效率。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图3的应用场景中,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310中,用户A以及用户B分别与服务自己的原服务器通信:用户A使用客户端A连接第一服务器A,向第一服务器A发起协同业务请求;用户B使用客户端B连接第一服务器B,向第一服务器B发起协同业务请求,之后,第一服务器A连接用于协同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并向第二服务器同步用户A的用户基础数据,第一服务器B连接用于协同业务的第二服务器,并向第二服务器同步用户B的用户基础数据。
在步骤320中,客户端A向第一服务器A发送用户A的第一操作指令,并接收第一服务器A响应该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和第一服务器A向客户端A推送的基础数据;客户端A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A的第二操作指令,并接收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第二服务器向客户端A推送的业务数据,其中,若第二服务器接收的第二操作指令中包括部分需要第一服务器A协同的指令(如修改基础数据等),则第二服务器将该部分需要第一服务器A协同的指令转发给第一服务器A,并接收第一服务器A返回的对协同指令的处理结果(如将用户A的基础数据的修改同步至第二服务器等);以及,客户端B向第一服务器B发送用户B的第一操作指令,并接收第一服务器B响应该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和第一服务器B向客户端B推送的基础数据;客户端B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B的第二操作指令,并接收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第二服务器向客户端B推送的业务数据,其中,若第二服务器接收的第二操作指令中包括部分需要第一服务器B协同的指令(如修改基础数据等),则第二服务器将该部分需要第一服务器B协同的指令转发给第一服务器B,并接收第一服务器B返回的对协同指令的处理结果(如同步用户B的基础数据的修改至第二服务器等)。
在步骤330中,客户端A响应于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用户A的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处理业务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仅保持与原服务器(也即第一服务器A)的通信连接;以及客户端B响应于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用户B的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处理业务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仅保持与原服务器(也即第一服务器B)的通信连接。
继续参见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又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该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由第一服务器420向客户端410推送基础数据,由第二服务器430向客户端410推送业务数据;响应于客户端410向第一服务器420发送第一操作指令,由第一服务器420向客户端410返回针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推送基础数据的变更;响应于客户端410向第二服务器430发送第二操作指令,由第二服务器430向客户端410发送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推送业务数据的变更。在第二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针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推送业务数据的变更时,若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则向第一服务器420发送请求以修改基础数据,第一服务器420同步修改结果至第二服务器430,并向客户端410推送由上述修改基础数据产生的基础数据变更。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应用于游戏场景的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第一服务器作为游戏服务器以便用户执行游戏这一任务,使用第二服务器作为战斗服务器以便用户进行跨服战斗这一协同业务,具体流程如下:
1、使用单个服务器作为用户跨服战斗的战斗服务器,在战斗开始前由战斗服务器创建好场景地图,并将不依赖于本次跨服战斗存在的基础数据复制到该服务器上,同时继续保持玩家的对象。
2、数据复制完成后,客户端连接到战斗服务器,但同时保持与游戏服务器的连接。
3、客户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将操作指令发送给游戏服务器或者战斗服务器。例如:如果是针对跨服战斗的指令,如攻击,移动,则发送给战斗服务器;如果是针对非跨服战斗的指令,如穿戴装备指令或游戏服务器好友聊天指令,则发送给游戏服务器。
4、如果是战斗服务器收到针对跨服战斗的指令,分情况本地处理或者与游戏服务器联动处理。例如:若指令为请求战斗服务器中任务攻击或移动,则本地处理即可,若指令为捡取场景中的道具,则战斗服务器移除场景道具,然后向游戏服务器发送添加道具的请求,游戏服务器将道具添加到本地背包,并将结果同步至客户端和战斗服务器。这些差异化操作可用游戏服务器和战斗服务器中分别设置的预设代理层来处理,之后将在本地完成处理后返回的操作结果给客户端。
5、如果是游戏服务器收到针对非跨服战斗的指令,分情况本地处理或者与战斗服务器联动处理。例如:若指令为请求游戏服务器好友聊天,则本地处理即可,若指令为穿戴装备指令,则由游戏服务器执行穿戴装备,并将穿戴结果(包括外观和导致的基础数据变更)同步至客户端和战斗服务器。这些差异化操作同样可用游戏服务器和战斗服务器中分别设置的预设代理层来处理,之后将在本地完成处理后返回的操作结果给客户端。
6、跨服战斗中依赖于跨服战斗存在的业务数据,例如场景相关的消息(如地图,怪物,人物移动等),由战斗服务器推送给客户端,其它消息不依赖于跨服战斗存在的数据,例如道具,游戏服务器好友社交等消息,由游戏服务器推送给客户端。
7、战斗结束后,通常战斗服务器管理的战斗数据是不必保留的,可直接释放战斗服务器连接即可。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用户与多个服务器同时进行交互,从而扩展了用户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方式;另外,由于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始终由第一服务器持有并进行修改,可以防止因客户端仅连接第二服务器时出现异常导致的数据丢失。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现中,由于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的请求大多是对基础数据的请求,第一服务器就可以完成,第二服务器需要访问的基础数据已存有本地副本,因此除非涉及修改,否则不必协同,因协同业务所产生的需要转发处理的消息较少,从而需要耗费的资源较少。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底层数据的修改以及协同数据的修改统一由各自预设的代理层来完成,上层业务代码的通用性较高。
进一步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该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流程5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在步骤510中,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
在步骤520中,接收用户操作指令;
在步骤530中,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步骤540中,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从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用户登录标识与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呈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基础数据;呈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呈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业务数据;以及呈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至少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响应于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应当理解,方法500中记载的诸步骤分别与方法200中描述的客户端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200中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500及其中包含的操作和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第一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用于第一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流程6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在步骤610中,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
在步骤620中,响应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其中,同意应答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而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其中,用户登录标识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而向第一服务器返回;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至少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其中,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第二操作指令为针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基础数据以呈现基础数据;以及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预定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方法600中记载的诸步骤分别与方法200中描述的第一服务器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200中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600及其中包含的操作和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考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第一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用于第二服务器的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的流程7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在步骤710中,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
在步骤720中,响应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与第一服务器其建立通信连接;接收协同业务请求,其中,协同业务请求为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接收由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客户端发送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响应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经由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业务数据以呈现业务数据;以及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预设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方法700中记载的诸步骤分别与方法200中描述的第二服务器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200中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700及其中包含的操作和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参考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包括客户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系统中。
如图8所示,该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8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端810、第一服务器820和第二服务器830。
其中,客户端810,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一服务器820,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二服务器830,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客户端进一步配置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用户登录标识与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预设场景数据;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第一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协同业务请求,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第二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客户端发送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第一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基础数据以呈现基础数据;第一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预定提醒信息;第二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业务数据以呈现业务数据;以及第二服务器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预设提醒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客户端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应当理解,装置8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8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装置8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进一步参考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该装置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作为客户端的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9所示,该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9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910、操作指令接收模块920、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930和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940。
其中,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910,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操作指令接收模块920,配置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指令;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930,配置用于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940,配置用于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通信连接模块,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登录标识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从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以及场景数据呈现模块,配置用于基于用户登录标识与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基础数据呈现模块,配置用于呈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基础数据;预定提醒呈现模块,配置用于呈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业务数据呈现模块,配置用于呈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业务数据;以及预设提醒呈现模块,配置用于呈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而向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至少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连接断开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应当理解,装置9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5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9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装置9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进一步参考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该装置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作为客户端的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10所示,该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10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10和第一处理结果发送模块1020。
其中,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10,配置用于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处理结果发送模块1020,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二通信连接模块,配置用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基础数据发送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其中,同意应答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而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登录标识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其中,用户登录标识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而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登录标识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代理更新推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其中,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第二操作指令为针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基础数据推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基础数据以呈现基础数据;以及预定提醒推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预定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装置10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6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10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装置10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进一步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客户端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该装置实施例与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作为客户端的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11所示,该用于系统的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1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110和第二处理结果发送模块1120。
其中,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110,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第二处理结果发送模块1120,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至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三通信连接模块,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其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协同业务请求,其中,协同业务请求为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基础数据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由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登录标识返回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用户登录标识;场景数据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客户端发送预设场景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处理结果发送模块进一步配置用于: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经由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业务数据推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业务数据以呈现业务数据;预设提醒推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预设提醒信息。
应当理解,装置11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7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11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装置1100中的相应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中的单元相互配合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800、900、1000、1100中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在图8、图9、图10和图11中未示出。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仅代表两个不同用途的服务器,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配置完成,选取的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或第二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特殊限定。
同理,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指令及第二操作指令仅代表针对两个不同对象的操作指令,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指令完成,选取的指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或第二并不构成对操作指令的特殊限定。
同理,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和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仅代表三个用于不同装置的通信连接建立模块,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配置完成,选取的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并不构成对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的特殊限定。
同理,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及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仅代表针对两个不同数据处理对象的处理结果的接收模块,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配置完成,选取的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或第二并不构成对处理结果接收模块的特殊限定。
同理,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连接模块、第二通信连接模块和第三通信连接模块仅代表用于三个不同连接对象的通信连接模块,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配置完成,选取的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并不构成对通信连接模块的特殊限定。
同理,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结果发送模块及第二处理结果发送模块仅代表针对两个不同数据处理对象的处理结果的发送模块,可以分别选取合适的配置完成,选取的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或第二并不构成对处理结果发送模块的特殊限定。
下面参考图12,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1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203中,还存储有系统1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201、ROM 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2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209。通信部分1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205。可拆卸介质1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2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2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和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向客户端发送对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8)

1.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所述用户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所述预设场景数据;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协同业务请求,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
所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同意应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基础数据,向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预设场景数据;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基础数据以呈现所述基础数据;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定提醒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设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进一步响应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5.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包括: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所述用户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所述预设场景数据;
接收用户操作指令;
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呈现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基础数据经由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呈现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基础数据;
呈现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
呈现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
呈现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9.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包括: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协同业务请求,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用户登录标识;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从第二服务器接收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且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基础数据以呈现所述基础数据;
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定提醒信息。
12.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包括:与第一服务器其建立通信连接;接收协同业务请求,其中,协同业务请求为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响应于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接收由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基础数据,向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预设场景数据;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
接收更新后的基础数据,其中,所述更新后的基础数据为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推送的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
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设提醒信息。
15.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客户端,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基于所述用户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所述预设场景数据;接收用户操作指令,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协同业务请求,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以及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接收的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同意应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基础数据,向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响应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预设场景数据;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基础数据以呈现所述基础数据;
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定提醒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设提醒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19.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包括:第一通信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登录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场景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登录标识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预设场景数据,呈现所述预设场景数据;
操作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指令;
第一处理结果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第二处理结果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数据呈现模块,用于呈现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基础数据经由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并且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所述第一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基础数据呈现模块,用于呈现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基础数据;
预定提醒呈现模块,用于呈现所述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
业务数据呈现模块,用于呈现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所述业务数据以呈现所述业务数据;以及
预设提醒呈现模块,用于呈现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所述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的关联所述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信连接断开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指示协同业务处理结束,断开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23.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
第二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客户端和第二服务器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包括:第二通信连接模块,配置用于与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协同业务请求;基础数据发送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对协同业务请求的同意应答,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其中,同意应答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的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而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登录标识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登录标识,其中,用户登录标识由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基础数据而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登录标识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向客户端发送用户登录标识;
第一处理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针对非协同业务的第一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代理更新推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经由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更新所述基础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推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其中,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从第二服务器接收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且所述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为所述第二服务器进一步响应于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所述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的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基础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推送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所述基础数据以呈现所述基础数据;
预定提醒推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基础数据满足预定的提醒条件,向所述客户端推送关联所述基础数据的预定提醒信息以呈现所述预定提醒信息。
26.一种协同处理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连接建立模块包括:第三通信连接模块,配置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其建立通信连接;协同请求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协同业务请求,其中,协同业务请求为第一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的协同业务请求而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同意应答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的所述协同业务请求满足预设的协同业务条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所述同意应答;基础数据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由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用户账户中不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基础数据;登录标识返回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基础数据,向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所述用户登录标识;场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与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预设场景数据;
第二处理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协同业务的第二操作指令,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的处理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结果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为对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对基础数据的增减数据的操作指令,经由所述第二服务器的预设代理层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生成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更新基础数据的请求以及经由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更新后的基础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业务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推送条件,向客户端推送业务数据以呈现业务数据;
预设提醒推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账户中依赖于协同业务存在的业务数据满足预设的提醒条件,向客户端推送关联提醒条件的预设提醒信息以呈现预设提醒信息。
CN201610037782.5A 2016-01-20 2016-01-20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721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7782.5A CN105721547B (zh) 2016-01-20 2016-01-20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7782.5A CN105721547B (zh) 2016-01-20 2016-01-20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547A CN105721547A (zh) 2016-06-29
CN105721547B true CN105721547B (zh) 2019-05-31

Family

ID=5614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7782.5A Active CN105721547B (zh) 2016-01-20 2016-01-20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1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3352B (zh) * 2016-07-05 2019-05-3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的服务器之间数据同步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7451796B (zh) * 2017-08-07 2021-09-1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辅助处理协同业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79876B (zh) * 2017-11-16 2022-01-07 广州市百果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7992373A (zh) * 2017-12-20 2018-05-04 翟德义 一种实现协同操作的方法及系统、客户端、代理服务器
CN110086861B (zh) * 2019-04-19 2021-12-14 山东欧倍尔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协同仿真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0413421B (zh) * 2019-06-28 2024-01-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47548A (zh) * 2019-12-06 2020-05-12 深圳华锐金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80835A (zh) * 2020-07-07 2020-11-03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pp端强制提醒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85902B (zh) * 2020-08-25 2024-05-24 上海中云数赢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跨系统信息协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67680A (zh) * 2021-12-27 2022-05-3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076A (zh) * 2010-11-03 2012-05-23 不嘴炮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 远距互动装置及社区服务系统
CN102902574A (zh) * 2012-09-24 2013-01-3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息流节点的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25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业务的适配、分流传输及流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3500120A (zh) * 2013-09-17 2014-01-0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线程异步双写的分布式缓存高可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5863C (zh) * 2006-07-18 2009-06-24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 远程鉴定系统
JP2010232895A (ja) * 2009-03-26 2010-10-14 Fuji Xerox Co Ltd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076A (zh) * 2010-11-03 2012-05-23 不嘴炮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 远距互动装置及社区服务系统
CN103188725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业务的适配、分流传输及流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2902574A (zh) * 2012-09-24 2013-01-3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息流节点的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00120A (zh) * 2013-09-17 2014-01-08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线程异步双写的分布式缓存高可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547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1547B (zh) 协同处理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7934B (zh) 消息推送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2893272B (zh) 对象的共享和同步
CN109995877A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5991682B (zh)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9152094A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10119294A (zh) 菜单页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27576B (zh) 配置应用程序接口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405300A (zh) 挂件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93765A (zh) 一种布局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992732A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5109A (zh) 一种即时通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26002A (zh) 一种服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9792403A (zh) 联网消息传递系统中的时移通信
CN111917838A (zh) 基于微服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927322A (zh) 调整社交媒体更新显示至变化的丰富度程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63197A (zh) 一种换肤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022323A (zh) 一种基于WebSocket与Redux的跨终端实时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13212A (zh) 用于处理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54825A (zh) 页面生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404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2734545A (zh) 区块链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79015A (zh) 网站服务器与im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12953992A (zh) 网络系统、通信与组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802A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