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866B -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866B
CN113300866B CN202010549596.6A CN202010549596A CN113300866B CN 113300866 B CN113300866 B CN 113300866B CN 202010549596 A CN202010549596 A CN 202010549596A CN 113300866 B CN113300866 B CN 113300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dge cloud
cloud node
managemen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95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866A (zh
Inventor
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95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1Service on demand, e.g. definition and deployment of services in re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中心管控设备可基于云计算服务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边缘云节点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云计算应用的逐渐增加,终端对云资源在时延、带宽等性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集中式的云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终端日渐增高的云资源需求。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出现,产生了边缘云的概念。
目前,边缘云已通过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将云计算资源和边缘云节点下沉至距离终端用户很近的地方,终端用户可就近访问云计算服务。随着边缘云的不断发展,边缘云节点需要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来满足客户需求,以支持不同服务需求。然而,边缘云节点如何实现能力迭代演进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实现边缘云节点能力迭代演进,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中心管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心管控设备用于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网络系统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组件;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边缘管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组件;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接收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网络系统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节点能力管控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中心管控设备可基于云计算服务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边缘云节点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边缘可用域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可用域以城市为维度时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e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边缘可用域以城市为维度时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装载的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卸载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边缘云节点如何实现能力迭代演进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中心管控设备可基于云计算服务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边缘云节点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a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网路系统100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以及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
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是一种边缘位置的具备计算、网络、存储以及安全等能力的云平台。
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视为一种边缘云网络系统。边缘云是个相对概念,边缘云是指相对靠近终端的云计算平台,或者说,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区别,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包括资源规模化且位置集中的数据中心,而边缘云节点102覆盖的网络范围更广泛,也因此具备距离终端更近的特性,单个边缘云节点102的资源规模较小,但是边缘云节点102的数量多,多个边缘云节点102构成了本实施例中边缘云的组成部分。其中,终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例如可以是互联网中的终端或者用户端,或者物联网中的终端或用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每个边缘云节点102包括一系列的边缘基础设施,这些边缘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数据中心(DC)、无线机房或集群,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核心网设备、基站、边缘网关、家庭网关、计算设备和/或存储设备等边缘设备及对应的网络环境等等。在此说明,不同边缘云节点102的位置、能力以及包含的基础设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其中,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与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等中心网络、终端结合可形成“云边端三体协同”的网络架构,在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网络转发、存储、计算和/或智能化数据分析等任务放在网络系统100中的各边缘云节点102中处理,由于各边缘云节点102更靠近终端,因此可以降低响应时延,减轻中心云或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的压力,降低带宽成本。或者,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也可以直接与终端结合形成“边端两体协同”的网络架构,对此不做限定。
随着边缘云节点102的部署,如何对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以正确和稳定的逻辑进行管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鉴于此,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中,部署有中心管控设备101,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以边缘云节点102为管控对象,在资源调度,镜像管理,实例管控,运维,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对网络系统100中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管控,从而将云计算服务放到各边缘云节点102中处理。在部署实施上,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中,或者,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传统数据中心中,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和其管控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共同构成边缘云网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一个边缘云节点102来说,可以对外提供各种资源,例如CPU、GPU等计算资源,内存、硬盘等存储资源,带宽等网络资源等。另外,边缘云节点102还可以根据镜像创建相应实例,通过实例对外提供各种服务。其中,镜像是在边缘云节点102中创建的实例所需的基础文件,例如可以是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或操作配置等镜像文件,其可以是符合边缘云节点102计算部署要求,特定的一系列文件按照一定的格式制作成的文件。另外,镜像的形态是多样的,可以是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镜像文件、容器(Docker)镜像文件、各类型的应用打包文件等,镜像形态可以与云计算服务需要使用的虚拟化技术有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与镜像对应,实例的实现形态可以是虚拟机、容器或应用程序等。
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因时间推移,云计算需求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等,边缘云节点102的能力有可能需要迭代、变化或者演进。为了满足不同云计算服务或不同云计算需求对边缘云节点102的能力需求,在本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102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是指可以按需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也可以按需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且能力组件的装载和卸载都不影响边缘云节点102的正常运行;相应地,中心管控设备101除了可以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以及针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镜像的管理和分发等管理操作之外,还可以针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以使边缘云节点102灵活地为不同云计算服务或云计算需求提供所需边缘能力,支持服务需求。基于此,针对任一云计算服务,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该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与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相对应,对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是指按需控制边缘云节点(如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以及按需控制边缘云节点(如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的管控过程。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无论是“插上去(相当于装载)”还是“拔下来(相当于卸载)”都不会影响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云计算服务的部署状态不同,对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会有不同理解。例如,在云计算服务已经部署在某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上的情况下,则部署该云计算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即为目标边缘云节点。又例如,在云计算服务还未部署在边缘云节点102上的情况下,则被选中即将部署该云计算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即为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了便于描述,将目标边缘云节点记为102a,如图1a所示。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云计算服务可以是但不限于:在线教育服务、在线视频服务、在线直播服务、在线游戏服务、邮箱服务或VR服务等,对此不做限定。
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为云计算服务提供某种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为云计算服务卸载某种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还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为云计算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某种能力组件,且在另一段时间内卸载该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的方式。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对外提供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是web页面、应用页面或命令窗等;云计算服务的相关方可以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将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提供给中心管控设备101;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人机交互界面方式之外,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例如,中心管控设备101可内置云计算服务类型与能力需求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所属的类型查询该对应关系,确定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又或者,云计算服务需求方也可以通过其它可与中心管控设备101通信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配置设备等,将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中心管控设备101,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接收其它设备传输来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该网络系统100除了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和边缘云节点102之外,还包括:边缘管控设备103,主要用于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实现对边缘云节点102的两级管控。在部署实施上,该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独立于各边缘云节点102部署在网络系统100中,或者,边缘管控设备103也可以部署在边缘云节点102中。进一步可选地,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部署在部分边缘云节点102中;或者,也可以是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中部署一个边缘管控设备103。在图1b中,以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中部署一个边缘管控设备103为例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管控设备103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对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或者镜像的管理和分发等各种管控;进一步,边缘管控设备103还可以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换句话说,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通过边缘管控设备103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关于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通过边缘管控设备103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的具体内容,在此暂不详述,具体可参见后续实施例。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拓展边缘云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场景,提高边缘云的服务灵活性,例如可以考虑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基于此,如图1c所示,在网络系统100包括多个边缘云节点10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除了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和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之外,还包括构建在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之上的边缘可用域104。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系统100包含一个边缘云节点102的情况下,也可以有边缘可用域的概念,该情况下所构建的边缘可用域104即为网络系统100,本实施例对这种特殊情况不做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边缘可用域104的覆盖范围和位置。可选地,可以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104,例如将一个行政区域内的边缘云节点102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这里的行政区域可以是省、市、县、乡等各种行政区划级别下的区域。例如,可以将一个省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一个市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例如,可以将一个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102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几个相邻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102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
在边缘可用域10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实现云计算的局部化或本地化,实现为一种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属于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是一种新的边缘云形态。根据边缘可用域104的覆盖范围、位置等不同,本实施例网络系统100所实现的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下的云系统的形态会有所差异。例如,若边缘可用域104的覆盖范围是以城市为单位,即一个边缘可用域104覆盖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那么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实现为一种城市云系统,如图1d所示。在图1d所示城市云系统中,以包含城市A和城市B为例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终端或用户分散在局部区域或某个特定区域,不需要对云计算服务做全网部署,只需在局部区域或特定区域部署云计算服务的应用场景。
在边缘可用域104的基础上,服务需求方可以以边缘可用域102为服务部署单位,可以在一个或几个边缘可用域104中部署所需的云计算服务,从而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化或本地化。进一步,在包含边缘可用域104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作为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边缘可用域10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需要保障部署在边缘可用域104中的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边缘云节点102被划分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104中,且同一边缘可用域104中的边缘云节点102之间互通,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可选地,同一边缘可用域104中的边缘云节点102可以位于同一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102之间是互通的;或者,同一边缘可用域104中的边缘云节点102也可以位于各自的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102之间内网互通。其中,边缘云节点102所处的内网可以是一个局域网。这样,在一个边缘可用域104中,一方面可以将云计算服务分散部署在该边缘可用域104中不同的边缘云节点102上,达到多点容灾的目的;另外,当某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或者不可用时,可以将该边缘云节点102上的云计算服务迁移到该边缘可用域104中其他边缘云节点102上,可以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进一步可选地,在边缘云节点102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或者不可用时,还可以启动相应异常处理流程或故障排查流程,用以保障边缘可用域104的可用性。
在城市云场景中,主要服务本地化场景,例如,以地市、区县为单位,在城市交通、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提供在线服务,例如在线教育服务、在线直播服务、在线医疗服务、线上购物服务、在线游戏服务、在线健康服务、交通实时查询服务等。这些服务场景中,云计算服务通常会逐步部署实施,或分阶段部署实施,相应地,云计算服务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也是逐步变化或因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云计算服务的初始阶段,其需要边缘云节点102的能力组件较少,在云计算服务的中期阶段,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大,云计算服务需要边缘云节点102的能力组件也就相应增多。例如,在线游戏服务,在服务的初始阶段,使用的人数较少,网络规模较小,不需要使用专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Cloud,VPC)组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在线游戏服务中期阶段,服务功能强大了,使用在线游戏服务的人逐渐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ARP欺骗、广播风暴、主机扫描等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VPC网络组件实现网络中不同用户的隔离,此时,边缘云节点102需要装载新的能力组件,即VPC网络组件。又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云计算服务可能不再需要某些能力组件,例如在线教育服务不再需要分布式存储服务,则为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的分布式存储组件就可以从边缘云节点102上卸载。
基于上述,在存在边缘可用域104的场景中,例如城市云场景,要求边缘云节点102的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迭代能力。故在本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102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中心管控设备101可基于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边缘可用域10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可以为任一边缘可用域104中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关于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以及对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的解释,可参见前文,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e所示,该网络系统100除了包括中心管控设备101、多个边缘云节点102以及边缘可用域104之外,还包括:边缘管控设备103,主要用于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实现对边缘云节点102的两级管控。该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独立于各边缘云节点部署在网络系统100或者一个边缘可用域104中,或者,边缘管控设备103的也可以部署在边缘云节点102中。进一步可选地,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部署在部分边缘云节点102中;或者,也可以是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中部署一个边缘管控设备103。在图1e中以每个边缘云节点102中部署一个边缘管控设备103为例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管控设备103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对边缘云节点102进行资源调度或者镜像的管理和分发等各种管控;进一步,边缘管控设备103还可以配合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换句话说,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通过边缘管控设备103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进一步,在图1c-图1e所示网络系统100中,鉴于边缘可用域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在云计算服务的部署上相对更为灵活,为此,在云计算服务种类较多、差异较大的边缘可用域中,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不同云计算服务的服务时段,做到边缘计算资源的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服务质量。又例如,在白天时段,启用远程或在线教育服务,不启用在线游戏服务,则在白天时段,可以在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上装载为远程或在线教育服务提供服务的能力组件,卸载为在线游戏服务提供服务的能力组件;在晚上时段,关闭在线教育服务,启用在线游戏服务,则在晚上时段,可以卸载在线教育服务需要的能力组件,装载在线游戏服务需要的能力组件。另外,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灵活、动态调整边缘可用域中各云计算服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需的能力组件的数量,以确保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云计算服务的质量。例如,在白天时段内,装载在线教育服务所需的全部能力组件,以保证在线教育服务面向用户提供完整的教育服务;但仅装载在线游戏服务所必需的部分能力组件,以确保在线游戏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游戏服务;在晚上时段,装载在线游戏服务所需的全部能力组件,以保证在线游戏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游戏服务,但卸载在线教育服务所需的大部分能力组件,保留一小部分必需的能力组件,以便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务。
无论是上述哪种实施例,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的过程相同或相似,区别在于应用场景或系统架构有所不同而已,下面对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部署有必选组件,必选组件是指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维持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能力组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虚拟化组件、本地盘存储组件或经典网络组件等。其中,计算虚拟化组件指的是提供计算资源的虚拟化组件,例如,CPU或者GPU等计算资源。本地盘存储组件指的是可以提供存储资源的硬盘、内存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等。经典网络组件指的是不同于VPC网络组件的经典网络,用户无法自己定义IP地址范围、划分网段、配置路由和网关等,IP地址等需要统一分配,配置便捷,使用方便。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完成必选组件的部署之后,就可以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配合边缘管控设备103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的管控。具体地,中心管控设备101可在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边缘管控设备103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装载第一能力组件;或者,在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边缘管控设备103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卸载第二能力组件。关于获取能力需求信息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来说,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可选能力组件;可选能力组件是相对于必选能力组件而言的,不是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能力组件,这些能力组件通常是运行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的云计算服务所需的。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另外,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相应地,第二能力组件也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如图1b和图1e所示。
其中,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主要用于满足边缘云节点102的密集计算需求,其优势在于具有比传统CPU并行计算更高效率和低延迟的计算型能。分布式存储组件指的是可以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的计算机组件。VPC网络组件可以实现网络系统的网络隔离,使用者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VPC,例如选择自己的IP地址范围、划分网段、配置路由表和网关等,从而实现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安全组件主要用于保障网络连接安全、负责用户数据加解密处理或供用户存储个人密钥等。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2所示的能力组件装载流程,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获取能力需求信息,并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边缘管控设备103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部署第一能力组件,如步骤21和步骤22;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103上报的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如步骤29;在通过验收后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如步骤30。相应地,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根据中心管控设备101的指示,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部署第一能力组件,如步骤23;以及在部署完成后,向中心管控设备101上报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如步骤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指的是任何能够标识第一能力组件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一能力组件名称、ID、编号、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等。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指的是第一能力组件的功能描述、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指的是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边缘管控设备103提供的元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查看、模拟使用等操作,判断第一能力组件的能力是否符合预期的过程,其中,验收过程是中心管控设备101、边缘管控设备103以及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三方均会参与其中的。例如,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中包含第一能力组件名称和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例如,第一能力组件的功能)。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第一能力组件的名称查找到第一能力组件,根据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模拟用户使用第一能力组件的流程,查看模拟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若符合预期,则第一能力组件通过验收,中心管控设备101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至此整个装载流程完成。若模拟结果不符合预期,则中心管控设备101不会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会通知边缘管控设备103重新装载或者启动后续的修复第一能力组件的流程。例如,假设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装载即时通讯组件D,则边缘管控设备103上报给中心管控设备101的元信息包括:该即时通讯组件的名称为D以及该即时通讯组件的描述信息(如即时通讯组件的功能,类型等);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即时通讯组件D的名称和描述信息,模拟用户使用即时通讯组件D的过程,例如通过即时通讯组件D建立聊天窗口、在聊天窗口中发消息、发起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或创建群组等等,若模拟结果符合预期,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将该即时通讯组件D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至此即时通讯组件D的装载过程完成。又例如,假设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装载分布式存储组件E,则边缘管控设备103上报给中心管控设备101的元信息包括:该分布式存储组件的名称为E以及分布式存储组件E的描述信息(如分布式存储组件的功能,类型、IP地址等);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分布式存储组件的名称和描述信息,模拟用户使用分布式存储组件E的过程,例如针对分布式存储组件进行数据存储、查看、下载、删除等各种操作,若模拟结果符合预期,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将该分布式存储组件E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至此分布式存储组件E的装载过程完成。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中心管控设备101在接收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之前,还可以接收边缘管控设备103上报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如步骤24和步骤25。其中,边缘管控设备103的注册请求包括第一能力组件的授权信息,用以授权给中心管控设备101,以供中心管控设备为其提供管控服务。授权信息包括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的身份信息,但不限于此。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根据第一能力组件的授权信息,来判断第一能力组件是否是合法的,若判断出第一能力组件是合法的,则中心管控设备101响应边缘管控设备101的注册请求,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登记,后续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其中,中心管控设备101对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包括但不限于:装载能力组件、卸载能力组件、日志管理、安全管控、以及网络配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边缘管控设备103也可以不向中心管控设备101发送注册请求,而是第一能力组件在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部署完成后,中心管控设备101默认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对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并在第一能力组件通过验收之前,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装载中,如图2中的步骤27和步骤28。在本实施例中,持久化处理指的是将程序数据在持久状态和瞬时状态间装换的机制。即瞬时数据(如内存中的数据是不能永久保存的)持久化为持久数据(例如持久化至数据库中,能够永久保存)。相应地,对第一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即将第一组件的元信息永久的保存在相关数据库中,例如基础数据库和核心数据库。在此说明,在图2中,虚线框所示步骤为可选操作,而非必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会涉及到能力组件的装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需求显示,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有些能力组件已经不再被云计算服务使用,因此,需要对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的能力组件进行卸载。基于此,如图3所示,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获取能力需求信息,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边缘管控设备103将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如步骤31和步骤32;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103上报的卸载完成消息,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下线,如步骤37。相应地,边缘管控设备103可以根据中心管控设备101的指示,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卸载第二能力组件,如步骤33;以及在卸载完成后,向中心管控设备101上报卸载完成消息,如步骤36。在本实施例中,将不再需要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后,可以回收被占用的资源,用于对其他需要资源的能力组件进行装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或者,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中心管控设备101的规划,不再提供某些组件的能力时,将目标边缘云节点102a上相应的能力组件卸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101还可以注销第二能力组件在部署完成后注册的管控服务,此时,中心管控设备101将无权在对第二能力组件的能力进行管控。
可选地,考虑到交叉冲突的发生,即在卸载第二能力组件的时候,会有其它用户申请使用第二能力组件的可能,这样已经卸载的第二能力组件将无法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就会出现交叉冲突。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卸载完成消息之前,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卸载中,并将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如步骤34和步骤35。在卸载第二能力组件的过程中,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则不能再将第二能力组件的能力进行对外售卖,避免了交叉冲突的发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在此说明,在图3中,虚线框所示步骤为可选操作,而非必选操作。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41、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
42、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
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因时间推移,云计算需求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等,边缘云节点的能力有可能需要迭代、变化或者演进。为了满足不同云计算服务或不同云计算需求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在本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是指可以按需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也可以按需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且能力组件的装载和卸载都不影响边缘云节点的正常运行;相应地,中心管控设备可以针对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进行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以使边缘云节点灵活地为不同云计算服务或云计算需求提供所需边缘能力,支持服务需求。基于此,针对任一云计算服务,中心管控设备可以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该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与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相对应,对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是指按需控制边缘云节点(如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以及按需控制边缘云节点(如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的管控过程。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无论是“插上去(相当于装载)”还是“拔下来(相当于卸载)”都不会影响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正常运行。
其中,根据云计算服务的部署状态不同,对云计算服务对应的目标边缘云节点会有不同理解。例如,在云计算服务已经部署在某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上的情况下,则部署该云计算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即为目标边缘云节点。又例如,在云计算服务还未部署在边缘云节点上的情况下,则被选中即将部署该云计算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即为目标边缘云节点。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云计算服务可以是但不限于:在线教育服务、在线视频服务、在线直播服务、在线游戏服务、邮箱服务或VR服务等,对此不做限定。
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云计算服务提供某种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为云计算服务卸载某种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还可以是要求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云计算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提供某种能力组件,且在另一段时间内卸载该能力组件的需求信息,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的方式。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以对外提供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是web页面、应用页面或命令窗等;云计算服务的相关方可以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将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提供给中心管控设备;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人机交互界面方式之外,中心管控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例如,中心管控设备可内置云计算服务类型与能力需求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云计算服务所属的类型查询该对应关系,确定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又或者,云计算服务需求方也可以通过其它可与中心管控设备通信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配置设备等,将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中心管控设备,则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接收其它设备传输来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拓展边缘云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场景,提高边缘云的服务灵活性,例如可以考虑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基于此,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为多个,多个边缘云节点被划分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且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任一边缘可用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边缘可用域的覆盖范围和位置。可选地,可以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例如将一个行政区域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这里的行政区域可以是省、市、县、乡等各种行政区划级别下的区域。例如,可以将一个省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一个市级行政区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除此之外,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来划定边缘可用域,例如,可以将一个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也可以将几个相邻城市内的边缘云节点划定为一个边缘可用域,等等。
在边缘可用域的基础上,服务需求方可以以边缘可用域为服务部署单位,可以在一个或几个边缘可用域中部署所需的云计算服务,从而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局部化或本地化。进一步,在包含边缘可用域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作为一种以服务局部化或本地化服务场景的边缘云计算形态,边缘可用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需要保障部署在边缘可用域中的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边缘云节点被划分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且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可选地,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可以位于同一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之间是互通的;或者,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也可以位于各自的内网中,则这些边缘云节点之间内网互通。其中,边缘云节点所处的内网可以是一个局域网。这样,在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一方面可以将云计算服务分散部署在该边缘可用域中不同的边缘云节点上,达到多点容灾的目的;另外,当某一个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状态,或者不可用时,可以将该边缘云节点上的云计算服务迁移到该边缘可用域中其他边缘云节点上,可以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进一步可选地,在边缘云节点发生故障、处于高风险或者不可用时,还可以启动相应异常处理流程或故障排查流程,用以保障边缘可用域104的可用性。
下面对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有必选组件,必选组件是指目标边缘云节点维持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能力组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虚拟化组件、本地盘存储组件或经典网络组件等。其中,计算虚拟化组件指的是提供计算资源的虚拟化组件,例如,CPU或者GPU等计算资源。本地盘存储组件指的是可以提供存储资源的硬盘、内存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等。经典网络组件指的是不同于VPC网络组件的经典网络,用户无法自己定义IP地址范围、划分网段、配置路由和网关等,IP地址等需要统一分配,配置便捷,使用方便。目标边缘云节点完成必选组件的部署之后,就可以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边缘云节点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中心管控设备可以配合边缘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的管控。具体地,中心管控设备可在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第一能力组件;或者,在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关于获取能力需求信息的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目标边缘云节点来说,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可选能力组件;可选能力组件是相对于必选能力组件而言的,不是目标边缘云节点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能力组件,这些能力组件通常是运行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云计算服务所需的。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另外,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相应地,第二能力组件也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关于可选组件的详细实施例,可参见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可以获取能力需求信息,并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边缘管控设备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第一能力组件;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在通过验收后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关于元信息的详细实施例,可参见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中心管控设备在接收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之前,还可以接收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其中,边缘管控设备的注册请求包括第一能力组件的授权信息,用以授权给中心管控设备,以供中心管控设备为其提供管控服务。授权信息包括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身份信息,但不限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能力组件的授权信息,来判断第一能力组件是否是合法的,若判断出第一能力组件是合法的,则中心管控设备响应边缘管控设备的注册请求,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登记,后续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其中,中心管控设备对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包括但不限于:装载能力组件、卸载能力组件、日志管理、安全管控、以及网络配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边缘管控设备也可以不向中心管控设备发送注册请求,而是第一能力组件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完成后,中心管控设备默认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对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并在第一能力组件通过验收之前,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装载中。在本实施例中,持久化处理指的是将程序数据在持久状态和瞬时状态间装换的机制。即瞬时数据(如内存中的数据是不能永久保存的)持久化为持久数据(例如持久化至数据库中,能够永久保存)。相应地,对第一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即将第一组件的元信息永久的保存在相关数据库中,例如基础数据库和核心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会涉及到能力组件的装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需求显示,目标边缘云节点上有些能力组件已经不再被云计算服务使用,因此,需要对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进行卸载。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可以获取能力需求信息,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边缘管控设备将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卸载完成消息,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下线。在本实施例中,将不再需要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后,可以回收被占用的资源,用于对其他需要资源的能力组件进行装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或者按照中心管控设备的规划,不再提供某些组件的能力时,将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相应的能力组件卸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注销第二能力组件在部署完成后注册的管控服务,此时,中心管控设备将无权在对第二能力组件的能力进行管控。
可选地,考虑到交叉冲突的发生,即在卸载第二能力组件的时候,会有其它用户申请使用第二能力组件的可能,这样已经卸载的第二能力组件将无法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就会出现交叉冲突。基于此,中心管控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卸载完成消息之前,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卸载中,并将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在卸载第二能力组件的过程中,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则不能再将第二能力组件的能力进行对外售卖,避免了交叉冲突的发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中心管控设备可基于云计算服务对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对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边缘云节点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图5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1、接收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
52、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网络系统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管控设备主要用于配合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实现对边缘云节点的两级管控。进一步,边缘管控设备还可以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换句话说,中心管控设备可以通过边缘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基于此,边缘管控设备可以接收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网络系统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边缘管控设备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第一能力组件;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可选能力组件;可选能力组件是相对于必选能力组件而言的,不是目标边缘云节点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能力组件,这些能力组件通常是运行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云计算服务所需的。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另外,第一能力组件和第二能力组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相应地,第二能力组件也可以是但不限于: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和安全组件等中至少一个。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第一能力组件,包括: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第一能力组件;以及在部署完成后,向中心管控设备上报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指的是任何能够标识第一能力组件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一能力组件名称、ID、编号、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等。第一能力组件的描述信息指的是第一能力组件的功能描述、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指的是中心管控设备101根据边缘管控设备103提供的元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查看、模拟使用等操作,判断第一能力组件的能力是否符合预期的过程。详细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包括: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以及在卸载完成后,向中心管控设备上报卸载完成消息。在本实施例中,将不再需要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后,可以回收被占用的资源,用于对其他需要资源的能力组件进行装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边缘管控设备主要用于配合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实现对边缘云节点的两级管控。进一步,边缘管控设备还可以配合中心管控设备,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使得边缘云节点具备迭代演进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云计算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41至步骤4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41和4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4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1、4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中心管控设备包括:处理器65、存储器64和通信组件66。
存储器6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中心管控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中心管控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6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65,与存储器64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64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66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支持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是指可以按需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也可以按需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且能力组件的装载和卸载都不影响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正常运行。与能力组件的可插拔操作相对应,对能力组件的可插拔管控是指按需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新的能力组件以及按需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的管控过程。其中,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能力组件无论是“插上去(相当于装载)”还是“拔下来(相当于卸载)”都不会影响目标边缘云节点的正常运行。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在根据能力需求信息对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时,具体用于: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第一能力组件;在能力需求信息指示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在通过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第一能力组件时,具体用于:指示边缘管控设备在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第一能力组件;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对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并在通过验收后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在接收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之前,还用于:接收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为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还用于:对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并在第一能力组件通过验收之前,将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装载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在通过边缘管控设备控制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第二能力组件时,具体用于:指示边缘管控设备将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第二能力组件卸载;以及根据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卸载完成消息,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下线。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还用于:注销第二能力组件在部署完成后注册的管控服务。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65在接收到卸载完成消息之前,具体用于:将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卸载中,并将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
进一步,如图6所示,该中心管控设备还包括:显示器67、电源组件68、音频组件69等其它组件。图6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中心管控设备只包括图6所示组件。另外,图6中虚线框所示组件为可选组件,而非必选组件,具体可视中心管控设备的实现形态而定。如果中心管控设备实现为传统服务器、云服务器、服务器阵列等,可以不包含虚线框所示的组件。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节点能力管控方法实施例中可由中心管控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图7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边缘管控设备包括:处理器75、存储器74和通信组件76。
存储器7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边缘管控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边缘管控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7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75,与存储器74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74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76接收所述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所述网络系统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75在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时,具体用于: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75在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第一能力组件;以及在部署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75在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以及在卸载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卸载完成消息。
进一步,如图7所示,该边缘管控设备还包括:显示器77、电源组件78、音频组件79等其它组件。图7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边缘管控设备只包括图7所示组件。另外,图7中虚线框所示组件为可选组件,而非必选组件,具体可视边缘管控设备的实现形态而定。如果边缘管控设备实现为传统服务器、云服务器、服务器阵列等,可以不包含虚线框所示的组件。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节点能力管控方法实施例中可由边缘管控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上述图6和图7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上述图6和图7中的显示器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上述图6和图7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上述图6和图7中的音频组件,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所述网络系统靠近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
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用于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所述能力需求信息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所述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所述可插拔式管控包括装载新的能力组件或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
所述系统还包括:边缘管控设备;
所述边缘管控设备,用于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为多个,所述多个边缘云节点被划分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且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任一边缘可用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具体用于: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具体用于: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在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第一能力组件;以及根据所述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对所述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并在通过验收后将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
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在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第一能力组件;以及在部署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具体用于: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指示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将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所述第二能力组件卸载;以及根据所述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卸载完成消息,将所述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下线;
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以及在卸载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卸载完成消息。
6.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所述可插拔式管控包括装载新的能力组件或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所述网络系统靠近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能力需求信息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包括: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包括:
指示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在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第一能力组件;以及
根据所述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对所述第一能力组件进行验收,并在通过验收后将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在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注册请求,根据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提供管控服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进行持久化处理,并在所述第一能力组件通过验收之前,将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装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边缘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包括:
指示所述边缘管控设备将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的所述第二能力组件卸载;以及
根据所述边缘管控设备上报的卸载完成消息,将所述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下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销所述第二能力组件在部署完成后注册的管控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卸载完成消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能力组件的管控状态置为卸载中,并将所述第二能力组件的使用状态置为不可用。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为多个,所述多个边缘云节点被划分至少一个边缘可用域中,且同一边缘可用域中的边缘云节点之间互通;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为任一边缘可用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云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或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是异构计算虚拟化组件、分布式存储组件、VPC网络组件或和安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16.一种节点能力管控方法,适用于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
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所述可插拔式管控包括装载新的能力组件或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
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所述网络系统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所述网络系统靠近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包括: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需要第一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
在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指示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不再需要第二能力组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装载所述第一能力组件,包括:
在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上部署所述第一能力组件;以及在部署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所述第一能力组件的元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合中心管控设备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卸载所述第二能力组件;以及在卸载完成后,向所述中心管控设备上报卸载完成消息。
20.一种中心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组件;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获取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根据所述能力需求信息控制网络系统中的边缘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的边缘云节点;所述可插拔式管控包括装载新的能力组件或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所述网络系统靠近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
21.一种边缘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组件;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接收网络系统中的中心管控设备根据云计算服务对目标边缘云节点的能力需求信息下发的指示;根据所述中心管控设备的指示,配合所述中心管控设备对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所需的能力组件进行可插拔式管控;其中,所述目标边缘云节点是指所述网络系统中与所述云计算服务对应边缘云节点;所述可插拔式管控包括装载新的能力组件或卸载已经装载的能力组件;所述网络系统靠近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
2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6-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549596.6A 2020-06-16 2020-06-16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00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596.6A CN113300866B (zh) 2020-06-16 2020-06-16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596.6A CN113300866B (zh) 2020-06-16 2020-06-16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866A CN113300866A (zh) 2021-08-24
CN113300866B true CN113300866B (zh) 2022-05-27

Family

ID=7731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9596.6A Active CN113300866B (zh) 2020-06-16 2020-06-16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8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909B (zh) * 2021-12-02 2023-09-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边缘分布式管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67648A (zh) * 2022-03-24 2022-05-3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分布式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162B (zh) * 2012-08-24 2016-04-27 上海和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网络环境下面向松散云节点服务平台的系统
US9645807B2 (en) * 2012-08-28 2017-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deployment of a configured system into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6131106B (zh) * 2016-06-07 2019-04-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组件的微云、微云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EP3493592A1 (en) * 2017-12-04 2019-06-05 Telia Company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the provision of a service
CN110633144A (zh) * 2019-08-23 2019-12-31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云的融合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1145B (zh) * 2019-09-30 2022-06-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编排的边缘云安装维护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866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1992B (zh) 虚拟桌面实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170317A (zh) 网络系统、服务提供与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4167B (zh) 一种创建虚拟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01078B (zh) 网络系统、服务部署与网络划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922A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5172362A1 (zh) 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01077B (zh) 云计算服务部署与分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102A (zh) 资源调度方法、设备、边缘云网络、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US11177974B2 (en) Consistent provision of member node group information on virtual overlay network
CN113300866B (zh) 节点能力管控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38935A (zh) 镜像管理方法、网络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1564063B2 (en) Intelligent dynamic communication handoff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US20180288138A1 (en) Load Balancing Between Computing Clouds
AU2021259515A1 (en) Sharing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workload among neighboring mec hosts of multiple carriers
CN113300865B (zh) 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827B (zh) 多集群服务系统、服务访问与信息配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839995A (zh) 跨域资源纳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3992B (zh) 网络系统、通信与组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87B (zh) 节点管控方法、网络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032B (zh) 云节点变更、网络扩展、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及介质
US10143022B2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geographically bound MANET IDs
CN110753093A (zh) 云计算系统中设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95311B (zh) 服务提供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1909A (zh) 边缘分布式管控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56240B (zh) 资源配置系统、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