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5299A -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5299A
CN101845299A CN201010180189A CN201010180189A CN101845299A CN 101845299 A CN101845299 A CN 101845299A CN 201010180189 A CN201010180189 A CN 201010180189A CN 201010180189 A CN201010180189 A CN 201010180189A CN 101845299 A CN101845299 A CN 101845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de oil
pour point
vinylformic acid
point depressant
alcohol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0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5299B (zh
Inventor
周立新
潘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tao Zhongchu Chemical Industry Ltd.
Hu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TAO JIU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TAO JIU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TAO JIU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801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5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原油降凝剂,由质量分数为99.0~99.8%的四元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1~0.5%气相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1~0.5%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其中四元共聚物由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聚合而成。本发明具有加药剂量小,降凝幅度大,防蜡效果好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显著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在江汉油田应用,只要加入质量分数为0.025%的降凝剂,原油的凝固点从25℃降低到-7℃,降低幅度为32℃,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凝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油田的原油属于高蜡原油,含蜡量在20%左右,有的甚至接近40%,在秋冬季的低温条件下,原油蜡结晶析出,晶体之间互相结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并将低凝点的油分、油泥、胶质和沥青质等吸附或包围在网状结构内形成蜡膏状物质,使原油降低甚至失去流动性。这些蜡晶也极易沉积在井下设备、输油管线、储罐等的金属壁面,造成管道堵塞,给原油的开采、集输尤其是低温条件下的开采、长距离集输造成很大困难。目前,对于长距离管道输油,一种方法是采用逐站加热工艺对原油进行升温降粘,以保证原油的流动性,依靠加热降粘,燃料动力消耗约占输油成本的30%,同时原油中轻质油份挥发损失。也有用水包油形成乳液的方法来解决高凝原油的开采和输送问题。但原油存在着脱水等一系列后处理问题,增大了原油加工成本。
原油降凝剂是当前石油助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原油降凝剂能有效的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改善原油在采油、集输、储存等作业中的质量和效率。并且还能提高油品的使用性能,加宽原油炼制时馏分的切割宽度,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利用率。但现有多数原油降凝剂性能还是比较有限,具体应用时,降凝效果仍然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原油加热降粘法能耗高,水包油法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现有原油降凝剂使用效果不甚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原油降凝剂由质量分数为99.0~99.8%的四元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1~0.5%气相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1~0.5%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其中四元共聚物由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甲基丙烯酸(H2CC(CH3)COOH)、马来酸酐(CHCOOCOCH)、苯乙烯(C6H5CH=CH2)聚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四元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的混合物与丙烯酸高碳醇酯的摩尔比为1∶(2~3),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
作为优选,所述丙烯酸高碳醇酯选自丙烯酸C12~C20醇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任意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选自全氟辛基磺酰氟、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中的一种。
制备上述原油降凝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丙烯酸高碳醇的酯化:以甲苯为溶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温度为120~140℃的反应条件下,用高碳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
B.聚合:将高碳醇酯与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配合,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在60~80℃温度下聚合,得到四元共聚物。
C.混合:取上述四元共聚物与气相二氧化硅、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本发明具有加药剂量小,降凝幅度大,防蜡效果好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显著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在江汉油田应用,只要加入质量分数为0.025%的降凝剂,原油的凝固点从25℃降低到-7℃,降低幅度为32℃,现场使用效果良好。此外,本发明在显著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同时,还较传统降凝剂成本更低,因此其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用十二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60℃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3%的共聚物与0.2%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5%的非离子型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酰氟)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2: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35℃的条件下,用十六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65℃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5%的共聚物与0.2%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3%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酰氟)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3: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30℃的条件下,用十六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5∶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70℃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3%的共聚物与0.2%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5%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4: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40℃的条件下,用十八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3∶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75℃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3%的共聚物与0.5%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2%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5: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用二十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2∶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80℃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6%的共聚物与0.2%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2%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6: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用十二醇与十六醇的混合物(混合摩尔比为1∶1)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6∶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75℃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8%的共聚物与0.1%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1%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实施例7:以甲苯为溶剂,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丙烯酸质量的1.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丙烯酸质量的1.0%),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用十二醇、十六醇、十八醇、二十醇的混合物(混合摩尔比为1∶2∶2∶1)与丙烯酸进行酯化,反应时间为6小时,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分出水相,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再将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混合,其中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与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的摩尔比为2.8∶1,而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单体总质量的0.8%),在氮气保护下,在75℃温度下聚合,反应时间为6小时,得到四元共聚物;按质量比将99.7%的共聚物与0.2%的气相二氧化硅和0.1%的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效果,发明人将本发明(实施例1、2、3、4、5、6、7)原油降凝剂在江汉油田进行现场应用,同时将市售的T-1804Y原油降凝剂也投入应用,以便获得完整的对比数据。江汉油田原油的的基本参数如下:凝固点在25℃、粘度为(80℃)123mm2/s、密度为935.8kg/m3、含水率是1.25%。
对比试验后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原油降凝剂对比试验结果
降凝剂   加剂量ppm   处理温度(℃)   终冷温度(℃)   加剂后凝点(℃)   降凝幅度(℃)   降粘率(%)
  实施例1   250   60   20   -5.5   30.5   86.1
  实施例2   250   60   20   -5   30   86.4
  实施例3   250   60   20   -5   31   86.2
  实施例4   250   60   20   -7   32   86.3
  实施例5   250   60   20   -7.5   32.5   86.5
  实施例6   250   60   20   -7.5   31   86.3
  实施例7   250   60   20   -7   32   86.5
  T-1804Y原油降凝剂 280 60 20 2.5 25.5 82.5
由上表可知,T-1804Y原油降凝剂加剂量最大,但效果却最差,原油降凝幅度仅为25.5℃。本发明加入原油后,原油的凝固点降低了30℃-32.5℃,可见其使用效果非常突出。

Claims (5)

1.一种原油降凝剂,其特征是其由质量分数为99.0~99.8%的四元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1~0.5%气相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1~0.5%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其中四元共聚物由单体丙烯酸高碳醇酯、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降凝剂,其特征是所述四元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的混合物与丙烯酸高碳醇酯的摩尔比为1∶(2~3),甲基丙烯酸与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降凝剂,其特征是所述丙烯酸高碳醇酯选自丙烯酸C12~C20醇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降凝剂,其特征是所述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选自全氟辛基磺酰氟、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中的一种。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原油降凝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A.丙烯酸高碳醇的酯化:以甲苯为溶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温度为120~140℃的反应条件下,用高碳醇与丙烯酸进行酯化,酯化产物用5%的碳酸氢钠稀碱液洗涤,然后将甲苯蒸出得丙烯酸高碳醇酯。
B.聚合:将高碳醇酯与丙烯酸、马来酸酐、苯乙烯按比例配合,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在60~80℃温度下聚合,得到四元共聚物。
C.混合:取上述四元共聚物与气相二氧化硅、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复配,得到本发明原油降凝剂。
CN201010180189.9A 2010-05-17 2010-05-17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45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0189.9A CN101845299B (zh) 2010-05-17 2010-05-17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0189.9A CN101845299B (zh) 2010-05-17 2010-05-17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299A true CN101845299A (zh) 2010-09-29
CN101845299B CN101845299B (zh) 2014-02-19

Family

ID=4277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0189.9A Active CN101845299B (zh) 2010-05-17 2010-05-17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5299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6133A (zh) * 2012-05-02 2012-09-19 陆明富 一种钻井液用高温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90705A (zh) * 2012-04-25 2012-09-2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新型润滑剂降凝剂的合成工艺
CN103045224A (zh) * 2013-01-08 2013-04-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有季铵盐结构的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4043A (zh) * 2013-02-28 2013-07-03 大连大学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009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井用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213A (zh) * 2014-10-15 2015-02-04 山东大学 一种高蜡稠油纳米复合材料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56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双环戊二烯与丙烯酸高碳醇酯聚合物原油降凝剂
CN105368432A (zh) * 2015-11-27 2016-03-02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87347A (zh) * 2015-10-13 2016-03-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田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502A (zh) * 2014-11-10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1497A (zh) * 2016-08-16 2017-01-0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066A (zh) * 2016-11-10 2017-04-19 湖北亦胜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生物综合处理方法
CN106589234A (zh) * 2016-12-21 2017-04-26 魏宇骞 一种多元复配型共聚沥青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6641727A (zh) * 2016-12-14 2017-05-10 钦州学院 一种原油降黏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58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丁玉琴 一种复合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57669A (zh) * 2017-06-21 2017-08-18 东北石油大学 防蜡器专用固体原油防蜡剂
CN107189000A (zh) * 2017-06-21 2017-09-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多芳基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268A (zh) * 2017-06-27 2017-11-2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纳米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894A (zh) * 2020-11-04 2021-03-12 东营东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可水溶的稠油降粘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获得的降粘组合物
CN112707877A (zh) * 2020-12-26 2021-04-27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渣油高效降黏的油溶性降黏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0596A (en) * 1983-05-13 1987-03-17 Henkel Kommanditgesellschaft Auf Aktien Pour point depressants for paraffin solutions
CN101602941A (zh) * 2009-07-14 2009-12-16 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谱原油防蜡降凝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0596A (en) * 1983-05-13 1987-03-17 Henkel Kommanditgesellschaft Auf Aktien Pour point depressants for paraffin solutions
CN101602941A (zh) * 2009-07-14 2009-12-16 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谱原油防蜡降凝剂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0705A (zh) * 2012-04-25 2012-09-2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新型润滑剂降凝剂的合成工艺
CN102676133A (zh) * 2012-05-02 2012-09-19 陆明富 一种钻井液用高温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2009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井用助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5224A (zh) * 2013-01-08 2013-04-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含有季铵盐结构的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4043A (zh) * 2013-02-28 2013-07-03 大连大学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560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双环戊二烯与丙烯酸高碳醇酯聚合物原油降凝剂
CN104327213A (zh) * 2014-10-15 2015-02-04 山东大学 一种高蜡稠油纳米复合材料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502A (zh) * 2014-11-10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502B (zh) * 2014-11-10 2018-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7347B (zh) * 2015-10-13 2017-09-12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7347A (zh) * 2015-10-13 2016-03-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田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432A (zh) * 2015-11-27 2016-03-02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81497A (zh) * 2016-08-16 2017-01-0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066A (zh) * 2016-11-10 2017-04-19 湖北亦胜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生物综合处理方法
CN106641727A (zh) * 2016-12-14 2017-05-10 钦州学院 一种原油降黏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234A (zh) * 2016-12-21 2017-04-26 魏宇骞 一种多元复配型共聚沥青油溶性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3358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丁玉琴 一种复合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57669A (zh) * 2017-06-21 2017-08-18 东北石油大学 防蜡器专用固体原油防蜡剂
CN107189000A (zh) * 2017-06-21 2017-09-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多芳基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000B (zh) * 2017-06-21 2019-10-0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多芳基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268A (zh) * 2017-06-27 2017-11-2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纳米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268B (zh) * 2017-06-27 2019-06-04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纳米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894A (zh) * 2020-11-04 2021-03-12 东营东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可水溶的稠油降粘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获得的降粘组合物
CN112707877A (zh) * 2020-12-26 2021-04-27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渣油高效降黏的油溶性降黏剂及制备方法
CN112707877B (zh) * 2020-12-26 2022-08-23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渣油高效降黏的油溶性降黏剂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299B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5299B (zh)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914B (zh) 一种降凝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502B (zh)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592B (zh) 一种自破乳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09541A (zh) 一种稠油微乳液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50A (zh) 用于稠油降粘的复配型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61327A1 (en)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t nano composite mining additive for mining heavy oil and super heavy oil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CN100556980C (zh) 一种高效稠油乳化降粘剂
CN102352232B (zh) 抗温抗盐聚合物清洁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624A (zh) 一种早强型聚羧酸盐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7039A (zh) 一种聚合物微球乳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438A (zh) 一种原油脱盐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6542A (zh) 一种老化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94514A (ko) C24-guerbet-, c26-guerbet-, c28-guerbet-함유 탄화수소 알콕실레이트의 혼합물을 기초로 하는 계면활성제를 사용하는 광유 제조 방법
CN110818858B (zh) 一种用于常规稠油油藏的降黏-驱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701A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070059B (zh) 一种高和易性聚羧酸系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079989A (zh) 一种用于重质劣质原油的高效复合型破乳剂
CN103980431A (zh) 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合成
CN102863473A (zh) 六元环烷基硅氧烷-磷酸酯类天然气管道缓蚀型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9464C (zh) 无金属离子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52566B (zh) 一种油田采出液的脱水方法
CN109762105B (zh) 一种开采石油用乳化分散增稠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1187A (zh) 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8064A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NTAO ZHONGCH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ANTAO JIU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29

Address after: 430062 Xueyuan Road, Wuchang, Hubei, No. 11,

Applicant after: Hubei University

Co-applicant after: Xiantao Zhongchu Chemical Industry Ltd.

Address before: 430062 Xueyuan Road, Wuchang, Hubei, No. 11,

Applicant before: Hubei University

Co-applicant before: Xiantao Jiu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