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4014A -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4014A
CN101844014A CN201010200619A CN201010200619A CN101844014A CN 101844014 A CN101844014 A CN 101844014A CN 201010200619 A CN201010200619 A CN 201010200619A CN 201010200619 A CN201010200619 A CN 201010200619A CN 101844014 A CN101844014 A CN 101844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cupuncture
needle punching
filter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祖安
李�城
黄族健
何建勋
陈琪
叶长辉
欧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AN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AN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AN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0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4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4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非织造纺织品,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所述的过滤材料由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浸胶而成,从空气进入的方向由外至内分别为A、B、C、D、E层;A层为两种粗旦涤纶纤维针刺加工得到的针刺层;B层为涤纶纤维水刺层;C层为天然棉纤维层;D、E两层为涤纶纤维水刺层。由于采用针刺和多层水刺复合,大幅度的减少了纤维的用量,得到的过滤材料的厚度大幅下降,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通气度、清净效率、使用寿命却大幅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使汽油充分燃烧,减少有机尾气的排放;另外能源消耗可比传统纺织节约30%-50%。

Description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非织造纺织品,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异常迅速。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用纺织品的应用。其中非织造布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在整个汽车结构中,纺织品可占汽车总重量的3%,平均起来1吨的汽车,将使用30公斤的纺织品,而其中有2/3是非织造布;中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近年来汽车产量逐年上升,2007年销量达到800万辆。而2007年世界汽车销售达到7600万辆以上,该行业将消耗180万吨以上的非织造布。可见,非织造布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目前车用非织造材料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目前我国高性能化纤原料、汽车用复合材料、高档次车用非织造材料大部份都以进口为主,国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再者车用非织造材料对面料功能性要求高,要有纤维强度指标、吸湿性、透气性、色牢度、耐日照性、耐清洁性、阻燃性、防静电、防倒毛、可回收、可抗菌等十几种功效,生产难度大。
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用过滤材料属于汽车用非织造纺织品的一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中含有有机尾气、油份、金属微粒以及大量不同粒径的粉尘等物质,因此要求使用在汽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上的过滤材料能很好的过滤掉这些物质,特别是有机油份和金属微粒,否则这些物质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进一步污染。但目前过滤材料的过滤效果显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对进入发动机的物质特别是有机油份和金属微粒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所述的过滤材料由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浸胶而成,从空气进入的方向由外至内分别为A、B、C、D、E层;A层为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两种涤纶纤维混配针刺加工得到的针刺层;B层为0.8D~1.4D涤纶纤维水刺层;C层为天然棉纤维水刺层;D、E两层为0.8D~1.4D涤纶纤维水刺层。
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涤纶纤维的混配比例无严格要求。
本发明的过滤材料由五种不同的纤维层经针刺复合而成,包括四层水刺层和一层针刺层。其设计重点体现了环保及功能性要求,采用分层过滤的原理对混杂在空气中的各成分杂质进行分层过滤,每个过滤层对过滤特定的成分杂质有特殊的作用。通过五层不同原料的织物结构,可以分别有效地过滤掉不同粒径的粉尘,特别是采用天然棉纤维,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油份及其他的有机尾气、金属粒子等,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A层由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两种粗旦涤纶纤维经针刺而成,其纤维组织结构较松散,有利于空气的顺利通过并过滤掉粒径较大的粉尘;C两层为天然纤维(COTTON)经水刺加工而成,其纤维结构较密实,可进一步过滤粒径较小的粉尘颗粒,特别是由于COTTON纤维固有的特殊表面结构,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机油份及微金属颗粒,且吸附量大;B、D、E层为涤纶纤维水刺层,其纤维密度更为紧密,可有效地对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最后一级过滤,并且由于涤纶的耐磨性,可有效地提高过滤材料的使用寿命。
材料的选择由于采用天然纤维(棉)、不同细度、不同表面状态和不同截面形态的纤维,并通过复合,取长补短,极大的改善了过滤性能,使高效得以实现;其次采用天然纤维等可降解的纤维,使该产品更加环保。
进一步,A层针刺层克重为95±5g/m2;所述的B、D、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0±3g/m2、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5±3g/m2
选择这些克重的针刺布和水刺布,既能有效地分级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和油迹,又能满足空气的流量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分别制备A、B、C、D、E层,然后将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获得针刺坯布,之后浸胶,得到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
针刺坯布的制备采用两次复合针刺,第一次复合针刺:A层针刺层在1#及2#针刺机进行针刺成型,B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层进行复合,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在第5#针刺与A、B复合层进行复合,此过程中,A层针刺层在第3#、5#针刺机复合过程中也加强了针刺;第二次复合针刺:D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B、C复合层复合,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5#针刺机与A、B、C、D复合层进行复合;第一次复合针刺1#、2#、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50-60N/cm2、40-50N/cm2、40-50N/cm2、45-55N/cm2,总针密为180-220N/cm2;1#、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9.5±0.5mm、6.5±0.5mm、7.5±0.5mm、6.5±0.5mm;第二次复合针刺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40-50N/cm2、60-70N/cm2,总针密为100-120N/cm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6.6±0.5mm、8.1±0.5mm。
针刺时对针深针密的控制可以保证各功能层形态完整、界面清晰,在具有一定的剥离强力同时又保证各功能层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保证综合的过滤效果。针深、针密太大容易导致水刺布组织结构被破坏而影响产品过滤效果,针深、针密不足产品剥离强度等方面达不到要求,下游厂家无法进行压模生产。
进一步,1#、2#、3#、5#针刺机的牵伸率分别为45±5%、10±3%、6±3%、10±3%,B、C、D、E水刺层的退卷张力用自制的重锤式张力架控制,退卷张力一般控制在60±10N。
针刺坯布的制备中,锡林速度为1000±50m/min,上、下道夫的速度分别控制为35±2m/min、36±2m/min,道夫与凝聚的速比一般控制为1.6-2.0/1,上、下凝聚的速度优选分别控制为19±2m/min,针刺机台间坯布张力在无意外牵伸,保持轻度悬垂的最小张力状态下控制。
对梳理及针刺的各个主要工艺参数,如锡林速度、道夫与凝聚辊的速比、针密、针深、牵伸等进行合理调节,另外对针刺坯布生产过程中张力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张力,防止意外牵伸的产生,以保证产品物性指标符合要求。张力小了布易产生皱折和扭曲,张力大了易破坏水刺布的物性,工艺上要克服复合过程中的折皱,并且复合后各层间要保持界面清晰;进一步,由于四层水刺布克重低,复合时极易产生皱折而造成不良品,复合过程要控制好用于复合的各层水刺布的退卷张力。
其中,A-E各层的制备方法优选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层针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两种涤纶纤维混配经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针刺制得;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天然棉纤维除杂、脱脂、烘干,然后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水刺布烘干,得到所述的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B、D、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布烘干,得到所述的B、D、E层涤纶纤维层水刺层。
制得的针刺坯布的规格为95±5g/m2,密度非常低,只有0.05g/cm3,与传统的基布密度(密度0.18g/cm3)差距较大,生产难度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梳理、铺网及针刺等各环节的工艺,防止产生密度不匀、铺网折皱、表面不平整等问题。
制得针刺复合坯布后,经倒卷机倒卷、在浸渍生产线退绕、饱和浸胶,然后经过四辊烘筒预烘、高温焙烘,卷绕,在分切机上进行分切及检查即得到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
所述的饱和浸胶所用的胶液通过下法得到: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将19-25%的AT-330(日本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生产)、0.16-0.20%的LC-10(日本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生产)、1.6-2.0%的SM-300(日本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生产)、0.1%-0.2%的色膏(日本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生产),依次加入72.70-79.04%的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制得。
浸渍用的胶液为水溶性乳液,无化学溶剂,无污染物产生,符合环保要求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合理调整配方中各成分的比例关系,确保化学粘合的效果,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硬挺性;也确保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和生产过程交联的充分连续性;而浆料助剂的加料顺序也保证了浆液在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为了达到对材料表观质量的高要求,调制好的浆液最好在使用之前进行过滤。
在浸渍过程中,饱和浸胶两个挤辊之间压力为0.40±0.01MPa,胶液的附着量控制在25-40g/m2;预烘的温度为130±10℃;高温焙烘过程依次进入1-5区,1-5区的温度依次控制在200±15、205±15、205±15、205±15、200±15℃;车速为6.0±0.5m/min。
对饱和浸胶挤辊隔距、四辊烘筒预烘干温度、烘箱温度、生产车速进行调整,以保证胶乳颗粒在针刺坯布中呈点状均匀分布,保证产品均匀硬挺的手感,以及达到所要求的浸胶量并完全烘干固化无异味。
选用所述的浸胶以及后整理工艺对五层复合材料既进行了化学粘合加固又保证了透气率,利于空气的顺利通过;纤维与浆料呈点状结合,不破坏坯布的组织结构同时也赋于产品所要求的物理性能及良好的硬挺度。
复合用的第三层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所采用的是低定量(35g/m2)脱脂棉水刺布,由于产品物性特点,在水刺生产中难度极大。脱脂棉在高速梳理中,若工艺设置不当时易轧坏针布,严重时会产生火灾。我们通过采用调整梳理机隔距、传动速比等特殊的工艺,防止纤维梳理过程中产生的粘结、梳理不充分、设备卡死及静电等问题。其次40g/m2以下产品不宜采用交叉铺网方法进行生产,这给水刺生产带来更大的难度。
本发明中未详述的部分可参照本领域常规技术与方法进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针刺和多层水刺复合,大幅度的减少了纤维的用量,得到的过滤材料的厚度大幅下降,且最终产品从原来350g/m2下降到220g/m2,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如通气度、清净效率即过滤效果、使用寿命却大幅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使汽油充分燃烧,减少有机尾气的排放;另外能源消耗可比传统纺织节约30%-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所述的过滤材料由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而成,从空气进入的方向由外至内分别为A、B、C、D、E层;A层为两种粗旦涤纶纤维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混配针刺加工得到的针刺层;B层为涤纶纤维水刺层;C层为天然棉纤维水刺层;D、E两层为涤纶纤维水刺层。A层针刺层克重为95g/m2;所述的B、D、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0g/m2、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5g/m2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A、B、C、D、E层:A层针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两种粗旦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混配涤纶纤维经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针刺制得;C天然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天然纤维除杂、脱脂、烘干,然后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水刺布烘干;B、D、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布烘干。
2)将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获得针刺坯布:针刺坯布的制备采用两次复合针刺,第一次复合针刺:A层针刺层在1#及2#针刺机进行针刺成型,在第3#、5#针刺机复合过程中再加强针刺,B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层进行复合,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在第5#针刺与A、B复合层进行复合。第二次复合针刺:D层0.8D~1.4D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B、C复合层复合,E层0.8D~1.4D涤纶纤维水刺层5#针刺机与A、B、C、D复合层进行复合;第一次复合针刺1#、2#、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55N/cm2、45N/cm2、45N/cm2、50N/cm2;1#、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9.5mm、6.5mm、7.5mm、6.5mm。第二次复合针刺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45N/cm2、65N/cm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6.6mm、8.1mm。锡林速度为1000m/min,上、下道夫的速度分别控制为35m/min、36m/min,上、下凝聚的速度都控制为19m/min,针刺机台间坯布张力在无意外牵伸,保持轻度悬垂的最小张力状态下控制。1#、2#、3#、5#针刺机的牵伸率分别为45%、10%、6%、10%,B、C、D、E水刺层的退卷张力用自制的重锤式张力架控制,退卷张力控制在60N。
3)将制得的针刺复合坯布在倒卷机上进行倒卷。
4)饱和浸胶:所用的胶液通过下法得到:将AT-330 19份、LC-100.16份、SM-300 1.6份、色膏0.2份依次加入79.04份(全部为重量份,下同)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制得。饱和浸胶两个挤辊之间压力为0.40MPa,胶液的附着量控制在35g/m2
5)经过预烘、高温焙烘,卷绕得到所述的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预烘干的温度为130℃、高温烘焙过程烘箱1-5区的温度控制在200℃、205℃、205℃、205℃、200℃;车速为6.0m/min。
表1为本发明制得的过滤材料规格表。
其中的传统材料为四层复合层,A层为105±8g/m2的PET100%针刺层;B层为105±8g/m2的PET100%针刺层;C层为60±3g/m2的100%棉水刺层;D层为60±3g/m2的100%PET水刺层。
表1
Figure GDA0000022371450000081
实施例2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所述的过滤材料结构同实施例1。
A层针刺层密度为100g/m2;所述的B、D、E涤纶纤维水刺层密度为31g/m2、C天然纤维水刺层密度为36g/m2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A、B、C、D、E层:过程同实施例1。
2)将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获得针刺坯布:同实施例1。
3)将制得的针刺复合坯布在倒卷机上进行倒卷。
4)饱和浸胶:所用的胶液通过下法得到:将AT-330 22份、LC-100.18份、SM-300 1.8份、色膏0.1份依次加入75.92份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制得。饱和浸胶两个挤辊之间压力为0.40MPa,胶液的附着量控制在28g/m2
5)经过预烘、高温焙烘,卷绕得到所述的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预烘干的温度为125℃、高温烘焙过程烘箱1-5区的温度控制在210℃、215℃、210℃、220℃、210℃;车速为6.5m/min。
表2为本发明制得的过滤材料规格表。
其中所述的的传统材料同表1。
表2
Figure GDA0000022371450000091
实施例3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结构同实施例1。
A层针刺层密度为90g/m2;所述的B、D、E涤纶纤维水刺层密度为28g/m2、C天然纤维水刺层密度为33g/m2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分别制备A、B、C、D、E层:过程同实施例1。
2)将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获得针刺坯布:同实施例1。
3)将制得的针刺复合坯布在倒卷机上进行倒卷。
4)饱和浸胶:所用的胶液通过下法得到:将AT-330 25份、LC-100.2份、SM-300 2.0份、色膏0.1份依次加入72.70份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制得。饱和浸胶两个挤辊之间压力为0.35MPa,胶液的附着量控制在40g/m2
5)经过预烘、高温焙烘,卷绕得到所述的车发动机滤清器用高效环保过滤材料;预烘干的温度为140℃、高温烘焙过程烘箱1-5区的温度控制在195℃、200℃、200℃、205℃、210℃;车速为5.8m/min。
表3为本发明制得的过滤材料规格表。其中所述的的传统材料同表1。
表3
Figure GDA0000022371450000101

Claims (10)

1.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由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浸胶而成,从空气进入的方向由外至内分别为A、B、C、D、E层;A层为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两种涤纶纤维混配针刺加工得到的针刺层;B、D、E层为0.8D~1.4D涤纶纤维水刺层;C层为天然棉纤维水刺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A层针刺层克重为95±5g/m2;所述的B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0±3g/m2、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5±3g/m2,D、E两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克重为30±3g/m2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分别制备A、B、C、D、E层,然后将五层纤维层针刺复合获得针刺坯布,之后浸胶,得到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刺坯布的制备采用两次复合针刺,第一次复合针刺:A层针刺层在1#及2#针刺机进行针刺成型,B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层进行复合,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在第5#针刺与A、B复合层进行复合;第二次复合针刺:D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3#针刺机与A、B、C复合层复合,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在5#针刺机与A、B、C、D复合层进行复合;第一次复合针刺1#、2#、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50-60N/cm2、40-50N/cm2、40-50N/cm2、45-55N/cm2,总针密为180-220N/cm2;1#、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9.5±0.5mm、6.5±0.5mm、7.5±0.5mm、6.5±0.5mm;第二次复合针刺3#、5#针刺机的针密分别控制为40-50N/cm2、60-70N/cm2,总针密为100-120N/cm2;3#、5#针刺机对应的针深分别为6.6±0.5mm、8.1±0.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刺坯布的制备中,锡林速度为1000±50m/min,上、下道夫的速度分别控制为35±2m/min、36±2m/min,上、下凝聚的速度控制为19±2m/mi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2#、3#、5#针刺机的牵伸率分别为45±5%、10±3%、6±3%、10±3%,B、C、D、E水刺层的退卷张力控制在60±10N。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层针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3.33dtex*51mm与6.66dtex*51mm两种涤纶纤维混配经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针刺制得;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天然棉纤维除杂、脱脂、烘干,然后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水刺布烘干,得到所述的C层天然棉纤维水刺层;B、D、E层涤纶纤维水刺层的制备方法如下:纤维喂入、粗开松、纤维混合、精开松、纤维梳理成网、交叉铺网、水刺布烘干,得到所述的B、D、E层涤纶纤维层水刺层。
8.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针刺复合坯布后,经倒卷、退绕、饱和浸胶,然后经过四辊烘筒预烘、高温焙烘、卷绕、分切即得到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饱和浸胶所用的胶液通过下法得到: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将19-25%的AT-330、0.16-0.20%的LC-10、1.6-2.0%的SM-300、0.1%-0.2%的色膏依次加入72.70-79.04%的水中,然后搅拌均匀制得。
10.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饱和浸胶两个挤辊之间压力为0.40±0.01MPa,胶液的附着量控制在25-40g/m2;预烘的温度为130±10℃;高温焙烘过程依次进入1-5区,1-5区的温度依次控制在200±15、205±15、205±15、205±15、200±15℃;车速为6.0±0.5m/min。
CN201010200619A 2010-06-13 2010-06-13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844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619A CN101844014A (zh) 2010-06-13 2010-06-13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619A CN101844014A (zh) 2010-06-13 2010-06-13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014A true CN101844014A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6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619A Pending CN101844014A (zh) 2010-06-13 2010-06-13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401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602A (zh) * 2014-12-02 2015-02-04 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574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涂装车间过喷漆雾吸附处理用复合材料过滤部件
CN106400514A (zh) * 2016-09-19 2017-02-15 江苏海纳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及其织造工艺
CN108716061A (zh) * 2018-06-08 2018-10-30 常熟市森拓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纤维基水刺复合无纺布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100A (zh) * 2005-05-12 2005-12-28 孙熙 三梯度高密面层过滤材料制造方法
US20080070022A1 (en) * 2006-09-14 2008-03-20 Dynic Corporation Air filter material
CN101269286A (zh) * 2008-05-15 2008-09-24 于志华 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100A (zh) * 2005-05-12 2005-12-28 孙熙 三梯度高密面层过滤材料制造方法
US20080070022A1 (en) * 2006-09-14 2008-03-20 Dynic Corporation Air filter material
CN101269286A (zh) * 2008-05-15 2008-09-24 于志华 多纤维多层复合针刺非织造过滤布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070331 张大鹏等 汽车滤清器中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应用研究 第9卷, 第1期 2 *
《非织造学》 20040930 柯勤飞,靳向煜 非织造学 , 1 *
《非织造布》 20051231 沈志明 过滤材料的高性能和复合化发展 第13卷, 第4期 2 *
《非织造布学》 20020831 郭秉臣 非织造布学 , 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602A (zh) * 2014-12-02 2015-02-04 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8602B (zh) * 2014-12-02 2015-08-12 福建南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574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涂装车间过喷漆雾吸附处理用复合材料过滤部件
CN106400514A (zh) * 2016-09-19 2017-02-15 江苏海纳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及其织造工艺
CN108716061A (zh) * 2018-06-08 2018-10-30 常熟市森拓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纤维基水刺复合无纺布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095B (zh) 一种束状海岛环保阻燃汽车麂皮革的制造方法
CN101530698B (zh) 气流成网与针刺加固相结合的非织造过滤毡
CN102173141A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30116A (zh) 耐碱ptfe纤维、pps纤维混纺针刺毡的制备工艺
CN101385921A (zh) 一种羽毛纤维的非织造过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5576A (zh) 一种非织造擦拭布的基布的制备方法
CN108642721A (zh) 纺粘浆粕非织造布
CN1982523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纤维针刺过滤毡的制作工艺
CN104118178A (zh) 一种pps超细纤维复合滤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7632B (zh) 高效低阻非织造过滤材料及制作方法
CN101844014A (zh) 针水刺非织造布多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4320A (zh) 一种防静电玄武岩针刺毡的制备工艺
CN101862566A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用无基布去静电耦合高温滤料及制造方法
CN108543349A (zh) 一种梯度过滤多层水刺针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1810971A (zh) 一种pbo复合超高温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11945A (zh) 高精度柴油复合滤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47337A (zh) 一种废弃纺织纤维制备纸张的方法
CN103290682A (zh) 具耐燃功能的天然纤维素熔喷无纺布的制法
CN113652799B (zh) 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
CN101850202A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用有基布去静电耦合高温滤料及制造方法
CN101509198A (zh) 聚四氟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的非织造过滤毡及制作方法
CN208266310U (zh) 一种粘胶纤维生产用过滤板
CN108978036A (zh) 一种在线连续复合亲水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
CN206733705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用高硬度滤布
WO2021007746A1 (zh) 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