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3848B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3848B
CN101843848B CN2010101567355A CN201010156735A CN101843848B CN 101843848 B CN101843848 B CN 101843848B CN 2010101567355 A CN2010101567355 A CN 2010101567355A CN 201010156735 A CN201010156735 A CN 201010156735A CN 101843848 B CN101843848 B CN 101843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ethanol
radix
chinese medicine
concent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67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3848A (zh
Inventor
吴昊
吴洵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ao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567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3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3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3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主要以黄芪10-50重量份、土茯苓20-120重量份、川牛膝10-50重量份、山慈菇5-30重量份、防风10-50重量份、威灵仙10-50重量份组成。该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制备方法可以为: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痛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200610149656.5,原案申请日为2006年10月13日,原案名称为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病和尿酸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祖国医学把“痛风”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统归属于“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而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虽有许多治疗痛风的西药,但是毒副作用都很大,而且须持续服用,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的健康与工作。祖国医学对“痛风”病早有论述,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方药和方法,较西医而言祖国医学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无需长期持久的服药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原料药组成一: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黄芪10-50重量份      土茯苓20-120重量份
川牛膝10-50重量份    山慈菇5-30重量份。
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30重量份    土茯苓70重量份
川牛膝30重量份    山慈菇18重量份。
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15重量份      土茯苓110重量份
川牛膝20重量份    山慈菇25重量份。
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40重量份      土茯苓30重量份
川牛膝45重量份    山慈菇8重量份。
原料药组成二:
以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成(组方一)为基础,还可增加一味牛蒡子,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如下:
黄芪10-50重量份   土茯苓20-120重量份   川牛膝10-50重量份
山慈菇5-30重量份  牛蒡子10-5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30重量份      土茯苓70重量份    川牛膝30重量份
山慈菇18重量份    牛蒡子3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15重量份      土茯苓110重量份    川牛膝20重量份
山慈菇25重量份    牛蒡子2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40重量份      土茯苓30重量份   川牛膝45重量份
山慈菇8重量份     牛蒡子40重量份。
原料药组成三:
在原料药组成一基础上,也可增加威灵仙和防风,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如下:
黄芪10-50重量份  土茯苓20-120重量份   川牛膝10-50重量份
山慈菇5-30重量份 防风10-50重量份      威灵仙10-5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30重量份   土茯苓70重量份   川牛膝30重量份
山慈菇18重量份 防风30重量份     威灵仙3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15重量份   土茯苓110重量份   川牛膝20重量份
山慈菇25重量份 防风12重量份      威灵仙4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40重量份   土茯苓30重量份    川牛膝45重量份
山慈菇8重量份  防风45重量份      威灵仙15重量份。
原料药组成四:
在原料药组成二基础上,也可增加三棱、莪术和威灵仙,原料药重量份组成如下:
黄芪10-50重量份  土茯苓20-120重量份  川牛膝10-50重量份
山慈菇5-30重量份 牛蒡子10-50重量份   三棱5-50重量份
莪术5-50重量份   威灵仙10-5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30重量份    土茯苓70重量份   川牛膝30重量份
山慈菇18重量份  牛蒡子30重量份   三棱30重量份
莪术30重量份    威灵仙30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15重量份    土茯苓110重量份    川牛膝20重量份
山慈菇25重量份  牛蒡子20重量份     三棱45重量份
莪术8重量份     威灵仙42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优选如下重量份:
黄芪40重量份    土茯苓30重量份    川牛膝45重量份
山慈菇8重量份   牛蒡子40重量份    三棱8重量份
莪术48重量份    威灵仙15重量份。
取上述任意一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按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剂型,如: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或滴丸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称取以上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常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原料药组成二的中药组合物还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牛蒡子、川牛膝两味药用50~80%乙醇提取2~3次,每次3~1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味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常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原料药组成三的中药组合物还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威灵仙、川牛膝两味药用50~80%乙醇提取2~3次,每次3~1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土茯苓、黄芪、山慈姑、防风四味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常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原料药组成四的中药组合物还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威灵仙、牛蒡子、川牛膝三味药用50~80%乙醇提取2~3次,每次3~1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莪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储存备用;药液另器储存备用;药渣与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棱四味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上述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和莪术提取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后制备成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临床研究
所有病例均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及我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共4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3日,最长9年,以3-5年最多;其中第一跖趾关节肿痛者38例,其中一侧34例,两侧11例。单侧关节炎31例,有两个关节疼痛发炎者14例,有痛风石者6例。所有病例均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44例,在正常范围1例,所有患者排除药物及其他疾病继发。
治疗方法:
均采用本发明的原料药组成。30例用袋装汤剂,每剂两袋,每袋180ml,一日两次,每次一袋。15例用颗粒剂,每袋15g,每天三次,每次一袋,开水冲服。(两袋汤剂与三袋颗粒剂生药材量相等)半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服两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疗效。其间少活动,戒酒,不进高嘌呤食物。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较前降低10%以上;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结果:
痊愈:33例占73%;显效:9例占20%;无效:3例7%;总有效率为93%。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汤剂
黄芪30kg    土茯苓70kg    川牛膝30kg   山慈菇18kg。
取上述原料药,按常规工艺制备煎成汤剂,用袋装,每袋180ml,冷藏保存,一日两次,每次一袋。
实施例2:本发明颗粒剂
黄芪15kg  土茯苓110kg  川牛膝20kg  山慈菇25kg。
以上四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70%醇沉,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颗粒剂。每袋15g,每天三次,每次一袋,开水冲服。
实施例3:本发明片剂
黄芪40kg   土茯苓30kg   川牛膝45kg   山慈菇8kg。
以上四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6倍量、煎煮1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60%醇沉,静置2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4:本发明颗粒剂
黄芪30kg    土茯苓70kg    川牛膝30kg    山慈菇18kg  牛蒡子30kg。
以上五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10倍量、煎煮1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70%醇沉,静置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5:本发明丸剂
黄芪15kg   土茯苓110kg    川牛膝20kg    山慈菇25kg    牛蒡子20kg。
牛蒡子、川牛膝两味药用60%乙醇提取3次,每次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1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6:本发明胶囊剂
黄芪40kg    土茯苓30kg    川牛膝45kg    山慈菇8kg  牛蒡子40kg。
牛蒡子、川牛膝两味药用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6倍量、煎煮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胶囊。
实施例7:本发明颗粒剂
黄芪30kg    土茯苓70kg  川牛膝30kg
山慈菇18kg  防风30kg    威灵仙30kg。
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6倍量、煎煮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8:本发明片剂
黄芪15kg    土茯苓110kg  川牛膝20kg
山慈菇25kg  防风12kg     威灵仙40kg。
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0.5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9:本发明胶囊剂
黄芪40kg    土茯苓30kg  川牛膝45kg
山慈菇8kg   防风45kg    威灵仙15kg。
威灵仙、川牛膝两味药用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0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土茯苓、黄芪、山慈姑、防风四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0倍量、煎煮1.5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70%醇沉,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胶囊。
实施例10:本发明颗粒剂
黄芪30kg    土茯苓70kg  川牛膝30kg  山慈菇18kg
牛蒡子30kg  三棱30kg    莪术30kg    威灵仙30kg。
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倍量、煎煮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60%醇沉,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11:本发明丸剂
黄芪15kg    土茯苓110kg  川牛膝20kg  山慈菇25kg
牛蒡子20kg  三棱45kg     莪术8kg     威灵仙42kg。
威灵仙、牛蒡子、川牛膝三味药用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莪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储存备用;药液另器储存备用;药渣与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棱四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5倍量、煎煮0.5小时,上述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醇沉,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和莪术提取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后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12:本发明胶囊剂
黄芪40kg    土茯苓30kg  川牛膝45kg  山慈菇8kg
牛蒡子40kg  三棱8kg     莪术48kg    威灵仙15kg。
威灵仙、牛蒡子、川牛膝三味药用50%乙醇提取3次,每次3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莪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储存备用;药液另器储存备用;药渣与土茯苓、黄芪、山慈姑、三棱四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倍量、煎煮2小时,上述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80%醇沉,静置1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
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适量辅料和莪术提取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后制备成胶囊剂。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10-50重量份  土茯苓20-120重量份  川牛膝10-50重量份山慈菇5-30重量份  防风10-50重量份  威灵仙10-5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30重量份  土茯苓70重量份  川牛膝30重量份山慈菇18重量份  防风30重量份  威灵仙3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15重量份  土茯苓110重量份  川牛膝20重量份山慈菇25重量份  防风12重量份  威灵仙4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黄芪40重量份  土茯苓30重量份  川牛膝45重量份山慈菇8重量份  防风45重量份  威灵仙1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按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或滴丸。
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常规辅料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口服固体制剂为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威灵仙、川牛膝两味药用50~80%乙醇提取2~3次,每次3~15倍量,药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土茯苓、黄芪、山慈姑、防风四味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5~15倍量、煎煮0.5~2小时,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05~1.15,加乙醇至50~80%醇沉,静置10~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0~60℃温度相对密度为1.10~1.25的稠膏;以上稠膏合并,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为细粉,加常规辅料制备成口服固体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口服固体制剂为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1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0101567355A 2006-10-13 2006-10-1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1843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67355A CN101843848B (zh) 2006-10-13 2006-10-1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567355A CN101843848B (zh) 2006-10-13 2006-10-1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96565A Division CN101161274B (zh) 2006-10-13 2006-10-1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3848A CN101843848A (zh) 2010-09-29
CN101843848B true CN101843848B (zh) 2012-02-22

Family

ID=4276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67355A Active CN101843848B (zh) 2006-10-13 2006-10-1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384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41A (zh) * 1996-10-22 1997-09-10 李宝满 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41A (zh) * 1996-10-22 1997-09-10 李宝满 一种用于降低嘌呤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蒙杏泽等.中医治疗痛风近况.《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第21卷(第12期),770-77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3848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5831C (zh)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0687B (zh) 一种治疗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5327B (zh) 一种保健肾茶
CN102626468B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3327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茶
CN101837093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850065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11562B (zh) 参芪温胆汤新剂型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13870B (zh) 一种治疗酒精中毒痛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161274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83433A (zh) 一种治疗风湿和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的药物
CN101843848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6144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痛风的中药
CN1066064C (zh) 一种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4561C (zh)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0114B (zh) 脉络舒通制剂在制备治疗便秘药物中的应用
CN1315512C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055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CN105250417A (zh)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985986A (zh) 一种用于泄泻日久、胃腕疼痛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322879C (zh) 一种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CN11439231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42899A (zh) 一种治疗脊柱骨骺发育不良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400093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88639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Room 4032, Floor 4, No. 168, Gengwen Road, Qianjiang Farm,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independent divisio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Bao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100 No. 2 filial piety Festival, Dongya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Wu Xuan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