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5993B - 卡钉 - Google Patents
卡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5993B CN101835993B CN2008801130217A CN200880113021A CN101835993B CN 101835993 B CN101835993 B CN 101835993B CN 2008801130217 A CN2008801130217 A CN 2008801130217A CN 200880113021 A CN200880113021 A CN 200880113021A CN 101835993 B CN101835993 B CN 1018359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x part
- spill
- base portion
- bail
- end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group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lass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2—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locking by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9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markings, colours, indicato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2)向凹形零件(1)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从而使进入部(1d)的至少一部分弯出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上,所述凹形零件(1)具备基部(1b)和进入部(1d),所述基部(1b)具有凸形零件(2)的接纳空间(1a),并且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1a)连通的插入孔(1c),所述进入部(1d)进入设置于固定对象物(P)上的贯穿孔(Pa)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具备显示体(4),所述显示体(4)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凹形零件进入设置于嵌板等的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后通过向该凹形零件插入凸形零件,从而使凹形零件的一部分弯出或阻止凹形零件的一部分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的卡钉的改进。
背景技术
有这样的按钉:在形成于嵌板的安装孔中插入铆钉主体的被分割了的腿部后,向其压入销后使腿部弹性地弯出,通过铆钉主体的凸缘部和被弯出的腿部夹住嵌板而固定在其上。(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2609号公报)
这种按钉在压入了销的状态下,恰当地固定在嵌板上。因而,在构成基于这种按钉的固定之际,需要进行计量等确认销是否充分压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为了使将构成这种卡钉(铆钉)的凸形零件(销)向凹形零件(铆钉主体)使卡钉以期望的状态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无需进行凸形零件的插入状态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压入到其插入结束位置。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根据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向凹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使进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于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所述凹形零件具有凸形零件的接纳空间,并且具备基部和进入部,所述基部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进入部进入设置于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具备显示体,所述显示体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
在这样构成的卡钉中,由于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使凹形零件的进入部的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在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所以在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的形成位置通过凹形零件的基部与该弯出的一部分或弹性卡合部而夹住固定对象物,卡钉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与此同时,由于显示体进行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的插入状态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卡钉处于期望的固定状态。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根据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向凹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使进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于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所述凹形零件具有凸形零件的接纳空间,并且具备基部和进入部,所述基部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进入部进入设置于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具备显示体,所述显示体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通过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而进行回程动作,并且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
在这样构成的卡钉中,由于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使凹形零件的进入部的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于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所以在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的形成位置通过凹形零件的基部和该弯出的一部分或弹性卡合部而夹住固定对象物,卡钉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与此同时,由于显示体进行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的插入状态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卡钉处于期望的固定状态。若拔出操作位于插入结束位置的凸形零件而解除卡钉的固定,则显示体进行回程动作标识解除了相对于固定对象物的固定。
如果使该显示体设置于可以移动地组合于凹形零件的基部的可动零件上,在该可动零件的去程动作结束位置显示体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则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使可动零件进行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显示体,另外,通过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而使可动零件进行回程动作而不能视认显示体。
使上述可动零件具备底座,该底座通过可以弹性变形的连接部而与显示体连接并通过该显示体支撑为抬起状,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接触该凸形零件的一部分,在插入结束位置使连接部弹性变形而可以视认显示体。
这种情况下,如果使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使凸形零件的一部分接触于底座而使底座向凸形零件的插入方向移动。并且,可以通过底座的该移动而使连接部弹性变形并使显示体移动到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而成为可以视认的状态。该场合,如果在凸形零件上设置有在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时卡在可动零件的底座上的回程动作用突起,则可以辅助上述可动零件的回程动作,进而辅助显示体的回程动作。
有时也将上述可动零件可以旋转地组合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并且,
在该可动零件及凸形零件的任何一方上形成有凸轮槽,在其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互补地容纳在该凸轮槽的突部,
通过该凸轮槽和突部在插入结束位置能够视认显示体。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从而使凸形零件的突部进入可动零件的凸轮槽而使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的可动零件旋转进行去程动作直到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由此可以视认显示体。通过拔出位于插入结束位置的凸形零件,从而使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可动零件旋转进行回程动作直到去程动作前位置,由此使显示体不能视认。
有时也将上述可动零件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被该凸形零件的一部分推压向远离插入孔的方向滑动移动,在插入结束位置滑动移动完成而可以视认显示体。
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从而将显示体向远离插入孔的方向进行去程动作推压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显示体。
在上述各卡钉中,也有在上述凹形零件的基部内形成有可动零件的支撑空间,并且在该基部的上面侧设置有与支撑空间连通的开放部,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通过该开放部可以视认。这种情况下,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显示体,并且可以在去程动作前位置使显示体容纳在支撑空间内不能视认。
如果在上述可动零件及凹形零件的基部,形成有在可动零件的去程动作前位置相互卡合的限位部,则可动零件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可以稳定地维持显示体不能视认的状态。
如果使上述可动零件的颜色与凹形零件与凸形零件的颜色不同,则可以更容易地识别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根据第三方案,提供一种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向凹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使进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在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所述凹形零件具有凸形零件的接纳空间,并且具备基部和进入部,所述基部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进入部进入设置于上述固定对象物上的贯穿孔,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具备遮蔽体,所述遮蔽体在去程动作前位置遮掩设置于该基部的显示部,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容纳于基部内而可以视认上述显示部。
在这样构成的卡钉中,由于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使凹形零件的进入部的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在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所以在固定对象物的贯穿孔的形成位置通过凹形零件的基部和该弯出的一部分或弹性卡合部而夹住固定对象物,卡钉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与此同时,由于通过遮蔽体的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基部的显示部,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的插入状态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而使卡钉处于期望的固定状态。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卡钉中,将凸形零件插入凹形零件,利用通过向其位置的插入而向可以视认的位置进行去程动作的显示体,无需进行凸形零件的插入状态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是否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以便使该卡钉以期望的状态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例的主要部分截断侧视图。
图2是表示其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其主要部分截断侧视图。
图4是第一例的可动零件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例的可动零件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例的凹形零件的立体图。
图7是其侧视图。
图8是其侧视图。
图9是其剖视图。
图10是其剖视图。
图11是第一例的凸形零件的侧视图。
图12是其侧视图。
图13是第二例的主要部分截断侧视图。
图14表示其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其主要部分截断侧视图。
图16是其俯视图。
图17是第二例的可动零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A-A线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B部的展开结构图。
图20是第二例的凹形零件的侧视图。
图21是其侧视图。
图22是其剖视图。
图23是其剖视图。
图24是第二例的凸形零件的侧视图。
图25是其侧视图。
图26是图25的C-C线剖视图。
图27是图26的D部展开结构图。
图28是第三例的侧视图。
图29是其主要部分截断侧视图。
图30是其剖视图。
图31是表示其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2是表示其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截断侧视图。
图33是表示其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4是第三例的可动零件的俯视图。
图35是沿图34的E-E线的剖视图。
图36是沿图34的F-F线的剖视图。
图37是第四例的主要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38是第四例的主要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39是第五例的主要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40是第五例的主要部分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0说明用于实施该发明的优选方式。
另外,这里图1~图12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例),图13~图27表示另一方式(第二例),图28~图36表示另一个方式(第三例)。
具体地说,图1表示将凸形零件2临时卡合在凹形零件1的状态的卡钉,图2和图3分别表示进行正式卡合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的状态的卡钉,图3表示从与图2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卡钉。图4和图5表示可动零件3的立体状态,图6~图10表示凹形零件1,图11和图12表示凸形零件2。图8表示从与图7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凹形零件1,另外,图10表示在与图9的位置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凹形零件1的剖视图,图12表示从与图11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凸形零件2。
另外,图13表示使凸形零件2临时卡合在凹形零件1的状态的卡钉,图14表示进行正式卡合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上的状态的卡钉,图15是表示将图14的状态时的凹形零件1的基部1b部分的状态的重要部位剖切的图,图16表示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一侧观察图14的状态,以假想线表示在该图14中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的可动零件3。图17~图19分别表示可动零件3,尤其在图19中为了便于理解凸轮槽32a的状态而将其展开表示。图20~图23分别表示凹形零件1,图24~图27分别表示凸形零件2。图21表示从与图20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凹形零件1,图23表示在与图22的位置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凹形零件1的剖视图,图25表示从与图24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凸形零件2,尤其图27为了便于理解突部22a的状态而将其展开表示。
另外,图28~图30分别表示使凸形零件2临时卡合在凹形零件1的状态的卡钉,图31~图33分别表示进行正式卡合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上的状态的卡钉,图30表示从与图29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卡钉,图33表示从与图32的方向相差90度的方向观察卡钉。图34~图36分别表示可动零件3。
另外,图37和图38分别表示变更上述第一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第四例),图39和图40分别表示变更上述第三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五例)。
该实施方式的卡钉是这样的部件在使凹形零件1进入设置于嵌板P′等的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后通过向该凹形零件1插入凸形零件2,由此使凹形零件1的一部分弯出(撓み出)或阻止凹形零件1的一部分弯入(撓み込み)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上。
典型地,该卡钉使用于分别具备上述贯穿孔Pa的两枚以上的嵌板P′等两个以上的固定对象物P的固定。即,通过使两个以上的固定对象物P重合以使它们的贯穿孔Pa相互连通后,将卡钉如上所述地固定在该连通的贯穿孔Pa,由此在该贯穿孔Pa的形成部位阻止固定对象物P的分离而实现该两个以上的固定对象物P的固定。
该卡钉由凹形零件1与凸形零件2构成。在凹形零件1上还组合具备了后述的显示体4的可动零件3,通过该可动零件3在凹形零件1上具备该显示体4。
凹形零件1具有凸形零件2的接纳空间1a,并且,具备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1a连通的插入孔1c的基部1b、和进入设置于固定对象物P上的贯穿孔Pa的进入部1d。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基部1b构成为形成圆盘状。插入孔1c形成在该基部1b的中央。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插入孔1c组合圆孔状部1e和分支孔部1f而构成,所述圆孔状部1e与凸形零件2的后述的轴部2b的最大直径大致相等,所述分支孔部1f在环绕该圆孔状部1e的方向隔开大致90度的间隔设置在四个部位且从圆孔状部1e沿放射方向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进入部1d构成为形成以基部1b作为头使一端一体地连接于该基部1b的一面而延伸的脚状。该进入部1d具备筒状部1g、前端轴1j、和该筒状部1g与前端轴1j的连接片1k。
筒状部1g使筒两端同时开放,并且,使筒一端一体地连接于基部1b并使筒内空间连通于上述插入孔1c的圆孔状部1e。另外,该筒状部1g通过在环绕其轴筒的方向隔开大致90度的间隔设置于四个部位的切口1h而分割为四个,各切口1h的一端与插入孔1c的分支孔部1f连通。另外,筒状部1g的筒另一端形成有向内突出的爪部1i。
前端轴1j作为位于上述插入孔1c的圆孔状部1e的孔轴线上的实心体而构成。
连接片1k形成使片一端一体地连接于筒状部1g的筒另一端,并且,使片另一端一体地连接于前端轴1j的轴一端的带状,分别设置在夹着进入部1d的中心的相对位置。在连接片1k上形成有与上述切口1h连通并向前端轴1j侧延续的延长切口1m,各连接片1k通过该延长切口1m而被分成两部分。一对连接片1k、1k在与上述前端轴1j的连接侧随着接近于该前端轴1j而以逐渐缩小连接片1k、1k之间的间距的方式倾斜,通过该倾斜能顺利地进行向贯穿孔Pa的进入。
另一方面,凸形零件2通过使该凸形零件2在凹形零件1内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图2、图14、图33的位置),从而使进入部1d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阻止形成于进入部1d的弹性卡合部13e(第三例的情况)的弯入。由此实现卡钉固定在上述固定对象物P上。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该凸形零件2以在轴一端具备形成圆板状的头部2a的轴部2b作为主体而构成。该轴部2b的另一端部即前端部2c构成为形成前端细的裁头圆锥状。在轴部2b的中间部形成有环绕状的主卡定凹部2d。另外,在前端部2c与主卡定凹部2d之间形成有分别容纳形成于上述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的四个部位的爪部1i的临时卡定凹部2e。各临时卡定凹部2e分别构成为随着接近主卡定凹部2d一侧而逐渐变浅。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凹形零件1在进入部1d的爪部1i的形成位置的内径与凸形零件2在轴部2b的临时卡定凹部2e的最深部位置的直径大致相等。凸形零件2在轴部2b的主卡定凹部2d的位置的直径,大于该临时卡定凹部2e的最深部位置的直径,凸形零件2在轴部2b的主卡定凹部2d与头部2a之间的直径,大于该凸形零件2在轴部2b的主卡定凹部2d的位置的直径。
并且,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将凸形零件2的轴部2b向凹形零件1的接纳空间1a,通过插入孔1c插入到使爪部1i进入至临时卡定凹部2e的位置,由此使凸形零件2与凹形零件1临时卡合。(图1、图13)这样,被组合在凹形零件1上的凸形零件2可以进一步插入到爪部1i进入至主卡定凹部2d的插入结束位置。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通过切口1h和延长切口1m被分割,以与基部1b的连接一侧作为变形中心可以弹性变形地构成。在上述临时卡合状态下在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内将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进入到卡住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位置,若从该状态利用头部2a进行按压操作使得凸形零件2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则爪部1i被引导至临时卡定凹部2e的底部,进入部1d向外弯出容许凸形零件2的插入。若凸形零件2进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稍稍回复弯曲且爪部1i进入主卡定凹部2d而维持主卡定状态。在该主卡定状态下通过基部1b和进入部1d的弯出部位而夹住固定对象物P,卡钉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上。(图2、图14)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在凸形零件2的轴部2b上,在其直径方向两侧具备沿着轴部2b的轴线的肋2f,凸形零件2在使该肋2f通过插入孔1c的分支孔部1f进入切口1h和延长切口1m的方向能插入至凹形零件1的接纳空间1a。
另外,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具备显示体4,该显示体4通过凸形零件2向插入结束位置的插入而进行去程动作、通过凸形零件2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而进行回程动作,并且,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能够视认(以目视确认)。在上述第一例以及第二例中,该显示体4设置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与进入部1d的连接一侧相反的一侧。另外,该显示体4在去程动作前位置(图1、图13的位置)不能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一侧视认,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图3、图15和图16的位置)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一侧能够视认。
上述第一例~第三例的任何一个,通过凸形零件2向插入结束位置的插入,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的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在进入部1d的弹性卡合部13e的弯入,因此,在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形成位置通过凹形零件1的基部1b和该弯出的一部分或弹性卡合部13e(第三例的情况)而夹住固定对象物P,卡钉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P上。与此同时,由于显示体4进行去程动作而能够视认,所以不进行凸形零件2的插入状态的计测等就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而卡钉位于期望的固定状态。(图3、图16、图33)
而且,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若将位于插入结束位置的凸形零件2在其头部与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之间插入工具的前端等而进行拔出操作解除卡钉的固定,则显示体4进行回程动作标识解除相对于固定对象物P的固定。
在上述第一例和第二例中,该显示体4设置在以能够进行去程动作及回程动作的方式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的可动零件3上。
具体地说,凸形零件2的轴部2b在具备通孔3a的可动零件3中以能够进行去程动作及回程动作的方式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并且,轴部2b通过该通孔3a和插入孔1c。并且,以如下方式连接该可动零件3和凸形零件2: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使可动零件3进行去程动作,而且通过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2而使可动零件3进行回程动作。
(图1~图12所示的第一例)
在图1~图12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零件3具备底座31b,该底座31b通过可以弹性变形的连接部31a而与显示体4连接并通过该显示体4支撑为抬起状,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接触该凸形零件2的一部分,在插入结束位置使连接部31a弹性变形而可以视认显示体4。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与进入部1d的连接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在插入孔1c的侧方以包围该插入孔1c的方式突出的立起部11a。在基部1b的直径方向两侧形成有立起部11a的分割部11b。另外,在被该分割部11b划分出的一对立起部11a上分别形成有在与凹形零件1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贯穿立起部11a的窗孔11c。
底座31b形成以贯穿状态具备通孔3a的板状,在可动零件3的去程动作前的位置在插入孔1c的上方,与插入孔1c之间隔开间隔,使板外面位于比立起部11a的前端稍微靠上方而被支撑。(图1)该通孔3a具有仿照插入孔1c的圆孔状部1e并使凸形零件2的轴部2b通过的中心孔部3b,并且,在该中心孔部3b的直径方向两侧具有仿照插入孔1c的分支孔部1f并使凸形零件2的肋2f通过的端孔部3c。
显示体4分别设置在底座31b的直径方向两侧。各显示体4分别在可动零件3的去程动作前位置容纳在立起部11a的窗孔11c内,在该状态下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一侧不能视认。在显示体4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插入孔1c一侧突出的向窗孔11c的内侧面的引导部41a。在该显示体4的中间部与底座31b的未形成有端孔部的一侧的缘部之间存在有连接片31c。该连接片31c的一端与显示体4的中间部通过作为上述连接部31a的树脂铰链部连接,并且,该连接片31c的另一端与底座31b的上述缘部通过作为上述连接部31a的树脂铰链部而连接。
可动零件3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使得一对显示体4、4分别从立起部11a的内侧(插入孔1c一侧)进入并容纳在该立起部11a的窗孔11c内,并且,该基座31b通过这样被容纳的显示体4并借助于连接片1k而被支撑为抬起状。
若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使凸形零件2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为头部2a接触在底座31b而可使底座31b向凸形零件2的插入方向移动。若底座31b这样移动,则连接部31a弹性变形而使显示体4移动到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能够视认。在图示的例子中,被窗孔11c的内壁引导,显示体4从窗孔11c向侧方突出,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一侧能够视认显示体4(图3)。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凸形零件2上具备在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2时卡在可动零件3的底座31b上的回程动作用突起21a。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回程动作用突起21a设置于相对于肋2f的形成位置在环绕轴部2b的方向隔开大致90度的间隔的位置,即头部2a与主卡定凹部2d之间。并且,在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2时,该回程动作用突起21a卡在底座31b的通孔3a的孔边缘。
若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2时,则解除相对于可动零件3的底座31b的推压,上述连接部31a恢复弹性而显示体4进行回程动作进入窗孔11c内,底座31b再次被该显示体4支撑为抬起状。如果预先在凸形零件2上设置回程动作用突起21a,则可辅助上述可动零件3的回程动作还有显示体4的回程动作。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可动零件3及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形成有在可动零件3的去程动作前位置相互卡合的限位部11d、31d。在图示的例子中,该限位部11d、31d由突起和孔构成,所述突起形成在显示体4的引导部中的与环绕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插入孔1c的面连接的下表面,所述孔容纳形成在环绕该插入孔1c的面上的该突起。这种情况下,能稳定地维持可动零件3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不能视认显示体4的状态。
如果使该可动零件3的颜色与凹形零件1和凸形零件2的颜色不同,则能更容易地识别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4。
在该例子的凹形零件1及可动零件3中对具备弹性变形特性的部位赋予这种特性,典型地,通过将这种凹形零件1及可动零件3作成塑料的注射成形品而可容易地确保。
(图13~图27所示的第二例)
在图13~图27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零件3可以旋转地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并且,
在该可动零件3及凸形零件2的任何一方形成有凸轮槽32a,在其中的另一方形成有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互补地容纳在该凸轮槽32a中的突部22a,
通过该凸轮槽32a和突部22a在插入结束位置能够视认显示体4。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与进入部1d的连接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在插入孔1c的侧方以包围该插入孔1c的方式突出的环绕立起部12a。在环绕立起部12a的突出端形成有向插入孔1c一侧伸出的保持部12b,在该保持部12b与环绕插入孔1c的基部1b的面之间形成有可动零件3的支撑空间S。
该环绕立起部12a的保持部12b在插入孔1c的直径方向两侧分别在环绕该插入孔1c的方向以大约60度的范围切除,在可动零件3的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该切除部12c作为能够视认显示体4的开放部Sa而起作用(图16)。
可动零件3具备形成圆板状的主体部32e和从该主体部32e的直径方向两侧突出的板片状的耳部32h。主体部32e具有大致堵塞环绕立起部12a内的空间的外径,并且,以贯穿状态设置凸形零件2的轴部2b的通孔3a。该通孔3a具有仿照插入孔1c的圆孔状部1e并通过凸形零件2的轴部2b的中心孔部3b,并且,在该中心孔部3b的直径方向两侧具有仿照插入孔1c的分支孔部1f并通过凸形零件2的肋2f的端孔部3c。
耳部32h在主体部32e的直径方向两侧分别在环绕该主体部32e的方向在约60度的范围内,形成从位于该主体部32e的壁厚方向的端面向与该端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板状,使突出缘成形为弧状。
并且,在该例子中,该可动零件3使耳部32h的突出缘沿环绕立起部12a的内壁引导,将该耳部32h从在上述切除部12c的侧方容纳在保持部12b的下方的去程动作前位置(图13、图16中的单点划线的位置)至使该耳部32h面朝切除部12c的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图15、图16)可进行去程动作、和相反的回程动作地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上述支撑空间S。即、在该例子中,该耳部32h作为显示体4而起作用。
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凸轮槽32a形成于可动零件3上。凸轮槽32a分别形成在可动零件3的直径方向两侧。任何一个凸轮槽32a均形成为环绕通孔3a的中心孔部3b的孔轴的螺旋槽状。凸轮槽32a的槽口32b朝向通孔3a的内方。凸轮槽32a的一方的槽壁朝向凸形零件2的插入面前侧(图19中的上方)。(以下将该一方的槽壁称为上壁32c)该上壁32c从主体部32e的表面32f开始逐渐向主体部32e的背面32g一侧降低并在端孔部3c结束。另一方面,凸轮槽32a的另一方的槽壁朝向凸形零件2的插入前端侧(图19中的下方)。(以下将该另一方的槽壁称为下壁32d)该下壁32d从主体部32e的背面32g开始逐渐向主体部32e的表面32f一侧升高并在端孔部3c结束。并且,该上壁32c和下壁32d无论在哪个位置均形成为大致平行。
另一方面,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突部22a形成在凸形零件2上。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凸形零件2的轴部2b与头部2a的连接部位,在该轴部2b的直径方向两侧形成有以沿着环绕该轴部2b的弦绕线(弦卷線)的方式构成肋状的突部22a。该突部22a的突出宽度大致等于上述凸轮槽32a的深度,该突部22a的一方的侧面朝向上方(以下将该一方的侧面称为上侧面22b),该突部的另一方的侧面朝向下方(以下将该另一方的侧面称为下侧面22c)。并且,该上侧面22b和下侧面22c无论在哪个位置均形成为大致平行。(图27)该突部22a的下端连接于肋2f的头部2a一侧的端部。由此,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使凸形零件2直到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之前可动零件3不进行往复动作,在突部22a的下端进入可动零件3的通孔3a的端孔部3c之后,可动零件3进行回程转动。
若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凸形零件2的突部22a进入到位于去程动作前的位置的可动零件3的凸轮槽32a。凸轮槽32a形成为环绕可动零件3的通孔3a的中心孔部3b的孔轴的螺旋槽状,另一方面,由于凸形零件2仅在使肋进入插入孔1c的分支孔部1f不旋转的状态下插入凹形零件1内,通过突部22a的下侧面22c而推压入凸轮槽32a的上壁32c,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的可动零件3进行旋转去程动作直到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若可动零件3这样进行去程动作,则显示体4被开放部Sa显示并可以视认(图14~图16)。突部22a由于互补地容纳在凸轮槽32a,所以若拔出位于插入结束位置的凸形零件2,则通过突部22a的上侧面22b压下凸轮槽32a的下壁32d,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可动零件3进行旋转回程动作直到去程动作前位置。若可动零件3这样进行回程动作,则显示体4容纳在位于开放部Sa的侧方的支撑空间S内而不能视认(图13)。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可动零件3及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形成有在可动零件3的去程动作前位置相互卡合的限位部12f、32i。在图示的例子中,该限位部12f、32i由形成于可动零件3的耳部32h的表面侧的凹处、和形成于基部1b的立起部11a的保持部12b的内壁的容纳在该凹处的突起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稳定地维持可动零件3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而不能视认显示体4的状态。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可动零件3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时,从上方卡在耳部32h的外缘的推压部12e形成于面向开放部Sa的输出口部12d。
如果使该可动零件3的颜色与凹形零件1与凸形零件2的颜色不同,则能更容易地识别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4。
在该例的凹形零件1与可动零件3中对具备弹性变形特性的部位赋予该特性,典型地,通过将该凹形零件1与可动零件3作成塑料的注射成型品而能够更容易地确保。
(图28~图36所示的第三例)
图28~图36所示的例子,卡钉也由凹形零件1和凸形零件2构成。在凹形零件1上还组合具备后述的显示体4的可动零件3,通过该可动零件3将该显示体4设置在凹形零件1上。
凹形零件1具有凸形零件2的接纳空间1a,并且,具备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1a连通的插入孔1c的基部1b、和进入设置于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进入部1d。
在图示的例子中,基部1b构成为方形盘状。插入孔1c形成于该基部1b的中央。
另外,在该例子中,凹形零件1构成为通过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从而阻止形成于进入部1d的弹性卡合部13e的弯入的结构。在该例子中,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在相对的位置分别具备通过设置于进入部1d的コ字状的分割槽以基部1b侧作为自由端并以进入部1d的前端侧作为变形中心的弹性卡合部13e。弹性卡合部13e的内表面13f面朝接纳空间1a。在一对弹性卡合部13e、13e的自由端形成有朝向基部1b侧的卡合面13g。并且,一对弹性卡合部13e、13e的自由端的尺寸大于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孔径。若凹形零件1的进入部1d进入该贯穿孔Pa,则弹性卡合部13e在暂时弯入后其自由端在从贯穿孔Pa拔出的位置回复弯曲,由此凹形零件1在其基部1b和上述卡合面13g之间卡合在固定对象物P。若从该状态在凹形零件1内将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通过被插入的凸形零件2阻止弹性卡合部13e的弯入,卡钉牢固地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
另一方面,在该例子中,凸形零件2以在轴一端具备头部23a的轴部23c作为主体而构成。轴部23c构成为形成具有厚度和宽度的板状。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夹着插入孔1c的相对位置分别形成有使壁面13d沿着凸形零件2的插入方向的保持壁部13c,并且,一对保持壁部13c、13c之间的间距稍稍小于凸形零件2的轴部23c的宽度侧的面23f之间的尺寸。
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仅使凸形零件2的轴部23c的轴另一端23e侧进入凹形零件1的插入孔1c的状态下,通过利用一对保持壁部13c夹住该轴部23c的轴另一端23e侧,从而使凸形零件2与凹形零件1临时卡合(图28~图31)。这样被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凸形零件2,可以进一步插入到使形成于该头部23a的缘部的卡合爪23d卡合在形成于保持壁部13c的外侧的卡合孔13d的插入结束位置(图31~图33)。在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上形成有在该插入结束位置容纳保持壁部13c的窗孔23b。
另外,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设置有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的显示体4。由于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阻止弹性卡合部13e的弯入,所以在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形成位置通过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与该弹性卡合部13e夹住固定对象物P而卡钉固定在固定对象物P。与此同时,由于显示体4进行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2的插入状态的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并且卡钉位于期望的固定状态(图32、图33)。
在该例子中,该显示体4设置在可以移动地组合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的可动零件3上。
具体地说,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形成有环绕插入孔1c的立起部13a,并且,在该立起部13a的夹着插入孔1c的两侧位置分别形成有在基部1b的侧部被开放的与凸形零件2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引导孔13b。并且,具备有通过该引导孔13b并在该基部1b具有凸形零件2的轴部23c的通过部33a的可动零件3。即、在该例子中,该引导孔13b作为支撑空间S而起作用。该可动零件3的通过部33a位于插入孔1c的正上方,上述弹性片13c的卡合爪13d位于该通过部33a的上方。
在该例子中,可动零件3使一对显示体4、4在可断开部33b连接合并,并且,成为将该一对显示体4、4之间做成凸形零件2的上述通过部33a的结构,
通过向使上述凸形零件2与凹形零件1临时卡合的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使可断开部33b断开,并且,通过凸形零件2从该状态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而使显示体4进行去程动作或被推出到可以视认的位置。
一对显示体4、4分别构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该一对显示体4、4在其一方的长边部43a通过一对可断开部33b、33b连接,由该一对可断开部33b、33b和位于该一对可断开部33b、33b之间的长边部43a围绕的空间作为上述通过部33a而起作用。
可断开部33b构成为使其中央部以薄壁构成的桥接片状。
在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侧即凸形零件2的轴部23c的宽度狭窄侧分别形成有从该宽度狭窄侧的面23g突出的肋状部23h。该肋状部23h在朝向轴部23c的前端侧的一侧分别具备倾斜面23i。一对肋状部23h、23h之间的间距大于使凸形零件2与凹形零件1临时卡合的状态的、可动零件3的通过部33a内的显示体4的长边部43a之间的间距。
若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通过上述肋状部23h可扩大一对显示体4之间的间隔,显示体4在引导孔13b内向远离插入孔1c的方向被推出而进行去程动作直到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在该例子中,在立起部13a的突出面形成有与该引导孔13b连通的开放部Sa,若显示体4这样进行去程动作,则通过该开放部Sa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侧能够视认显示体4(图33)。
在图示的例子中,构成可动零件3的一对显示体4、4在可断开部33b的外侧分别具有向上方突出的防脱爪43b,在去程动作前位置和去程动作结束位置,该防脱爪43b分别卡在形成于引导孔13b的侧壁侧的未图示的卡合部,分别维持显示体4位于去程动作前位置的状态和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状态。
如果使该可动零件3的颜色与凹形零件1与凸形零件2的颜色不同,则能更容易地识别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4。
在该例子的凹形零件1与可动零件3中对具备弹性变形特性的部位赋予这种特性,典型地,通过将该凹形零件1与可动零件3做成塑料的注射成型品而能够更容易地确保。
(图37及图38所示的第四例)
图37及图38主要表示使构成上述第一例的可动零件3的结构一部分变更了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具备遮蔽体4′,该遮蔽体4′在去程动作前位置遮掩设置于该基部1b的显示部13h,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容纳于基部1b内而可以视认上述显示部13h。上述第一例的显示体4作为该遮蔽体4′而起作用。
遮蔽体4′通过连接片31c连接于凸形零件2的轴部2b的具备通孔3a的底座31b的外侧。连接片31c与底座31b、及连接片31c与显示体4之间通过可以弹性变形的连接部31a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将凸形零件2未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的状态下,底座31b、遮蔽体4′与连接片31c配置在大致同一面上,并且通过基部1b的立起部11a的窗孔11c,遮蔽体4′向外侧突出并可以视认,并且,覆盖遮掩形成于该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显示部13h(图37)。
若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形成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侧的推压部21b推压底座31b的通孔3a的缘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立起部11a与插入孔1c之间形成有可动零件3的连接片31c的容纳用间隙11e。将底座31b推压在推压部21b的可动零件3使连接部31a弹性变形而使连接片31c拉入该容纳用间隙11e内,随之遮蔽体4′被拉入窗孔11c内隐藏在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a侧看不见的位置。与此同时,在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前位置,可以视认位于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显示部13h(图38)。
根据该例子,也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从而在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形成位置,卡钉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P上。与此同时,由于通过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基部1b的显示部13h,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2的插入状态的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而使卡钉处于期望的固定状态。通过至少使遮蔽体4′的颜色与凹形零件的基部的颜色不同,从而在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前位置能够使位于该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一部分作为上述显示部13h而起作用。或者,通过在该基部1b的一部分上印刷图案等,或者在该基部1b的一部分上粘贴记号,或者涂覆涂料等,从而可使该基部1b的一部分作为上述显示部13h而起作用。
(图39及图40所示的第五例)
图39及图40主要表示使构成上述第三例的可动零件3的结构一部分变更了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在凹形零件1的基部1b上具备遮蔽体4′。该遮蔽体4′在去程动作前位置遮掩设置于该基部1b的显示部13h,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容纳于基部内而可以视认上述显示部13h。上述第三例的显示体作为该遮蔽体4′而起作用。
在与凸形零件2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可以滑动移动地被支撑于凹形零件1的引导孔13b的遮蔽体4′,在将凸形零件2未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引导孔13b连通的开放部Sa可以视认,并且覆盖遮掩形成于该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显示部13h(图39)。在遮蔽体4′的通过部33a侧,形成有在立起部13a的内侧向凸形零件2的插入面前侧突出的突部33d,并且在该突部33d上形成有朝向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侧的倾斜部33c。该倾斜部33c随着朝向突部33d的突出端,从遮蔽体4′的外端向逐渐远离的方向倾斜。
若使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则形成于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侧的推压部23j推压可动零件3的突部33d的倾斜部33c。由于在倾斜部33c上形成有上述方向的倾斜,所以倾斜部33c被推压部23j推压的可动零件3向内方移动,遮蔽体4′隐藏在从凸形零件2的头部23a侧通过开放部Sa看不见的位置。与此同时,在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前位置,位于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显示部13h可以视认(图40)。
根据该例子,也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2,从而在固定对象物P的贯穿孔Pa的形成位置,卡钉固定在该固定对象物P上。与此同时,由于通过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而可以视认基部的显示部13h,所以无需进行凸形零件2的插入状态的计测等便能够容易地确认凸形零件2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而使卡钉处于期望的固定状态。通过至少使遮蔽体4′的颜色与凹形零件的基部的颜色不同,在遮蔽体4′的去程动作前位置使位于该遮蔽体4′下的基部1b的一部分作为上述显示部13h而起作用。或者,通过在该基部1b的一部分上印刷图案等,或者在该基部1b的一部分上粘贴记号,或者涂覆涂料等,从而可使该基部1b的一部分作为上述显示部13h而起作用。
另外,这里引用2007年10月2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276083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公开而录入。
Claims (14)
1.一种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向凹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使进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于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所述凹形零件具有凸形零件的接纳空间,并且具备基部和进入部,所述基部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进入部进入设置于所述固定对象物上的贯穿孔中,卡钉的特征在于,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具备显示体,所述显示体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可以视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显示体构成为通过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而进行回程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显示体设置于可以移动地组合于凹形零件的基部的可动零件上,在可动零件的去程动作结束位置,显示体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可动零件具备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可以弹性变形的连接部与显示体连接并通过该显示体支撑为抬起状,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接触该凸形零件的一部分,在插入结束位置使连接部弹性变形而可以视认显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在凸形零件上设置有在从插入结束位置拔出凸形零件时卡在可动零件的底座上的回程动作用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可动零件可以旋转地组合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并且,
在该可动零件及凸形零件的任何一方上形成有凸轮槽,在这些零件的另一方上形成有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互补地容纳在该凸轮槽的突部,
通过该凸轮槽和突部在插入结束位置可以视认显示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可动零件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被该凸形零件的一部分推压并向远离插入孔的方向滑动移动,在插入结束位置滑动移动完成而可以视认显示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内形成有可动零件的支撑空间,并且在该基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与支撑空间连通的开放部,通过该开放部可以视认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在可动零件及凹形零件的基部,形成有在可动零件的去程动作前位置相互卡合的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使可动零件的颜色与凹形零件及凸形零件的颜色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内形成有可动零件的支撑空间,并且在该基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与支撑空间连通的开放部,通过该开放部可以视认位于去程动作结束位置的显示体。
12.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在可动零件及凹形零件的基部,形成有在可动零件的去程动作前位置相互卡合的限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钉,其特征在于,
使可动零件的颜色与凹形零件及凸形零件的颜色不同。
14.一种卡钉,通过使凸形零件向凹形零件插入到插入结束位置,使进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弯出,或者阻止形成于进入部的弹性卡合部的弯入而固定在固定对象物上,所述凹形零件具有凸形零件的接纳空间,并且具备基部和进入部,所述基部形成有与该接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孔,所述进入部进入设置于上述固定对象物上的贯穿孔中,卡钉的特征在于,
在凹形零件的基部具备遮蔽体,所述遮蔽体在去程动作前位置遮掩设置于该基部的显示部,并且通过向插入结束位置插入凸形零件而进行去程动作,并在去程动作结束位置容纳于基部内而可以视认上述显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76083 | 2007-10-24 | ||
JP2007276083A JP5001786B2 (ja) | 2007-10-24 | 2007-10-24 | クリップ |
PCT/JP2008/069253 WO2009054465A1 (ja) | 2007-10-24 | 2008-10-23 | クリッ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5993A CN101835993A (zh) | 2010-09-15 |
CN101835993B true CN101835993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4057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30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5993B (zh) | 2007-10-24 | 2008-10-23 | 卡钉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232903A1 (zh) |
EP (1) | EP2204589A4 (zh) |
JP (1) | JP5001786B2 (zh) |
CN (1) | CN101835993B (zh) |
TW (1) | TWI339245B (zh) |
WO (1) | WO20090544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86317B2 (ja) * | 2011-01-26 | 2015-03-18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固定具 |
JP2012180915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Nifco Inc | クリップ |
JP5682090B2 (ja) * | 2011-04-07 | 2015-03-11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クリップ |
JP2014156868A (ja) * | 2011-04-18 | 2014-08-28 | Honda Motor Co Ltd | ファスナ |
DE102012212508A1 (de) | 2012-07-17 | 2014-05-22 | A. Raymond Et Cie |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Anbauteiles an einem Trägerteil mit Montagekontrolle |
CN103671414B (zh) * | 2012-09-10 | 2016-08-10 | 上海利富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卡扣 |
JP6466310B2 (ja) * | 2015-12-08 | 2019-02-06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クリップ |
CN110608224A (zh) * | 2019-09-22 | 2019-12-24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一种转子轮盘装配螺栓防脱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67112U (zh) * | 1980-10-11 | 1982-04-22 | ||
JPH0139923Y2 (zh) * | 1987-07-23 | 1989-11-30 | ||
JPH05302609A (ja) | 1992-04-23 | 1993-11-16 | Nifco Inc | プッシュリベット |
JPH06280837A (ja) * | 1993-03-24 | 1994-10-07 | Fuji Facom Corp | ネジ締めトルク表示機能付きワッシャ |
DE4421959A1 (de) * | 1994-06-23 | 1996-01-04 | Fischer Artur Werke Gmbh | Vorspannkontrollelement für Schraubanker |
US5499854A (en) * | 1994-12-06 | 1996-03-19 | Crotty Corporation |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unshad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in a vehicle |
US5855347A (en) * | 1996-07-18 | 1999-01-05 | Hollingsworth; Don A. | Fastener for holding items to a perforated wall |
US5779085A (en) * | 1997-03-11 | 1998-07-14 | Gas Research Institute | Expandable pin plug for automated use |
JPH1130216A (ja) * | 1997-07-09 | 1999-02-02 | Bonpei Goto | 締結部における締結状態視認用部材及び締結部における締結状態視認用セット部材 |
DE19806827A1 (de) * | 1998-02-18 | 1999-08-19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 & Comp |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Träger und einem Plattenelement |
FR2790046B1 (fr) * | 1999-02-19 | 2001-05-18 | Rapid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deux panneaux ou analogues forme de deux pieces cooperantes |
US6514023B2 (en) * | 2001-05-24 | 2003-02-04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Removable and reusable fastener |
US6652206B2 (en) * | 2002-02-20 | 2003-11-2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Self-locking rivet fastener |
JP3961406B2 (ja) * | 2002-11-19 | 2007-08-22 |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固着具 |
US6955515B2 (en) * | 2003-12-09 | 2005-10-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ocking turn pin |
KR100791492B1 (ko) * | 2004-03-31 | 2008-01-03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이오락꾸스 | 파스너 |
JP2006088985A (ja) * | 2004-09-27 | 2006-04-06 | Toyoda Gosei Co Ltd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281303B2 (en) * | 2005-04-28 | 2007-10-16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Fastener assembly |
JP2006349011A (ja) * | 2005-06-14 | 2006-12-28 |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締め忘れ防止締結具、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接続具および電気接続具の接続状態確認装置 |
US7837225B2 (en) * | 2008-05-14 | 2010-11-23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Airbag fastener assembly |
-
2007
- 2007-10-24 JP JP2007276083A patent/JP50017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10-21 TW TW097140258A patent/TWI33924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23 EP EP08842891A patent/EP220458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0-23 WO PCT/JP2008/069253 patent/WO20090544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0-23 CN CN2008801130217A patent/CN1018359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0-23 US US12/734,326 patent/US201002329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54465A1 (ja) | 2009-04-30 |
JP2009103234A (ja) | 2009-05-14 |
TWI339245B (en) | 2011-03-21 |
JP5001786B2 (ja) | 2012-08-15 |
EP2204589A4 (en) | 2012-01-04 |
CN101835993A (zh) | 2010-09-15 |
US20100232903A1 (en) | 2010-09-16 |
EP2204589A1 (en) | 2010-07-07 |
TW200925442A (en) | 2009-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5993B (zh) | 卡钉 | |
EP2969672B1 (en) | Universal connector for attachment of a windshield wiper blade with multiple types of windshield wiper arms | |
JP5648756B2 (ja) | 固定具、固定具抜去構造およ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固定装置 | |
US7347627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CN101754702B (zh) | 固定工具、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工具的固定解除方法 | |
US9447905B2 (en) | Pipe connector | |
EP2657545A1 (en) | Two-piece clip | |
JP2008256142A (ja) | ホースクランプ | |
CN100566618C (zh) | 片材安装器具 | |
US8434957B2 (en) | Knock-type writing instrument | |
CN111033062B (zh) | 卡夹 | |
JP4648818B2 (ja) | クリップ | |
US6637632B2 (en) | Card hold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console box having the same | |
US20080017674A1 (en) | Holding and actuating device for pressurized can | |
CN208739156U (zh) | 一种自动弹出式卡座 | |
EP1880770A2 (en) | Holding and actuating device for pressurized can | |
CN101233026A (zh) | 具有轴向平移阻止系统的挡风玻璃擦拭片组件 | |
CN110568563A (zh) | 一种推夹及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 | |
CN108369320B (zh) |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2110931A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102478881B (zh) | 笔记型计算机 | |
EP2780174B1 (en) | Fastener for sheet objects | |
KR200409202Y1 (ko) | 봉지따개수단이 형성된 스테플 리무버 | |
US6826838B2 (en) | Clip-on corner alignment device | |
CN215762603U (zh) | 一种云母带端部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