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1865A -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 Google Patents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1865A
CN101831865A CN200910047291A CN200910047291A CN101831865A CN 101831865 A CN101831865 A CN 101831865A CN 200910047291 A CN200910047291 A CN 200910047291A CN 200910047291 A CN200910047291 A CN 200910047291A CN 101831865 A CN101831865 A CN 101831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internal channel
flange
top flange
bottom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7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47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1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8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越多层桥面的梁,技术方案是腹板跨越多层桥面,上下翼缘、腹板和面板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梁内通道共同的梁;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磁悬浮通道、管线通道、人行通道。技术效果是用于梁桥时可适应大跨径,并具有经济性;用于斜拉桥或悬索桥时可提高通过能力;梁的实体厚度小,有利于多层桥面的设置、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和交通通道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本发明适合作为高架轨道、高架高速铁路、高架磁悬浮、高架无轨电车、高架道路、综合高架通道、多层过江大桥、多层跨海大桥等桥梁的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桥主梁、斜拉桥主梁、悬索桥主梁。

Description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结构、腹板跨越多层桥面并与上翼缘、下翼缘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多层桥面共同的梁。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结构形式多样,一般可分为拱桥结构、梁桥结构(含刚构桥结构)、斜拉桥结构、悬索桥结构、桁架桥结构等。其中跨径30m以上的梁桥结构主要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等。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由上翼缘、腹板组成,T形梁桥为单层使用,多根T形梁采用横隔板连接形成桥面,其桥面作为交通通道,T形梁作为承载结构,通过抗弯、抗剪来承受桥面外部荷载及结构自身荷载。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横隔板组成,横截面为矩形箱形或梯形箱形,可分为单箱单室、单箱双室、单箱三室、双箱单室、双箱双室等,但在竖向均为一层,即不设水平向隔板。箱梁一般单层使用,其桥面作为交通通道,箱梁作为承载结构,通过抗弯、抗剪来承受桥面外部荷载及结构自身荷载。由于设置横隔板,纵向箱室不连通,箱室无法作为机动车通道使用,一般作为管线通道使用。也有箱室截面尺度较小的桥梁,取消横隔板,利用箱室作为机动车通道,形成二层桥面,但最多作为二层桥面使用。
根据理论和工程实践,梁桥结构的梁承受的弯矩基本与桥梁跨径的平方成正比,梁桥结构的梁的抗弯能力也基本与梁高的平方成正比,由此梁桥结构的梁高几乎与桥梁跨径成正比,梁桥的梁高一般为1/15~1/30倍桥梁跨径(见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6月版《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册)P73》。同时,梁桥的单位面积造价也与梁高密切相关。由于梁高的限制和经济性要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跨径不超过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的跨径一般不超过200m(见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6月版《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册)P68》。
目前的梁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梁桥结构一直以来难以推广到大跨径情况
1)受梁高的限制,结构本身难以适应大跨径情况。
2)在大跨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经济性较差而失去竞争力。
2、现有梁桥结构的建筑高度大,多层桥面时梁高总和更大,不仅不利于多层桥面的设置,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而且也有碍桥梁景观
简支T形梁只能单层使用,连续箱梁一般作为一层桥面使用。对于两层及以上桥面的桥梁,每层桥面需要设置独立的梁,由于每层桥面的梁独立工作,使得每层桥面的梁高均较大(跨径50m的简支T形梁、箱梁的梁高达2.5m),各层桥面的梁高总和更大,不仅不利于多层桥面的设置,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而且也有碍桥梁景观。
3、现有箱梁结构竖向为一层,最多作为双层桥面使用,无法提供更多的桥面层数。
4、高架道路、高架轨道只能采用两侧隔音设施,而难以设置顶部隔音设施,隔音效果不尽理想,交通噪音对沿线特别是住宅区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越多层桥面的梁,解决一直以来梁桥结构难以适应大跨径、梁高较大不利于多层桥面设置、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跨越多层桥面的梁,是一种用于桥梁结构、腹板跨越多层桥面并与上翼缘、下翼缘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多层桥面共同的梁,简称跨层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跨层梁(即跨越多层桥面的梁)的第一种形式由竖向的腹板、水平向的上翼缘和水平向的下翼缘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设置水平向的面板,面板层数n≥1,上翼缘、面板和下翼缘之间形成竖向n+1层梁内通道,腹板数量m≥1,腹板跨越至少2层梁内通道,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梁内通道共同的梁。
所述跨层梁的第一种形式的A型,横截面采用网格形,横向设两侧2块腹板,中间可进一步增设腹板,形成横向m-1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腹板采用直腹板或斜腹板;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所述跨层梁的第一种形式的B型,横截面采用开口网格形;腹板采用直腹板;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1)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7m。
2)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2根立柱,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设置纵梁,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
3)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桁架,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设置桁架弦杆,上翼缘、下翼缘、面板之间设置桁架斜杆,可进一步设置桁架竖杆,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
4)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2根立柱,上翼缘、下翼缘和面板为悬臂式,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的底部设置纵梁,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形成横向4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立柱与腹板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
所述跨层梁的第一种形式的C型,横截面采用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
跨层梁(即跨越多层桥面的梁)的第二种形式由竖向的腹板、水平向的上翼缘和水平向的下翼缘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翼缘、下翼缘之间不设面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形成1层梁内通道,设置中间1块腹板,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梁内通道共同的梁;腹板采用直腹板;
1)上翼缘、下翼缘为悬臂式,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2)或横向设两侧2根立柱,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设置纵梁,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3)或横向设两侧桁架,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设置桁架弦杆,上翼缘、下翼缘之间设置桁架斜杆,可进一步设置桁架竖杆,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4)或横向设两侧2根立柱,上翼缘、下翼缘为悬臂式,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的底部设置纵梁,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形成横向4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立柱与腹板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所述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组成刚构结构。所述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腹板厚度≥0.3m,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厚度≥0.15m,具体根据计算确定。
所述跨层梁的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磁悬浮通道、管线通道、人行通道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跨层梁的上翼缘顶部可设置梁顶通道。在非噪音影响敏感区的路段,梁顶通道的顶部不封闭;在噪音影响敏感区的路段,梁顶通道的顶部设透明封闭楼顶封闭,避免对外部环境的噪音影响。
对于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所述跨层梁、网格形与开口网格形组合的所述跨层梁,上翼缘、下翼缘和面板横向两端的护栏可兼作纵梁;在非噪音影响敏感区的路段,梁内通道的两侧除结构外不封闭;在噪音影响敏感区的路段,梁内通道的两侧设透明封闭墙体封闭,避免对外部环境的噪音影响。
对于所述跨层梁的腹板,可在与面板、上翼缘、下翼缘的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设置一定数量的孔,各孔不连续,以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孔的数量、尺度、位置以保证腹板传递剪力和弯矩功能为前提。
所述跨层梁还可与斜拉桥结构或悬索桥结构组合使用,分别作为斜拉桥或悬索桥的主梁。
横截面为网格形的所述跨层梁、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且两侧封闭的所述跨层梁,设置排风送风系统,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特点是内部的梁内通道全封闭,对沿线环境的噪声和废气影响小,不受风、雨、雪、雾的影响,可全天候运行,对电磁波、磁场具有很好的屏蔽效应,但需要设置照明及排风送风系统。特别适合作为基本不消耗氧气、无废气排放的高架轨道、高架高速铁路、高架磁悬浮、高架无轨电车桥梁结构的梁。
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且两侧不封闭的所述跨层梁,可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由于两侧不贯通,基本不受大风、雨、雪影响,但对沿线环境存在一定的噪声和废气影响。特别适合作为高架无轨电车桥梁、高架道路桥梁、多层过江大桥(如长江大桥)、多层跨海大桥(如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琼洲海峡大桥等)等桥梁结构的梁。
所述跨层梁的结构外表面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
所述跨层梁的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磁悬浮通道、管线通道、人行通道的净高根据规范确定。
所述跨层梁的管线通道内的管线宜为非危险品管线。
所述跨层梁的其余结构构造均可采用现有桥梁技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等)实现,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层梁用于梁桥结构时,竖向刚度大,变形小,跨越能力大,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技术方面。跨层梁跨越多层桥面,换句话说,跨层梁就是将上下多层桥面的梁板组合为一根共同工作的梁。跨层梁的梁高即为多层通道的腹板总高度(1层通道的梁高4~6m,2层通道的梁高8~12m,3层通道的梁高12~18m,4层通道的梁高16~24m,5层通道的梁高20~30m)。以矩形简支梁为例,最大弯矩
Figure B2009100472919D0000061
抗弯模量
Figure B2009100472919D0000062
刚度
Figure B2009100472919D0000063
最大挠度
Figure B2009100472919D0000064
其中q为均布荷载,1为桥梁跨度,b为梁宽,h为梁高,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由于梁桥的抗弯能力基本与梁高的平方成正比,梁桥的刚度基本与梁高的3次方成正比,因而跨层梁拥有很大的抗弯能力、刚度、很好的整体稳定性和较小的挠曲变形,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到梁高的15~20倍。当跨层梁设6层通道、梁高为30m时,跨径可达450~600m,当跨层梁设10层通道、梁高为50m时,跨径可达750~1000m。如此跨径不仅可以满足黄浦江大桥、长江大桥等过江大桥、跨海大桥通航孔的跨度要求,而且可实现各种通道集中大规模布置,大大提高大桥的通过能力,充分利用宝贵的桥位资源。
经济方面。根据梁桥理论和工程实践,当跨径较大时,对梁桥结构的主导荷载是梁的自重,梁的自重基本与梁高成正比,单位桥面的造价基本与梁高成正比。同样,跨层梁的主导荷载是梁的自重,梁的自重基本与梁高成正比,但由于跨层梁拥有多层桥面,其桥面面积为多层桥面面积的总和,其单位桥面造价按桥面面积分摊,分摊后跨层梁单位桥面面积的造价大大低于其他桥型。因此,在大跨度情况下,跨层梁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2、跨层梁用于斜拉桥结构或悬索桥结构时,不仅大大提高桥面结构的竖向刚度,有利于提高桥梁的竖向整体稳定,而且可实现各种通道集中大规模布置,大大提高大桥通过能力,充分利用宝贵的桥位资源。
3、跨层梁的上翼缘、下翼缘及面板厚度较小,梁的实体厚度与交通通道高度的比值大大减小(由普通梁桥的20%降低为5~10%),有利于多层桥面的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
4、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属于全封闭结构,对沿线环境的噪声和废气影响小,不受风、雨、雪、雾的影响,可全天候运行,对电磁波、磁场具有很好的屏蔽效应。特别适合作为高架轨道、高架高速铁路、高架磁悬浮、高架无轨电车的梁。
5、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两侧不贯通,基本不受大风、雨、雪影响。特别适合作为高架无轨电车、高架道路、多层过江大桥、多层跨海大桥的梁。
6、跨层梁集约化利用交通通道资源,提高通过能力
有效解决交通通道空间资源紧缺和通过能力不足问题,同时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可根据交通流量确定不同区域的通道层数;可提供建设二来二去的双线及以上轨道交通通道的空间资源;有利于解决无轨电车在现代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管线通道,集成布置为综合通道,方便管理,方便换乘,形成城市、城际的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实现客货机动车辆分层分道行使、大小车辆分层分道行使、快慢车分层分道行使、长中短距离车辆分层分道行使,提高通行速度,消除小车、快车、客车频繁超车引发的安全隐患;有利于实现轨道交通客货运分轨运行、长中短距离分轨运行、快慢车分轨运行。
本发明适合作为高架轨道(如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铁路)桥梁、高架高速铁路(如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高架磁悬浮桥梁、高架无轨电车桥梁、高架道路桥梁、综合高架通道桥梁、多层过江大桥(如长江大桥)、多层跨海大桥(如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琼洲海峡大桥等)等桥梁结构的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桥主梁、斜拉桥主梁、悬索桥主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断面图
图5为图4的A-A纵剖视图、纵立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断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断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断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断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断面图
图11为图9、图10的B-B纵剖视图、纵立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断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断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断面图
图15为图14的C-C纵立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断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断面图
图18为图17的D-D纵剖视图
图19为图17的E-E纵立面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断面图
图21为图20的E2-E2纵立面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断面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断面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八的断面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九的断面图
图26为图25的F-F纵剖视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的断面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一的断面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二的断面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三的断面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四的断面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六的断面图
图33为图32的G-G纵剖视图、纵立面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七的断面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八的断面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九的断面图
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十的断面图
图3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一的断面图
图3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二的断面图
图4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十三的断面图
图41为图39、图40的H-H断面图
图42为图39、图40的I-I断面图
图中:1、地面通道,2、管线通道,3、梁顶通道,4、无轨电车通道,5、轨道交通通道(含磁悬浮),6、机动车通道,7、桩基,8、承台,9、地面道路,10、底层立柱,11、底层盖梁,12、上翼缘,13、下翼缘,14、腹板,141、腹板开孔,15、面板,16、腹板的肋板,17、上翼缘、下翼缘或面板的肋板,18、立柱,181、护栏,182、纵梁,183、桁架竖杆,184、桁架斜杆,185、桁架弦杆,19、透明封闭墙体,20、透明封闭楼顶,21、供电电杆,211、架空电缆,22、机动车,23、无轨电车,24、有轨列车,25、管线,30、斜拉桥或悬索桥桥塔,31、斜拉桥或悬索桥拉索,32、悬索桥主缆,33、悬索桥锚碇结构,34、斜拉桥或悬索桥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1型
参见图1,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整体连接而成。横截面为“日”字网格形,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形成横向单孔、竖向二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腹板14采用直腹板。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与面板15设置肋板17加强。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二: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2型
参见图2,上翼缘12、下翼缘13之间设二层面板15,形成横向单孔、竖向三层梁内通道,腹板14跨越三层梁内通道。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3型
参见图3,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中间一块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形成横向双孔、竖向二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0m。腹板14不设置肋板16,上翼缘12、下翼缘13与面板15不设置肋板17。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4型
参见图4、图5,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中间一块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之间设二层面板15,形成横向双孔、竖向三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中间腹板14不设置肋板16。对于腹板14,在与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孔141,各孔141不连续,以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孔141的数量、尺度、位置以保证腹板传递剪力和弯矩功能为前提。其余同实施例二。
实施例五: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5型
参见图6,上翼缘12两侧为悬臂式,上翼缘12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上翼缘12顶部设置梁顶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六: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6型
参见图7,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中间一块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形成横向双孔、竖向二层梁内通道。其余同实施例五。
实施例七: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7型
参见图8,腹板采用斜腹板。其余同实施例六。
实施例八: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8型
参见图9、图11,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整体连接而成。横截面为网格形,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中间一块腹板14,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五层面板15,形成横向单孔、竖向六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净宽≥7m、≤15m。腹板14跨越六层梁内通道。上翼缘12两侧为悬臂式,上翼缘12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上翼缘12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腹板14采用直腹板。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与面板15设置肋板17加强。对于腹板14,在与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孔141,各孔141不连续,以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孔141的数量、尺度、位置以保证腹板传递剪力和弯矩功能为前提。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九:横截面为网格形的跨层梁A9型
参见图10、图11,横向设两侧二块腹板14、中间一块腹板14。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其余同实施例八。
实施例十: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1型
参见图12,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整体连接而成。横向设中间一块腹板14,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均为悬臂式,横截面呈“王字形”的开口网格形。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面板15之间形成二层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12、面板15、下翼缘13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上翼缘12两侧设置供电电杆21,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无轨电车通道4或轨道交通通道5。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跨层梁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上翼缘12、下翼缘13设置肋板17加强,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不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十一: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2型
参见图13,梁内通道的两侧设透明封闭墙体19,避免对外部环境的噪音影响。同时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其余同实施例十。
实施例十二: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3型
参见图14、图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二层面板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面板15之间形成三层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腹板14跨越三层梁内通道。上翼缘12顶部不作为梁顶通道3。其余同实施例十。
实施例十三: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4型
参见图16,梁内通道的两侧设透明封闭墙体19,形成全封闭,避免对外部环境的噪音影响。同时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其余同实施例十二。
实施例十四: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5型
参见图17、图18、图19,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和立柱18组成。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横向设中间一块腹板14、两侧二根立柱18,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五层面板15,形成六层梁内通道,自上而下分别作为管线通道2、机动车通道6、机动车通道6、轨道交通通道5、无轨电车通道4、无轨电车通道4,也可根据需要调整。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18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10一致,上翼缘12、面板15、下翼缘13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兼作纵梁182。腹板14跨越六层梁内通道。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管线通道2内的管线25为非危险品管线。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上翼缘12、下翼缘13设置肋板17加强,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
实施例十五: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6型
参见图20、图21,跨层梁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横向设中间一块腹板14、两侧桁架,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五层面板15,形成六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12、面板15、下翼缘13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兼作桁架弦杆185。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之间设置桁架斜杆184和桁架竖杆183。腹板14跨越六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其余同实施例十四。
实施例十六: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7型
参见图22,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形成二层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其余同实施例十四。
实施例十七: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8型
参见图23,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形成二层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
其余同实施例十五。
实施例十八: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9型
参见图24,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和立柱18组成。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横向设一块腹板14、二根立柱18,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均为悬臂式,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在立柱18处的底部设置纵梁182,立柱18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10一致,形成横向四孔、竖向二层梁内通道。立柱18与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18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上翼缘12、下翼缘13设置肋板17加强,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十九: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10型
参见图25、图26,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和立柱18组成。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横向设中间一块腹板14、两侧二根立柱18,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五层面板15,形成六层梁内通道,自上而下分别作为管线通道2、机动车通道6、机动车通道6、轨道交通通道5、无轨电车通道4和无轨电车通道4,也可根据需要调整。立柱18与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18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12、下翼缘13、上面3层面板15均为悬臂式。立柱18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10一致。上翼缘12、上面三层面板15在立柱18处的底部设置纵梁182,上翼缘12、面板15、下翼缘13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下面三层的护栏181兼作纵梁182。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腹板14跨越六层梁内通道。管线通道2内的管线25为非危险品管线。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上翼缘12、下翼缘13设置肋板17加强,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
实施例二十:横截面为开口网格形的跨层梁B11型
参见图27,除管线通道2外,梁内通道的两侧设透明封闭墙体19,梁顶通道3的顶部设置透明封闭楼顶20,以避免对外部环境的噪音影响,同时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其余同实施例十九。
实施例二十一: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的跨层梁C1型
参见图28,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组成。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横向设二块腹板14,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两侧为悬臂式,形成横向三孔、竖向二层梁内通道。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7m、≤15m,腹板14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12、面板15、下翼缘13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腹板14跨越二层梁内通道。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两侧的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与面板15设置肋板17加强。对于腹板14,在与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孔141(图上未示出),各孔141不连续,以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孔141的数量、尺度、位置以保证腹板传递剪力和弯矩功能为前提。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腹板之间的梁内通道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二十二: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的跨层梁C2型
参见图29,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和面板15组成。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横向设三块腹板14,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一层面板15,上翼缘12和面板15两侧为悬臂式,形成竖向二层梁内通道。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腹板14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其余同实施例二十一。
实施例二十三: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的跨层梁C3型
参见图30,底层梁内通道横向设三块腹板14,顶层梁内通道横向设中间一块腹板14、两侧二根立柱18。腹板14之间、立柱18与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腹板14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12在立柱处底部设置纵梁182。其余同实施例二十二。
实施例二十四: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的跨层梁C4型
参见图31,面板15与下翼缘13之间的两侧腹板14为斜腹板,其余同实施例二十三。
实施例二十六: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的跨层梁C6型
参见图32、图33,跨层梁由腹板14、上翼缘12、下翼缘13、面板15和立柱18组成。横截面为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设五层面板15,形成竖向六层梁内通道,下部四层梁内通道横向设三块腹板14,上部二层梁内通道横向设一块腹板14、二根立柱18,上翼缘12和上面一层面板15两侧为悬臂式。腹板14之间、立柱18与腹板14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18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12、面板15的横向两端设置护栏181。上翼缘12的顶部设置顶部通道3,作为机动车通道6。中间的腹板14跨越六层梁内通道,两侧的腹板14跨越四层梁内通道。跨层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10组成刚构结构。跨层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两侧的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与面板15设置肋板17加强。对于腹板14,在与面板15、上翼缘12、下翼缘13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孔141,各孔141不连续,以满足采光、通风等需要,孔141的数量、尺度、位置以保证腹板传递剪力和弯矩功能为前提。上翼缘12、上面一层面板15在立柱处底部设置纵梁182。跨层梁的最大跨径可达跨层梁腹板14总高度的15~20倍。下部四层梁内通道可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图上未示出),保证废气及时排放和内部空气清新,上部二层梁内通道可不设置排风送风系统。内部装饰可采用吸声材料(图上未示出),避免对内部环境的噪音影响。跨层梁桥梁结构的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涂料、玻璃、玻璃幕墙、面砖、石材的1种或多种组合装饰(图上未示出)。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6、无轨电车通道4、轨道交通通道5(含磁悬浮)、管线通道2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例二十七:横截面为工字形的跨层梁D1型
参见图34,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不设面板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形成一层梁内通道。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横截面呈“工字形”。腹板14不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不设置肋板17加强。其余同实施例十。
实施例二十八:横截面为工字形的跨层梁D2型
参见图35,腹板14设置肋板16加强,上翼缘12、下翼缘13设置肋板17加强。其余同实施例二十七。
实施例二十九:横截面为工字形的跨层梁D3型
参见图36,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不设面板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形成一层梁内通道。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其余同实施例十六。
实施例三十:横截面为工字形的跨层梁D4型
参见图37,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不设面板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形成一层梁内通道。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其余同实施例十七。
实施例三十一:横截面为工字形的跨层梁D5型
参见图38,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不设面板15,上翼缘12与下翼缘13之间形成一层梁内通道。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其余同实施例十八。
实施例三十二:跨层梁与斜拉桥的组合结构
参见图39、图41、图42,本发明与斜拉桥的组合结构,由斜拉桥桥塔30、斜拉桥拉索31、斜拉桥主梁34、承台8和桩基7组成。斜拉桥主梁34为本发明的跨层梁,跨层梁基本同实施例八,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三十三:跨层梁与悬索桥的组合结构
参见图40、图41、图42,本发明与悬索桥的组合结构,由悬索桥桥塔30、悬索桥拉索31、悬索桥主缆32、悬索桥锚碇33、悬索桥主梁34、承台8和桩基7组成。悬索桥主梁34为本发明的跨层梁,跨层梁基本同实施例八,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实施例。
跨层梁的其余结构构造均可采用现有桥梁技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等)实现,不再赘述。
当然,具体实施方式还有许多组合,通道层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确定,只要梁的腹板跨越二层或二层以上梁内通道(其中工字形梁的腹板跨越一层或一层以上梁内通道),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跨越多层桥面的梁,由竖向的腹板、水平向的上翼缘和水平向的下翼缘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设置水平向的面板,面板层数n≥1,上翼缘、面板和下翼缘之间形成竖向n+1层梁内通道,腹板数量m≥1,腹板跨越至少2层梁内通道,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梁内通道共同的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梁的横截面采用网格形,横向设两侧2块腹板,中间可进一步增设腹板,形成横向m-1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腹板采用直腹板或斜腹板;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梁的横截面采用开口网格形;腹板采用直腹板;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和面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1)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7m。
2)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2根立柱,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设置纵梁,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
3)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桁架,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设置桁架弦杆,上翼缘、下翼缘、面板之间设置桁架斜杆,可进一步设置桁架竖杆,形成横向2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
4)或横向设中间1块腹板、两侧2根立柱,上翼缘、下翼缘和面板为悬臂式,上翼缘、下翼缘、面板在立柱处的底部设置纵梁,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形成横向4孔、竖向n+1层梁内通道,立柱与腹板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梁的横截面采用网格形和开口网格形组合。
5.跨越多层桥面的梁,由竖向的腹板、水平向的上翼缘和水平向的下翼缘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翼缘、下翼缘之间不设面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形成1层梁内通道,设置中间1块腹板,腹板跨越该梁内通道,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整体连接、共同工作、作为梁内通道共同的梁;腹板采用直腹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
1)上翼缘、下翼缘为悬臂式,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的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2)或横向设两侧2根立柱,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设置纵梁,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3)或横向设两侧桁架,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设置桁架弦杆,上翼缘、下翼缘之间设置桁架斜杆,可进一步设置桁架竖杆,形成横向2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4)或横向设两侧2根立柱,上翼缘、下翼缘为悬臂式,上翼缘、下翼缘在立柱处的底部设置纵梁,立柱纵向位置与底层立柱一致,形成横向4孔、竖向1层梁内通道,立柱与腹板之间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15m,立柱外侧的梁内通道单孔净宽≥3.5m、≤7m;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可设置肋板加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采用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或与底层立柱组成刚构结构;所述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与钢组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梁内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磁悬浮通道、管线通道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上翼缘顶部设置梁顶通道,作为机动车通道、无轨电车通道、轨道交通通道、磁悬浮通道、管线通道、人行通道等通道的1种或多种组合;梁顶高架通道的顶部不封闭,或设透明封闭楼顶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上翼缘、下翼缘和面板横向两端的护栏可兼作纵梁;梁内通道的两侧除结构外不封闭,或设透明封闭墙体封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梁的腹板,在与面板结构衔接部位以外的区域设置一定数量的孔,各孔不连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选项所述的跨越多层桥面的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与斜拉桥结构或悬索桥结构组合,分别作为斜拉桥或悬索桥的主梁。
CN200910047291A 2009-03-10 2009-03-10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Withdrawn CN101831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7291A CN101831865A (zh) 2009-03-10 2009-03-10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7291A CN101831865A (zh) 2009-03-10 2009-03-10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865A true CN101831865A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1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7291A Withdrawn CN101831865A (zh) 2009-03-10 2009-03-10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186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879A (zh) * 2010-12-31 2011-04-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钢结构桥梁
CN102877406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岑益南 刚架连续樑双层城市高架路
CN102953320A (zh) * 2012-12-10 2013-03-06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桥梁
CN103031803A (zh) * 2013-01-17 2013-04-1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小交角低高度钢筋混凝土跨线桥结构
CN105672112A (zh) * 2014-12-21 2016-06-1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加强型孔
CN105714668A (zh) * 2014-12-21 2016-06-29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双层交通的多功能混凝土箱型梁桥
CN105714666A (zh) * 2014-12-21 2016-06-29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横向加劲环
CN106758739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
CN106906734A (zh) * 2017-03-16 2017-06-30 阮保国 多功能高架桥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879A (zh) * 2010-12-31 2011-04-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钢结构桥梁
CN102021879B (zh) * 2010-12-31 2012-02-15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钢结构桥梁
CN102877406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岑益南 刚架连续樑双层城市高架路
CN102877406B (zh) * 2012-09-27 2015-07-29 岑益南 刚架连续樑双层城市高架路
CN102953320A (zh) * 2012-12-10 2013-03-06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箱型桥梁
CN103031803A (zh) * 2013-01-17 2013-04-1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小交角低高度钢筋混凝土跨线桥结构
CN103031803B (zh) * 2013-01-17 2014-11-26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小交角低高度钢筋混凝土跨线桥结构
CN105714668A (zh) * 2014-12-21 2016-06-29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双层交通的多功能混凝土箱型梁桥
CN105672112A (zh) * 2014-12-21 2016-06-1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加强型孔
CN105714666A (zh) * 2014-12-21 2016-06-29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横向加劲环
CN105672112B (zh) * 2014-12-21 2018-08-2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加强型孔
CN105714666B (zh) * 2014-12-21 2019-01-1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横向加劲环
CN105714668B (zh) * 2014-12-21 2019-03-29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双层交通的多功能混凝土箱型梁桥
CN106758739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
CN106758739B (zh) * 2017-01-23 2019-04-1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
CN106906734A (zh) * 2017-03-16 2017-06-30 阮保国 多功能高架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1865A (zh) 跨越多层桥面的梁
CN201144398Y (zh) 跨座式轨道交通高架“桥―建”结构
CN101634126A (zh) 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管线和无轨电车综合通道
CN108149532A (zh) 一种磁浮轨道交通双线简支梁
CN103410082B (zh) 双层桥面斜拉桥
CN105253150A (zh) 管道交通系统用运输管道
CN203247495U (zh) 一种人行索桥
CN110359355A (zh) 公铁混合布置的箱-桁组合梁截面
CN201317908Y (zh) 一种分离式双层桥面斜拉桥
CN101307659A (zh) 楼式通道
CN101311413A (zh) 采用与地面道路相结合的地下通道作为无轨电车通道的方法
CN202611714U (zh) 隧道无焊接组装型施工台车
CN203462395U (zh) 一种加劲钢桁-混凝土梁组合的桥梁结构
CN206706545U (zh) 公轨合建的桥梁布置结构
CN101581159A (zh) 楼式通道
CN103437274A (zh) 加劲钢桁-混凝土梁组合的桥梁结构
CN101200872B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站的下承式脊骨梁
CN201390928Y (zh) 双线铁路内承轨连续梁
CN207793846U (zh) 一种高架铁路站台梁
CN202451164U (zh) 具有开孔明洞结构的隧道
CN215669003U (zh) 一种应用于叠合梁抗风的护栏装置
CN213328632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电车系杆拱桥结构
CN215210459U (zh) 用于双层交通的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
CN212452237U (zh) 一种用于公铁分层的连续刚构-钢桁组合桥
CN211142772U (zh) 公铁同层混合梁悬索斜拉协作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