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0107A - 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0107A CN101830107A CN201010121699A CN201010121699A CN101830107A CN 101830107 A CN101830107 A CN 101830107A CN 201010121699 A CN201010121699 A CN 201010121699A CN 201010121699 A CN201010121699 A CN 201010121699A CN 101830107 A CN101830107 A CN 1018301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 head
- electrode
- connecting portion
- downstream
- transport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输送皮带;吸引装置,包括:基部,在使输送皮带介于基部和记录头之间的位置;基部上的第一和第二电极,具有: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和第二延伸部,每个都沿输送方向延伸且比记录头长;位于记录头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和第二延伸部交替布置;基部上的保护膜,覆盖第一和第二电极,吸引装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产生吸引力。第一电极和保护膜弯曲,使得第一连接部离开记录头的距离大于第一延伸部离开记录头的距离。该设备抑制了不稳定吸引力对记录介质的影响和不稳定电场方向对墨的影响,且防止保护膜由于和输送皮带接触而剥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下面的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构造成喷射液体(例如墨)的记录头、构造成将片材(记录介质)输送到片材与记录头对置的位置的输送皮带和构造成使输送皮带产生静电吸引力的静电吸引力产生装置。
在公开的喷墨打印机中,静电吸引力产生装置包括两个电极,即,电极板和接地板,其每个都具有类似梳子的形状,以及覆盖电极板和接地板的电极保护膜。静电吸引力产生装置构造成通过在两个板之间施加电压而使输送皮带产生静电吸引力。片材被输送到片材与记录头对置的区域,同时通过静电吸引力吸引到输送皮带,然后通过记录头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2804715。
发明内容
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连接多个突部的电极板的连接部位于一位置,在该位置连接部与记录头对置。在连接部附近,存在特定区域,在每个特定区域处,电极板和接地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更具体地,每个特定区域由电极板的凹部的底部处的两个角部的任一个和接地板的突部的顶部处的两个角部中的相应一个角部限定,该凹部由电极板的任何相邻两个突部限定,接地板的突部插入该凹部。通过该特定区域的第一电流路径比通过其它区域的第二电流路径长,其中其它区域中的每一个由彼此相邻的电极板中的任一个突部和接地板的任一个突部限定以便彼此平行且在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根据该布置,第一电流路径的电阻值大于第二电流路径的电阻值。将作用到输送皮带和片材之间的约翰逊-拉贝克力,即,吸引力随着在输送皮带和片材之间流动的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电阻值变大时,电流值不可避免地下降。因此,在电极板和接地板之间的距离大的上述特定区域中的吸引力与其它区域的吸引力相比变弱。此外,在特定区域中电场的方向与在上述其它区域中电场的方向不同,其中其它区域中的每一个由彼此相邻的电极板的任一个突部和接地板的任一个突部限定以便彼此平行且在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不希望地产生电场方向不稳定性。结果,从记录头喷射的液体被不稳定的电场方向影响,从而液体附着到片材的附着位置与预期位置偏离。
此外,电极保护膜结合到电极支撑基部上以便简单地水平放置。因此,移动的输送皮带和电极保护膜的上游端趋向于彼此摩擦,从而电极保护膜可能从电极支撑基部剥离。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记录设备,其中不稳定吸引力对记录介质的影响和不稳定电场方向对墨的影响被抑制,且其中防止保护膜由于其和输送皮带的接触而剥离。
上面已指出的目标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设备,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构造成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墨;
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构造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情况下在介质输送方向上输送置于所述输送皮带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构造成允许所述输送皮带产生吸引力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到所述输送皮带上,所述吸引装置包括:(a)基部,所述基部设置在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输送皮带介于所述基部和所述记录头之间,并且所述基部具有与所述记录头面对的平坦表面;(b)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b-1)多个第一延伸部,每一个第一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平坦表面上以便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且每一个第一延伸部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比所述记录头长,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在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和(b-2)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c)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基部上且具有:(c-1)多个第二延伸部,每一个第二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平坦表面上以便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且每一个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比所述记录头长,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在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和(c-2)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和(d)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基部上以便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吸引装置构造成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产生吸引力,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保护膜弯曲,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被定位成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记录装置中,能够抑制在第一连接部附近产生的不稳定吸引力对记录介质的影响,并且抑制不稳定电场方向对从记录头喷射的墨的影响,从而提高图像质量。此外,保护膜难以由于其与输送皮带的接触而剥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设备中,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保护膜可以弯曲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定位成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根据该布置,能够抑制在第二连接部附近产生的不稳定吸引力对记录介质的影响,并且抑制不稳定电场方向对从记录头喷射的墨的影响,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面上。根据这些布置,基部在介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可被减少。
所述基部可具有上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上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上。所述基部可具有下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下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设置在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上。根据这些布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对柔和,从而抑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破裂。
所述保护膜的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覆盖的部分是圆形的。根据该布置,保护膜难以剥离。
所述记录设备还包括一对辊,所述输送皮带桥接在所述一对辊之间;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一对辊之间,使得所述平坦表面位于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平坦表面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小于与所述一对辊均相切的切面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根据该布置,可以抑制吸引装置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吸引力的减少并且对输送皮带提供张力。
所述记录设备可包括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的每一个均作为所述记录头的多个记录头,并且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位于所述多个记录头中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一个记录头的上游侧,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位于所述多个记录头中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一个记录头的下游侧。
附图说明
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通过阅读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优势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将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外部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当从上方看时图2的四个喷墨头及其附近的平面图;
图4A是沿图3的线4-4的剖视图,
图4B是示出从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吸引装置的侧视图,和图4C是示出从沿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看时吸引装置的视图;
图5示出根据变型实施例的吸引装置,其中图5A是示出当从上方看时输送单元和吸引装置的平面图和图5B是示出输送单元和吸引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的透视图所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机1具有壳体1a,该壳体1a是长方体,且具有形成在壳体1a前部(图1中的壳体1a的前表面)的两个开口、即,上、下开口3a、3b。在开口3a中设置门4以便绕位于开口3a的下端的水平轴可打开和关闭。开口3a和门4设置为在壳体1a的深度方向、也就是,与图2的页面垂直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上与输送单元50对置。在该结构中,在片材P(作为记录介质)卡在输送单元50上的情况下,用户打开门4且输送单元50通过上/下移动机构(未示出)向下移动,从而可以清除卡住的片材P。
如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是彩色喷墨打印机,具有分别喷射不同颜色的墨,即,品红、青、黄和墨的四个喷墨头2。打印机1在其下部具有片材供应单元10并且在其上部具有排出片材接收部15。用于沿作为介质输送方向的片材输送方向A输送片材P的输送单元50设置在片材供应单元10和排出片材接收部15之间。打印机1进一步具有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控制器100。
四个喷墨头2中的每一个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四个喷墨头2在副扫描方向上设置。即喷墨打印机1是行式打印机。在本实施例中,副扫描方向是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A的方向,而主扫描方向是垂直于副扫描方向且水平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与图3中的竖向一致。
每个喷墨头2具有层状体和致动器,该层状体具有流动通道单元,其中形成包括压力腔室的墨通道,该致动器用于对压力腔室中的墨供给压力。流动通道单元和致动器(都未示出)彼此结合从而提供层状体。每个喷墨头2的底面形成为喷射面2a,墨从该喷射面喷射。在喷射面2a中,形成多个喷射口(未出口),墨经由喷射口喷射。喷射面2a在主扫描方向上测量的尺寸略大于片材P在同一方向测量的尺寸。因此,可以形成覆盖片材P整个表面的图像,也就是可以进行无边打印。
如图2所示,片材供应单元10包括其中容纳一堆片材P的片材盒11、构造成从片材盒11供应片材P中最上面的一张片材的片材供应辊12和构造成使片材供应辊12旋转的片材供应马达(未示出)。片材盒11设置为可沿与图2的页面垂直的方向经由开口3b可附连到壳体1a和与壳体1a可拆卸。在片材盒11安装在壳体1a的状态下,当从打印机1的顶部看时片材盒11与输送单元50重叠。
片材供应辊12构造成从片材盒11供应最上面的一张片材P同时保持二者之间的滚动接触。片材供应马达通过控制器100控制。如在图2中看到的,在片材盒11的左侧,设置从片材盒11向输送单元50以弯曲形式延伸的片材引导件17。
在上述结构中,片材供应辊12通过控制器100的控制以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接触片材供应辊12的片材P经由片材引导件17被供应到输送单元50。
输送单元50包括:一对皮带辊51、52;无端输送皮带53,该无端输送皮带53缠绕在两个皮带辊51、52上以便在两个皮带辊51、52之间伸展,也就是说,无端输送皮带53桥接在两个皮带辊51、52之间;构造成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使皮带辊52旋转的输送马达(未示出);和吸引装置60。两个皮带辊51、52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并排设置。两个辊51、52在与片材输送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彼此平行。
输送皮带53例如由聚酰亚胺或氟树脂形成,具有柔性和大约108-1014cm的体积电阻率。输送皮带53可由任何其它材料形成,只要该材料允许输送皮带53具有柔性和上述体积电阻率。
如图2中所示,吸引装置60设置在由输送皮带53包围的区域中并且包括:作为基部的板状基部构件61,该基部由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作为平坦表面的平坦上表面61a;结合到基部构件61以便设置在上表面61a上的两个薄板状电极62、63;和结合到基部构件61以便覆盖电极62、63的全部的保护膜64。
基部构件61设置为与四个喷墨头2对置。基部构件61设置为使得其上游端位于四个喷墨头2中的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的最上游一个喷墨头的上游,而其下游端位于四个喷墨头2中的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的最下游一个喷墨头的下游。换言之,基部构件61在副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大于最上游喷墨头2的上游端部和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基部构件61在主扫描方向上测量的尺寸基本等于皮带辊51、52在主扫描方向上测量的尺寸。
如图2中所示,基部构件61设置为使得喷墨头2和上表面61a之间的距离小于喷墨头2和由图2中“S”表示的上切线之间的距离。上切线S是连接两个皮带辊51、52且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A的两条切线之一,当从两个辊51、52的延伸方向看时,也就是,在与图2的页面垂直的方向看时,两切线中的更靠近喷墨头2的一条切线。换言之,基部构件61设置为使得上表面61a设置在一位置,在该位置,上表面61a离开喷墨头2的距离小于与两个辊51、52均相切的上切面离开喷墨头2的距离。上切面是与辊51、52相切的两个切面之一,当从两个辊51、52的延伸方向看时,即,从与图2的页面垂直的方向看时,上切面是两个切面中更靠近喷墨头2的切面。根据该布置,吸引装置60和输送皮带53的上环部的内周面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隙,从而抑制吸引装置60对片材P的吸引力下降并且为输送皮带53提供张力。此外,吸引装置60从环的内部支撑输送皮带53,从而输送皮带53的上环部的输送面54和喷墨头2的喷射面2a彼此对置以便彼此平行,并且在喷射面2a和输送皮带53的输送面54之间形成微小间隙。该微小间隙构成片材通过其传输或输送的片材传输或输送路径的一部分。
如图3和4中所示,作为第一电极的电极62包括四个延伸部62a和连接部62b,其中该延伸部的每一个作为第一延伸部,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延伸;连接部62b作为第一连接部,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以便连接延伸部62a。电极62具有如图3中示出的类似梳子形状。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每个延伸部62a设置为使得其下游端位于平坦表面61a的下游端部附近,而其上游端位于基部构件61的上游侧端面61b上。换言之,每个延伸部62a在副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大于最上游喷墨头2的上游端部和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每个延伸部62a在其位于最上游喷墨头2上游的上游端附近,也就是,在其不与喷墨头2对置的部分弯曲,使得延伸部62a的上游端设置在上游侧端面61b上,也就是,使得延伸部62a的上游端与喷墨头2分离。连接部62b设置在上游侧端面61b上以便连接到相应的四个延伸部62a的上游端。
与电极62相同,作为第二电极的电极63包括四个延伸部63a和连接部63b,其中该延伸部的每一个作为第二延伸部,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延伸,连接部作为第二连接部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以便连接延伸部63a。电极63具有如图3中示出的类似梳子的形状。如图3中所示,电极63的四个延伸部63a和电极62的四个延伸部62a可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设置。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每个延伸部63a设置为使得其上游端位于平坦表面61a的上游端部附近,而其下游端位于基部构件61的下游侧端面61c上。换言之,每个延伸部63a在副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大于最上游喷墨头2的上游端部和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每个延伸部63a在其位于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的下游端附近,也就是,在其不与喷墨头2对置的部分弯曲,使得延伸部63a的下游端设置在下游侧端面61c上,也就是,使得延伸部63a的下游端与喷墨头2分离。连接部63b设置在下游侧端面61c上以便连接到相应的四个延伸部63a的下游端。由于连接部62b、63b分别设置在上游侧端面61b和下游侧端面61c上,基部构件61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的大小或尺寸可被减少。相应的两个电极62、63的连接部62b、63b连接到通过控制器100控制的电源(未示出)。
保护膜64例如由聚酰亚胺或氟树脂形成,并且具有约108-1014Ωcm的体积电阻率。保护膜64可以由任何其它材料形成,只要该材料使保护膜64具有上述的体积电阻率。保护膜64设置为覆盖上表面61a、上游侧端面61b和下游侧端面61c的全部,也就是,覆盖两个电极62和63的全部。换言之,在相应于上表面61a和上游侧端面61b之间连接的位置,即,位于最上游喷墨头2上游的上表面61a的上游端部,和在相应于上表面61a和下游侧端面61c之间连接的位置,即,位于最下游喷墨头2下游的上表面61b的下游端部,保护膜64和延伸部62a、63a一起弯曲。因此,保护膜64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设置为分别与上游侧端面61b和下游侧端面61c对置。如图2中所示,分别覆盖延伸部62a的弯曲部和延伸部63a的弯曲部的保护膜64的弯曲部是圆形的,从而保护膜64难以从基部构件61剥离,即使保护膜64的弯曲部与输送皮带53接触。
如图2-4中所示,构造成将片材P挤压在输送表面54上的挤压机构70设置最上游喷墨头2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的上游的位置,以便与相应的延伸部62a、63a的上游部分对置。挤压机构70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长的辊71、可旋转地支撑辊71的轴构件72、和将辊71朝向输送皮带53偏压的偏压构件73。
辊71在主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基本等于输送皮带53的宽度。每个偏压构件73由诸如弹簧的弹性构件形成。偏压构件73连接到轴构件72的相应的轴向对置端。在这种布置中,从片材供应单元10供应的片材P可被挤压到输送表面54上。
在上述结构中,皮带辊52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输送皮带53移动或旋转。在这种场合下,皮带辊51和辊71随着输送皮带53的旋转运动也旋转。
此外,在该场合,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对两个电极62、63提供相互不同的电势,也就是,对电极62提供正或负电势而对电极63提供地电势。例如提供给电极62的电势是1KV。当电势由此提供给相应的两个电极62、63时,如图4A中的箭头示出电流流动。更具体地,电流从电极62(延伸部62a)经由保护膜64和输送皮带53流动到片材P,且从片材P经由输送皮带53和保护膜64流动到电极63(延伸部63a),在输送皮带53的面对片材P的部分产生正或负电荷,同时在片材P的与输送皮带53面对的表面感应与上述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在输送皮带53上产生的电荷和在片材P上产生的电荷相互吸引,从而产生吸引力(约翰逊-拉贝克力),片材P通过该吸引力被吸引到输送皮带53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电极62、63与四个喷墨头2对置的位置,如图3中所示,不存在连接部62b、63b,仅存在延伸部62a、63a。换言之,即使电势被提供给相应的延伸部62a、63a的情况下,也能在通过四个喷墨头2打印的整个打印区域产生均匀吸引力和相同方向的电场。因此,可抑制不稳定吸引力对片材P的影响和抑制不稳定电场方向对从喷墨头2喷射的墨的影响。而且,延伸部62a、63a弯曲使得相应地连接延伸部62a、63a的连接部62b、63b与喷墨头2分离。因此与连接部62b、63b在和延伸部62a、63a相同的平面上设置在连接部62b、63b与四个喷墨头2对置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可能更有效抑制不稳定吸引力对片材P的影响,更有效抑制不稳定电场方向对从喷墨头2喷射的墨的影响。因此,从片材供应单元20供应的片材P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输送,同时由于均匀产生的吸引力被吸引到输送面54上。
当片材P在被吸引到输送皮带53的输送面54的同时通过输送皮带53输送经过四个喷墨头2的正下方时,通过控制器100控制的喷墨头2向片材P喷射相应的不同颜色的墨。在该场合,喷射的墨不被不稳定电场方向影响,从而可以在片材P上形成高质量的彩色图像。
分离构件9设置在输送单元50的片材输送方向A上的紧接下游侧。分离构件9构造成将片材P从输送面54分离使得分离构件9的边缘插入片材P和输送皮带53之间。在片材P的前端到达分离构件9的时间点,输送面54和片材P前端之间的吸引力变弱,从而片材P通过分离构件9从输送面54分离。
在输送单元50和排出片材接收部15之间的片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处设置:四个馈送辊21a、21b、22a、22b;和位于馈送辊21a、21b和馈送辊22a、22b之间的片材引导件18。馈送辊21b、22b被通过控制器100控制的馈送马达(未示出)可旋转地驱动。在上述布置中,馈送辊21b、22b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旋转,从而通过输送单元50输送的片材P在图2中向上传输,在被馈送辊21a、21b保持的同时通过片材引导件18。接下来,片材P在被馈送辊22a、22b保持的同时传输到排出片材接收部15。馈送辊21a、22a是构造成由于片材被传输而旋转的从动辊。
如上面说明的,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中,可减少在连接部62b、63b附近产生的不稳定吸引力对片材P的影响和不稳定电场方向对从相应的喷墨头2喷射的墨的影响,结果图像质量提高。此外,即使当输送皮带53和吸引装置60的保护膜64在片材P输送的同时彼此接触时,保护膜64难以从基部构件61剥离,因为保护膜64的上游端部处于基部构件61的上游侧端面61b且不接触输送皮带53。
下面将参考图5说明变型实施例。图5中示出的吸引装置260可以在喷墨打印机1中使用。吸引装置260包括作为基部的基部构件261、结合到基部构件261、分别作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262、263、和结合到基部构件261上以便覆盖两个电极262、263全部的保护膜264。基部构件261由绝缘材料形成,且包括平坦部265和两个倾斜部266、267,其中平坦部具有作为平坦表面的平坦上表面261a,两个倾斜部的每一个连接到平坦部265的沿片材输送方向A的对置端的相应的一个。
平坦部265设置在与基部构件61类似的位置且具有与基部构件261相同的尺寸。两个倾斜部266、267分别具有倾斜表面261b、261c,上述倾斜表面与喷墨头2的距离比上表面261a与喷墨头2的距离更大。换言之,倾斜表面261b、261c向下倾斜。
与上述电极62相同,作为第一电极的电极262具有其每一个作为第一延伸部的四个延伸部262a和作为连接延伸部262a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部262b。如图5所示电极262具有类似梳子的形状。每个延伸部262a在片材输送方向A上设置为使得其下游端位于平坦表面261a的下游端部的附近,而其上游端位于倾斜表面261b上。换言之,每个延伸部262a在副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大于最上游喷墨头2的上游端部和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每个延伸部262a在其位于最上游喷墨头2上游的上游端附近,也就是在其不与喷墨头2对置的部分弯曲,使得延伸部262a的上游端设置在倾斜表面261b上,也就是,使得延伸部262a的上游端与喷墨头22分离。连接部262b设置在倾斜表面261b上以便连接到相应的四个延伸部262a的上游端。
与上面所述的电极63相同,作为第二电极的电极263包括其每一个作为第二延伸部的四个延伸部263a和作为连接延伸部263a的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部263b。如图5中所示,电极263具有类似梳子的形状。如图5中所示,电极263的四个延伸部263a和电极262的四个延伸部262a在主扫描方向上交替设置。每个延伸部263a设置为使得在输送方向A上其上游端位于平坦表面261a的上游端部附近,而其下游端位于倾斜表面261c上。换言之,每个延伸部263a在副扫描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大于最上游喷墨头2的上游端部和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每个延伸部263a在其位于最下游喷墨头2下游的下游端附近,也就是,在其不与喷墨头2对置的部分弯曲,使得延伸部263a的下游端设置在倾斜表面261c上,也就是,使得延伸部263a的下游端与喷墨头22分离。连接部263b设置在倾斜表面261c上以便连接到相应的四个延伸部263a的下游端。与已阐述的实施例中的连接部62b、63b相同,相应的两个电极262、263的连接部262b、263b连接到电源,所述电源未被示出。
保护膜264由与上述保护膜64类似的材料形成,且设置在上表面261a和倾斜表面261b、261c上以便覆盖电极262、263的全部。换言之,在与上表面261a和倾斜表面261b之间的连接处相应的位置(即,位于最上游喷墨头2上游的上表面261a的上游端部)和在与上表面261a和倾斜表面261c之间的连接处相应的位置(即,位于最下游喷墨头2的下游的上表面261b的下游端部),保护膜264和延伸部262a、263a一起弯曲。因此,保护膜264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设置为分别与倾斜表面261b的上游端部和倾斜表面261c的下游端部对置。如图5中所示,保护膜264的弯曲部是圆形的,从而保护膜264难以从基部构件261剥离,即使保护膜264的弯曲部与输送皮带53接触。
与已阐述的实施例相同,在由此构造的吸引装置260中,当相互不同的电势提供给相应的两个电极262、263时,在输送皮带53与上表面261a对置的部分,也就是,在输送皮带53相应于通过四个喷墨头2打印的打印区域的部分,产生均匀吸引力和相同方向的电场。因此,可以有效抑制不稳定吸引力对片材P的影响,且抑制不稳定电场对从喷墨头2喷射的墨的影响。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吸引装置260中,延伸部262a、263a的弯曲角度与已阐述实施例中的延伸部62a、63a的弯曲角度相比更柔和,从而延伸部262a、263a难以破裂。
虽然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其变型,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已阐述实施例和其变型的细节,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体现不同变化和变型。在阐述的实施例和变型实施例中,延伸部63a、263a弯曲使得接连部63b、263b与喷墨头2分离。延伸部63a、263a可以不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连接部63b、263b位于连接部63b、263b不与喷墨头2对置的区域。保护膜64、264的弯曲部可以不是圆形的。此外,吸引装置60、260可以设置在保护膜64、264与输送皮带53的上环部的内周面接触的位置以便不对输送皮带53提供张力。
地电势可提供给电极62、262而正或负电势可提供给电极63、263。此外,正和负电势之一可以提供给电极62、262,而正和负电势中的另一个可以提供给电极63、263。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应用到任何其它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采用不同于喷墨头的记录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构造成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墨;
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构造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情况下在介质输送方向上输送置于所述输送皮带上的所述记录介质;
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构造成允许所述输送皮带产生吸引力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吸引到所述输送皮带上,所述吸引装置包括:(a)基部,所述基部设置在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输送皮带介于所述基部和所述记录头之间,并且所述基部具有与所述记录头面对的平坦表面;(b)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部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b-1)多个第一延伸部,每一个第一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平坦表面上以便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且每一个第一延伸部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比所述记录头长,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在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和(b-2)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c)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基部上且具有:(c-1)多个第二延伸部,每一个第二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平坦表面上以便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延伸,且每一个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比所述记录头长,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在与所述介质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中的每一个第一延伸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一个第二延伸部交替布置;和(c-2)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和(d)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基部上以便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述吸引装置构造成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产生吸引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保护膜弯曲,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被定位成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基部具有上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上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护膜的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弯曲部覆盖的部分是圆形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保护膜弯曲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被定位成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基部具有下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下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护膜的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弯曲部覆盖的部分是圆形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面和下游侧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基部具有:上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上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和下游侧倾斜表面,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位于所述平坦表面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便与所述平坦表面连续,并且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倾斜以便在朝向所述下游侧的方向上与所述记录头逐渐分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游侧倾斜表面和所述下游侧倾斜表面上。
11.如权利要求5、9、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保护膜的将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弯曲部覆盖的部分和所述保护膜的将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弯曲部覆盖的部分是圆形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还包括一对辊,所述输送皮带桥接在所述一对辊之间;
其中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一对辊之间,使得所述平坦表面位于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平坦表面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小于与所述一对辊均相切的切面离开所述记录头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设备,包括在所述介质输送方向上布置的每一个均作为所述记录头的多个记录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多个记录头中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最上游的一个记录头的上游侧,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多个记录头中的沿所述介质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的一个记录头的下游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55948A JP4748236B2 (ja) | 2009-03-10 | 2009-03-10 | 記録装置 |
JP2009-055948 | 2009-03-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0107A true CN101830107A (zh) | 2010-09-15 |
CN101830107B CN101830107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209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16999A Active CN101830107B (zh) | 2009-03-10 | 2010-02-11 | 记录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56891B2 (zh) |
EP (1) | EP2228224B1 (zh) |
JP (1) | JP4748236B2 (zh) |
CN (1) | CN10183010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8586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05313473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CN112236808A (zh) * | 2018-09-12 | 2021-01-15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用于手表的防窃启标签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68235B2 (en) | 2009-12-29 | 2014-07-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ouble-side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having a compact form factor |
JP5316404B2 (ja) | 2009-12-29 | 2013-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1157155A (ja) | 2010-01-29 | 2011-08-18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5083353B2 (ja) * | 2010-03-29 | 2012-11-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WO2024166142A1 (en) * | 2023-02-10 | 2024-08-15 | G.D S.P.A | Linear transport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the linear transport of article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129085U (zh) * | 1977-03-23 | 1978-10-13 | ||
EP0535914A2 (en) * | 1991-10-02 | 1993-04-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ndless conveyor belt |
JP2804715B2 (ja) * | 1994-06-13 | 1998-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US20060119688A1 (en) * | 2004-12-08 | 2006-06-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284461A (zh) * | 2007-04-10 | 2008-10-1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和传送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16884C3 (de) * | 1977-04-16 | 1982-03-11 | MTU Motoren- und Turbinen-Union München GmbH, 8000 München | Temperaturmeßsonde |
JPS60232344A (ja) * | 1984-04-27 | 1985-11-19 | Fuji Xerox Co Ltd | 複写機等の用紙搬送装置 |
JPS61124455A (ja) * | 1984-11-16 | 1986-06-12 | Ekuseru Kogyo Kk | 静電吸着ゴムベルト |
JPH07133035A (ja) * | 1993-07-28 | 1995-05-23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ATE209573T1 (de) * | 1993-07-28 | 2001-12-15 | Canon Kk |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
JP2718626B2 (ja) * | 1993-11-16 | 1998-0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 |
JP3124668B2 (ja) * | 1993-12-06 | 2001-0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131103B2 (ja) * | 1994-11-07 | 2001-01-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KR100637911B1 (ko) * | 2002-11-26 | 2006-10-24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 개선된 용지 운반 및 방출 기구를 갖는 안정적으로 동작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
JP2004175494A (ja) | 2002-11-26 | 2004-06-24 | Ricoh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EP1565394B1 (en) * | 2002-11-26 | 2015-01-07 | Ricoh Company, Ltd.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
JP4111503B2 (ja) * | 2003-02-04 | 2008-07-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48235B2 (ja) * | 2009-03-10 | 2011-08-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
2009
- 2009-03-10 JP JP2009055948A patent/JP4748236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1-26 EP EP10151694.6A patent/EP2228224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2-03 US US12/699,315 patent/US82568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2-11 CN CN2010101216999A patent/CN1018301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129085U (zh) * | 1977-03-23 | 1978-10-13 | ||
EP0535914A2 (en) * | 1991-10-02 | 1993-04-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ndless conveyor belt |
JP2804715B2 (ja) * | 1994-06-13 | 1998-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US20060119688A1 (en) * | 2004-12-08 | 2006-06-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284461A (zh) * | 2007-04-10 | 2008-10-1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和传送控制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8586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05313473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US9434163B2 (en) | 2014-07-31 | 2016-09-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
CN112236808A (zh) * | 2018-09-12 | 2021-01-15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用于手表的防窃启标签 |
US11428030B2 (en) | 2018-09-12 | 2022-08-30 | Ebay Inc. | Tamper proof tag for watches |
US11970883B2 (en) | 2018-09-12 | 2024-04-30 | Ebay Inc. | Tamper proof tag for watch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231675A1 (en) | 2010-09-16 |
JP2010208117A (ja) | 2010-09-24 |
EP2228224A1 (en) | 2010-09-15 |
EP2228224B1 (en) | 2018-10-17 |
US8256891B2 (en) | 2012-09-04 |
CN101830107B (zh) | 2012-11-28 |
JP4748236B2 (ja) | 201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0107B (zh) | 记录设备 | |
US7722180B2 (en) | Liquid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including duplex recording medium transport unit | |
JP4667117B2 (ja)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62434C (zh) | 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 |
US8205882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06219235A (ja)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 |
US7036921B2 (en) | Sheet conveying method, sheet attracting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8439479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8596778B2 (en)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17132043A (ja) | 印刷装置 | |
JP2000246982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用紙搬送装置 | |
JP6204254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8647001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dium attracting unit | |
JP2004131197A (ja) | 記録紙搬送装置 | |
JP6318867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7119223A (ja) | 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 |
JP6217523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6557980B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001301251A (ja) | プリンタ | |
JP2006103022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0168987A (ja) | 搬送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45503A (ja) | 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 |
JP2003081479A (ja) | 搬送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
JP201026467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8221772A (ja) | 記録装置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