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5635B -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5635B
CN101825635B CN201010179111.5A CN201010179111A CN101825635B CN 101825635 B CN101825635 B CN 101825635B CN 201010179111 A CN201010179111 A CN 201010179111A CN 101825635 B CN101825635 B CN 101825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syphilis
tpn17
tpn47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91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5635A (zh
Inventor
杨天赐
张忠英
林丽蓉
张长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791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5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设2条试剂条,第1条设载体板、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对照线和吸收垫;第2条设载体板、加样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膜、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对照线和吸收垫。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TPN47;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制备胶体金;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和特异性总抗体的检测,标本用量微小,不需特殊仪器,肉眼直接判读结果。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y)进行的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梅毒(Syphilis)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其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属螺旋体科。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输血、创口或者胎盘等途径传播。梅毒螺旋体从感染区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播散全身,使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受累,临床表现为全身性,可分为不同临床阶段,包括一期、二期、三期和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乐观地预言:“由于有高敏度检测方法和高效的治疗方案,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得到成功控制的性传播性疾病”。遗憾的是,至今梅毒依然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缺乏有效的行政控制措施,每年全球大约有1200万的患者,其中60万孕妇患者。(参见: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Centre for Infection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of Public Health-Syphilis[M].London,UK: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Centre,2008,289-297)事实上,梅毒的感染现状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让人悲观。
调查发现,梅毒感染者已经较广泛地存在于普通人群中。
梅毒螺旋体尚不能进行体外培养,梅毒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依赖于血清学试验,包括特异性抗体和反应素检测两大类型。梅毒特异性抗体IgM(TP-IgM)和IgG(TP-IgG)抗体分别于2周和4周后产生,即使患者经过足够治疗,其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参见:Luis J F,Felipe U S,Santa G C,et al.Evaluation of a rapid strip and a particle agglutinationtests for syphilis diagnosis[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7,59:123-126);而另一种抗体物质反应素产生较晚,一般在受感染后5~7周产生(参见:林月圆.TPPA和TRUST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相关问题[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95-297.),而且晚期梅毒、梅毒治疗后期以及潜伏梅毒可能阴性。因此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敏感性显著高于反应素。TP-IgM是梅毒感染后,机体最先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只要有活的梅毒螺旋体存在,其TP-IgM将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Martina H等(参见:Martina H,Daan W N,Mart M,et al.Comparison of a Treponema pallidum IgM immunoblot with a 19S fluorescent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syphilis[J].Diagnostic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7,59:61-66.)认为TP-IgM是梅毒早期感染并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标志,李步荣等(参见:李步荣,贺军涛,张毅,等.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6):1495-1497)认为TP-IgM与TP-DNA一样,代表着梅毒传染性指标。在排除近期抗梅毒治疗的前提下,TP-IgM若不转阴,提示体内可能残存梅毒螺旋体或治疗不彻底。TP-IgM阴转者随访时再转阳性,表明再次感染梅毒(参见:Rawstron SA,Mehta S,Bromberg K,et al.Evaluation of a Treponema pallidum2specific IgMenzyme immunoassay and Treponema pallidum western blot antibody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ofmaternal and congenital syphilis[J].Sex Transm Dis,2004,31(2):123-126)。尽管TP-IgM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传染性,但TP-IgM阳性必定提示该患者具有传染性。
早期的血清学方法使用完整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研究和诊断用的TP是以TP感染兔睾丸获得,这种方法花费大、获得的TP量少、不纯(混有宿主蛋白),与其他病原体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假阳性也时有发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及及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相继克隆,将重组抗原应用于梅毒实验已经越来越多。目前研究比较多的TP抗原有TPN17、TPN47、TPN15、TPN44.5、TPN36、TP0453、TP0684及TPr家族。采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重组抗原可以克服完整TP抗原的缺点,能快速、经济地制备无限量特异重组TP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是梅毒确证试验,包括TPHA,TPPA,ELISA,FTA-ABS及Western-blot等,其特异性均较高。然而,面对严峻的防制形式,不但需要特异准确的检测手段,还需要一种更简便快捷的试剂来筛查,以便为临床和疾病防控提供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设有第1试剂条和第2试剂条;
第1试剂条设有第1载体板、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NC膜)、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第1对照线和第1吸收垫;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和第1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上表面,第1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和第1对照线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第2试剂条设有第2载体板、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NC膜)、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第2对照线和第2吸收垫;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和第2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上表面,第2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第2对照线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第1试剂条的第1加样垫与第2试剂条的第2加样垫之间可用连接膜(连接膜可采用玻璃纤维膜)连接,再放入试剂盒中(称单孔加样),也可不经连接膜连接或搭桥(称双孔加样)。
所述第1载体板和第2载体板可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TPN47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晾干;
3)制备胶体金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制备25nm胶体金,取1%氯金酸1mL加入到100mL去离子双蒸水中,得到的氯金酸浓度为0.01%,置于带冷凝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沸腾,磁力加热搅拌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2.0mL,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葡萄酒色为止,冷却后置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备用;
4)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的标记:取胶体金10m L,用0.1mol/L NaOH调至pH5.4,加100μg TPN17,混匀,放置5min,加入5%BSA 1m L混匀,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将沉淀用TBS缓冲液溶解至10m L,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沉淀用TBS稀释至1mL,得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标记同上操作,得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
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膜上,烘干,制备成胶体金垫;
5)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
将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和第1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上表面,第1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和第1对照线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1试剂条;
将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和第2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上表面,第2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第2对照线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2试剂条。
在步骤2)中,所述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浓度可为1~4mg/mL,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的浓度可为1~4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  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4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在步骤3)中,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可为2%。
在步骤4)中,所述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最好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以体积比1∶(0.2~5)混合;所述烘干的温度可为3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快速检测试剂条,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和特异性总抗体的检测。检测时所需的标本量极小,不需要特殊仪器,肉眼直接判读结果,且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A为第1试剂条,B为第2试剂条,1为连接膜。
图2为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在图2中,(1)为单孔加样组装图,(2)为双孔加样组装图;A为第1试剂条,B为第2试剂条。
图3为实验结果模式示意图。在图3中,(1)为使用前的示意图,(2)~(4)为无效试验(产品质量问题),(5)为梅毒特异性总抗体,IgG抗体阳性,(6)为梅毒特异性总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A为第1试剂条,B为第2试剂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2,本发明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设有第1试剂条A和第2试剂条B;
第1试剂条A设有第1载体板A1、第1加样垫A2、第1胶体金垫A3、第1硝酸纤维膜(NC膜)A4、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A5、第1对照线A7和第1吸收垫A8;第1加样垫A2、第1胶体金垫A3、第1硝酸纤维膜A4和第1吸收垫A8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A1上表面,第1加样垫A2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A3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A3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A4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A8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A4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A5和第1对照线A7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A4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A5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A7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第2试剂条B设有第2载体板B1、第2加样垫B2、第2胶体金垫B3、第2硝酸纤维膜(NC膜)B4、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B5、第2对照线B7和第2吸收垫B8;第2加样垫B2、第2胶体金垫B3、第2硝酸纤维膜B4和第2吸收垫B8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B1上表面,第2加样垫B2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B3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B3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B4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B8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B4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B5和第2对照线B7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B4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B5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B7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所述第1载体板A1和第2载体板B1可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TPN47: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晾干,所述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浓可为1~4mg/mL,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的浓度可为1~4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  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4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3)制备胶体金: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制备25nm胶体金,取1%氯金酸1mL加入到100mL去离子双蒸水中,得到的氯金酸浓度为0.01%,置于带冷凝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沸腾,磁力加热搅拌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2.0mL,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葡萄酒色为止,冷却后置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备用,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可为2%。
4)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的标记:取胶体金10m L,用0.1mol/L NaOH调至pH5.4,加100μg TPN17,混匀,放置5min,加入5%BSA 1m L混匀,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将沉淀用TBS缓冲液溶解至10m L,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沉淀用TBS稀释至1mL,得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标记同上操作,得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
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膜上,烘干,制备成胶体金垫。所述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最好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以体积比1∶(0.2~5)混合;所述烘干的温度可为37℃。
5)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将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和第1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上表面,第1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和第1对照线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1试剂条;
将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和第2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上表面,第2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第2对照线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和/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2试剂条。
以下给出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的临床标本:
参见图2,取稀释待检标本(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120μL,加样于免疫层析检测条样品处(单孔加样),静置20min观察结果;或各取稀释待检标本(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60μL,加样于免疫层析检测条样品处(双孔加样),静置20min观察结果。只在两条检测条对照区各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阴性;在两试剂条A和B的检测区T及对照区C均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阳性;加样检测后,检测区和对照区均不出现紫红色条带,为无效结果(参见图3)。其中,待检标本(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稀释液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倍数0~50倍。
以下给出试剂条性能检定:
1)外观检查:白色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用TP-IgG和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不同滴度的阳性参比血清各50份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阳性参比血清采用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确定,TP-IgG抗体的阳性参比血清采用采用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法确定。
3)阴性标本符合率:用50份阴性参比血清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梅毒特异性总抗体的阴性参比血清的确定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TP-IgG抗体的阴性参比血清采用采用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法确定。
4)灵敏度检测:用卫生部室内质控血清检测,最低检出限度应小于或等于4NCU/mL,与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相当。
5)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6)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7)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不受标本溶血(n=50)、脂血(n=50)和黄疸(n=50)的干扰。血清(或血浆)来自本申请人临床标本。
8)交叉反应: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0)、免疫性肝炎(n=3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血清来自本申请人临床确诊患者。
9)稳定性检测:应用Arrhenius法则,将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放置37℃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确保成品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第1试剂条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IgG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试剂条B的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在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抗体,室温晾干,密封室温保存备用。其中,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抗人Ig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mg/mL,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将已纯化的金标记的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以体积比1∶1混合后,均匀地涂于玻璃纤维纸上,在37℃烘干,制备成金胶体垫,密封备用。将固相化的纤维膜与胶体金结合的玻璃纤维、吸水纸等按一定顺序,通过PVC不干胶底板组合在一起,用切条机切成一定宽度试剂条。再用玻璃纤维纸1(参见图2)在加样垫处将第1试剂条和第2试剂条连接。或把纸条放入相应规格的朔料盒内,做成检测卡。把试剂条或检测试剂盒与干燥剂一起装入铝箔袋中,机器封口,密封保存。
取1∶10稀释的待检标本血清120μL,加样于免疫层析检测条加样区,静置20min观察结果。只在试剂条对照区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阴性;在检测区及对照区均有一紫红色条带出现,则判为阳性;加样检测后,检测区和对照区均不出现紫红色条带,为无效结果。(参见图3)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金胶体垫、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仅由TPN17组成,不含有TPN47。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金胶体垫、梅毒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仅由TPN47组成,不含有TPN17。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似,区别在于待检标本为脑脊液标本,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性能验证试验:按实施例1的方案制备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然后进行性能验证。
1)外观检查:白色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试剂条宽度在3±0.1mm,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50份经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检测确定的TP-IgG阳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检出TP-IgG阳性50份,阳性标本符合率100%;而50份经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检测确定的梅毒特异性总抗体阳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检出梅毒特异性抗体49份,阳性标本符合率98%。
3)阴性标本符合率:50份经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检测确定的TP-IgG阴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检出TP-IgG阴性50份,阴性标本符合率100%;而50份经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检测确定的梅毒特异性总抗体阴性参比血清,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检出梅毒特异性抗体50份,阴性标本符合率100%。
4)灵敏度检测:用卫生部室内质控血清(批号:200902001)检测,最低检出限度4NCU/mL。
5)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阳性血清(高、中、低血清)检测,相同滴度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6)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用特征性阳性血清(高、中、低血清)检测,相同滴度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7)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不受标本溶血(n=50)、脂血(n=50)和黄疸(n=50)的干扰。
8)交叉反应:采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8)、免疫性肝炎(n=4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
9)稳定性检测:将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放置37℃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Claims (4)

1.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设有第1试剂条和第2试剂条;
第1试剂条设有第1载体板、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第1对照线和第1吸收垫;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和第1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上表面,第1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和第1对照线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第2试剂条设有第2载体板、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第2对照线和第2吸收垫;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和第2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上表面,第2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第2对照线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
所述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由以下方法制备:
1)制备梅毒重组抗原TPN17、TPN47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重组抗原TPN17和TPN47;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上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晾干;所述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浓度为1~4mg/mL;
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4mg/mL;
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IgG抗体由抗TPN17-IgG抗体与抗TPN47-IgG抗体按体积比1∶1混合,其终浓度为1~4mg/mL;三者点样量为1μL/cm;
3)制备胶体金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方法制备25nm胶体金,取1%氯金酸1mL加入到100mL去离子双蒸水中,得到的氯金酸浓度为0.01%,置于带冷凝装置的烧瓶中加热至沸腾,磁力加热搅拌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2.0mL,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呈葡萄酒色为止,冷却后置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备用;
4)胶体金与TPN17、TPN47的标记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的标记:取胶体金10mL,用0.1mol/L NaOH调至pH5.4,加100μg TPN17,混匀,放置5min,加入5%BSA1mL混匀,4℃、10000r/min离心1h,弃上清,将沉淀用TBS缓冲液溶解至10mL,4℃、10 000r/min离心1h,弃上清,沉淀用TBS稀释至1mL,得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
胶体金与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的标记同上操作,得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
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后,涂于玻璃纤维膜上,烘干,制备成胶体金垫;所述将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混合,是胶体金标记的TPN17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TPN47抗原以体积比1∶0.2~5混合;
5)制备免疫层析检测条
将第1加样垫、第1胶体金垫、第1硝酸纤维膜和第1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1载体板上表面,第1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1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1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1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和第1对照线依次设在第1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G特异性片段γ链单克隆抗体,在第1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1试剂条;
将第2加样垫、第2胶体金垫、第2硝酸纤维膜和第2吸收垫依次粘贴在第2载体板上表面,第2加样垫的一端设在第2胶体金垫的一端上,第2胶体金垫的另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一端上,第2吸收垫的一端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的另一端上,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和第2对照线依次设在第2硝酸纤维膜上;在特异性总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抗人Ig单克隆抗体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17或梅毒特异性抗原TPN47,在第2对照线处包被羊抗梅毒抗原TPN17和TPN47的IgG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得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的第2试剂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第1试剂条的第1加样垫与第2试剂条的第2加样垫之间用连接膜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为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37℃。
CN201010179111.5A 2010-05-19 2010-05-19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825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9111.5A CN101825635B (zh) 2010-05-19 2010-05-19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9111.5A CN101825635B (zh) 2010-05-19 2010-05-19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635A CN101825635A (zh) 2010-09-08
CN101825635B true CN101825635B (zh) 2014-07-16

Family

ID=4268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9111.5A Active CN101825635B (zh) 2010-05-19 2010-05-19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56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096A (zh) * 2011-01-25 2011-06-01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G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
CN102095860B (zh) * 2011-01-25 2013-12-18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0012A (zh) * 2011-09-19 2012-02-22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弓形虫IgG抗体与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0562B (zh) * 2014-11-10 2016-10-26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高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5901A (zh) * 2017-01-22 2017-06-23 上海埃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特发性膜性肾病双联检测试剂盒
CN113640513B (zh) * 2021-08-18 2022-04-01 杭州恒奥科技有限公司 非洲猪瘟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626A (zh) * 2007-06-08 2007-11-07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双捕获法检测IgM、IgG抗体的胶体金层析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2000A (zh) * 2008-12-30 2009-06-10 扬州大学 快速检测牛γ干扰素的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626A (zh) * 2007-06-08 2007-11-07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双捕获法检测IgM、IgG抗体的胶体金层析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2000A (zh) * 2008-12-30 2009-06-10 扬州大学 快速检测牛γ干扰素的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爱华等.梅毒螺旋体TpN17 与TpN47 表位肽融合抗原的重组表达及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和应用.《生物工程学报》.2009,第25卷(第8期),1187.
梅毒螺旋体TpN17 与TpN47 表位肽融合抗原的重组表达及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和应用;孙爱华等;《生物工程学报》;20090825;第25卷(第8期);118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635A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914B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6B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4A (zh) 梅毒特异性IgM与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5B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8916A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8321B (zh) 多房棘球绦虫循环抗原斑点金免疫渗滤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CN105859843A (zh)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抗原制备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1858915A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73156U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CN201697920U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
CN102095858A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M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
CN201926664U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201673157U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CN201673158U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CN111796103A (zh) 一种检测棘球蚴病的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97919U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
CN202453359U (zh) 多房棘球绦虫循环抗原斑点金免疫渗滤试剂盒
CN102095860B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26662U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201955343U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M免疫印迹试剂盒
CN201965132U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102360012A (zh) 弓形虫IgG抗体与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6447B (zh) 血吸虫虫卵粗抗原纯化方法、相关的纯化抗原和血吸虫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试剂盒
CN103149356B (zh) 一种利用夹心法检测牛布鲁氏菌抗原的检测试纸卡
CN201697918U (zh) 梅毒特异性IgM与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