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5132U -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5132U
CN201965132U CN 201120025624 CN201120025624U CN201965132U CN 201965132 U CN201965132 U CN 201965132U CN 201120025624 CN201120025624 CN 201120025624 CN 201120025624 U CN201120025624 U CN 201120025624U CN 201965132 U CN201965132 U CN 201965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philis
specific
igm antibody
specific igm
syphilis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0256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天赐
林丽蓉
刘莉莉
张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200256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5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5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51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涉及一种试剂盒。试剂盒设载体板、硝酸纤维膜、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对照线,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所述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为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所需标本量极小,不需特殊仪器,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成本低。

Description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盒,尤其是涉及一种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免疫印迹试剂盒。
背景技术
梅毒(Syphilis)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其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属螺旋体科。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输血、创口或者胎盘等途径传播。梅毒螺旋体从感染区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播散全身,使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受累,临床表现为全身性,可分为不同临床阶段,包括一期、二期、三期和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乐观地预言:“由于有高敏度检测方法和高效的治疗方案,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得到成功控制的性传播性疾病”。遗憾的是,至今梅毒依然是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缺乏有效的行政控制措施,每年全球大约有1200万的患者,其中60万孕妇患者([1]林丽蓉,杨波,潘锡涛,等.潜在的血源传播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91-1494)。事实上,梅毒的感染现状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让人悲观。
调查发现,梅毒感染者已经较广泛地存在于普通人群中。
梅毒螺旋体尚不能进行体外培养,梅毒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依赖于血清学试验,包括特异性抗体和反应素检测两大类型。梅毒特异性抗体IgM(TP-IgM)和IgG(TP-IgG)抗体分别于2周和4周后产生,即使患者经过足够治疗,其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2]林丽蓉,但冰,付左根,等.潜在血源传播患者梅毒血清学TRUST/TPPA与IgM抗体联合检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152(05):446-448);而另一种抗体物质反应素产生较晚,一般在受感染后5~7周产生,而且晚期梅毒、梅毒治疗后期以及潜伏梅毒可能阴性,因此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敏感性显著高于反应素。TP-IgM是梅毒感染后,机体最先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只要有活的梅毒螺旋体存在,其TP-IgM将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MartinaH等([3]MartinaH,Daan W N,Mart M,et al.Comparison of a Treponema pallidum IgM immunoblot with a 19S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syphilis[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7,59:61-66.)认为TP-IgM是梅毒早期感染并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标志,李步荣等([4]李步荣,贺军涛,张毅,等.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6):1495-1497)认为TP-IgM与TP-DNA一样,代表着梅毒传染性指标。在排除近期抗梅毒治疗的前提下,TP-IgM若不转阴,提示体内可能残存梅毒螺旋体或治疗不彻底。TP-IgM阴转者随访时再转阳性,表明再次感染梅毒([5]Rawstron SA,Mehta S,Bromberg K,et al.Evaluation of a Treponema pallidum2 specific IgMenzyme immunoassay and Treponema pallidum western blot antibody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
早期的血清学方法使用完整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研究和诊断用的TP是以TP感染兔睾丸获得,这种方法存在花费大、获得的TP量少且不纯(混有宿主蛋白)、与其他病原体存在交叉反应等缺点,因此假阳性也时有发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及及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相继克隆,将重组抗原应用于梅毒实验已经越来越多。目前研究比较多的TP抗原有TPN17、TPN47、TPN15、TPN44.5、TPN36、TP0453、TP0684及TPr家族。采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重组抗原可以克服完整TP抗原的缺点,能快速、经济地制备无限量特异重组TP抗原。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等,其特异性均较高。一般地,TPPA,ELISA作为临床初筛,当血清学阳性,或临床诊断有困难时,需要采用FTA-ABS及Western-blot作为确认试验。其中,FTA-ABS需要荧光显微镜,而且其结果判断需要训练有素和较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才能完成,因此,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制成的试剂盒,一般常规实验室均可完成,不需要特殊设备,判读也简单明了。现市售的Western-blot试剂均为进口试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设有载体板、硝酸纤维膜(NC膜)、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对照线,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
所述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可为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
所述载体板可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制备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硝酸纤维素膜IgM检测线上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晾干,所述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和人IgM抗体的浓度可为1~4mg/mL;点样量可为1μL/cm。
3)制备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单克隆抗体
以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为抗原免疫小鼠(或兔),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ELISA的方法鉴定McAb效价在1∶107以上。
4)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
采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所述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由0.03%(W/V)的过氧化氢和0.07%(W/V)的二氨基联苯胺组成。
5)制备免疫印迹试剂盒
将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包被人IgM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和酶标记的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及其底物共同组装成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在步骤1)、2)、5)中,所述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为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建立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可用于全血、血清、血浆及脑脊液等标本中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该检测方法所需的标本量极小,不需要特殊仪器,肉眼直接判读结果,且检测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实验结果模式示意图。在图2中,I为使用前的示意图,H为无效试验(产品质量问题),G为阴性结果,A~F为TP-IgM阳性结果;2为梅毒特异性TPN-15-IgM抗体检测线,3为梅毒特异性TPN-17-IgM抗体检测线,4为梅毒特异性TPN-37-IgM抗体检测线,5为梅毒特异性TPN-44.5-IgM抗体检测线,6为梅毒特异性TPN-47-IgM抗体检测线,7为对照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载体板1、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2~6,对照线7和硝酸纤维膜(NC膜)8。
硝酸纤维膜8粘贴在载体板1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2~6和对照线7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8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分别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TPN15、TPN17、TPN37、TPN44.5和TPN47,在对照线7处包被人IgM抗体。
所述载体板采用PVC板。
所述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TPN15、TPN17、TPN37、TPN44.5和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编码梅毒螺旋体抗原的DNA,并插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表达,得TPN15、TPN17、TPN37、TPN44.5和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
2)硝酸纤维素膜的点样
在硝酸纤维素膜IgM检测线上包被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晾干。
3)制备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单克隆抗体
以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ELISA的方法鉴定McAb效价在1∶107以上。
4)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单克隆抗体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
采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
5)制备免疫印迹试剂盒
将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和酶标记的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及其底物共同组装成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以下给出采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患者的临床标本:
1)标本采用0.01mol/L PBS缓冲液进行1∶50稀释。
2)封闭:采用5%脱脂奶粉(0.01mol/LPBST缓冲液配制)作为封闭液,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3)血清温育: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并编号。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1.5ml已稀释样本。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4)清洗: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1.5ml 0.01mol/L PBS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min
5)加酶结合物:在温育槽中加入1.5ml已稀释的酶结合物(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6)清洗: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1.5ml 0.01mol/L PBS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min。
7)底物温育: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1.5ml底物液(DAB),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10min。
8)终止:吸去槽内液体,用蒸馏水清洗膜条3次,每次1min。
结果判断:将检测膜条放置在结果判定模板中,风干后判断结果。任何蛋白靶标出现的特异性条带,均可判断为阳性,确诊为梅毒(见图2)。
以下给出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的性能检定:
1)外观检查:试剂盒无破损,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用TP-IgM阳性的不同滴度的阳性参比血清各50份采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阳性参比血清的确定采用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3)阴性标本符合率:用50份阴性参比血清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参比血清的确定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4)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5)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用特征性血清检测,要求阳性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阴性。
6)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不受标本溶血(n=50)、脂血(n=50)和黄疸(n=50)的干扰。
7)交叉反应:采用本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0)、免疫性肝炎(n=3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
8)稳定性检测:应用Arrhenius法则,将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放置37℃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确保成品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TPN15、TPN17、TPN3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用切条机切成条状,和酶标记的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及其底物共同组装成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1)标本采用0.01mol/L PBS缓冲液进行1∶50稀释。
2)封闭:采用5%脱脂奶粉(0.01mol/LPBST缓冲液配制)作为封闭液,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3)血清温育: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并编号。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1.5ml已稀释样本。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4)清洗: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1.5ml 0.01mol/L PBS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min。
5)加酶结合物:在温育槽中加入1.5ml已稀释的酶结合物(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M特异性片段μ链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30min。
6)清洗: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1.5ml 0.01mol/L PBS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min。
7)底物温育: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1.5ml底物液(DAB),于室温(18~25℃)在摇摆摇床上温育10min。
8)终止:吸去槽内液体,用蒸馏水清洗膜条3次,每次1min。
结果判断:将检测膜条放置在结果判定模板中,风干后判断结果。任何蛋白靶标出现的特异性条带,均可判断为阳性,确诊为梅毒(见图2)。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仅由TPN15、TPN17、TPN37、TPN44.5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组成,不含有TPN47。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仅由TPN15、TPN17、TPN37、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组成,不含有TPN44.5。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仅由TPN15、TPN1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组成,不含有TPN3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仅由TPN15、TPN3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组成,不含有TPN1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仅由TPN17、TPN37、TPN44.5、TPN47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组成,不含有TPN15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似,其区别在于待检标本为脑脊液标本,结果判断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性能验证试验:按实施例1的方案制备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然后进行性能验证。
1)外观检查:试剂盒无破损,包被反应膜平整、干净无污染斑点、无裂缝,胶带无开胶,无切斜现象。
2)阳性标本符合率:用TP-IgM阳性的不同滴度的阳性参比标本各50份采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阳性参比标本的确定采用FTA-ABS(德国欧蒙公司)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3)阴性标本符合率:用50份阴性参比标本检定,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参比标本的确定采用TPPA(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法确定的临床标本。
4)批内差异:同一批次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用特征性标本检测,要求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标本检测的结果阴性。
5)批间差异:不同批次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用特征性标本检测,要求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色带的颜色深浅一致,阴性标本检测的结果阴性。
6)交叉反应:采用本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n=30)、类风湿病(n=30)、免疫性肝炎(n=30)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检测,未发现交叉反应。
7)稳定性检测:应用Arrhenius法则,将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放置37℃20天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确保成品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Claims (2)

1.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设有载体板、硝酸纤维膜、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对照线,硝酸纤维膜粘贴在载体板上表面,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和对照线依次设在硝酸纤维膜上;在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线处包被梅毒特异性重组抗原,在对照线处包被人IgM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板采用PVC板。 
CN 201120025624 2011-01-25 2011-01-25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5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025624 CN201965132U (zh) 2011-01-25 2011-01-25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025624 CN201965132U (zh) 2011-01-25 2011-01-25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5132U true CN201965132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0256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5132U (zh) 2011-01-25 2011-01-25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51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5862A (zh) * 2011-01-25 2011-06-15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5451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5862A (zh) * 2011-01-25 2011-06-15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5451A (zh) * 2014-08-20 2014-11-19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5451B (zh) * 2014-08-20 2016-01-06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473B (zh)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8914B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4A (zh) 梅毒特异性IgM与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6B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Keramati et al. Role of the Lewis and ABO blood group antigen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CN101858916A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635B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总抗体联合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7844A (zh) 一种腺病毒IgM、IgG抗体的胶体金法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8915A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73156U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CN201926664U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Wang Significance of IgA antibody testing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ARS‐CoV‐2
CN102095858A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M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
CN201965132U (zh) 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201926662U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102095860B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55343U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M免疫印迹试剂盒
CN102081096A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G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
CN202002933U (zh) 梅毒特异性总抗体和心磷脂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CN201926663U (zh) 梅毒心磷脂和特异性抗体IgG免疫印迹试剂盒
CN102435732A (zh) 弓形虫IgM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Agbede et al. Significance of IgG-avidity in antenatal rubella diagnosis
Blanton et al. Increased seroprevalence of typhus group rickettsiosis, Galveston County, Texas, USA
CN102368068A (zh) 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的试剂盒
CN201673158U (zh) 梅毒特异性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