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5658B - 托盘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托盘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5658B
CN101815658B CN2008801102804A CN200880110280A CN101815658B CN 101815658 B CN101815658 B CN 101815658B CN 2008801102804 A CN2008801102804 A CN 2008801102804A CN 200880110280 A CN200880110280 A CN 200880110280A CN 101815658 B CN101815658 B CN 101815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loopback
partition type
transmission lines
transf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02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5658A (zh
Inventor
喜夛功
池田和人
草部孝行
大岛浩充
武内浩昭
那须信夫
泉谷卓司
高桥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hats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hats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839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410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839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60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839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410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hats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hatsu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15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5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5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56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12Systems with propulsion devices between or alongside the rails, e.g. pneumatic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盘输送设备。通过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来确保相对于工件的作业空间及作业所需的设备的设置空间。托盘输送设备(1)具备:对载置有作为工件的车身(2)的状态下的托盘(3)进行传送的两条传送线路(4);从传送线路(4)的终端朝向始端回送空的托盘(3)的回送线路(5)。在并行配设的各个传送线路(4)上配置左右分割的托盘(9、10)。回送线路(5)配设在一对传送线路(4、4)之间,分别在对应的传送线路(4、4)上传送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并且在各个分割式托盘(9、10)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在回送线路(5)上回送。

Description

托盘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盘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关于工件传送用托盘的输送设备提出、实施有各种方法,例如关于车身或车身部件等传送用托盘的输送设备,从传送效率或省空间化的观点出发,提出有如下所述的输送设备。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4481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以实现回送线路的省空间化为目的,公开有一种托盘输送线路,其具有:传送线路,其以横置状态传送托盘,该托盘载置并传送作为工件的机动车用玻璃;回送线路,其从传送线路的终端朝向始端,以纵置的状态支承并回送托盘。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14264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方法:在种类不同的传送线路之间同时保管多辆车的车的贮藏设备中,利用分别载置左右车轮的分割式托盘来传送车,并且在未载置车的状态即空托盘的输送时及保管时使分割式托盘彼此接近,由此实现了输送空间或保管空间的小型化。
如此,在将工件传送用托盘的输送设备装入工件制造线路(包括组装、保管、检查线路)而使用时,通常在工件传送线路的左右两侧设有任一种设备(加工设备等)。因此,必须在传送线路的两侧或周围极力空出用于设置这些设备的空间或作业空间。
然而,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输送线路都是通过回送线路和传送线路构成循环的输送线路,因此其结果是,加工设备等的设置空间局限于回送线路和传送线路之间。这样的话,设置空间受限,其结果是,能够使用的加工设备等受限制。而且,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方法在需要回送线路的量的富裕空间的点上相同,都没有用于省空间化的根本的对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4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426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技术性的课题在于,通过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来确保相对于工件的作业空间及作业所需的设备的设置空间。
通过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来实现所述技术性课题的解决。即,该托盘输送设备具备:对载置有工件的状态下的托盘进行传送的传送线路;从传送线路的终端朝向始端回送空托盘的回送线路,所述托盘输送设备的特征在于,两条传送线路并行配置,在各个传送线路上配置左右分割的托盘,并且,回送线路配置在一对传送线路之间,分别在一对传送线路上传送双方的分割式托盘,并且在回送线路上回送各个分割式托盘。此外,在此所谓左右是指在以传送或回送方向为前后时与所述传送、回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根据该结构,由于与传送时相比分割的各个托盘通过输送设备的中央侧进行回送,因此能够将回送线路用的空间收纳在传送线路用的空间内。由此,回送线路的量的增加空间实际上为零,从而能够大幅缩小托盘输送线路。而且,由于在传送线路的侧方确保充分的空间,因此沿工件的传送线路,空间上不受限制,能够配置适当的工件作业设备。
在此,关于分割的托盘,能够采用以下的输送方式。即,驱动一方的分割式托盘,而另一方的分割式托盘经由工件与驱动侧的分割式托盘一体化,并且回送时,双方的分割式托盘在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在回送线路上进行回送。
根据该结构,在传送时,通过工件的载置而将从动侧的分割式托盘与驱动侧的分割式托盘一体传送,并且在回送时,通过仅驱动驱动侧的分割式托盘而回送从动侧的分割式托盘。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省空间化,并且即使在将托盘分割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托盘的输送所需的动力抑制为最小限度,从而缩小驱动机构的设置空间。
当然,分割式托盘的输送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将传送到并行的传送线路的终端的一对分割式托盘交替移载到一条回送线路上而进行回送的方式。或者,也可以采用将回送线路形成为两条而在所述一对传送线路之间配置的两条回送线路上分别回送各分割式托盘的方式。工件为车身时,传送线路的间隔(分割式托盘的间隔)成为以车身宽度大致为基准的尺寸,因此能够确保两条回送线路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使在传送线路上传送的分割式托盘与在回送线路上回送的分割式托盘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结构。
无论是传送时还是回送时,若分割式托盘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上,则仅托盘水平方向(车宽方向)的输送就能够将该托盘从传送线路向回送线路移载,因此移载设备简单。而且,由于仅移动最小距离即可,因此在传送效率方面优选。而且,输送托盘时,托盘的铅垂方向位置始终恒定,因此载置在该托盘上的工件的铅垂方向定位也容易且准确。
另外,着眼于工件传送用托盘时,通过以下所示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或者降低驱动托盘的机构在输送设备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实现作业设备用空间的增加。
即,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也可以构成为,一对分割式托盘中,一方的分割式托盘具有用于承受从驱动机构向传送方向的动力的动力传递部,该驱动机构与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不同体设置,而另一方的分割式托盘在载置有工件的状态下经由工件与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一体传送。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化输送设备中的托盘载置部周边的结构。尤其是,由于驱动机构仅配置在一方的托盘侧,因此能够大幅缩小驱动机构的设置空间,能够进一步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而且,若能够维持输送设备整体的空间,则能够空出分割式托盘周围的空间。因此,向分割式托盘上载置的工件的操作也良好,作业性提高。
在此,作为一对分割式托盘的具体方式,能够列举有,例如,分割式托盘均具有基部和侧壁部,该基部具有工件载置面,该侧壁部从基部的侧缘向下方延伸,在将工件载置在一对分割式托盘上的状态下,在侧壁部中相互对置的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使侧壁部彼此密接嵌合的嵌合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使左右分割的托盘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回送,因此在回送时,即使在托盘上未载置工件的状态下,通过驱动与从动侧托盘一体化了的驱动侧托盘,也能够与传送时相同地,仅通过设置在驱动侧的驱动机构来回送双方的分割式托盘。而且,通过使左右分割的托盘的侧壁部彼此抵接嵌合来进行一体化,因此一体化时必须的托盘的输送机构也简单。
这种情况下,至少一方的分割式托盘的下端面中,与载置有该分割式托盘的传送侧部件的抵接区域优选形成为不仅在传送方向上而且在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能够相对于传送侧部件滑动的形状。通过形成为此种结构,仅分割式托盘的水平方向的移动,就能够使至少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从传送用部件滑动脱离而使分割式托盘彼此密接嵌合。因此,能够更加简化一体化时必须的托盘的输送机构。
另外,在着眼于工件传送用托盘的驱动装置时,通过形成为以下所示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也能够实现作业设备用空间的增加。
即,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装入托盘传送线路而使用的托盘驱动装置,该托盘传送线路具有传送线路及回送线路,托盘驱动装置配置在相互并行的传送线路与回送线路之间,且具有与驱动源连结的多个辊,辊的一侧部与传送线路上的托盘的侧面抵接,辊的另一侧部与回送线路上的托盘的侧面抵接。
如此设置托盘驱动装置时,该驱动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通过使托盘的侧面与在传送时和回送时相互不同的辊的侧面抵接而对托盘施加旋转驱动力,从而能够传送并回送托盘。在并行的传送线路与回送线路中,由于托盘的输送方向相反,因此通过使处于传送线路上的托盘的侧面与辊的一侧面抵接并使辊旋转,而对该托盘施加向传送方向的移动力。而且,通过使处于回送线路上的托盘的侧面与辊的另一侧面抵接并使辊沿与传送时相同的方向旋转,而对该托盘施加向回送方向的移动力。由此,能够将传送用的驱动装置兼用作回送用的驱动装置,而缩小驱动装置的设置空间,从而能够实现托盘输送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而且,由于不必在回送用和传送用时设置各自的驱动装置,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能够将辊的旋转方向也始终形成为同一方向,因此在处于回送线路上的托盘与辊之间无需夹设用于变换对托盘施加驱动力的方向的机构。因此,仅以传送用的驱动装置(辊)就能够在回送时也对托盘施加回送方向的驱动力。
在此,作为用于实现上述辊与托盘的抵接状态的具体的结构,考虑有例如还具备使辊在传送线路上的能够与托盘抵接的位置和回送线路上的能够与托盘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辊移动机构。根据该结构,能够采用比较小型的辊,能够在传送线路与回送线路之间确保充分的作业空间。
另外,作为上述以外的结构,考虑有例如配置能够得到与传送线路上的托盘的抵接状态及与回送线路上的托盘的抵接状态的尺寸的辊的结构。即,通过考虑传送线路与回送线路的间隔而配置上述尺寸的辊,能够无需设置辊移动机构等而向托盘施加托盘的传送、回送所需的驱动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通过实现该输送设备的省空间化,能够确保相对于工件的作业空间及作业所需的设备的设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托盘输送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托盘输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是示出传送驱动用托盘时的动力传递形态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4是示出回送驱动用托盘时的动力传递形态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概念性地说明各分割式托盘的输送方式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各分割式托盘与工件的铅垂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示出托盘驱动装置的另一方式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8是概念性地说明各分割式托盘的另一输送方式的俯视图。
图9A是另一方式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主要部分俯视图,是将各分割式托盘向回送用轨道上移载前的该设备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9B是另一方式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主要部分俯视图,是将各分割式托盘移载到回送用轨道上后的该设备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10A是图9A中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A-A剖面图。
图10B是图9B中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B-B剖面图。
图11A是放大表示另一方式的从动侧托盘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1B是放大表示另一方式的从动侧托盘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1C是放大表示另一方式的从动侧托盘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托盘输送设备
2  车身
3  托盘
4  传送线路
5  回送线路
6  框架
7  传送用轨道
8  回送用轨道
9  驱动侧托盘(分割式托盘)
10  从动侧托盘(分割式托盘)
11、17  托盘主体
12  动力传递部
13、18  安装部
14、19  基部
15、20  侧壁部
16、21  突设销
22、22  嵌合部
23  驱动源
24  驱动辊
25、26、34  引导辊
27、28、30、31  滑动部
29  隧道部
S1  工件临时放置台
S2  预焊接台(仮打ち溶接)
S3  增强焊接台(増打ち溶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一实施方式。
图1是俯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托盘输送设备的一部分的图。如该图所示,该输送设备1是装入对作为工件的车身2进行传送的线路而使用的部件,具有:传送线路4,其传送载置有车身2的托盘3(在此是工件传送用托盘);回送线路5,其从传送线路4的终端回送空的托盘3。
在此,传送线路4相互平行地配置成两列。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各传送线路4通过配置在作为基础的框架6上的传送用轨道7分别构成。而且,回送线路5配置在并行的两条传送线路4之间,与传送线路4同样地,通过配置在作为基础的框架6上的回送用轨道8分别构成。
工件传送用的托盘3分割而配置在并列配置的两条传送线路4上。由此,双方的分割式托盘9、10在其两侧部局部性地载置及支承作为工件的车身2(参照图1)。在该实施方式中,分割的托盘的一方是驱动侧的托盘9,另一方是从动侧的托盘10。
驱动侧托盘9主要具有:托盘主体11;固定在托盘主体11上,且用于承受向传送方向或回送方向的移动力的动力传递部12;用于在托盘主体11上安装成为工件的车身2的一侧部的安装部13。在此,托盘主体11成为所谓截面L字状,且包括:载置有车身2的板状的基部14;从基部14的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5。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以使侧壁部15位于传送用轨道7和回送用轨道8之间的方式将驱动侧托盘9载置在传送用轨道7或回送用轨道8上。
另外,在基部14的上端面的多个部位设置具有突设销16的安装部13,并且在侧壁部15的外侧面(与传送用轨道7对置的一侧的面)上固定有板状的动力传递部12。考虑到该动力传递部12与下述的驱动辊24的接触形态,该动力传递部12在输送方向(传送及回送方向)上形成为比托盘主体11长的形状(参照图1或图2)。
从动侧托盘10主要具有:托盘主体17;用于在托盘主体17上安装车身2的另一侧部的安装部18。在此,托盘主体17与驱动侧托盘9的托盘主体11同样地成为所谓截面L字状,且包括:载置有车身2的板状的基部19;从基部19的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20。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以使侧壁部20位于传送用轨道7和回送用轨道8之间的方式将从动侧托盘10载置在传送用轨道7或回送用轨道8上。
另外,在基部19的上端面的多个部位设置具有突设销21的安装部18。因此,通过使突设销16与车身2的一侧部下方卡合而将车身2安装在驱动侧托盘9的安装部13上,并且使突设销21与车身2的另一侧部下方卡合而将车身2安装在从动侧托盘10的安装部18上,由此在传送车身2时,经由车身2将从动侧托盘10与驱动侧托盘9一体同步输送(参照图1或图6)。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驱动侧托盘9的侧壁部15和从动侧托盘10的侧壁部20中沿车宽方向相互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使侧壁部15、20彼此密接嵌合的一对嵌合部22、22。图2中示出设置在驱动侧托盘9的侧壁部15的对置面上的一方的凸状的嵌合部22。而且,该图中示出设置在从动侧托盘10的侧壁部20的对置面上的对应的凹状的嵌合部22(该图中虚线所示的部位)。
在传送驱动侧托盘9侧的传送线路4和回送线路5之间配设有与驱动源23连结的驱动辊24。所述驱动辊24与引导辊25、26一起构成托盘驱动装置,所述引导辊25、26与驱动辊24在车宽方向(水平方向)上对置。在此,多个驱动辊24全部配置在传送驱动侧托盘9侧的传送线路4与回送线路5之间。在此,如图3所示,各个驱动辊24在铅垂方向上具有旋转轴,并且配设在与传送用轨道7上载置的驱动侧托盘9的动力传递部12的内侧面抵接的位置。并且,当承受来自驱动源23的驱动力而使驱动辊24开始旋转时,与该驱动辊24的一侧面抵接的动力传递部12将与驱动辊24的摩擦阻力变换为向传送方向的移动力,并将该移动力向固定的托盘主体11传递。由此,在依次改变承受动力的驱动辊24的同时,驱动侧托盘9朝向传送方向在传送用轨道7上滑动。而且,经由车身2与驱动侧托盘9一体化的状态的从动侧托盘10也朝向其传送方向在传送用轨道7上滑动。
另外,驱动辊24配设在与回送线路5的传送用轨道8上载置的驱动侧托盘9的动力传递部12的外侧面抵接的位置。并且,当使驱动辊24沿与传送时相同的方向开始旋转时,与该驱动辊24的另一侧面抵接的动力传递部12将与驱动辊24的摩擦阻力变换为向传送方向的移动力,并将该移动力向固定的托盘主体11传递。由此,在依次改变承受动力的驱动辊24的同时,驱动侧托盘9朝向回送方向在回送用轨道8上滑动。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从动侧托盘10在与驱动侧托盘9一体化的状态下朝向回送方向在回送用轨道8上滑动。
另外,例如图3所示,在与驱动辊24在车宽方向外侧对置的位置上配设有一或多个引导辊25。当该引导辊25在由驱动辊24夹持的形式下与载置在传送用轨道7上的驱动侧托盘9的动力传递部12抵接,且伴随驱动辊24的旋转而对动力传递部12传递向传送方向的移动力时,该引导辊25起到引导动力传递部12的移动方向甚至驱动侧托盘9的传送方向的作用。
同样地,例如图4所示,在与驱动辊24在车宽方向内侧(中央侧)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有一或多个引导辊26。当该引导辊26在由驱动辊24夹持的形式下与载置在回送用轨道8上的驱动侧托盘9的动力传递部12抵接,且伴随驱动辊24的旋转而对动力传递部12传递向传送方向的移动力时,该引导辊26起到引导动力传递部12的移动方向甚至驱动侧托盘9的回送方向的作用。此外,引导辊25、26未必非要与驱动辊24在车宽方向对置,而只要与驱动侧托盘9的动力传递部12能够抵接即可,其配设位置可以任意。而且,只要能够进行驱动侧托盘9的输送引导即可,其配置间隔或数目也可以任意。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上述驱动方式,因此沿传送线路4及回送线路5配置的多个驱动辊24的配置间隔基于设置在驱动侧托盘9上的动力传递部12的长边尺寸来确定。即,以动力传递部12总是与驱动辊24抵接的方式确定驱动辊24的最大配置间隔。
构成上述结构的多个驱动侧托盘9载置在一方的传送用轨道7(图1或图2的上侧)上。而且,与所述驱动侧托盘9相同数目的从动侧托盘10载置在另一方的传送用轨道7(就图1和图2来说,在各图中下侧)上。所述多个驱动侧托盘9及从动侧托盘10构成为,朝向传送方向在各传送用轨道7上能够滑动。
另外,驱动侧托盘9和从动侧托盘10一起移载到构成回送线路5的回送用轨道8上,沿该回送用轨道8且朝向回送方向(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能够滑动。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在回送线路5的回送方向始端部,回送用轨道8成为局部性欠缺的状态。而且,在各传送线路4、4的传送方向终端部,传送用轨道7、7的一部分分别通过适当的移载机构朝向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而与回送用轨道8相连。由此,通过使驱动侧托盘9的传送用轨道7的滑动部27朝向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并使滑动部27与回送用轨道8连结,而将载置在该滑动部27上的驱动侧托盘9移载到回送用轨道8上。而且,通过使从动侧托盘10的传送用轨道7的滑动部28朝向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并使滑动部28与回送用轨道8连结,而将载置在该滑动部28上的从动侧托盘10移载到回送用轨道8上。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无论是传送线路4上还是回送线路5上,驱动侧托盘9及从动侧托盘10总是处于同一平面上。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与各分割式托盘9、10的侧壁部15、20相互密接嵌合的一对嵌合部22、22,因此例如通过将载置在一方的滑动部27上的驱动侧托盘9移载到回送用托盘8上并使载置有从动侧托盘10的另一方的滑动部28朝向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而使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经由嵌合部22、22一体化。因此,在该状态下,通过利用适当的驱动机构(驱动辊24也可以)对驱动侧托盘9施加移动力,而使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在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在回送用轨道8上回送。
在此,从动侧托盘10的基部19中的与传送用轨道7的抵接面整个区域平滑,传送方向自不必说,就连在车宽方向(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能够滑动,因此从动侧托盘10能够从滑动部28滑动脱离而与驱动侧托盘9平滑地一体化。在该图示例中,驱动侧托盘9的基部14的下端面、及与该下端面整面抵接的传送用轨道7的上端面均为平面。而且,从动侧托盘10的基部19的下端面、及与该下端面整面抵接的传送用轨道7的上端面均为平面。当然,与所述分割式托盘9、10抵接的回送用轨道8的上端面整面也成为平面状。
接下来,以图5为例,说明上述结构的托盘输送设备1中的一对分割式托盘9、10的输送方式。
图5是用于说明装入车身焊接线路的托盘输送设备1中的工件传送用托盘的输送方式的概念图。在该图中,首先,在工件临时放置台S1上,在工件传送用托盘(分割式托盘9、10)上临时放置作为工件的车身2。具体来说,将预先通过焊接而一体化了的底板载置在一对分割式托盘9、10上,在该底板上以临时固定的状态组装左右的侧梁,且以跨所述侧梁的上方的形式载置顶板。
接下来,在载置有临时放置的车身2的状态下沿传送方向输送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在预焊接台S2上进行预焊接,进而在位于传送方向前方的增强焊接台S3上进行增强焊接,完成车身2的装配。此外,这里例示了在临时放置台S1实施侧梁及顶板的临时放置后,接下来在预焊接台S2上一起预焊接底板与侧梁、及侧梁与顶板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暂且将侧梁预焊接而固定在底板上后,临时放置顶板而进行预焊接的工序顺序等其它焊接顺序。
当使如此装配的车身2脱离一对分割式托盘9、10,而将空的一对分割式托盘9、10输送到传送线路4、4的终端(滑动部27、28)时,通过上述移载机构使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在配置于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的回送线路5上一体化。并且,将一体化状态下的分割式托盘9、10在回送线路5上回送。
并且,当将一体化了的分割式托盘9、10输送到回送线路5的终端时,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通过用于将回送线路5上的分割式托盘9、10分别移载到左右的传送线路4、4上的移载机构而将各分割式托盘9、10移载到各传送线路4、4上。并且,移载到各传送线路4、4上的分割式托盘9、10朝向位于传送方向前方的临时放置台S1输送。如此,分别形成各分割式托盘9、10的输送循环。
如此,当为上述结构的托盘输送设备1时,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均通过比传送时靠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的位置而被回送,因此能够将回送线路5的设置空间收纳在并列设置的传送线路4、4之间的空间内。由此,回送线路5的设置空间的增加量实际上为零,从而能够大幅缩小托盘3的输送设备1甚至装入该输送设备1的工件传送线路。而且,由于在各传送线路4、4的外侧确保充分的空间,因此沿工件的传送线路不受空间上的限制而能够配置适当的工件作业设备,在此为焊接机器人等。
另外,分割式托盘9、10中,一方为驱动侧托盘9,另一方为经由作为工件的车身2而与驱动侧托盘9一体化的从动侧托盘10,并且在回送时,将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在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在回送线路5上回送。由此,在传送时,在载置有车身2的状态下从动侧托盘10与驱动侧托盘9被一体传送,并且在回送时,通过利用驱动辊24仅对驱动侧托盘9施加移动力而将从动侧托盘10也一起回送。由此,能够实现托盘输送设备1的进一步省空间化,并且即使在使托盘分割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托盘输送所需的动力抑制为最小限度,并缩小驱动机构(驱动辊24或其驱动源23)的设置空间。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驱动侧托盘9上设置用于承受从与该托盘9不同体设置的驱动辊24向传送方向的动力的动力传递部12,并且在载置有作为工件的车身2的状态下,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经由车身2一体传送。因此,仅将驱动辊24配设在驱动侧托盘9的传送用轨道7一侧即可,能够大幅缩小驱动辊24和用于驱动该驱动辊24的驱动源23的设置空间。而且,分割式托盘9、10周围的空间空出,向分割式托盘9、10上载置的车身2的操作性也良好,作业性提高。
尤其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驱动侧和从动侧双方的分割式托盘9、10上设置用于安装作为工件的车身2的安装部13、18,因此即使传送车身2的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停止在各作业台S1~S3上,也能维持车身2相对于分割式托盘9、10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各作业台S1~S3内的工件的定位。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一对分割式托盘9、10形成为具有一起载置车身2的基部14、19和从基部14、19的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5、20的结构,并且,在双方的侧壁部15、20相互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使侧壁部15、20彼此密接嵌合的嵌合部22、22。通过形成为此种结构,通过使分割式托盘9、10相互抵接而形成一体化,在该状态下在回送线路5上回送。因此,即使在分割式托盘9、10上未载置车身2的状态下,通过驱动与从动侧托盘10一体化了的驱动侧托盘9,也与传送时同样地,仅通过设置在驱动侧的驱动源23及驱动辊24就能够回送双方的分割式托盘9、10。而且,仅通过滑动部27、28的水平移动就能够一体化,因此一体化时所需的分割式托盘9、10的输送机构也简单。
如此,在同一平面上将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形成一体化而回送时,存在比工件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安装部13、18(该实施方式中为突设销16、21)与工件干涉的问题。在此,如图6所示,若将该回送线路5的车宽位置形成为与作为工件的车身2的底板中央部上设置的隧道29的车宽方向位置一致,则能够可靠地避免安装部13、18或突设销16、21与车身2的干涉。
另外,由于通过传送用轨道7和车身2夹持构成各个托盘主体11、17的基部14、19,并且通过驱动辊24和引导辊25、26分别夹持侧壁部15、20而一起传送驱动侧托盘9和从动侧托盘10,因此即使如车身制造线路所示在反复进行输送、停止并同时传送的方式下,也能够在保持稳定的姿态的状态下进行传送。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源23和与驱动源23连结的驱动辊24构成驱动侧托盘9的驱动装置,并且,在驱动辊24的一侧面与传送用轨道7上的驱动侧托盘9抵接而驱动辊24的另一侧面与回送用轨道8上的驱动侧托盘9抵接的位置上配置多个驱动辊24。如此,通过形成为在传送时和回送时对动力传递部12的不同的侧面施加驱动辊24的旋转驱动力而传送并回送驱动侧托盘9的结构,由此仅以传送用的驱动装置就能够在回送时对驱动侧托盘9施加相反方向的驱动力(回送方向的动力)。由此,无需新设置回送用的驱动装置,能够实现设备成本的降低及省空间化。而且,由于通过使驱动辊24沿同一方向旋转而得到上述作用,因此能够相对于传送用轨道7上的驱动侧托盘9和回送用轨道8上的驱动侧托盘9同时施加移动力。由此,能够与传送和回送的时间无关地,同时传送及回送多个驱动侧托盘9。
在此,驱动辊24配设在其一侧面与传送用轨道7上的驱动侧托盘9抵接而另一侧面与回送用轨道8上的驱动侧托盘9抵接的位置即可。因此,在传送用轨道7上的驱动侧托盘9通过驱动辊24的侧方的时间与回送用轨道8上的驱动侧托盘9通过同一驱动辊24的侧方的时间不相同时,例如图7所示,也能够采用设有使驱动辊24在传送用轨道7上的与驱动侧托盘9抵接的位置和回送用轨道8上的与驱动侧托盘9抵接的位置之间沿车宽方向移动的辊移动机构(未图示)的结构。若能够使驱动辊24沿车宽方向移动,则能够缩小驱动辊24的辊直径。在此,传送线路4、4的间隔由于工件为车身2而不变,因此能够扩大各托盘9、10周围的作业空间,在作业时,能够使向作为工件的车身2的操作良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在使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回送的方式,但是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1并不局限于该方式的情况不言自明。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采用将在并行的传送线路4、4上分别传送的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一起交替移载到一条回送线路5上而进行回送的方式。此时,各分割式托盘9、10从传送线路4终端向回送线路5始端的移载以从图8中由圆圈包围的数字1所示的箭头到由圆圈包围的数字2所示的箭头的顺序进行。与此相伴,各分割式托盘9、10从回送线路5终端向各传送线路4、4的移载以从图8中由圆圈包围的数字1所示的箭头到由圆圈包围的数字2所示的箭头的顺序进行。
或者,虽然未图示,但是也能够采用在并行的两条传送线路4、4之间平行设置相同的两条回送线路5、5,且在所述一对传送线路4、4上及对应的一对回送线路5、5上分别输送各分割式托盘9、10的方式。
当然,回送线路5与条数无关,只要配设在并行配置的传送线路4、4之间,其配置形态或回送形态就可以任意。例如,如图9A所示,也能够采用在并列配置的传送用轨道7、7之间配设相互接近的两条回送用轨道8、8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各传送线路4、4的传送方向终端部中的传送用轨道7、7的一部分分别作为滑动部30、31而构成为能够朝向托盘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各分割式托盘9、10不沿相对于传送用轨道7、7正交的方向滑动而一体化地回送分割式托盘9、10。
具体来说,沿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两条移载轨道32、32,在所述移载轨道32、32上配置相对于移载轨道32、32能够滑动的基台33。如图10A所示,在基台33上一起固定有驱动侧托盘9侧的传送用轨道7的滑动部30和与动力传递部12抵接的驱动辊24及驱动源23。由此,通过利用适当的驱动机构使基台33沿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如图9B所示,使固定在基台33上的滑动部30及载置在滑动部30上的驱动侧托盘9向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关于从动侧托盘10也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是通过在移载轨道上配置基台,在该基台上固定滑动部31,并且利用适当的驱动机构使基台沿传送正交方向滑动,而使固定在基台上的滑动部31及载置在滑动部31上的从动侧托盘向输送设备1的中央侧滑动。
如此,通过使滑动部30、31移动,如图10B所示,双方的分割式托盘9、10相互抵接而一体化。而且,滑动部30、31分别与对应的回送用轨道8、8实际上连结,而将双方的分割式托盘9、10分别移载到对应的回送用轨道8、8上。由此,在该状态下,通过沿规定的方向(与传送时相反的方向)驱动驱动辊24旋转,而将经由动力传递部12承受驱动侧托盘9向回送方向的动力的驱动侧托盘9与从动侧托盘10一体回送。由此,固定在基台33上的驱动辊24与另一驱动辊24不同,在传送时和回送时其旋转方向不同。
此外,如上所述,使各分割式托盘9、10不相对于传送用轨道7、7沿传送正交方向滑动而移载到回送用轨道8、8上时,例如,也能够采用图11A~图11C所示的结构。即,如图11A、图11B所示,也可以在分割式托盘(在此为从动侧托盘10)的下部且传送用轨道7的两侧安装两个引导辊34、34。这种情况下,在通过两个引导辊34、34夹持传送用轨道7的方式下将从动侧托盘10在传送用轨道7上传送。因此,在将从动侧托盘10的姿态保持为适宜的状态下能够传送车身2。
另外,如图11A至图11C所示,在从动侧托盘10的基部19的内部的与传送用轨道7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上也可以设置滑动辊35。当然,滑动辊35伴随传送用轨道7的移动而沿传送用轨道7的长度方向旋转。通过此种结构,能够降低从动侧托盘10与传送用轨道7的滑动阻力,实现平滑的传送方式。当然,以上的结构及作用效果对驱动侧托盘9也同样适用。而且,在回送用轨道8上也同样成立。
另外,在传送时和回送时,各分割式托盘9、10未必非要处于同一平面上。根据工件的种类,使回送线路5比传送线路4稍下降(具体来说,将回送用轨道8的托盘载置面比传送用轨道7的托盘载置面靠铅垂下方配置)为好。这是在回送时为了避免工件与各分割式托盘9、10的干涉的缘故。然而,若使回送线路5下降过大,则结果上托盘输送设备1整体变高,因此考虑省空间化、尤其是考虑车身上部的作业性或其作业所需的设备的高度而事先固定在适当的铅垂位置为好。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1,并不局限于在构成驱动侧托盘9的托盘主体11的侧壁部15上安装动力传递部12的结构,只要能够在传送线路4的整个长度上确保与驱动辊24的抵接状态就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也能够将侧壁部15与动力传递部12一体构成,即,也能够将驱动侧托盘9的侧壁部15的铅垂方向尺寸延伸到与驱动辊24或引导辊25同一平面位置。由此,能够使侧壁部15兼具作为动力传递部12的功能。此时,从动侧托盘10的侧壁部20的尺寸只要保持为图6所示的状态就不会妨碍一体化。当然,上述结构也可以与本发明的托盘驱动装置组合使用。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工件传送托盘,并不局限于构成驱动侧托盘9的托盘主体11由板状的基部14和从基部14的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5构成的情况,而能够采用任意形状的托盘主体11。例如,也可以将侧壁部15设置在基部14的侧缘中托盘输送设备1的外方侧的侧缘。或者,也可以将侧壁部15设置在基部14的两侧缘。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通过一个驱动辊24对驱动侧托盘9施加传送用动力和回送用动力,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设置空间没有问题,也可以在驱动侧托盘9的传送用和回送用中分别使用另外的驱动辊。也可以采用对分割式托盘双方分别施加驱动力的方式。或者,也可以形成为将驱动力施加机构设置在各分割式托盘9、10上的所谓自动式的分割式托盘。
另外,关于从传送线路4向回送线路5的移载机构,也可以采用如下机构:不使传送用轨道7的一部分滑动,而利用适当的机构仅使位于传送线路4终端的各分割式托盘9、10滑动,或进行挑选而移载到相邻的回送线路5上。
当然,本发明的托盘输送设备并不局限于以上例示的说明,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9)

1.一种托盘输送设备,其具备:对载置有工件的状态下的托盘进行传送的传送线路;从该传送线路的终端朝向始端回送空的所述托盘的回送线路,
所述托盘输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两条所述传送线路并行配置,在各个该传送线路上配置左右分割的所述托盘,并且,
所述回送线路配设在所述一对传送线路之间,分别在所述一对传送线路上传送所述双方的分割式托盘,并且在所述回送线路上回送各个所述分割式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驱动所述一方的分割式托盘,而所述另一方的分割式托盘经由所述工件与被驱动的所述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一体化,并且在回送时,所述双方的分割式托盘在相互一体化的状态下在所述回送线路上进行回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使在所述传送线路上传送的所述分割式托盘与在所述回送线路上回送的所述分割式托盘处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所述一对分割式托盘中,一方的分割式托盘具有用于承受从驱动机构向传送方向的动力的动力传递部,该驱动机构与该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不同体设置,
而另一方的分割式托盘在载置有所述工件的状态下经由所述工件与所述一方的分割式托盘一体传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所述一对分割式托盘均具有基部和侧壁部,该基部具有工件载置面,该侧壁部从该基部的侧缘向下方延伸,
在将所述工件载置在所述一对分割式托盘上的状态下,在所述侧壁部中的相互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用于使所述侧壁部彼此密接嵌合的嵌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至少所述一方的分割式托盘的下端面中,与载置有所述一方的分割式托盘的传送侧部件的抵接区域形成为不仅在传送方向上而且在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侧部件滑动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还具备装入托盘传送线路而使用的托盘驱动装置,该托盘传送线路具有所述传送线路及所述回送线路,
托盘驱动装置配置在相互并行的所述传送线路与所述回送线路之间,且具有与驱动源连结的多个辊,
所述辊的一侧部与所述传送线路上的所述托盘的侧面抵接,所述辊的另一侧部与所述回送线路上的所述托盘的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还具备使所述辊在所述传送线路上的能够与所述托盘抵接的位置和所述回送线路上的能够与所述托盘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辊移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输送设备,其中,
配设能够得到与所述传送线路上的所述托盘的抵接状态及与所述回送线路上的所述托盘的抵接状态的尺寸的所述辊。
CN2008801102804A 2007-10-31 2008-04-14 托盘输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5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3951 2007-10-31
JP2007-283958 2007-10-31
JP2007283958A JP5441086B2 (ja) 2007-10-31 2007-10-31 パレット駆動装置
JP2007283951A JP5106046B2 (ja) 2007-10-31 2007-10-31 ワーク搬送用パレット
JP2007-283946 2007-10-31
JP2007283946A JP5441085B2 (ja) 2007-10-31 2007-10-31 パレット移送設備
PCT/JP2008/057235 WO2009057336A1 (ja) 2007-10-31 2008-04-14 パレット移送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5658A CN101815658A (zh) 2010-08-25
CN101815658B true CN101815658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59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028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5658B (zh) 2007-10-31 2008-04-14 托盘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093028B1 (zh)
CN (1) CN101815658B (zh)
MY (1) MY152793A (zh)
WO (1) WO20090573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5269A (zh) * 2014-12-19 2015-04-08 苏州互强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流水线
EP3772477A1 (en) 2019-08-08 2021-02-10 Renishaw PLC Pallet loader for a positioning apparatus
CN114952287A (zh) * 2022-07-12 2022-08-30 广州全速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装配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282A (zh) * 1997-11-14 1999-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系统
CN101003330A (zh) * 2006-01-17 2007-07-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托盘搬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4406U (ja) * 1984-08-27 1986-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ロ−ラ・コンベア−のパレツト回収機構
JP2518698B2 (ja) * 1989-09-12 1996-07-24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可動体搬送装置
JP3298386B2 (ja) * 1995-11-24 2002-07-02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車のストレージ設備
JP2006044810A (ja) * 2004-07-30 2006-02-16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パレット移送ライ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282A (zh) * 1997-11-14 1999-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系统
CN101003330A (zh) * 2006-01-17 2007-07-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托盘搬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99970A 1991.04.25
JP昭61-44406U 1986.03.24
JP特开2006-44810A 2006.02.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2793A (en) 2014-11-28
CN101815658A (zh) 2010-08-25
KR20100046257A (ko) 2010-05-06
KR101093028B1 (ko) 2011-12-13
WO2009057336A1 (ja)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75637B1 (en) Ground sliding type flexible framing system
CN103481893B (zh) 物品输送设备
US6139240A (en) Orthogonal type branching conveyer for diverting articles carried by a conveyer in an automated warehouse
CN102046456B (zh) 行走部件相对于车体的同步传送系统及同步传送方法
CN202609431U (zh) 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
CN100475668C (zh) 具有移动式设备的试样输送系统
KR20210100081A (ko)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비 및 패키지 로딩 및 언로딩 시스템
CN101873981A (zh) 移送装置
CN101815658B (zh) 托盘输送设备
CN111994543B (zh) 一种agv输送装置及agv
CN214030594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检测中可换向的多层物流运输设备
JP5626579B2 (ja) 物品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物品搬送用の移動体
CN102795454B (zh) 汽车组装作业线中的车体搬送台车
CN209814914U (zh) 滚床及输送系统
KR20150045157A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CN112289723B (zh) 一种高效输送硅片花篮的输送系统
CN104859754A (zh) 更换装置
CN112573196A (zh) 一种多段式载具循环切换机
CN215709491U (zh) 一种自动化运输系统
CN102785903A (zh) 加工线中的工件搬送系统
JP5106046B2 (ja) ワーク搬送用パレット
CN104349961B (zh) 搬运装置
JP2009227185A (ja) 車両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ドア搬送装置およびドア搬送方法
KR20100048147A (ko) 차량 부품 이송용 스토리지 장치
CN214298168U (zh) 一种多段式载具循环切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