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9313A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9313A
CN101809313A CN200880102940A CN200880102940A CN101809313A CN 101809313 A CN101809313 A CN 101809313A CN 200880102940 A CN200880102940 A CN 200880102940A CN 200880102940 A CN200880102940 A CN 200880102940A CN 101809313 A CN101809313 A CN 101809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hamber
demarcation strip
movable platen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9313B (zh
Inventor
鸟羽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6Design of constituent elastomeric parts, e.g. decoupling valve elements, or of immediate abutments therefor, e.g.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包括:外筒(11);安装构件(12);橡胶弹性部(13),其弹性连结外筒(11)和安装构件(12);主液室(16),其将橡胶弹性部(13)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而封入有液体;副液室(17),其封入有液体,且分隔壁的一部分由膜片(14)形成;通道(19),连通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分隔构件(15),设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可动板(18),根据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的压力差进行位移,分隔构件(15)包括:形成主液室(16)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1分隔板(21);形成副液室(17)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2分隔板(22),可动板(18)被配置在相对配置的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之间的可动板收容部中,其中,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一体成形。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抑制产生异响的防振装置。

Description

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被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等中的、吸收和衰减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的振动的防振装置,以往以来,例如公知有如下的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该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筒状的第2安装构件;连结第1安装构件和筒状的第2安装构件的、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防振基体;安装在第2安装构件上、且与防振基体之间形成液体封入室的膜片;将液体封入室分隔成为防振基体侧的第1液室和膜片侧的第2液室的分隔体;连通第1液室和第2液室的通道,分隔体由弹性分隔膜和自弹性分隔膜两侧限制弹性分隔膜的位移量的一对格子构件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8583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防振装置的分隔体由一对树脂材料形成的格子构件构成,通过熔接上述一对格子构件而成为一体。此外,该分隔体如下地被制造,通过将弹性分隔膜夹入在一对格子构件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来进行配置后,熔接格子构件。所以,在作为防振装置开始使用时,分隔体的弹性分隔膜由于液室的压力变动而在空间内振动,但此时,弹性分隔膜碰撞格子构件。由于该碰撞,在格子构件彼此的接合部位产生振动,成为异响的产生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提供能抑制产生异响的的防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1技术方案包括:外筒,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的一方;安装构件,连结于上述振动产生部和上述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的另一方;橡胶弹性部,弹性连结上述外筒和上述安装构件;主液室,将该橡胶弹性部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而封入有液体,且通过上述橡胶弹性部的变形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副液室,能扩大和缩小,其封入有液体,且分隔壁的一部分由膜片形成;通道,连通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分隔构件,设在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之间;可动板,根据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的压力差进行位移,上述分隔构件包括:形成上述主液室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1分隔板;形成上述副液室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2分隔板,上述可动板被配置在相对配置的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之间,该防振装置特征在于,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一体成形。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2技术方案,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上述可动板从形成在连结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之间的侧壁的一部分的开口部插入到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中。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3技术方案,也可以在上述分隔构件的与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不产生干涉的位置上形成上述通道。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4技术方案,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也可以从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上述侧壁的封闭端向上述开口部呈锥状扩展。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5技术方案,上述可动板的外表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与上述可动板收容部的内表面形状相似的形状。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6技术方案,上述可动板也可以形成俯视为非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1技术方案,由于能取消分隔构件的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的接合部位,所以具有如下效果,即、即使可动板振动,第1分隔板或第2分隔板碰撞,也能够消除由各分隔板部彼此碰撞造成的异响的产生。而且,由于能削减分隔构件的零件件数,所以具有能抑制制造成本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2技术方案,具有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可动板配置在可动板收容部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3技术方案,由于在未形成有可动板收容部的分隔构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道,所以具有能够形成有效地利用空间的分隔构件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4技术方案,在使一体成形有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的分隔板构件成形时,具有能从可动板收容部容易地取出模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5技术方案,由于第1分隔板和第2分隔板与可动板的间隙大致恒定,所以容易进行防振特性的调谐,并且,具有能稳定地发挥防振特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6技术方案,因为能最大限地确保可动板的受压面积,所以具有能缓和主液室的压力上升,能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振装置;11、外筒;12、安装构件;13、橡胶弹性部;14、膜片;15、分隔构件;16、主液室;17、副液室;18、可动板;21、第1分隔板;22、第2分隔板;27、侧壁;27a、封闭端;28、开口部;29、可动板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主剖视图。
如图1所示,防振装置10包括:外筒11,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一方;安装构件12,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的另一方;橡胶弹性部13,其弹性连结该安装构件12和外筒11;主液室16,其将该橡胶弹性部13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而封入有液体,且通过橡胶弹性部13的变形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副液室17,其能扩大和缩小,封入有液体,且分隔壁的一部分由膜片14形成;分隔构件15,设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
另外,上述各构件被设置成分别与中心轴线O同轴。而且,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中封入有例如乙撑二醇(ethyleneglycol)、水、硅油等。而且,该防振装置10例如在被安装到汽车上的情况下,安装构件12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相连结,另一方面,外筒11借助未图示的托架与作为振动接受部的车身相连结,从而抑制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车身。
外筒11具有:轴向一端侧的大直径部11a;轴向另一端侧的小直径部11b;连结上述大直径部11a和小直径部11b的台阶部11c,上述11a~11c与中心轴线O同轴配置并形成一体。而且,安装构件12配置在外筒11的轴向一端的中心轴线O方向的外侧。并且,外筒11的轴向一端的开口部被橡胶弹性部13以液密状态密封,且外筒11的轴向另一端的开口部被膜片14以液密状态密封,由此,液体能够封入到外筒11的内侧。
另外,橡胶弹性部13从外筒11的轴向一端部的内周面向中心轴线O方向外侧突出,且包括:随着向中心轴线O方向外侧去而逐渐缩径的大致圆锥形状的主体部13a;从该主体部13a沿着外筒11的内周面向该外筒11的轴向另一端延伸的覆盖部13b,上述13a、13b形成一体。在外筒11的内周面上的未硫化粘接有主体部13a的部分的整个区域硫化粘接覆盖部13b。由此,外筒11的内周面的整个区域被橡胶弹性部13覆盖。
分隔构件15包括:各板面互相相对地配置的第1、第2分隔板21、22;配置在上述分隔板21、22之间的可动板18;嵌合于外筒11的内侧,连通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的通道19。而且,分隔构件15具有俯视看与橡胶弹性部13的覆盖部13b抵接的大小。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15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15的俯视图(上表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图6是分隔构件15的后视图。
如图2~图6所示,第1、第2分隔板21、22在外筒11的轴向上互相隔有间隔地配置。而且,第1分隔板21形成主液室16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第2分隔板22形成副液室17的分隔壁的一部分。在上述分隔板21、22上的分别与可动板18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通孔23。
通道19形成有在分隔构件15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延伸的通道通路19a、连通该通道通路19a和主液室16的第1通路19b、连通通道通路19a和副液室17的第2通路19c,通过上述通道通路19a和第1、第2通路19b、19c,连通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通道19被调谐成例如在频率10Hz左右的发动机振动时产生液柱共振。
在这里,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被一体成形,构成为分隔板部25。分隔板部25例如由铝合金形成。另外,分隔板部25也可以由树脂形成。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由侧壁27连结。被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和侧壁27包围的空间构成供可动板18被插入的可动板收容部29。
侧壁27沿着被插入到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之间的可动板18的周缘形状形成,由半圆筒部27b和与半圆筒部27b的两端连接的一对平板部27c构成。一对平板部27c延长设置到分隔板部25的外周面。而且,在分隔板部25的外周面上的一对平板部27c之间形成有开口部28。即,构成为能够将可动板18从开口部28插入到可动板收容部29中。而且,在不与可动板收容部29产生干涉的位置上,以沿着侧壁27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有通道通路19a。另外,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和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从与可动板收容部29的开口部28相对的侧壁27的封闭端27a向开口部28呈锥状扩展。
可动板18例如由橡胶状弹性材料形成,具有沿着可动板收容部29的内表面形状那样的外表面形状。即,可动板18形成为与可动板收容部29的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可动板18表面是锥面。通过这样形成,在将可动板18配置到可动板收容部29中时,在可动板18表面与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和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之间设置大致均等的间隙。而且,在可动板18表面形成多个球面状的凸部31,构成为能够降低在可动板18振动而与各分隔板21、22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声音的结构。
另外,可动板18形成为能够堵住所有形成在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上的通孔23的大小。通过这样地构成,在产生了大振幅的振动(压力变动)时,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不会经由可动板18的周缘部而连通,能够利用通道19发挥希望的防振性能。
此外,可动板18的周缘部以与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和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抵接的方式在两表面上形成有厚壁部18a。利用厚壁部18a,在输入大振幅的振动时,能够可靠地分隔开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的空间。
(作用)
这样构成的防振装置10在外筒11或安装构件12上作用具有微小的振幅(例如±0.2mm以下)的振动(例如,频率30Hz左右的空转振动),主液室16内的液体的压力变化时,可动板18在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与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之间产生振动,由此吸收和衰减该振动。
此外,在外筒11或安装构件12上作用有振幅大于上述微小振幅的振动(例如,频率10Hz左右的发动机振动),主液室16内的液体的压力变化时,可动板18与第1分隔板21的内表面21a或第2分隔板22的内表面22a抵接,之后使液体通过通道19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相互间流通,吸收和衰减该振动。
在这里,在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独立的情况下,可动板18振动而与第1分隔板21或第2分隔板22抵接时,第1分隔板21或第2分隔板22的固有振动被激发,两者之间反复抵接背离,从而产生异响。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一体成形,所以能防止由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的抵接背离造成的异响的产生。
此外,在防振装置10上作用有剧烈的压力变动的情况下,例如主液室16从被压缩的状态返回到通常状态时,主液室16内瞬间成为负压,液体的一部分气化,产生气泡(气穴现象),该负压被解除而从气体恢复成液体时产生冲击波,使第1分隔板21振动。由此,在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独立的情况下,和上述相同地产生异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由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的抵接背离造成的异响的产生。
根据本实施方式,防振装置10包括:外筒11,其连结于作为振动接受部的车身;安装构件12,其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橡胶弹性部13,其弹性连结安装构件12和外筒11;主液室16,其将橡胶弹性部13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而封入有液体,且通过橡胶弹性部13的变形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副液室17,其能扩大和缩小,封入有液体,且其分隔壁的一部分由膜片14形成;通道19,其连通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分隔构件15,其设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可动板18,其根据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的压力差进行位移,分隔构件15包括:形成主液室16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1分隔板21;形成副液室17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2分隔板22,可动板18被配置在相对配置的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之间的可动板收容部29中,其中,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一体成形。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能取消分隔构件15的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的接合部位,即使可动板18振动而与第1分隔板21或第2分隔板22碰撞,也能够消除由各分隔板21、22彼此碰撞造成的异响的产生。而且,由于能削减分隔构件15的零件件数,所以能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构成为能够将可动板18从形成在连结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之间的侧壁27的一部分的开口部28插入到可动板收容部29中。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可动板18配置在可动板收容部29。
此外,在侧壁27的与可动板收容部29不产生干涉的位置上形成通道19。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在未形成有可动板收容部29的侧壁27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道19,所以能够形成有效地利用空间的分隔构件15。
此外,可动板收容部29从与开口部28相对的侧壁27的封闭端27a向开口部28呈锥状扩展。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在对一体成形有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的分隔板部25进行成形时,能从可动板收容部29容易地取出模具。
而且,可动板18的外表面形状形成为与可动板收容部29的内表面形状相似的形状。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第1分隔板21和第2分隔板22与可动板18的间隙大致恒定,因此容易进行防振特性的调谐,并且,能稳定地发挥防振特性。
而且,可动板18形成为俯视看为非圆形。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能最大限地确保可动板18的受压面积,能缓和主液室16的压力上升,能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加。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也包含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后得到的实施方式。即,用实施方式举出的具体的材料和构成等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发动机与安装构件连接,将外筒与车身连接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相反地连接,也可以在以外的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受部上设置防振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从开口部插入可动板,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从通孔插入可动板。通过这样地构成,不需要开口部和起模用的锥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了可动板,但是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可动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使可动板整体能够振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可动板的一部分固定在分隔板上,剩余部分能够振动。通过这样地构成,能降低因可动板与分隔板碰撞而产生的冲撞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板表面形成为锥状,但是也可以将可动板的正反面形成为平行面。通过这样构成,可动板振动时逐渐抵接分隔板,所以能降低冲撞音。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道设置在可动板收容部外侧,但是也可以将可动板收容部和通道沿中心轴线方向并列配置。通过这样构成,能确保通道的长度。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提供一种能抑制产生异响的防振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7年8月13日向日本申请的特愿2007-210685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Claims (6)

1.一种防振装置,包括:
外筒,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一方;
安装构件,其连结于上述振动产生部和上述振动接受部中的任意另一方;
橡胶弹性部,其弹性连结上述外筒和上述安装构件;
主液室,其将该橡胶弹性部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而封入有液体,且通过上述橡胶弹性部的变形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
副液室,其能扩大和缩小,封入有液体,且其分隔壁的一部分由膜片形成;
通道,其连通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
分隔构件,其设在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之间,包括:形成上述主液室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1分隔板;形成上述副液室的分隔壁的一部分的第2分隔板;该第2分隔板与上述第1分隔板相对配置;
可动板,其根据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的压力差进行位移,
可动板收容部,其形成在相对配置的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之间,在其内部配置上述可动板,
该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被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防振装置,其中,能将上述可动板从形成在连结上述第1分隔板和上述第2分隔板之间的侧壁的一部分的开口部插入到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防振装置,其中,在上述分隔构件的与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不产生干涉的位置上形成上述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防振装置,其中,上述可动板收容部从与上述开口部相对的上述侧壁的封闭端向上述开口部呈锥状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防振装置,其中,上述可动板的外表面形状形成为与上述可动板收容部的内表面形状相似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防振装置,其中,上述可动板形成为俯视看为非圆形。
CN2008801029404A 2007-08-13 2008-07-15 防振装置 Active CN101809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0685 2007-08-13
JP2007210685A JP5172243B2 (ja) 2007-08-13 2007-08-13 防振装置
PCT/JP2008/062764 WO2009022515A1 (ja) 2007-08-13 2008-07-15 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9313A true CN101809313A (zh) 2010-08-18
CN101809313B CN101809313B (zh) 2012-08-29

Family

ID=4035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9404A Active CN101809313B (zh) 2007-08-13 2008-07-15 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96700B2 (zh)
EP (1) EP2180208B1 (zh)
JP (1) JP5172243B2 (zh)
CN (1) CN101809313B (zh)
WO (1) WO20090225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2812A (zh) * 2016-06-22 2019-02-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3341B (zh) 2009-12-10 2014-09-0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JP5690233B2 (ja) * 2011-07-01 2015-03-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5683395B2 (ja) 2011-07-01 2015-03-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5595369B2 (ja) 2011-12-14 2014-09-2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933416B2 (ja) * 2012-11-07 2016-06-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29363B2 (ja) * 2014-06-13 2018-1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395660B2 (ja) 2015-04-27 2018-09-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KR101882504B1 (ko) * 2016-08-18 2018-07-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마운트의 노즐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5834A (ja) 1984-02-21 1985-09-10 Honda Motor Co Ltd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
DE3526686A1 (de) * 1985-07-25 1987-02-05 Metzeler Kautschuk Zweikammer-motor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aempfung
US5139240A (en) 1987-05-12 1992-08-1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luid-filled vibroisolating device
JPH0788869B2 (ja) * 1987-05-12 1995-09-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防振装置
US4903591A (en) 1989-02-08 1990-02-27 Pitney Bowes Inc. Mailing machine including improved trip means
JPH02132148U (zh) * 1989-04-07 1990-11-02
DE3937232A1 (de) * 1989-11-09 1991-05-16 Freudenberg Carl Fa Gummi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aempfung
FR2697604B1 (fr) * 1992-11-02 1995-01-27 Hutchinson Perfectionnements aux support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US5571263A (en) * 1995-04-14 1996-11-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ydraulic engine mount with reduced impulse vibration
US7475872B2 (en) * 2002-03-06 2009-01-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draulic engine mount with center-clamped decoupler
US7137491B2 (en) * 2002-10-29 2006-11-21 Arvinmeritor Technology, Llc Shock absorber non-vibrating check valve assembly
US6910683B2 (en) * 2003-05-29 2005-06-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Fluid-sealed anti-vibration device
DE602005000091T2 (de) * 2004-03-12 2007-02-2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Hydraulische schwingungsdämpfende Vorrichtung
JP4359889B2 (ja) * 2004-09-30 2009-11-11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3943116B2 (ja) * 2004-10-12 2007-07-1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6118583A (ja) 2004-10-21 2006-05-1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077018B2 (ja) * 2004-11-24 2008-04-16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ユニット
JP2006250339A (ja) 2005-03-14 2006-09-21 Tokai Rubber Ind Ltd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301189B2 (ja) * 2005-03-17 2009-07-22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7177975A (ja) * 2005-12-28 2007-07-12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00476237C (zh) * 2006-01-31 2009-04-08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2812A (zh) * 2016-06-22 2019-02-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41761A (ja) 2009-02-26
EP2180208A1 (en) 2010-04-28
US20110198149A1 (en) 2011-08-18
WO2009022515A1 (ja) 2009-02-19
CN101809313B (zh) 2012-08-29
EP2180208B1 (en) 2014-02-26
EP2180208A4 (en) 2012-11-07
US8196700B2 (en) 2012-06-12
JP5172243B2 (ja)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9313B (zh) 防振装置
US8960654B2 (en)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JP5264272B2 (ja) 防振装置
JP4671176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6393192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6431795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20150219178A1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WO2013187008A1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7271004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301189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13160265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820772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528661B2 (ja) 防振装置
CN111094789B (zh) 隔振装置
WO2018105286A1 (ja) 防振装置
JP5899060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802472B2 (ja) 防振装置
JP4697459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型防振装置
JP2011099465A (ja) 防振装置
JP5767889B2 (ja) 防振装置
JP4227138B2 (ja)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8196508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4218753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12154420A (ja) 防振装置
JP2004360836A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