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418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7418A
CN101807418A CN201010134515A CN201010134515A CN101807418A CN 101807418 A CN101807418 A CN 101807418A CN 201010134515 A CN201010134515 A CN 201010134515A CN 201010134515 A CN201010134515 A CN 201010134515A CN 101807418 A CN101807418 A CN 101807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4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7418B (zh
Inventor
中村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7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7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4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2ECC block, i.e. a block of error correction encoded symbols which includes all parity data needed for deco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5Statu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space bit maps, flags indicating a formatting status or a write permis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20/1873Temporary defect structures for write-once discs, e.g. TDDS, TDMA or TDF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20/189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using linear replacement to relocate data from a defective block to a non-contiguous spare area, e.g. with a secondary defect list [SD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310)包含记录再生部(314)和驱动控制部(311)。驱动控制部(311)至少执行如下动作:对包含由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被替换项ECC簇执行RMW处理;在RMW处理中,确定在被替换项ECC簇中是否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以及当在RMW处理中确定为在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在表示被替换项ECC簇被替换为替换项ECC簇的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表示在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状态信息值。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
本申请是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名称:驱动装置
国际申请日:2005年6月15日
国家申请号:200580027822.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数据并对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生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数字数据的记录中使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有可以重复改写数据的可擦写型光盘和虽然只允许记录1次但介质价格低廉的追加记录型(write-once,又称一次性记录)光盘。
以这种可擦写型光盘为例,其中包括DVD-RAM盘、BD-RE(Blu-rayDisc Rewritable:可擦写蓝光光盘)盘等。
另外,以追加记录型光盘为例,其中包括DVD-R盘、BD-R(Blu-rayDisc Recordable:可记录蓝光光盘)盘等。
为了提高盘片上记录的数据的可靠性,可擦写型光盘中导入了缺陷管理机制。
缺陷管理机制大体上由滑动置换(slipping replacement)算法和线性置换(linear replacement)算法构成。
滑动置换算法主要在格式化盘片时实施。即,在进行格式化处理时,检查用户数据区中的全部ECC簇(cluster),一旦发现缺陷簇,就将其位置登录到主缺陷列表(以下称为PDL),将对应的逻辑簇偏移到下一个非缺陷的物理簇,加以应对。
由此,在记录用户数据时,就避开了PDL中登录的缺陷簇来进行记录,能够提高数据记录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线性置换算法在记录用户数据时实施。
即,在记录数据时,进行校验处理对该记录结果进行确认。如果记录失败,则进行了记录的ECC簇成为缺陷簇,通过次级缺陷列表(以下称为SDL)管理其位置。
此外,将用户数据代替记录到在盘片上的最内周或最外周设置的替换区中。
在代替记录中也进行上述的校验处理。记录成功的话数据记录位置即可确定,因此,此时生成SDL项,登录到上述SDL中,该SDL项是将缺陷簇的位置信息与代替目的地的ECC簇的位置信息对应起来的信息。
此外,有时针对替换区中包含的全部ECC簇设置SDL项,对各个ECC簇是可以用作替换项即目前是空闲区还是已经作为替换项使用完毕的情况进行管理。该替换区中的空闲区也称为备用簇。
再生时,参照PDL或SDL,根据需要对代替项的ECC簇进行再生。
上述PDL或SDL记录在盘片上的导入区内设置的缺陷管理区(以后称为DMA)中。DMA中除此之外还包含替换区的容量等的信息。
可擦写型光盘的情况下,与缺陷管理相关的信息的更新通过改写DMA来进行。
另外,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也可以导入缺陷管理机制。
专利文献1的附图3A中描述了盘片的数据结构。专利文献1的盘片中,DMA设置在导入区和导出区中。
进而,临时缺陷管理区(TDMA)设置在导入区和导出区中。
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情况下,与缺陷管理相关的信息的更新通过在每次更新缺陷信息时向TDMA追加缺陷信息来进行。
此外,在关闭或终结化(finalize)盘片时,将最新的TDMA的内容记录到DMA中。
TDMA中记录临时缺陷管理信息(Temporary defect managementi formation,以后称为TDDS)和临时缺陷信息(Temporary DefectInformation,以后称为TDFL)。
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5B中表示了TDDS的数据结构。TDDS包含指向相应的TDFL的指针信息。TDFL在TDMA中记录了多次,因此,指针信息也对各个TDFL加以记录。
进而,TDDS中记录了追加记录型光盘上的最终记录地址(lastrecorded address)。如专利文献1的附图5B所示,1个追加记录型光盘可以保持多个最终记录地址。
另外,TDDS中记录了追加记录型光盘上的最终记录替换地址(lastrecorded replacement address)。如专利文献1的附图5B所示,1个盘片可以保持多个最终记录替换地址。
专利文献1的附图6中表示了TDFL的数据结构。
TDFL中包含缺陷关联信息(information regarding defect)#1、#2等。
缺陷关联信息包含状态信息(state information)、指向缺陷簇的指针、指向代替簇的指针。
缺陷关联信息具有与上述SDL中包含的SDL项同样的数据结构并发挥同样的功能。
图33A及图33B表示专利文献1的附图9A及附图9B所公开的TDFL的更新方法。
图33A表示TDFL#0的数据结构。TDFL#0包含对于缺陷#1、#2、#3的缺陷关联信息#1、#2、#3。
假定TDFL#0被记录后,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进行了新的数据记录,产生了缺陷#4、#5。此时,图33B所示的TDFL#1被记录到追加记录型光盘上。
这里,TDFL#1是通过将TDFL#0中包含的缺陷管理信息全部保持下来并新追加对于缺陷#4、#5的缺陷关联信息#4、#5而生成的。
专利文献1的附图10中表示了缺陷关联信息的数据结构。
缺陷关联信息包含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含用来表示缺陷区是连续缺陷块(continuous defect block)还是单独缺陷块(single defectblock)的信息。
进而,缺陷关联信息包含指向缺陷区的指针(缺陷区在盘片上的位置)。
进而,缺陷关联信息包含指向与缺陷区相对应的代替区的指针。
当缺陷区是连续的缺陷块序列时,状态信息表示指向缺陷区的指针是连续缺陷块的开始或结束位置。另外,也表示指向代替区的指针是这些代替块的开始或结束位置。
通过利用这些数据结构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实现缺陷管理机制。
进而,当使用上述缺陷管理机制时,也可以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实现伪重写(pseudo-overwrite)记录。
使用图31和图32说明在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中进行的伪重写记录。
在上述缺陷管理机制中,借助于缺陷关联信息或SDL项这样的替换信息,能够不改变数据记录的表观上的逻辑地址而将实际记录数据的物理地址映射(mapping)到预先保留起来的其他地方。
因此,如果发出指示向追加记录型光盘上已经有了记录的逻辑地址重写数据,则只要将该数据记录到别的物理地址上的扇区(sector)中并更新替换信息以维持原来的逻辑地址,就可以从表观上实现将数据重写记录的状态。以后将这种记录方法称为伪重写记录。
图31是表示在作为追加记录型光盘的信息记录介质1中记录了若干个目录和文件后的状态的图。此外,在该状态下尚未进行伪重写记录。
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以轨道(track)和区段(session)为单位管理盘片上的用户数据区。
图31中,用户数据区上记录的用户数据的管理借助于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系统所管理的空间称为卷空间2。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地详细记载,作为构成文件系统的卷/文件结构而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中的描述符或指针、元数据(meta data)分区或元数据文件的结构等都具有ISO/IEC13346标准或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盘片格式)标准所规定的数据结构。
图31中,卷空间2内记录有卷结构区3和物理分区4。
物理分区4内包含UDF标准版本2.5所规定的元数据分区5a、5b。
另外,物理分区4内记录有元数据文件6a及作为其副本的元数据镜像文件6b。
此外,表示这些物理分区4中的记录位置的文件项(FE)即FE(元数据文件)7a及FE(元数据镜像文件)7b也被记录下来。另外,也记录有数据文件(File-a)8、数据文件(File-b)9。
FE或目录文件等文件结构信息全部配置在元数据分区即元数据文件中。
UDF标准所规定的数据结构中,在卷结构区3中记录有元数据分区5a及文件集描述符(FSD)12的记录位置。
作为FSD12的起点,可以从ROOT目录开始依次检索文件结构,例如访问(access)数据文件(File-a)8。
接着,当在图31的状态下新伪重写数据文件(File-c)时,就成为图32所示的状态。
这里,假定数据文件(File-c)被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ROOT目录下。
在记录数据文件(File-c)时,更新并生成追加数据文件(File-c)所需的文件结构信息。具体是FE(ROOT)13的更新或FE(File-c)14的生成。
此外,数据文件(File-c)15被记录到图31的未记录区,成为图32的状态。
FE(File-c)14被记录下来时,FE(File-c)14被记录到元数据分区5a(即元数据文件6a)中的未记录区11a。
接着,FE(ROOT)16被伪重写记录到FE(ROOT)13上。
此时,如图32所示,FE(ROOT)16的数据被记录到替换区17。
进而,更新盘片管理信息2中包含的替换信息,将FE(ROOT)13映射到FE(ROOT)16。
在进行了这样的文件记录处理后,再生数据文件(File-c)15的动作变为如下所示。
从信息记录介质1的卷结构区3取得FE(元数据文件)7a和FSD12的位置信息。
接着,进行文件结构的再生。为了再生文件结构,基于已取得的FE(元数据文件)7a和FSD12的位置信息,进行FSD12的再生。
从再生的FSD12取得FE(ROOT)13的位置信息作为逻辑地址。
基于所取得的FE(ROOT)13的位置信息(逻辑地址),进行FE(ROOT)13的再生。
此时,参照替换信息,再生被映射到FE(ROOT)13的位置信息(逻辑地址)的FE(ROOT)16。
FE(ROOT)16包含最新的ROOT目录文件,因而具有指向FE(File-c)14的位置信息。
此外,利用从FE(File-c)14取得的数据文件(File-c)15的位置信息,再生数据文件(File-c)15。
如上所述在追加记录型光盘中,也可以通过使用缺陷管理机制进行伪重写记录。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76096号说明书
但是,上述所说明的追加记录型光盘的伪重写记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旦替换区中的未记录区被用完,则即使用户数据区中残留有未记录区,也无法继续进行数据记录。原因在于,无法更新文件系统信息。
特别是,追加记录型光盘不同于替换区容量可以在需要时扩展的可擦写型光盘,其在盘片格式化(初始化)时就已确定。
此外,很难考虑进行伪重写记录而事先确定适当的替换区容量。
如果事先确定的替换区容量过大,则用户数据区容量减少,而过小则会出现即使用户数据区中残留有未记录区也无法继续记录数据的状况。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有效地利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用户数据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伪重写记录中能够没有浪费地利用用户数据区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对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顺序(sequential)记录,其中,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包含多个ECC簇,上述多个ECC簇分别包含多个物理扇区,上述驱动装置包含:记录再生部,对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或再生动作;以及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至少执行如下动作:接受至少指定要记录的数据和要记录上述数据的位置的记录指示;执行RMW处理,该RMW处理是对包含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被替换项ECC簇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生,修正上述再生后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并将上述修正后的数据记录到替换项ECC簇中;在上述RMW处理中,确定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是否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以及当在上述RMW处理中确定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在表示上述被替换项ECC簇被替换为上述替换项ECC簇的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表示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状态信息值。
本发明的另一驱动装置对记录在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再生,其中,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包含多个ECC簇,上述多个ECC簇分别包含多个物理扇区,在上述多个ECC簇中分别记录有替换前位置信息,在按照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追加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未进行替换记录的信息,在按照上述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第1次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信息,在按照上述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第2次以后的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替换项的信息,上述驱动装置包含:记录再生部,对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或再生动作;以及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至少执行如下动作:接受至少指定要再生的数据的位置的再生指示;确定是否在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有状态信息值,该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表示包含由上述再生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被替换项(original)ECC簇被替换成替换项(replacement)ECC簇,该状态信息值表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以及在确定为在上述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有表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状态信息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以便对下述这样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生,其中该ECC簇是处于由与上述替换项ECC簇相对应的上述被替换项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ECC簇。
借助于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伪重写记录中能够没有浪费地利用用户数据区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外观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C是表示图1B所示的用户数据区108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区段管理信息2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轨道管理信息21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2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空闲区管理信息22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盘片结构信息11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另一个信息记录介质100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的结构的一个实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格式化处理后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RMW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后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再生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1010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物理地址空间和逻辑地址空间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3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13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14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14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15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15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16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16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17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17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即DFL entry201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19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20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0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1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1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2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2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3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3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4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4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轨道管理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图。
图26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6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27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8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29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30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文件记录处理后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3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TDF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3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TDFL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4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35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3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3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36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再生处理的流程图。
图38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39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39B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40A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41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替换记录的说明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轨道管理信息921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43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轨道分配的说明图。
图44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轨道分配的说明图。
图45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轨道分配的说明图。
图46是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轨道分配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100b信息记录介质
101导入区
102、102a数据区
103导出区
103b、103c外周区
104、104a、105、105a盘片管理信息区
106、106a内周替换区
107、107a外周替换区
108、108a用户数据区
109卷空间
122未记录区
120、121 LRA
210轨道管理信息
211区段开始信息
212轨道开始位置信息
213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LRA)
300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301系统控制部
302存储器电路
303I/O总线
304磁盘装置
310驱动装置
311驱动控制部
312存储器电路
313内部总线
314记录再生部
410卷结构区
600 800 AVDP
601逻辑卷描述符
602划分图(partition map)(类型2)
440元数据文件
450元数据镜像文件
500图像数据
510、511、512、513错误区
520、521、522修复数据
1000替换管理信息列表
1010替换管理信息
1011状态信息
1012被替换项位置信息
1013替换项位置信息
1100盘片结构信息
1103用户数据区开始位置信息
1104用户数据区结束位置信息
1105替换区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1.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
图1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外观。
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最内周配置有导入区101。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最外周配置有导出区103。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导入区101与导出区103之间配置有数据区102。
导入区101中记录有在后文叙述的记录再生部314中包含的光学拾取器访问信息记录介质100时所需的基准信息或与其他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等。导出区103中也记录有与导入区101中所记录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对导入区101、数据区102和导出区103分配了多个物理扇区。各个物理扇区是最小的访问单位。各个物理扇区通过物理扇区编号(以后称为PSN)这样的地址信息来识别。
将包含多个物理扇区的ECC簇(或ECC块)作为最小单位进行数据记录和再生。
图1B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数据结构。图1B中,将图1A中表示为同心圆状的导入区101、数据区102和导出区103以横向配置表示。
导入区101包含盘片管理信息区104,导出区103包含盘片管理信息区105。
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中分别记录盘片管理信息。盘片管理信息包含在后文叙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区段管理信息、空闲区管理信息等。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用作更新盘片管理信息时所需要的区域。该更新所需的区域也称为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
此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BD-R标准时,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盘片管理信息区”应换用措辞为“盘片管理区”,本说明书中的用语“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应换用措辞为“临时盘片管理区”,本说明书中的用语“盘片管理信息”应换用措辞为“盘片管理结构”,本说明书中的用语“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应换用措辞为“临时盘片管理结构”。
数据区102包含内周替换区106、用户数据区108和外周替换区107。
用户数据区108是记录用户数据所需要使用的区域。
图1C表示用户数据区108的数据结构。
用户数据区108包含多个区段。各区段包含多条轨道。
各轨道是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连续区域。各轨道通过在后文叙述的轨道管理信息进行管理。
此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BD-R标准时,本说明书中的用语“轨道”应换用措辞为“顺序记录区(SRR)”。
各区段包含信息记录介质100上连续配置的多条轨道。各区段通过在后文叙述的区段管理信息进行管理。
图2A表示用来管理区段的区段管理信息200的数据结构。区段管理信息200包含在盘片管理信息中。
区段管理信息200包含扇区头(header)信息201和多个轨道管理信息。
扇区头信息201具有区段管理信息200的标识符或图2B中表示的轨道管理信息210的数目等一般性信息。
轨道管理信息#N具有与图1C所示的轨道#N相对应的信息。这里,N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图2B表示用来管理轨道的轨道管理信息210的数据结构。轨道管理信息210包含在盘片管理信息中。
轨道管理信息210包含:区段开始信息211,用来表示轨道是否是区段的开头轨道;轨道开始位置信息212,用来表示轨道的开始位置;以及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以后称为LRA)213,用来表示轨道内最后记录数据的位置。
如果某轨道管理信息210所管理的轨道位于区段的开头,则表示该轨道位于区段开头的值(例如“1”)被设定到区段开始信息211中。除此之外,在区段开始信息211中设定不同的值(例如“0”)。
轨道开始位置信息212包含表示轨道的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
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包含用来表示轨道中记录了有效数据的最终位置的物理地址。有效数据是指例如从主机装置305提供的用户数据。图1C所示的LRA120或LRA121是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的一个实例。
此外,当将本发明应用于BD-R标准时,本说明书中的用语“轨道管理信息”应换用措辞为“顺序记录区项”,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区段管理信息”应换用措辞为“顺序记录区信息”。
此外,信息记录介质100在以ECC簇为最小单位进行数据记录时,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并不限于指示ECC簇的边界。这是因为,一般说来,记录指示所规定的数据容量不会是ECC簇的容量的整数倍。此时,LRA213表示记录指示所规定的数据被记录的最后的物理扇区地址。
另外,当LRA213与ECC簇边界不一致时,紧接着记录指示所规定的数据记录填充(padding)数据,直到ECC簇边界。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按轨道记录数据。新的数据记录从各轨道开头进行,在轨道内,数据被连续配置(顺序记录)。在该轨道内进行数据记录的话,该轨道内最后记录的位置反映到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中。
当再次在该轨道中进行记录时,通过查看最新的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的值,就可以知道该轨道中下一个记录开始位置。
此外,在分配了轨道之后紧接着在该轨道中完全没有数据记录时,也可以在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中设定表示该状态的规定值(例如“0”)。
下次可记录位置(以后称为NWA)表示由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所示的物理扇区的下一个物理扇区的位置。或者,当信息记录介质100以某个ECC簇为最小单位进行数据记录时,NWA表示包含由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所示的物理扇区的ECC簇的下一个ECC簇的开头位置。
如果用算式表示,即为(算式1)。
(算式1)
(a)LRA≠0时,
NWA=N×(Floor(LRA/N)+1)
N:ECC簇中包含的物理扇区数(例如,N=32)
(b)LRA=0时
NWA=(相应轨道的开始位置)
其中,Floor(x)表示小于等于x的最大整数值。
在以后的说明中,假定NWA表示ECC簇的开头位置。
处于可记录数据的状态的轨道称为开放轨道(open track)。
开放轨道的轨道编号包含在图2A所示的区段管理信息200中的扇区头信息201中(例如,第1开放轨道编号203、第2开放轨道编号204等)。
另一方面,非开放轨道的轨道称为封闭轨道(closed track)。
例如,不存在未记录区的轨道或由用户指示的轨道成为封闭轨道。
与开放轨道不同,封闭轨道的轨道编号不保存在区段管理信息200中的扇区头信息210中。
禁止向封闭轨道中记录数据。
通过查看开放轨道编号和轨道管理信息210中的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就能够知道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未记录区。
此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BD-R标准时,开放轨道表示开放SRR。另外,封闭轨道表示封闭SRR。
另外,在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100中,也可以通过管理记录完毕的ECC簇,从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任意位置(物理地址)记录数据,即实现一种随机记录。
为了实现这种随机记录,必须对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空闲区和最终数据记录位置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图2C所示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和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中记录的盘片管理信息,实现这种管理。
在执行随机记录时,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记录图2C所示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
图2C表示空闲区信息220的数据结构。空闲区信息220包含扇区头信息221、管理对象区信息222和空闲区信息223。
扇区头信息221具有空闲区管理信息220的标识符等一般性信息。
管理对象区信息222包含用来特别指定用户数据区108中的区域的信息,该用户数据区108中的区域包含由空闲区管理信息220对未记录/记录完毕状态进行管理的扇区。例如,管理对象区信息222包含该区域的开始位置或该区域的长度。
空闲区信息223包含用来表示管理对象区域中包含的各ECC簇是未记录还是记录完毕的信息。例如,对各ECC簇分配各1比特的数据,如果相应ECC簇尚未记录则设定为例如“0”,如果记录完毕则设定为例如“1”,由此,能够实现对对象区的全部ECC簇的空闲状况的管理。
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记录的盘片管理信息包含图3所示的盘片结构信息1100。盘片结构信息1100包含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1107。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1107包含表示用户数据区108中最后记录了数据的位置的物理地址。
盘片结构信息1100还包含:一般信息1101,与盘片结构信息1100整体相关;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位置信息1102,表示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在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中的位置信息;用户区开始位置信息1103,表示用户区108的开始位置;用户区结束位置信息1104,表示用户区108的结束位置;以及替换区信息1105及替换区管理信息1108,表示盘片管理信息区信息1107b、内周替换区106、外周替换区107的容量或替换时可用的区域。
通过使用盘片管理信息区信息1107b,能够针对每个信息记录介质变更盘片管理信息区的容量。进而,通过使用盘片管理信息区信息1107b,能够改变内周替换区106或外周替换区107中上述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的容量。
通过使用替换区信息1105,能够针对每个信息记录介质变更替换区的容量。例如,也可以将内周替换区106或外周替换区107的容量指定为0。
替换区管理信息1108包含表示内周替换区106、外周替换区107中下一可用位置的下次可用位置信息。
在各替换区中,与轨道同样地进行顺序记录。各替换区中的下次可用位置信息发挥与轨道中的NWA相同的功能,对替换区所做的新数据记录从下次可用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开始顺序执行。
盘片结构信息1100还包含:区段管理信息位置信息1109,表示最新的区段管理信息200在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中的位置信息;空闲区管理信息位置信息1110,表示最新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在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中的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使用区段管理信息200或空闲区管理信息220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管理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物理扇区的空闲状况。由此,也可以根据用途选择使用区段管理信息200或空闲区管理信息220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也可以同时使用两者。这种与空闲区管理方式相关的信息包含在盘片结构信息1100的记录种类信息1106中。
此外,盘片管理信息区105在为了提高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可靠性而对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记录的盘片管理信息进行复制记录或者更新盘片管理信息等时,是在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保存不下的情况下所用的扩展区,因此以后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对于替换区中等所记录的临时盘片管理信息等也同样处理。
在图1C所示的实例中,用户数据区108上记录的用户数据的管理借助于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系统所管理的空间称为卷空间109。
对卷空间分配了多个逻辑扇区。各逻辑扇区通过逻辑扇区编号(以后称为LSN)这样的地址信息来识别。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地详细记载,作为构成文件系统的卷/文件结构而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描述符或指针、元数据分区或元数据文件等都具有ISO/IEC13346标准或UDF(UniversalDisk Format:通用盘片格式)标准所规定的数据结构。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文件系统。
此外,虽然图1A~图1C所示的信息记录介质100是作为具有1个记录层的介质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是具有2个以上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
图4表示具有2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100b的数据结构。
在图4中,L0表示第1层,L1表示第2层。第1层和第2层分别具有与信息记录介质100大致相同的结构。即,导入区101设置在第1层的最内周侧,导出区103a设置在第2层的最内周。进而,在第1层的最外周设置了外周区103b,在第2层的最外周设置了外周区103c。导入区101、外周区103b、导出区104a、外周区103c分别包含盘片管理信息区104、105、104a、105a。
另外,如图4所示,设置了替换区106、106a、107、107a。如上所述,各替换区的容量可以针对每个信息记录介质作出变更。另外,各替换区中也可以设置追加的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此外,用户数据区108和108a被当作具有连续的逻辑地址的1个逻辑上的卷空间处理。
如上所述,可以将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当作在逻辑上具有1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处理。以后,虽然针对具有1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也适用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因此,只在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适当说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
1-2.伪重写记录
下面,参照图5A和图5B说明替换信息。
替换信息指的是包含替换管理信息(或者缺陷列表项)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或者缺陷列表),该替换管理信息包含表示信息记录介质上出现了缺陷的簇(缺陷簇)的位置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以及表示用来替换该缺陷簇的代替簇的位置的替换项位置信息。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在用户数据区中记录代替簇。
进而,本发明利用替换信息实现在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中的伪重写记录。
如图1B所示,数据区102包含内周替换区106、用户数据区108和外周替换区107。
内周替换区106和外周替换区107中至少一部分被用作对用户数据区108上记录的数据进行代替记录的区域。
例如,当用户数据区108上存在缺陷簇时,内周替换区106和外周替换区107中至少一部分被用作记录对该缺陷簇进行替换所需的代替簇的区域。
或者,内周替换区106和外周替换区107中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被用作记录后述的伪重写记录中更新后的数据所需的区域。
替换信息和替换区组合而成的替换记录与校验处理一起实施。
校验处理是指在记录数据之后马上再生该数据,对所记录的数据与再生的数据进行比较,查看数据是否被正确地记录下来。这样的一系列处理称为写后校验处理。
当校验处理出错时,即数据没有被正确地记录下来时,实施替换记录。即,缺陷簇被替换为代替簇,数据被记录到代替簇中。
该代替簇被记录到内周替换区106(或外周替换区107)或者用户数据区108中。
伪重写记录是一种不改变数据记录的表观上的逻辑地址而将实际记录数据的物理地址映射到另外的地方的方法。
当发出指示向已经有了记录的逻辑地址重写数据时,在与该重写之前的数据记录的物理地址不同的另外的物理地址上的ECC簇中记录新的数据,并将重写之前的ECC簇与记录了新数据的代替簇映射起来。
这种伪重写记录中的代替簇被记录到替换区或用户数据区中。
使用图5A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作为进行这种映射所需的替换信息。
借助于这样的映射处理,虽然数据实际上并没有被重写,但可以实现数据被伪重写的状态。以后将这种记录方法称为伪重写记录。
图5A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替换信息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结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用于进行缺陷簇的位置与代替簇的位置的映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包含扇区头信息1001、多个替换管理信息1010(替换管理信息#1、#2、#3……)。
扇区头信息1001包含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包含的替换管理信息的数目。替换管理信息包含表示上述映射的信息。
图5B表示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数据结构。替换管理信息1010包含状态信息1011、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和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
状态信息1011包含与上述映射相关的状态信息。例如,表示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种类或属性、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以及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的有效/无效状态等。
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表示被替换项的信息(例如缺陷簇)的位置。
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表示替换项的信息(例如代替簇)的位置。
另外,在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以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重写前的ECC簇的位置,以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指示重写后的ECC簇的位置,由此进行映射。
这里,替换管理信息1010中登录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与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也可以使用对应的ECC簇的开头扇区的物理地址(例如PSN)来表示。这是因为,缺陷管理和伪重写记录中是以ECC簇为单位进行映射的。
在现有的线性置换中,代替簇被记录在替换区中。由此,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中一直有替换区中的ECC簇的位置信息设定于其中。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代替簇并不限于记录在替换区中,也可以记录在用户数据区。因此,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中可以设定表示替换区内的ECC簇的位置的信息,或者设定表示用户数据区内的ECC簇的位置的信息。
此外,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变成了可以指示两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所记录的ECC簇,因此,也可以在状态信息1011中设置判别信息,用来判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指示的是替换区中的ECC簇还是用户数据区中的ECC簇。
1-3.记录再生装置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的结构。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包含主机装置305和驱动装置310。
主机装置305可以是例如计算机系统或个人电脑。
驱动装置310可以是记录装置、再生装置、记录再生装置任何一个。此外,也可以将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整体称作记录装置、再生装置、记录再生装置。
主机装置305包含系统控制部301和存储器电路302。主机装置305也可以还包含硬盘驱动器之类的磁盘装置304。主机装置305内的结构要素通过I/O总线303相互连接。
系统控制部301借助于例如系统的控制程序或包含运算存储器的微处理器实现。系统控制部301对文件系统的卷结构/文件结构的记录再生、在后文叙述的元数据分区/文件结构的记录再生、文件的记录再生、导入/导出区的记录再生等处理进行控制或运算。
存储器电路302用于卷结构、文件结构、元数据分区/文件结构以及文件的运算或临时保存等。
驱动装置310包含驱动控制部311和存储器电路312、记录再生部314。驱动装置310内的结构要素通过内部总线313相互连接。
驱动控制部311借助于例如驱动器的控制程序或包含运算存储器的微处理器实现。驱动控制部311对盘片管理信息区或替换区的记录再生、伪重写记录再生等处理进行控制或运算。
此外,图6所示的系统控制部301或驱动控制部311既可以借助于LSI等半导体集成电路实现,也可以借助于通用处理器和存储器(例如ROM)来实现。
存储器(例如ROM)中保存有计算机(例如通用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该程序表示上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再生处理和记录处理,计算机(例如通用处理器)按照该程序执行本发明的再生处理和记录处理。
存储器电路312用于与盘片管理信息区或替换区相关的数据和驱动装置310传送来的数据的运算或临时保存等。
1-4.记录处理程序(1)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执行格式化处理之后的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结构。
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了轨道#1401、轨道#2402、轨道#3403。
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了卷空间109。在卷空间109内分配有卷结构区410、物理分区420和卷结构区411。
物理分区420中包含UDF标准版本2.5或者其后的版本所规定的元数据分区430。
物理分区420中记录了元数据文件440。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虽然为了简单起见而省略了与元数据文件440的副本即元数据镜像文件相关的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记录元数据镜像文件。
此外,记录了表示元数据文件440的物理分区420中的记录位置的文件项(FE)即FE(元数据文件)441。
表示用户数据文件的记录位置或容量的FE、或目录文件等文件结构信息全部配置在元数据分区430、即元数据文件440内。
图7中只记录了ROOT目录,因此,在元数据文件440中只记录了文件集描述符(FSD)433和FE(ROOT)442。此外,为了简化说明,对于目录文件采取将其包含在各FE中的形式。
另外,假定该时刻是尚未进行任何替换记录的状态。此外,元数据分区430中的空闲区管理也可以按照元数据位图(未图示)来执行,以便按UDF标准版本2.5进行规定。
或者,也可以将元数据分区430的空闲区保持未记录的状态,利用轨道#1的LRA405对元数据分区430中的空闲区进行管理。
此外,轨道的分配方法并不限于图7所示,例如,也可以分配更多的轨道。另外,也可以将用户数据区的最末尾的轨道置为可追加新轨道的状态,必要时追加轨道。
接着,参照图8A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中数据记录的程序。
这里,假定数据文件(File-a)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中。
此外,对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用户数据区108分配了多个逻辑地址和多个物理地址,假定该多个逻辑地址与该多个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是预先确定的。
该多个逻辑地址的每一个都通过例如逻辑扇区编号(LSN)或逻辑块地址(LBA)来表示。
该多个物理地址的每一个则通过例如物理扇区编号(PSN)或物理块地址(PBA)来表示。另外,假定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至少1条轨道。
(步骤S101)在数据文件(File-a)的记录之前,驱动控制部311执行数据记录的准备处理。这种数据记录的准备处理在例如信息记录介质100装入驱动装置310时执行。
例如,驱动控制部311从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盘片管理信息区104(或盘片管理信息区105)读出最新的盘片管理信息。
根据该盘片管理信息,确定用来表示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的多个逻辑地址与多个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为此,取得图3的用户数据区开始位置信息1103、用户数据区结束位置信息1104、替换区信息1105等。
以后,驱动控制部311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来进行逻辑地址与初始物理地址的转换。
另外,驱动控制部311取得盘片管理信息中包含的轨道管理信息。
(步骤S102)驱动控制部311从主机装置305接受记录指示。记录指示包含用来表示要记录数据的位置的逻辑地址。该逻辑地址通过例如逻辑扇区编号(LSN)或逻辑块地址(LBA)来表示。记录指示既可以包含用来表示要记录单一数据的位置的单一逻辑地址,也可以包含用来表示要分别记录多个数据的多个位置的多个逻辑地址。
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由主机装置305基于例如用来表示特定轨道内下一个可以记录数据的位置的逻辑地址(即逻辑NWA)来确定。
逻辑NWA例如响应于从主机装置305发送到驱动装置310的请求,从驱动装置310输出到主机装置305。
逻辑NWA是通过将由上述(算式1)所确定的NWA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进行转换而得到的。这种转换由驱动控制部311执行。NWA和逻辑NWA的确定程序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中详细说明。
主机装置305的系统控制部301在记录数据文件(File-a)时生成或更新需要的文件系统信息。例如,系统控制部301在存储器电路302中生成与数据文件(File-a)相对应的FE(File-a)、或更新数据文件(File-a)的父目录即ROOT目录。
这样生成的与数据文件(File-a)相对应的FE(File-a)或更新后的ROOT目录通过从主机装置305向驱动装置310输出记录指示而被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100,反映出最新的文件系统信息。
此外,主机装置305在必要时使用规定的命令向驱动装置310查询是否剩余进行替换记录所需的未记录区等。
此外,从主机装置305输出到驱动装置310的指示也可以是SCSI多媒体命令等的标准化命令。
例如,逻辑NWA的请求或记录指示也可以分别是READ TRACKINFORMATION命令或WRITE命令。
(步骤S103)驱动控制部311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在步骤S102中接受到的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步骤S104)驱动控制部311根据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和盘片管理信息中包含的轨道管理信息210(图2B),确定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的至少1条轨道中的1条轨道(开放轨道)。
驱动控制部311基于该所确定的轨道的LRA213,确定用来表示在该所确定的轨道中下一个可记录数据的位置的物理地址(即NWA)。该NWA是例如按照上述(算式1)所确定的下次可记录地址。
此外,NWA的确定既可以在步骤S104中进行,也可以在其他步骤中进行。例如,也可以在上述数据记录的准备处理中预先完成。
这里,使用LRA213计算出NWA,就能够使轨道管理信息的数据结构变简单,而不需要在轨道管理信息中保存NWA信息。
(步骤S105)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否比NWA小。
如果确定为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比NWA小,则该记录指示被确定为是针对用户数据区108中的已经记录完毕的区域的记录指示。即,记录指示的数据记录被确定为是伪重写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6。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8。
(步骤S106)驱动控制部311确定要记录的数据。当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数据记录单位为ECC簇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将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例如,当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的记录位置和容量与ECC簇的边界一致时,ECC簇整体被改写,因此,将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原样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当不一致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执行后述的“读、改、写”处理。这种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将在“读、改、写”处理过程中获得的ECC簇单位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步骤S107)驱动控制部311确定由步骤S106所确定的要记录数据的记录位置。具体地,驱动控制部311将由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位置以外的特定位置即用户数据区108中的特定位置,确定为由步骤S106所确定的要记录数据的记录位置。
这里,该特定位置也可以是在步骤S104中所确定的轨道内的NWA。
或者,该特定位置也可以是与在步骤S104中所确定的轨道不同的开放轨道内的NWA。这种情况下,该开放轨道中的NWA最好是表示距离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位置最近的位置。
(步骤S108)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否等于NWA。如果确定为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等于NWA,则该记录指示被确定为是针对NWA所示位置的记录指示。即,记录指示的数据记录被确定为是追加记录(新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9。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1。
(步骤S109)驱动控制部311确定要记录的数据。具体地,驱动控制部311将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此时,驱动控制部311判断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的结束端与ECC簇边界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插入填充数据(例如全部为00h的数据),使数据的结束端与ECC簇边界一致后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步骤S110)驱动控制部311确定由步骤S109所确定的要记录数据的记录位置。具体地,驱动控制部311将由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的位置(即由NWA所示的位置)确定为由步骤S109所确定的要记录数据的记录位置。
(步骤S111)驱动控制部311进行错误处理。
(步骤S112)驱动控制部311对所确定的记录位置执行记录处理。
当步骤S105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将在步骤S106中确定的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在步骤S107中所确定的记录位置。
当步骤S108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将在步骤S109中确定的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在步骤S110中所确定的记录位置。
进而,驱动控制部311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校验处理,由此确定该数据记录是否成功。如果该数据记录成功,处理则进入步骤S113。
如果该数据记录失败,则分配内周替换区106等替换区及用户数据区108的任一个区域中的未记录区作为代替簇,将该数据记录到该代替簇中。
最终如果该数据记录成功,处理则进入步骤S113。
此外,上述步骤S106和步骤S112的处理也可以借助于“读、改、写”处理(以后称为RMW处理)来实现。
在RMW处理中,第1,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再生包含物理扇区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并将从该ECC簇中再生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读”处理),该物理扇区位于由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的位置。
此外,在执行该再生处理的时刻,再生对象的ECC簇有可能是被替换记录的。因此,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参照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并根据需要再生替换项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在后文叙述参照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再生步骤。
第2,驱动控制部311将从该ECC簇再生出来的数据中、记录在由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的位置处的物理扇区中的数据,置换为由记录指示指定的数据(“改”处理)。其结果是,获得了更新后的ECC簇的数据。
驱动控制部311在步骤S106中实施“读”处理和“改”处理。
图8B表示在图8A所示的步骤S106中执行“读”处理和“改”处理时所实施的步骤。图8B所示的各步骤由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执行。
(步骤S151)驱动控制部311确定包含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ECC簇是否已经被代替簇替换。这种确定是通过例如检索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来实现的。
当发现了以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为被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时,就确定为已经被代替簇替换,处理进入步骤S152A。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52B。
此外,也可以将步骤S151的判定结果作为内部变量的值保存起来,必要时在其他步骤参照该内部变量值来确定包含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ECC簇是否已经被代替簇替换。由此,能够避免重复执行同一处理。例如,如果步骤S151的判定结果为“是”,则保存“1”作为该内部变量的值;如果步骤S151的判定结果为“否”,则保存“0”作为该内部变量的值。
(步骤S152A)驱动控制部311确定是否需要RMW处理。例如,当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的位置和大小与ECC簇的边界一致时,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为不需要RMW处理;当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的位置和大小与ECC簇的边界不一致时,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为需要RMW处理。
当确定为需要RMW处理时,处理进入步骤S15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57。
也可以与步骤S151同样地将步骤S152A的判定结果作为内部变量的值保存起来,必要时在其他步骤参照该内部变量值来确定是否需要RMW处理。
(步骤S152B)驱动控制部311确定是否需要RMW处理。步骤S152B的处理与步骤S152A的处理相同。
当确定为需要RMW处理时,处理进入步骤S154;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57。
(步骤S153)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再生在步骤S151发现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所示的代替簇中记录的数据而不是包含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并将再生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
(步骤S154)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再生包含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并将再生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
(步骤S155)驱动控制部311将再生的数据置换为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由此生成修正后的数据。
(步骤S156)驱动控制部311将修正后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数据。
(步骤S157)驱动控制部311将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数据。
至此,结束“读”处理和“改”处理。
第3,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将在“改”处理中获得的更新后的ECC簇的数据记录到原来的ECC簇的位置(“写”处理)。驱动控制部311在步骤S112中实施“写”处理。
不过,在本发明中,由于信息记录介质是追加记录型介质,因此实际上无法在原来的ECC簇的位置记录。
因此,分配内周替换区106等替换区及用户数据区108的任一个区域中的未记录区作为代替簇,将更新后的数据记录到该代替簇中。
进而,驱动控制部311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校验处理,由此确定该数据记录是否成功。如果该数据记录成功,处理则进入步骤S113。
如果该数据记录失败,则分配内周替换区106等替换区及用户数据区108的任一个区域中的未记录区作为进一步的代替簇,将该数据记录到该进一步的代替簇中。
在最终该数据记录成功后,处理进入步骤S113。
此外,当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区域对应于ECC簇整体时,全部ECC簇都会被改写,因此,不再需要上述的“读”处理。
(步骤S113)驱动控制部311根据步骤S112中的处理生成替换管理信息1010,将该替换管理信息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例如,在步骤S112中,当驱动控制部311控制(实施伪重写)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在由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位置以外的特定位置即用户数据区108中的特定位置中记录数据后,驱动控制部311生成替换管理信息1010,该信息将与该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映射到表示该特定位置的物理地址。
此外,也可以通过检索现有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来确定是否在现有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发现了具有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相同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
如果发现了,驱动控制部311则更新该替换管理信息1010,以便将表示该特定位置的物理地址设定为新的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
如果没有发现,驱动控制部311则生成新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并将该新替换管理信息1010追加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
接着,驱动控制部311执行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重排。例如,驱动控制部311也可以按照状态信息1011将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重新排列,接着对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的物理地址进行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重新排列。
这样就生成了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其中包含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将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映射到用来表示该特定位置的物理地址。
(步骤S114)驱动控制部311更新盘片管理信息以反映出上述记录动作。例如,驱动控制部311更新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1107。另外,驱动控制部311更新与记录了数据的轨道相对应的轨道管理信息210中的LRA213以反映出最新的记录状态。
进而,驱动控制部311生成包含了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或轨道管理信息210等更新后的信息的新盘片管理信息。另外,设定新盘片管理信息中包含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位置信息1102或区段管理信息位置信息1109,以表示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或轨道管理信息210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最新记录位置。
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以便将新的盘片管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规定区域(例如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依照此种方式,盘片管理信息更新为最新状态。
此外,数据记录结束后,驱动装置310也可以将上述记录动作的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305。记录动作的结果是指表示例如数据记录成功或者数据记录失败等的信息。
这种通知可以以规定定时发送给主机装置305。例如,可以在步骤S108结束时、或者在步骤S112中有错误发生时将这种通知发送给主机装置305。或者也可以在数据记录实际结束前将这种通知发送给主机装置305。例如,可以在驱动装置310从主机装置305接受到记录指示并能够正确理解该记录指示的时刻将表示记录结束的通知发送给主机装置305。
此外,在上述替换记录处理中,也可以从被替换项的ECC簇的位置开始向PSN变大的方向检索未记录区。这样检索发现了未记录区后,将该未记录区分配作为代替簇。
另外,也可以先在包含被替换项簇的轨道中检索未记录区,然后从该轨道开始向PSN变大的方向依次检索各条轨道中的未记录区。
如果未记录区的检索到达了用户数据区108的末端仍然没有发现未记录区,则可以在紧接着该用户数据区108的区域即外周替换区107中检索未记录区。
进而,如果未记录区的检索到达了替换区107的末端仍然没有发现未记录区,则可以从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内周侧的规定位置(例如,内周替换区106的开头、用户数据区108的开头、或者距离这些开头规定距离的位置)开始向PSN变大的方向检索未记录区。
此外,在数据记录程序的步骤S105和步骤S108中,通过将与由记录指示所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与NWA进行比较,来确定将该数据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
之所以能够通过这样的比较处理来确定将该数据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是因为信息记录介质100是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而且,可以针对该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进行顺序记录。
本发明中描述的使用用户数据区实现的替换记录也可以应用于可擦写型光盘。但是,在可擦写型光盘的情况下,为了确定该数据记录是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或新记录),需要更复杂的处理程序。原因在于,在可擦写光盘的情况下,光盘上的任意地方都可以随机改写。
如果欲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由驱动装置对可擦写型光盘实施空闲区管理,则如背景技术的说明中所描述,需要使用例如SDL对与可擦写型光盘上全部的ECC簇相对应的替换管理信息进行管理。而且,为了确定对某个可擦写型光盘上的用户数据区中的某个地方所做的数据记录是重写记录还是新记录,需要例如检索整个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以判断是否已经记录完毕。同样地,为了弄清某个ECC簇是否未已经被用作代替簇,也必须检索整个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这种处理的处理量也会随着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容量增大而增大,对于容量在不断增大的光盘来说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因其是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而且是顺序记录,所以能够保证在某条轨道内地址值小于NWA的区域都是已经记录完毕的区域。
由此,就可以借助于步骤S105和108那样的比较处理简单地确定该数据记录是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而不受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容量的影响。另外,代替簇从NWA以后的位置选择即可,因此易于选择。
另外,以追加记录型光盘的随机记录方式进行伪重写记录时也与可擦写型光盘的情况相同。
进而,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随机记录方式的情况下,需要上述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之类的特别的结构。与顺序记录方式的空闲区管理相比,随机记录方式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大幅度地增加了对驱动控制部311的处理负荷。
特别是,在顺序记录方式中,可以将开放轨道的数目限制在不损伤文件系统的便利性的范围内(例如最大4个)。
此时,开放轨道的数目依赖于文件系统的结构,不会受到光盘容量增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机记录的空闲区管理信息220的容量随着光盘容量的增大而增加,处理负荷也增大。
即,对于容量不断增大的光盘来说,在顺序记录方式中进行伪重写方式的本发明的效果非常显著。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了确定使用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根据最新的轨道管理信息210中包含的LRA213和(算式1)来确定NWA。
通过在盘片上预先记录由数据记录更新的LRA213,将信息记录介质100装入驱动装置310后,找到最新的LRA213所需的时间变短。
此外,通过使用LRA213计算出NWA,就能够简单地构造出轨道管理信息数据,而不需要在轨道管理信息中保存NWA信息。
如果不使用本发明,为了确定使用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就需要例如以下程序。
即,必须确定包含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的轨道,从该轨道的开头开始依次查看ECC簇,判断是否记录完毕。
然后,如果记录指示的位置的ECC簇已经记录完毕,则确定为是伪重写记录。
这种处理尤其在轨道容量变大后其处理量也变得非常大,因此不优选。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则能够不受轨道容量的影响而简单地确定是伪重写记录还是追加记录。
另外,通过在轨道管理信息210中包含LRA213,就可以在驱动器10接受到记录指示时确定记录目的地的轨道,并且很容易地确定NWA。
图9表示利用这种记录程序记录了数据文件后的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结构。
图9中说明作为数据文件的一个实例的数据文件(File-a)460。假定使用上述记录程序在数据文件(File-a)460中检测出缺陷簇#1和缺陷簇#2。
为此,假定盘片管理信息记录在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该盘片管理信息包含用来表示以代替簇#1替换缺陷簇#1的替换管理信息和用来表示以代替簇#2替换缺陷簇#2的替换管理信息。
如图9所示,代替簇#1记录在替换区106,代替簇#3记录在用户数据区108。
进而,(数据文件File-a)460在该记录完成后其内容通过伪重写记录而更新。
具体地,更新簇#2和更新簇#4部分相当于由伪重写记录更新的部分。
假定被伪重写记录更新的新数据分别被记录到作为更新簇#2和更新簇#4的代替而分配的代替簇#2和代替簇#4中,对应的替换信息被记录到盘片管理信息区104中。
如图9所示,代替簇#2分配给替换区106,代替簇#4分配给用户数据区108。
1-5.再生处理程序(1)
参照图10的流程图说明文件的再生处理。这里,以再生图9所示的数据文件(File-a)460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201)在再生数据之前,驱动控制部311执行数据再生的准备处理。这种数据再生的准备处理在例如信息记录介质100装入驱动装置310时执行。例如,驱动控制部311从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盘片管理信息区104(或盘片管理信息区105)读出盘片管理信息。
驱动控制部311从该盘片管理信息中取得用户数据区开始位置信息1103、用户数据区结束位置信息1104、替换区信息1105等,用以确定用来表示对用户数据区108分配的多个逻辑地址与多个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
以后,驱动控制部311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执行逻辑地址与初始物理地址的转换。
(步骤S202)首先,系统控制部301向驱动装置310发出再生指示,再生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规定位置(例如LSN=256)中记录的AVDP。
此外,AVDP是由UDF标准规定的、成为文件系统信息的起点的数据结构,记录在卷结构区410和卷结构区411中。
(步骤S203)接着,系统控制部301从AVDP中取得卷结构区410中记录的主卷描述符串410A的位置信息。系统控制部301进一步向驱动装置310发出指示,再生主卷结构410A。
系统控制部301进一步从再生的主卷描述符串410A开始依次读出数据结构,取得FE(元数据文件)441的位置信息(LSN)。
(步骤S204)接着,系统控制部301执行文件结构的再生。为了再生文件结构,系统控制部301根据所取得的FE(元数据文件)441的位置信息(LSN)对驱动装置310进行再生指示,再生FE(元数据文件)441。
这里,系统控制部301从所取得的FE(元数据文件)441的信息之中获取元数据文件440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访问元数据文件440。
(步骤S205)以后,按照通常的UDF标准的再生程序,以FSD433、FE(ROOT)442、FE(File-a)443、数据文件(File-a)460的顺序进行再生(省略对目录文件的再生的说明)。
在上述的再生处理的各个步骤中,从主机装置305向驱动装置310输出再生指示。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接受来自主机装置305的再生指示,按照该再生指示执行再生处理。
再生指示包含用来表示要再生数据的位置的逻辑地址。逻辑地址通过例如逻辑扇区编号(LSN)来表示。或者,逻辑地址也可以通过逻辑块地址(LBA)来表示。此外,再生指示是例如READ命令。
驱动控制部311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例如参照图12)将再生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接着,驱动控制部311通过检索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来确定是否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发现了替换管理信息1010,该替换管理信息1010具有与再生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相同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
如果发现了,驱动控制部311则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其参照该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从该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所示的位置开始再生数据。
如果没有发现,驱动控制部311则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从与再生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的位置再生数据。依照此种方式再生的数据被返送到主机装置305。
1-6.记录处理程序(2)
图11表示替换管理信息1010B的数据结构。替换管理信息1010B表示图5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11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B中包含以下3个信息作为状态信息1011。如图11所示,将这3个信息记做Flag1、Flag2、Flag3。
Flag1是用来将替换管理信息1010B进行分类的信息,包含用来表示该替换信息是用于代替记录的还是用来指示缺陷簇的。
Flag2是与替换管理信息1010B所管理的代替簇的记录位置相关的信息,包含用来表示是在替换区中(或没有替换项)还是在用户数据区中的信息。
Flag3是与替换管理信息1010B所管理的簇的数目相关的信息,包含用来表示该替换信息是与单一簇相对应的还是与连续的多个簇相对应的信息。当与连续的多个簇相对应的情况下,Flag3进一步包含用来表示是与连续区域的开始位置相对应还是与结束位置相对应的信息。
以后,按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的记录程序。
此外,以后在必要时使用图11右端列的符号表示替换管理信息的种类。例如,将第1行具有Flag1=1(代替用)、Flag2=0(代替到替换区)、Flag3=00(单一簇)这样的状态信息1011的替换管理信息记做替换管理信息(1)。
图12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物理地址空间与逻辑地址空间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图。
另外,图12也表示了从主机装置305观察时表示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位置的逻辑地址即逻辑扇区编号(LSN)、与表示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实际位置的物理地址即物理扇区编号(PSN)在初始状态下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称为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图中以波状线箭头表示,下同)。
图12所示的1行对应于1个ECC簇。在图12中,物理地址(PSN)与分配到该物理地址的逻辑地址(LSN)表示在同一行中。
在图12中,PSN与LSN的值表示为从对应ECC簇的开头扇区开始的末端扇区的PSN和LSN值。
这里,虽然以1个ECC簇由32个扇区构成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PSN被分配到内周替换区106、外周替换区107和用户数据区108。
此外,假定从用户数据区108的开头开始分配轨道。由于在图12的状态下完全未记录数据,因此,LRA500指向用户数据区108的开头。
另一方面,LSN只分配到用户数据区108(或者卷空间109)。
主机装置305使用该LSN指定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特定逻辑扇区,进行记录或再生指示。
驱动装置310将从主机装置305接受到的LSN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再根据所得的PSN访问物理扇区或ECC簇。
在以后说明的代替记录中,以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为基础,当需要与该对应关系不同的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时则使用替换管理信息1010。
此外,图12中的PSN或LSN的值只不过是用于说明的实例,实际值随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结构或容量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如上所述,虽然盘片管理信息或替换区的容量是可变的,但是它们的容量在根据来自主机装置305的指示等进行格式化处理时确定。此外,在格式化处理后,用户数据区108的开始和结束位置不会变化。
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可以根据盘片管理信息中包含的盘片结构信息1100的信息(更详细地是,用户数据区开始位置信息1103、用户数据区结束位置信息1104、替换区信息1105等)通过规定的运算等而唯一地确定。
参照图12~图17B说明图11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B的使用实例。
首先,说明从图12的状态到图13A的状态的变化。
主机装置305发出在LSN=0的位置新建记录数据“A”的指示。
接受到该记录指示的驱动装置310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LSN=0转换为PSN=1100,在PSN=1100的位置记录数据“A”。
接着,驱动装置310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校验。这里假定校验成功。
进而,主机装置305发出在LSN=0的位置伪重写记录数据“A1”的指示。
接受到该记录指示的驱动装置310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LSN=0转换为PSN=1100,在PSN=1100的位置进行RMW处理。然后,在替换区106中PSN=100的位置记录数据“A1”。
此时,由驱动装置310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1。在替换管理信息511的被替换项中设定数据“A”的记录位置即PSN=1100,在替换管理信息511的替换项中设定数据“A1”的记录位置即PSN=100。替换管理信息511的状态信息1011按照图11设定。
此外,替换管理信息511对应于图13A中的实线箭头。箭头的起点表示被替换项,箭头的终点表示替换项(以后相同)。
进而,在图13A中,主机装置305指示在LSN=2的位置记录数据“B”。
在记录数据“B”时校验失败的话,数据“B”会被记录到内周替换区106中的PSN=132的位置。
与此替换记录相应地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2。替换管理信息512的被替换项中设定PSN=1032,替换管理信息512的替换项中设定PSN=132。替换管理信息512的状态信息1011也同样地按照图11设定。
上述记录后的数据配置和替换管理信息列表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图13B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A中使用了替换管理信息(1)。
另一方面,图14A和图14B是用来说明使用了替换管理信息(4)、(7)时的状态的图。
这里,主机装置305指示在LSN=64的位置记录数据“C”。驱动装置310按照该记录指示将数据“C”记录到PSN=1164的位置。这里,如果校验的结果出错,则分配用户数据区108中的未记录区(PSN=1196),将数据“C”代替记录到PSN=1196的位置。
按照该结果,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3。
进而,主机装置305指示在LSN=128的位置记录数据“D”,其后,指示记录数据“D1”。
此外,如果记录数据“D1”后的校验失败,数据“D1”则被代替记录到PSN=1292的位置。
此时,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4。
另外,PSN=1260是没有替换项的缺陷簇,生成相应的替换管理信息515。
进而,主机装置305指示在LSN=128的位置伪重写记录数据“D2”时,数据“D2”被代替记录到PSN=1324的位置。
此时,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4A。另一方面,由于替换管理信息514不再需要,因此将其从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删除。
在以上的记录处理后,LRA更新为500B的位置。
此外,将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B(图14B)对状态信息1011中的Flag1重新排列,接着对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的PSN值重新排列。
图15A和图15B是用来说明使用了替换管理信息(5)、(6)时的状态的图。
这里,主机装置305指示在LSN=256~X1的位置记录数据“E”。
此时,如果校验失败、数据“E”被代替记录到PSN=x2~x3的位置,则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6和替换管理信息517。这两个替换管理信息分别表示相当于代替记录的开始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及相当于结束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
假定在图16A和图16B中,主机装置305进一步指示在LSN=257~X1的位置伪重写记录数据“E1”。
此时,数据“E1”被记录到在15A中是未记录区的PSN=x4~x5的位置。
此外,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6A作为表示该替换的开始点的信息,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7A作为表示代替记录的结束点的信息。
此时,由于不再需要替换管理信息516、517,因此,将其从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删除。
此外,虽然在图15A和16A中,替换记录目的地全部位于用户数据区108中,但是当然也可以位于替换区106中。这种情况下,使用替换管理信息(2)、(3)。
此外,如参照图8A所说明的那样,更新后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记录在盘片管理信息区中。
1-7.再生处理程序(2)
在再生依照此种方式记录的数据时,需要执行以下的处理。
在再生数据之前,驱动控制部311执行数据再生的准备处理。这种数据再生的准备处理与例如上述的步骤S201相同。
然后,在例如图13A的状态下,假定从主机装置305发出再生LSN=32的数据“B”的指示,驱动装置310则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取得PSN=1132。
于是,驱动装置310从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检索具有PSN=1132的替换管理信息作为被替换项。
这里,找到替换管理信息512,因此,由此处取得替换项的PSN=132。
驱动装置310从PSN=132处再生数据“B”,作为LSN=32的再生数据发送回主机装置305。
即使主机装置305所指定的LSN改变了,驱动装置310一侧的处理仍然相同。将接受到的LSN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如果找到了对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则从代替簇中再生数据。如果找不到对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则按照PSN原样再生即可。
通过如上所述,就可以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伪重写记录中,没有浪费地将用户数据区用作替换项。
1-8.记录处理程序(3)
图18表示与上述替换管理信息1010或替换管理信息1010B同样的替换管理信息的不同结构实例即DFL entry2010。
DFL entry2010中包含的状态12011A和状态22011B、缺陷簇开头PSN 2012、代替簇开头PSN 2013分别与上述的状态信息1011、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相同。
这里,与参照图5B所说明的相同,缺陷簇开头PSN 2012和代替簇开头PSN 2013也可以使用相应的ECC簇的开头扇区的物理地址(例如PSN)来表示。这是因为,缺陷管理和伪重写记录中是以ECC簇为单位进行映射的。
这里,状态12011A至少包含与替换管理信息1010B中的Flag1和Flag2相同的信息。即,例如,当状态12011A的值为“1000”的情况下,其替换信息表示没有替换项(Flag2=0相当于没有替换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代替簇开头PSN 2013中设定“0”。
另一方面,当存在替换项时,在状态1中设定“0000”(Flag2=0相当于有替换项的情况)。
另外,状态22011B至少包含与替换管理信息1010B中的Flag3相同的信息。
即,例如,当状态22011B的值为“0000”的情况下,该替换信息对应于单一簇(相当于Flag3=00)。
同样地,当状态2的值为例如“0001”的情况下,该替换信息对应于包含多个簇的连续区域的开始簇的开头扇区位置(相当于Flag3=01)。另一方面,在“0010”的情况下,对应于包含多个簇的连续区域的末尾簇的开头扇区位置(相当于Flag3=10)。
该DFL entry2010可以适用于全部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18所示的DFL entry2010的数据结构和图19A的流程图,进一步详细说明针对使用上述图8A所说明的步骤S113中的替换管理信息进行处理的实例。
这里,假定在图8A的步骤S112为实现伪重写记录而对替换项进行记录后进入步骤S113。
(步骤S301)首先判断该伪重写记录是第1次重写记录还是第2次或其后的重写记录。
该判断是通过例如对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检索具有在图8A的步骤S103中获得的、ECC簇的开头PSN值作为缺陷簇开头PSN2012值的DFL entry2010而可进行的,该ECC簇包含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
该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在例如步骤S101(图8A)中从盘片管理信息区再生出来,并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
如果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没有发现相应的替换管理信息(例如DFL entry2010),则作为第1次伪重写记录,处理进入步骤S302。
如果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发现了相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则作为第2次伪重写记录,处理进入步骤S304。
此外,也可以在其他步骤中预先判断伪重写记录是第1次重写记录还是第2次或其后的重写记录。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106进行判断。可以保存此时的判断结果,在步骤S301使用。
(步骤S302)如果是第1次替换记录,则执行以下处理。
首先,由驱动控制部311在驱动装置310的存储器电路312上生成新的DFL entry2010。
(步骤S303)接着,在该DFL entry2010中设定数值。
即,为状态12011A设定适当的值。例如,如果是存在替换项的替换记录,则设定“0000”。
接着,对缺陷簇开头PSN2012设定位于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的ECC簇的开头PSN值。
接着,对代替簇开头PSN2013设定在紧前面的替换记录中实际记录了数据的代替簇的开头PSN值。
进而,对该DFL entry2010的状态22011B设定适当的值。例如,如果是单一簇的替换记录,则设定“0000”。
(步骤S304)如果是第2次以后的替换记录,则执行以下处理。
即,为了对在紧前面的步骤中发现的DFL entry2010进行更新处理,进入步骤S305。
(步骤S305)首先,将该DFL entry2010的状态12011A更新为适当值。例如,如果是存在替换项的替换记录,则设定“0000”。
接着,将代替簇开头PSN2013更新为在紧前面的替换记录中实际记录了数据的代替簇的开头PSN值。即,设定新的替换项。
此外,因为是针对相同ECC簇的第2次以后的替换记录,所以不需要改变缺陷簇开头PSN2012,保持相同的值即可。
进而,将该DFL entry2010的状态22011B更新为适当值。例如,如果是单一簇的替换记录,则设定“0000”。
(步骤S306)通过以上处理实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更新。即,追加新的DFL entry2010,或者更新现有的DFL entry2010值。
此外,对替换管理信息列表进行重新排列。该重新排列是对例如状态12011A进行的。进而,按照缺陷簇开头PSN2012、状态22011B、代替簇开头PSN2013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由此,图8A的步骤S113结束。这里所得的最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被追加记录到(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处理实例中,说明了为了实现伪重写记录而进行的替换记录,但是这同样适用于出现缺陷簇时进行的替换记录的场合。
然而,如在背景技术中参照图33A和图33B所说明的那样,在现有的追加记录型光盘的缺陷管理中,每次出现替换记录时都保留现有的替换管理信息并追加新的替换管理信息。
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将用户数据区用作替换项的记录方法的话,每次出现替换记录时替换管理信息就会增加,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容量变大,故不适合驱动装置等的安装。
特别是,在现有的追加记录型光盘的缺陷管理中,曾经被替换的簇不会再次被替换,但在本实施方式进行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可能多次成为替换记录的对象。为此,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容量可能变得非常大。
另外,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会出现多个具有相同缺陷簇开头PSN2012的值的替换管理信息,这就进一步需要有追加的处理或机制以取得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
另外,在可擦写型光盘的缺陷管理中,针对全部替换项簇设置替换管理信息,无论其是否已经被用作替换项。
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将用户数据区用作替换项的方法中的话,刚开始就需要大量的替换管理信息,还是从安装的角度出发不优选。
另一方面,借助于使用图19A的方法,只生成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缺陷管理信息加以管理即可,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也很容易找到。
1-9.记录处理程序(4)
参照图19B进一步详细说明数据记录程序中的替换管理信息的处理实例。
图19B所示的各步骤包含在图8A所示的步骤S113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图18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的一个实例即DFL entry2010的数据结构。
此外,这里假定在图8A的步骤S112为实现伪重写记录而对替换项进行记录后进入步骤S113。
(步骤S601)驱动控制部311确定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是否是物理地址空间连续的区域。
例如,驱动控制部311根据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记录位置和由记录指示所指定的要记录的数据的容量,确定在物理地址空间上的区域大小。当依照此种方式确定的物理地址空间上的区域大小大于1个ECC簇的尺寸时,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为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是物理地址空间中的连续区域。
当步骤S601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2。当步骤S601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3。
(步骤S602)驱动控制部311确定在步骤S112中实际记录数据的区域是否是物理地址空间中的连续区域。
例如,当在步骤S112中实施记录处理的区域大小等于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大小时,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为在步骤S112中实际记录数据的区域是物理地址空间中的连续区域。
当步骤S60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4。当步骤S602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3。
(步骤S603)驱动控制部311执行例如参照图19A所说明的处理。
(步骤S604)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伪重写记录是第1次重写记录还是第2次或其后的重写记录。
这种确定是通过例如检索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并根据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是否发现了具备表示与在步骤S601所确定的连续区域是相同区域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的第1DFL entry2010(状态22011B=“0001”)和第2DFL entry2010(状态2 2011B=“0010”)而作出的。
如果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没有发现相应的第1DFL entry2010和第2DFL entry2010,则作为第1次伪重写记录,处理进入步骤S605。
如果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发现了相应的第1DFL entry2010和第2DFL entry2010,则作为第2次伪重写记录,处理进入步骤S607。
(步骤S605)驱动控制部311生成新的第1DFL entry2010和新的第2DFL entry2010,并将它们保存到存储器电路312。
(步骤S606)驱动控制部311在第1和第2DFL entry2010中设定值。
在第1DFL entry2010的状态12011A中设定“0000”表示是存在替换项的替换记录。
在第1DFL entry2010的缺陷簇开头PSN2012中设定包含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的开始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
在第1DFL entry2010的替换簇开头PSN2013中设定包含实际记录了数据的连续区域的开始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
在第1DFL entry2010的状态22011B中设定“0001”表示是连续区域的开始位置。
在第2DFL entry2010的状态12011A中设定“0000”表示是存在替换项的替换记录。
在第2DFL entry2010的缺陷簇开头PSN2012中设定包含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的结束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由记录指示指定的区域的结束位置例如根据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和要记录的数据的数据长度求取。
在第2DFL entry2010的代替簇开头PSN2013中设定包含实际记录了数据的连续区域的结束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
在第2DFL entry2010的状态22011B中设定“0010”表示是连续区域的结束位置。
(步骤S607)驱动控制部311对在步骤S604中发现的第1和第2DFL entry2010进行更新处理。具体地,该更新处理是通过在步骤S608中在第1和第2DFL entry2010中设定值来实现的。
(步骤S608)驱动控制部311在第1和第2DFL entry2010中设定值。
在第1DFL entry2010的替换簇开头PSN2013中设定包含实际记录了数据的连续区域的开始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即,设定新的替换项区域的开始位置。
不需要改变第1DFL entry2010的缺陷簇开头PSN2012,保持相同的值即可。这是因为,这是对同一ECC簇进行的第2次以后的替换记录。
在第2DFL entry2010的替换簇开头PSN2013中设定包含实际记录了数据的连续区域的结束位置的、ECC簇的开头PSN值。即,设定新的替换项区域的结束位置。
不需要改变第2DFL entry2010的缺陷簇开头PSN2012,保持相同的值即可。这是因为,这是对同一ECC簇进行的第2次以后的替换记录。
(步骤S609)通过以上处理实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更新。即,将新的第1和第2DFL entry2010追加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或者,更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现有的第1和第2DFL entry2010的值。
对替换管理信息列表进行重新排列。该重新排列根据例如更新管理信息的状态12011A的顺序进行。进而,按照缺陷簇开头PSN2012、状态22011B、替换簇开头PSN2013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由此,图8A的步骤S113结束。这里所得的最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被追加记录到(临时)盘片管理信息区。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处理实例中,说明了为了实现伪重写记录而进行的替换记录,但这同样可适用于出现缺陷簇时进行的替换记录的场合。
使用图20A至图24B进一步说明记录处理程序。
图20A与图13A等相同,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物理地址空间与逻辑地址空间。图20A中表示了紧接着格式化处理之后在LSN=0的位置记录了数据“A0”后的状态。在物理地址空间中,在PSN=1000的位置记录了数据“A0”。
此时,LSN=0和PSN=1000维持了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的关系。
因此,图20B所示的与图20A对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不包含替换管理信息,只包含扇区头信息1001。
接着,在图20A的状态下,假定从主机装置305发出指示在LSN=0的位置记录数据“A1”。在图21A中表示执行该记录后的状态。
如图21A所示,PSN=1000的位置已经记录完毕,因此,数据“A1”被替换到例如用户数据区中的PSN=1132的位置。
此时的替换记录是第1次替换记录,因此,按照使用图19A所说明的步骤S302以后的程序,将图21B所示的DFL entry2100A追加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
接着,在图21A的状态下,假定从主机装置305发出指示在LSN=0的位置记录数据“A2”。在图22A中表示执行该记录后的状态。
如图22A所示,PSN=1000的位置已经记录完毕,因此,数据“A2”被替换到例如用户数据区中的PSN=1164的位置。
此时的替换记录是第2次替换记录,因此,按照使用图19A所说明的步骤S304以后的程序,如图22B所示,将DFL entry2100A更新为DFL entry2100B。(即,不追加DFL entry。)
接着,在图22A的状态下,假定从主机装置305发出指示在LSN=96的位置记录数据“B0”、在LSN=128~192的位置记录数据“C0”。在图23A中表示执行该记录后的状态。
如图23A所示,假定在将数据“B0”记录到PSN=1196的位置时校验处理出错。
此时,数据“B0”被替换到例如外周替换区107中的PSN=x10。
此时的替换记录是第1次替换记录,因此,按照使用图19A所说明的步骤S302以后的步骤,如图23B所示追加DFL entry2101A。
另一方面,假定数据“C0”记录后的校验成功,则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不变。
接着,在图23A的状态下,假定从主机装置305发出指示在LSN=128~192的位置记录数据“C1”。在图24A中表示执行该记录后的状态。
如图24A所示,PSN=1228~1292的位置已经记录完毕,因此,数据“C1”被替换到例如用户数据区中的PSN=1324~1388的位置。
此时的替换记录是第1次替换记录,因此,按照使用图19A所说明的步骤S302以后的程序,如图24B所示追加DFL entry2102A和2103A。
这里,该替换记录是从连续区域2200(PSN=1228~1292)替换到连续区域2201(PSN=1324~1388)的替换记录,因此,如上所述,使用表示替换区开头的DFL entry2102A和表示结束位置的DFLentry2103A。
即,本发明的驱动装置310在将连续区域2200替换为用户数据区108中的连续区域2201的伪重写中,生成将连续区域2200的开始位置映射到连续区域2201的开始位置的第1替换管理信息(DFLentry2102A)、以及将连续区域2200的结束位置映射到连续区域2201的结束位置的第2替换管理信息(DFL entry2103A)。
这里,虽然实施的是3个ECC簇大小的连续区域的替换记录,但只追加了2个DFL entry。这是通过将用户区中的替换项借助于DFLentry2102A和DFL entry2103A作为连续区域映射而实现的效果。
此外,关于连续区域的替换,在第2次以后当然也可以更新已有的DFL entry。
(实施方式2)
2-1.NWA确定处理程序
这里说明由驱动装置310响应主机装置305的请求而返回的逻辑地址所表示的下次可记录位置(以后称为逻辑NWA)的确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逻辑NWA由以下程序确定。
首先确定包含LRA所示的物理扇区的ECC簇的下一ECC簇。该ECC簇就是下一个记录ECC簇。记录ECC簇的开头物理扇区成为下次可记录位置,由该物理地址表示的下次可记录位置就是上述的NWA。
逻辑NWA的值是将该NWA表示的PSN值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LSN后所得的值。
下面使用几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在图12的状态下,LRA500指示用户数据区108的开头,因此,此时的物理地址空间中的NWA为PSN=1100。与PSN=1100对应的LSN为LSN=0,因此,逻辑NWA=0。
图13A中,主机装置305从驱动装置310取得逻辑NWA=0后发出指示将数据“A”记录到LSN=0的位置。
另外,紧接着数据“A”的记录之后,轨道#1的LRA指向包含PSN=1100的ECC簇,因此,该NWA为PSN=1132。由此,逻辑NWA=32。此时,主机装置305可能发出针对逻辑NWA=32记录数据“B”的指示。
紧接着数据“B”的记录之后,轨道#1的LRA指向包含PSN=1132的ECC簇内的物理扇区,因此,该NWA为PSN=1164。由此,逻辑NWA=64。
如上所述的逻辑NWA的确定方法的特征是,确定逻辑NWA以便维持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的关系。即,首先根据轨道内的LRA确定NWA,然后根据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取得逻辑NWA,因此,对于新的数据记录不需要替换管理信息1010B。
此外,在图14A中,虽然实际的最新的逻辑NWA与LRA500B对应,但主机装置305有时候保持了与LRA501B相对应的值作为逻辑NWA。
由驱动装置310作为独立于主机装置305的动作执行对PSN=1292的位置以后的记录,而主机装置305又没有从驱动装置310取得最新的逻辑NWA时,就有可能产生这种状态。
此外,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主机装置305试图指示记录新的数据,就会向与LRA501B对应的逻辑NWA发出记录指示,而实际的数据则由驱动装置310记录到PSN=1336的位置。
该记录是替换记录,因此,就需要新的替换管理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主机装置305从驱动装置310取得与最新的LRA500B相对应的逻辑NWA之后再发出记录新数据的指示,则该记录不会变成替换记录,也不需要新的替换管理信息。
图15A和图16A也一样,各图中主机装置305有时候会保持与LRA501C对应的值作为逻辑NWA,但实际的最新LRA分别是LRA500C和LRA500D。
由此,主机装置305在记录新数据之前最好是取得最新的逻辑NWA。
总之,当主机装置305指示记录新数据时,例如,在图8A的步骤S102的紧前面输出请求以便从驱动装置310取得最新的逻辑NWA。另一方面,接受到该请求的驱动装置310按照上述程序将由LRA和NWA所确定的逻辑NWA返回给主机装置305。
接受到逻辑NWA的主机装置305根据该值发出下一记录指示。
借助于这样的动作,在记录新数据时不再需要替换管理信息1010B,只在执行了替换记录时才需要替换管理信息1010B。
其结果是,可以获得下述效果:抑制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量的增加,降低记录再生时的处理量,减少内存量,并减少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容量等等。
(实施方式3)
3-1.记录处理步骤(1)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的NWA确定方法中,会出现某个LSN不被使用的情况。
例如,在图14A,LSN=96的位置的逻辑扇区从主机装置305或文件系统的角度来看,是从来没有被记录数据的逻辑扇区。
这种逻辑扇区被称为未记录逻辑扇区、或未使用逻辑扇区、孤立逻辑扇区等。
另外,由这种未记录逻辑扇区构成的逻辑簇称为未记录逻辑簇。例如,图14A中LSN=96~127的位置是未记录逻辑簇。
同样地,在图15A中,LSN=X2的位置是未记录逻辑扇区。
如图14A等所示,对于这种未记录逻辑扇区,与其他的通常的逻辑扇区一样也分配了LSN,而此后的逻辑扇区的LSN不变,这是上述实施方式中NWA确定处理程序的特征。
当对这种未记录逻辑扇区发出记录指示时,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伪重写记录。例如,可以是以下处理。
这里,在图14A的状态下,假定发出指示对LSN=96的位置记录数据“F”。
此时,驱动装置310将LSN=96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1196。
比较PSN=1196与NWA可知,PSN=1196已经记录完毕。
此时,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伪重写记录。
于是,驱动装置310在NWA所示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是PSN=1336)记录数据“F”,进而生成替换管理信息518。
通过这种处理对LSN=96的位置进行记录。其结果是,LSN=96不再是未记录逻辑簇,而是变为通常的逻辑簇。
不过,与PSN=1336的位置相对应由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关联起来的LSN=256~287的位置重新成为未记录逻辑簇。
进而,记录数据“G”后,成为图17A和图17B的状态。
3-2.再生处理程序(1)
图14A中,LSN=224的位置的逻辑簇是未记录逻辑簇。
通过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与LSN=224的位置的未记录逻辑簇相对应的物理簇是PSN=1324的位置。
PSN=1324的位置的物理簇进一步通过替换管理信息514与PSN=1228的位置的物理簇关联起来。
此外,PSN=1228的位置的物理簇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与LSN=128的位置的逻辑簇映射起来。
即,PSN=1228的位置的物理簇被分配作为LSN=128的位置的逻辑簇和LSN=224的位置的未记录逻辑簇这2个逻辑簇。
下面说明这样的2个逻辑簇被分配到1个物理簇的状态下进行再生时的程序。
首先,从主机装置305发出针对LSN=128的位置的逻辑簇进行再生的指示后,先由驱动装置310将接受到的LSN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称为再生项PSN)。
这里,再生项PSN是PSN=1228。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检索具有PSN=1228作为被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可发现替换管理信息514A。
此外,再生替换管理信息514A所指示的代替簇即PSN=1324位置的物理簇。
另一方面,对LSN=224的位置的逻辑簇发出再生指示后,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求得PSN=1324值作为再生项PSN。但是,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中检索,找不到具有PSN=1324作为被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
因此,驱动装置310从PSN=1324开始再生数据。
通过这种再生处理,即使在对逻辑上一次也没有记录过数据的未记录逻辑扇区发出再生指示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对应的物理扇区再生出数据。
由此,从主机一侧的文件系统等来看,对于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区域来说不再有例外的区域,在其系统结构中不再需要实施复杂的错误处理,能够以更简单的安装来构筑系统。
此外,当针对未记录逻辑扇区发出再生指示时,如上所述从对应的物理簇再生数据的话,就会再生出本来不应该再生的数据。如果这样的数据再生不适合其系统结构,则可以使用以下再生程序。
即,在再生数据时,将指定再生的LSN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后,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检索具有该所得的PSN作为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B。
如果找到了对应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则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地从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所示的位置的ECC簇开始再生数据。
如果没有找到,则接着以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为对象检索具有与指定再生的LSN相对应的PSN值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
如果发现了相应的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则判断为由该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所指示的ECC簇已经作为代替簇记录完毕。
此时,驱动装置310不从该ECC簇再生数据,而是取而代之,将规定值例如全部为0的值作为再生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
通过这种再生处理,即使在对未记录逻辑扇区发出再生指示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对应的物理扇区再生出适当的数据。
此外,这种再生处理在参照图10说明的再生处理的各个步骤中在驱动装置310从主机装置305接受到再生指示时执行。
3-3NWA确定程序的比较
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不产生未记录逻辑扇区的NWA确定程序。
在本NWA确定程序中,对逻辑LRA进行管理,在逻辑LRA旁边的位置即逻辑NWA中记录新数据。
此时,将表示逻辑NWA的LSN按照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为PSN(作为PSN-1)。
另外,相对于该逻辑NWA,实际记录数据的ECC簇是包含LRA213所示的PSN的ECC簇的下一个ECC簇即NWA(将表示该NWA的位置的PSN作为PSN-2)。
将该PSN-1作为被替换项、PSN-2作为替换项进行替换记录。
此时,为了管理逻辑NWA,使用与图25所示的轨道管理信息3210不同的实施方式。
在图25的轨道管理信息3210中,新定义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
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位置信息213通过PSN管理物理地址空间中的最终记录位置,与此相对,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通过LSN管理逻辑地址空间中的最终记录位置。
驱动装置310参照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就能够确定各条轨道各自的逻辑NWA。
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的更新方法如下。
即,设定0作为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的初始值。然后,从主机装置305接受到记录指示的驱动装置310将记录位置接受为LSN。如果接受到的LSN比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大,则用该LSN更新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
通过这种处理可以使轨道内最终数据记录逻辑位置信息3214保持在最大值。
图26A表示了按照上述NWA确定步骤以与图13A、图14A、图17A相同的顺序记录了数据“A”、“B”、“C”、“D”、“F”、“G”之后的数据结构。
图26B中,将全部缺陷簇都作为替换管理信息(7)登录。不过,也可以从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F中删除这些替换管理信息(7)。通过删除能够减少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F中的容量。
这里,比较图17B和图26B各自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E和1000F可知,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E中的替换管理信息数量减少更多。
如果在删除替换管理信息(7)之后的状态下比较,就会发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E中的替换管理信息数量变得更少。
由此,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产生未记录逻辑扇区的NWA确定方法比参照图26A说明的不产生未记录逻辑扇区的方法,更适合于抑制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数据容量。
此外,在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F中,通过保留替换管理信息(7)能够预先掌握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缺陷簇的分布,在再生时就可以避开这些缺陷簇而优化数据读出处理等。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数据的记录程序。
图27是表示在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记录之前的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图中▼所示的位置表示ECC簇之间的边界。在以后的其他附图中也是同样。
下面说明在这种状态下从主机装置305向驱动装置310发出数据“D1”4622和数据“E1”4623的记录指示时的记录程序。
数据“D1”4622的记录指示是例如对已经记录完毕的区域4600中的PSN=a0的位置进行伪重写记录。
在执行记录指示时,主机装置305向驱动装置310要求逻辑NWA。
接受到逻辑NWA要求的驱动装置310根据LRA4610A确定出NWA4611A,将与NWA4611A相对应的逻辑NWA返回到主机装置305。
此时,有时主机装置305会向驱动装置310连续发出对与PSN=a0相对应的LSN=A0记录数据“D1”4622的记录指示、以及对与NWA4611A(PSN=a2)相对应的LSN=A2记录数据“E1”4623的记录指示。
如果驱动装置310按照主机装置305的记录指示依次执行了数据“D1”4622、数据“E1”4623的记录指示,则其记录结果如图28所示。
这里,数据“D1”4622的记录指示是对记录完毕区域4600进行伪重写记录。由此,数据“D1”4622被替换到NWA4611A(PSN=a2)。此外,NWA4611A变为NWA4611B(PSN=a3)。
通过该替换记录,PSN=a2的位置变为已经记录完毕,因此,数据“E1”4623进一步被替换到NWA4611B(PNS=a3)。
如上所述,主机装置305发出的虽然是对与NWA4611A(PSN=a2)相对应的LSN=A2进行记录的记录指示,但实际上记录到与此不同的位置(PNS=a3)。
由此,不仅是针对数据“D1”4622A生成了替换管理信息1010,而且针对数据“E1”4223A也生成了替换管理信息1010,因而产生了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容量增加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起因在于,驱动装置实施了主机装置305没有预料到的替换记录。
即,由驱动装置实施替换记录后,从主机装置305发出的另外的记录指示需要替换处理,导致了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容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步骤中不产生与数据“E1”4623相对应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在图27的状态下主机装置305发出记录指示时,先发出用于追加记录的记录指示。
此外,在追加记录的记录指示之后,发出重写记录的记录指示。这种记录程序的结果是图29所示的数据结构。
此外,在主机装置305上动作的文件系统执行全部文件的更新或新建的管理,因此能够确定记录指示的顺序。
图29中,数据“E1”4623B记录到NWA4611A(PSN=a2)。另外,数据“D1”4622B记录到PSN=a4。
如上所述,主机装置305针对NWA4611A(PSN=a2)发出了记录指示,因此,记录指示所示位置与实际记录位置相同。由此,该记录不会成为替换记录。
即,对数据“E1”4623不会生成替换管理信息1010,能够防止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容量的增加。
此外,在数据“D1”4622的记录中,在图28和图29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都只需要相同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在图28和图29中,只有数据“D1”4622的记录位置(即替换项的位置)改变,必要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的数目不变。
如上,本实施方式在主机装置305试图执行重写记录和追加记录的情况下,通过优先发出追加记录的记录指示,能够避免产生替换管理信息1010,减少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容量。
(实施方式5)
这里,考察由主机装置305将一定容量的数据分割为ECC簇的容量(例如64KB)大小并针对分割后的每个单位依次向驱动装置310发出记录指示的情况。
驱动装置310连续记录这些数据时,有时在某个记录位置存在缺陷簇,为了替换该缺陷簇,需要使用邻接的ECC簇。
在这种情况下,其后的记录位置之后,全部记录都会1个簇1个簇地在PSN增大的方向上对数据进行替换记录。
此时,每个记录单位都需要替换管理信息,当要记录的数据容量很大时,就需要很多替换管理信息,从而导致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容量增大。
下面参照图30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替换记录中使用的利用驱动装置310进行代替簇的记录目的地选择的程序,该程序有助于减小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容量。
图30中,例如,借助于主机装置305发出的记录指示,将被替换项簇5700作为被替换项进行替换记录。
此时,替换项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在图30中,代替簇可以是未记录区5601A(轨道#N 5602中)、未记录区5612(轨道#N+15610中)、未记录区5622(轨道#N+25620中)、未记录区5632(轨道#N+35630中),其中每一个都是可分配的替换项。
这里,查看从被替换项簇5700的位置(例如,被替换项簇5700中的开头物理扇区)到候补替换项位置(例如,开放轨道的NWA位置)之间的距离。在图30中,相对于上述各候补替换项的距离分别是D13、D12、D10、D11。
这里假定各距离值的大小关系为D13>D12>D11>D10。
如果选择距离最近(即D10)的未记录区5622作为替换项,则从被替换项至替换项的距离在当时是最短的,由此也能够缩短数据再生时的访问时间。
但是,未记录区5622和被替换项位置5700包含在同一轨道#N+25620中。因此,如果将替换项定为未记录区5622,则如上所述,当从主机装置305发出连续的记录指示时,就会出现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数据容量增加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选择了距离被替换项簇最近的未记录区作为替换项,但该选择的特征是,排除与被替换项簇位于同一轨道内的未记录区。
即,排除距离最近的未记录区5622,选择下一个距离近(即D11)的未记录区5632作为替换项。
由此,当从主机装置305发出针对被替换项簇5700进行记录的指示时,驱动装置310在未记录区5632的NWA位置记录替换项簇5710。
此外,生成用来表示从被替换项簇5700映射到替换项簇5710的替换管理信息,并将其记录下来。
如参照步骤S107和S112(图8A)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驱动控制部311在执行伪重写记录时,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使得将数据记录到由与所接受到的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的位置以外的特定位置,即用户数据区108中的特定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特定位置是与在步骤S104(图8A)中所确定的轨道不同的开放轨道内的NWA。
进而,该开放轨道内的NWA表示离与记录指示中包含的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所示位置最近的位置。
借助于这种记录步骤,即使主机装置305接着进一步发出了记录指示,对未记录区5622进行新的数据记录,也不会变成替换记录,不需要增加替换管理信息。
另外,从被替换项至替换项的距离是除了同一轨道之外的最近距离。由此,能够缩短数据再生时的访问时间。
此外,也可以只针对具有比被替换项簇大的PSN的未记录区查看距离,确定替换项。这是因为,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中是沿着PSN增加的方向进行顺序记录的,因此,在PSN增加的方向上进行替换记录有助于可高效地访问数据。这种情况下,如果具有大的PSN的未记录区耗尽,则可以使用具有较小PSN的未记录区。
此外,如果存在多个距离相等的未记录区,则最好是选择PSN增加的方向。这是因为,追加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中是沿着PSN增加的方向进行顺序记录的,因此,在PSN增加的方向上进行替换记录有助于可高效地访问数据。
此外,也可以根据被替换项与替换项的PSN值的差值来确定被替换项与替换项的距离。或者,也可以根据被替换项与替换项的物理距离来确定。这是因为,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中,PSN从内周侧开始以螺旋状增加,因此,PSN值的差值有时可能与物理距离不一致。例如,在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半径方向上邻接的ECC簇彼此虽然物理距离近,但PSN值的差值不是最小的。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数据的记录程序。
5-1.数据结构
已描述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用户数据区域102分割成最小的访问单位、即物理扇区,以由多个物理扇区构成的ECC簇为最小单位,执行数据的记录再生。
在各ECC簇和物理扇区中,除用户数据外,还包含地址信息、或各种控制信息、属性信息(用户控制数据)。
这些信息还有按物理扇区单位设定的信息,也有按ECC簇单位设定的信息。
为了提高记录数据的可靠性,用户数据或用户控制数据在按ECC簇单位实施交织处理或加扰处理后,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包含于ECC簇中的几个属性信息。
如图34所示,对本发明的ECC簇中包含的各物理扇区分别设定Flag-A、Flag-B、Flag-C等属性信息。
Flag-A为填充标志,表示记录在各物理扇区中的数据是从主机装置305提供的有效数据(Flag-A=0),还是驱动装置310为了埋入至ECC簇边界而记录的填充数据(例如全部为0的伪数据)(Flag-A=1)。填充数据是无效数据的一例。
在从主机装置305记录指示的数据容量不是ECC簇的容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驱动装置310插入填充数据,使记录的数据的容量与ECC簇的边界一致。
Flag-B是有效性标志,表示记录在各物理扇区中的数据是有效数据(Flag-B=0)还是无效数据(Flag-B=1)。
通常,由于非填充数据的各物理簇包含有效数据,所以Flag-B=0,但例如在执行RMW处理时,有时为Flag-B=1。
即,在替换记录用的RMW处理中,有时不能再生某个物理扇区。
在存在这种不能再生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对应的替换项的物理扇区中不存在要记录的数据。
如参照图8B所述,在RMW处理中,在从物理扇区再生数据之后,必需再次写回数据。从而,在图8B所示的步骤S153中,若从某个物理扇区再生失败,则不能写回数据,会产生记录错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在不存在要记录的数据的替换项的物理扇区中,记录无效数据(例如00h等伪数据)。
驱动控制部311对记录了伪数据的物理扇区设定Flag-B=1。Flag-B=1表示未记录有效的数据。
通过这种数据记录的程序,可避免RMW处理中的错误的发生。
Flag-C是更新性标志,是对代替簇中的各物理扇区设定的标志。
在包含于代替簇中的各物理扇区的数据是变更了来自被替换项的数据的数据的情况下,设定Flag-C=0,作为有更新。另一方面,在不执行变更,原样记录更新源的数据的情况下,设定Flag-C=1,作为无更新。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各ECC簇具有替换前位置信息,作为其属性信息之一。替换前位置信息的设定程序细节如后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参照图11说明的状态信息1011进一步追加标志信息。
这里,如图35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C所示,作为Flag4,可判断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的ECC簇中包含的数据种类。
这里,所谓数据种类是根据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的簇中包含的数据与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指示的簇中包含的数据的关系确定的信息。
具体而言,第1数据种类相当于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缺陷簇的情况。设此时的Flag4的值例如为“00”。
第2数据种类相当于更新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的簇中包含的数据,利用伪重写,在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指示的簇中记录更新后的数据的情况。设此时的Flag4的值例如为“01”。
第3数据种类相当于与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指示的簇中包含的数据无关,利用伪重写,在该位置对替换项位置信息1013指示的簇记录数据的情况。设此时的Flag4的值例如为“10”。
例如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图13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512相当于Flag4=00。另外,图14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514A或图39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6200相当于Flag4=01。而且,图17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518相当于Flag4=10。
如替换管理信息6200所示,与Flag4一样的信息包含于上述图18所示的DFL entry2010中的情况例如只要包含于状态22011B中即可。例如,使状态22011B的值为“1000”的情况对应于Flag4=01的情况。
该Flag4在数据记录时被设定。例如在图8A的步骤S113中,设定Flag4的信息。或者,设定相当于Flag4的状态22011B。Flag4的设定程序的细节如后所述。
5-2.记录处理程序
参照图36A、图36B和图36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记录的程序。这里,设使用图6所示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图36A表示图8B所示的步骤S156的处理的详细实例。图36A所示的各步骤由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执行。
在图8B的步骤S156之前,利用图8B的步骤S153或步骤S154来实施读处理,之后,利用步骤S155来实施“改”处理。
在步骤S153和步骤S154中,在再生成功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将再生的数据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在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311为了生成要记录在替换项ECC簇中的数据,将用于记录在与被替换项ECC簇内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相对应的替换项ECC簇内的物理扇区中的无效数据、即伪数据插入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数据中。
接着,在步骤S155中,利用记录指示所示的数据,更改保持在存储器电路132中的要记录数据。
将以上结果作为要记录数据,保持在存储器电路132中。
下面,详细说明图36A所示的各步骤。
(步骤S501)驱动控制部311确定要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
(步骤S502)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将要开始记录的数据所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步骤S151(图8B)中判断为必需RMW处理的情况下,原样保持步骤S153或步骤S154中作为再生结果得到的属性信息的值。
在步骤S153与S154中,在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作为要记录在替换项中的数据,插入无效数据,即伪数据,作为要记录在与被替换项ECC簇内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相对应替换项ECC簇内的物理扇区中的数据。在步骤S502中,对插入了无效数据的物理扇区所对应的Flag-B设定“1”。
在步骤S155(图8B)中,对实施了RMW处理的“改”处理之后的物理扇区,设定Flag-C=0。
(步骤S503)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要记录数据所对应的替换前位置信息。
在步骤S151(图8B)中,在确定为包含由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之ECC簇未替换完(即根据记录指示执行的数据记录是第1次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对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表示被替换项簇的地址的信息。被替换项簇的地址表示由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例如根据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由记录指示指定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由包含该物理地址的ECC簇的开头PSN值表示的位置)。
在步骤S151(图8B)中,在确定为包含由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之ECC簇已被替换为替换簇(即根据记录指示执行的数据记录是第2次之后的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对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表示已替换的替换簇的地址之信息,以指示紧前面的替换项簇。
该紧前面的替换项簇的地址例如已在步骤S151(图8B)中从替换管理信息中取得。
另外,在上述步骤S502(图36A)中,在替换项簇中有设定了Flag-B=1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在图8A的步骤S113中,将管理该替换处理的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22011B设定为“1000”。
图36B表示图8B所示步骤S157的处理的详细实例。图36B所示的各步骤由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执行。
(步骤S506)驱动控制部311将由记录指示指定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
(步骤S507)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将要开始记录的数据所对应的属性信息。
对包含于ECC簇的属性信息中的各标志设定规定的值。例如,设定Flag-A=0、Flag-B=0、Flag-C=0。
将结果作为要记录的数据,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
(步骤S508)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将要开始记录的数据所对应的替换前位置信息。
该步骤与图36A的S503一样。
图36C表示图8A所示的步骤S109的处理的详细实例。图36C所示的各步骤由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执行。
(步骤S511)驱动控制部311确定要记录的数据。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311将由记录指示指定的数据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此时,驱动控制部311判断由记录指示指定的数据末端是否与ECC簇边界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插入填充数据(例如全部为00h的数据),使数据的末端与ECC簇边界一致,确定为要记录的数据。
(步骤S512)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将要开始记录的数据所对应的属性信息。
对包含于ECC簇的属性信息中的各标志设定初始值。例如,设定Flag-A=0、Flag-B=0、Flag-C=1。
其中,对步骤S511中记录填充数据的物理扇区设定Flag-A=1。
将结果作为要记录的数据,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
(步骤S512)驱动控制部311设定保持在存储器电路312中的、将要开始记录的数据所对应的替换前位置信息。
在本步骤中,对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表示未替换记录的信息。
例如设定全部为“0”的值。
5-3.再生处理程序
参照图3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再生的程序。这里,设使用图6所示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从信息记录介质100再生数据。
图37所示的各步骤由驱动装置310的驱动控制部311执行。
(步骤S651)驱动控制部311接受再生指示。
(步骤S652)驱动控制部311根据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表示再生指示中包含的再生位置之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步骤S653)驱动控制部311检索替换管理信息,该替换管理信息包含含有步骤S652中得到的物理地址之ECC簇的开头PSN,作为被替换项。
若发现相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则处理前进到S654。若未发现相应的替换管理信息,则处理前进到S655。
(步骤S654)驱动控制部311设定步骤S653中发现的替换管理信息表示为替换项的物理地址,作为再生位置。
(步骤S655)驱动控制部311设定通过根据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转换由再生指示指定的逻辑地址而得到的物理地址,作为再生位置。
(步骤S656)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以从由在先步骤设定的再生位置再生数据。
驱动控制部311利用错误检测修正功能,确定再生是否成功。
在所有物理扇区的再生成功的情况下,结束再生处理。
在存在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657。
(步骤S657)驱动控制部311确定是否能对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再试行再生处理。
确定是否对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设定Flag-B=1。
在确定为设定有Flag-B=1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659。此时,通过从替换前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执行数据再生的再试行,可从再生错误中恢复。
或者,在步骤S653中判断为有替换项的情况下,判断替换管理信息的Flag4是否为“01”(或状态22011B为“1000”)。基于Flag4的判定在步骤S656的再生失败、不能再生Flag-B时尤其有效。
若判断为Flag4为“01”,则处理前进到S659。
在此外的情况下(还包含步骤S653中未判断为无替换项的情况),处理前进到S658。
(步骤S658)驱动控制部311确定产生了再生错误。结果,再生处理结束。
(步骤S659)驱动控制部311设定替换前位置信息所示的物理地址,作为再生位置。
(步骤S660)驱动控制部311控制记录再生部314,以从在先步骤设定的再生位置再生数据。
利用错误检测修正功能,判断再生是否成功。
在成功的情况下,再生处理结束。此时,将从替换项簇内设定了Flag-B=1的物理扇区所对应的物理扇区再生的数据输出到主机装置305。
在失败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步骤S658。
另外,在对未记录逻辑扇区执行再生指示时,如步骤S656所述,若从对应的物理扇区执行数据的再生,则就会再生原本不应再生的数据。在产生这种数据再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使用如下的再生程序。
即,当再生数据时,根据初始逻辑地址-物理地址映射,将再生指定的LSN转换为PSN,检索具有得到的PSN来作为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中的被替换项位置信息1012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B。若未发现对应的替换前位置信息1012,则从得到的PSN的物理扇区再生数据。
此时,从包含再生的物理扇区的ECC簇取得替换前位置信息,查看替换前位置信息中是否登录有有效的值。在替换前位置信息中登录有有效的值的情况下,可知该ECC簇是未记录逻辑簇,所以驱动装置310不将从该ECC簇再生的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代之以返回规定值、例如全部为0的值,作为再生数据。
另外,也可取代查看替换前位置信息,而查看Flag-A。取得对应于再生的物理扇区的Flag-A,查看Flag-A的值。由于Flag-A=1的情况下可知该物理扇区为未记录逻辑扇区,所以驱动装置310不将从该物理扇区再生的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代之以返回规定值、例如全部为0的值,作为再生数据。
另外,也可查看Flag-B。同样,取得对应于再生的物理扇区的Flag-B,查看其值。由于Flag-B=1的情况下可知该物理扇区为未记录逻辑扇区,所以驱动装置310不将从该物理扇区再生的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代之以返回规定值、例如全部为0的值,作为再生数据。
另外,也可查看Flag-C。同样,取得对应于再生的物理扇区的Flag-C,查看其值。由于Flag-C=0的情况下可知该物理扇区为未记录逻辑扇区,所以驱动装置310不将从该物理扇区再生的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代之以返回规定值、例如全部为0的值,作为再生数据。
通过这种再生处理,即便在对未记录逻辑扇区发出再生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从对应的物理扇区再生适当的数据。
5-4.记录和再生处理的实例
下面,说明基于图36A-图36C和图37所示的数据记录和再生程序的具体处理的实例。
例如,设图34中,利用来自主机装置305的记录指示,在用户数据区中的ECC簇#i6000中新建记录数据“A0”。此时,记录了数据“A0”的物理扇区6003所对应的各标志的值变为Flag-A=0、Flag-B=0、Flag-C=0。
另外,由于从主机装置305提供的数据“A0”的容量与ECC簇边界不一致,所以ECC簇#i6000的剩余部分被驱动装置310记录无效数据、即填充数据。记录了填充数据的物理扇区所对应的各标志的值为Flag-A=1、FlagB=0等。
下面,若对于图34的状态,主机装置305对ECC簇#i 6000中的PSN=a1指示记录数据“B1”,则记录结果如图38A所示。
在图34的状态下,ECC簇#i 6000已记录,所以执行RMW处理与替换处理。即,驱动装置310再生ECC簇#i 6000。对再生后的数据“A0”插入数据“B1”,还更新必要的标志值。另外,插入填充数据,直到ECC簇的边界。
将如此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作为未记录区的ECC簇#i+16001中。进而,生成将ECC簇#i 6000设为被替换项、将ECC簇#i+16001设为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1010。
如图38A所示,ECC簇#i+16001中记录了数据“A0”的物理扇区所对应的Flag-C的值为1。这是因为,在上述RMW处理中,驱动装置310将数据“A0”从ECC簇#i原样拷贝到ECC簇#i+1,未更新。
下面,对于图38A的状态,若设主机装置305指示在ECC簇#i 6000中记录数据“C2”,则记录结果如图39A所示。
此时同样,由于ECC簇#i 6000已记录,所以执行RMW处理与替换处理。即,驱动装置310再生ECC簇#i+16001。之后,对再生的数据执行数据“C2”和填充数据的插入与必要的标志值的更新。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作为未记录区域的ECC簇#i+26002。并且,生成图39B所示的将ECC簇#i 6000设为被替换项、将ECC簇#i+2设为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6200。
这里,设在ECC簇#i+16001的再生中,数据“A0”的再生失败。若在以前,由于该失败,不前进到RMW处理,记录错误。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0A所示,在要记录数据“A0”的ECC簇#i+26003中的物理扇区中,记录伪数据,作为标志值,设定为Flag-B=1。在其它物理扇区中,记录从作为紧前面的替换位置的ECC簇#i+16002再生的正确的数据。通过这种记录程序,可继续向ECC簇#i+2记录。
此时同样,生成图39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6200。
或者,也可如图39A所示,查看ECC簇#i+16001内记录了数据“A0”的物理扇区的Flag-C的值,若是无更新(=1),则从记录有ECC簇#i+16001紧前面的状态数据的ECC簇#i 6000读出数据“A0”,记录到ECC簇#i+26002。
由于读出这种紧前面的状态数据,所以本实施方式的各ECC簇具有替换前位置信息,作为其属性信息之一。
参照图38A、图39A、图40A来说明替换前位置信息。例如,若是ECC簇#i+16001,则具有作为ECC簇#i 6000的开头物理扇区的地址信息之PSN=a0的值,作为替换前位置信息6101(参照图38A)。同样,若是ECC簇#i+2,则具有作为ECC簇#i+1的开头物理扇区的地址信息之PSN=a2的值,作为替换前位置信息6102(参照图39A、图40A)。
即,参照图38A说明的向ECC簇#i+16001记录数据“B0”是第1次替换记录,由于不存在紧前面的替换位置,所以对替换前位置信息6101设定作为被替换项的ECC簇#i 6000的开头物理扇区的地址信息、即PSN=a0的值。
另外,参照图39A说明的向ECC簇#i+26002记录数据“C2”是第2次之后的替换记录,所以对替换前位置信息6100设定作为紧前面替换项的ECC簇#i+16001的开头物理扇区的地址信息、即PSN=a2的值。
另外,参照图34说明的向ECC簇#i 6000记录数据“A0”的情况不是替换记录,所以作为表示其的信息,对替换前位置信息6100例如设定“0”。
在使用ECC簇的追加记录型介质中,具有如下特性,即,数据的更新变为伪重写记录,紧前面的状态数据仍然残留,记录新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该特征,再在ECC簇内重新设置表示在RMW处理中是否更新了数据的识别信息、或替换前位置信息,可使伪重写记录的可靠性提高。
即,设置表示驱动装置310记录在各物理扇区中的数据是从主机装置305提供的有效数据还是无效数据的属性信息。
在是无效数据的情况下,驱动装置310可区别是由于从主机装置305记录指示的数据容量比ECC簇的容量小、所以为了埋入至ECC簇边界而记录的填充数据(Flag-A=1),还是RMW处理中、为了填埋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而记录的无效数据(Flag-B=1)。
在RMW处理中,即便产生再生错误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记录作为无效数据的伪数据,设定表示该状态的属性信息(Flag-B=1),完成记录处理。并且,在该再生时,可判断在由替换前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上是否存在紧前面的有效数据,通过再生紧前面的数据,执行从再生错误的恢复。
通过按物理扇区单位区别由于从主机装置305记录指示的数据容量少而插入的无效数据(填充数据)与伪数据,从而可判断在从再生错误的恢复中、来自哪个物理扇区的数据有效。
若判断为存在紧前面的有效数据,则从替换前位置信息所示的位置的ECC簇再生数据,能得到有效数据。由此,可使伪重写记录中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通过设置替换前位置信息,可在从替换记录的ECC簇的再生时再生紧前面的数据,执行从再生错误的恢复。
另外,通过设置该Flag4,可在如下情况下取得效果。
即,当欲再生某个代替簇时,有时因某种理由而不能再生该代替簇。例如用户的指纹等污渍附着在代替簇上的情况。
此时,驱动装置310参照替换管理信息的Flag4,在Flag4=00或Flag4=01的情况下,尝试被替换项信息1012所示的ECC簇的再生。
在Flag4=00的情况下,被替换项是缺陷簇,其记录时的校验处理失败。
但是,这次执行再生的情况有可能再生成功。例如,在校验时与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状态变化时(去除污渍、环境温度不同等)或执行再生的驱动装置不同时,有时再生成功。
若再生成功,则其与要从替换项再生的数据一样。由此,即便对代替簇的再生失败,也可从被替换项簇执行必要数据的再生,作为主机装置305,可接受正确的数据。
另外,在Flag4=01的情况下,被替换项是更新前的簇,通常执行其再生。其中,ECC簇内的部分或全部数据通过更新记录时的RMW处理来改写。
换言之,由于部分数据在更新前未变更地残留于簇中,所以该未变更的数据对主机装置305而言是有效数据。
并且,由于仅这种未变更的数据从驱动装置310确实返回到主机装置305,所以也可将可识别RMW时更新过的物理扇区与未更新的物理扇区的信息记录在各物理扇区内。例如,作为ECC簇的属性信息的Flag-B或Flag-C相当于此。
由此,可向主机装置305仅返回未更新的物理扇区上的数据。
另外,在Flag4=10的情况下,被替换项是与更新后无关系的数据,所以不执行再生,作为再生错误进行处理。
通过执行上述处理,可对信息记录介质100执行可靠性高的数据记录再生。
作为Flag4=01的一例,如上述替换管理信息514A或替换管理信息6200所示,在执行多次替换记录的情况下,该替换管理信息的被替换项信息1012不构成紧前面的替换项簇。
例如,由替换管理信息514A的被替换项信息1012所示的被替换项簇是PSN=1228的ECC簇,但紧前面的替换项簇是PSN=1292的ECC簇。
由此,在执行多次替换记录的情况下,通过参照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可知道紧前面的更新前簇。
例如,在图39B所示的替换管理信息6200的情况下,为状态22001B=“1000”,指示PSN=a0的ECC簇#i 6000,作为被替换项簇。
但是,如图39A所示,对于ECC簇#i+26002而言,紧前面的更新前簇是ECC簇#i+16001。
另外,由于ECC簇#i+26002的开头物理扇区在RMW处理中不能再生,所以记录伪数据(Flag-B=1)。
此时,驱动装置310在再生ECC簇#i+26002时,从作为更新前簇的ECC簇#i+16001再生数据,代替ECC簇#i+26002的开头扇区,将ECC簇#i+16001的开头扇区上的数据返回到主机装置305。
(实施方式7)
在由于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伤痕或污渍等不能再生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情况下,不能特定是否将由再生指示指定的ECC簇代替为其它ECC簇。此时,不能正确再生被再生指示的数据。
因此,为了正确再生数据,必需查看是否将由再生指示指定的ECC簇代替为其它ECC簇,修复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
参照图41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因某种理由而不能再生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一部分或全部时的数据的再生程序。
图41是表示执行了多次数据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数据结构一例的图。
图41中,将ECC簇#j 7000作为被替换项,执行多次替换记录,其替换项按替换的顺序,设为ECC簇#j+17001、#j+27002、#j-17003。
该记录顺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由如下检索程序来确定,即当检索替换项时,按PSN变大的方向检索未记录区域,若到达用户数据区的末端,则返回开头。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ECC簇包含图41所示的替换前位置信息。
在该状态下,当由于某种理由而不能再生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情况下,若在以往,由于替换记录的对应关系不清楚,所以不能正确再生数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查看各ECC簇具有的替换前位置信息,修复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执行正确的数据再生的方法。
当执行本实施方式中的修复处理时,信息记录再生装置300B或驱动装置310再生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各ECC簇,并查看各ECC簇具有的替换前位置信息。
即,查看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各ECC簇具有的替换前位置信息,对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了表示未替换记录的信息(例如值为“0”)的ECC簇是被替换项ECC簇或还完全未执行替换的ECC簇。
替换前位置信息的值不是表示未替换记录的信息的ECC簇是替换项的ECC簇。
图41中,ECC簇#j 7000的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表示未替换记录的信息(例如“0”)。
ECC簇#j+17001、#j+27002、#j-17003的替换前位置信息7700、7701、7702分别设定表示PSN=b1、PSN=b2、PSN=b3的信息。
在该状态下,必需检测ECC簇#j 7000的最终替换项。
使用替换前位置信息来判断ECC簇#j 7000的最新替换项。即,可通过搜索替换前位置信息来判断。
图41中,可知将ECC簇#j 7000替换为ECC簇#j-17003。
由此,可再生将ECC簇#j 7000设为被替换项、将ECC簇#j-17003设为替换项的替换管理信息,可执行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修复。
如上所述,即便在因某种理由而不能再生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的部分或全部时,也可通过对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全部已记录ECC簇查看替换前位置信息的值,修复最新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
即,由于可知被替换项与替换项的对应关系,所以可再生成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通过将再生成的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可从下次开始执行通常的再生。
另外,作为确定最新替换项的其它方法,还有设置更新计数器来作为各ECC簇的属性信息的方法。
更新计数器对新记录的ECC簇设定0。对替换记录目的地的ECC簇,每当执行更新时,都加1后再记录。
图41中,ECC簇#j 7000设定“0”,ECC簇#j+17001、#j+27002、#j-17003分别设定“1”、“2”、“3”。
该更新计数器中具有最大值的ECC簇为最新的数据。
另外,也可设置表示记录种类的标志(Flag-D),作为各ECC簇的属性信息。
该标志是表示替换项的ECC簇是缺陷簇的替换记录(Flag-D=0)还是伪重写记录的替换记录(Flag-D=1)的信息。
有时在上述ECC簇#j 7000为缺陷簇的情况下,也不能再生包含于ECC簇#j 7000中的替换前位置信息等属性信息。
此时,若替换项的ECC簇中有表示记录种类的标志(Flag-D),则可知道被替换项是缺陷簇还是伪重写记录的更新前的簇。
这种信息有利于再生成替换管理信息列表1000。
在伪重写记录中,通过对替换前位置信息设定并记录表示未执行替换记录的信息、被替换项簇的地址值、紧前面的替换项的地址值,并通过再生该ECC簇,从而在由于某种理由而破坏替换管理信息列表的情况下,可执行该修复处理。通过查看全部已记录ECC簇的替换前位置信息,可知道是被替换项ECC簇还是替换项的ECC簇。另外,可判定对应于被替换项ECC簇的最新的替换项ECC簇。
(实施方式8)
图4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管理信息8210的数据结构的图。轨道管理信息8210的特征在于,除轨道管理信息210外,还具有轨道生成信息8214。
轨道生成信息214被设置来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追加某个轨道时,存储该追加时的各种信息。
例如,通过主机装置305指示轨道的尺寸或位置,在追加新的轨道的情况下,对指定尺寸或位置的轨道所对应的轨道管理信息8210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表示追加情况的信息。该信息是指例如规定的标志或表示该主机装置的ID信息等。
作为其它实例,通过驱动装置310指示轨道的尺寸或位置,在追加新的轨道的情况下,对指定尺寸或位置的轨道所对应的轨道管理信息8210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表示追加情况的标志。或者,也可设定表示该主机的ID信息。
另外,还有不明示地指示轨道的尺寸或位置而存在的轨道。对这种轨道所对应的轨道管理信息210内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也设定规定的值。例如,由00h来设定全部轨道生成信息8214等。
图43是表示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追加轨道时的状态变化图。
图43是初始状态,将信息记录介质整体分配给一个轨道#1。在该状态下,从主机部305指定轨道#1的尺寸,追加轨道#2的状态如图44所示。
此时,对轨道#1所对应的轨道生成信息214设定表示由主机装置305生成的标志。
另一方面,轨道#2不由主机装置305直接指定尺寸等,是附带着指定轨道#1的尺寸而追加的轨道。
由此,对轨道#2所对应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00h。
之后一样,若图45中指定轨道#2的尺寸,则对轨道#2所对应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表示由主机装置305生成的标志。
而且,轨道#3不由主机装置305直接指定尺寸等,是附带着指定轨道#2的尺寸而追加的轨道,所以对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00h。
图46中,从主机装置305指示向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末端部分重新追加轨道#4。
此时,对轨道#4所对应的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表示由主机装置305生成的标志。
另一方面,虽然变更轨道#3的尺寸,但由于不是由主机装置305直接指定,所以轨道生成信息8214的值不变化(仍为00h)。
上述轨道生成信息8214在下述情况下是有益的。
即,通常,轨道是由主机部305等为了某种目的而确保的区域。
另外,若某个轨道无残留容量,则追加新的轨道。
此时,主机装置305对残留空闲区域的轨道指示追加新的轨道。
但是,此前通过来自主机部305的指示追加的轨道是出于某种利用目的而追加的轨道。
从而,应该是出于某种意图来设定分配给各轨道的容量,对这种轨道追加其它轨道就会违反了当初轨道追加时的意图。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轨道生成信息8214,判断此前的期间、主机装置305等未打算设定容量的轨道。
即,查看对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00h的轨道,对该轨道追加新的轨道。
通过执行这种处理,可不违反以前轨道追加时的意图地追加新的轨道,应用和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也可仅向对轨道生成信息8214设定00h的轨道追加新的轨道,禁止对设定以外值的轨道追加新的轨道。此时,可进一步严格限制违反以前轨道追加时的意图的新的轨道追加。
本发明可用于提供一种在追加记录型光盘的伪重写记录中能够没有浪费地利用用户数据区的驱动装置等。

Claims (2)

1.一种驱动装置,对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顺序记录,其中,
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包含多个ECC簇,
上述多个ECC簇分别包含多个物理扇区,
上述驱动装置包含:记录再生部,对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或再生动作;以及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
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至少执行如下动作:
接收至少指定要记录的数据和要记录上述数据的位置的记录指示;
执行“读、改、写”处理,该“读、改、写”处理是对包含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被替换项ECC簇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生,确定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是否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修正上述再生后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并在不管是否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将上述修正后的数据记录到替换项ECC簇中;以及
当在上述“读、改、写”处理中确定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情况下,在表示上述被替换项ECC簇被替换为上述替换项ECC簇的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表示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状态信息值。
2.一种使用驱动装置对记录在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再生的方法,上述驱动装置包含记录再生部以及驱动控制部,其中,
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包含多个ECC簇,
上述多个ECC簇分别包含多个物理扇区,
在上述多个ECC簇中分别记录有替换前位置信息,
当在“读、改、写”处理中在从物理扇区再生数据之后必须再次写回数据时,
在按照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追加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未进行替换记录的信息,
在按照上述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第1次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信息,
在按照上述记录指示进行的数据记录为第2次以后的伪重写记录的情况下,在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中设定有表示由上述记录指示指定的位置的替换项的信息,
上述驱动装置执行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上述记录再生部对上述追加记录型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或再生动作;以及上述驱动控制部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
其中,上述驱动控制部进一步执行如下动作:
接收至少指定要再生的数据的位置的再生指示;
确定是否在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有状态信息值,该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表示包含由上述记录指示所指定的位置的被替换项ECC簇被替换成替换项ECC簇,该状态信息值表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以及
在确定为在上述替换管理信息的状态信息中设定有表示在上述被替换项ECC簇中存在数据再生失败的物理扇区的状态信息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记录再生部以便对下述这样的ECC簇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再生,其中该ECC簇是处于由与上述替换项ECC簇相对应的上述替换前位置信息所表示的位置的ECC簇。
CN2010101345152A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7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7663 2004-06-15
JP2004-177668 2004-06-15
JP2004177665 2004-06-15
JP2004177664 2004-06-15
JP2004177666 2004-06-15
JP2004177663 2004-06-15
JP2004-177666 2004-06-15
JP2004-177665 2004-06-15
JP2004177668 2004-06-15
JP2004-177662 2004-06-15
JP2004-177664 2004-06-15
JP2004177662 2004-06-15
JP2004189013 2004-06-25
JP2004-189013 2004-06-25
JP2004-255440 2004-09-02
JP2004255440 2004-09-0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27822 Division CN101006511A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7418A true CN101807418A (zh) 2010-08-18
CN101807418B CN101807418B (zh) 2013-03-13

Family

ID=3550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05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2453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CN2010101345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7418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CN2009102040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7233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CN2010101261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7367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05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2453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0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7233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CN2010101261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7367B (zh) 2004-06-15 2005-06-15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7940613B2 (zh)
EP (2) EP1768126A4 (zh)
JP (5) JP4451441B2 (zh)
KR (1) KR101138641B1 (zh)
CN (4) CN101882453B (zh)
WO (3) WO20051247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28469A (ko) 2002-09-30 2004-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1 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의 디펙트 영역 관리방법
ES2340844T3 (es) 2002-12-11 2010-06-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de gestion de sobrescritura y metodo de grabacion de informacion de gestion de un disco optico de una sola escritura.
TWI314315B (en) 2003-01-27 2009-09-01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disc of write once typ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fect information on the optical disc
TWI405191B (zh) 2003-05-09 2013-08-11 Lg Electronics Inc 單寫型光碟及由單寫型光碟回復碟片管理資訊的方法與裝置
JP4533892B2 (ja) 2003-07-04 2010-09-0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追記型光ディスクの上書き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313065B2 (en) 2003-08-05 2007-12-25 Lg Electronics Inc. Write-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n/from optical disc
KR100667758B1 (ko) 2004-07-30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KR101215370B1 (ko) * 2004-09-14 2012-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기록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KR100667784B1 (ko) * 2004-12-15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ow에 의한 rmw를 수행하는 기록/재생 장치, 그기록/재생 방법 및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FI120175B (fi) * 2006-10-27 2009-07-15 Tellabs Oy Digitaalisen informaation siirtäminen kehitysvälitteisessä tiedonsiirtoverkossa
KR100793232B1 (ko) * 2006-11-17 2008-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장치에서의 타이틀 기록 및 재생방법
JP4721063B2 (ja) * 2006-12-12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JP4932505B2 (ja) * 2007-01-19 2012-05-1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コントローラ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
EP2186092A1 (en) * 2007-08-22 2010-05-19 Thomson Licensing Hard disk sector/track remapping for transparent wear leveling
KR101453296B1 (ko) * 2008-01-10 2014-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JP5000632B2 (ja) * 2008-12-26 2012-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装置、連携システム、これらの装置又は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WO2011096201A1 (ja) * 2010-02-04 2011-08-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US9104591B2 (en) 2012-12-11 2015-08-11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Data recovery on cluster failures and ECC enhancements with code word interleaving
JP2016042401A (ja) 2014-08-19 2016-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055267B2 (en) 2015-03-04 2018-08-2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Block management scheme to handle cluster failures in non-volatile memory
WO2016189923A1 (ja) * 2015-05-25 2016-1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記録媒体
US10042582B2 (en) 2015-08-28 2018-08-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ata erasing method
CN111785306B (zh) * 2019-04-03 2021-06-08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8114A2 (en) * 1989-09-11 1991-03-20 Toolsystem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nding of thin sheet metals
CN2602625Y (zh) * 2002-12-26 2004-02-11 李建波 充气式便携药物护踝
CN1184027C (zh) * 1999-11-05 2005-01-12 株式会社阿玛达 压弯机
CN1221339C (zh) * 2000-08-16 2005-10-05 特鲁普机械奥地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压弯机的运行方法和压弯机尤其是弯边压床
CN201030395Y (zh) * 2006-12-29 2008-03-05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钢板压弯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7034A (ja) * 1981-10-30 1983-05-10 Hitachi Ltd 記録方法
JPS6086622A (ja) 1983-10-19 1985-05-16 Nec Corp デイスク装置の入出力制御装置
US4953122A (en) * 1986-10-31 1990-08-28 Laserdrive Ltd. Pseudo-erasable and rewritable write-once optical disk memory system
JPH0223417A (ja) * 1988-07-13 1990-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方式と情報記録媒体
JPH04105269A (ja) * 1990-08-24 1992-04-07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448728A (en) * 1991-08-08 1995-09-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medium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write-once read-many storage medium
JPH0620442A (ja) * 1992-07-02 1994-01-28 Toshiba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の障害復旧方法
JP3370724B2 (ja) 1993-03-17 2003-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
WO1996027882A1 (en) * 1995-03-03 1996-09-12 Cirrus Logic, Inc. Defect management for automatic track processing without id field
KR100228795B1 (ko) * 1996-12-31 1999-11-01 윤종용 재할당 섹터가 있는 트랙에서의 억세스성능 향상방법
JPH10320924A (ja) * 1997-05-21 1998-12-04 Canon Inc 情報記録方法
JPH11213626A (ja) 1998-01-21 1999-08-06 Toshiba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とデータ記録装置とデータ再生装置
JPH11339385A (ja) 1998-05-22 1999-12-10 Canon Inc 情報再生方法
JP2000040306A (ja) * 1998-07-23 2000-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書換可能な記録膜を用いた追記型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初期化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追記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初期化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追記装置
DE69900577T2 (de) * 1998-10-22 2002-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saufzeichnungsmedium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ehlerverwaltung darauf
KR100667729B1 (ko) * 1998-11-10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결함 관리를 위한 여유 공간과 그 관리 정보를 갖는 디스크, 여유 공간 할당 방법과 결함 관리 방법
US6466532B1 (en) * 1998-11-10 2002-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spare area for defect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on defect managemen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llocating spare area and managing defects
US6552982B1 (en) * 1999-03-08 2003-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4116740B2 (ja) * 1999-03-08 2008-07-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US6160778A (en) * 1999-03-08 2000-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6426928B1 (en) * 1999-03-31 2002-07-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rue disk write errors
JP3735498B2 (ja) 1999-11-09 2006-01-1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
JP3975631B2 (ja) * 1999-12-24 2007-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そのデータ記録方法
US6690879B2 (en) * 2000-02-16 2004-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of helical scan type
JP4344485B2 (ja) * 2000-03-08 2009-10-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KR20040027259A (ko) * 2002-09-26 2004-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1 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의 디펙트 영역 관리방법
WO2004029968A2 (en) * 2002-09-27 2004-04-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fect and reallocation management on write-once media
JP4606693B2 (ja) * 2002-11-22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ES2340844T3 (es) * 2002-12-11 2010-06-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de gestion de sobrescritura y metodo de grabacion de informacion de gestion de un disco optico de una sola escritura.
EP1606805A4 (en) * 2003-03-24 2011-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WRITEING DATA OF A RECORDABLE MEDIUM, AND CORRESPONDING DATA RECORDING AND / OR DATA PLAYING DEVICE
JP4095977B2 (ja) * 2004-03-11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欠陥管理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05322337A (ja) * 2004-05-10 2005-11-1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記録又は再生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制御信号を含むデータ構造
US7760594B2 (en) * 2004-06-15 2010-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riv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sequenti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on a write-onc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same
KR101012378B1 (ko) * 2004-08-16 2011-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저장매체의 기록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8114A2 (en) * 1989-09-11 1991-03-20 Toolsystem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nding of thin sheet metals
CN1184027C (zh) * 1999-11-05 2005-01-12 株式会社阿玛达 压弯机
CN1221339C (zh) * 2000-08-16 2005-10-05 特鲁普机械奥地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压弯机的运行方法和压弯机尤其是弯边压床
CN2602625Y (zh) * 2002-12-26 2004-02-11 李建波 充气式便携药物护踝
CN201030395Y (zh) * 2006-12-29 2008-03-05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钢板压弯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01943B2 (ja) 2012-03-21
US20080019247A1 (en) 2008-01-24
WO2005124772A1 (ja) 2005-12-29
CN101882453A (zh) 2010-11-10
JP4451441B2 (ja) 2010-04-14
JP5044632B2 (ja) 2012-10-10
US20080304377A1 (en) 2008-12-11
EP1760716A4 (en) 2012-02-22
JP4495156B2 (ja) 2010-06-30
US20080198710A1 (en) 2008-08-21
CN101777367B (zh) 2012-02-22
EP1768126A4 (en) 2013-03-13
CN101882453B (zh) 2012-06-20
WO2005124773A1 (ja) 2005-12-29
JPWO2005124774A1 (ja) 2008-04-17
US7940613B2 (en) 2011-05-10
JPWO2005124772A1 (ja) 2008-04-17
CN101877233B (zh) 2013-01-02
WO2005124774A1 (ja) 2005-12-29
JPWO2005124773A1 (ja) 2008-04-17
JP2010049793A (ja) 2010-03-04
US7924666B2 (en) 2011-04-12
JP2010049795A (ja) 2010-03-04
CN101807418B (zh) 2013-03-13
EP1768126A1 (en) 2007-03-28
KR101138641B1 (ko) 2012-04-26
EP1760716A1 (en) 2007-03-07
CN101777367A (zh) 2010-07-14
CN101877233A (zh) 2010-11-03
KR20070029747A (ko) 2007-03-14
US7990825B2 (en) 2011-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7418B (zh) 驱动装置
CN101894576B (zh) 驱动装置
CN101859579B (zh) 驱动装置
CN101707060B (zh) 驱动装置
CN101006510B (zh) 驱动装置
CN1860549B (zh) 驱动装置
CN101006509B (zh) 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